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其他文案

幼兒園好教師心得體會9篇 "幼教心得:培育未來,校園裏最美的教師"

欄目: 其他文案 / 發佈於: / 人氣:1.32W

幼兒園好教師是孩子們人生中最重要的引導者,他們不僅擁有豐富的教學經驗,還具備温和耐心的品質。他們通過獨特的教育理念和教學方法,為孩子們創造一個快樂、充滿想象力的學習環境。這篇文章將分享幼兒園好教師的心得體會,幫助家長們更好地瞭解並與他們合作,共同關心孩子的成長。

幼兒園好教師心得體會9篇

第1篇

一個人遇到好老師是人生的幸運,一個學校擁有好老師是學校的光榮,一個民族源源不斷湧現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師則是民族的希望。做一個好老師,共同的特質必不可少,這就是提出的四條標準。

做好老師要有理想信念。正確的理想信念是教書育人、播種未來的指路明燈。有什麼樣的老師,就有什麼樣的學生。一個有理想信念的老師,才能在學生心中播下理想的種子。古人云:“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經師易求,人師難得。”做一個好老師,就是要按照的要求,不能只“授業”“解惑”而不“傳道”,而是要把“傳道”放在第一位,既要精於“授業”“解惑”,更要以“傳道”為責任和使命,做到“經師”和“人師”的統一,努力做一個高尚的人、純粹的人、脱離了低級趣味的人。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是全國各族人民的共同追求。我們的教育是為人民服務、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服務、為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的,黨和人民需要培養的是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做一個好老師,應該以這一要求為基準,自覺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堅定信仰者和忠實實踐者,“注重加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學習,加深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思想認同、理論認同、情感認同,不斷增強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自覺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積極傳播者,積極引導學生築夢、追夢和圓夢,讓一代又一代年輕人都成為實現我們民族夢想的正能量。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中華民族實現中國夢的最持久、最深層的精神力量。做一個好老師,就是要按照的要求,“用好課堂講壇,用好校園陣地,用自己的行動倡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就要像於漪、李吉林、馬芯蘭、殷雪梅、孟二冬、霍懋徵、葉志平、譚千秋、侯伯宇、石秋傑、張麗莉等為代表的一大批優秀教師那樣,用自己的學識、閲歷、經驗點燃學生對真善美的嚮往,以淵博的知識教育學生,以美好的德行引導學生,以完美的人格影響學生,在潤物細無聲中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浸入學生的心田,在潛移默化中幫助學生不斷增強價值判斷能力、第一心得範文網手機版價值選擇能力和價值塑造能力,引領學生健康成長。

做好老師要有道德情操。“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養子使作善。”指出:“好老師應該取法乎上、見賢思齊,不斷提高道德修養,提升人格品質,並把正確的道德觀傳授給學生。”作為受教育者,我們都有同樣的感受,不論一個人離開學校有多久,老師的人格魅力都會永遠銘刻在自己的心中,老師的人格力量都會成為激勵我們追逐人生夢想的強大動力。

師者為師亦為範。老師是學生道德修養的鏡子。《論語》有言:“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學生對老師不僅會聽其言,更會觀其行。好老師首先應該自覺堅守精神家園和人格底線,帶頭弘揚社會主義道德和中華傳統美德,做以德施教、以德立身的楷模,率先垂範、以身作則,以高尚的道德情操和人格魅力為學生的健康成長樹立人生標杆,引導學生把握好人生方向,明辨是非、曲直、善惡、義利、得失,扣好人生的第一粒釦子。

教師是燃燒自己照亮學生的蠟燭。選擇做教師,就選擇了奉獻。好老師,要有崇高的職業理想和堅定的職業信念,把追求理想、塑造心靈、傳承文明當作人生事業奮鬥的志向,以“捧着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的奉獻精神,淡泊名利、甘為人梯,靜下心來教書、潛下心來育人,努力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成績。

做好老師要有紮實學識。打鐵還需自身硬。教師是知識的傳授者,紮實的知識功底、過硬的教學能力、勤勉的教學態度、科學的教學方法是老師的基本素質,其中知識是根本基礎。古人説“水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舟也無力”。在信息時代做個好老師,第一心得範文網猶如所説,“不僅要有勝任教學的專業知識,還要有廣博的通用知識和寬闊的胸懷視野”,要給學生一碗水,自己“要有一潭水”。有了這“一潭水”,教育學生才不會捉襟見肘,才能遊刃有餘。

教育是一門科學,好的教育則是一門藝術。好老師應該是智慧型的老師,具有學習、處世、生活、育人的智慧,努力探求教育教學規律,堅持知、情、意的統一,堅持全面發展與個性發展的統一,堅持知與行的統一,既授人以魚,又授人以漁,在各個方面給學生以幫助和指導,努力使自己成為業務精湛、學生喜愛的高素質教師。

“知識引導人生,學習成就未來”。無論是一個民族還是個人,如果不加強學習、不提高學習能力,勢必落後於時代。在知識更新週期大大縮短的當今時代,做一個好老師,更要牢固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按照提出的始終“站在知識發展前沿,刻苦鑽研、嚴謹篤學,不斷充實、拓展、提高自己”的要求,以鍥而不捨的學習研究,以源源不斷的進取創新,為學生提供鮮活的知識清泉。

做好老師要有仁愛之心。教育是一門“仁而愛人”的事業,愛是教育的靈魂,沒有愛就沒有教育。高爾基説:“誰愛孩子,孩子就愛誰。只有愛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教師心中有愛,才能傳遞愛,才能培養出有愛心的學生。

愛是心靈與心靈的溝通、靈魂與靈魂的交融、人格與人格的對話。做一個好老師,就要像要求的那樣,“用愛培育愛、激發愛、傳播愛,通過真情、真心、真誠拉近同學生的距離,滋潤學生的心田,使自己成為學生的好朋友和貼心人”,用愛打開學生的知識之門,用愛滋潤澆開學生美麗的心靈之花,讓每個學生都感受到教育的温暖,讓每個學生都有人生出彩的機會。

愛是責任和付出。愛學生,就要盡到教書育人、立德樹人的責任,並把這種責任體現到平凡、普通、細微的教學管理之中。愛是尊重、理解和寬容。愛學生,“還要具有尊重學生、理解學生、寬容學生的品質”。世界上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樹葉。做一個好老師,就要善於發現每一個學生的長處和閃光點,平等地對待每一個學生,尊重學生的個性,理解學生的情感,包容學生的缺點和不足,讓所有學生都健康成長為社會需要的有用之才。

在教育的路上範文寫作,我們是一羣追逐者;在成長的路上,我們是一羣學習者。時代賦予我們新的責任與使命。作為一名教師,我們應該對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努力使自己成為一個有思考力、有創造力、有執行力、有影響力的人。

人與人的不同,在於思想的差異,而思想則主要來源於思考。一個人是否喜歡思考,做到常態思考,取決於他的思維習慣、問題意識和格局視野。

教師的思考力,主要體現在對待問題的處理方式上,首先願意拿出一定的時間集中在這個問題上,思考選取最佳的方法達到目標;其次,常時間集中關注在某一主題的研究上,持續推進,儘量尋找創新點;還有就是在常態教學活動中融入自己的思考,為每一次的發言做準備,為每一節課做設計,為每一次閲讀做整理,為每一次實踐做反思。

創造力是指產生新思想,發現和創造新事物的能力,它是成功地完成某種創造性活動所必需的心理品質。思考不同,才能有創造。做為一名有創造力的教師,他所做的,第一心得範文網都是經過思考的,他所使用的方法都是最簡單有效的。不僅如此,他還要善於整合資源。他能夠認識到:智力、想像力及知識,都是我們重要的資源。但是,資源本身所能達成的是有限的,惟有“有效性”才能將這些資源轉化為成果。

我們日常的工作,常常是缺少創造。一節教案講了五年,教材都變了,教案還在用。講稿,反覆改了幾遍,聽眾都變了,還在講,內容仍停留在最初那個年代。經驗永遠是創造的羈絆,我們卻捨不得扔。我們的工作質量需要通過創造去改善,我們的生活境遇需要創造去點亮。沒有創造,就沒有不同,沒有創造,就沒有傑出的表現。

任何事只有做,才會有結果。如果只停留在計劃和想的層面,永遠也實現不了突破。執行力,是推進事物進展的關鍵,是實現由質變到量變的飛躍。管理學家德魯克曾説,“我們應該將行動納入決策當中,否則就是紙上談兵。”

執行力是一種行動意識,是主動發展的反應。如果時間還充足,我們常常是拖延,並不是先將事情辦好,然後優化質量。到了必須得乾的時候,然後再不得不做,整個過程的心理負擔都會很大。與其那樣,真不如早點將事情辦好。上級領導交待的事情,我們要第一時間完成,這就好比編輯約稿,早點完成大家都省心,更何況早完成對於後期改進有回還、修正的餘地。

性急的人容易鍛造成具有執行力的人,但一定要克服“不思考”,要三思而後行。將時間安排得有條不紊,就可以變性急為執行力。性穩的人,也要有提前意識,要為後期完善爭取時間。

一個教師的最大影響力在於給學生以人生的影響,幫助他們完善知識、塑造性格、關注成長、懂得貢獻、體味價值,要培養更多能夠超越自己的人。如果多年以後,教的學生身上隱約可見他的影子,那麼,他就是一個成功的老師!在一個地理老師的影響下,有一些學生畢業後選擇了地質、水文、旅遊等專業;一位語文老師的影響下,他的學生成為當代著名的作家、詩人;一位英語老師多年以後聽到了他的學生熟練標準的同聲傳異的聲音。我們説,這樣老師一定是幸福的,因為他的教學已經在學生中建立了影響,已經為學生髮展提供了建議。一位老師,在日常教學中通過自己的一言一行,潛移默化地給學生以正向引領。一名有影響力的教師,懂得在方方面思考“人存在的價值與意義”,不讓時光虛度,一直在做好“有意義的事情”,一直在思考“有價值的人生”。

教師的發展理念決定了他對別人的影響程度,一個視野開闊的人,絕不會犯低級錯誤,這就好比登高望遠。遠識是由站位決定的。當然,目光短淺者也很難看得遠,因為他既近視,又遠視,別人看着難受,他自己也遭罪。建立影響最簡單的方式是幫助別人,幫助別人你不僅會收穫友誼,更會得到同等份額的快樂!

經營需要時間,成長需要過程。讓我們在“四有”的路上努力追尋,成長自己,堅信選擇,收穫快樂!

幼兒園好教師心得體會9篇

第2篇

要想成為一位成功的.幼兒教師,首要前提就是要讓幼兒喜歡你。只有幼兒喜歡了你,你才有資格談是否令人民滿意,現就該問題淺談個人的點滴心得體會。

人們常説給別人的第一印象很重要,這句話同樣適用於教師與幼兒的初次見面接觸。本學期我帶的是大班,幼兒入園前的家訪,也就是見到孩子的第一次,我就始終帶着微笑與他們見面,親切地與他們交談。我想用我的微笑來贏得孩子的好感,同時也想用微笑來消除孩子普遍存在着對老師的那種敬畏感,讓他們在對我有好感的基礎上,進而產生一種親切感與安全感。果然,入園第一天就有許多孩子願意讓我牽着他們的手走入活動室。儘管那時他們的臉上還掛着淚珠兒,但我卻能感覺到他們願意接受我。就這樣,我用微笑渡過了別人眼裏的最艱難的非常時期。

受傳統的師道尊嚴的影響,教師總習慣把自己定位於管理組織者和控制者的角色,很少站在孩子的位置考慮問題。在孩子眼裏老師是高高在上、絕對權威的。在這種壓力和環境下,一方面幼兒的主體性幾乎喪失,另一方面良好和諧的師生關係也很難建立,而現在的我和孩子們基本保持平等、自然的關係,形成了同伴、朋友的新型師生關係。在與幼兒的交流中,我經常要求自己蹲下來與孩子説話。蹲下來這個簡單的動作提醒我是和孩子平等的,不要讓孩子與你説話時抬頭仰視,教師蹲下來不僅能給孩子視覺上的平等,更能給孩子心理上的平等。教師從站着到蹲下,不僅僅是簡單的姿勢變換,它體現了教師教育觀念的變化,體現了教師對幼兒的尊重和熱愛。

著名的羅森塔爾效應説明,教師的愛心、好感和期望對孩子影響的深遠意義。但由於傳統教育觀念的影響,教師往往容易偏愛聰明、乖巧的孩子,而對那些調皮、搗蛋,行為問題多的孩子在心理上總是很不容易接納,因而在教育態度、方式方法上存在急功近利傾向,很少給這樣的孩子一個發展的機會。《綱要》指出:要尊重幼兒在發展水平、能力、經驗、學習方式等方面的個體差異,因人施教,努力使每個幼兒獲得滿足和成功。我們只有尊重幼兒的主體地位,給幼兒一個發展的空間,為幼兒創造發展的條件,幼兒才能獲得真正的發展。因此,我始終堅信:沒有不好的孩子,只有不好的教育方法。對班上的每一個孩子,我對他們的愛和尊重是相同的,不同的只是愛與交流的方式:對於聰明伶俐、發展快的孩子,我對他們在肯定與表揚的同時提出更高的要求;對於發展一般的孩子,我注意加大激勵的力度,激發其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對於問題多,發展慢的孩子,我儘量挖掘他們身上的閃光點,多為他們提供表現自己長處的機會,增強其自尊心和自信心。

為什麼幼兒一般喜歡年輕的老師,因為年輕的老師大多童心未泯,易與幼兒溝通。因此,要想走入幼兒的世界,老師就要保持一顆童心,理解童心,尊重幼兒的興趣,才能贏得幼兒的熱愛和親近。有些成人覺得無聊,噁心的東西,幼兒卻會覺得很好玩,很稀奇。在户外活動的時候,孩子們發現了地上的蝸牛,圍在一起興致勃勃地看着,有些老師就會干預:別玩了,髒死了!可是這個聲音很難得到共鳴。男孩子喜歡超人,有些老師就會主動地參與他們的討論,引導他不只學超人的功夫,還要學超人幫助大家的品德。兩種對待幼兒的方式,可想而知,後者老師會得到幼兒更多的親近,因為她懂得理解和尊重童心。

在户外遊戲中,教師應像幼兒一樣盡情玩耍,同時在遊戲過程中對幼兒加以有效指導。這樣才能使幼兒在遊戲中情緒放鬆,玩得非常開心。在遊戲中,教師應以積極飽滿的情緒感染幼兒,與幼兒一起商量規則,一起享受成功的喜悦,這樣既創造了一種和諧融洽的心理氛圍,又深得幼兒的喜愛。

幼兒期是良好行為習慣形成的關鍵期,但由於幼兒的是非判斷能力和行為控制能力較差,他們經常會做出一些違規行為。對待幼兒的錯誤行為,教師應以寬容的態度對待幼兒的錯誤,不要訓斥幼兒。因為幼兒雖然年齡小,但自尊心很強,他們希望教師悄悄地説不要告訴別的老師。但教師是否從幼兒的角度認真考慮過他們的這種心理需要呢?我們又如何處理幼兒的違規行為呢?其實,對幼兒的某些違規行為,教師只要用身體語言就可以有效制止。如某幼兒搶他人玩具時,教師只需走到他的身邊,用善意的略帶威嚴的眼神看着他,這遠比大聲訓斥有效。另外,教師經常運用恰當的身體語言並伴以温和的口頭語言與幼兒交流,有助於幼兒逐漸學會關注和體會他人的情緒情感,獲得社會情感認知,習得更多積極的社會性行為。

教師應多與幼兒聊天,通過聊天可以拉近教師與幼兒的距離,走進幼兒的心靈。通過聊天,我們可以知道幼兒在想什麼,他們的心理是怎樣的一個世界;通過聊天我們還可以幫助幼兒改掉平時不容易改掉的不良習慣。

幼兒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是通過教師與幼兒之間的情感交流來實現的。我們愛孩子,同樣也希望孩子愛我們。不同的幼兒喜歡不同的老師,如何成為一名每一位幼兒都喜歡的老師,是我需要用一生的時間來學習的。

第3篇

脆弱的心靈需要撫慰,受傷的孩子需要關愛,迷路的學生需要用愛為他們指點迷津。對於一些學生,他們渴望老師深層次的理解與關愛,耐心聆聽他們的真情傾訴,循循善誘地引導他們自控自強,讓他們時時處處感覺到:艱難的日子裏,老師與我同行。而這一切都需要師生間心與心的溝通,搭建起尊重與理解的橋樑。

對於學生來説,教師的愛是一種神奇而又偉大的力量,這種愛是無私的。因為它是一種理智與心靈的交融,是溝通師生心靈的橋樑。當班主任給學生以真摯的愛,給學生以親近感、信任感、期望感,學生就會對老師產生依戀仰慕的心理,才能向教師敞開內心世界,我們才能“對症下藥”,收到應有的效果。但這一切的基礎都該緣於老師對學生的尊重和理解,不管他是差生或是雙差生,他們都應感受到老師對他們的愛。這樣才能改變他們。

美國心理學家威廉詹姆斯認為:“人性中最深刻的賦是對被賞識的渴望。”面對學生,老師既是傳道、授業、解惑者,又扮演着家長、朋友等多種角色。老師關愛學生,學生會真誠地喜歡老師、尊重老師,從而更加主動、自覺地學習知識和能力。丘吉爾曾説:“你要別人具有怎樣的優點,範文網你就要這樣去讚美他。”

其次,在對待個性各異的學生時,也可以用不同的方式呵護他們的成長。但老師在對於每位學生時需要一個最起碼的尊重與理解,公平的對待每件事、每位學生。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對所有的學生都一視同仁,不僅要關注學習成績好的學生,而且更要對學習成績不好的學生給予積極關注。公平觀體現教師的道德風尚,是教師之所以成為好教師的起碼要求。一個教師要不厭其煩、循循善誘地教誨學生,除了他可能在個性素質中就具備細膩、沉穩的性格特徵外,更重要的是他能像誇美紐斯一樣堅信:只要木頭沒有完全被毀壞,每一塊木頭都可以雕刻成麥克利神;只要沒有完全敗壞,每一個人都可以成為一個人。

3月11日,我在閲讀《做最好的教師》一書中讀到作者李振西介紹他讀過的書:有古典類/文學類/教育類/人文類/雜誌類等這幾種類型的書籍。每種不低於20種。當我看完這些書名時,感到特別驚訝,在這些書中。我讀過幾本呢?沒有一兩本,真是慚愧,當時心中生出一種念頭:我要讀書,哪怕每天抽出一點時間慢慢讀這些書。作者説他養成了“手不釋卷”的習慣。

一要日積月累 不能急功近利。這段中用到一個很好的成語:厚積薄發

二是要獨立思考 不能人云亦云。這段説到寫作要發出自己的聲音

三要自然樸實 不能故作高深。這段寫到要讓感情自然地流淌出來。

四是要讀寫結合 不要讀寫分離。這段説讀是吸收、寫是表達,這個結合就是思考

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第一心得範文網,我有幾點想法:

走進李鎮西《做最好的教師》,就走進了他的課堂,走進了他的心靈世界,走進了他的教育生活。掩卷沉思,感受師生之間最真摯的感情,感受教育最純真的浪漫,感受一位教育家樸實的教育情懷。

?做最好的老師》向我們講述了他和孩子們之間所發生的感人故事:受罰站的任安妮、課堂上搞怪的曹辛、讓李老師不惜打人的王紅川、不斷戰勝自己的楊嵩……每一個故事背後,都包含着教育思想的批判、積澱、昇華。莫言因為擅長寫故事而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李老師因擅長寫故事而成為一位教育家。李老師説:“一個班主任一定要讓班級有故事,這故事中有學生的成長,也有教師的智慧。每一天平凡的小事,都可能成為教育的契機,第一心得範文網也能夠成為教育的奇蹟。”的確,他把故事演繹到極致,講得有聲有色,創造了教育的奇蹟。

一個個故事,都是鎮西畢生智慧的結晶;一次次捧讀,都是自我心靈的淨化提升。我從書中感受到:在實踐中成長的老師將要經歷那樣多的磨礪,學生對教師的愛戴是多少點滴的累積,教師對學生的付出又是多少歲月裏的嘔心瀝血。

翻開書的第一章,我就被這樣一段話吸引:“一個真誠的教育者同時必定又是一位真誠的人道主義者。素質教育,首先是充滿人情、人道、人性的教育。一個受孩子衷心愛戴的老師,一定是一位最富有人情味的人。只有童心能夠喚醒愛心,只有愛心能夠滋潤童心。離開了情感,一切教育都無從談起。”我反覆默讀着這段話,字裏行間都流露着對孩子的關懷。我突然想到了蘇霍姆林斯基説的:學習——這並不是把知識從教師的頭腦轉移到學生的頭腦裏,而首先是教師跟兒童之間的活生生的人的相互關係。“活生生的”這讓我聯想到了愛!愛是鮮活的、富有生氣的,愛是永恆的教育理念,愛心是好教師的基本條件,有愛才會有責任,有愛才有教育。

師愛有一種神奇的魔力,它的那種平易近人並不是我之前所認識到的與學生打成一片,離開了嚴格要求,這樣的愛很容易演變成遷就與放縱,而教育中真正的愛,意味着對學生的成長以至未來一生的責任。我這才領悟到:教育工作者所特有的是愛,是關心學生、理解學生的愛。關心他們的精神世界,學會用他們的思想感情投入生活,和學生一起憂傷、欣喜、激動、沉思,呵護他們單純卻機靈的心,用真心去鼓勵每一位孩子的進步,哪怕只是一點點前進。只有這樣的愛才能走進學生的心靈,才能肩負起一位教師教書育人的責任!

讀了這本書,我感受頗多也受益匪淺。在讀此書以前,我一直認為:做好一名老師,只要有深厚的文化底藴、有滿腔熱情就足夠。現在我才深刻的明白,要承擔起教師的職責,不僅需要我不斷的自我學習增加文化素養,更重要的是要學會用愛心去灌溉。只有充滿對職業和對學生的愛,才能令我肩負起一名教師教書育人的責任。最後,我想引用附錄中的一段話:教育是美麗的——美在理解、美在機智、美在創新!

雖然有人認為,教師辛苦教師累,時間久了,就會產生職業倦怠感。而這種職業倦怠感,讓教師失去了繼續前進的****和動力,失去了身為教師的職業幸福感。如果教師把學生作為一個人,作為一個生命個體,關注學生的學習生活,實現心靈間的溝通融合,師生演繹的故事才會真摯感人、才會有厚重感。或是與學生一次傾心的談話,一次温馨的家訪,課間與學生的一次遊戲,與學生一次真誠的書信交流;或是一個眼神,一句鼓勵的話語,一個輕輕拍他肩膀的動作;亦或是學生在你上課前幫你拿取上課用的資料,在節日時送給你他們親手執着的小小禮物……只要你願意,我們每分每秒都可以製造出精彩的教育故事,只要你願意,我們每時每刻都可以成為故事的第一號主角。

李鎮西老師説:“今天看來很普通很尋常的東西,都有可能成為屬於你自己的教育‘文物’:照片,文字,現在還有視頻,這些都應該細心地保留下來。”李老師在工作之餘,筆耕不輟,記錄着教育生活中的點點滴滴,這裏麪包含着李老師的教育智慧、文字功底和堅持不懈的意志品質。正是藉助李老師的真摯文筆,我們才有幸分享他的幸福教育生活、教育理念和教育思想。

做一個有故事的老師吧,心存一份敬畏、憐愛和責任,胸懷一種理想、使命和信仰,與學生共同譜寫生命成長的精彩篇章。

一、重視理論學習,轉變育人觀念,為課堂模式創新掃清思想障礙

世界上最難駕御的是人的思想。思想是靈魂,是統帥,在不同的思想指導下做事,其結果也大相徑庭。第一心得範文網手機版人類社會進入二十一世紀,隨着多元化世界經濟格局的形成,人們的生存觀念和生產生活方式也正在發生着深刻的變化,創新與發展成為永恆的主題。教育是培養人才的系統工程,以什麼樣的思想作指導,造就什麼樣的人才,關係着學校教育的成敗,也關係着民族的興衰。從這一高度出發,我們一直把素質教育理論的學習研討作為教師培訓的首要任務常抓不懈,校領導準確把握方向,帶頭學習培訓,積極倡導推進,堅定教師實施新課程的信念。學校建立學習培訓制度,制定了詳細的學習計劃,教研室每月都安排一次教育理論學習研討活動,教師結合自身實際學習交流,加深理解,使素質教育的思想在自己的腦海中變得清晰可感;每個假期都舉辦理論學習培訓班,或組織集體學習討論,或聘請專家來校舉辦專題講座,幫助教師提高認識,轉變觀念;每學年都組織教師參加以新課程理論研討為主要內容的教師繼續教育考試,促使教師用心去學、去悟,明白實施新課程的必要性和緊迫性,儘快走進新課程。堅持不懈地學習,使教師對新的課程理論有了較深刻的理解,範文寫作由最初的排斥、茫然、觀望、患得患失變為接近、探索、接納、積極嘗試,單一呆板、枯燥乏味的教學方式得到了較好的改變,新的課程理念的嘗試應用,使課堂教學煥發出新的活力。

二、落實校本教研,解決實際問題,為課堂教學模式的創新奠定堅實基??

課程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和學生全面協調發展,新課程實驗的過程就是不斷髮現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因此必須立足於本校實際,不斷研究解決教育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實際問題,從學科教學和學生實際出發,推進課堂教學模式的不斷創新。

1、以案例研究強化校本教研意識。我們倡導教師要樹立“在工作中研究,在研究中工作”的理念,大力推行案例研究,強化教師教學過程的反思意識,在工作中反思,在反思中改進,在改進中提高。要求每位教師在公開課活動之後提交説課稿、教案、教學反思報告、案例分析等資料,並有針對性地開展教學研討活動,引導教師在日常教學活動中有意識地去發現、去探索、去研究,真正把教學研究變為每位教師自覺的行動,避免為教學而教學,為研究而研究,做到教有所得。

2、構建道德課堂與課堂道德。學校教育中的“差生”從何而來?很大程度上是我們自覺不自覺地長期冷淡、放棄的結果,對他們缺乏足夠的耐心去關注、去幫助、去研究,而是把注意力過多地盯在質量——也就是成績上。為了照顧“大局”,只是簡單地將他們棄置在教室的“後排”或“邊緣地帶”,在長期的冷落中,這部分學生的不良習慣得到不斷強化,直至走向我們教育的對立面。對教育工作者來説,這一做法是不道德的,與素質教育背道而馳,與教育公平均衡發展大相徑庭,從長遠看也不利於學生全面持續協調發展。我們倡導構建道德課堂與課堂道德,把教學行為提升到師德高度去看,就是要讓教師明白自己的一舉一動對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從這一高度出發,我們堅持“育人為本、和諧發展,為學生人生髮展奠基”的辦學思想,很冷靜地看待生源問題,關注每一名學生的發展,尤其是中差學生的發展,在加強學科教學的同時,重視教師育人水平的提升,制定了教師育人水平考核評價方案,促使教師把眼光由學業成績轉向學習動機方面,主動去接近他們、研究它們、幫助他們,使他們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化解心理隔閡,樹立學習的自信。這樣,將單一的教學研究拓寬為教育教學研究,****齊下,以教風促學風,通過全方位的研究探索,找到一條提高課堂學習效率的有效途徑。

3、以立項課題帶動教育科研。立項教研課題是學校教科研工作的重點,使提升學校教育管理和學科教學質量,促進教師隊伍專業成長的重要手段。學校從教育管理的角度申報了國家級研究課題,廣泛吸納教育教學骨幹共同來研究;同時各學科組從學科教學的角度出發,積極申報省級、市級研究課題,也鼓勵教師個人可申報不同級別的研究課題。學校除了組織好開提結題報告會,重點加強對研究過程的督導,分階段召開不同形式的立項課題階段性研究工作報告會,瞭解掌握研究工作的開展情況,及時做好督促指導工作。研究工作的最終結果是取得實效,為了杜絕教學研究中搞“浮誇風”和“紙上談兵”,各教研組每週一次主題教研活動,每週都有公開課、研討課;教研室每月一次教研工作會議,每月都舉辦專題講座;學校每學年進行一屆全校性優質課競賽、一屆教學論文及案例評選、一屆教學課件評選,教研室把每項工作作為期末考核的依據,嚴格考核兑現,使之進一步制度化,規範化。

在家讀了魏書生老師《如何做最好的老師》一書,我的心頭為之震撼。工作已經整整十九個年頭,在歲月的流逝中,我似乎也變得平庸了起來,許多關於教育的暢想與****被時間打磨的無影無蹤。好險!魏書生老師的思想和做法引起了我的共鳴,我決定向他學習。

所謂“最好的老師”,不是與我敬仰的於漪、錢夢龍、魏書生等老師相比——他們的人格、學識、能力乃至天賦,我是永遠無法企及的,比也白比,但我可以和自己比呀!也就是用今天的我與昨天的我相比——我今天備課是不是比昨天更認真?我今天上課是不是比昨天更精彩?我今天找學生談心是不是比昨天更誠懇?我今天處理突發事件是不是比昨天更機智?今天我組織班集體活動是不是比昨天更有趣?我今天幫助“後進生”是不是比昨天更細心?我今天所積累的教育智慧是不是比昨天更豐富?我今天所進行的教育反思是不是比昨天更深刻?今天我面對學生的教育教學建議或意見是不是比昨天更虛心?我今天聽到各種“不理解”後是不是比昨天更冷靜?……每天都不是最好,甚至每天都有遺憾,但每天都這樣自己和自己比,堅持不懈,我就不斷地向“最好的老師”的境界靠近。

作為一名教師,我是一個幸運的人。因為我人生當中一直會遇到很好的老師,他們一直鼓勵着我,引領着我。他們不是最富聲名的名師名家,但是在我心目中他們就是最好的老師!在我的記憶裏,我特別崇拜的國小時代畢業班的數學老師張老師,那時的他已四十多歲,上課時從未見過他厲聲呵斥,她的才識、她課堂上深入淺出的講解、時而幽默的話語卻感染着我們每個人。那個時候她會在每節課後出上一道深奧的數學題讓我們回家鑽研,現在想來應該是今天所盛行的奧數培訓,她也經常會講一些數學家的趣味故事,使我們對數學這門學科充滿了興趣。回顧自己的中學生活,仔細梳理下來,最難忘的還是當年在我心中覺得很嚴格認真的老師,如中學時,我的語文楊老師,且不説他那一手漂亮的粉筆字、聲情並茂的朗讀迷住了我們,單單是他那嚴謹治學的態度就足以使我們敬畏。他對我們要求很嚴格,要求我們字跡要寫端正,任何一樣作業完成才能回家,為此,放學後他常常陪那些懶惰的學生補寫作業到黃昏,在他的嚴格要求下,我們懂得了作為一名學生的責任,懂得了做事要持之以恆,他這種嚴謹治學的態度影響着我們每個學生的人生觀。二十多年過去了,同學聚會時,我們每個人都記得這樣一個細節,楊老師擔任我們班的語文教師時第一節課就準確的叫出我們每個新生的名字,“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楊老師對學生的用心使我們吃驚之餘又倍感親切與尊重。這何嘗不是今天我們所倡導的“以人為本”的管理原則呢?中國道家創始人老子有句名言“天下大事必作於細,天下難事必作於易”。意思是做大事必須從小事開始,天下的難事必定從容易的做起。“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楊老師對於細節的關注,使我們學生一開始就和他建立了信任與默契,我們怎能親其師而信其道呢?

對於學生來説,最好的老師必定是充滿愛心的老師。愛學生,就必須善於走進學生的情感世界。要走進學生的情感世界,首先就必須把自己當做學生的朋友,去感受他們的喜怒哀樂。生活在現代學校中的學生,不僅希望教師成為他們步入科學殿堂的引路人,也非常希望教師成為他們真誠、坦率、無話不説的摯友。教師要成為學生的知心朋友,首先必須尊重學生,把學生當做一個具有獨立人格的人來對待,其次要平等對待每位學生,營造民主、寬鬆、和諧學習氛圍,認真聽取學生的意見,滿足學生合理的要求。師愛需要溝通,而溝通的前提是師生的平等,沒有平等就沒有愛,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我們對學生的愛不是居高臨下的“平易近人”,而是發自肺腑的對朋友的愛。之中愛的表達是無微不至的,也是不由自主的:面對學生的問候,我們還他們一張熱情的笑臉;當我們感覺冷時,提醒學生多穿衣服;學生上下樓梯連蹦帶跳,提醒他們注意安全……只有我們把愛心自然而然的獻給學生時,學生才會以相同的愛回報給我們:當我在擦玻璃忙得暈頭轉向,一個學生端來了一杯水;當我在埋頭尋找掉在地上的筆套,一個學生乖巧的把它揀給了我,當我吃力的抱着一大堆作業,一個學生跑來告訴我,老師我來幫你……這樣為學生所信任、所喜歡,我怎樣不感到高興,感到欣慰?贏得學生,方能教育學生;成全學生,才能鑄造學生,我們,還等什麼呢?

一份春華,一份秋實。不知不覺中,在教書育人的道路上我已工作了近19個年頭,我在不斷的讀書、在研修中提升自己,在交流中錘鍊語言基本功,多聽同科教師的課,研究教育大師的課,從他人的教學藝術中品味,反覆研讀文本,再確定教法,力求因材施教,努力形成自己的特色和藝術風格。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我始終堅持最好的老師應是嚴謹治學,不斷反思的老師,我將繼續用自身嚴謹治學的習慣去影響我的學生,將自己的愛奉獻給孩子們。

踏上工作崗位十五年了,在這期間我有過悲傷,也有過快樂,有過失敗,也有過成功。十五年一直努力想做一個讓學生喜歡的老師,想做最好的老師。最近有幸拜讀了《做最好的教師》。在沒有閲讀之前,我曾那麼自信地認為自己是“愛”學生的。看完後我捫心自問,我是最好的老師嗎?我真的愛每一位學生嗎?我對學生的“愛”真的是無怨無悔嗎?

閲讀後讓我對熱愛學生的“愛”有了全新而深刻的理解:愛學生,不僅僅是隻對自己所教的這一年或幾年負責,而是“對學生的成長以至未來一生的負責”。愛學生,不單單是欣賞優秀的學生,而是“懷着一種責任把欣賞與期待投向每一個學生”。畢竟“每一朵花都有開放的權利”,愛學生,不應是對學生的錯誤嚴加追究,而是“博大的胸襟”和“對學生的寬容”。愛就是“一份純真,一份莊嚴,一份責任感”,就是為學生的‘美麗人生’奠定美好的開端。

作為一名班主任,要搞好教育工作,要有一顆赤誠的愛心,用愛的甘露滋潤孩子們的心田。對於那些在學習、思想、行為等方面存在一定偏差的學生,他們往往被忽視、被冷落,殊不知,學生看起來最不值得愛的時候,恰恰是最需要愛的時候。這樣的學生就像體弱的樹苗,更需要我們班主任給予更多的陽光,更多的呵護,從而促使他們感受到老師的關愛,積極向上,茁壯成長。

我班有一名學生叫李肖然,這孩子有個性、不好惹很難管理,作業總是不按時上交,上課要麼發呆,要麼搗蛋,加之整天抽煙曠課,活像一個“小痞子”。

為了徹底挽救李肖然,使他不掉隊,我制訂了一個可行的方案:

做最好的教師要把心裏的情感用語言、行為表達出來,師生間通過精神的交流,達到思想感情上的聯繫和信賴,教師真摯的情感在學生的情緒上就會產生共鳴。為了在保護他的自尊心的前提下,打開他的心扉。我乘同學們上自習課的時候,悄悄地把他叫進只有我一個人在的辦公室。在交談中,我終於明白了他心中的痛楚—他的父母因為父親的出軌離婚了,現在他隨父親生活,繼母對他很不好,他很想念他的媽媽。這次談話初步瞭解了他的狀況,表明了我的立場,最起碼看出他對我沒有敵對情緒。然後決定從學習習慣入手。對於他上課沒有規矩的缺點,不能指望他一天、兩天就改變,要循序漸進。有了好的表現,就及時表揚、鼓勵;不好了,不是簡單的批評,而是告訴他應該怎麼樣,因為在他的內心中並沒有真正建立作為一名學生的標準。就這樣,一個月過後,經過了我無數次的提醒、鼓勵,他上課不舉手説話的毛病基本上得到了改正。為了呵護好這棵被急風驟雨摧殘的幼苗,我決定繼續實施我的護苗方案。

最好的教師要給學生以長輩式的關懷和愛護,從不以家長式的態度對待學生。為了撫慰他受傷的心靈,讓他儘快走出悲苦的陰影,拾回應有的無慮和活潑。在較長的一段時間裏,我是這樣做的:一是在課下主動親近他,並多與他談心,儘量使自己成為一個他足以信賴的親人角色。有一次早讀課,我發現李肖然趴在桌子上,經詢問得知他早飯沒有吃胃疼,我立刻給他倒來熱水,並給他買了麪包,從他的眼神中我讀到了感激。二是暗地裏組織班委成員,給他送去同學的温暖,如送些小禮物、邀她做遊戲、一塊完成作業、一起佈置班級文化等。我把他的同桌換成了一個品學兼優的女生,不管是從學習上還是思想上對他起一個帶動作用。三是進行“祕密”的“日記對話”,進行心靈對白。從其他同學那裏我得知他在痴情的暗戀着一位同學,正陷於無法自拔的情感泥潭中,難怪上課心不在焉、悶悶不樂,成績下滑明顯。我通過私信引導他,青少年時期很多看法和想法很不成熟,等將來有了立足社會的本領,再考慮這些人生大問題。現在是人生的關鍵時期,首要任務是把學習成績搞好,後悔過去不如奮鬥將來。我沒有聲張並在班級替他保了密。他給我回信感謝我給予他的尊重和信任,並表示要把心思放在學習上。從此他轉變很多,學習成績也呈上升趨勢。

所有這些,旨在讓他感受老師的愛,讓他感受集體的温暖,再次融入集體,使曾經受到情感傷害的他走進可避風擋雨的温馨的港灣。

當他的情緒趨於穩定的時候,在直接和間接的交流中,我有意識、有目的地向他灌輸諸如剛強、自信、協作、嚮往、奮鬥、善良等精神品質。我在與他心靈對白的同時,輔導他缺漏的知識,並找機會以不同的形式表揚激勵他,讓他懂得,在逆境中的人應怎樣倔強生存,怎樣向命運挑戰的道理。他深受感動,在以後的很長一段時間裏進步很大。但是,學生的進步難免是有反覆的,時隔不久他又原形畢露,恢復了他本來面貌了。一次月考前被某科老師嚴厲批評,他一氣之下,該學科的卷子只寫了名字,以不答試題來宣泄心中的不滿,以此來報復老師。原因是老師得罪了他。我前邊對他所做的所有工作付之東流,一切又恢復了最原始的狀態。但是我心中卻深深的明白,自己怎樣對待這棵剛剛發芽的幼苗,決定着這個孩子的一生。我的放棄也許是一時的,但是對李肖然來講,可以説是對他一生的放棄。也許因為這個放棄,他的未來變得更加的坷坎、曲折。雖然這只是一種可能性,但是作為一名教師的我,沒有退路可言,只能迎難而上,不能放棄。

在學校的一次集體大掃除上,我驚奇的發現,平時愛偷懶的李肖然竟然滿頭大汗的用力去勞動,而且還頗有一番業績呢!於是,我對他説:“小然,你真行啊!真夠棒的!”並號召全班同學向他學習。其實叫他小然是我一時高興對他所用的稱呼,沒想到這個稱呼卻真的拉近了我們之間的距離。之後勞動中,他幹得十分賣勁,再沒見過他偷懶。學習上也比以前努力、刻苦了,從不問問題的他,經常跑到我的身邊來問這問那,上課也愛回答問題了。有一次,他回答問題的次數在全組中排第一名。看着他的變化,我也經常想,難道真的就是因為這一聲親切的稱呼使他改變嗎?當然不是,這也許就是量變向質變的轉化吧。以前所做的都是在積蓄能量,而今這一聲親切的稱呼,使他完成了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雖然這個過程有些慢長,但是畢竟我等到了這一天。

幼小的心靈,最怕早早被扭曲,受傷的幼苗,最需備至的呵護。李肖然同學的變化,折射出班主任工作的方方面面。我們的愛帶來了學生心態的開放,好的意志品質的形成,創造性的釋放。為此,我們教育工作者在自己的教學中要多傾注愛心、耐心、寬容之心,讓他們在被尊重中學會尊重,在被愛中學會愛,從而確立做人的尊嚴與自信,我們堅信:今天彎曲的幼苗在細心呵護、照料下一定會成為明日的參天大樹。

要做最好的老師,就要帶着“愛”這個教育理念行走在教育道路上,愛教育事業,把教育當作自己的一項事業,愛學生,用真正的愛——師愛,去對待學生,為學生的的未來服務!我會一直朝這個目標努力下去!

?做最好的教師》這本書的第四講,高老師講了,我們教育學生,就要抓住學生的心理。老師一定要了解學生的心理,值瞭解每一個學生的心理,還要走進每個學生的心裏。我們抓住了學生的心理,對不同的學生進行不同的教育,採用不同的方法。高老師還講到,“贏得家長,教育成功了一半”,我們在對學生的教育中離不開家庭教育,離不開家長的配合。

?做最好的教師》這本書的第三講,高老師講了怎樣教學最有效。通過讀這一講我知道了,老師要上好課,不僅有紮實的專業知識,還要有廣博的通用知識和寬闊的胸懷視野;還要具有豐富的學識修養,要多才多藝;要做到為了給學生一碗水,教師要準備一潭水。要上好課,還要在工作、上課中營造積極的學習生態,培養學生們健康的情感和人格,發展學生與人共處的技巧和能力。有效的課堂是我們每一個老師要做到的,也是評價教師上課水平的重要途徑。

學習了高老師的《做最好的教師》這本書的第二講,高老師講到了用愛來教育學生,我覺得用愛教育學生是我們教師的最高境界,平常我們也都這樣説,也都這樣做,但是我們做的遠遠的不夠。我們只有真正的去用愛去教育學生了,在教育的過程中始終堅持用愛心去教育,我相信一定會做好教育的。在以後的工作中我們要堅持用愛教育學生,這樣才能走進學生的心靈。

讀了高金英老師的《做最好的教師》這本書的第一講,我感觸很深,教師怎樣才能感受到快樂和幸福?高老師説的”要看得開、想得透、出得來、放得下,迴歸內心,種好自己的心田,做好自己的事情,做好眼前的事情,盡到眼前能盡的責任”這句話非常好,我想如果我們都能達到這種心境,那麼一定會快樂、幸福。高老師講的要有一顆平常心,用陽光味道感染學生,要有一股靜氣,我想這也是我正缺少的。我在以後的工作中一定會朝着高老師講的去做,讓自己快樂、幸福。

8月31號,學校組織我們學習了李鎮西的《做最好的老師》。當時沒有書,會後我特意去網上看了這本書,深有感觸,在那裏寫下我的讀後感。

李老師25年如一日,愛生如子,用他那“****燃燒的歲月”,譜寫着一幕幕愛的篇章。他把自己融入到班級這個羣眾大熔爐裏,走進學生的情感世界裏面去,把自己當作學生的朋友,去感受學生的喜怒哀樂,去贏得學生的信任與敬佩。他所具有的這種情感魅力,簡直讓我崇拜。因為他做到的一切,是那樣崇高難能可貴,只能讓人望其項背。所以當低下頭來反思學習自己該如何做一個好老師時,卻是一個沉重的話題了。

我記得哲學家柏拉圖説過一句話:我們這個時代,號召什麼,正證明了他缺乏什麼。當我反思現實時,發現它真的是一個真理。比如三八婦女節的設立,是為了提高婦女的地位,體現男女平等,但男女真正平等了嗎?它的設立正是男女不平等的顯現,真正的強者,從來不需要宣揚的,所以我們沒有男人節!中國幾千年的歷史,男女從來沒有平等過,性別歧視也一向存在。那裏我就不詳細舉例了。相信大家都深有體會。9月10號教師節,剛剛過去三天,那我也來説説教師節吧。在醫生,教師,律師等這些行業中,唯有教師有個教師節,看上去是社會對教師獨有的尊敬,體現教師獨有的尊貴地位,可反觀一下現實是這樣嗎?這個答案很明顯大家都明白。我舉個很小的例子吧,以前有次,校長和我們幾個老師一行人被一個學生家長請去ktv唱歌,那個家長還請了他另外一些朋友,之間有個30歲左右的女人,長得挺漂亮,關鍵是歌唱的挺漂亮,聽説是在ktv裏唱歌工作的。這種場合,大家免不了寒暄,在唱歌之餘,當談到大家的職業時,那位家長也許是出於對我們的恭維,説還是你們老師好啊,社會地位高,受人尊敬,在我們還打着馬虎説哪裏,哪裏的時候,那個漂亮的30多歲的女人脱口而出,不是吧,此刻誰還想去當老師咯,給你當都不當咯。

這個女人出口太快,一時沒意識到在座的我們一行有四五個就是老師,霎時,冷場,雖然那個女人立刻打圓場,但尷尬的氣氛卻一向在上空飄蕩。這就是老師的地位,一個在ktv房工作的人説的話。還有一次,在車上聽到別人談話,一個生意人説最不願做一種人的生意,那就是老師,另一個人是導遊,也呼應説最不願帶的團也是老師,因為什麼呢?窮酸,斤斤計較。看這就是社會對老師的評價,對老師獨有的尊重。從此以後出門,我再也不敢説自己是老師了。前天看了文章,説是筆者去到日本發現日本沒有教師節,起初,筆者感到很驚訝,但當筆者跟隨他的日本朋友做了一趟地鐵之後他就釋疑了,因為在地鐵上一個老人堅決給年紀輕輕的他讓座,他的朋友給他解釋説因為老人看到他戴了校徽,明白他是教師,他朋友還告訴他,日本有專門的教師商店,所有的商品都對老師打折,商販們把教師光顧自己的生意看作是一種榮耀,日本人最尊重的人就是教師,同時,日本的教師工資制度是教育財政制度中最重要的部分。如果是獲得了學士學位甚至是博士學位的話,去基礎學校任教的月薪是去高等學校任教的幾倍甚至十幾倍。而且日本的教師待遇在全國任何學校都是一樣的。教師之間工資的差別,只存在於工作年限之間,既不存在不同地區,也不存在不同學校,更不存在所謂的先進與落後教師之間。日本中國小教師沒有級別,只有資格新老之別。正因為如此優越的條件,因此日本中國小教師入門的門檻很嚴。

雖然日本沒有“教師節”,但我分明感到,日本的教師天天都在過教師節。關於説到日本沒有教師節,而教師卻受到全社會尊重,並不是崇洋媚外,而是在反思,這天我們大力號召提倡做最好的老師,是不是意味着我們的國家缺少好老師呢?那為什麼又缺少好老師呢?看看我們國家教師的地位,國家在教育中投入的經費,就明白答案了。我們總是要求老師要有奉獻精神,對其有着較高的社會職責期望,然而人不是活着真空中,他是活在各種社會關係中的,有着家庭職責,負擔,有他的喜怒哀樂,在房價物價如此高,工資那樣低入不敷出的狀況下,衣食住行都煩惱時,他怎能安心做一個好老師呢?他自己都活的那樣狼狽卑微,他怎能崇高起來呢?這也是違背馬克思主義的歷史唯物主義了!物質基礎決定上層建築,決定精神層次。我們有句古話,衣食足而知榮辱!

聊了這麼多,我想表達的第一個意思就是,中國的好老師少,這麼多年就出了個魏書生,李鎮西,同時,在中國做一個好老師,也難,做最好的老師是一個理想,是一個國家,社會,老師共同努力才能實現的一個理想,而不是隻是對老師的訴求。國家與社會首先就應為老師帶給一個良好的.宏觀環境,要讓全社會崇尚教育,提高教師地位,把教育強國,教育興國真正落實,讓老師能安心做一個好老師,他才會竭盡全能去做好這個老師。一個老師能安心做一個老師,他不必須能做到最好的老師,那是方法問題,甚至還需要天賦,因為教育是門藝術,但一個安不了心做老師的人,肯定做不了最好的老師,因為那是態度問題。所以這是為國者,為領導者務必思考的問題。

其次,是為師者務必做出的努力。一個老師既然選取了老師這個職業,不論是暫時的還是長久的,無論外界環境如何,首先他就要沉下心來,熱愛老師這個職業,這對個人的發展也是至關重要的。不論這份工作是什麼,我們都要幹一行,愛一行,你只有戰勝了你面前的困境,你才能到達你想去的遠方,就像那掉落於井中的驢一樣,應對撲面而來鏟過來的沙,只有及時的抖落,踩在上面,才能最終站到地面上來,擺脱困境。試想如果你做不了一個好老師,幹其它工作,你是不是也做不好呢,因為它也只是工作中的一種。所以如果對教師職業本身缺乏認同感,身在曹營心在漢,工作只是為了完成任務,那這個老師根本就談不上對學生的愛,也就成不了好老師。因為一個好老師的核心品質就是源於對學生的愛。這也許是目前我們所有已經在職的老師該反思的問題,該學習的問題。

世界本來就是一個矛盾的集合體,每個人在生活中,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抉擇,但不需要為壓力過重而苦惱,更不需要為了失敗而哭泣,也不要讓事情來主宰我們,而是要用積極的態度來主導、推動事情往更好的方向進展。

最後李開復博士認為:成功就是不斷超越自己,就是“做最好的自己”。

對此我的理解就是每個人都有成功的機會,形式不同,成功的意義也不同,不要去在乎世俗的模式,只要自己努力去實現理想,並且每天都在向理想靠近,就是成功。成功的標準並不是單一的,社會給每個人提供了不同的舞台,只要在自己的舞台上將自己的價值發揮到極限,無論是令人矚目還是平凡普通,都是成功。當然,在現實社會中或許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無法實現的夢想,我們的理想和現實永遠存在着差距。而許多事情是我們無法改變的,我們所能做到的就是改變心態,調節情緒,改變思考方式,不斷超越自己,努力讓自己的生命充分燃燒,做最好的自己。

讀完《做最好的自己》,感到其實做好自己並不難。作為一名職業女性,工作經常陷入一種疲勞的狀態,經常會被學生的問題搞得自己覺得很累,我知道這不應該是年輕老師應有的心態,但是總是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總是會被學生不如意的表現所影響,開始經常抱怨這,抱怨那,甚至開始懷疑自己到底適不適合教師這個職業,剛參加工作時的熱情減少了,這種心情影響到我的生活和工作,受李老師的影響,“既然只能當老師,那麼悲悲慼慼是當,高高興興也是當,我當然選擇後者!”

是啊,開心是一天,不開心也是一天,為什麼不天天開心呢?可是,每天出現的讓人頭疼的事情,讓人頭疼的學生,怎麼能高興得起來呢?我經常想:多想孩子們可愛的地方,儘量把課上好,儘量和他們一起玩兒,這樣孩子們就會越來越愛自己,每天生活在一個充滿愛的環境中,又怎麼能不高興呢?

多麼簡單多麼樸素的道理,為什麼我當初就沒想到呢,想想我們在工作學習中難免會與人產生摩擦,如果我們只盯着別人的錯誤,那麼只能讓矛盾越來越激化,但是我們如果想別人的優點,就會使我們很快的冰釋前嫌,問什麼同樣的問題發生在學生與老師的身上就這麼不可調和呢?其實還是緣於“愛”,如果我們給學生多點,再多點的愛,對於他們的錯誤我們都用理解之心,包容之心,責任之心看待,而不去苛求他們像成年人那麼懂事,師生關係會不會更和諧一點呢?在眾多的壓力與競爭下,要保持積極的心態,不論遇上什麼困難都不要氣餒,積極心態戰勝一切困難,一樣可以做到優秀。

事實證明,我們每個人都可以做一個最好的自己,都可以做到優秀。我們更不必為自己趕不上別人而太過自責,也不必因為境遇不好而太過感傷,怨天憂人。我們所需要做的,是追隨自己心靈的選擇,不求其他,但求做最好的自己。我們就會變成一個更美好、更大度、更成功的人!

書是我們的好朋友,通過它可以“看”到廣闊的世界,“看”到銀河裏的星星,“看”到中華瑰麗的五千年,“看”到風土人情和世間萬象……對我們擴大視野、增長見識、豐富積累、提高素質,有着十分積極的意義。

我國偉大詩人杜甫説過:“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在人人擁有一好書,人人讀一本好書的讀書工程的號召下,我讀了李開復先生的《做最好的自己》。

首先吸引我的是書名,當書到手時我懷着好奇的心情去讀這本書。讀完後不禁覺得神清氣爽,以前也曾讀過一些書,讀後似乎感覺都是一些空話,僅僅留給我一些無謂的説教,沒什麼實質性的幫助。看了這本書後,感覺與眾不同,如何才能做最好的自己?這需要我們每人個人進行思考。是的,更多的時候,大家都在審評對方,研究對手,卻很少有時時間靜下心來了解自己。李博士用平實的語言為我打開了一扇瞭解自己、重新審視自己的心門。他告訴人們:做人不是隻有自省才能更完美,但是不時的自省卻能讓自己更加的清醒;做人不是簡單的樹立理想就可以輕鬆實現,但是沒有理想的人卻一定無所適從;做人一定要有廣闊的胸懷,真正做到嚴於律已,寬以待人才有容天下之大量的非凡氣度;做人要有勇氣,真正敢於追逐自己夢想的人才能讓更多的機會停留在自己身邊……他不僅提出了淺顯易懂的“成功同心圓”説,而且運用了發生在他身邊的大量故事來闡述成功的祕訣。這些故事很值得我學習和品味,從中吸取經驗和教訓,指導我走向成功之路。

其次,每個人對成功的理解不同。相信許多人和我一樣,或許經常有這樣的感覺:不知道什麼才是真正的成功,怎樣才能得到成功,搞不清真正的人生價值是什麼,如何實現。現在看了李老師的“成功”學後,體會到:人和人之間千差萬別,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選擇,不能用同一個模式去衡量所有人的成功,無論是所處地位與名望的高與低,擁有財富的多與少,只有發揮了自己的興趣和特長,又對社會和他人有益,同時還體驗到了無窮的快樂,這就是成功,做到了最好的自己就是成功。

懷着激動的心情,我拜讀了著名教育家李鎮西的《做最好的老師》一書,讀完之後,受益匪淺。

李老師是蘇霍姆林斯基的追隨者,他在書中極力強調“沒有愛,便沒有教育”,“在教師素質的諸多因素中,對學生的奉獻之心、理解之心、平等之心、責任之心等教師非智力因素是第一位的”。因此,李老師認為,教師的責任首先在於發現並扶正學生心靈土壤中的每一株幼芽,讓它不斷壯大,最後排擠掉自己缺點的雜草。並不是有了愛就有了一切,這種對學生的愛絕不是遷就縱容學生,絕不是放棄嚴格要求和嚴肅的紀律。教育中真正的愛,意味着對學生的成長以至未來一生的負責,這種愛必然包含着對學生的嚴格要求,乃至必要的合理懲罰。同時,這種愛對不同的學生有不同的內容,如對學習成績優異的學生懷着一顆愛才之心;對淘氣、不守紀律的學生懷着一顆寬容之心;對學習較困難的學生懷着一顆關懷之心……這些愛是成為最好老師的基礎。

愛得走進學生的心靈。有這樣一則寓言:一把堅實的大鎖掛在大門上,一根鐵棒費了九牛二虎之力,還是無法將它撬開。鑰匙來了,瘦小的身子鑽進鎖孔,只輕輕一轉,大鎖就“啪”的一聲打開了。鐵棒奇怪地問:“為什麼我費了那麼大力氣也打不開,而你輕而易舉地就把它打開了呢?”鑰匙説:“因為我瞭解它的心。”是啊,“愛”就是打開心靈的鑰匙,愛得有多深,工作就有多細,效果就有多好。對照李鎮西的教育方法,我發現自己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有着很多不當之處。例如:在對待學生的態度上,由於我的性子急燥,常常忍不住對學生髮火,缺乏教育的技巧;有時,對完不成作業的學生,缺少耐心輔導,缺少個別引導。反思後才認識到:愛是一種思想、一種情感、一種氛圍,運用得恰當,它會自然而然的貫穿於教育的每一個環節,也會不聲不響的體現在教育的每一個細節,更會潛移默化的浸潤着每一個學生的心靈。

讀了《做最好的老師》,我還體會到,每一個學生都是一粒種子,都能開花發芽、結果。只是有的發的晚,有的發得早,有的開在初春,有的開在晚秋,有的枝上結果,有的根上結實,有的可作為棟樑之材,有的作為醫藥之用,而有的則以自己的芳香和知識去美化人們的生活,各有各的用途。這就要求我們要用不同的方法,沿着不同的規律去開發。太陽每天都是新的,成長中的學生每天都是新的。

讀李老師的書,彷彿進行了一次精神洗禮。我也願“做最好的老師”!從現在開始,努力做好每一件小事,踏踏實實上好每一堂課,仔仔細細批改每一本作業,認認真真對待每一次談心,開開心心組織每一次活動。爭取今天比昨天做得更好,明天比今天做得更好!

第4篇

俗話説: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老師就是學生的照明燈,是教授學生知識學識,傳授學生做人道理的人生導師。很有幸,我成為了一名新時代人民教師。轉眼間,我在阿依庫勒鎮國小已有四個年頭,在這裏,我由最初的不適應,不斷改變提升,慢慢地找到了方向,樹立了目標,對農村國小有了更新的認識。

起初,我來到這裏工作,語言溝通不暢,心裏充滿了迷茫,讓我倍感孤獨。但黨和政府對我們農村教師的無微不至的關心,大力提升教師待遇,為我們建設了漂亮的教師公寓,設施設備一應俱全,讓我感受到了家的温暖;孩子們的純樸、熱心,讓我收穫了許多感動,使我不斷堅定了留下來的信心,堅定了持之以恆為這裏的教育添磚加瓦的決心。

在這裏,我經歷了一個農村學校不斷進步、不斷變化的過程。黨和國家對農村教育高度重視,不斷加大投入,改善辦學條件,大力推動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教學,讓這裏的孩子享受到了良好的教育資源,教育質量穩步提升。

看,一幢幢漂亮的教學樓,一所所嶄新的幼兒園,一牀牀温暖的被褥,一名名優秀的教師,一件件先進的教學設備,讓農村的孩子從小就擁有優良的學習環境,使孩子們不斷養成了良好的行為習慣,健康快樂的成長着。

近年來,大量集團核心校的優秀教師來這裏支教,把優秀的教學經驗、教學資源、教學方法引入到農村學校,這裏的教育教學質量穩步提升,大力推動了城鄉教育均衡化發展。

在教學中,伴隨着教學質量的不斷提升,一個個困難也接踵而至,但我們不畏艱難,不斷在教學方法上進行摸索、嘗試、總結,大力開展興趣小組、朗誦比賽等,讓孩子在快樂中吸收知識;不斷更新配備現代化教學設施設備,開闊了學生的眼界,拓寬了學生的知識面,提升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社會飛速發展,我作為一名新時代人民老師,更應與時俱進,全面提升自己的綜合素質,博學篤行,為人師表。不斷鑽研教育教學方式方法,做一名學習型教師;不斷加強職業道德素養,做一名師德師風標兵;不斷關心關愛孩子,做一名受學生愛戴的教師。用自己的真心真誠去滋養這些可愛的花朵,做學生錘鍊品格、學習知識、創新思維、奉獻祖國的引路人,努力讓孩子綻放出人生豔麗之花,為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不斷前行!

第5篇

俗話説“無德無以為師”,良好的師德就是教師愛孩子的體現!作為職場中一名幼兒教師必須懂得教書育人,首先愛字當先,做好孩子的良師益友。下面是為你精心整理的好教師師德師風心得體會五篇,僅供參考,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師德是教師從事教育職業勞動過程中形成的比較穩定的道德觀念、道德行為規範和道德品質,與教師的思想覺悟、價值觀念、人生追求、品德修養和工作態度等息息相關。中國的獨立學院產生於1999年,近年來,獨立學院的規模、數量得到了迅速發展,成為高等教育大眾化的重要載體。截至_年12月,我國共有292所獨立學院,本科在校生約276萬,佔全國高等教育本科在校生總數的18.47%。與普通高校相比,獨立學院教師素質類型構成多樣且異質性強,教師思想波動大,流動性強,這給教師隊伍建設帶來了較大困難,在此背景下,建設一支“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紮實學識、有仁愛之心”的教師隊伍,對於促進獨立學院落實教育部《獨立學院設置與管理辦法》,加快轉型發展和規範設置,具有重要意義。而柔性引導機制則能夠充分激發教師養成師德自律習慣,是獨立學院加強教師師德建設的創新之舉。

柔性引導作為非強制性的方式,是以榜樣示範、寬容讚賞的方式引導教師師德提高。教師師德柔性引導機制的核心在於柔性激勵。柔性激勵作為人力資源管理的創新戰略,是知識型員工的驅動力,它是一種以人為中心的人性化管理方式。它在研究人的心理和行為規律的基礎上,採用非強制性方式,在員工心目中產生一種潛在的説服力,從而把組織意願變為個人自覺行動。根據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柔性引導主要滿足被尊重和實現自我的高層次需求,具有有效的激勵作用。教師作為知識型員工,可通過目標激勵、典型激勵、行為激勵、情感激勵、授權激勵、寬容激勵、讚賞激勵等方式實現柔性引導,加強教師師德建設。

建立教師師德柔性引導機制也是教師作為社會人的需要。社會學家喬治·霍曼斯提出,人與人之間的互動基本上是一種交換過程。基於社會交換理論,教師作為社會的個體,其行為顯然存在於“成功”“刺激”“價值”等六個社會交換命題系統中。因此,通過對教師柔性的激勵引導將有助於規範教師個人行為,提高師德水平。就社會羣體理論而言,社會羣體在行為過程中會形成羣體規範,羣體規範會使羣體成員內化成羣體壓力,擔心羣體的負向道德評價和懲罰,使得其不得不順從羣體行動。通過梳理教師優秀行為,形成教師羣體規範,建立師德標準,進而推動教師順從師德標準,這顯然有助於加強對教師個人的行為的管理和師德的提高。

重記錄反饋、輕量化考核的激勵機制。教師師德作為職業道德的評價,很難量化。以絕對的量化標準組織師德考核,不利於教師師德的提升。這是因為,絕對量化考核往往會導致結果的不公平,不公平就會降低人的積極性;而且對師德的絕對量化涉及教師的道德尊嚴,排名靠後者會讓人誤會其日常德行,這顯然會極大傷害教師的自尊心,反而不利於師德建設。教師育人活動形式多樣,教師個體之間存在着時間、地點、活動內容等方面的差異性。在此過程中,往往會出現教師之間因彼此育人活動的信息不對稱而產生的矛盾與誤解,以及因此而產生的如何提高教師育人活動積極性的困境。通過全面有效的記錄,建立教師師德動態管理檔案,從教師課堂育人、課外學業輔導、團學活動指導等方面進行記錄,定期定點向所有教師反饋,將最終結果記錄到教師師德檔案中,實現動態管理。這種動態的記錄與管理,雖然沒有對教師的言行進行評價考核,但恰恰是對其言行的公開,是一種有效的“柔性引導”。這對於平時不積極主動、很少參與學校活動及學生課外育人活動的教師,特別是兼職教師,是一個有效的激勵。

喜聞樂見、讚賞包容的評價選優機制。就教師個體而言,其突出表現往往只是集中在教學、科研、學生課外活動指導的某一方面。以喜聞樂見、讚賞包容作為教師評價選優的原則,建立多種類型的教師師德評價選優機制,能夠讓各種類型的教師,只要在某一方面突出都能評上優秀。例如,可以建立指導學生科技競賽的學生科技競賽“優秀指導教師”評選制度;指導班級工作“優秀班主任”評選制度;在教師工作團隊中組織開展評選“和諧之星”“微笑之星”“進取之星”等活動;在科研中遵守學術道德的“學術道德之星”評選活動;在教學中深受學生喜歡的“學生喜歡教師”的評選活動;還有綜合評價的“十佳教師”評選活動等。獨立學院教師本身就是類型多樣,通過多種的評選機制與活動,可以鼓勵團結大多數教師,提高教師工作的積極性,提高師德水平。

貼近師生、潤物無聲的宣傳推廣機制。高尚的師德通過其行為表現,越微小的行為越能感染人。在對師德柔性引導和激勵過程中,可通過深入挖掘教師羣體的先進典型,將典型材料以短信、網絡、海報等形式傳播給全校教師,凝聚形成浸潤心靈、觸擊心絃、激盪靈魂的師德力量,用一個個有血有肉的典型事蹟引領廣大教師自我提高,形成一種基於柔性引導原則的師德激勵模式。獨立學院教師存在大量兼職教師,他們流動性大,歸屬感不強。通過以短信的方式發送真實感人的教師人物事蹟,可以引起他們的共鳴並增強責任感。

第6篇

通過近平總書記的講話精神,我認識教師重要,就在於教師的工作是塑造靈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工作。只有認清肩負的使命和責任,才能努力使自己成為師德高尚、業務精湛、充滿活力的高素質專業化教師,為培養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作出更大貢獻。

第一,要有理想信念。老師肩負着培養下一代的重要責任。正確理想信念是教書育人、播種未來的指路明燈。忠誠於黨和人民的教育事業,自覺把黨的教育方針貫徹到教學管理工作全過程,嚴肅認真對待自己的職責。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積極傳播者,幫助學生築夢、追夢、圓夢,讓學生成為實現我們民族夢想的正能量。

第二,要有道德情操。老師的人格力量和人格魅力是成功教育的重要條件。老師對學生的影響,離不開老師的學識和能力,更離不開老師為人處世、於國於民、於公於私所持的價值觀。要率先垂範、以身作則,引導和幫助學生把握好人生方向,特別是引導和幫助學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釦子。執着於教書育人,對所從事職業的忠誠和熱愛。有了為事業奮鬥的志向,才能在老師這個崗位上幹得有滋有味,幹出好成績。

第三,要有紮實學識。紮實的知識功底、過硬的教學能力、勤勉的教學態度、科學的教學方法是老師的基本素質,其中知識是根本基礎。在信息時代做好老師,自己所知道的必須大大超過要教給學生的範圍,不僅要有勝任教學的專業知識,還要有廣博的通用知識和寬闊的胸懷視野。始終處於學習狀態,站在知識發展前沿,刻苦鑽研、不斷充實、拓展、提高自己,在各個方面給學生以幫助和指導。

第四,要有仁愛之心。愛心是學生打開知識之門、啟迪心智的開始,愛心能夠滋潤澆開學生美麗的心靈之花。老師的愛,既包括愛崗位、愛學生,也包括愛一切美好的事物。要用愛培育愛、激發愛、傳播愛,通過真情、真心、真誠拉近同學生的距離,滋潤學生的心田,使自己成為學生的好朋友和貼心人。把自己的温暖和情感傾注到每一個學生身上,用欣賞增強學生的信心,用信任樹立學生的自尊,讓每一個學生都健康成長,讓每一個學生都享受成功的喜悦。

在今後的教學中,我們將進一步深入學習貫徹重要講話精神,把全部精力和滿腔真情獻給教育事業,在教書育人的工作中不斷創造新業績,為教育事業做出更大貢獻,做打造中華民族“夢之隊”的築夢人。

第7篇

xx教師節前夕在北京師範大學的講話把對“築夢人”的殷切期待深入淺出娓娓道來,可以稱作新時期教育工作者的行動指南,具有高瞻遠矚的戰略性,旗幟鮮明的方向性,具體清晰的指導性。尤其總書記提出的“四有”教師,無疑為廣大教師確立了價值觀、提供了方法論。結合習總書記關於“四有”教師的標準,就如何增強職業能力做一名好老師,談一下個人的認識。

一、“四有教師”的尺度:弘揚正確的價值觀與是非觀

我們選擇教師作為終身職業,在一定程度上就意味着淡泊了名利,選擇了對真理的追求,對奉獻的執着,對尊嚴和良知的堅守。

當下,面對紛繁蕪雜泥沙俱下的信息海洋,面對浮躁偏激眾生喧譁的多元訴求,作為一名教師既要腳踏實地初心不改增強職業認同感,又要與時俱進開拓創新緊跟時代節奏。在培養學生使命感與責任感的同時,更要提升他們對時代潮流和社會萬象的認知識別能力,要讓學生們辨曲直,明是非,知善惡,識美醜,面對迎面而來的挑戰與誘惑,既不盲目排斥,也不隨波逐流,既不做“冷漠的旁觀者”,也不做“精緻的利己者”,而是努力做一個“理性的建設者”。引導學生通過對具體事物的正確認知,養成一以貫之的是非標準,日積月累,千錘百煉,最終形成高尚的價值觀、正確的是非觀,也就是習總書記所説的遠大的理想信念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人沒有理想信念,沒有正確的價值觀、是非觀,就像黑夜中沒有燈塔指引的航行,最終落個古人所諷的“盲人騎瞎馬,夜半臨深池”。價值觀、是非觀的養成首先要有獨立的思考,然後形成準確的判斷,最終做出正確的選擇。獨立的思考離不開知識和經驗的儲備,準確的判斷離不開智慧和品德的積累,而正確的選擇則離不開膽略和勇氣的彙集。正確的價值觀、是非觀是一個長期昇華與積累的過程,既是我們孜孜以求的道德制高點,也是我們再踏征程的心靈出發點。“已識乾坤大,猶憐草木青”,在我們思想的行囊中,有崇高的理想信念與道德情操為伴,就不會偏離最初的航線。

所以説,弘揚正確的價值觀與是非觀是教書育人的第一使命、第一責任。作為一名大學教師,面對處於價值觀形成關鍵階段的莘莘學子,課堂教育、課下實踐,不僅僅是為了傳授知識,而思想引領、啟迪心靈更為重要。只有我們認識到這一點,並率先垂範以身作則,進而融會貫通於課堂內外,讓自身修為成為學子們理想信念和道德情操的“活標杆”,師生教學相長,“教書育人”才能抓鐵有痕、踏石留印,真正落到了實處。

二、“四有教師”的深度:兼具精湛的專業素養與博大的人文情?

我們選擇教師作為職業,同時就選擇了一種生活方式,就是終身學習,筆耕不輟。只有具備紮實的專業功底才能站穩講台;只有擁有源源不斷的“知識活水”才能激發學生的興趣和潛力;只有兼具精湛的專業素養與博大的人文情懷,才能真正肩負起培養塑造“築夢人”的歷史使命。

習總書記所説的紮實學識,其實就包含着具備專業素養和人文情懷的雙重期待:“……不僅要有勝任教學的專業知識,還要有廣博的通用知識和寬闊的胸懷視野。好老師還應該是智慧型的老師,具備學習、處世、生活、育人的智慧,既授人以魚,又授人以漁,能夠在各個方面給學生以幫助和指導。”

大學之道育人為本,育人之要在於大師。隨着高等教育的發展和高水平大學的建設,高校教師的學歷層次、學術水平不斷提高,校園裏專家學者培養力度、成長速度也進一步提升。但作為一名學者學術上的成就與作為一名教師教育上的成功並不是一回事,在現實中,學生們最喜歡的還是那些能夠深入淺出把知識教“活”了的老師,那些在課堂上不時靈光一現閃爍着智慧光芒的老師,那些語言幽默風趣善於引發會心一笑的老師……

所以,一名好老師既要有堅定的學術追求,又不能簡單滿足於學術上的積澱。教與學的結合,“教會”與“會教”的辯證,始終是老師職業座標的橫豎軸,不能偏廢。數字是枯燥的,公式是生硬的,但都不影響它們經過人文的浸潤而變得生動有趣。所以,專業素養與人文情懷是好老師的雙翼。課堂之上,我們除了傳授標準答案之外,或許還可以與學生們分享一下幸福的感悟,生命的經驗,甚至還可以是美好的愛情……若干年後,當我們的學生回憶起母校,記憶深處最清晰的,或許就是老師們那些充滿温情的“題外話”。

三、“四有教師”的温度:用愛構建樸素和諧的師生關係

我們選擇教師作為職業,就選擇了一種行為方式,就是在一言一行中傾注愛滿天下的情感,愛每一個學生,愛所從事的教育事業,愛中有尊重、理解和包容,也有嚴格、要求和指導,用愛影響學生,在愛中實現教育的目的。

隨着培養方式的變化、時代的發展以及社會風氣的影響等,高校師生關係變得日漸疏遠,師生交流變得有些現實功利。而構建樸素和諧的師生關係是踐行習總書記“仁愛教育”的外化,也是新形勢下建設高水平大學的現實路徑。如何構建樸素和諧的師生關係呢?

首先,老師要公道正派。學生脾氣秉性千差萬別,但老師要做到既因材施教,又有教無類,一視同仁,要真感情投入,等距離待人。尤其是在事關學生切身利益的問題上,要有同理心,懂得換位思考,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己所欲,也不要強加於人。教師自身公道正派,也潛移默化地影響身邊的學生,風清氣正的教風自然涵養積極向上的學風和校風。

其次,老師要尊重個性。馬克思有句名言:“你們讚美大自然令人賞心悦目的千姿百態和無窮無盡的豐富寶藏,你們並不要求玫瑰花散發出和紫羅蘭一樣的芳香……”正如習總書記所指出的,“好老師一定要平等對待每一個學生,尊重學生的個性,理解學生的情感,包容學生的缺點和不足,善於發現每一個學生的長處和閃光點,讓所有學生都成長為有用之才。”在日常教育過程中,學生們喜歡老師俯身傾聽平等交流,最忌高高在上頤指氣使。作為教師,要平衡不同家庭背景學生的不同利益訴求,也要照顧不同的心理感受。理解是最好的尊重,只有認真研究90後大學生的成長規律和心理特點,瞭解學生的內心世界,才能推心置腹地溝通思想,增進雙方的相互瞭解、相互信任,從而在深層次上達到共鳴。

再次,要增強師生互動。受當前教育模式所限,高校師生的交流、交往日趨單向化:“上完課,悄悄地走了,也不揮一揮衣袖……”要做一個好老師,必須心中裝着學生,增加與學生互動的渠道與機會,關心他們的生活,關注他們的興趣,走進他們的內心。老師要做學生成功後喜悦的分享者,也要做意志消沉時的緩釋劑。課內課外,老師要做一個“引路人”,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讀書觀、擇業觀、愛情觀;老師要做一個“知心人”,引導學生誠信友善保持健康陽光的心態,及時發現問題科學消解矛盾;老師要做一個“暖心人”,要善於解決學生尤其是貧困學生的實際困難,使學生感到老師的親切、集體的温暖,從而樹起生活的信心,提高學習的熱情。

“三寸粉筆,三尺講台系國運;一顆丹心,一生秉燭鑄民魂。”作為一名高校青年教師,深知青年一代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夢之隊”主力軍,而我們則是培養打造“夢之隊”的“築夢人”,這一使命神聖而光榮,任重而道遠,我們必須奉獻全部精力和滿腔真情,努力做一名“四有”好老師,為“中國夢”的實現注入正能量!

第8篇

一個人遇到好老師是人生的幸運,一個學校擁有好老師是學校的光榮,一個民族源源不斷湧現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師則是民族的希望。做一個好老師,共同的特質必不可少,這就是提出的四條標準。

做好老師要有理想信念。正確的理想信念是教書育人、播種未來的指路明燈。有什麼樣的老師,就有什麼樣的學生。一個有理想信念的老師,才能在學生心中播下理想的種子。古人云:“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經師易求,人師難得。”做一個好老師,就是要按照的要求,不能只“授業”“解惑”而不“傳道”,而是要把“傳道”放在第一位,既要精於“授業”“解惑”,更要以“傳道”為責任和使命,做到“經師”和“人師”的統一,努力做一個高尚的人、純粹的人、脱離了低級趣味的人。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是全國各族人民的共同追求。我們的教育是為人民服務、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服務、為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的,黨和人民需要培養的是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做一個好老師,應該以這一要求為基準,自覺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堅定信仰者和忠實實踐者,“注重加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學習,加深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思想認同、理論認同、情感認同,不斷增強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自覺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積極傳播者,積極引導學生築夢、追夢和圓夢,讓一代又一代年輕人都成為實現我們民族夢想的正能量。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中華民族實現中國夢的最持久、最深層的精神力量。做一個好老師,就是要按照的要求,“用好課堂講壇,用好校園陣地,用自己的行動倡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就要像於漪、李吉林、馬芯蘭、殷雪梅、孟二冬、霍懋徵、葉志平、譚千秋、侯伯宇、石秋傑、張麗莉等為代表的一大批優秀教師那樣,用自己的學識、閲歷、經驗點燃學生對真善美的嚮往,以淵博的知識教育學生,以美好的德行引導學生,以完美的人格影響學生,在潤物細無聲中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浸入學生的心田,在潛移默化中幫助學生不斷增強價值判斷能力、價值選擇能力和價值塑造能力,引領學生健康成長

做好老師要有道德情操。“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養子使作善。”指出:“好老師應該取法乎上、見賢思齊,不斷提高道德修養,提升人格品質,並把正確的道德觀傳授給學生。”作為受教育者,我們都有同樣的感受,不論一個人離開學校有多久,老師的人格魅力都會永遠銘刻在自己的心中,老師的人格力量都會成為激勵我們追逐人生夢想的強大動力。

師者為師亦為範。老師是學生道德修養的鏡子。《論語》有言:“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學生對老師不僅會聽其言,更會觀其行。好老師首先應該自覺堅守精神家園和人格底線,帶頭弘揚社會主義道德和中華傳統美德,做以德施教、以德立身的楷模,率先垂範、以身作則,以高尚的道德情操和人格魅力為學生的健康成長樹立人生標杆,引導學生把握好人生方向,明辨是非、曲直、善惡、義利、得失,扣好人生的第一粒釦子。

教師是燃燒自己照亮學生的蠟燭。選擇做教師,就選擇了奉獻。好老師,要有崇高的職業理想和堅定的職業信念,把追求理想、塑造心靈、傳承文明當作人生事業奮鬥的志向,以“捧着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的奉獻精神,淡泊名利、甘為人梯,靜下心來教書、潛下心來育人,努力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成績。

做好老師要有紮實學識。打鐵還需自身硬。教師是知識的傳授者,紮實的知識功底、過硬的教學能力、勤勉的教學態度、科學的教學方法是老師的基本素質,其中知識是根本基礎。古人説“水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舟也無力”。在信息時代做個好老師,猶如所説,“不僅要有勝任教學的專業知識,還要有廣博的通用知識和寬闊的胸懷視野”,要給學生一碗水,自己“要有一潭水”。有了這“一潭水”,教育學生才不會捉襟見肘,才能遊刃有餘。

教育是一門科學,好的教育則是一門藝術。好老師應該是智慧型的老師,具有學習、處世、生活、育人的智慧,努力探求教育教學規律,堅持知、情、意的統一,堅持全面發展與個性發展的統一,堅持知與行的統一,既授人以魚,又授人以漁,在各個方面給學生以幫助和指導,努力使自己成為業務精湛、學生喜愛的高素質教師。

“知識引導人生,學習成就未來”。無論是一個民族還是個人,如果不加強學習、不提高學習能力,勢必落後於時代。在知識更新週期大大縮短的當今時代,做一個好老師,更要牢固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按照提出的始終“站在知識發展前沿,刻苦鑽研、嚴謹篤學,不斷充實、拓展、提高自己”的要求,以鍥而不捨的學習研究,以源源不斷的進取創新,為學生提供鮮活的知識清泉。

做好老師要有仁愛之心。教育是一門“仁而愛人”的事業,愛是教育的靈魂,沒有愛就沒有教育。高爾基説:“誰愛孩子,孩子就愛誰。只有愛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教師心中有愛,才能傳遞愛,才能培養出有愛心的學生。

愛是心靈與心靈的溝通、靈魂與靈魂的交融、人格與人格的對話。做一個好老師,就要像要求的那樣,“用愛培育愛、激發愛、傳播愛,通過真情、真心、真誠拉近同學生的距離,滋潤學生的心田,使自己成為學生的好朋友和貼心人”,用愛打開學生的知識之門,用愛滋潤澆開學生美麗的心靈之花,讓每個學生都感受到教育的温暖,讓每個學生都有人生出彩的機會。

愛是責任和付出。愛學生,就要盡到教書育人、立德樹人的責任,並把這種責任體現到平凡、普通、細微的教學管理之中。愛是尊重、理解和寬容。愛學生,“還要具有尊重學生、理解學生、寬容學生的品質”。世界上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樹葉。做一個好老師,就要善於發現每一個學生的長處和閃光點,平等地對待每一個學生,尊重學生的個性,理解學生的情感,包容學生的缺點和不足,讓所有學生都健康成長為社會需要的有用之才。

第9篇

去年的教師節,正在烏茲別克斯坦進行國事訪問的向全國廣大教師致慰問信,希望全國廣大教師牢固樹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想信念,帶頭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今年的教師節前夕,到北京師範大學看望和慰問廣大師生時指出,好老師要有理想信念、道德情操、紮實學識、仁愛之心。對廣大教師的這一殷切希望,為廣大教師投身偉大的教育事業、傳承社會文明提供了根本遵循,豐富了教師的職業發展內涵,為教師教育的培養目標指明瞭重要方向。

理想信念源自現實,又高於現實,具有一定的超越性和崇高性。但理想信念並不是完全抽象的,更不是高深莫測的存在,而總是與一定的社會物質條件相聯繫,並通過具體的社會實踐最終實現。就此而論,教師理想信念的堅定,與教師的教學本職工作密切關聯。古人講:“賢希聖,士希賢。”廣大教師只有樹立崇高的職業信念,把教書育人當作自己的偉大使命,我們的教育才會燦爛,我們的學生才有希望。

道德情操,是好老師踐行教育使命的核心品質。“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養子使做善” 教師要帶頭堅持修身立德,增強為人師表的使命感。教師的修身立德,是指廣大教師通過修養自己的身心,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修養水平。中國古代的儒家思想,一直強調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在這其中,修身是本,是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基礎和前提。個人的修身立德,不僅包含着為人、處世的人生智慧,也包含着對待自己職業和工作的基本態度。教師只有以德立身、以身作則,學生才能以師為鏡,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自古以來,身為一名合格教師,其首要一條就是具備深厚而廣博的學識,這是一名教師最基本的業務素質。一名理想的教師的知識結構應包括三個方面:廣泛深厚的文化科學基礎知識,紮實系統精深的專業學科知識,全面準確的教育科學知識和心理科學知識。這就要求教師不但對所教課程有精深的認識,還要有廣博的知識。所謂“精”,就是要對專業知識不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所謂“博”就是要觸類旁通,具有相關學科的有關知識。為了走在時代的前列,不做知識的落伍者,這就要求我們具備“學會學習、善於學習”的能力,不斷汲取知識,擴大學識,做一個有淵博知識的教師,善於更新知識結構,樹立並實踐終身學習的理念,以適應時代發展的要求。

對於教師素質的要求,人們有種種説法。有人説“要給學生一滴水,教師必須有一杯水”有人説:“教師要給學生一杯水,教師必須有一桶水”;有人説:“要給學生一杯水,教師必須有長流不息的小溪水。”作為一名教師,我們沒有悠閒自在的舒適和安逸,沒有令人羨慕的財富和權利,更沒有顯赫一時的名聲和榮譽,但我們必須有的卻是廣博的學識。當我們面對孩子們純真的眼神流露着對知識的渴求時,甚至當我們看到孩子們的作文中寫着對我們的無限信賴時,我想,在那時,我們更能真正領會到“學高為師”對我們的要求。

“人才與國相始終,千古興亡鑑青史”。人才的培養離不開教育,教育的發展離不開教師。“ 學高為師,德高為範”,精闢概括了人民教師職業道德和良好素質、素養的基本內容;凝聚着國家、社會對人民教師職業的崇尚和敬重;集中體現、反映和寄託着學生、家長乃至時代對人民教師的更高要求和期望。

教師的仁愛之心體現為充分理解學生。老師要充分理解學生的需要,既包括學習的需要、成長的需要,也包括休息的需要、交友的需要等社會化的過程,特別要理解學生具有人格尊嚴的需要。教師充分的理解是師生間對話和溝通的導向,理解的過程就是師生雙方相互探討交流、交互作用的過程。因此,教師要善於傾聽學生的心聲,善於分享自己的感受,從而達到心靈與心靈的溝通、靈魂與靈魂的交融、人格與人格的對話。

教師的仁愛之心體現為寬容地關懷學生。教師的寬容是一種無私的仁愛,是愛中有嚴,嚴中有愛。寬容的關懷不是妥協,是教師用理解的態度來對待學生成長中遇到的問題,用自己的言行感化學生,用科學的方法幫助學生;寬容的關懷不是遷就,是教師施展教育的藝術,在適當的情形下用恰如其分的方式幫助學生解決問題,獲得成長;寬容的關懷不是放縱,是教師自始至終把愛心融化在學生的成長過程中,以關愛的心態分析學生的不足與過錯,進而激勵學生的上進心與志趣,以高度的責任心達到育人的目的。

熱門文章
推薦內容
幼兒園教育主題心得體會2篇 幼兒園教育:引領未來,培養天才 幼兒園崗前教師心得體會(幼兒園教師培訓心得體會) 幼兒園教師教學感悟4篇 "美麗的成長路:幼兒園教師的教學心得" 幼師讀書心得20235篇 "培育未來,教育的力量:幼師讀書心得2023" 幼兒園師德師風專題教育的心得體會2篇 "鑄就優秀師德師風,打造幸福校園——幼兒園專題教育心得分享" 新幼兒園教師心得體會5篇 "迸發園丁之心,我的新幼兒園教師之旅" 幼兒園老師教育法心得體會3篇 幼兒園教育心得:優秀老師的教育法 幼兒教師師德師風心得體會短篇3篇 "點燃未來:幼兒教師的師德師風心得" 幼兒園教師教學心得7篇 1. 啟蒙教育,幼兒園教師的教學心得 2. 兒童成長路上,幼兒園教師的教學心得分享 3. 從幼兒到國小,幼兒園教師教學心得談起 4. 精心培育,幼兒園教師教學心得分享 5. 初 幼兒園教師9心得體會多篇 最新幼兒園教師培訓心得體會 幼兒園教育孩子心得2篇 "耕耘未來:幼兒園教育的成功祕訣" 幼兒教師培訓心得體會7篇 「用愛和智慧,為幼兒創造美好的未來」——我在幼兒教師培訓中的心得體會 最新幼兒園教師的培訓心得體會 幼兒園教師心得7篇 "探尋幼兒園教育之道:一名教師的心路歷程" 幼師的培訓心得體會9篇 "育幼之路——幼師培訓心得" 幼兒園教師培訓心得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