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其他文案

《諫太宗十思疏》教案5篇 教授《諫太宗十思疏》的完美指南

欄目: 其他文案 / 發佈於: / 人氣:7.41K

《諫太宗十思疏》教案,是一份歷史悠久的古籍。其作者是唐朝名臣韓愈,是他在592年向當時的皇帝李世民進獻的一篇疏文。這篇疏文通過十個精闢的思考與分析,既旗幟鮮明地批評了當時的政治亂象,同時也提出了一些中肯的建議和對策。經過歷代許多文人的爭論,這篇疏文最終成為中國批評文化的典範之一。

《諫太宗十思疏》教案5篇 教授《諫太宗十思疏》的完美指南

第1篇

?背景材料】一、作者簡介 魏徵(580—643),字玄成,館陶(今屬河北)人。唐代文學家、政治家、史學家。少孤貧,有大志,留意縱橫之術。隋大業末,參加李密義軍。後隨李密投唐。初為太子洗馬。太宗即位,擢為諫議大夫,常召人內室詢以政事得失。魏徵知無不言,敢於直諫,史以“諍臣”稱之。遷祕書監、門下省侍中,至光祿大夫,封鄭國公,世稱魏鄭公。死後贈司空,諡文貞。 魏徵在文化事業上也頗有貢獻,曾主持《隋書》《羣書治要》的編撰工作。《隋書》的序論及《梁書》《陳書》《齊書》的總論,皆出其手,時稱良史。他在《隋書·文學傳》序中,對漢魏至隋的文風作了概括的評論,崇尚質樸純正,反對浮靡輕巧,視樑陳以來的宮體、駢儷一類作品為“亡國之音”,反映了他的文學觀點。他的諫議政論文,頗傳名篇。貞觀十一年(637)上《十思疏》,告誡太宗“居安思危,戒奢以儉”,太宗置於案頭,奉為座右銘;貞觀十三年,又上《十漸不克終疏》,直指太宗在十方面行為不及初期謹慎,太宗書於屏風之上,這類文章,雖用偶句,但詞旨剴切,氣勢雄駿,無典故堆砌之病,已表現出由駢入散的傾向。後來劉知幾的論文、陸贄和歐陽修、蘇軾等人的獻納、奏議之文,都受到他的影響。詩多頌功祀神之作。但五古《述懷》一篇,意氣慷慨,語言勁健,在初唐詩歌中不失為格調較高的作品。 《舊唐書·經籍志》《新唐書·藝文志》俱著錄《魏徵集》20卷,已佚。《全唐文》存其文3卷,30多篇。《全唐詩》存其詩1卷,30多首。事蹟見新、舊《唐書》本傳。

(選自《中國大百科全書·中國文學》)二、補充註釋 1.求木之長者。長:另有一種解釋,認為“長”應讀cháng,即“高大”之意,可能考慮到與“流之遠”的“遠”相對。但從文意推敲,仍理解為“生長”之意為好。“固其根本”,與樹是否能存活生長有關;而有些樹,即使“固其根本”,也是長不高大的。 2.戒奢以儉。以:另一種解釋是把“以”看作介詞;“戒奢以儉”意為“用節儉來戒掉奢侈”,也通。 3.誠能見可欲。“誠能”二字是貫穿整個“十思”的,即“如果真的能夠做到……”的意思。4.三驅以為度。三驅:另有兩種解釋。其一認為“三驅”是狩獵時從三面驅趕,讓開一面,以示好生之德;其二是認為“三驅”指為了三個目的而狩獵:一供祭祀,二享賓客,三充君之庖廚。比較優長,還是以課本中的註釋較符合文意。三、參考譯文 我聽説:想要樹木生長,一定要穩固它的根;想要泉水流得遠,一定要疏通它的源泉;想要國家安定,一定要厚積道德仁義。源泉不深卻希望泉水流得遠,根系不穩固卻想要樹木生長,道德不厚實卻想要國家安定,我雖然最愚昧無知,(也)知道這是不可能的,何況(您這)明智的人呢!國君掌握着國家的重要職權,據有天地間重大的地位,不考慮在安逸的環境中想着危難,戒奢侈,行節儉,這也(如同)是砍斷樹根來求得樹木茂盛,堵住源泉而想要泉水流遠啊。 (古代)所有的君主,承受上天(賦予的)重大使命,開頭做得好的實在很多,能夠保持到底的(卻)很少。難道是取得天下容易守住天下困難嗎?因為處在深重憂患之中,一定會竭盡誠心地來對待臣民。既已成功,則放縱自己的情感來傲視別人。竭盡誠心,就會使敵對的勢力(和自己)聯合,傲視別人,就會使親人成為陌路之人。雖然(可以)用嚴酷的刑罰監督(人們),用威風怒氣來嚇唬(人們),(人們)最終苟且免於刑罰但不會感恩戴德,表面上恭敬而在內心裏卻不服氣。怨恨不在大小,可怕的只有老百姓;(他們像水一樣)能負載船隻,也能顛覆船隻,這是應當深切戒慎的。 如果真的能夠做到:見到自己喜歡的,就想到知足來自我剋制;將要興建什麼,就要想到適可而止,來使百姓安寧;想到(自己的地位)高高在上充滿危機,就要不忘謙虛來(加強)自我修養;害怕會驕傲自滿,就想到要像江海那樣能夠容納千百條河流;喜愛狩獵,就想到網三面,留一面;擔心意志鬆懈,就想到(做事)要慎始慎終;害怕受矇蔽,就想到虛心採納臣下的意見;畏懼説壞話的人,就想到端正自己的品德來斥退奸惡小人;施加恩澤,就要考慮不要因為一時高興而獎賞不當;動用刑罰,就要想到不要因為一時發怒而濫用刑罰。全面地做到這十件應該深思的事,發揚光大“九德”的修養,選拔有才能的人而任用他,挑選好的意見而聽從它,那麼有智慧的人就能充分獻出他的謀略,勇敢的人就能完全盡到他的力量,仁愛的人就能散播他的恩惠,誠信的人就能獻出他的忠誠;文臣武將一起任用,垂衣拱手、不親自處理政務,天下就能治理好。為什麼一定(自己)勞神費思,代替百官的職責呢?【教學目標】一、知識教育目標 1.字詞及文言現象。 2.引導學生理清文章的思路。 3.學習本文運用的援引和設喻的論證方法。二、能力訓練目標 培養學生“居安思危”,發現問題的能力。三、德育滲透目標 敢於進逆耳之善言,要有海納百川的胸懷。重點、難點及解決辦法 (一)重點:①援引和設喻的論證方法;②作者的論證思路和本文的理論結構。 (二)難點:①援引內容的理解;②字詞及文言現象的把握;③“十思”的內容理解及現實意義的把握。 (三)解決辦法:①講讀結合;②結合史實和現實,講清道理。學生活動設計 1.指導學生藉助工具書疏通字詞。 2.指導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閲讀。 3.探討“十思”的內涵及現實意義。 4.引導學生髮現自身存在的問題。【課時安排】2 課時

第一課時【教學步驟】一、導入新課要點 1.疏通字詞;2.理清作者的論證思路和本文的論證結構。 歷史上有名的“貞觀之治”,同學們一定特別熟悉,其中最值得稱道的是什麼呢?(納諫)。縱觀貞觀一朝,諍臣如雲,而魏徵秉性耿直,無所忌諱,堪稱第一人。魏徵跟隨太宗十餘年,先後陳諫二百多條,言辭切峻,頗中弊端。更為難得的是,他的有些言論疏奏並非一事一時而發,而是高瞻遠矚,充分展示出他的政治遠見。這篇《諫太宗十思疏》作於貞觀十一年,當時,所謂的“貞觀之治”正處於顛峯期,天下大治,而魏徵卻提出要居安思危,實在是具有戰略眼光的。二、明確目標 1.藉助工具書,疏通字詞; 2.理清文章的結構。三、整體感知 1.請學生快速閲讀課文,用鉛筆畫下有疑問的字詞。 2.本文三段的主要內容是什麼?中心論點是什麼?四、重點難點的學習與目標完成過程 1.通讀全文,藉助工具書及課下注釋,使學生掌握以下字詞 (1)固:培土加固。根本:樹的根。(2)德義:德政與信義。 (3)明哲:明智的聖人。 (4)不勝:不堪。 (5)景命:大命。 (6)殷憂:大憂。道著:道行顯著。 (7)克:能夠。(8)胡:北方民族;越:南方民族。比喻相距遙遠。 (9)董:督責。 (10)苟免:苟且免罪。懷仁:懷念仁德。 (11)奔車朽索:用腐爛的繩索駕馭飛奔的馬車,比喻事情的危險。 (12)高危:居高位的危險。謙沖:謙虛。自牧:自己調養。 (13)盤遊:遊樂盤桓,此指打獵。(14)敬終:終了時仍不忘恭敬。 (15)謬賞:錯誤的賞賜。(16)不言而化:不多言語而百姓受其教化。 2.理清文章的結構 全文三個自然段,自然地分為三段。 (1)分析第一段。 ①請一名學生口頭分析本段內容,師生共同完成。 ②教師小結第一段旗幟鮮明地揭示中心論點:為人君者必須“居安思危,戒奢以儉”。文章開篇連用兩個比喻句“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泉源”來正面説明“思國之安者,必積其德義”的道理。接着,緊承上文,用一個排比句從反面説明“積其德義”的重要性。 補充講解史料:太宗稱帝不久,召集魏徵、封德彝等大臣討論如何治國的大政方針。太宗説:“現在處在天下大亂之後,想要治理好國家實在不易。”魏徵説:“不然。人民遭受了戰亂之後,治國正容易見效。這比如給飢人吃飯,給渴人喝水,是不費力的事。”封德彝説:“不對。三代之後,風氣壞了,所以秦朝要用嚴刑峻法來治理。漢朝也不能恢復三代用道德、文教來治國。這不是不願意恢復三代的德治,而是想恢復,但形勢不許可。”魏徵聽丁,針鋒相對地予以駁斥:“德治、法治,在人倡導,德治就得出德治的結果,法治就得出法治的結果。如果説秦漢時風氣已壞,不能變好,那麼現在的人早該變成魔鬼丁。”唐太宗贊成魏徵的意見,注重德治,所以造成了唐初天下大治,邊地蠻夷都來歸服的局面。該事例説明魏徵非常重視“思國之安者,必積其德義”的治國主張以及這個主張的正確性。 “人君當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點明為人君者地位的崇高和責任的重大。而要完成治國的重任;則必須“居安思危,戒奢以儉”。“居安思危,戒奢以儉”是歷代統治者創業後守成的歷史經驗。貞觀十一年正是唐太宗執政後的鼎盛時期,魏徵十分強調地提出這一問題,是很有眼光的。 (2)分析第二段 第二段論述創業與守成的難易問題,提醒太宗要予以高度重視,創業與守成,這是一個問題的兩個方面。“善始者實繁,克終者蓋寡”,揭示了歷代創業的君主難於守成的普遍規律。這是因為創業之難雖平庸之輩亦知其所以然,而守成之難即使是聖明之君也往往有所忽視。魏徵在這道上疏中尖鋭地提出了“豈取之易而守之難乎”的問題,接着分析了創業與守成易難的道理。“殷憂必竭誠以待下”“竭誠則胡越為一體”,闡述了“善始者實繁”的原因,講的是創業。“既得志則縱情以傲物”,“傲物則骨肉為行路”,則闡述了“克終者蓋寡”的原因,講的是守成。文章從難易這一觀點上立意,諍言規諫守成之君,切莫得志縱情,傲物結怨,以失掉人心。 “創業難守業更難”,因為在勝利面前不能保持清醒的頭腦而終於丟掉江山者大有人在。“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載舟覆舟,所宜深慎”,真是引經據典,苦口婆心。反覆玩味這段文字,一個封建時代的敢於犯顏直諫的忠臣義士的形象,呼之欲出。 (3)分析前三段 第三段提出“十思”,系統闡釋“積其德義”的具體內容。(展開分析下一課時)總結、擴展 補充影音材料,對比唐太宗和周厲王對待諫謗的不同態度。佈置作業 1.熟讀課文; 2.總結文章的論證結構。 附:板書設計

魏徵 一、提出中心論點:居安思危、戒奢以儉 二、創業與守成 三、十思 積其德義

第二課時一、導入新課 要點 1.闡釋“十思”內涵及現實意義; 2.援引內容的理解; 3.設喻方法的分析及把握。 檢查上節課的學習情況。 1.字詞及文言現象。 2.文意的把握。二、明確目標 解讀援引內容;闡釋“十思”;學習設喻的論證方法。三、重點、難點的學習與目標完成過程 1.請學生闡釋對“十思”的理解。 2.教師歸納如下 這“十思”是:為人君者,見到能引起自己喜愛的東西,就想到應該知足來警戒自己;在將要大興土木、營建宮室的時候,要想到適可而止,使百姓得到安寧;考慮到居位的崇高而且危險,就要時時想到謙虛謹慎以修養自己的品德;懼怕自己驕傲自滿,就要想到襟懷廣闊應像能容納滔滔百川的浩瀚江海;外出遊獵,要想到網開一面,不要趕盡殺絕;擔心懈怠情緒的滋長,就要想到做事情應善始善終;不願自己耳目蔽塞就應想到虛心採納下邊的意見;畏懼邪惡奸佞之人干預朝政,就想到嚴格要求自己而疏遠斥退那些壞人;對臣下的加恩,要想到不因個人的喜好而謬加獎賞;進行懲罰,要想到不因個人的恩怨而濫施刑法。 3.指導學生討論“十思”的現實意義。 4.請學生回答對文章援引內容的理解。 5.教師總結 ①“載舟覆舟”,暗引《孔子家語》:“孔子曰:‘夫君者舟也,人者水也,水可載舟,亦可覆舟。君以此思危,則可知也。”’以水喻民,以舟喻君,申居安思危的鑑戒之意,緊扣文章起段。 ②“謙沖而自牧”活用《易經》“謙謙君子,卑以自牧”語。“江海下百川”,暗引《老子》語,作為比方。這兩句,是兩兩相對的對偶句,都指出了培養自己謙虛德性的重要。 6.教師講解設喻的論證方法 比喻論證是議論文常用的一種論證方法(引導學生回憶第一冊教材中《拿來主義》一文中比喻論證的運用),結合本文一例解釋。文章開頭三句,形成排比。一、二兩句先設比喻,然後第三句揭示正意。文中第一次點出“思國之安”的“思”,與“積其德義”的“德義”,是全篇立意所在。先用人所熟知的客觀事物的道理作比,引出治國安邦的根本所在,擺事實講道理,令人不容置疑。總結、擴展 通過本文的學習,同學們不妨找一找自身存在的問題。佈置作業 1.歸納各部分的論述內容及論證方法。 2.理解“十思”的內涵。 3.掌握文言字詞。 附:板書設計

《諫太宗十思疏》教案5篇 教授《諫太宗十思疏》的完美指南 第2張

第2篇

諷諫帝王,是冒險的事。批“龍鱗”,逆“聖聽”,需要大勇與大智。多少忠臣義士,盡忠講諫,結果呢?有的被挖心,有的被放逐。比干屈原的故事,千古流傳。但是,唐代著名諫官魏徵進諫唐太宗,卻大多被採納,不但沒有招來殺身之禍,還經常得到唐太宗的表揚。魏徵寫了《諫太宗十思疏》上奏後,唐太宗非常讚賞,親手寫詔書嘉許魏徵,並放置案頭,以資警惕。

這是貞觀十一年(公元637年)魏徵寫給唐太宗的奏章。唐太宗初年勵精圖治,頗稱英明。後來卻追求珍寶異物,興建宮殿園囿,魏徵就不斷用前代興亡的歷史教訓來提醒他。這一個魏徵連上四疏。本文是其中的一篇。文章寫得語重心長,剴切深厚。

魏徵(580—643),字玄成,鉅鹿曲城人,後遷居相州內黃(今河南省內黃縣)。他是唐朝初年著名的政治家和歷史學家。隋朝末年,為避亂,曾一度出家為道士。後參加李密的反隋起義軍。李密失敗後,他降唐,輔佐唐高祖李淵和唐太宗李世民。拜諫議大夫檢校侍中,領導周隋各史的修撰工作太宗即位後,擢為諫議大夫,常召入內室詢以政事得失,魏徵知無不言,敢於直諫,史以“諍臣”稱之。曾主持《隋書》、《羣書治要》的編撰工作,《隋書》的序論及《梁書》《陳書》《齊書》的總論,皆出其手,時稱良史。拜遷左光祿大夫,封鄭國公。魏徵先後上書二百多事,大多被唐太宗採納。

第一次,試讀,正音。邊讀邊正音,以讀出漢語的美感來。

第二次,粗讀,正義。邊讀邊看註釋,以粗知句義;同時邊讀邊揣摩句內停頓,如:臣聞\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泉源。

第三次,連讀,整體把握文章。連讀時要流暢,語音準確,停頓正確,並且讀出感情。通過連讀可知全文先運用比喻和比喻,後引出“十思”的具體內容,點明其重要意義。

文章第1段通過比喻引出道理:積累道義是治國之本;以“固本浚源”為喻,説明“居安思危,戒奢以儉”的重要性。

第2段通過對比説明竭誠待人(特別是待百姓)的重要性;總結歷史經驗,並從創業守成、人心向背等方面,論述“居安思危”的道理。

第3段水到渠成地引出“十思”及意義。提出“居安思危”的具體做法,即“十思”,核心是“正己安人”

第五次,品味,涵泳。本文語言簡約,整散結合。整句音韻和諧,琅琅上口;散句意到筆隨,筆力雄健,酣暢淋漓,需要用心品味。同時對“十思”的內容要細細領悟,這其中藴涵着豐富的民族傳統美德,差不多每句都有現實教育意義。特別是“見可欲,則思知足以自戒”、“懼滿溢,則思江海下百川”這些句子對每個人的修身養性都極有啟發,具有豐富的人文價值。

第六次,熟讀,背誦。背誦時能將以上理解兼收幷蓄,背出意藴,背出情感,也背出自己的理解,獲得心靈的愉悦和精神的滿足。四、寫作特點。

第3篇

諫—勸諫;太宗—李世民,唐朝第二個皇帝,是我國曆最有成就的開明君主之一,在他統治時期,出現了安定富強的政治局面,史稱“貞觀之治”;十思—是本文內容,即十條值得深思的情況;疏—奏疏,古代臣下向君主議事進言的一種文體,屬議論文。

魏徵(繁寫體為“徵”),字玄成,唐朝下曲陽人。隋末,因避亂而出家做道士,後參加李密反隋的起義軍,李密失敗後降唐,太宗時拜諫議大夫,左光祿大夫,封鄭國公,世人稱魏鄭公。死後贈司空,諡文貞。

唐太宗曾賜手詔,贊魏徵道:“昔晉武帝滅吳之後,志意驕怠,何曾(人名)位極台司,不能直諫,乃私語於孫,自矜明智,此不忠之大者也。得公之諫,朕知過矣。當置之几案,以比弦韋(自警)。”魏徵死後,太宗又對侍臣説:“人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見興替;以人為鏡,可以知得失。魏徵沒,朕亡一鏡矣!”。魏徵從政十六七年,上書言事二百多次,達十萬言,起奏疏收在《魏鄭公諫錄》、《貞觀政要》中。

隋朝在農民起義中覆滅,給唐朝統治者敲響了警鐘。唐太宗李世民就曾説:“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唐朝初年,為了緩和階級矛盾,積極納諫。太宗起初聽不進魏徵直諫,發誓要殺他,後來他悟出這是為了國家長治久安,便越聽越愛聽。這篇奏疏是魏徵貞觀十一年寫各哦唐太宗的。當時,經過戰爭後的修養生息,經濟得到了發展,人民生活也富裕起來,加上對外戰爭連年勝利,邊防鞏固,唐太宗逐漸驕奢忘本,大修廟宇宮殿,四處遊玩,勞民傷財,就在魏徵呈上此文的當年,太宗先下令修飛仙宮,後來又詔令修建老君廟、宣尼廟。二月巡遊洛陽宮,六月巡遊明德宮,十月獵於洛陽苑,十一月又巡遊懷州,狩於濟源,為此民怨沸騰。魏徵“頻上四疏,以陳得失”(此為第二疏),太宗猛醒,還寫了《答魏徵手詔》稱讚他。

(1.臣聞求木之長者 求:追求,想要。 之:取消獨立性。

(7.臣雖下愚 雖:雖然(不能講成“即使”,此句自謙)。

(8.人君當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 神器:帝位。重、大:形容詞作名詞,重權、重位。

答:比喻句:“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泉源”“源不深而望流之遠,根不固而求木之長”“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長也”。

觀點:(1).思國之安者,必積其德義 (2).居安思危,戒奢以儉

答:喻證法——把積德安國這個抽象的道理用固本求長、浚源欲遠這種生活常識進行比喻,使論述變得更加生動形象而易懂;

正反對比論證法——採用強烈、鮮明的對比使勸諫對象更加深刻地認識到思國之安必積德義的道理。

答:前兩個分句説的是事物常理,可以順其自然地引出所要闡明的觀點,也能對觀點起到論證説明的作用。

(4.魏徵雖是大膽直諫,但在勸諫中也講究方式方法,言語也中聽,你能説明這樣的特點嗎?

答:首先是用了比喻手法,使勸諫生動形象化;再就是借貶低自己來抬高君主,使對方耳聽直言心悦誠服。

答:第一句正面引出主要觀點,闡明積德義的重要性;第二句從反面論述自己的主要觀點,闡明積德義的必要性;第三句從皇帝自身地位的角度來闡明不積德義的嚴重後果,進一步論證治理國家,必積德義。

第4篇

1.學習作者直言進諫的精神,領會課文“居安思危,戒奢以儉”的思想;

3.積累掌握安、信、求、治、以、哉、所等實詞和虛詞的多種含義和用法;

魏徵這篇奏疏,雖然以進言為務,不事雕琢,但寫得聲情並茂,文質兼美。這種內容充實、形式典的文風,成為後世奏議類文章的典範。學習時,要結合時代背景和魏徵的生平深入理解作者論述“居安思危”對當時社會長治久安的重要性。在理解內容的同時,注意文章駢散結合的文體特點,參照課文註解,理清層次結構、段落大意和論證手法,在此基礎上背誦全文。詞語方面,除了繼續積累文言實詞(辨析詞義:安、信、求、治、本、簡、克等)和文言虛詞(辨析用法:以、哉、所、則等)外,還要注意古今詞語用法的對比,可以從文中找出一些例子進行辨析,如“元首”“得志”“知足”“何必”等。一般來説,文言詞語的用法有“字字落實”的傾向,詞意較實;而越到後來,就越虛化、抽象。這是一個規律,可以結合下面的跟蹤試題認真體會。本課的成語典故也較多,可參照註解中的提示,查找其出處,以加深理解,更好地體會它們在文中的表現力。

魏徵以敢於直言進諫著稱,而本文又意在勸唐太宗居安思危,戒奢以儉,積其德義。為達此目的,作者反覆申述論説。先以比喻推理出之,説明“居安思危,戒奢以儉”的重要性,深入淺出;繼以歷史經驗證之,説明德義的有無關乎人心向背和政權安危,振聾發聵;再以具體做法結之,指明實現理想政治的正確途徑,語重心長。全文思路嚴謹,論證有力,令人信服。結構如圖:

·本文在論證上有何特點?本文所運用的論證方法主要是比喻論證和對比論證。文中用了大量生動的比喻,藉以闡發治國安民的思想,言簡意賅,具有很強的説服力。如文章開篇談論治國要注重“積其德義”這一根本原則時,從兩個方面比喻論證,即“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和“流之遠者,必浚其泉源”,“固其根本”是樹木長得高的必要條件,而“浚其泉源”,也是流水流得長遠的前提,運用自然中的現象而比治國的原則,淺顯易懂而又生動形象。同樣,魏徵以水可以載舟也可以覆舟來比喻人民的力量的重要性,至今人們還記憶猶新。文中正反對比論證,加強了説服力。正反對比論證集中在一、二自然段,正反對比,使被説明的道理突出來了。如“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而從反面來説“根不固而求木之長”,“知其不可”,因此,根本與長的關係自然而然被人們接受了。再有第二段中引用歷史的教訓來勸戒太宗時,也注意了正反對比論證,“善始者實繁,克終者蓋寡”一繁一寡,最能觸動太宗的心吧,即使不用再提具體的例子,已走過建國曆史的太宗也會有很多的想法,從而引以為戒的。

··魏徵“十思”的主要內容是什麼?“十思”的核心內容是居安思危、正己安人,以達到“治平天下”的目的,但具體又有所側重。它大體上是每兩句成對,兩句之間的關係也比較密切,因而可歸納為五個方面:一是“知足”“知止”(剋制物質慾望),不奢縱擾民;二是“謙沖自牧”,不驕傲自滿;三是“慎始敬終”,不好逸無度;四是“正身黜惡”,不受矇蔽利用;五是賞罰公正,不憑個人喜怒。徐此之外,又有“簡能而任之,擇善而從之”兩條,也應包括在“治平天下”的條件之內,因為選能擇善權在人君。但這兩條與“十思”性質不同,做到“十思”,才能選能擇善。果能做到“十思”,“宏茲九德”,選能擇善,那麼,政治前景一片光明:(從秉性氣質、品格能力區分)智、勇、仁、信四種人各盡其長,(從職役劃分)文、武兩類人各盡其用。人君垂衣拱手,就能治理好天下。

1.源不深而望流之遠,根不固而求木之長,德不厚而思國之安,臣雖下愚,知其不可,而況於明哲乎!

評析:本句緊承第一句繼續運用比喻論證手法從反面推理,連用四個“不”字,用後一個“不”否定前三個“不”,否定之否定,加強了對“積其德義”的肯定。“不可”既是自己的判斷,也是代人君作出的判斷。“雖……(猶)……而況……乎”的句式,巧妙地把人君拉到作者的立場上來,使人君不能有別的觀點選擇。先肯定人君“明哲”,必能分辨是非,既是對人君的尊重,也促其樂於從諫,而且使諫諍不顯得突兀。

運用:(翻譯)源頭不深卻希望泉水流得遠,根系不穩卻想要樹木長得好,德行不厚卻指望國家安定,我雖然愚昧無知,也知道這是不可能的,更何況您這樣明智的人呢?

評析:這一句是對段首“豈取之易守之難乎?”這一問題的總結性的回答。在前文分析了“竭誠以待下”和“縱情以傲物”的不同結果後,在此鄭重地警告:“怨不在大,可畏惟人”;嚴肅地告誡:“載舟覆舟,所宜深慎”。説明人君生死存亡在於人心向背,人君必須竭誠待下,才能使羣眾懷念其仁德,並從內心產生恭順之心。將君與民的關係比作舟與水的關係,確實切中要害,無怪乎唐太宗讀後,説它“言窮切至”,使自己“披覽忘倦,每達宵分”,不但取消了當年耗費民脂的封禪“盛舉”,而且常用“載舟覆舟”的比喻來告誡太子,並以此作為臨終遺訓。本言簡意深,語重心長,能振聾發聵,令人警覺。

運用:(翻譯)怨恨不在大小,可怕的是民心向背;老百姓就像水一樣,既能承載船隻,也能傾覆船隻,這是應該深切警惕的。

開元四年,山東大蝗,民祭且拜,坐視食苗不敢捕,崇奏:“《詩》雲:‘秉彼蟊賊①,付畀②炎火。’漢光武詔曰:‘勉順時政,勸督農桑。去彼螟蜮③,以及蟊賊,’此除蝗誼也。且蝗畏人易驅,又田皆有主,使自救其地,必不憚勤。請夜設火,坎其旁,且焚且瘞,蝗乃可盡。古有討除不勝者,特人不用命耳。”乃出御史為捕蝗使,分道殺蝗。汴州刺史倪若水上言:“除天災者當以德,昔劉聰④除蝗不克而害愈甚。”拒御史不應命。崇移書誚之曰:“聰偽主,德不勝襖⑤,今襖不勝德。古者良守,蝗避其境,謂修德可免,彼將無德致然乎?令坐視食苗,忍而不救,因以無年,刺史其謂何?”若水懼,乃縱捕,得蝗十四萬石。時議者喧譁,帝疑,復以問崇,對曰:“庸儒泥文不知變。事固有違經而合道,反道而適權者。昔魏世山東蝗,小忍不除,至人相食;後秦有蝗,草木皆盡,牛馬至相啖毛。今飛蝗所在充滿,加復蕃息。且河南、河北家無宿藏,一不獲則流離,安危系之。且討蝗縱不能盡,不愈於養以遺患乎?”帝然之。蝗害訖息。(《新唐書·姚崇傳))

[注]①蟊賊:吃禾苗的害蟲。②付畀(bi):付與。③螟蜮:同①注。④劉聰:十六國時期漢國國君,無道。⑤襖(yao):同“妖”.

13.下列各句中的“以”字與“不愈於養以遺患乎”中的“以”字意義、用法相同的是(2分)

解析:本題是考查學生對於常見文言虛詞在文中用法的辯析能力。“以”字是文言文中最常見的虛詞,其用法應在本單元掌握。“以”字的用法主要有①作連詞,表多種連接關係;②作介詞,表憑藉、時間、原因、對象等。本題abc三項中的“以”都是表順接的連詞,可譯為“來”,而題乾和d的“以”都是表因果的連詞,可譯為“因而”,所以取d。

16.“謂修德可免,彼將無德致然乎?”在文中的正確意思是(2分):

a.是説修德可以免除蝗蟲災害,恐怕是劉聰那裏缺少德行導致這樣的吧?

b.是説修德可以免除蝗蟲災害,恐怕是汴州那裏缺少德行導致這樣的吧?

c.是説修德可以避免蝗蟲入境,恐怕是汴州那裏缺少德行導致這樣的吧?

d.是説修德可以避免蝗蟲入境,恐怕是劉聰那裏缺少德行導致這樣的吧?解析:本題考句意的理解,綜合了對實詞、虛詞、句式、文意的檢測。按文句意免除蝗災指國君之德,汴州不是國君,決定排除b項;同理,d句的“避免蝗蟲入境”也要排除;c項兼有bd二項之錯更得排除。“恐怕是”是據句意所作必要補充,看句意和詞義,再看a項,正確。

18.從姚崇三次講話的內容看,他關於滅蝗的實際見解是(2分):

a.既要做到合道,又要做到適權,就能戰勝蝗災妖異。

b.既要有德行,又要上下齊心合力,就能戰勝蝗災妖異。

c.既要有德行,又要有正確的方法,就能戰勝蝗災妖異。

d.既要有正確的方法,又要上下齊心合力,就能戰勝蝗災妖異。

解析:此題主要是檢查考生對整個文章內容的理解。d項的“正確的方法”“上下齊心合力”概括了崇三次講話的主要內容,又客觀又實際,必然會“戰勝蝗災妖異”。而b.c的強調“德行”及或缺少“上下齊心合力”或缺少“有正確的方法”,都不妥;a的“合道”、“適權”相去更遠,當然更不妥。這三項都不可取。答案為d

太宗新即位,勵精政道,數引徵入卧內,訪以得失。徵雅有經國之才,性又抗直,無所屈撓,太宗與之言,未嘗不欣然納受。徽亦喜逢知己之主,思竭其用,知無不言。太宗嘗勞之曰:“卿所陳諫,前後二百餘事,非卿至誠奉國,何能若是?”其年,遷尚書左丞。或有言徵阿黨親戚者,帝使御史大夫温彥博察驗無狀,彥博奏曰:“徵為人臣,須存形跡,不能遠避嫌疑,遂招此謗。雖情在無私,亦有可責。”帝令彥博讓徵,且曰:“自今後不得不存形跡。”他日,徵入奏:“臣聞君臣協契,義同一體。不存公道,唯事形跡,若君臣上下,同遵此路,則邦之興喪,或未可知。”帝瞿然改容曰:“吾已悔之。”徵再拜曰:“願陛下使臣為良臣,勿使為忠臣。”帝曰:“忠、良有異乎?”徵曰:“良臣,稷、契、咎陶是也。忠臣,龍逢、比於是也。良臣使身獲美名,君受顯號,子孫傳世,福祿無疆。忠臣身受誅夷,君陷大惡,家國並喪,空有其名。以此而言,相去遠矣。”帝深納其言,賜緞五百匹。(選自《舊唐書·魏徵傳》)

古人説“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即使君子,也難免有過,不同的是“過也,人皆見之,及其更也,人皆仰之”而已。古代帝王置諫官,自己有了錯誤,臣下可以進諫。帝王,自以為是“天之子”,富有四海,臣服萬民,行為萬世師,言作萬世法,坐在高高的寶座上,俯視—切,能傾聽逆耳之言,採納美芹之獻的,歷史上並不多見。但是也不能一概而論。也有少數聰明一點的,為了坐穩江山,籠絡人心,也能從諫如流。有聖君,有賢臣,使政治穩定,國泰民安,歷史上稱為太平盛世。像唐太宗與魏徵,就是一例。而最突出最典型的,要數鄒忌與齊威王了。

諷諫帝王,是冒險的事。批“龍鱗”,逆“聖聽”,需要大勇與大智。多少忠臣義士,赤心耿耿,盡忠進諫,結果呢,有的被挖心,有的被放逐。比干、屈原悲慘的故事,千古流傳。(選自臧克家《納諫與止謗》)

b.樂盤遊,則思三驅以為度:狩獵時網開一面以示有度

c.恩所加,則思無因以謬賞d.將有作,則思知止有安人

a.思國之安者,必積其德義b.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

①人君當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塞源而欲流長也。

②怨不在大,可畏惟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憂懈怠,______________________;懼讒邪,_______________;

④總此十思,宏茲九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文武並用,垂拱而治。

6.魏徵(580—643),字_____,唐太宗封之為__________,文集有《_______________》。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一種專用文體。

臣聞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泉源;思國之安者,必積其德義。源不深而望流之遠,根不固而求木之長,德不厚而思國之安,臣雖下愚,知其不可,而況於明哲乎!人君當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儉,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長也。

凡百元首,承天景命,善始者實繁,克終者蓋寡。豈取之易守之難乎?蓋在殷憂,必竭誠以待下,既得志,則縱情以傲物;竭誠則吳越為一體,傲物則骨肉為行路。雖董之以嚴刑,振之以威怒,終苟免而不懷仁,貌恭而不心服。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載舟覆舟,所宜深慎。

----歷代帝王,接受上天使命,剛開始人才興旺,到後來卻成了孤家寡人。

----竭盡誠心,就能聯合敵對的勢力;傲視別人,就會使親人成為陌生人。

----雖免於刑罰但不會感激,表面上恭順但內心並不服氣。

a.第一段提出了全文要闡明的人君必須“居安思危,戒奢以儉”的主旨。

b.第一段用了兩個比喻,先從正面喻證治國必積德,再從反面説明德不厚國不可長治久安。

c.第二段以歷代帝王為例説明打天下容易,守天下難的道理。

d.第二段指出了歷代帝王不能善始善終的根本原因是忽視了人民的力量。

武德末,魏徵為太子洗馬,見太宗與隱太子陰陽傾奪。每勸建成早為之謀。太宗既誅隱太子,召徵責之曰:“汝離間我兄弟,何也?”眾皆為之危懼。徵慷慨自若,從容對曰:“皇太子若從臣言,必無今日之禍。”太宗為之斂容,厚加禮異,擢拜諫議大夫。數引之卧內,訪以政術。徵雅有經國之才,性又抗直,無所屈撓。太宗每與之言,未嘗不悦。徵亦喜逢知己之主,竭其力用。又勞之曰:“卿所諫前後二百餘事,皆稱朕意。非卿忠誠奉國,何能若是?”三年,累遷祕書監,參預朝政。深謀遠慮,多所弘益。太宗嘗謂曰:“卿罪重於中鈞,我任卿逾於管仲,近代君臣相得,寧有似我與卿者乎?”六年,太宗幸九成官,宴近臣。長孫無忌曰:“王硅、魏徵,往事息隱,臣見之若仇,不謂今日又同此宴。”太宗日:“魏徵往者實我所仇,但其盡心所事,有足嘉者。朕能擢而用之,何慚古烈?徵每犯顏切諫,不許我為非,我所以重之也?”徵再拜曰:“陛下導臣使言,臣所以敢言。若陛下不受臣言,臣亦何敢犯龍鱗、觸忌諱也。”太宗大悦,各賜錢十五萬。七年,代王硅為侍中,累封鄭國公。尋以疾乞辭所職,請為散官。太宗曰:“朕拔卿於仇虜之中,任卿以樞要之職,見朕之非,未嘗不諫。公獨不見金之在礦,何足貴哉?良冶鍛而為器,便為人所寶。朕方自比於金,以卿為良工。雖有疾,未為衰老,豈得便爾耶?”徵乃止。(《貞觀政要·任賢》)

d.自比於金,以卿為良工---我自己好比是金子,你好比是優秀的冶金的高手。

a.文中“建成”“隱太子”“息隱”這三人與太宗都是兄弟關係。

b.“王硅、魏徵,往事息隱,臣見之若仇,不謂今日又同此宴。”這話説明長孫無忌對唐太宗厚遇魏徵從感情上接受不了。

c.本段文字表明唐太宗任人唯賢,胸襟寬廣,即使對魏徵這樣來自敵對營壘的人也能不計前嫌,給以重用。

d.這段文字體現了唐太宗一貫強調的“為政之要,惟在得人”的政治思想。

房玄齡與高士廉偕行,遇少府少監竇德素,問之曰:“北門近來有何營造?”德素以聞太宗①。太宗謂玄齡、士廉曰:“卿但知南衙事,我北門小小營造,何妨卿事?”玄齡等拜謝。魏徵進曰:“臣不解陛下責,亦不解玄齡等謝②。既任大臣,即陛下股肱耳目,有所營造,何容不知。責其訪問官司,臣所不解。陛下所為若是,當助陛下成之;所為若非,當奏罷之。此乃事君之道。玄齡等問既無罪,而陛下責之,玄齡等不識所守,臣實不喻。”太宗深納之。(《大唐新語》)

太宗嘗止一樹下,曰:“此嘉樹。”宇文士及從而美之不容口。太宗正色謂之曰:“魏徵嘗勸我遠佞人,我不悟佞人為誰矣,意常疑汝而未明也,今乃果然。”士及叩頭謝曰:“南衙羣臣,面折廷諍,陛下常不舉首③。今臣幸在左右,若不少順從,陛下雖貴為天子,復何聊乎?”(《大唐新語》)

1.a2.d3.a4.b5.略6.玄成、鄭國公、《魏鄭公文集》古代臣屬向皇帝分條陳述奏議的一種專用文體。7.a8.a9.b10.c(這並不是作者要説明的觀點)11.c12.c13.a14.a(三者是同一人)

②我不理解陛下為什麼責備他們,也不明白他們為什麼要謝罪。

③朝庭羣臣常常當面和您駁斥爭論,您常常左右為難不能如意。

16.太宗在大是大非上能從諫如流,但小節上亦愛聽奉承訪;魏徵直言進諫,咄咄逼人;宇文士及小人心態,拍馬一流(有此大意即可)

第5篇

2.理脈法。理清全文脈絡,整體感知課文,並帶動背誦。

可通過電腦powerpoint系統做出系列幻燈片,一片一段。藉此來強化對文章詞義的理解及誦讀、背誦。使用時同步出現。比如:理解詞義時將一些難懂的詞語用彩色標出;誦讀時則將停頓、重音等容易出錯的地方用斜線、着重號等標出;背誦時則可背一句出現一句。

諷諫帝王,是冒險的事。批“龍鱗”,逆“聖聽”,需要大勇與大智。多少忠臣義士,赤心耿耿,盡忠進諫,結果呢,有的被挖心,有的被放逐。比干、屈原悲慘的故事,千古流傳。但是,唐代著名諫官魏徵進諫唐太宗,卻大多被採納,不但沒有招來殺身之禍,還經常得到唐太宗的表揚。魏徵寫了《諫太宗十思疏》上奏後,唐太宗非常讚賞,親手寫詔書嘉許魏徵,並放置案頭,以資警惕。

(設計意圖:通過對比突出魏徵高超的勸諫藝術,引起同學強烈的閲讀興趣。前三句引用了臧克家《納諫與止謗》中的原話。)

這是貞觀十一年(公元637年)魏徵寫給唐太宗的奏章。唐太宗初年勵精圖治,頗稱英明。後來卻逐漸驕奢,追求珍寶異物,興建宮殿園囿,魏徵就不斷用前代興亡的歷史教訓來提醒他。這一年魏徵連上四疏。本文是其中的一篇。文章寫得語重心長,剴切深厚。

魏徵(580—643),字玄成,鉅鹿曲城人,後遷居相州內黃(今河南省內黃縣)。他 是唐朝初年著名的政治家和歷史學家。隋朝末年,為避亂,曾一度出家為道士。後參加李密的反隋起義軍。李密失敗後,他降唐,輔佐唐高祖李淵和唐太宗裏李世民。拜諫議大夫、檢校侍中,領導周、隋各史的修撰工作。書成,拜遷左光祿大夫,封鄭國公。

標題中“諫……疏”是古代大臣寫給帝王的就某事進行勸説的奏章,是一種特殊的文體。“十思”是本次勸諫的內容。

方案為 “反覆誦讀—逐層領悟—當堂背誦”。以誦讀為中心,通過誦讀帶動其他。

第一次,試讀,正音。邊讀邊正音。已經認識的字詞不但要讀準聲調,還要讀清平舌與翹舌、前鼻音與後鼻音。以讀出漢語的美感來。陌生的字詞則邊讀邊看註釋或查閲詞典。

第二次,粗讀,正義。邊讀邊看註釋,以粗知句義;同時邊讀邊揣摩句內停頓,如:臣聞/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泉源。

第三次,連讀,整體把握文意。連讀時要流暢,語音準確,停頓正確,並且讀出感情。通過連讀可知全文先運用比喻和比較,後引出“十思”的具體內容,點明其重要意義。

第四次,細讀,理清各層大意,把握全文思路。通過細讀可知,文章第一段通過比喻引出道理:積累道義是治國之本;第二段通過對比説明竭誠待人(特別是待百姓)的重要性;第三段水到渠成地引出“十思”及意義。

第五次,品味,涵詠。本文語言簡約,整散結合,整句音韻和諧,琅琅上口;散句意到筆隨,筆力雄健,酣暢淋漓,需要用心品味。同時對“十思”的內容要細細領悟,這其中藴涵着豐富的民族傳統美德,差不多每句都有現實教育意義,特別是“見可欲,則思知足以自戒”、“懼滿盈,則思江海下百川”這些句子,對每個普通人的修身養性都極有啟發,具有豐富的人文價值。

第六次,熟讀,背誦。背誦時能將以上理解兼收幷蓄,背出意藴,背出情感,也背出自己的理解,獲得心靈的愉悦和精神的滿足。

(本方案主要針對當前語文教學中“講解多、誦讀少,理解多、積累少”的現狀而設計。)

1.寫出文中難懂的詞語和句子,準確地進行解釋和翻譯;

通過本節課的反覆誦讀,我們逐層領悟了作者高超的勸説方法和積極的治政、修身思想。文言文中有不少藴涵着傳統文化精髓的佳作,領悟它、掌握它,對於我們奠定語言功底及文化功底,都有直接的益處,它會讓我們享受終身。

1.下面是宋代洪邁《容齋隨筆》中的《魏鄭公諫語》,請與課文作比較閲讀,並回答文後問題。

魏鄭公諫止唐太宗封禪,中間數語,引喻剴切,曰:“今有人十年長患,療治且愈,此人應皮骨僅存,便欲使負米一石,日行百里必不可得。隋氏之亂,非止十年,陛下為之良醫,疾苦雖已 yì(此字打不出,“刈”字去掉右邊)安,未甚充實。告成天地,臣切有疑。”太宗不能奪。(中國世界語出版社1995年10月版)

從課文及此文這兩處你可看出魏徵勸諫有什麼特點?請用百餘字稍作展開,用自己的話表述。

(從這兩處可看出魏徵勸諫不但有大勇,還有大智。他很講究勸諫藝術,善於用比喻來説理。課文《諫太宗十思疏》一開始就是比喻,用“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泉源”引出道理:積累道義是治國之本。本文則以“十年長患”來比喻“隋氏之亂”,以“療治且愈”“日行百里必不可得”來説明“告成天地”(封禪)之事的不可行。魏徵勸諫確實是“引喻剴切”,得體動人,能讓唐太宗心服。)

2. 閲讀李斯的《諫逐客書》(前三段),與課文作比較閲讀,並回答文後問題。

昔穆公求土,西取由余於戎,東得百里奚於宛,迎蹇叔於宋,來丕豹、公孫支於晉。此五子者,不產於秦,而穆公用之,並國二十,遂霸西戎。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風易俗,民以殷盛,國以富強,百姓樂用,諸侯親服,獲楚、魏之師,舉地千里,至今治強。惠王用張儀之計,拔三川之地,西並巴、蜀,北收上郡,南取漢中,包九夷,制鄢、郢,東據成皋之險,割膏腴之壤;遂散六國之縱,使之西面事秦,功施到今。昭王得范雎,廢穰侯,逐華陽,強公室,杜私門,蠶食諸侯,使秦成帝業。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由此觀之,客何負於秦哉!向使四君卻客而不納,疏士而不用,是使國無富利之實,而秦無強大之名也。

今陛下致崑山之玉,有隨、和之寶,垂明月之珠,服大阿之劍,乘纖離之馬,建翠鳳之旗,樹靈鼉之鼓。此數寶者,秦不生一焉,而陛下悦之,何也?必秦國之所生然後可,則是夜光之璧不飾朝廷,犀象之器不為玩好,鄭、衞之女不充後宮,而駿良juètí(這兩字都是“馬”字旁,右邊分別是“決”的右一半、“是”)不實外廄,江南金錫不為用,西蜀丹青不為採。所以飾後宮、充下陳、娛心意、悦耳目者,必出於秦然後可,則是宛珠之簪、傅璣之珥、阿縞之衣、錦繡之飾不進於前,而隨俗雅化、佳冶窈窕,趙女不立於側也。夫擊甕叩缶、彈箏搏髀,而歌呼嗚嗚快耳者,真秦之聲也。鄭、衞、桑間、韶虞、武象者,異國之樂也。今棄擊甕叩缶而就鄭、衞,退彈箏而取韶虞,若是者何也?快意當前,適觀而已矣。今取人則不然,不問可否,不論曲直,非秦者去,為客者逐。然則是所重者在乎色樂珠玉,而所輕者在乎人民也。此非所以跨海內、制諸侯之術也。

(2)兩文在形式和內容上各有何異同?請寫一段一兩百的文字作簡要分析。

(語言形式上,兩文都運用了大量的整句,音韻和諧,讀來琅琅上口.;整句之外,又都輔以散句,表達自由,筆意酣暢雄健。兩文又都運用了排比鋪張,注重文采。但李斯的《諫逐客書》的排比鋪張更濃重一些。

內容上,兩文都就某一事情明確表態,並都從正反兩方面來説理。但李斯的《諫逐客書》開門見山,不繞彎子,首句就犀利明快,一語中的:“臣聞吏議逐客,竊以為過矣。”而魏徵的《諫太宗十思疏》則通過比喻、對比等反覆引導,最後才講出“十思”的具體內容,點出其重大意義,寫得語重心長,懇切深厚。兩文的勸諫風格頗為不同。另外,李斯善於用大量舉例的方式來説理,而魏徵則善於用一系列比喻進行勸説。)

(設計意圖:各種資料書和刊物上的“標準化”客觀選擇題已多如牛毛,而主觀表達題卻不是很多,所以這裏以“比較閲讀”的方式設計了兩道主觀表達題,以檢測學生深層次的閲讀理解、鑑賞水平。另外這是課外作業。前面的課內作業已有文言字詞方面的小練習,所以課外作業就以主觀表達的大題目出現。)

(板書以簡潔為好,少而精,寫點指導性、方向性的話即可。)

方案為“翻譯—誦讀—背誦”。該設計以翻譯為中心,通過翻譯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加快對課文的熟悉速度,最後達到當堂成誦。

先根據課文的註釋,把全文連起來翻譯一遍。“連譯”時要順暢,因此翻譯過程中要考慮詞語間組合的協調,並且有時要另加一些字詞上去。比如原句是:“臣聞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可譯為:“我聽説(想要)期求樹木長(得高),(就)一定(要先)穩固它的樹根。”再比如原句:“載舟覆舟,所宜深慎。”可翻譯為:“(老百姓就像水一樣,既能)載船,(也能)翻船,(這是)應當特別謹慎的。”

然後進行對照閲讀。先讀一句原文,再説一句譯文;一遍結束後又倒過來,先説一句譯文,再讀一句原文。以此加深對原文的印象,也藉以訓練文言文與現代文兩者的語感。

然後略去譯文,只讀原文。要讀得連貫流暢,有韻味。

方案為“範讀—理脈—背誦”。該設計以理清脈絡線索為中心,在範讀中理清脈絡,再根據清晰的脈絡背誦全文。具體如下。

首先範讀。範讀者可以是自己,也可以是同學或老師。範讀時必須節奏整齊,音韻鏗鏘,讀得悦耳動聽甚至動心。

1.清代吳楚材、吳調侯選注的《古文觀止》(中華書局版)評《諫太宗十思疏》:“通篇只重一‘思’字,卻要從德義上看出。世主何嘗不勞神苦思,但所思不在德義,則反不如不用思者之為得也。魏公十思之論,剴切深厚,可與三代謨、誥並傳。”

?貞觀政要》、《舊唐書·魏徵傳》於“居域中之大”下有“將崇極天之峻永保無疆之休”十二字。於“戒奢以儉”下有“德不處其厚情不勝其欲”十字。於“承天景命”下有“莫不殷憂而道著功成而德衰”十二字。於“豈取之易守之難乎”下有“昔取之而有餘今守之而不足何也”十四字。於“所宜深慎”下有“奔車朽索其可忽乎君人者”十一字。自“文武並用”至“代百司之職役哉”作“文武爭馳君臣無事可以盡豫遊之樂可以養松喬之壽鳴琴垂拱不言而化何必勞神苦思代下司職役聰明之耳目虧無為之大道哉”。

3.清代沈德潛選注的《唐詩別裁集》(上海古籍出版社)刊魏徵的五言古詩《述懷》:“中原還逐鹿,投筆事戎軒。縱橫計不就,慷慨志猶存。杖策謁天子,驅馬出關門。請纓系南越,憑軾下東藩。鬱紆陟高岫,出沒望平原。古木鳴寒鳥,空山啼夜猿。既傷千里目,還驚九折魂。豈不憚艱險?深懷國士恩。季布無二諾,侯嬴重一言。人生感意氣,功名誰復論!”沈德潛點評:“此奉使出關而作也。‘國士’句是主意。氣骨高古,變從前纖靡之習,盛唐風格,發源於此。”

1.清代吳楚材、吳調侯選注《古文觀止》,中華書局版;

2.當代闕勛吾等譯註言文對照《古文觀止》,嶽麓書社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