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其他文案

《親愛的安德烈》讀書心得10篇 《書寫心靈,閲讀安德烈》

欄目: 其他文案 / 發佈於: / 人氣:1.99W

《親愛的安德烈》是一本感人至深的書籍,它以細膩的筆觸描繪出主人公與安德烈之間的深厚情誼。在這個紛繁複雜的世界中,安德烈是主人公的精神支柱和朋友。通過本書,我們可以領悟到真正的友誼的力量,以及在困難時刻它是如何幫助我們戰勝困境的。

《親愛的安德烈》讀書心得10篇 《書寫心靈,閲讀安德烈》

第1篇

?親愛的安德烈》是龍應台人生三書的第二本,從第一本的《孩子,你慢慢來》到兩代共讀的36封家書再到《目送》,她在向我們訴説着父母與孩子之間的相處模式,而我比較青睞第二本書,可能對同樣處於青春期的我,會和安德烈與母親的信更有共鳴吧。

可能説起龍應台,人們腦海裏都會出現這段話,“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這段話寫出了我們每個人的人生痛點,我們這一生,被父母目送着,然後我們再目送着我們的孩子,但是我們都很難去回頭張望,只因為我們知道那份可以依靠的愛一直堅實地存在着。

但是撇開龍應台對親情的敏感和理解,在《親愛的安德烈》這本書中,她對孩子的關心與教育絕不僅僅停留在説教上,而是選擇走進兒子的內心,瞭解作為一個18歲孩子的內心世界。而這種瞭解不僅跨越了年齡的代溝,還跨越了國度,跨越了種族,跨越了文化。

為了更好的瞭解對方,與兒子分隔多年的龍應台選擇了以信的方式打開兒子封閉已久的內心。面對兒子來自青春期的“叛逆”,她既堅持自己的原則,但同時也選擇相信兒子;面對中西方兩國不同文化,龍應台與安德烈更像朋友一般,討論着他們對政治,對文化的看法,而不是強行讓他接受自己的觀點;面對兒子的“落榜”、“失敗”,她用自己的親身經歷告訴他成功的定義不是唯一的,要敢於質疑。

“信”是一個很偉大的東西,它不僅傳遞着遠方親人的思念,它還是一種瞭解對方內心世界的工具,很多難以啟齒的想法和表達都可以通過寫信去告訴[]對方。而通過寫信以達到教育的目的是一種有智慧的方式,正如著名的《傅雷家書》一樣。不得不説,龍應台是一位極具智慧的母親,正如她所説的:我們是兩代人,中間隔個三十年。我們也是兩國人,中間隔個東西文化。我們原來也可能在他十八歲那年,就像水上浮萍一樣各自盪開,從此天涯淡泊,但是我們做了不同的嘗試――我努力了,他也回報以同等的努力。我認識了人生裏第一個十八歲的人,他也第一次認識了自己的母親。而她做到了。

《親愛的安德烈》讀書心得10篇 《書寫心靈,閲讀安德烈》 第2張

第2篇

在這個暑假,我讀了《親愛的安德烈》一書,這本書以寫信的形式寫出了母親與他的兒子安德烈的故事。

這本書對我的震撼很大,龍應台生下兒子安德烈後,把他送去德國接受德國式的教育,母親由於事情多而回國。不久,龍應台開始給安德烈寫信,並要求安德烈回信,去講述自己一天所發生的事與感想,沒想到安德烈竟然堅持了下來,完成了35封信,加上龍應台的信共70封著成此書。

母親永遠是母親,不論自己的孩子長到多大,都只把他當作自己的孩子。我認為,母親與孩子應該平時多溝通,讓母親去了解孩子的想法,避免產生代溝。

母親是偉大的,當你要求母親給自己買一包薯片或路邊小販賣的食品時,母親也很想給你買,讓你嚐嚐這些美味,但這些食品都對身體沒有好處,有的甚至有添加劑,對你的身體不好,所以,你一定要體諒自己的母親。只有她,才是世界上最愛你的人!

第3篇

?親愛的安德烈》是著名作家龍應台和兒子安德烈用三年時間互通書信的結集。36封家書呈現了母子兩代人心靈的碰撞以及中西不同文化對個體思想意識的影響。在信中,安德烈“有三分玩世不恭,二分黑色幽默,五分認真”;龍應台“有八分認真,二分知性懷疑”。安德烈對龍應台“嘲笑有加”;龍應台對安德烈“認真研究”。

在書中,安德烈對人生對未來的迷茫,對自己深信不疑的信念的堅持,我也曾經深切的感受到,可是幸運吧如安德烈,他能有如此通情達理的母親和他平等的交流。聯想到最近的電視劇《虎媽貓爸》中家長和子女的交流,卻不得不反思,我們的教育方法是否有很大的不足,恰逢最近母親節來臨,很多人都在朋友圈上曬出對母親的關心,可是落實到現實中,有多少人在平日的生活中真正的關心母親和我們的親人呢?交流和溝通,帶著最大的誠意和坦誠和我們的親人交流和溝通,才是我們互相之間架起最平坦的橋樑的唯一方法。

通過此書,龍應台跟孩子分享了自己成長的南部小漁村,敍述了貧窮而缺乏養分的環境,讓她學到對弱勢的同理心與悲憫;敍述了安德烈如何捍衞自己喜歡的搖滾樂,喜歡電影,並且如何從60年代的嬉皮文化中,叛逆出一種值得深思的價值;在敍述這一對母子在面對該為中國隊、德國隊加油時,拉扯出關於國族認同的辯證;更多的是一種相濡以沫,對於理性,對於文明正義,對於教養的理直氣壯,超越母子的輩分關係。通過兩種不同生活背景的人的兩種價值觀的碰撞、磨合,增強了兩代人之間的互相理解和信任,從而在“代溝”上架起一座橋樑。

第4篇

我覺得《親愛的安德烈》這本書給我的最大震撼是這本書中那些關於父母與子女的溝通的描述;那些和我一樣的中國孩子看來新奇無比的教育且見解獨到的方式,令我耳目一新,既睿智幽默;又不失天真爛漫的安德烈更是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我非常羨慕他們這種真誠的沒有絲豪障礙的交流,希望我和自己的父母也能敞開心扉的交流,可以告訴他們我們的思想,告訴他們我想想要的是什麼,然後聽他們説説他們喜歡什麼,他們希望什麼,最後我們可以互相交流,明白各自的難處和各自的目的。

我覺得,其實用書信交流是一種非常棒的交流方式。書信中的交流沒有當着正面交流的拘束感,在信中的言語都是自己心中最真實的感受,你可以大膽的説出自己的想法、感受和煩惱,也可以向他們表達自己的不滿。這樣父母可以更加深思熟慮我們的感受,然後明向我們在這個時期的煩惱,懂得我們之間存在的代溝,他們會給我們回一封帶着他們愛意的信,我們也就更能時白他們的期望,良好的溝通就此建立,這真是令人羨慕的一種方式。

這本書給了我許多的啟示,這真的是一本很好的書,我要把這本書推薦給父母,讓他們也認真讀一讀。

第5篇

這本書是我去表姐家玩,在她家的書櫃裏看到的,姐夫是一個高中的語文教師,極力推薦這本書,説他的學生看了都很有感觸。拿回來看了之後還真有不少收穫。

這本書主要是講安德烈十四歲的時候,龍應台離開歐洲,回到台灣,就任台北市首任文化局長。等她卸任回到兒子身邊,安德烈已是一個一百八十四公分高的十八歲的小夥子,坐在桌子另一邊,有一點“冷”地看着媽媽。他們是兩代人,年齡相差三十年;他們也是兩國人,中間橫着東西文化。失去小男孩安安沒關係,但龍應台必須要認識成熟的大學生安德烈。於是,母子倆用了三年時間互相通信。龍應台“認識了人生裏第一個十八歲的人”,安德烈“也第一次認識了自我的母親”。收入此書的的三十多封書信,感動了無數被“親子”之間隔閡與衝突深深困擾着的讀者。本書為讀者弭平代溝、跨越文化阻隔、兩代人溝通交流帶來了全新的思維和方法。

平時生活中也聽到很多w家長在抱怨自我的小孩不懂事,不努力,而孩子們也抱怨家長不理解他們,甚至覺得自我的父母都落後了,跟不上時代,從而引發了一些不愉快的家庭事件,有的孩子還離家出走。

在我身邊就有一些很真實的例子,所以看到這本書我就特有感觸,好像是把鑰匙打開心中的鎖,因為孩子和父母之間的不合會給家庭帶來很大的傷害,親人變成敵人真的讓人無法想象。從這本書中我看到到了人與人之間的平等、尊重,我想這是此刻很多中國家長很難做到的,他們往往以愛的名義去剝奪孩子的自由,覺得自我做什麼都是為了孩子,所以就應當聽他們的,否則就視為不聽話,不懂事。

我個人覺得這反而會讓孩子有叛逆心理或者會覺得壓力很大,好像做的一些努力都是為別人,很被動,當這種壓力超過必須的限度就會選擇逃離,也就引發了一系列的杯具。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很難説誰對誰錯,只是缺少相互理解、相互尊重,其實人與人之間都應當做到這一點。在這本書中還讓我看到了兩個字用心,用心去做一件事情,用心去體會,用心去發現,就會有很多意外的收穫。期望這本書會給你們也帶來一些不一樣的感覺。

第6篇

?親愛的安德烈》一書是著名的台灣女作家龍應台和她的兒子安德烈合著的一本書,共收錄36封書信,龍應台與安德烈透過這些信件相互瞭解、彼此靠近。

此書的大意可概括為:在安德烈14歲時,龍應台因工作離開安德烈去了台灣,母子兩個分離,等她回到兒子身邊時,安德烈已經18歲了。他們不但是兩代人,而且是兩國人。龍應台女士發現,雖然兒子長大了,但母子之間卻無形中多了一堵牆,這堵牆隔斷了他們之間的交流,對待同一問題,雙方意見分歧;這堵牆阻礙了他們之間的親情,兒子不願意向母親傾訴,更不願意聽母親傾訴。為了融化這塊兒堅冰,母子兩個用了三年時間,以書信的形式彼此進入對方的世界和心靈,龍應台瞭解了18歲的兒子,兒子也第一次認識了自己的母親。

我非常羨慕這種真誠的沒有絲毫障礙的交流,希望我和自己的父母、兒女也能敞開心扉,深入交流,可以告訴他們我們的思想,告訴他們我們想要的是什麼,然後傾聽他們喜歡什麼,他們希望什麼,最後相互理解,彼此包容,明白各自的難處和各自的目的。

我覺得書信是一種非常樸素的交流方式,運用書信交流沒有正面交流的拘束感,在信中的言語都是自己心中最真實的感受,你可以大膽的説出自己的想法、煩惱,甚至可以向他們表達自己的不滿,希望他們改變或者達成共識,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

這本書給了我很多的啟示,讓我學習到了育兒知識,面對青春期的孩子,我想我會多一些方法,少一些抱怨,多一些聆聽,少一些急躁。這真是一本好書,我要把這本書推薦給身邊做父母的朋友,讓他們也認真讀一讀。

第7篇

一直特別喜歡讀這種貼近生活的書,可能是好理解或者是得到某一瞬間的共鳴。我熱愛人與人之間的碰撞和交流,就像三毛書中寫的朋友親情的那些暖和怨總讓我悲傷或温暖。在這種美好的生活中如果再有一點感情的點綴,讓人很容易愛上這個世界。

龍應台帶有中國母親的特點卻又有一些特別,安德烈帶有二十歲年輕人的心聲特點卻又有異國的風情。今年我二十,不得不説當讀到他説我是一個平庸的人,我心裏震動一下。我想我也是比他更更平凡的人。三流學校沒有志向沒有興趣大概我最迷茫的時候就是此處吧。我想我就是註定平凡的人,所以我就是盡情做自己想做的事。可以玩遊戲時大喊大鬧沉浸其中,可以夜晚叫上朋友跑出學校遊蕩城市的角落,可以坐在那裏看上一下午的書,可以對路過的人肆意大笑,我想這是二十歲的我獨特的迷茫和頹廢,我沒有目標便只好浪費生活。想起家中的親人何不內疚,但是我難以邁出我的步伐達到他們的期待,只好做生命的享受着,我是一個小小平凡的人。當龍應台説出我只想讓你快樂,如果我淚腺發達肯定會流淚。因為我們都想做令人驕傲的孩子,同時也渴望理解。

倆代人的溝通帶有親情的傳遞也有思想的碰撞,特別有意思。我想交流才是真誠的傳遞方式。當我們想了解一個人,就要跟他説很多的話,真誠的説話。在中國不得不説親情的重量是最重的,但是那是父母一昧的給予他們的愛,孩子也要尊重父母努力的達到期待。這是親情麼,是,這是幾千年的親情,但我想算一種賦予的契約,做父母的應該怎麼做做孩子的應該怎麼做。我們從未了解彼此。這不是那種你知道你怎麼做你爸會痛扁你也不是你媽看你一眼就知道你拉的什麼屎,是那種你説出一個觀點,竟然是認同或者討論,而不是那種你一個小孩子懂什麼。我想在中國很難,因為父母給予的太多,連龍應台這種開明鼓勵獨立的母親,在孩子説抽煙喝酒什麼時候第一反應就是去詢問和勸誡,他們不管自己孩子有沒有主見或者在何種心情下做這種事,只知道這不好要停止。這就父母身上那種你永遠是小孩,我要永遠保護你。這種深愛,大概很多時候都讓孩子喘不動就想他們能把心放在自己身上,享受自己的日子。可當我們為人父母又是如此,這是典型的中國情感。沒有好壞,只是想要隨着時間的推移這會慢慢改變。當讀到安德烈説他看到中國二十歲的年輕人的幼稚表現,我羞紅了臉,因為我也如此。

一個母親能與孩子這麼交流,是一種多大的感動。我們都退讓一步,不能全部認同但我學着理解你的世界。以上吐槽了可多,其實是隨心寫。我知道這邊本書感動的是親情,我也羨慕能如此真誠的同最愛的人交流。我更喜歡他們討論的香港人的快生活對政治的討論對恐懼的討論去愛情的見解,這才是內容,是生活。是倆代人的不同是碰撞,但是我讀了共鳴也讀到了感悟。原來每個人都是如此有意思。説是心靈雞湯吧,也算,但我不認同。因為我並不是求雞湯而來,我只想看看這對母子的不同和思想的不同階段,一個二十歲的世界和一個四十的世界和增加我們對生活的感悟。

不管是誰,只要我們愛,都要想着去了解,在生活中永遠不要忽略與他人的溝通。這是愛應該有的最初步驟。

第8篇

前幾日去書店,給外甥女買童書,瀏覽了龍應台的書籍,初識她是因為《目送》,在噹噹網上很是暢銷。尤其是那一句“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讓自己很是感慨。我很難想象母親和孩子竟可以這樣的交流。當龍先生遇到了所有家長都會遇到的問題——和自己的孩子終歸還是漸行漸遠時,甚至她的問題更為嚴重,在孩子最重要的成長過程中並未陪伴在孩子身邊,而且兩人中間還隔着一堵巨大的中西文化的差異之牆。但是龍先生選擇的是“我失去了小男孩安安沒關係,但是我可以認識成熟的安德烈,我要認識這個人。”於是兩個人便一起寫了三年專欄,通過一封封跨越大洋的書信,一次次深夜的交談,讓所有人看到了,找到了和父母和兒女溝通的方法。36封家書談論的內容包含生活,社會,經濟,政治,人生,母親與孩子思想的碰撞交流融合清晰的展現在所有人的面前。如果説《傅雷家書》是父親對孩子諄諄的教誨,那《親愛的安德烈》就是母親與孩子深刻的交流。

?親愛的安德烈》一書雖是以母子交流為主,但大多通過對時事,對人生,對事情的交流來體現。文中涉及了許多問題,實在是太多了,我就只拿一兩個我很有感觸的説一説。第8封,第9封信中,兩人討論了“兩種道德”的問題。主要針對日益明顯的貧富差距問題,不僅在台灣在德國,在大陸也是,整個世界也是。我們在吃着好幾百塊的大餐時,是否可以想到還有孩子在山區裏不知道什麼叫披薩不知道什麼叫漢堡。在我們倒掉殘疼剩飯的時候,是否可以想到非洲那些因飢餓導致水腫肚皮滾圓最終死掉的孩子。這是個非常嚴峻的現實問題,也是個非常嚴峻的道德問題。於是龍先生就提到了兩種道德,消極的和積極的。我們可以節約,可以不浪費,可以隨手關掉無人房間的燈,在並非很熱的時候不開空調,但是這個只是消極的道德。積極的道德是主動的抵制,主動的做一些事。而我覺得其中最令我有感觸的話是“菲利普(龍應台二子)説,誒呀媽媽,那你雞也不要吃了,你知道他們是怎麼大量養雞的嗎?他們讓雞在籠子裏活活被啄成一堆爛肉,你説人道嗎?我説,我又不是聖人,我只管我記得、做得到的。道德取捨是個人的事,不一定又邏輯來管轄。”雖然這話聽起來自私,卻確實解決的我的問題,許多次我徘徊於消極和積極的道德之間不知如何取捨——那只是個人的事。

第27封信《給河馬刷牙》更是使無數人潸然淚下。文中龍先生主要寫到他的兒子覺得自己會一直平庸下去,而問龍先生是否會失望,龍先生的回答是隻要覺得有意義,可以帶來快樂便不是平庸,平庸是和別的比的,自己的事情本就不需要和別人比較,何來平庸?“我怕你變成畫長頸鹿的提摩,不是因為他沒錢沒名,而是因為他找不到意義。我也要求你讀書用功,不是因為我要你跟別人比成就,而是因為,我希望你將來會擁有選擇的權利選擇有意義有時間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謀生。”也讓我明白了父母的心,他們要求我們好好學習的目的並不是要讓我們成為什麼人,而是讓我們有選擇成為什麼人的權利。

“龍應台的文字,橫眉冷對千夫指時,寒氣逼人,如刀光劍影。俯首甘為孺子牛時,卻温柔婉轉,彷彿微風吹過麥田。從純真的《孩子你慢慢來》,到坦率得近乎痛楚的《親愛的安德烈》,龍應台的寫作境界逐漸轉往人生的深沉。”這樣的文品、人品,值得我們去品讀。

第9篇

很早之前就看過的書,再看花了兩個晚上,暢快淋漓。對我,這是一本值得看了再看的書。仍被安德烈和mm在信中談論的各種政治、道德、東西方文化、藝術等問題震懾到,很佩服安德烈強烈的獨立意識和張揚個性。而只比安德烈大4歲的我,18歲時,在想什麼呢?應該就是學分、考試吧……8年後,我的孩子18歲時,他又會思考些什麼呢?而我又能給他什麼樣的答案呢?沒有辦法像mm一樣跟安德烈有這種深層次的溝通,或者我可以給他看看這本書。

我喜歡《兩種道德》《在一個沒有咖啡館的城市裏》中關於道德和文化的討論。尤其是後者,安德烈、mm、讀者還有菲利普的信,不同的人所理解的香港文化,讓人共鳴。其實,我們每一箇中國人內心何嘗不都在歎息着文化信仰的缺失呢!雖歎息卻無能為力,只能盡全力做好自己的事情,這應該也算是一種消極道德吧。

mm是我難以企及的高山。當然,每每信中透露出作為母親的關切,又讓人覺得倍感親切,哈!世間的父母都是一樣的。安德烈的獨立思kao也是我年輕時最缺乏的,從小到大的乖寶寶,基本空白的人文藝術薰陶,認真學習,努力考試,畢業後找到一份父母眼中的安穩工作。有了孩子以後,希望他比我們有更多的見識,更獨立的人格。我們一起看書,一起看電影,一起遊學,也努力充實着自己。有一天,我的孩子和我説:“媽媽,其實我覺得我就是一個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男孩子,什麼事情都不會太優秀,但也不會太差。”我想説,孩子,我也是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媽媽。

第10篇

“我知道他愛我,但是,愛,不等於喜歡,愛,不等於認識。愛,其實是很多不喜歡、不認識、不溝通的藉口。因為有愛,所以正常的溝通彷佛可以不必了。不,我不要掉進這個陷阱。我失去了小男孩安安沒有關係,但是我可以認識成熟的安德烈。我要認識這個人。我要認識這個十八歲的人。”──mm “你為什麼不試試看進入我的現代、我的網絡、我的世界呢?你為什麼不花點時間,好好思考‘打扮’這件事,買點貴的、好的衣服來穿?你為什麼不偶爾去個你從來不會去的酒吧,去聽聽你從來沒聽過的音樂?難道你已經老到不能再接受新的東西?還是説,你已經定型,而更糟的是,你自己都不知道你已經定型得不能動彈?”──安德烈

這兩年中心校提倡打造書香校園,對於這樣的政治任務,説實在的:我一向不太感興趣,甚至連學校的讀書筆記也是完成任務式的寫了十幾頁。一朋友送我的幾本書《親愛的安德烈》、《目送》等也置於箱底。五月份,?母生病,而父母農活忙,於是,晚上照看?母的重任就交給我了,無聊的晚上,蚊子亂飛;寂靜夜晚,飛蛾亂撲。百無寂聊的晚上,確實是難以渡過,第二天晚上,隨手拿起了龍應台的《親愛的安德烈》,躺在陪牀是有心沒意的亂翻,幾頁後,竟然被這本書深的的打動了。

是的,這是一本充滿了母子之間按這種討論、辯駁、分析,但是當我真正開始讀它的時候,我才發現它的與眾不同,我被書中的內容深深的吸引了。可以説,這本書,給我打開了另一個世界,我也是從現在開始,才開始認真的思索書中的內容。

首先,通過這本書,我也感受到了東西方的文化差異。書中我總能讀到安德烈的自由,安德烈的生活充滿了樂趣,他喝酒、聊天、聽歌、開party、旅行……簡直是五光十色,豐富多彩。這讓我不禁想起了自己從國小到大學這一路走來的枯燥與無可奈何。似乎從出生開始,我們的人生就已經被計劃好了,我們需要好好學習,需要考上一所好大學,於是,老師、學校、家長、社會……。身邊的所有的環境都充斥着這種思想。這種思想就像空氣一樣時時刻刻圍繞在我們的周圍,伴隨着我們的成長。尤其是在職業中專的的那段高中裏的日子,我們每天的任務就是學習學習再學習。終於,我在這種模式下考上了大學。但是,相比於安德烈,我們失去的真的很多。安德烈將“性、藥、搖滾樂”看做一種隱喻,暗指生命中的種。種樂趣。我想安德烈是自由的,他每天都能感受到這種自由樂趣,並且無憂無慮地去享受。我知道,如果整日沉迷在這種享受中會使意志消沉,但是青年人如果沒有放鬆而不放縱,熱情而不激烈的勇氣和嘗試,我想在他垂垂老矣的時候,他會感到自己人生的悲哀。所以,生在中國,飽嘗着東方文化,我們確實不能像西方孩子,像安德烈一樣的生活,有他那樣的經歷。但是我卻想説的是,人生苦短,活的灑脱奔放而不留遺憾,才不枉來人間走這一遭。這也是我從這本書中讀到的。我,就是這麼想的。

其次,更多的是我在這本書中感受到了兩代人之間的隔閡和鴻溝,也感受到了父母瞭解和認識自己成人子女的渴望,更感受到了父母對於子女不離不棄的、貫穿始終的愛。

這部由36封家書構成的書,不僅橫跨了新與舊,左派與右派,流行文化與人文關懷,更橫跨了母與子的世代價值觀,集結成這一本精彩的散文集。其實在我們身邊,包括我在內,有多少人和自己的父母交流甚少,缺乏適當的形式和機會,以至於兩代之間形成了一條無法逾越的鴻溝。我們會發現,雖然自己以成家,卻發現自己越長大越孤單,漸漸的不願意和父母分享更多的東西,反而身邊的朋友或許比父母更加的瞭解自己。我們不斷的接觸更新的事物,漸漸的從父母的世界中遠去,偶爾的電話也是例行公事一般的枯燥無味。“最近好嗎?”“還好啦。”“錢還夠用嗎?”“夠。”僅此而已。我們都感覺到了這種變化,但是卻沒有人願意或者留心是不是應該改變一些。我想,我們的父母養我們長大成人,絕對不想看到的是這樣的一種結局。

但是看了《親愛的安德烈》這本書之後,我發現,作為子女,我們是多麼的不瞭解自己的父母。他們渴望瞭解我們的世界,於是心思急切,於是這樣的感覺讓我們厭煩,於是我們就會不自覺的離他們更遠。但是,我想,父母所作的一切都是源自於內心深處愛的噴泉。是愛,讓他們管我們管的太嚴;也是愛,讓他們在日益長大的、獨立的子女面前手足無措。所以,無論外在的表現如何,內在的實質都是愛。我們長大了,擁有了自己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就更應該在自己的世界裏盡興之後想一想,是不是應該做點什麼來讓父母感覺到他們子女的存在,也讓他們感覺到我們成家立業的後我們是怎麼的呢?

於是,猛然間,我想到了,我是多久沒有給父母打過電話了?我是多久沒有給他們講我的工作、生活、家庭裏的事情了?於是,我拿起了電話,撥通了那個熟悉而陌生的號碼,我相信,電話的那一頭,是怎樣的一對興高采烈和包含欣喜的臉。

再次:做為父母,當11歲的兒子寫了作文藏起來不讓我看時、當他不肯告訴我他好朋友的名字時、當他抗議我們大人常常把小孩子認為非常重要的東西扔掉時、當他抱怨父母親只知道成績時、當他拿出一大本他用心畫的漫畫時,我不得不悚然一驚,他已經不再是那個我高興時可以抱抱親親,不高興時便不理的小毛頭了。我必須面對一個每個父母都必須面對的問題――如何去了解眼前這個每天都在不斷成長和變化的、越來越有主見、正從“小毛頭”逐漸變為“小刺頭”的孩子,如何和他溝通。我只有一次做父親的機會,沒有人來教我如何當父親。如果我不主動去學習如何做父親,而他又肯定不會等我終於明白如何當父親後才開始成長,那麼我很可能會錯失他僅有一次的少年青年時期。

讀這本《親愛的安德烈》後讓我深思,因為這本書不僅讓我想到如何當父親,而且指導我如何面對每天在學校遇到的12—15歲左右的學生。每個學生就是一本書,是作為老師一日就得不斷翻閲的書,而且是永遠不會重複的書。這些書讀得好不好,就看做老師的愛心、智慧及藝術了。好的老師應該是一名好的讀者,龍應台告訴我們,認識一個十八歲的人,你得從頭學起。你得放空自己。那麼對我們來説,認識一羣性格各異的12—15歲的人,我們該怎麼辦呢?在我看來,我們首先得蹲下來,而且得將自己杯子中的水倒掉,只有倒空我們自己,才能有空間去傾聽他們的想法。現代傳媒迅猛發展,而世界發展日趨多元,很多事物並非只有一個答案。所以不要帶着標準答案與學生討論,因為人人都不喜歡被説服。而且我們要善於抓住機會進行有效溝通。在溝通時,我們應該把80%的時間用於傾聽他們的訴説,同時注意不要以權威自居對他們發號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