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其他文案

石榴的教學反思7篇 “破皮嘗甜:探索石榴教學的反思與啟示”

欄目: 其他文案 / 發佈於: / 人氣:2.63W

石榴老師是一位經驗豐富的高中教師,教學成果顯著。然而,在不斷提高期望和探索教學的過程中,她也不斷進行反思,努力打造更優秀的教學模式,提升學生成長。下面是石榴老師的教學反思。

石榴的教學反思7篇 “破皮嘗甜:探索石榴教學的反思與啟示”

第1篇

這篇課文是一篇童話故事,講的是王力力聽了媽媽的話後,盼望石榴快點笑,好早日吃到石榴的故事。這個故事告訴小朋友石榴到了秋天才成熟,成熟的標誌是外皮裂開,就像是張開嘴巴笑了。

一、注重識字 識字是一年級的教學重點。教學時,我首先範讀課文,讓學生整體感知課文內容。接着,讓學生自由讀文,邊讀邊圈出文中的生字,並藉助拼音拼讀生字。然後,讓同桌互相檢查生字的讀音。最後,開火車讀生字,全班齊讀生字。通過多種形式的讀,讓學生在讀中鞏固生字的讀音。學生懂得生字的讀音後,引導學生用不同的方法如:熟字加熟字,熟字加一筆等方法,來記住這些生字。

二、注重寫字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低年級要讓學生養成正確的寫字姿勢和良好的寫字習慣,書寫規範、端正、整潔。在指導學生寫字時,我先讓他們仔細觀察田字格里的範字,瞭解這些字的.間架結構,看清它們的擺放位置,以利於學生把字寫得端正、美觀。然後再讓學生描紅,最後仿寫。學生在寫字時,我引導學生養成邊寫邊對照的習慣,讓學生看到自己的進步,體驗到成功的快樂。

三、注重感悟、理解 本課內容淺顯易懂,貼近兒童的心理和生活實際,語言生動風趣。感悟、理解的重點內容是石榴笑了是怎麼回事。為了讓學生的感悟水到渠成,學習第1自然段時,我讓學生觀察實物,説説沒笑的石榴是什麼樣兒的,讓學生動手摸一摸,聞一聞,感覺一下石榴,引導學生體會滿樹石榴給人帶來的喜悦心情。學習第2自然段,我讓學生讀一讀,演一演,看看石榴笑了沒有。學習第3自然段時,我藉助掛圖,讓學生看看石榴笑了沒有,是怎樣笑的。我還引導學生想象:石榴一笑,力力心裏會想些什麼?

石榴的教學反思7篇 “破皮嘗甜:探索石榴教學的反思與啟示” 第2張

第2篇

?石榴》這篇課文語言生動形象,記敍條理清楚,是學習語言與寫作的範例。設計教學過程時,我把這一課的教學目標定為了解石榴的生長過程及特點,感悟文章的語言美和學習作者的寫作方法以及如何運用第四自然段的寫作方法指導學生寫一種水果。在教學中,我注重培養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並運用圖文結合等多種方法,培養學生聽説讀寫能力。

朗讀訓練是閲讀教學的主要任務和重要手段,我在教學這一課時,通過精當的提問,讓學生讀讀悟悟,引導學生多讀書,通過學生自讀,指名讀等,讓學生在朗讀過程中感悟文章所描述的石榴的生長過程、特點和作者是怎樣具體寫石榴子的。

二、抓住關鍵詞語,體會作者用詞的準確

教學中,根據教材的特點,我抓住關鍵詞句引導學生品讀感悟石榴的生長過程及特點,感悟文章的語言美。在教學“石榴果的顏色變化是有順序的”這部分時,我先是讓學生找出表示時間先後順序的詞,然後告訴大家用上 “先、逐漸、最後”這些表示先後順序的.詞就能把石榴果的顏色變化寫得更有條理,從而體會作者用詞的準確精當。

在教學中我充分運用多媒體課件,出示了石榴果的生長過程和石榴熟透的樣子等圖片。國小生的思維以直觀形象思維為主,他們的感悟總在一定的情境中產生的,展現美麗的石榴生長的畫面,以景激情,使學生對石榴產生美感,鼓勵學生自主學,個體悟,尊重了學生的獨特體驗。讓學生對石榴有了更清晰、更形象的認識,可以幫助學生理解感悟書中的有關語句。

四、通過“看、嘗、品、讀”教學第四自然段並讓學生仿寫一種水果

在教學第四自然段時,我採用“看、嘗、品、讀”的教學策略,先讓學生出示課前帶來的石榴,讓學生把石榴剝開後觀察石榴的樣子、顏色、再嚐嚐味道,然後讓學生自由讀讀第四自然段,找出作者是用哪些詞語描寫石榴子的樣子、顏色、味道的,然後在此基礎上讓學生朗讀。接着讓學生觀察自己喜歡的一種水果的樣子、顏色、並親自嘗一嘗水果的味道,讓學生從水果的樣子、顏色、味道介紹水果,學生有了這親身的感受,結果大多學生寫出來的話都不錯。

但是,這節課留下了很多的遺憾:1、這篇課文,作者用了鮮活、形象、豐富的擬人句寫出了石榴形態的可愛,但我沒有讓學生學説擬人句。2、調控課堂的能力還有待提高,激勵性語言不夠,一節課下來,課堂氣氛不活躍。3、教學過程中,原來設計好的配樂朗讀環節給忘了。4、指導學生寫話還不夠到位。

第3篇

理解了“馳名中外”這個詞的意思(名氣很大,國內外有名。)我設計了這樣一個問題:“我”家鄉棗莊的石榴園為什麼會有這麼大的名氣?激起了學生閲讀下文的興趣

於是,在我的指導下,學生細細地品讀了課文,逐步瞭解了那裏石榴樹枝、葉、花、果的特點,感受到了這裏的石榴園馳名中外的'原因。

首先,閲讀第二節,瞭解枝、葉、花的特點。讓學生通過詞語“鬱鬱葱葱”“火紅”“花越開越密,越開越盛”“掛滿”這些詞語體會石榴樹的葉子的葱翠、茂盛,花兒開得特別多,學生通過反覆的朗讀,感受石榴樹的形態美、色彩美。同時通過描寫花朵的形狀“像一個個活潑的小喇叭,正鼓着勁兒在吹呢!”作者用了打比方的手法,寫出了花朵的形狀特點以及花朵開得熱鬧的特點,既形象又生動,讓學生在反覆朗讀中體會語言文字的美。

石榴果實從生到熟,外皮顏色發生了逐步的變化。我採用了讓學生上講台排列的方法,加深瞭解這種變化。同時讓學生體會到作者觀察的仔細。作者描寫熟透了的石榴的形態,這一段話寫得特別精彩,既形象又生動,因為作者採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把熟透了的石榴看作了一羣石榴娃娃,成熟的石榴裂開了皮,寫成了石榴娃娃笑得咧開了嘴,笑破了肚皮。

第4篇

進入三年級以來,在課堂上我更注重提高孩子的分析能力,我總喜歡在課前將一個個問題設計好,儘量將問題細化,在課堂上以小組的形式考孩子們。孩子們很喜歡這種形式,只有加分沒有扣分的形式刺激了他們,不管對錯,孩子們留下的是勇氣與激情。教學《石榴》這篇課文,課堂氣氛異常活躍,很大的原因在於這篇課文確實有很多值得思考圈點的地方。

?石榴》作者以季節變化為線索,描寫了石榴抽枝長葉、開花、結果的情景。可以説,每個自然段都值得好好體味。

比如第一自然段中的`“馳名中外”,我讓孩子們先思考意思,再換詞。比如第二自然段,我讓孩子們邊思考邊看圖,感受春天抽枝長葉的生機,感受夏天開花的旺盛。我們重點分析了花,我問孩子們:第二小節裏,什麼詳寫?主要寫了花的什麼特點?你是從哪些詞中看出來的?找出一個打比方的句子,説説把什麼比作什麼?這樣寫有什麼好處?等等。在思考的基礎上再輔以朗讀,使得體會更深刻。第三小節是最“熱鬧”的一節,可挖掘的東西很多。説説“熱鬧”是什麼意思?石榴花會熱鬧嗎?這兒為什麼用“熱鬧”?在學習石榴外皮時,讓孩子們説説外皮顏色的變化。通過觀察圖,感受熟透了的石榴的形態,感受作者把他當作人來寫的真實感。最後一個自然段具體描寫了石榴子兒的樣子、顏色與滋味,字裏行間流露出作者對石榴的喜愛之情。我讓學生拿出預先準備的石榴,讓學生剝開外皮仔細觀察石榴果肉的樣子,引導他們理解“緊偎”、“晶瑩透亮”等詞。再通過嘗石榴,説出石榴的味道。

課後練習5要求仿寫第四自然段,我讓孩子們帶了自己喜歡的水果,然後也按照學習課文的方法,先看一看,然後剝開觀察再品嚐。孩子們依據這樣的順序,隨即就能順溜地説出來,基本上所有的孩子都過關了。

我們的語文課堂如果充滿了互動,充滿了智慧火花的撞擊,那麼這樣的課堂才是靈動的,才可以聽到拔節的聲音。

第5篇

今天我上了《石榴》第一課時,教學目標是讓學生讀通全文,並能理解第一、二自然段。我覺得自己前面的教學任務基本是完成了,但是在教學第二自然段時,我沒能把握好“整體感知”,把課文的詞句割裂開來,而使學生喪失了體味美的機會。課文寫夏天的石榴園,主要是描繪了石榴花的顏色、形態之美,教學時應該在讓學生感受到美的基礎上,再去體味詞句。而我在教學時先讓學生找到詞句,再去體會其中藴涵的美。

由這節課我想到:理解與運用語言的能力,往往是一個潛移默化的積澱過程。我們要把語文課上到學生的心裏,不要為了傳授知識而傳授知識,讓學生成為課堂的局外人。語文的教學應以語感的'培養為中心,強調老師和課文對學生的薰染、陶冶、感化,講究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對課文的涵泳、體驗、感悟。我們要樹立“語感中心論”。王尚文認為:“語感中心論”是以優秀的言語作品吸引學生,點燃學生的感知、想象、情感、思維,廣化、深化、美化、敏化學生的語感,通過以學生為主體的聽説讀寫實踐,走進生活,走進作者。“語感中心論”以人為中心,以人為目的,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主體意識,尊重學生的人格和個性,追求學生一聽就清、一説就順、一寫就通、一讀就懂的境界。 “語感中心論”認為學生與課文之間是一種“對話”的關係,課文的意義不是由老師提取出來教給學生,而是讓學生去發現、去創造。這種發現和創造誰也不能取代,只有靠學生自身的閲讀實踐。老師是學生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促進者,要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激發學生閲讀的願望和激情,要洞察學生在同化、順應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難,要不斷地誘發學生走進課文,與課文暢談,在課文中涵泳、體驗,從而讓學生與課文產生共鳴。

在以後的教學中,我要加強語感教學,轉變語文教學的重心:由注重語文知識的傳授,轉變到注重語文能力的培養;由注重對課文的思想內容的理解,轉變到對語言材料的感受領悟;由注重篇章結構的詳盡剖析,轉變到對語言的閲讀品味;由單純重視語文表達,轉變到同時重視學生對生活的體驗。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提高學生應用語文的能力。

第6篇

?石榴》一文文筆優美,以季節的變化,按照抽枝、長葉、開花和結果的順序描寫了石榴的成熟過程,字裏行間流露出作者對石榴的喜愛之情。經歷了兩次試課和教研,讓我對本課的教學目標有了更深一層次的認識,進行教案的修改,進行了第三次試課。在教學中我注意做到下面幾點:

(一)全文的講解圍繞四個問題開展,本次試講調理逐漸清晰。

(二)注重朗讀,引導學生自主感悟,並恰當的運用多媒體課件在教學課文中我運用了多媒體,出示了一些石榴葉、石榴花、石榴果的圖片,以景激情,使學生對石榴產生美感,鼓勵學生自主學,個體悟,尊重了學生的獨特體驗。讓學生對石榴有了更清晰、更形象的認識;抓重點的詞語,瞭解石榴樹的枝葉、花朵以及果實的特點。通過品讀,感受作者語言文字的美。(運用擬人、比喻的修辭手法)

1、首先,閲讀第二節,適當出示多媒體課件,讓學生直觀地瞭解枝、葉、花的特點。再讓學生通過詞語“鬱鬱葱葱”“火紅”“花越開越密,越開越盛”“掛滿”這些詞語體會石榴樹的葉子的葱翠、茂盛,花兒開得特別多,學生通過反覆的朗讀,感受石榴樹的形態美、色彩美。同時通過描寫花朵的形狀“像一個個活潑的小喇叭,正鼓着勁兒在吹呢!”作者用了打比方的手法,寫出了花朵的形狀特點以及花朵開得熱鬧的特點,既形象又生動,讓學生在反覆朗讀中體會語言文字的美。

2、石榴果實從生到熟,外皮顏色發生了逐步的變化。運用了多媒體課件展示加深瞭解這種變化。同時讓學生體會到作者觀察的仔細。作者描寫熟透了的石榴的形態,這一段話寫得特別精彩,既形象又生動,因為作者採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把熟透了的石榴看作了一羣石榴娃娃,成熟的石榴裂開了皮,寫成了石榴娃娃笑得咧開了嘴,笑破了肚皮。讓學生帶者快樂的心情反覆朗讀,讀出豐收的喜悦,讀出石榴娃娃的調皮與歡樂,並讓學生結合觀察書上的插圖,在朗讀中瞭解石榴果實的外形特點,體會作者寫法的精彩。

3、然後引導學生學習第四節,瞭解石榴子兒的形、色、味的特點。在理解“瑪瑙般的子兒”時,我向學生介紹了瑪瑙,對照圖片讓學生體會石榴子兒的`形狀特點。然後出示真實的石榴果,讓學生觀察和品嚐,使學生真正感受到石榴果子的形和味。

(三)感知中仿寫在教學課文內容之後,我安排了個小練筆,仿照課文第四節描寫石榴子兒的形狀、顏色、味道的順序,讓學生寫寫自己喜歡的水果,做到讀寫結合。

1、在整體感知石榴的生長過程時,沒能很好的引導學生簡潔概括的説,用時過多,導致後面的教學中學生沒有較多的時間好好品讀感受。

2、在最後總結時顯得倉促,沒能體現出昇華主題的作用。

4、板書過於簡單,沒有體現出概括、提綱挈領的作用。

第7篇

?石榴》是蘇教版第五冊教材中的一篇課文。作者以季節變化為線索,描寫了石榴抽枝長葉、開花、結果的情景。最後一個自然段具體描寫了石榴子兒的樣子、顏色與滋味,字裏行間流露出作者對石榴的喜愛之情。第二課時的教學,我抓住三點:

我所教授的第二課時,通過實物“石榴”展示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帶着興趣閲讀課文,然後再讓學生自讀喜歡的語句。達到了瞭解石榴果變化的特點。

第三自然段我讓學生選擇性的朗讀,老師相機點撥引導,師生互動的方法,學生在朗讀中瞭解課文從哪些方面寫石榴的果實。如:?石榴一天天長大,一天天成熟……最後變成一半兒紅,一半兒黃。設疑:你看到了什麼?想到了什麼?(師)是呀,石榴就是這樣一天天長大,一天天變換着外衣的,先……逐漸……最後……(邏輯引讀)熟透了的石榴高興地笑了……向人們報告着成熟的喜訊。設疑:1、看圖,這就是咧開了嘴,這就是笑破了肚皮(學生看圖);2、指名讀;3、它們為什麼那麼高興啊?會説些什麼呢?4、再讀課文,高興的石榴娃娃還會做什麼動作呢?(結合“扒開、張望”指名錶演)。

第四自然段我不急於讓學生朗讀學習,而是先讓學生看我手中拿的“石榴”果,讓同學們猜石榴果實裏的子兒是什麼顏色,猜一猜石榴子兒的味道,這時為了滿足同學們的好奇心,我用刀打開石榴,淡紅的汁水立刻流了出來,學生忍不住叫出聲來。我舉起手中的兩半石榴:“誰説説石榴子兒的顏色和樣子?”“我覺得石榴子兒是淡紅的。”“我覺得石榴子兒是透明的,而且捱得緊緊的”……為了鼓勵同學們,也為了讓每個同學都體驗一下石榴的滋味,我給每位學生都發了兩顆石榴子兒,讓他們都親口嘗一嘗,“甜甜的”,“有點酸的`”,“滑滑的”,“有股香味的”……,再讓同學們到書本中朗讀品嚐。領悟第四自然段石榴的樣子、顏色和滋味,自然是水到渠成了。

第四自然段為學生寫水果提供了一個很好的例子。教學之後,我給同學們一個水果(香蕉)展示,讓學生仿照第四自然段,觀察香蕉的顏色、樣子和味道,並寫成一段話,真正做到讀寫結合。

一、重難點突出,可完成不夠充實。由於時間緊,學生在朗讀這一塊花費很多,導致後來設計的許多環節都一帶而過。

二、在朗讀方面達不到“通順、流利、有感情朗讀”,同學們朗讀中體會不出語言文字的美,即石榴樹的形態美、色彩美,主要原因是老師不夠重視。

總之,這節亮相課讓我學到了很多,也思考了很多,我會在以後的教學過程中不斷學習,不斷改進,不斷探索,爭取一天比一天上得好,不斷提升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