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其他文案

關於滿分作文集錦4篇 完美篇章:滿分佳作集

欄目: 其他文案 / 發佈於: / 人氣:1.27W

滿分作文集錦是一個彙集了優秀作文的精選合集,旨在為廣大讀者提供優秀範文和寫作參考。無論是學生們在學習中備考,還是職場上需要寫公文的工作人員,都能在這裏找到合適的範文。涵蓋了各個領域的作文類型,無論是議論文、敍事文還是説明文,都能找到滿意的內容,助力您的寫作進步。

關於滿分作文集錦4篇 完美篇章:滿分佳作集

第1篇

船主請一位修船工給自己的小船刷油漆。修船工刷漆的時候,發現船底有一個小洞,就順手給補了。過了些日子,船主來到他家道謝,送上了一個大紅包。修船工奇怪,説:您已經付給我工錢了。船主説:那是刷油漆的錢,這是補洞的報酬。修船工説:那只是順手做的一件小事船主感激説:當得知孩子們划船去海上後,我才想起船底有洞這件事,絕望極了,覺得他們肯定回不來了。等到他們平安歸來,我才明白是您救了他們。

是您救了他們。這裏的您,不僅是指船工這個人的這個細小的舉動,更是船工的職業道德和責任心,不管是船工還是什麼工,不管是大官還是小吏,做事都要有應盡的責任心和職業操守。如果一味地盯着錢,你給多少錢,我就做多少事,至於小小的一個漏洞,我可以不管它,將來追究起責任來,與我無關,因為你沒讓我修理船的漏洞啊。雖然這是舉手之勞的捎帶活,但做與不做,可關乎船主的孩子們的生命安全,這可就是大事了。

這個船主也許挺傻的,你家孩子既然已經安全了,他漆工又不知道要他的舉動有多麼的值得讚許或者獎勵。你拿了一個大紅包,不是很無謂嗎?況且你還少花那麼些錢呢,要知道,錢在這個社會是多麼的`重要啊。這個大紅包的錢是你辛辛苦苦多長時間才賺回來的,給了他,他也不一定領情,還以為是他應得的呢,現在的人心啊,不可這樣慣呢!你有了這些錢,沒準兒還能給自家孩子買個保險,或者更現實,給他們捐個官做,還能生出更多錢和更多輝煌呢。

再説這個漆工,要追究起責任來,你還算是沒有職業道德呢。你是漆工,只應該負責刷漆,怎麼管起修補船的漏洞了呢?明顯是個人英雄主義嘛。想顯擺你有這個能耐?還是想搶別人的飯碗?一觀便知這個人不懂行業規則,是個危險分子,不可讓其做大。被消滅可能就是遲早的事。現在不是講社會和諧嗎?你這明顯是破壞和諧社會,增加社會矛盾,也有可能是某敵國潛伏的卧底,是必須消滅的恐怖主義分子。

最後,我以為,不管是船主還是漆工,都應該老老實實做分內之事,儘量低調。不要逞能。這樣,世界才安穩和諧,有錢的更有錢,有權的更貪腐。鴻鵠高飛,燕雀嘰嘰喳喳。多麼豐富多彩的和諧世界啊!

小時候我曾聽老師講起過這個故事,當時同學們聽後議論紛紛,但大多同學認為:船主太馬虎了,要不是油漆工細心,順手補掉這個漏洞,船主的孩子們就回不來了。所以,油漆工就是雷鋒,並且和雷鋒一樣做好事不留名,應該得到嘉獎。

若干年之後,沒想到在大學聯考時再次看到這個故事,但這一次我的感悟是不同的,如果船主是一個負責任的管理者,船在油漆之前就應該按規定進行驗收,而船主在沒有對船體進行驗收的情況下就允許對船體進行油漆並允許出航,顯然,船主或其管理團隊在執行規章制度上犯了嚴重錯誤。

再看油漆工在油漆時發現船體有漏洞,按理應該先向船主彙報,由船主安排有資質的人員對船體進行修補才是正確的做法。但油漆工不僅沒有向船主彙報,而且在不具備資質的情況下擅自對船體進行修補,事後也沒有向船主進行彙報,這是明顯的越權行為,油漆工的做法按照質量管理及資質規定,不僅不應該對他進行任何獎勵,而且應該對油漆工進行規章制度方面的教育培訓才是!原因是,油漆工補好的漏洞不一定就符合質量標準,萬一質量不過關,很可能在第二次出航或之後的'出航過程中出現危險。

聯想起最近被炒得轟轟烈烈的最美司機吳斌,吳斌在生命的最後一刻,他把汽車剎住了,並因此被炒作成勞動模範和革命烈士,大加褒獎,顯然這與船主的做法有有異曲同工之妙。

其實,在吳斌將汽車剎住時,他並不知道自己內臟的損害程度,也不知道自己的生命會就此結束,他剎車的目的首先是為了自救,只不過自救行為的結果是:他並沒有保住自己的生命,但卻挽救了車上其他人的生命。這就象油漆工一樣,他順便補了個漏洞,但他並沒有想到他的補漏行為會挽救船主孩子們的生命一樣,事後通過船主才知道,他的順便行為救了船主的孩子們,而吳斌則永遠也不會知道他會因此成為革命烈士。

按照高速公路的行駛規定,大客車應該靠右行駛,嚴禁超車,更不應該佔據超車道!

因此,吳斌的駕駛行為已經違反高速公路的行駛規定,就象油漆工沒有資質就擅自進行補漏一樣,萬一修補質量不達標呢?那一樣會在大海中沉沒。反之,吳斌的違章行為也不是第一次,而這一次恰恰不幸遇難了,從中我們可以看出:任何違反規章制度的行為都可能給自己及他人造成隱患。

船主和漆工的故事給了我們這樣的啟示:作為管理者,我們首先應該遵守規章制度,並按照規章制度履行自己的監管職責。而作為行為人,我們同樣也要按照嚴格的規章制度來規範自己的行為準則,我們不能因為做好事或者圖省事就違章操作,對於違章操作者因為違章的行為而受到嘉獎則更不可取!

關於滿分作文集錦4篇 完美篇章:滿分佳作集 第2張

第2篇

有人説,痛而不言是人性堅強的體現。痛了、受挫了、跌到了,不説出來,自己扛着,挺起胸膛,體現人性的毅力與堅強。因此,人要痛而不言。

痛而不言是指當你受困受挫時,不到處宣傳“自己失敗的理由”,以此獲得人們的憐憫;是指當你跌倒在地時,不怨天尤人,立刻爬起,不畏困難繼續進發;是指當你失足受傷時,不埋怨不言痛,堅持到底,直至成功。默默承受痛苦煎熬的霍金仍能寫出《時間簡史》,開啟浩瀚的宇宙大門,是痛而不言。從小聾啞的邰麗華練習舞蹈時無數次摔倒在地,但最終登上維也納金色大廳,也是痛而不言。

痛而不言是堅強是毅力,只有有痛而不言的精神與信念,才會成功。“刀鋒戰士”皮斯托瑞斯天生沒有腓骨,十一個月大時膝蓋以下被截去。他痛嗎?他痛!但是他痛而不言。他需要的不是人們的同情與憐憫,他追求的.是勝利的喜悦!他懷着痛而不言的信念進行康復訓練,並以小組第二的成績從男子 400米首輪預賽中晉級時,獲得現場觀眾熱烈的掌聲和歡呼聲。他痛而不言,迎來黑暗過後燦爛的陽光。

痛而不言,如積蓄力量的河水,從高處躍下,鋭不可當。做到痛而不言就要像謝坤山一樣,儘管被截去左腿、雙臂,失去右眼仍然痛而不言,堅持作畫,最後得到了世人的欽佩;就要像劉偉一樣儘管失去雙臂,但他依然痛而不言,克服大腳趾按雙音的困難,堅持走到成功;就像霍英東小時後生活極其艱苦,但他仍能痛而不言,堅持到底不放棄,最終成為億萬富翁。要做到痛而不言,一定要有巖石般堅強的內心,要有松樹般頑強的意志,要有能承受千斤重擔的肩膀,堅持不懈,那麼就能撐起一片藍天。

當然,痛而不言不是情緒壓抑在心,不是完全封閉自己。想不開又不想與別人説,最終選擇輕生的人不是痛而不言,而是莽夫。困惑積在心上,不想向別人請教,最終不得進步的人不是痛而不言,而是頑固。煩悶困在心裏,不適當抒發,最終得了抑鬱症或精神分裂,不是痛而不言,而是愚昧。

痛而不言是一種智慧;痛而不言是一種堅韌,痛而不言是一種能力,使你通往成功。人要痛而不言。

花開花落,一幕幕悲歡離合,一幕幕成敗榮辱時時刻刻在人間上演。你説人如何能不痛?但痛,並不需言!

“子非魚,安知魚之樂?”沒錯,魚之樂僅有魚自知,而你的痛也僅有你通曉。當你言痛於他人時,正如許嵩的一句歌詞:“聽的人不一定懂,聽的人或許對你嘲弄。”既然如此,你又何必言痛於他人?

再者,泰戈爾曾説:“只有經歷過地獄的磨鍊,才能彈出驚世的絕唱。”想必成功者無時無刻經歷着痛,平凡人亦如是。

看南非前總統“南非國父”曼德拉,他長達十多年為牢獄所苦。在獄中,看守們苛待犯人,讓他們一直做苦力,給很少的食物。但曼德拉從不言苦,用他的樂觀,用他的善意感化看守。在南非共和國立國之日,曼德拉還邀請了三位看守參加,他向世人親身講述了愛、寬容與和平。他不在南非這個被侵略、有着多民族的國家裏言痛,讓南非成為少數復國而不爆發大規模復仇的國家。

再看發現綠色熒光蛋白的諾貝爾獎得主下村修,他在海岸收集水母,剪傘邊20餘年,被水母刺的痛,他一句未提,世人看見的是他的成果在各領域中閃光!

就連酒入愁腸,七分釀成月光,餘下三分嘯為劍氣,繡口一吐就是半個盛唐的李白,他也有深深的痛,痛在官場,痛在離傷。杜甫言李白“冠蓋滿京華,斯人獨憔悴”,但李白不言痛,把痛化作“且放白鹿青崖間”的豁達!

你我也有痛,痛在典當了青春,也買不了通往無憂島的船票。但萬不可抱着自己蜕下的蟬衣痛哭不已。正如老子所言:“自古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盈,音聲相和,前後相隨,恆也。”痛與快樂總是辯證的共存,無痛何來樂。願你感到痛,正如冰心願你生命中有夠多的雲翳來造就一個美麗的黃昏!

所以,痛不需言!讓我們在痛中沉默,在沉默中爆發,為世人留下驚豔的一筆!

況時光似箭,日月如梭,與其在一旁言痛不如奮起!花開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

第3篇

我有一個同學是劉若英的粉絲,準確地説是“英迷”。她和我説,她其實並不喜歡歌,但唯獨喜歡劉若英,她把劉若英的歌詞當成口頭語,她的音樂手機裏的歌曲目錄文件夾取名也是劉若英,這似乎也不值得大驚小怪,因為裏邊全是劉若英的歌,但難以料想的是,因為劉若英是達芙妮的代言人,她這位在校女生,竟然特意買了一雙達芙妮的4.5釐米的高跟鞋,我聽了之後差點暈倒。

本來我不是特別喜歡聽歌,也就不可能成為哪個歌星的歌迷。不過,我也曾經喜歡上一首歌,就是《很愛很愛你》,當時,只覺得好聽,卻並不知道是誰唱的,當同學告訴我説“是劉若英的歌”時,我竟然反問她“誰是劉若英?”她當即罵我是“白痴”。我無言反駁,想想當今的中學生,有幾個沒有做某某明星的粉絲?直到有一次在長途汽車上看電影《天下無賊》時,聽到有人説女主角是劉若英,我這才對劉若英有了第一印象——漂亮。

既然有了直接的視角感受,於是,在幾天內我反覆不停地聽劉若英的歌,想強化一下對劉若英的印象,但當時也並不是就一下子迷上了劉若英的,因為我依然覺得劉若英像其他一些女明星一樣嗲聲嗲氣的,聽起來有點膩人的不適感。

所以,漸漸地我把劉若英給忘了,但沒想到,我與劉若英之緣卻並沒有了卻。我在看電影《梁山伯與祝英台》時,陶醉在蕭亞軒“英台”的呼喚聲中的我,也深深愛上了影片主題曲《蝴蝶》。看完電影后,我迫不及待地下載了這首歌,這才知道這首歌也是劉若英唱的。

一天,另一同學讓我與他共聽一首歌《很愛很愛你》,不喜歡聽歌的我,也沒問是誰唱的。我聽後,也沒覺得有什麼出眾之處。可同學意味深長地問我:“如果你所愛的人跟着你過得不幸福,你是否會像劉若英一樣,‘因為愛,所以舍’?”我愣住了,又是劉若英。

生活還在繼續,我依舊去買《青年文摘》,看着看着,一個題目赫然映人眼簾-《20xx年桂花不飄香》。看完之後很感動,倒回來看作者時我才發現,作者竟然是劉若英!原來,演員的劉若英那麼漂亮,唱歌的劉若英那麼深情,作家的`劉若英這麼有文才。相對於聽歌來説,更喜歡看書的我,於是特別關注劉若英的作品來,後來讀了她的書《我想跟你走》《下樓談戀愛》,還了解到她主演的《生日快樂》也是由她的小説改編的。出書的明星有很多,但像劉若英不是靠炒作,而是靠文學功力出書的並不多。單憑這點,劉若英就在我面前,從一堆雷同的明星中脱穎而出,也單憑這一點,劉若英成了我情有獨鍾的偶像。

有的粉絲對自己的偶像瞭解得非常細緻,諸如所屬星座、喜歡的顏色,甚至日常的一些細節習慣。可我對劉若英其他的事一無所知,也懶得知道。她的歌,我也就聽《很愛很愛你》《蝴蝶》《為愛痴狂》這3首,然後就是讀她我能找到的所有的作品。對我來説,做一個“英迷”,這也就夠了。

這篇文章成功地運用了欲揚先抑的手法,使人們對作者這個“英迷”的印象更為深刻。作者這一“英迷”與別的“英迷”雖然也是從明星的歌接觸明星的,但作者並非因為劉若英的歌而喜歡上她的,而是她發表在雜誌上的作品,是她出版的書。這最後一點尤其出彩,因為只喜歡一個歌星的歌,有時會顯得很膚淺,甚至有隻停留於娛樂這一淺層次,而作者因為明星的作品而成為她的迷,這從追求的境界上來説,就要高深得多了。閲卷現場評分:內容分20分+表達分20分+發展分20分=總分60分

第4篇

杜甫詩中道:“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其實哪裏不是幽藍的夜空和象牙白的月亮,為何偏偏在“故鄉”看到的那一顆,分外地明亮皎潔呢?

中國人常常對故鄉有一種奇怪的執念。尤其是那些帶着一身酸氣的文人騷客,那些身居海外的漂泊遊子,人至中年後,幾乎無一例外地開始懷念故鄉,尋找故鄉,時不時感歎一句,再也回不到記憶中的“故鄉”。

而這也不難理解。他們中的許多人懷念的,是在那個“故鄉”中,他們所度過的童年與青春。我們的傳統總是鄙棄喜新厭舊之輩,因而也就造就了更多懷舊,戀舊的人。他們對故鄉的留戀,其實是一種“憶往昔”,他們的鄉愁,愁的是自己回憶中最為美好無憂,卻再也回不去的青春年少。

這其中的另一些人,他們所尋找的,則是自己的“根”。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我們的文化,便是從這樣一個“源”,一個“根”,伸展出繁茂壯麗的無數枝葉。而對於一個人來説,他的軀體生於父母,因而要重孝道。他的思想源於自然的偉大和祖先的智慧,這些“根”,在他最初開始的地方。他們尋找記憶中的故鄉,尋的是這思想的源頭,尋的是自己的“根”,有些人與他的父母、長輩不生長在一個地方,他其實有兩個故鄉。這兩個地方思想、文化的共同引導,才成就他這樣一個完整的人!

人們對故鄉的感情往往十分複雜。它常會讓人有“家”的歸屬感,也會產生“何須淺碧深紅色,自是花中第一流”的認同感。少年人常常想要離開家鄉,他們所想要的,是外面能讓他們自由飛翔的廣闊天空;中年人常常想要回到家鄉,他們所想要的,是故鄉記憶中的童年快樂和年少輕狂。人生像一個無休止的循環,從蹣跚學步到步履蹣跚,大家急着離去,最終又匆匆歸巢。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每一個人,每一個人生,我們做着同樣的事情:醒來,又睡去;活着,便走向死亡。曾經在故鄉看膩了的黃橙橙的月亮,成了長大後眼中最明亮的一顆牽掛!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當你歷盡滄桑,別忘了回家的路,那個籠罩着皎潔月光的故鄉,還在等待着當年那個輕狂少年人!

王家衞在《一代宗師》中有言:見天地,見自己,見蒼生。這與一位作家的“人生三書”論不謀而合。讀“有字之書”,即見天地萬物的運行之理,讀“無字之書”,即見芸芸蒼生的社會跡象,讀“心靈之書”,即見自己內心的所欲所求。然而如何將三者有機的結合,使自己既不讀死書,又不汲汲於世,也不閉鎖內心呢?想必,以知識和社會經驗來豐富內心,剔除紛擾,才是“讀書”之途。

現今社會,基礎教育的普及早已使“有字之書”諳熟於每個人的心中,而網絡的大潮則將碎片化的知識和信息日富一日地帶到人們面前。可以説,“有字之書”中的`知識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力度從世界各地噴薄而出。另一方面,隨着現代一體化和泛娛樂化的興起,各種從所未見的社會現象和社會心理被寫在瞭如今的“無字之書”上。然而,一位哲人曾説“不知情權比知情權更加重要”,它可以讓高尚的心靈不被無用的言論所累。面對“有字之書”和“無字之書”,“心靈之書”便格外重要。只有在“心靈之書”中讀得堅定,讀出信念,讀出亙古不變的普世價值,讀出道德律令和精神準則,才能拒絕動搖,讀到真實的自我與內心。否則,如尼爾·波茲曼所言“我們終將毀於自己所愛的東西。”而知識和社會閲歷同樣可以成為人的武裝,從書本和社會中剔除糟粕與流俗,才能達到心靈的上升。

同樣,偉大的心靈亦有益於個人對“有字之書”與“無字之書”的理解。抗戰時曾有文人説自己當年讀宋人著作不知國破家亡之苦,只有到了抗戰時國家陷於危難,方得與宋人同情。赫爾曼·黑塞在談及讀書時,也説自己閲讀歌德的《親和力》時,由於誤讀了它而完全成了另一本書。由此可見,真正偉大的心靈會以知識和閲歷審視自己,提升自己,使自己擁有“讀書”更加聰慧的耳目。

誠然,無論哪一本書,多讀未必有益,精讀卻又怕陷入“牛角尖”的困局,然而這三“讀”互相作用,又互相反作用,以知識和社會閲歷豐富內心,昇華的內心又從社會和書本中去除雜質,淘得真金,在不斷循環中臻於完美。從“有字之書”和“無字之書”的所得,重讀“有字之書”與“無字之書”的結晶。

有位作家説,人要讀三大本書:一本是“有字之書”,一本是“無字之書”,一本是“心靈之書”。

這話説得確實精闢,但仍想為其添上一種層次,以有“有字之書”為人之底,以“無字之書”為人之骨,以“心靈之書”為人之魂。

“有字之書”指世間客觀存在的一切文字內容,也是人們狹義上閲讀之物。杜拉斯曾説過“每一本書都是漫漫長夜”,夜晚用一本書來填滿閒暇的時光,一方面夯實了知識基礎,另一方面開拓了人視野。培根也常強調“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靈秀。但若僅僅停留在閲讀“有字之書”,便易陷入苦讀成疾的泥潭。

“專讀書也是有弊病的”,魯迅鼓勵人們使所學的知識鼓起來,這便是所謂的“無字之書”。

“無字之書”深深根植於生活這片包羅萬象的土地上,經歷百態人生也是另一種閲讀。向生活尋求知識,學習為人處事的道理,為成為一個大寫的人搭好身骨。這本大書中沒有直接易得的文字總結,它更需要人活化地看詩,留心生活中的細節,從中擷取成長所需的營養,做到經世致用。

讀着這兩本書,能擁有談笑有鴻儒的展望,但真正貫穿人一生的更關鍵的是“心靈之書”。“心靈之書”似乎更為玄妙,大家如齊白石也只能説成“要常有古人之微妙在心間”。我將這種微妙理解為一種自我意識,如果一個人永遠是外在事物的反映,缺乏自我的內在焦點,那他仍是無用的。特別在物慾快速膨脹的當下,潛心讀書的人都已消失殆盡,更不用提回歸本心,發出“吾心便是宇宙,宇宙便是吾心”的深層自我反思!擁有向內探尋的自我意識,才能回答人何以為人的終級難題。而且每個人的心靈都脈動着不同人格的血液,借鑑他人確為一條捷徑,但讀懂自己內心更為重要。常讀心靈之書,為自己注入獨立之靈魂。從另一方面來認知,“有字”與“無字”之書都是為了讀透“心靈之書”服務。腹有詩書氣自華也是對讀通心靈才為終極目標的明證。它們是兩條殊途同歸的方式,“心靈之書”散落在世界的每一隅裏。

閲讀從領悟“心靈之書”出發!這保有人鮮明生機的願望,時刻銘記以讀心為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