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心得體會

橋觀摩課心得體會通用7篇

欄目: 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3.28W

在人生旅程中,心得體會是我們積累的寶貴財富,反映了我們成長和演變的歷程,心得體會是對自己內心世界的探索,有助於提高自我意識,,下面是本站小編為您分享的橋觀摩課心得體會通用7篇,感謝您的參閲。

橋觀摩課心得體會通用7篇

橋觀摩課心得體會篇1

今天學習了著名特級教師蔣軍晶老師的《語文課上更重要的事》一文,我在“羣文閲讀”教學方面有了一些收穫。

20xx年,蔣老師上了一節研究課《創世神話》。課上,他讓學生讀了7篇文章:1篇科普文《關於宇宙大爆炸》和6篇神話《諸神創世》、《淤能棋呂島》、《盤古開天地》、《始祖大梵天》、《阿胡拉·馬茲達》、《巨人伊密爾》。現場聽課的一位老師記錄下自己的聽課感受:這節“冷清”的課,只有教師平靜的聲音通過話筒傳播在會場,孩子們在忙碌地看書、思考、陳述、傾聽。的確不夠熱鬧,如果放到公開課評審系統中,估計連入場的“這樣的教學”是怎樣的教學呢?我把它稱之為“羣文閲讀”資格都沒有。但這的的確確是一節閲讀課,一節真正讓學生在閲讀中“學習”閲讀的閲讀課

“這樣的教學”是怎樣的教學呢?我們把它稱之為“羣文閲讀”。所謂“羣文”,顧名思義,就是在教學現場,較短的單位時間內,要呈現多篇文章,多到四,甚至七八篇。甚至有日本的一則教學案例,80分鐘左右的時間裏,學生讀了十幾篇文章。那麼從單篇到“羣文”,對閲讀教學而言,意義究竟何在?蔣老師談了三點:意義一:讓師生迴歸到“閲讀”的本原。意義二:對真實閲讀情狀的模擬。意義三:努力改變閲讀教學的痼疾。

“羣文閲讀”,如果僅僅是讓孩子多讀幾篇文章,或者讓孩子感受真實的閲讀情景,又或者是讓孩子體驗到自主的學習空間,這些遠遠不夠。在我看來,“羣文閲讀”應該發揮出更大的教學價值。從這篇文章中瞭解到了:羣文閲讀意味着“教”的改變。意味着你老師不可能講太多話,不可能提太多問題,不能發起太多討論;意味着老師對課堂結構的藝術性不能有太多苛求,不可能更深、更細、更透地講析文章了;意味着你也不能按部就班地“從字詞的學習開始,經由句式、篇章結構、內容探討進行教學”,你不可能面面俱到,你不可能步步紮實;意味着你不能將“朗讀”、將“有感情朗讀”無限放大……

羣文閲讀追求在有限時間內讓學生經歷較高水平的探究性閲讀,體驗發現的樂趣。有人要問了,難道單篇文章的教學中就投有“發現”嗎?當然有,不過單篇閲讀教學中,發現往往是藉助教師的“講”和“問”,由教師層層遞進的環節設置誘導出來。這樣的“發現”,現實的模擬性不夠強。而羣文閲讀,通過文章的結構化組合以引發困惑,啟動思考,最終導出發現。

他想,相對於朗讀、講述、背誦能力,理解、質疑和發現能力難道不更應該成為語文課堂上的“主角”嗎?為什麼不能給語文課留下一定的時間去嘗試這樣新的可能呢?羣文閲讀或許能夠提供這種可能。

讓我們也大膽嘗試“羣文閲讀”教學,給語文課留下一定的時間,讓學生更自主、更愉悦地閲讀、理解、質疑、發現,從而達到提升其閲讀能力的效果,這真的是一種很好的方法。

橋觀摩課心得體會篇2

今天,聽了英語觀摩研討課,教師出示的學習目標明確,口語流利,課堂教學組織有序,層次清晰,在小組合作學習和評價方面都給了我們很好的示範與啟發。

老師的課堂上體現的學生自主學習明顯,並能充分利用身邊的教學資源和學生感興趣的話題進行語言教學,評價機制科學合理。英語學習就是要利用身邊的人和事進行實際的語言運用和交流,可以根據學生們真實的.情況進行猜、問答。這樣的課堂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學生學起來輕鬆自如。

我們往往在課堂上強調小組合作,忽視了學生的個體思維。在本節課的課堂小結時,老師先讓學生獨立思考本節所學知識點,給了學生獨立思考的時間,然後才小組討論,集思廣益,總結歸納,這也是我們課堂教學中應該借鑑的。

老師的課堂設計形式多樣,教師整節課充滿激情,課堂氣氛活躍,充分調動了學生的主體參與,課堂每一步環環相扣,過渡自然。在學習了有關職業的單詞後,通過快速閃圖片,學生集中注意力記憶,然後在學案上寫出來。這是一個很好的學單詞的方法。真正使學生感到就像考試一樣緊張---集中精力學習、記憶和鞏固,大大提高了課堂效率。今天的觀課,收穫不少。每次的活動教師都要給學生提供充分的探究、討論、交流的時間,讓每個學生都有發言的機會和相互補充、更正的時間,使不同層次學生的智慧都得到發揮。教師深入到每個小組,適時地組織小組成員進行交流,恰當地點撥學生的“盲點”,根據合作、探究內容上的差異,改變小組的組成形式,以激發學生合作、探究學習的興趣和新鮮感。

在今後的教學中我們還要注意對學困生的鼓勵和照顧,讓他們樹立自信心,積極參與到課堂活動中來。同時課堂上要給足學生思考和練習的時間,既要注重聽説和讀的訓練,還要加強寫的訓練,尤其是新授課的單詞和短語,只有邊記邊寫,才能掌握得更好,運用得更靈活。

橋觀摩課心得體會篇3

通過這次聽課,我覺得在教育教學方面收穫很多,有很多值得我學習借鑑的東西,下面就談談我的一點感受。

一、教師的語言風格

上課的幾位老師無不體現對學生的充分尊重,在這樣的課堂上學生找回了自信,體驗了學習的成功與快樂。教師在課堂上極具親和力的語言,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受到人性化的培養。而這樣的課堂,正是讓學生的潛能得以發揮,個性得以張揚的重要前提教師精神飽滿,語言充滿激勵性,這堂課生動有趣,很大的原因在於教師的語言。

二、多媒體的使用

現代化英語教學中,黑板已經不是傳統意義上的黑板了。掛圖、投影儀、多媒體等的加入,使得黑板的內涵更加豐富。此次活動,老師們都運用了多媒體這一現代化的教學工具,以鮮豔的色彩、活動的圖像和有聲的對話,給人一種賞心悦目的感覺,創造了一個輕鬆愉快的學習氛圍。

三、教師自身的良好素質是講好課的重要前提和基本保證

在聽課中我發現優秀的教師都有幾個共同特點:

1、口語流利,發音準確。只有做到這一點,才能保證孩子對課程的理解,才能保真孩子學到正確的知識,地道的語言;

2、善於利用多媒體,演唱,畫畫等各種手段輔助教學,使孩子接觸到的知識更立體,更直觀,更生動;多媒體英語教學有助於教師充分利用課堂教學時間,擴展課堂信息的交流容量,豐富和完善教學內容。集聲、光、色於一體的課件,圖文並茂,為學生創建了形象、生動、有趣、地道的英語語言環境。

3、教態親切,表情豐富,在課堂上能輕鬆,活潑,瀟灑的進行授課,富有藝術性;

4、有紮實的英語基礎知識作後盾,詞彙豐富,課堂充實。老師的教學方法很多變,課堂氣氛也較為活躍,教學設計環環相扣,整堂課給人的感覺很充實。兩位老師在教學中都比較注重行為學習,教師在設計教學環節時突出了一個“活”;語言真實自然,還設計了一系列的遊戲、歌曲、chant等活動,將學生的身心發展和語言發展相結合,讓學生在輕鬆愉快中習得語言。

在每個教學的過程中,每個老師都能充分利用課堂,珍惜每一分中,提高課堂效益,最明顯的事每個老師的課堂上都注重了聽説讀寫,其中練習的內容也很多樣化。我在感歎如果是我自己上課的話,這麼多的聯繫能夠當場完成嗎?在以後的教學中,我將會把學到的經驗逐步運用的自己的課堂中,不斷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水平。

橋觀摩課心得體會篇4

12月2-3日本人和我的同事有幸被學校派往南昌參加由《國小教育研究》雜誌社舉辦的國小數學名師經典觀摩課活動。本次活動邀請到全國各地名師數人,如北京市特級教師劉德武老師、南京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鄭毓信教授,還有浙江省特級教師杭州師範大學碩士研究生導師朱樂平教授,江蘇南京師範大學附屬國小特級教師賁友林教師等12位。參加活動的幾百名老師來自各個省市地區,雖然活動時間安排緊密,但名師們的教學和講座都非常精彩,給我們來學習的老師帶來的精神大餐讓我們記憶深刻。

活動開始由劉德武老師帶來兩節找規律一節是六年級《斐波那契數列》,他在引導學生思考合作學習,採用嘗試方法,有步驟、多角度的學習解決問題的策略,教學中語言風趣幽默,以及豐厚的知識底藴是我們學習的榜樣。還有一節是一年級的《找規律》他根據一年級小朋友的特點從初步認識規律、到找規律、再到用規律最後是感受規律教師的行序漸進收放自如,使學生們更加喜歡數學,並進一步感受到數學的魅力和神奇。鄭毓信教授的講座《立足專業成長,關注基本問題》也是值得我們廣大教師是深思。 鄭毓信教授在分析了多年課改所存在的“鐘擺現象”之後,明確指出,一線教師只有“以不變應萬變”,不動搖,不懈怠,不折騰,才能做一個真正的好教師。因此,立足專業成長,關注基本問題,才是教師成長的正確路徑。

特別是賁老師講座《十年反思的力量》主題,賁老師的講座,言簡意潔,幽默風趣,他用自己切身的經歷介紹了兩個十年的反思歷程,就什麼叫反思、為何用文字反思、反思寫什麼、怎麼用文字記錄四個問題進行了闡述。賁老師是個堅持的人,他認為反思就是反反覆覆的思考、反思是正過來反過去換個角度思考、反思就是回顧;賁老師也是個執着、平靜的人,他期望能在辛苦中尋求工作的快樂,雖然工作辛苦,但不心苦;賁老師還是個充滿智慧的人,他認為反思可以寫亮點、敗筆,還可以是意外;反思可以用最直白的紀實加上自己的思考,也可以是隨筆。反思是一種行為、更是一種意識。

一個多小時,一個個精彩真實的案例,讓我們感受到反思能給日漸貧瘠的心靈以豐富温暖的慰藉,反思能給平淡無奇的日子以清新亮麗的感動。

一個多小時,我們感受到了反思的力量,也看到了反思對教師職業成長的巨大作用。

通過這次的學習,本人更深切體會到作為教師,我們應該以學生髮展為本,指導學生合理選擇課程、制定學習計劃,幫助學生打好基礎,提高對數學的整體認識,發展學生的能力和應用意識,注重數學知識與實際的聯繫,注重數學的文化價值,促進學生的科學觀的形成。在日常教學中,更新理念,改進教學方法,做一名真正的好數學教師 。

橋觀摩課心得體會篇5

20xx年6月16日,元謀縣能禹國小組織全體數學名師成員參加活動,學習觀摩了昆明明通國小組織的,雲南省教育廳名師工作室專家主導的,“以學為主”核心理念的課堂教學展示及其經驗交流學習培訓活動。我懷着激動和興奮的心情參與了此次學習活動。真的很厲害!真的很震撼!想不到兩位老師上得如此美好!很優秀!不用課件,都能把課上得這麼好!這難道不是我多年教學所追求的嗎?是啊!每個老師都在思考每一天的課堂教學應該如何處理,如何去上,才能讓學生很好的理解和掌握新知識點。歸根到底就是備好課的問題,常規的做法就是去找各種各樣的課件。而這兩節展示課,為我今後的課堂教學提供了課堂教學改進的依據。

1.課堂教學的本真就是迴歸課堂,返回課堂

組織學生學習知識,學會學習,永遠是每個老師追求的根本。以學為主,以學生的學習為中心,關注學生學習的思維能力,推理能力的培養是本次活動的教學理念。這兩節課都是自始至終做到了,也體現到了。從學生學習的點滴細節入手,從學生自身學習思維方式,思想轉變出發,引導學生動起來,比劃起來,練起來,最後達到理解知識,熟練起來,掌握起來,既學會了知識,又培養了孩子的空間觀念,空間推進能力和空間想象能力。

2.課堂教學的本真就是提高孩子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動起來

平時我的課堂也是這樣追求呢!但是總是有不會上課和聽課的孩子,總是有先積極,後倦怠的學習時機。這兩節課始終以學生為主體,以學生的學習為重點,教師引導,學生組織學習,複習。學生引導學生,學生組織學生,學生當老師,提問學生。既活躍了課堂氣氛,又讓全班同學積極參與,積極思考動了起來,積極動手操作了起來,積極主動性很強烈,充分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學習慾望。

3.課堂教學的本真永遠都是培養孩子的思維能力,推理能力和空間想象能力

但是我的實際教學中,往往包辦代替的多,放手讓孩子想象的時間和空間確實太少了。巫老師的這節課,自始至終都是讓學生利用操作白板通過拖拉拽,平移,旋轉等手段,讓學生親自動手操作學習知識,複習知識,鞏固知識。既做到了知識之間聯繫和轉化,又突破了知識點的重難點,又處理了關鍵知識的理解和掌握。使學生學得清,學得深,記得牢,掌得久。

真得是很震撼!真的是值得推廣和鑑借!值得我終身的學習。我將繼續努力,加強學習,改進自己的課堂教學舊模式,學習和推廣這兩位老師新教學模式,砥礪前行,繼續努力。

橋觀摩課心得體會篇6

數學離不開生活,生活中處處有數學。現代教育觀指出:數學教學,應從孩子以有的知識經驗出發,讓孩子親身經歷參與特定的教學活動,獲得一些體驗,並且通過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將實際問題抽象成數學模型,並對此進行理解和應用。學數學不光是為了計算和應用,更不是為了無休止的做題;學數學,是在學一種化繁為簡,解決問題要有依據的數學思想,是在學一種思維方法。解決問題應是數學課程的中心,解決問題的過程就是幼兒從生活經驗和客觀事實出發,通過主動探索,發現數學,學習數學的過程。

一、教師必須要更新教學觀念

只有樹立“以幼兒為主體,充分發揮幼兒的主觀能動性”的教育觀,使幼兒從生活經驗和客觀事實出發,在研究實現問題的實踐活動中學習數學、理解數學、發展數學,進而喜歡數學。如:多翻閲報刊雜誌、多向有經驗的老師請教、多到兄弟園參觀學習、多利用網絡信息和外地相互交流科研成果等等。知識的掌握和運用是無止靜的,只有活到老、學到老,才能不被時代所淘汰;只有不斷創新和不斷進取,才能跟上時代的步伐。

二、教師必須要改進教學方法

教育家説:“玩具是幼兒的天使,遊戲是幼兒的伴侶”,幼兒就是在遊戲中、在玩中一天天長大和進步的。遊戲深受幼兒喜愛,融入數學知識的遊戲或者説將數學活動設計成遊戲則更受幼兒的歡迎。在數學活動中,我總是採用遊戲的形式,千方百計地把幼兒的注意力吸引過來,讓他們全身心地投入到活動中,這樣,枯燥的數學知識就會變得有趣,簡單重複的練習也因遊戲而變得生動起來,小朋友學得輕鬆、學得愉快,效果也會更好。激發幼兒的想象力和思維力,多采用啟發、引導、積極參與等方法,指導幼兒勇敢大膽地探究問題。培養幼兒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勇氣和能力,應從幼兒園實際出發,根據數學教學中的不同內容、不同教學目標、幼兒的個性差異,選擇一種或幾種最優的教學方法,綜合加以運用,靈活多變。

三、在數學教育中,注意尊重和呵護幼兒對數學的興趣

提供一個愉快、和諧、自由、寬鬆的學習環境,讓幼兒通過實際的操作與體驗來學習。如:教“果汁吧”活動中,課前在數學角里佈置一個果汁店的情景,店裏擺滿了空果汁瓶數個、白開水和蜂蜜或橙汁、同樣大小的紙杯10個、彩色筆等等。老師當果汁店的老闆。選教室的另一角安排果汁吧,讓幼兒輪流當老闆和客人。這樣使幼兒在愉快、寬鬆的環境中學會了瓶子和杯子之間的容量關係,從而又使幼兒在學習的過程中和大家分享了開果汁吧的樂趣,使數學知識原本比較抽象的概念具體化了,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教育內容應根據幼兒的興趣點選擇,要相似於幼兒生活,相似於幼兒心理髮展,相似於動物性,相似於幼兒的好模仿、好户外活動、好奇、好合羣、好成功、好稱讚、好動、好遊戲。

四、尊重幼兒的年齡特點,瞭解幼兒行為的真正目的,理解幼兒自發的學習數學的良好動機

教師應通過仔細的觀察和傾聽孩子們的談話,瞭解幼兒表面看似錯誤行為的真正目的,避免誤解和傷害幼兒,保持他們永久的樂於探究身邊數學現象的慾望。幼兒的認知、體能、語言表達、社會技巧等能力的發展都是漸進的,經過學習而不斷積累、發展、成型,因此,幼兒教育是一個系統過程,在教學中必須循序漸進,長期堅持,需要教師在教學中不斷總結經驗教訓,不斷取長補短。只有這樣才會取得預期的成果。

五、根據需要創編體育遊戲

根據數學科的教育計劃,許多遊戲是讓小朋友在室內進行桌面操作的,能不能創編一些包含數學練習的室外體育遊戲呢?因為那樣既可以滿足幼兒户外活動的需要,同時也能進行數學練習。實踐證明,根據數學教學的需要,創編一些易組織的體育遊戲是可行的。

六、結合幼兒感興趣的特例設計數學遊戲

幼兒由於年齡較小,不能保持長久的注意力,對於枯燥的數學更是愛不起來,注意力集中不起來。一次,組織幼兒看魔術表演,我發現在整個過程中小朋友都能高度集中注意力,有滋有味地觀看。這説明,小班幼兒不是不能相對時間長一點地集中注意力,而是視內容和形式而定,能吸引幼兒的內容和形式就能讓幼兒保持長時間的注意。如:小班學數字“4”。我講了《4的故事》:小白兔問媽媽:“媽媽,今天我們認什麼字呢?”兔媽媽拿起一張寫有“4”的卡片,説:“教你認‘4’,1、2、3、4的4”。小白兔看了看卡片,説:“媽媽,我會認4了。”兔媽媽説:“你去找一找4的朋友吧!”小白兔走呀走,遇到一張桌子。桌子問:“小白兔,到哪兒去?”“我去找4的朋友”“我就是呀,你數一數我的腿吧!”小白兔鑽到桌下數起來:“1、2、3、4,你有4條腿,對,你是4的朋友。”講到這裏,我開始問:誰還是4的朋友?小朋友很自然地就回答出:椅子、牀、小狗、小兔……4條腿,都是4的朋友。這樣發展了幼兒的想象力、創造力和發散思維能力。

總之,只要我們有目的、有計劃地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他們就一定能夠自覺地、毫無負擔地、積極地接受知識。這樣,既開發了智力,培養了能力,又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橋觀摩課心得體會篇7

今天我有幸觀摩了郭素英、王有花的課堂,此次觀摩學習使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國小數學課堂教學的生活化、藝術化。課堂教學是一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話題,大家對教材的鑽研都有自己獨特的見解。通過這次聽課,讓我受益匪淺。下面我就結合實際來談談自己的一些體會。

首先,郭素英老師在《常見的數量關係—單價、數量、總價》這堂課中,從孩子們身邊熟悉的“太陽城”超市引入新課,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出發,拉近了老師與學生、學生與新知識的距離,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很容易的引出“單價”、“數量”、“總價”的概念,使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掌握。其次,結合例題中具體情境,分析得出單價、總價、數量三者之間的數量關係為:單價×數量=總價;並從中引申出:單價=總價÷數量、數量=總價÷單價。整個教學過程思路流暢、條理清晰、層層遞進。最後,郭老師設計了既有新意,又有梯度的練習題,使學生當堂掌握了本節課所學的知識。

王有花老師在講授《加減混合》這節課時,注重與學生溝通,拉近教師與學生的`距離感,使學生迅速與老師拉近距離,投入到課堂中。在課堂開始時,王老師向學生們講述了醜小鴨變成白天鵝的故事,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通過複習連加連減的運算,為學習加減混合運算奠定了基礎。通過一個故事,王老師創設了有趣的學習情境把複習舊知和探究新知很好的銜接了起來,符合一年級學生的認知規律和心理髮展特點,通過動靜結合地方式,使學生輕鬆且牢固地理解掌握了加減混合運算。

數學源於生活,生活中處處有數學。通過觀摩兩位老師地課堂,我認識到,在教學時要融入生活中的數學,使他們感到生活與數學密切相關的道理,感到數學就在身邊,對數學產生親切感,激發他們學習數學、發現數學的願望。藉助於學生的生活經驗,把數學課題用學生熟悉的、感興趣的、貼近於他們實際生活的素材來取代,使學生對學習不再陌生,不再感到枯燥,體現了教學內容的生活化,增加教學的實效性。

總之通過這次學習,讓我領略了優秀教師的教學風采,為我今後的課堂教學提供了寶貴的經驗。同時我也認識到了自己的不足,在今後的日常教學中,我將不斷更新教學理念,改進教學方法,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爭取成為一名合格且優秀的數學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