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心得體會

為官心得體會6篇

欄目: 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2.69W

參與社會實踐中大家一定備受啟迪,需要寫出一篇體會,寫好心得體會可以讓自己深刻地領會所學內容和主旨,本站小編今天就為您帶來了為官心得體會6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為官心得體會6篇

為官心得體會篇1

為官不為,是指一些領導幹部不履行或不認真履行應盡的職責,是非面前不表態,矛盾面前不敢上,風險面前不敢闖,失誤面前不擔責,歪風面前不敢斗的行為。

自中央八項規定執行以來,臉難看、事難辦的機關作風大為改觀,吃拿卡要、胡作非為之風大幅收斂。在這種內設高壓線,外念緊箍咒的大環境下,黨風政風為之一新。但門好進了,臉好看了,為官不為的太平官現象卻有所抬頭。許多老百姓抱怨,有些幹部手不伸了,錢不拿了,事卻比以前變得更加難辦甚至不辦了,推諉扯皮、拖卡慢蹭的情況也多了起來。應該説這是新形勢下出現的新問題,如不解決對事業的發展有百害而無一利。為官不為可分為以下幾種類型:

第一,居功不為型。這種人工作時間較長,年齡較大,資歷較老,有的已接近退休年齡,升遷無望。他們覺得自己過去作過貢獻,現在已船到碼頭車到站,該歇歇腳、享享清福了,於是乎工作上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得過且過,只求不出事,不想再幹事。

第二,無利不為型。這種人信奉無利不起早,遇事先打利益算盤,利大大幹,利小小幹,無利不幹。甚至在作風建設面前消極怠工,不求過得硬只求過得去,疲疲沓沓混日子。

第三,無膽不為型。這種人怕字當頭,怕為人先,怕擔風險,怕擔責任,怕得罪人。他們認為,幹事就會有風險,就難免出錯,就會得罪人,改革容易失範,創新容易出事,進取容易受挫,只求不出事,寧可不幹事,但求平安無事。

第四,激勵缺乏型。幹部需要激勵。一個地方如果有良好的政治生態,在幹部的選拔任用和獎勵上公平公正,對幹事創業者能給予及時的提拔重用和褒揚獎勵,則積極幹事創業自然會蔚然成風。反之,如果一個地方的政治生態不好,用人不公,賞罰不明,甚至出現逆淘汰現象,讓賢者不如親者,乾的不如看的、跑的、送的,則為官不為行為就會像瘟疫一樣蔓延。

不良表現有三:

慢作為:推諉拖延、效率低下。

庸作為:把關不嚴、監管不力。

懶作為:消極怠工、紀律鬆弛。

產生原因有四:

一是信仰缺失。少數黨員幹部對領導交辦的事就為,而對羣眾的事情就不為,漠不關心,這是為人民服務權為民所用意識降低和淡薄的表現。

二是責任缺失。少數黨員幹部喪失擔當意識,工作因循守舊保守固化,不想創新不敢幹事,把不出事作為最大原則,忘卻了自身崗位應盡的職責。

三是能力缺失。一些黨員幹部因為不學習、不研究,存在着能力恐慌、本領恐慌,面對新形勢新任務無所適從,自然難作為。

四是制度缺失。干與不幹一個樣、幹多幹少一個樣、幹好幹壞一個樣。由於缺失合理公平的考評考核體系,也導致一些黨員幹部喪失工作激情。

主要措施:

一要定崗、定員、定編、定責。為官不為主要原因是職責不清,如果職責定位清楚,知道自己做什麼,這一問題會很好解決。

二要加強思想教育,樹立擔當精神。加強對黨員幹部進行宗旨意識和從政道德教育,使黨員幹部時刻牢記自己的身份是公職,職責是公務,待遇是公定,牢固樹立當官須為民、為官須有為、當官與發財應當兩道、幹部的價值就在於擔當、不幹事也是腐敗的理念,以幹事創業為榮,以為官避事為恥,引導幹部在其位,謀其政,司其職,幹其事,建其功。

三是完善用人機制,引導為官有為。通過完善用人標準、完善考核辦法、加強幹部交流工作、建立和完善幹部退出機制,及時撤換那些精神懈怠、能力滑坡、不思進取的庸官懶官。

四要強化監督機制,克服為官不為。包括加強組織部門和紀檢監察部門的監督,把為官不為作為監督的重點,嚴格執法執紀,讓為官不為者及時受到問責和懲戒;加強羣眾監督,積極開展羣眾問政、民主評議、民意調查等工作,督促幹部認真履職,擴大人民羣眾對幹部任用工作的知情權、參與權;加強輿論監督,及時褒揚勇於擔當、幹事創業的幹部,鞭撻為官不為的幹部,在全社會營造幹事創業的良好氛圍。

為官心得體會篇2

4月20日,第二批黨的羣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推進會在瀋陽召開,中共中央政治局、中央黨的羣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領導小組組長講話強調,要深入貫徹落實在河南蘭考調研指導時的重要講話精神,堅持高標準高質量,堅持從嚴從實要求,把每個環節的工作做紮實做到位,確保教育實踐活動取得實實在在的成效。説,遵守規矩不是無所作為,為官不易不能為官不為,要引導黨員幹部增強深化改革的思想自覺,增強攻堅克難的責任擔當,增強一心為民的公僕情懷,保持昂揚向上的進取心,保持幹事創業的精氣神。

隨着黨的羣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步步深入,以及中央各種禁令的密集下發,公務人員的灰色利益受到強烈衝擊並逐步剝除,於是,一些公務人員、領導幹部產生了憋屈心理、埋怨心態,為官不易甚至官不聊生的感歎也隨之產生。他們要麼覺得幹得越多就越有可能觸犯禁令,產生了畏懼心理,要麼覺得付出多,得到少,產生了不平衡心理,於是把消極應付作為應對各種監管的法寶,往往只滿足於做個太平官,雖不犯錯但也無所作為。如果從這個角度來分析,有的人之所以會感歎為官不易,心生抱怨進而心生懈怠,工作消極,碌碌無為,本質是個人私心在作怪,企圖以此抵抗中央政令,夢想恢復往日的那種逍遙自在。

其實,積極的正確的為官不易應當包括以下三種含義:一是官門更難進了。隨着政治體制改革的深入,特別是幹部任用管理制度的改革,選拔程序越來越嚴密科學,幹部教育管理越來越嚴格規範,當官的門檻越來越高,靠歪門邪道和關係、後門進入官場的可能性越來越小。二是官道更難行了。隨着經濟社會不斷髮展,各種新事物、新情況不斷出現,一系列深層次矛盾和問題日益凸顯,協調各種利益關係的難度不斷加大。對於手握公權力、肩負一方發展之責的領導幹部來説,如何跟上時代潮流,提高素質能力,以更好地履職盡責,推進改革發展穩定,是一項重大考驗。三是好官更難當了。巨大的社會變革,對官員的思想觀念、價值取向和行為方式產生了深刻的影響,面對物慾橫流、各種誘惑增多的花花世界,要當焦裕祿、孔繁森、牛玉儒、楊善洲式讓羣眾擁護、領導滿意的好官、清官,比過去更不易了。

然而,儘管為官不易,但每一個為官者決不能因此而為官不為。當官的難與易、為與不為,不僅體現出當官者的綜合素質,更折射出為官者的境界高下。古人講在其位,謀其政,也反覆強調,我們不舒服一點、不自在一點,老百姓的舒適度就好一點、滿意度就高一點,對我們的感覺就好一點。各級官員必須時刻敬畏權力,珍惜權力,視擁有權力為重大責任、光榮使命,為擁有權力卻沒能為黨和人民做好事而自責和不安。為官不易,更需要有所作為,這需要廣大幹部不斷增強宗旨意識、服務意識、責任意識,不斷學習新知識、積累新經驗、掌握新本領,摒棄私利,夙夜在公,兢慎為官,真正為人民掌好權、用好權,更好地幹事創業、推動發展。

為官心得體會篇3

當前,少數黨員幹部臉好看,事不辦,成為人們熱議的話題。

臉好看,事不辦,是在糾四風、正作風的背景下產生的一種不良症狀。患這種病的典型表現是:樹正氣但不辦事,守規矩但不作為,把為官不易搞成為官不為。

工作作風上的問題絕對不是小事,任其發展下去,就會像一堵無形的牆把我們黨和人民羣眾隔開。現實生活中,無形之牆有硬牆和軟牆之分。硬牆好拆,比如臉難看、門難進等問題,但軟牆卻難拆。何謂軟牆?就是搞為官不為那一套。譬如有的單位門開着、人也在,態度也熱情、説話也客氣,辦事卻依舊很難,要麼這次説你缺這個,要麼下次説你少那個,來回折騰好幾趟;有的被告知業務已受理,請耐心等待,之後便石沉大海;還有的當面説不合規、不好辦,私下找關係後才肯辦。諸如此類,白巖鬆也深有體會:這堵軟牆就是相關部門的回覆態度很好,但是給出的回覆卻浮於表面,而且遲遲看不到根本改變。這樣的軟牆,比之硬牆,更容易傷老百姓的心,更容易降低黨員幹部在羣眾中的形象和威信。

為官不易決不能搞成為官不為。事實上,為官不易和為官不為一點也不矛盾。共產黨人為官,既要幹事,又要乾淨。為官不易就是保證幹事的乾淨。巨匠是在嚴格的規矩中施展他的創造才能的。只有為官不易,才能保證為官者幹好事、幹成事、不出事。否則,還像以前一些人那樣,搞權錢交易,不收禮不辦事,必然會受到黨紀黨規的懲戒。

做官何為?荀悦在《申鑑·政體》中説:治世所貴乎位者三:一曰達道於天下,二曰達惠於民,三曰達德於身。再通俗點講,當官不為民做主,不如回家賣紅薯。封建官吏尚且如此,共產黨的幹部應有更高的境界。我們常講,打鐵還需自身硬,強調自身硬,就是為了更好地打鐵,為了更好地給老百姓辦事。不去打鐵,不為民做主,自身硬又有何用?所謂打鐵,就是要敢於為民請命,敢於啃硬骨頭,做到平常時愛人民、關鍵時為人民、危險時護人民。

有些人之所以把為官不易搞成為官不為,根子裏是公權為公、當官為民的思想樹得不牢,公權為私、當官發財的觀念根深蒂固;職業道德、公僕情懷樹得不牢,市場交易、利益交換的觀念根深蒂固。殊不知,黨員幹部身份是公職、公僕,職責是公務、公幹,維護的是公益、公利,倡導的應該是擔當、責任、使命,恪守的應該是公私分明、先公後私、公而忘私,堅持的應該是嚴以修身、嚴以用權、嚴以律己,謀事要實、創業要實、做人要實。如果把市場上的那一套用到為官做人上,搞不送禮、不辦事,或者守規矩、不作為,就不配人民公僕的稱號,遲早要被人民羣眾掀翻在地,被黨組織清理出黨員隊伍。

為官不易當是擔當不易。共產黨人做大事不做大官。做大事就要捨得奉獻,就要吃苦吃虧,就要敢於擔當、擔起所當。在深入開展羣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今天,為官不為已為時代所不容,為官避事平生恥必須印刻在每名黨員幹部的心頭。面對羣眾處理具體問題時,不能再拿領導不在條件不具備情況很複雜等理由為自己的不作為來辯解,而是從羣眾關切的問題做起,從羣眾身邊的小事抓起,抓一件成一件,積小勝為大勝,在解決具體問題中讓羣眾看到新氣象新變化。

為官心得體會篇4

以反腐之力治為官不為

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但要抓緊上路。

黨的以來,制度籬笆越扎越緊,紀律要求越來越嚴,四風頑症得以糾正,腐敗蔓延勢頭正在扭轉。沒有反腐過頭,也不存在矯枉過正,所以還要堅持不懈,以治標之力治本,以反腐之力反一切偏頗認識,以新的作風、新的成效,激發改革發展強大活力。

首先,要認清危害。當前,雖然亂作為現象正在被剷除,但也出現了熱度消減、消極怠工的新動向,出現了只要不出事,寧願不做事的無為官,出現了讓人猜不透底、摸不到邊的忽悠官,遇到問題打退堂鼓、遇到矛盾繞道走的太極官,諸如此類問題。應該講,無為也是腐敗。究其原因:一是佔用公共資源,比如崗位、職位等;二是佔有資金俸祿。無為的腐敗,如同潛伏的毒瘤,不予重視,不僅會逐步變硬變堅,還會慢慢癌變,最終損害改革發展大局。所以,要講清問題危害,認清形勢任務。

其次,要跟上節奏。為什麼解決腐敗舊問題,又出現無為新問題?是因為我們還沒有做到系統、全局地思考解決問題,沒有做到經濟發展、改革創新與反腐倡廉的力度統一,沒有落實治本的責任,沒有跟上改革的節奏。腐敗問題可以通過監督檢查來查究,但改革發展卻需要創新與活力來推動。因而,要繼續嚴懲腐敗,讓廣大黨員幹部常思貪慾之害;要疏堵結合,通過制度重構、營造氛圍來凝聚改革活力,通過區別對待,寬容失誤、失敗,減少荷載負壓,引導健康成長,激發擔當勇氣。

再次,要形成共識。一方面,反腐永遠在路上,要看大局、明大勢,不誤讀形勢、不誤解精神、不誤會任務要求,做清醒明白之人。另一方面,擔當之責更要形成共識。沒有共識,就沒有合力;沒有合力,就形不成改革的勢能;沒有勢能,雙輪驅動就無從實現。清廉只是底線,發展才是真英雄。嚴查貪庸混,激勵勤能卓,才能形成清廉為官、事業有為的強大氣場;敢於擔當不推諉,勇於負責不避責,善於作為不亂為,才能形成改革發展的強大動力。

為官不易不能為官不為

中央八項規定執行以來,從中央到地方加大了對違反八項規定精神行為的曝光和懲處力度,各級各地各部門各單位的所謂隱性福利、灰色收入明顯減少,特別是黨的羣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聚焦四風問題,老百姓也有了更多新要求新期待,一些官員明顯地感覺到為官不易、官不好當,甚至還有一些公務員產生退出江湖之想。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黨員幹部特別是領導幹部必須敬畏法律法規,自覺遵守規矩。為官不易,這是對為官當政者的素質要求和規範約束,是必須要強化的。但是,正是因為有了這樣那樣的約束,一些官員乾脆將慵懶散當作了家常便飯,認為反正沒有了這樣那樣的好處、實惠,幹多幹少一個樣,在思想上、工作上、精神狀態上產生了懈怠,將為官不易異化為了為官不為,還有一些官員產生了怕羣眾的思想,這不僅不利於個人的成長,也會對黨和人民的事業造成不必要的損害,必須堅決予以克服。

深化改革的思想自覺不能丟。思想是行動的先導。全面深化改革,是黨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做出的重大決策和戰略部署。各級黨員領導幹部,務必要切實增強深化改革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要樹立不改革,就沒有出路;不全面深化改革,就沒有長遠發展的認識,讓全面深化改革的精神實質和決策部署在思想和頭腦中牢牢紮根。要加強對黨員幹部理想信念教育、黨性黨紀教育、羣眾觀念教育,消除消極對待、貪圖利益等不健康的心態,要有力有序開展黨的羣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對照理論理想、黨章黨紀、民心民生、先輩先進四面鏡子、對思想之垢、作風之弊來一次大掃除、大檢修,實現思想認識大提升、作風行為大轉變。

攻堅克難的責任擔當不能失。在其位,謀其政,擔其責。敢於擔當,是提出的好乾部標準中極為重要的一個方面。黨員幹部特別是一把手幹部,承擔着引領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職責,而發展的道路,向來不是平坦的,勢必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和挑戰、激流和險灘,必須切實增強攻堅克難的責任擔當。在黨的羣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一把手要親自過問、具體指導,不當甩手掌櫃,不遊離於活動之外。既帶頭參加活動,為黨員幹部樹標杆、作表率,又切實履行好引領者、組織者、推動者的責任。在助推發展、促進和諧、服務民生等工作中,必須克服畏難情緒,將責任擔當起來,並在解決複雜問題和攻堅克難中提升執行力和公信力。不負責、不擔責、不盡責,就必須被嚴厲問責,從而倒逼幹部履職盡責。

一心為民的公僕情懷不能缺。當官不為民做主,不如回家賣紅薯。官員有沒有作為,有多大作為,關鍵要看其有沒有一顆為民之心。個別黨員幹部,心中裝的不是人民羣眾,對人民羣眾缺乏真感情,不能將人民羣眾當父母、親人,不能站在羣眾的立場想問題、辦事情,成天盤算的是自己的小算盤、小九九,他們認為的為官不易是覺得在現在的高壓反腐敗、反四風的形勢下,自己的日子不好過,面對羣眾的挑剔、監督,覺得官不好當,這樣的幹部不可能成為人民滿意的好公僕。各級各地黨員幹部特別是領導幹部,必須將人民的利益舉過頭頂,始終做到情為民所繫,權為民所用,利為民所謀。要將重心下移、力量下沉,想羣眾之所想,急羣眾之所急,將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進行到底,才能成為人人敬仰和愛戴的人民公僕,也才能有所作為,有大作為。

幹事創業的進取精神不能少。毛澤東同志説過,人活着是要有點精神的。黨員幹部尤其需要精神飽滿,對黨和人民的事業充滿激情,不當太平官、混事官、懶散官。然而,令人遺憾的是,少數公務人員、公職人員,缺乏主動向上的進取心和幹事創業的精氣神,工作上只求過得去,不求過得硬,甚至滿足於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缺乏一種對工作精雕細刻、精益求精的較真精神、認真態度,辦事拖拉、作風疲沓,遇事推諉扯皮、得過且過、明哲保身,有的還佔着茅坑不拉屎,凡此種種,有這樣精神狀態的官員,不可能為黨和人民做多大貢獻。各級黨政官員,要想當好官,必須珍惜來之不易的工作機會,要有隻爭朝夕、幹事創業的進取精神,要把工作當事業來做,將事業當生命來愛惜。如此,才能對得起自己頭上的那個官帽,也才能對得起黨和人民。

毋庸置疑,遵守規矩不是無所作為,為官不易不能為官不為,要引導黨員幹部增強深化改革的思想自覺,增強攻堅克難的責任擔當,增強一心為民的公僕情懷,保持昂揚向上的進取心,保持幹事創業的精氣神。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成為黨的好乾部、人民的好公僕。有為才能有位。為官不為,也就沒有資格再在為官的位置上呆了。

為官心得體會篇5

一段時間以來,有的地方出現了一些改頭換面的“為官不為”現象,引起各界關注。從中央到地方,多次提出對“為官不為”現象加強整治,這對各級黨員幹部是一種警醒和鞭策。落實全面從嚴治黨的要求,就要堅決整治各種“為官不為”現象,對庸政、懶政“動刀子”“出重拳”。

應當看到,除了久治難絕的“門難進、臉難看、事難辦”等“衙門作派”,“為官不為”也有一些“新變種”:例如有的幹部在經濟新常態下發展思路和工作方法調整不及時、不到位,缺乏主動進取精神;有的幹部對反腐倡廉的新態勢和新要求有“不適感”,怕擔責任、怕擔風險,甚至抱着“不求過得硬、只求過得去”的敷衍態度。

個別幹部“為官不為”,暴露出他們在權力觀、政績觀上的偏差。他們在內心深處沒有牢記“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繫、利為民所謀”的要求,只想當官不想幹事,只想攬權不想擔責,只想出彩不想出力。必須清醒地認識到,“為官不為”現象與全面從嚴治黨的要求背道而馳,危害性不容忽視。任由個別“為官不為”現象滋生,不僅會傷害政府公信力、敗壞幹部隊伍形象,更會殃及羣眾利益、影響發展改革大計。

整治“為官不為”,既要思想上重視,更要在制度約束和日常監管中抓落實。首先,要建立和推行黨員幹部權力清單、程序清單和責任清單的行政權力運行機制,壓縮推諉扯皮空間,提升行政效能;其次,要不斷完善政績考核和幹部評價機制,鼓勵勤勉者上、慵懶者下;此外,紀檢監察部門、效能管理部門和社會監督之間要形成合力,對“為官不為”的典型案例及時曝光、嚴肅追責,讓“為官不為”的不良作風沒有立足之地。

落實全面從嚴治黨要求,需要廣大黨員幹部以身作則、點滴踐行。新形勢下,廣大黨員幹部必須不斷增強自身的政治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在思想上、行動上堅決摒棄“為官不為”等庸政、懶政、怠政習氣,以更高標準和要求主動作為,勇於擔當,努力形成人人幹事創業、個個奮勇當先的良好氛圍,不斷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新局面、新風尚。

日前,中央政治局常委、黨的羣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領導小組組長提出一個鮮明的觀點:"為官不易"但不能"為官不為"。

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中國大地的行政官員中間,"為官不易"的聲音漸漸多起來。其原因有二。一是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央規範各級幹部行為的多項禁令密集出台,立規矩、糾"四風",執紀監督空前嚴格。一些官員感到"為官不易";二是"為官不易"對一些官員來説,舊方式尚存依賴,立新更是不易,形勢的快速發展也讓其感到了本領恐慌和問責的壓力。

其實當今官員感到"為官不易"是好事。世界上任何一種職業,如果做好都是不易的。做官也是一種職業,而且是一個高風險、高壓力、高誘惑的職業。目前,絕大部分官員普遍存在較大的"心理壓力"、"心理疲勞"及"壓抑"心理。常懷"為官不易"之心,既是對中央三令五申的敬畏,也是既不循規蹈矩,又奮發有為、勇於創新的內心真實寫照。

"為官一任,造福一方",無論是經濟發展、社會進步還是民生改善,各級黨員幹部的責任重大。往深處推進改革勢必對既定利益格局進行重新調整,會遇到較大阻力。改革的這些複雜性、艱鉅性、緊迫性都是對各級黨員幹部的巨大考驗。一個敢於做事、勇於擔當的黨員幹部,發出"為官不易"的感歎,是對當前發展大勢的清醒與自覺。有所知,才會有所畏,才會如履薄冰,不易之感才會沛然心間。

為官誠然不易,"為官不易"可以不為官,但既然選擇為官就不能不作為。在其位,就要謀其政。從本質上講,"為官不為"是一種典型的官僚主義。在反"四風"的背景下,也許會有官員認為約束多,越"不為"出錯機會就會越少。在新的政績觀考核下,抓項目做決策,不但要看官員幹了什麼,而且還要看效果,決策失誤,甚至還會被問責。"為官不易"不能成為"為官不為"的藉口。

為官要為,而且要願為、能為、善為。社會發展到了一個矛盾疊加期,經濟發展與生態保護的矛盾、分配不公的問題以及就業難、住房難等問題交織在一起,矛盾重重疊疊。在各種矛盾之間,要遊刃有餘,就必然要求黨員幹部打破常規、敢於創新,用新辦法解決新問題。感到"為官不易",就要在不易處補課,加強修養,提高學識,不斷把不能為的事情變成能為、願為的事情。

為官心得體會篇6

在我市召開市級機關作風整頓動員大會後,市直部門單位迅速行動,認真部署,相繼召開機關作風整頓動員會,並結合自身實際,明確目標任務,突出特點特色,確保活動開好局、起好步。

——着力解決懶政怠政庸政等“為官不為”的問題,切實增強轉作風、提效能的緊迫性和主動性,確保機關作風建設持續紮實推進。市公安局要求,全市公安機關和幹警要以開展大學習、大查擺、大培訓、大創新、大晾曬為載體,借作風整頓之機,堅決打贏這場着力解決“為官不為”問題的攻堅戰。共青團市委要求,把機關作風整頓作為一項重大任務來抓,對敏感程序和重點領域、重點崗位開展明察暗訪,對各種“為官不為”的行為嚴肅處理,將作風整頓考核評價與幹部任用、獎懲、問責有機結合起來,在全市團委系統形成學習先進、爭做先進的良好風氣。市統計局要求全局幹部職工,認真查找精神狀態、綜合素質、創新意識、服務水平、數據質量、統計調查、辦事效率、工作落實、遵規守紀、清正廉潔等方面存在的不足,分析根源,制定措施,堅決整改糾正,真正解決“不能為、不想為、不敢為”等問題。

——結合各自實際,突出問題導向,對照八種新風正氣,找差距,查不足,務求抓出實效。市財政局明確提出,要解放思想,推進財政改革創新、強化資金績效管理、破解發展資金瓶頸,把出亮點作為財政工作的主題,着力打造人無我有、人有我優、在全國全省扛旗奪牌的亮點,創造更多的“滄州模式”。市住建局要求幹部職工,對照“四個不適應”和“八個突出問題”查擺出的32項問題,立即開展自查自糾,盯住薄弱環節和重點工作,追根溯源、見人見物,立行立改、綜合施策,確保整改到位。市交通運輸局對查擺問題要求局領導班子帶頭,所屬各級領導班子和每一名幹部,逐一查擺問題,並分別列出清單,針對問題立行立改,確保實現“一月見變化,三月見成效,半年基本整改到位”的目標。

——把整頓成果最終落到更好地服務發展、服務羣眾上。市政府研究室提出,所有參加學習人員要記好學習筆記,撰寫體會文章,深刻認識機關作風中存在的突出問題,認真查找,逐條拉出單子,分析原因,制定整改措施,嚴肅認真整改。作風整頓要與改革創新、做好本部門工作結合起來,努力推動滄州經濟發展。市婦聯提出,在全體黨員中開展黨性黨風黨紀和道德品行教育,深化基層幹部損害羣眾利益專項整治,對落實重大決策部署不力,違反政治、組織、工作和羣眾紀律的嚴肅問責,以督查問責倒逼工作落實。市中心醫院要求全院強化服務意識,更新服務理念,營造職能科室圍着一線轉,醫技科室圍着臨牀轉,醫護圍着患者轉,幹部圍着羣眾轉,全院圍着服務轉的良好氛圍。同時,亮化服務窗口,細化服務措施,強化服務保障,進一步提高全院整體服務水平,讓患者和羣眾切身感受到作風整頓帶來的深刻變化。

基層幹部學習為官不為心得體會【2】

中國經濟步入新常態,有些幹部卻把新常態當做“為官不為”的擋箭牌。國務院李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對為官不為、懶政怠政的,要公開曝光、堅決追究責任。在依法治國、從嚴治黨的要求下,如何根治“為官不為”、深化作風建設,讓幹部既廉又勤,乾淨幹事?

用考核和問責治理“為官不為”

新常態對領導幹部提出了新要求,政府要曬出權力清單和責任清單,權力要接受監督制約。對幹部的考核,應有新的標準和辦法。考評的導向和標準明確後,就要嚴格監督和問責。

中國體制改革研究會祕書長王滿傳:首先要讓地方政府、各部門官員知道新形勢下對他的要求是什麼,新形勢下到底該怎麼為。一是列出權力清單,責任清單,負面清單。對官員要有明確要求,承擔責任。二是調整領導幹部考核體系,對官員提出要求。

國家發改委經濟研究所所長宋立:十八屆三中全會後,中組部出台了新的幹部考核評價體系方法。其中減少了經濟發展類指標的比重,增加了人民生活、社會發展、科技進步、節能減排等方面的指標。

中國社科院廉政研究中心副祕書長高波:一是改革。要對幹部考核評價體系進行結構性的調整。二是要監督,包括問責。考核方式應該增加新元素,比如能不能把幹部的考核評價體系更加開放和多元,不要變成少數人來評價少數人,讓我們黨員羣眾,讓我們的社會公眾的知情權、話語權、監督權能夠做實。包括利用互聯網新媒體手段,對政情、政績有更多監測手段。在這個基礎上,拿起問責手段。

從根本上解決官員做事“動力源”

解決幹部工作的動力源問題,需要進行公務員薪酬改革和獎懲機制的良性激勵,保證公務員有正常的晉升通道和職業尊嚴。

中國體制改革研究會祕書長王滿傳:要分析為什麼一些幹部尤其是基層公務員沒有積極性心態,是不是與待遇有關?是否與目前的幹部人事制度有關?我到基層調研發現,一些縣提拔幹部是按照年齡劃線,50歲提不到副處就晉升無望,提前退居二線了,而在縣這一層,四五十歲正是幹事的時候。沒希望自然就喝茶打牌去了。幹部人事制度中央明確要改革,要採取新的措施。另外,對於怎麼樣創新,在簡政放權之後不再審核後在怎麼樣創新和提高能力方面要採取措施,不但只拿鞭子,也要有胡蘿蔔,要扶上馬,用綜合措施應對問題。

新華網特約評論員、新華社高級記者陳芳:解決幹部工作的動力源問題,就是要讓有為幹部有位,要形成這樣一種良性激勵機制。我們看到,中組部出台新的幹部考核評價體系,這是很好的考核導向。另外,對公務員特別是基層公務員和財政供養人員調資,不斷激勵他們幹事創業的熱情,也是從待遇留人的角度給踏實幹事的幹部給予更好保障。對於公務員和廣大幹部而言,要讓他們也能夠體會到為民做事的職業尊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