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心得體會

精選《捕捉兒童敏感期》讀後感範文示例三篇

欄目: 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1.5W

《捕捉兒童敏感期》這本書告訴家長要學會排解自己煩躁的情緒,用自己的耐心和關愛去引導孩子正確成長,相關的讀後感你知道怎麼寫嗎?以下是本站小編和大家分享精選《捕捉兒童敏感期》讀後感範文示例三篇相關參考資料,提供參考,歡迎你的參閲。

精選《捕捉兒童敏感期》讀後感範文示例三篇
《捕捉兒童敏感期》讀後感 篇1

最近幾天讀着網上下載的《捕捉兒童敏感期》,文中介紹的敏感期的真實案例,確實像一把金鑰匙,引領着我瞭解兒童成長的規律。以前孩子的一些行為我不理解或簡單的理解為是小孩子的幼稚行為,但看着本書,我從中找到了答案。

所謂敏感期,是指在0--6歲的成長過程中,兒童受內在生命力的驅使,在某個時間段內,專心吸收環境中某一事物的特質,並不斷重複實踐的過程。順利通過一個敏感期後,兒童的心智水平便從一個層面上升到另一個層面。

去年冬天有段時間佳凝對裙子“情有獨鍾”,天天要穿裙子去幼兒園,有時還問我她美嗎。當時我簡單的認為她在“臭美”,現在看來,那是她審美的敏感期在發展。

佳凝在家用各種凳子擺她的家,輕易不允許別人動。前幾次奶奶趁她上幼兒園時把凳子收了,惹的佳凝很不高興。奶奶一次次的收,佳凝一次次的擺,從幼兒園回家佳凝會先檢查她的凳子是否被挪動。現在我知道了她的這種行為源於秩序感,她要保持她的那個家的原樣。她一次次的擺,是執拗敏感期的一種表現。

單身宿舍是公廁,每次去廁所時,佳凝要先看看哪個廁位乾淨。若達不到她理想的乾淨程度時,佳凝會轉身回家用她的小便盆。以前我只是簡單的理解為小孩還挺愛乾淨呢,原來她是在追求完美。

最近佳凝在家又玩起了泡泡水,瓶瓶罐罐的裝滿水,還要加上點肥皂或洗衣粉。要按以前我會強烈制止,玩水弄得到處濕乎乎的,還要浪費肥皂。但現在我知道不能過於“干擾”她了,要給她充分的自由。

佳凝喜歡啃指甲,現在我在想,是不是她“口的敏感期”時被打擾,現在正在補課呢。

兒童的各種敏感期結合在一起,要陪她度過6年。這6年內,各個階段有不同的敏感期。如果各種敏感期的動作沒有被外界(家長和老師)所打擾,她就會發展得很全面。否則,孩子自身有一種修補的功能,將佔用其他時間、場合彌補。如果6年內都沒有彌補,則孩子的發展不全面(可能長大後會出現其他問題--屬於潛在的)。很遺憾自己是個“粗心”的媽媽,沒有更早些瞭解兒童的敏感期。但慶幸現在我已讀着《捕捉兒童敏感期》,且決心要做個細心的媽媽,以後要多觀察孩子的言行,不“干擾”她的成長,要多從孩子的角度出發多理解孩子。

《捕捉兒童敏感期》讀後感 篇2

看過這本書,再回憶起兒子的很多行為,終於明白,孩子被我們誤解的太多了,不過還好,一切還來得及,還好,在孩子的這些正在進行或已經過去的敏感期,我沒有簡單粗暴的對待。那麼,我們一起跟着這本書,看看那些容易被誤讀的兒童敏感期,請認真的對待我們的孩子。

1、世界就是味道

孩子最初是用口感知世界的。是的,孩子們都喜歡吃手,甚至吃腳,吃一切可以拿到手中的東西,我們其實都知道這是正常的,但是不是都制止過呢?我們的干涉,使孩子不能很好的滿足自己的心理需求,使有的孩子這個敏感期無限延長。我想,兒子的咬嘴脣,我真的不該阻止,我停止阻止之後,他慢慢的咬的不那麼頻繁了,就這麼簡單,這不是壞毛病啊。

2、手是人類智慧的工具

吃手的另外一個好處,就是能使孩子學會自由的控制手。當孩子學會自由的使用手之後,開始亂抓一切不被大人認為可以抓的東西,好吧,我也制止過兒子抓我認為不可以抓的東西,手是身體功能中最偉大的智慧的工具啊。不過還好,我知道對孩子來説,動手能力是很重要的,所以,後來我可以耐心的讓他自己做他想做的事,用自己的手,努力阻止自己想幫助他的衝動。

3、扔東西、搬運東西是搗亂?

兒子在很長一段時間內,被爺爺奶奶批評最多的是,他喜歡扔東西,把擺放整齊的東西扔在地上,你讓他撿,他全當沒有聽到,繼續往前走,繼續扔……原來,這是孩子認知世界的方式,通過這些行為他明白自己和它物是分離的、物與物也是分離的道理;

而搬運東西,哈哈,兒子熱衷於把一樣樣的東西費力的從一個房間挪到另外一個房間,超級有成就感,在上幼兒園小小班的時候,最喜歡的事情就是把小朋友們從凳子上趕走,把凳子排成排在教室裏推……這原來是他感知他和物品、空間之間的關係,是他認知空間的最初過程,不是搗亂。而他很喜歡的把積木壘高、推倒,再壘高、再推倒的過程,同樣是對空間感受的過程。然後他喜歡鑽到衣櫃裏、桌子下面玩耍,我家小朋友的這個時期,我雖然不知道是空間敏感期,但沒有制止。感受空間,發展到承受更大的空間,這實際上也是一個心理承受能力發展的過程。

4、細小事物的敏感期

兒子每天放學回家都會給我帶禮物,我也會鄭重的接受並道謝,而那些禮物,很多都是小女孩的小皮筋,小釦子,甚至是小朋友衣服上掉下來的亮片,他是怎麼發現的,並且小心翼翼的保存到放學回家?平時帶他出去散步,地上的瓜子殼、小石子、玩具槍槍子,都會被他認真的撿起來。對此,我表示理解。原來,很多孩子都有細小事物的敏感期,這個時期,可以使孩子掌握事物的細節,會使他專注,耐心。如果你的孩子也恰好出現了這些現象,好好保護吧。

5、秩序敏感期、執拗

在這本中,秩序敏感期是在2歲半左右,執拗敏感期被認為是秩序敏感期後,兒童形成了一種秩序的內在模式,一旦被破壞,兒童就會哭鬧、焦慮。我認為,這兩個時期可以在一起談感想。

兒子從二歲左右開始,就被認為任性,你幫他開門,他哭,要自己開,你把門關上讓他再重新開,他哭,晚了,我要剛才自己開,你唯一能做的,就是看他哭完。這是任性嗎?不是,是他的內在秩序被破壞了。

小朋友有自己的內在秩序,需要你的尊重。小時候,我最不喜歡聽的兩個字是:聽話。以至於現在我還記得,所以,我理解為,孩子需要被尊重,他的內在秩序被尊重了,被髮展了,才會和你認為的秩序或者規則(也就是外在秩序)配對。你單純的強調聽話,他不懂自己為什麼要聽話,為什麼要遵守某些規矩。孩子自己的秩序都沒有被尊重,如何叫他遵守環境秩序,也就是所謂的規則?

所以,表面上看起來任性的孩子,很多都是因為自己的內在秩序被破壞,被誤讀為任性固執,如果用暴力制止的話,他會混亂的,以後所有的秩序對他來説都是無用的。

我想説的是,個人認為,秩序敏感期是最容易被誤讀,被破壞的,而傷害力往往是難以想象的。在孩子處於這個敏感期時,要多理解多尊重,並盡力創造好的有秩序的外部環境。

6、審美、追求完美

兒子的審美敏感期在一歲多就出現了,覺得哪個衣服難看拒絕穿,覺得哪個衣服好看髒了也拒絕脱下來,覺得爺爺奶奶爸爸媽媽的衣服不好看了就攔在門口不讓出去,除非換了他認為好看的衣服,覺得媽媽頭髮紮起來不好看就直接衝過來把皮筋拽掉,看到頭髮散下來滿意的説,嗯,這樣好看……

當然,還有更過分的,如果你給他一個蘋果,未經允許咬了一口,他哭鬧,我不吃,這已經不是我要的蘋果了,原來,這是因為你破壞了蘋果的外觀,不是因為你吃了他的蘋果。

追求完美是孩子的天性啊,有多少人誤解了呢?

7、邏輯思維

十萬個為什麼時期,兒子從一歲多開始,至今未結束,面對一個求知慾強烈的孩子,我儘可能耐心的通過各種方式解答,自己也順便增長了知識。認真對待孩子的每個“為什麼”吧,不管你有多忙。

8、人際關係

關於分享:需要提醒的是,不要強制孩子把自己的東西與別人分享,除非他自己願意。因為這會讓他混亂:我的東西被強制的分給了別人,我也可以強行得到別人的東西。如果強制這個時期的兒童分享他的東西,會給他帶來恐懼感和危機感。還是兩個字,尊重,尊重孩子的意願。

關於朋友:前一秒還在為一個玩具爭的頭破血流,後一秒又聊的熱火朝天,不要急,孩子的問題孩子自己解決。不過兒子過了四歲之後,突然醒悟了,和朋友們在一起,已經不會起衝突了,聊天,追着跑,全天候不冷場,他大概已經會和朋友相處了吧。

好吧,這本書的內容豐富,我列舉的只是自己有體會的,容易被誤讀或容易被忽略的敏感期,當然還有更多的內容給我們更多的啟發。相對於《愛和自由》,這本書的可讀性要強的多,如果你覺得理論性太強,沒關係,有具體的兒童成長故事可以讓你參照,相信會有收穫。

我還想説的是其中一篇文章《沙和孩子的成長》的一段話:沙和水符合所有心智狀態的孩子,玩法變化無窮,每個孩子依據自己的心智,進行自己的玩法,這是大自然賜予孩子最好的禮物。所以,當孩子玩沙和水時,千萬不要阻止和打斷。

最後,引用一段作者的學校給家長髮的一張閲讀書目的下面寫的話:你或許擁有無限的財富,一箱箱的珠寶和一櫃櫃的黃金。但你永遠不會比我富有———我擁有一位讀書給我聽的媽媽。那麼我覺得自己富有在於,我有一位喜歡聽我讀書的孩子。

《捕捉兒童敏感期》讀後感 篇3

太懶惰了,這麼一本小小的書,斷斷續續的,足足看了差不多一年。真是慚愧!趁勁頭足,現在正在看《好媽媽勝過好老師》,已經看完一大半了,這本書比較適合學齡兒童的媽媽,不過提前閲讀也是很不錯的。

這是一本書,粗略看是淺顯易懂,因為全書是由一串串案例故事組成的,述説者為蒙特梭利幼兒園的教師或者在這種幼兒園就讀的兒童的家長,因此,述説的事件也都是兒童為主角,事件小而簡單。細看其實有點難度,雖然沒有深奧的理論,但對如何應對這些特殊的敏感期,卻是一門大學問,正是由於全書看似缺乏系統,更給讀者留下了思考和總結的空間。

全書的述説對兒童種種發展都充滿了由衷的讚歎和崇拜,言語中充滿了愛和包容,尤其對兒童某些“惡劣”的行為和言語的衝撞,都能那麼寬大的包容和理解。在全書中,反覆強調的就是愛和自由,這是父母和老師應對幼兒(0-6歲)各個時期不同發展特徵的方法。曾看過有讀者反映,説這本書只給出了案例,卻沒給出解決應對的方法,我想,給兒童理解,給他愛和自由,這就是本書以不變應萬變的的答案。當然,這只是宗旨,如何具體的應變,還需智慧。

在我家裏的老人看來,我對涵涵的種種作為,有溺愛之嫌,隨便他去玩什麼,隨便他翻東西,我都只是在旁邊看着,只是負責他的安全,並不制止。但是,這是我們值得思考的,如何做到給他充分的愛和自由,卻不至於到溺愛的程度?如何來界定二者?在什麼時候説不,在什麼時候説可以?哪些才是真正的愛和自由?如何在寶寶的種種看似“頑劣”的行為面前保持冷靜和寬容,並探求這種行為背後的真正意義,而不是順手就操起手中懲罰的工具?

也許,這是我想的太多了。

但是,冷靜,這門功課真是太難修了。昨晚,只不過少給涵涵衝30毫升的牛奶,他就把半夜醒來的時間從4點提前到了1點,害的我差點衝他發脾氣,惡狠狠的坐起來,看着他任他在那裏趴在那裏拱啊,翻啊,哼啊,哭啊,都沒理他,最後才無奈的給他喝牛奶。好在是黑夜裏,小傢伙看不清我的臉色,否則肯定會嚇壞,呵呵。

修煉,修煉,繼續,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