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心得體會

閲讀《青春萬歲》讀後感5篇

欄目: 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1.62W

  閲讀《青春萬歲》讀後感5篇



閲讀《青春萬歲》讀後感5篇


《青春萬歲》是前文化部長王蒙在19歲時所寫,寫的是1952至1953年間一羣十八九歲女高中生的故事。這一羣三十年代出生的人在尚不長的人生經歷中經歷了抗日戰爭、內戰、解放戰爭,下面本站小編和大家分享閲讀《青春萬歲》讀後感文章,提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讀後感一

《青春萬歲》的背景是建國初期。革命的成功強化了人們革命的信心,共和國的誕生更增強了人們對未來的憧憬。歷史使革命的種子注入了青年的血液,在最青春最純潔的時光中,他們滿懷憧憬地嚮往着共產主義的大熱潮。楊薔雲、袁新枝、鄭波都是“少年布爾什維克”情結的外化,他們加入學生自治會,參加集體遊行,愛國愛黨愛人民,喊着口號,像今天我們追星一樣崇敬着先進工作者,勞動模範,地下黨員,抗美援朝志願者……她們作為黨、團的青年學生幹部,關心輕視政治的落後分子,鼓勵出生於資產階級家庭的學揭露家庭罪惡,清除受外國教會荼毒的“反革命”分子。“明天給我們的到底有多少陽光和花朵,多少責任和期待,這,我們不太清楚,但是我們都確定的知道了未來的生活道路,這道路就是為了祖國,為了社會主義獻出一切!”

《青春萬歲》裏,王蒙一邊敍述中學生的革命活動,一邊插入革命詩歌、歌謠和蘇聯小説中的情節,來歌唱學生們的青春熱情。“是單純的日子,也是多變的日子/浩大的世界,樣樣叫我們好奇/從來都興高采烈,從來不冷漠/眼淚,歡笑,沉思,全是第一次。”青年人的理想與青春是渾然交融的,青春點燃了崇高的理想,理想也豐富了青春。青年們能真實地、強烈地感受到本身身上迸發的青春活力,奔騰的青春召喚她們自覺地承擔起時代賦予的使命,將祖國的偉大建設視為最高理想。

這就是“五零”後的青春!那一羣活潑可愛的女中學生,懷着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和為祖國獻身的夢想,帶着純真的心靈和堅持不懈的精神,在青春的道路上留下了一段華彩樂章。重温《青春萬歲》,心靈震顫不已,願致一次無悔的青春。

讀後感二

我一直思索着《青春萬歲》算不算是王蒙的另一部“傷痕文學”的代表作。在讀完了《蝴蝶》,讀完了《相見時難》,王蒙更多的是在描述文革那一代人所能經受的精神創傷,在一遍又一遍的心靈對話中板起臉來與自己對話,與偉大的馬克思主義對話,與崇高的布爾什維克對話,與自己的過去對話,與自己的敵人對話。在一次又一次的“揪出反動派”“打倒反革命”的紅色瘋狂的席捲背後,互相揭發,就連曾在八年抗戰,四年解放戰爭中建立起來的信任都蕩然無存。於是,王蒙那一代人,在自己最青春最純潔的時光中,讀着《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滿懷憧憬地嚮往着共產主義的大熱潮中,慶幸着自己能夠生於這個偉大的年代,慶幸自己能夠不受舊社會的罪,成長於毛主席的懷抱下,於是,他們加入學生自治會,參加集體遊行,愛國愛黨愛人民,喊着口號,像今天我們追星一樣崇敬着先進工作者,勞動模範,地下黨員,抗美援朝志願者……

寫這本書的時候,作者才二十出頭,好一個青春年少,於是,他也像書中所有主人公一樣,雖然對所謂的“革命”有着火一樣的熱情,但理解卻是膚淺的。《青春萬歲》出版的時候,他已經五十多歲了,面對同樣的一部作品,它對王蒙的意義已經不再侷限於青春時代的文學理想。他説,這是為了紀念,紀念被文革,被“四人幫”,被紅色革命所革掉的純真的記憶。如果説王蒙好幾部中篇和短篇小説是用吶喊的方式來訴説那個十年對人性的壓抑,對人格的扭曲,那麼,《青春萬歲》則是用另外一種方式來訴説其中的痛苦。整部作品就好像一部青春回憶史,雖然瑣碎,但卻真實,展現了那一羣羣五十年代的高三學生的組織、學習、家庭和生活。解放伊始,“三反”“五反”運動的餘熱還未完全退去,而除去了一切國民黨統治過後的北京,連國小生都懂得了要做“毛主席的好孩子”。那一羣女校的準大學生,儘管學業緊張,儘管也面臨着複雜的現實,儘管也曾發出了“世界上有那麼多的事,我還不瞭解。生活裏,有許多殘酷”,儘管不得不面對新舊社會交替在思想關上的困惑,但這,僅僅被她們輕輕理解成了“黨和國家的敵人”“被毒害太深的同志,需要我們好好去改造她。”,於是,她們逐漸地,逐漸地,形成了一股強大的力量,一股温暖的力量,不論是貧下中農,工人,還是地主的小姐,天主教的小教徒,都被這股團結的力量吸引了,融合了。

“當我看着睡下了的帳篷,還有這清明的天空和滿池的荷葉,我想起我們的暑假,想起你的已經過去了的,和我的正在進行其中的中學時代,幸福就好像從四面八方飛來,而我禁不住流淚……”生活是美好,學習是美好,同學還有同志是可愛的,於是不分你我,推心置腹,雖然一聲聲的“同志”,一句一句的“我們要有鋼鐵般的意志,就像保爾柯察金那樣”,一遍一遍的對偉大壯麗事業的想象,雖然引起了別人對她們“沉重的負擔,無謂的忙碌和虛妄的熱情”的可憐和她們“小小年紀就這麼嚴肅”的反對,但依舊擋不住她們的青春熱情。這就是“五零”後的青春吧。

讀後感三

寫這本書的時候,作者才二十出頭,好一個青春年少,於是,他也像書中所有主人公一樣,雖然對所謂的“革命”有着火一樣的熱情,但理解卻是膚淺的。《青春萬歲》出版的時候,他已經五十多歲了,面對同樣的一部作品,它對王蒙的意義已經不再侷限於青春時代的文學理想。

他説,這是為了紀念,紀念被文革,被“四人幫”,被紅色革命所革掉的純真的記憶。如果説王蒙好幾部中篇和短篇小説是用吶喊的方式來訴説那個十年對人性的壓抑,對人格的扭曲,那麼,《青春萬歲》則是用另外一種方式來訴説其中的痛苦。整部作品就好像一部青春回憶史,雖然瑣碎,但卻真實,展現了那一羣羣五十年代的高三學生的組織、學習、家庭和生活。解放伊始,“三反”“五反”運動的餘熱還未完全退去,而除去了一切國民黨統治過後的北京,連國小生都懂得了要做“毛主席的好孩子”。
        那一羣女校的準大學生,儘管學業緊張,儘管也面臨着複雜的現實,儘管也曾發出了“世界上有那麼多的事,我還不瞭解。生活裏,有許多殘酷”,儘管不得不面對新舊社會交替在思想關上的困惑,但這,僅僅被她們輕輕理解成了“黨和國家的敵人”“被毒害太深的同志,需要我們好好去改造她。”於是,她們逐漸地,逐漸地,形成了一股強大的力量,一股温暖的力量,不論是貧下中農,工人,還是地主的小姐,天主教的小教徒,都被這股團結的力量吸引了,融合了。

“當我看着睡下了的帳篷,還有這清明的天空和滿池的荷葉,我想起我們的暑假,想起你的已經過去了的,和我的正在進行其中的中學時代,幸福就好像從四面八方飛來,而我禁不住流淚……”生活是美好,學習是美好,同學還有同志是可愛的,於是不分你我,推心置腹,雖然一聲聲的“同志”,一句一句的“我們要有鋼鐵般的意志,就像保爾柯察金那樣”,一遍一遍的對偉大壯麗事業的想象,雖然引起了別人對她們“沉重的負擔,無謂的忙碌和虛妄的熱情”的可憐和她們“小小年紀就這麼嚴肅”的反對,但依舊擋不住她們的青春熱情。這就是“五零”後的青春吧。

讀後感四

《青春萬歲》是前文化部長王蒙在19歲時所寫,寫的是1952至1953年間一羣十八九歲女高中生的故事。這一羣三十年代出生的人在尚不長的人生經歷中經歷了抗日戰爭、內戰、解放戰爭,但他們的學習和生活是那樣的豐富多彩,絲毫不比我這個90後遜色。

首先説説他們的組織。他們當中有人是地下黨,其他人也是積極地進行或支持着黨團工作,時刻不停地進行着批評與自我批評,落後的人及時進行自我改進或得到幫助,有困難的人受到盡心盡力的關照。現如今的我們,入團似乎很容易,入黨也不是太難,但我作為一名黨員除了每月的黨日主題活動真的沒有感受到太多歸屬感,思想有沒有走偏更多要靠自己去發現、去改正;最近身處疫區,我想過要做些什麼,但不是醫生護士的我能做的只是跟大多數人一樣,好好宅在家裏。

再説説他們的個人發展。50年代的高中生,沒有那麼大的升學壓力,但意識到了在學習上的落後之後,他們會奮力追趕;課餘,他們組織新年聯歡會,參加夏令營,唱歌跳舞是他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們甚至沒有太大的就業壓力,畢業了可接受分配。但他們依然積極進取,充滿理想,渾身散發着青春的光和熱。反思自己,除了學習好像什麼都不會,現在連學習似乎也不太會了,喜歡的瑜伽,鍛鍊,閲讀都沒有好好堅持下去,因為還有智能手機的誘惑。

上述文字透露着我對那個時代的無限嚮往,但結合時代背景,我們知道那是一個怎樣的年代呀,新中國剛剛成立,百廢待興,可他們又經歷了多少苦難呀,舊社會的殘酷在許多人身上留下了疤痕、在許多人心裏留下了陰影。對比起來我們生活在了一個多麼幸福的年代,大部分事情可以有自己的選擇,他們能進行的活動,我們也都能夠開展,且有好得多的條件滿足,但我們似乎沒有那麼充滿理想、那麼青春洋溢。這不得不説是大時代背景的變化我們要做的應該是管理好個人,以能適應時代的發展,不被時代的發展所左右。

最後回到作品本身,書中幾個性格迥異的女生,被寫得那樣鮮活。無私堅強的鄭波,正直坦率的楊薔雲,善良懂事的袁新枝,上進自我的李春一個個説不上完美但鮮活可愛的人兒,讓我們真想飛到那個年代和她們交個朋友。讀這樣的書,真的很快樂!

讀後感五

文中的鄭波無疑是一個接近完美的人物。在鬥爭時期,年紀尚小的她就勇敢地參加了戰鬥,毫不退卻,成為了團的分支書記。在結束了鬥爭,國家號召和提倡學習的時候,她又開始努力學習,那種拼命學習的勁頭是任何人都比不上的。鄭波的一切都是靠自己的努力得來的,她樂於助人,勇於拼搏。書中鄭波的形象是近似於偉大的,無論何時都可以努力走在大家的前面,做大家的領路人,鄭波是大家學習的優秀榜樣。

相較而言,楊薔雲便顯得活潑可愛,且熱情似火,也更貼近我們的生活。她有各種各樣的朋友,可愛的張世羣,憂鬱的蘇寧,沉穩的鄭波。她敢愛敢恨的性格坦誠直率,因而受到了更多人的喜愛。鄭波曾對楊薔雲説:我羨慕你,羨慕你的熱情的火,你的不顧死活的勇氣。你勇往直前,義無反顧。你到處留下痕跡,到處都是主人。”這一段評價足見薔雲的可愛特別。

李春是一個帶有些反面色彩的人物。她對人大方,但內心自私;她博學多才,卻不願幫助別人;她才華橫溢,卻自以為是。這樣的性格使她在每每接近成功時註定失敗,她卻將失敗歸結於運氣不好。李春在失敗的打擊,同學的批評,老師的指引下,終於一步一步認識到自己的錯誤,最終也開始幫助別人,參與各種活動,為班級贏得榮譽的同時,也為自己贏得了一份真誠,一份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