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心得體會

校長入職培訓心得體會三篇

欄目: 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5.67K

大家在工作學習中有寫心得體會的習慣嗎?通過寫個人的心得體會,有助於我們今後少走彎路。以下是本站和大家分享的校長入職培訓心得體會三篇的參考資料,提供參考,歡迎你的參閲。

校長入職培訓心得體會三篇

校長入職培訓心得體會1

非常感謝領導給我這次外出學習的機會,通過這短短的_0天時間,培訓雖很短,從中學到的知識卻使我受益匪淺,感觸頗多,使我更深刻的認識到這份職業的精闢之處,在很大程度上開拓了我的眼界、增強了自己的業務能力,認清了自身與其它銀行員工所存在的差距,明確了自己今後的學習發展方向,為今後的學習和業務技能培訓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一、“高”,理論層面高

本次學習,這裏有一流的教師、一流的設備及一流的管理。他們從職業教育發展的思想到職業教育的理念;從中國當今的職業教育的政策到國外職業教育的體系;從理論高度到實踐層面向我們展示了職業教育所處的大好時機以及德育教育面臨的新挑戰。從宏觀層面給我們介紹了新的教育理念,讓我們感受到了教師,尤其是德育教師的光榮使命。領導們心懷天下、高屋建瓴,跳出德育看德育,不僅給了我們高遠的視角,也讓我們學會了胸懷大局、勤業精業。

二、“廣”——授課內容廣、專家層面廣

本次學習聽了許多多年工作在教育戰線教師的説課、講課,涉及理論和實踐,以及這所學校正在進行的課題研究。既有宏觀的政策、理論;又有微觀的教學方法、科研方法。他們傳授的知識猶如一張縱橫交錯的網為我們開闊了視野,打開了思路,相信我們會用這些知識加上自己的努力在以後的工作中有所收穫。

三、“新”

1、觀念“新”。本次培訓的不再是泛泛而談、空洞説教,更多的是把先進的理念結合自己的研究告訴了我們新的理念與方法。比如讓學生學會處理關係模式、引導激勵學生的技巧與方法、網絡時代的職業教育發展等,這些新的觀念從不同的方面促使我們更新德育教育觀念。

2、視角“新”。本次培訓有從經濟學角度看職業教育的,有從社會學角度看職業教育的;有從心理學看德育教育的;還有從企業發展看德育教育的。不論從哪個視角都對職業教育,尤其是德育教育進行了深入的剖析,引發了我們更多的思考。

3、形式“新”。本次培訓形式新穎、活動豐富:有領導的報告、專家的講座;有企業調查、員工互動;除此以外還有課堂活動、公民實踐活動社會調查等,也讓我們有了新的體驗。通過學習和大家的交流、活動,讓我們迸出了許多思想的火花,對今後的教育教學工作有了更多的思考,也為今後的德育工作提供了更多的學習模式。

這次學習讓我們重温了學生時代、聆聽了老師多年的研究心得、感受了同學們純潔的友誼,相信_0天的學習收穫終將隨着夏天的到來在教師陣地裏開花結果。


校長入職培訓心得體會2


從_月_日至_月_日,我參加了中國小校長遠程培訓。短短的近一個月的培訓,讓我有幸聆聽了十多位教育專家的精彩報告,眼界大開,使我在學習中得到發展,培訓讓我用理論武裝了頭腦,使我受益匪淺。下面就從幾個方面簡單談一下感受:

一、理解更深刻

從__的《關於教育事業科學發展若干重要問題的思考》到張力教授的《我國教育改革發展形勢和中長期政策要點》;從魏書生局長的《學校管理民主化與科學化》到鄭金洲教授的《學校內涵發展與校長領導力》;從何立嬰教授的《教師心理健康的維護與增進》到田慧生所長的《教育智慧與智慧型教師》;從勞凱聲所長的《當前學校依法治教中的若干問題》到王悦羣教授的《學校的法律地位》;從周之良教授的《學校德育熱點探析》到關鴻羽教授的《學校如何指導家庭教育》;從名校長王建宗的《校長的辦學素養與品牌效應》到陳玉琨教授的《中學校長與高層次人才培訓》他們精闢的論述,先進的教育、教學、管理的理念,都在教育引導着我,促使我反思,激勵我奮力前行。蘇霍姆林斯基曾説過這樣一句話:“校長對學校的領導,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領導、業務上的指導,其次才是行政管理。”於是,使我懂得了作為一名校長應從以下兩方面做起:

1、提高自身政治素質,在道德品質上做教師的榜樣。從《校長管理新理念和校長成功之路》和《學校內涵發展與校長領導力》的報告中和名校校長的身上,感受到的是那種崇高的人格魅力和對教育事業的執着追求,作為校長必須不斷提高自身的政治素質,努力提升自我的人格魅力,在思想品德、道德修養上做教師的楷模,時刻用苛求的眼光看待自己,用欣賞的眼光看待師生,做師生的知心人,真正達到春風化雨潤物無聲。

2、提升自身能力素質,在改革創新上做教師的引路人。沒有改革就難以發展,缺乏創新發展就會滯後,通過培訓,讓我首先轉變觀念,思考我們學校的教育實際,雖然教育設施薄弱但教學成績不能薄弱,雖然規模小但質量不能低,所以“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有為”的思路在我腦海中生成,這就需要自身提升能力素質,在改革創新上做教師的引路人。通過這次培訓,我加深了這種理念,提高自身素質,樹立終身學習思想,自覺地投身到學習中去,做一個與時俱進、不斷進步的學習型人才,只有這樣才能不斷地超越自己。

二、心底更踏實

培訓讓我更加理解了學校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讓我更堅定了自己的想法,實現高層次的學校發展。這次培訓中,很多專家、校長都大講特講學校文化建設,將諸多辦學行為都上升到文化層面去解讀,使我深信,學校要實現高層次發展,必須靠師生認同的文化去引領。培訓中心主任陳玉昆教授將學校的發展劃分為三個階段,對我很有啟發意義:第一階段,學校管理要靠校長的人格魅力;第二階段,學校管理要靠一套完善的管理制度和機制;第三階段,學校管理要靠學校文化。以我校為例,聯繫到臨汾四中幾十年的興衰更替,尤其是近多年的發展,我深有感觸。遠的不説,就説近幾年,我們的辦學業績在市內有點影響,不少兄弟學校來我校學習,他們到底學到了我們學校的什麼,有形的東西當然看得到,不少人認為我們這方面還不如他們呢,但無形的東西他們是難以在短時間體驗得到的,這個無形的東西就是文化,臨汾四中的獨特文化。這種文化一是四中人所具有的“不甘落後,敢於拼搏”,“勤奮、嚴謹、求實、拓新”的精神。二是我們所打造的“人文化氛圍”、“自信心培養”等等。所有這些彙集起來,也許是我們賴以發展的文化,我們靠的就是這個沒有規定的“章法”,它培育了臨汾四中良好的學風、教風、校風,使臨汾四中實現了高質量、高效益,但我們還需要在此基礎上再提煉、再昇華,去掉那些和別人簡單雷同的東西,真正培育出臨汾四中的文化內質,並將這種文化滲透在辦學行為的方方面面,從而實現臨汾四中真正意義的高層次發展。

三、找到了差距

反思自己的學校管理,目前還存在着價值趨向不明,不利於學校整體發展;學校文化力沒有發揮作用等等。因此就要求自己要做到沉下身子乾點實事,讓我們的校園充滿人文關懷,讓學生享受童年的幸福,讓教師品味精彩的人生。新加坡中國小校長委任狀上這樣寫着:“在你手中是許多正在成長的生命,每一個都如此不同,每一個又如此重要,全部對未來抱着憧憬和夢想。他們都依賴好的指引、塑造和培養,才能成為更好的個人和有用的公民。”這字裏行間流淌着一個國家對基礎教育的涓涓深情,對校長辦學的殷殷期望,因此,校園需要關愛,欣賞和傾聽,哪怕是一筆漂亮的橫、豎、撇、捺,抑或是一次有勇氣的錯誤回答,我們都應該給予尊重的肯定,尊重是人性的起點,也是教育的起點,又是教育的一縷陽光。培訓讓我懂得今後努力的方向一是勤於學習。如參觀考察、閲讀教育論著和優秀教育期刊,這是我應用型學習的途徑。在我缺乏思想原創的情況下,因校而宜地引進外校辦學的智?成果同樣有着積極的促進意義。二要善於思考。思考的過程是辦學經驗的總結過程,也是管理思路的明晰過程。思考是一種心靈的自我對話,久而久之,必然會碰撞出思想的火花。

四、產生新想法

培訓其間聽專家講課的同時,產生了一個新的思路,實現學校的內涵發展。以來,學校內涵發展成為基礎教育改革的一個關注點。鄭金洲教授在分析時指出,它的一個背景就是基礎教育發展的外部條件極大改善,學校規模發展告一段落,實施素質教育,推進新課程改革的形勢,要求學校將提高管理水平的着眼點放到內部上。學校內涵發展的要素較多,但最根本一點就是人的專業化發展問題,即校長的專業化發展和教師的專業化發展。説實際點,在臨汾市中國小中,有不少人把校長做成了“官”。一旦校長變成“官”後,他所用的思維往往多了一些行政思維,少了一些教育思維,他所考慮的是自己的行政級別的升遷,而不是個人專業成長,這樣的校長辦學肯定容易幹出連自己都認為是違背教育規律、扼殺人才成長的事,因為他所考慮的多是校“外”,而不是校“內”。不少人在管理學校而沒有領導學校。一旦定位為管理學校時,校長往往只是忙於事務,停留於常規,學校教育就不可能上升到文化層面。同樣又有不少人把教師做成了“師傅”。教師一旦異化為“師傅”後,只能年復一年地簡單重複,在重複中失去進取心。還有不少人把教書當成了“職業”,而沒有當成事業。當把教書僅僅作為“職業”時,每天把工資混到手就算完事。在我們的隊伍中有不少蠢人、笨人,工作上還算盡職盡責,自認為自己做出了一點小小的成績,但從來沒有重視個人專業成長問題,究其實質,就是一種職業倦怠心理,這種職業倦怠現象嚴重影響着學校隊伍的專業成長。人的素質得不到提升,何談學校的內涵發展。再説現實一點,校長和教師的專業化成長,大的方面關乎到學校的發展,小的方面關乎個人利益。因此,要提高教師的素質,加大教師業務培訓力度,進行校本研訓,進行教育科研、課堂教學變革,關注教師的實踐積累與反思,提升教師教育智慧。

教育的本質就是文化與精神的傳承,需要用一生的品格去薰陶,用一生的時光來完成,在這個過程中,我們能夠以寧靜之態,追求教育返璞歸真的東西就會少走彎路,還我們的教育以本真的美好,這是大智者的思想。也是我追求的辦學理想!總之,校長培訓,時間雖短收穫頗大,用心品味用之不竭,學以致用思考更深。真正的做好教育,需要一份寧靜之心,少一點浮躁,多一份清醒,少一點功利,多一份淡薄。讓自己在寧靜之中尋求教育美好的未來吧!


校長入職培訓心得體會3


我非常榮幸地參加了鄭州教育局在陝西師範大學舉辦的副校長培訓班。培訓期間,我們聆聽10多位專家報告,參觀現代化裝備的師大信息樓,晚上散步在古都西安的街道上,感受着濃郁的歷史文化。同時,培訓也給了我們學員們深入學習、交流、思考的平台,正如毛傑局長所説,學習是成長、是享受。雖然只有6天的時間,我們的筆記卻記得滿滿的,心靈享受着成長的幸福。

一、理念定位專業引領

校長是學校發展的總設計師。首先要做到的是定位,給自己定位,給學校定位。

角色定位。校長是什麼?是學校管理者?教育者?引領者?是也不全是。學校有時候需要管理,但不能僅僅強調管理。我覺得校長更應該是引領者,教育先行者。教學校長更應該清楚自己的角色,做一個“以德為先,育人為本,能力為主、引領發展、終身學習”的思想的引領者,然後是實踐的先行者,最後才是管理者。

學校定位。首先清楚自己學校的基本情況及優勢、不足。學校未來的發展方向需要深入思考、充分調研並逐步明確的。作為省級示範性高中,學校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是必須的。怎樣提高?怎樣讓學生的學習生活質量更高?面對現實,首先師生要有清晰的、共同的學校發展願景,讓每一個教職員工,每一個學生有希望有奔頭的生活、學習和工作。如何實現學校的願景?校長既是引領者,也是行動的先行者。教育局工作作風有“嚴深細實快”,其中“深”,我理解是首先要深入一線,看問題深刻,才能工作有深度。“一具體就深入,一具體就突破”。作為學校副校長,更應該深入學科教學,深入學生生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二、借鑑經驗積極實踐

這次培訓,我特別喜歡來自西安高新中學王淑芳的報告。她的報告來自學校生活,來自教學一線,和我的日常工作,既有相同的地方,又有不少值得學習借鑑的地方。

首先,王校長説到做校長就要用腦謀劃學校發展,用心做好每件事。她還也能用了陶行知的話“國家把整個學校交給你,要你用整個的心去做個整個的校長”,她對待工作的態度就是:永遠像新兵一樣工作。

正如王校長所言,學校就是學園、花園、樂園、家園。我也特別贊同把學校辦成學生的學園,不僅學文化,更要學做人。在學校工作中要注意培養學生的責任意識、擔當意識、耐挫能力和生存能力。德育是鹽,不可能專門讓學生吃鹽,但幾乎每道菜都有鹽。同樣,組織學生活動,應讓活動有更深的內涵,更精心的過程。作為學校主管校長,需要把德育的系列化、深入化作為德育工作的重點。王校長給我們講的學生活動,有的甚至可以直接拿來使用。比如高二年級的成人儀式,先蒐集到老師、家長年輕時和現在的照片,讓人感慨青春的熱情和歲月的流失,讓學生有成人意識和擔當,效果一定不錯。比如高三畢業生迎接新生,畢業學生校友會,體現的是讓學生熱愛母校、感恩母校、回報母校的理念。什麼是成功的教育?學生從學校畢業,戀戀不捨,一步三回頭的教育就是成功的教育。回到學校,我已就在做相關的工作,比如開學典禮時邀請上屆的優秀畢業生參加,給大家講自己的高中生活和感悟,讓同學們給自己的學弟學妹寫信。同時,我們也要逐步找回我們的校友,讓他們願意、樂意回到學校來,看看學校的發展變化,提出自己的見解,為母校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三、悦納自己快樂工作

心理方面的報告是大家比較歡迎的,這次王淑蘭老師的《黨政幹部心理健康的一般標準》也不例外。王老師年已過八十,看起來卻只有六十歲的樣子,思路清晰,語速較快,幽默風趣。作為一個教育工作者,就怕心態老,這樣與學生、與老師們就很難溝通,或者很難給大家帶來積極向上的正能量。

因此,作為教師、作為校長,首先要悦納自己,承認自己這樣或者那樣的不足,然後改變自己。也許我們工作中有不順利,或許我們處理事情中還有欠缺,首先要做到的真是感受自己的情緒,先處理情緒,然後再處理問題。這也與樑冬、吳伯凡的《歡喜》觀點一致。

要想擁有健康的心理,那就是不斷調適自己的認知方式,防止非理性的認知。學會在工作中進行目標管理,即儘可能多的做“重要而不緊要”的事情,這些才是大事情,或者是有思路的事情,慢慢的,“重要而緊要”的事情就會減少,突發事情才會減少。平時減少拖延,不積累“未完成事件”,比如培訓心得,如果在西安培訓期間完成,如果覺得不完美,再進行修改。

王老師還給大家推薦了幾本書,其中渡邊淳一的《鈍感力》,我在培訓後看了。感覺人的不少煩惱都是自己找的,擁有“鈍感力”,就是一種力量。像許三多一樣,執着着自己的“有意義的活”,外界譏諷也幾乎都能轉化為正能量。我們的社會是靠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來維繫的。不管你的頭腦多麼聰明,學習多麼優秀,如果不能很好地處理人際關係的話,就無法享受愉快而有意義的人生。在人際關係方面,最為重要的就是鈍感力。一個人謹小慎微,凡事看得過重的自尋煩惱的時代,必然做不成大事。鈍感雖然有時給人以遲鈍、木訥的,甚至“傻傻的”負面印象,但鈍感力卻是我們贏得美好生活的手段和智慧。

《墨子》中有言“士雖有學,而行為本焉”。這次培訓收穫雖豐,還是要學以致用,在自己的工作中踐行好的理念和做法,讓學校有更大的發展,讓師生有更持續的成長,這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