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心得體會

古詩蟬讀後感7篇

欄目: 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1.56W

大家要知道寫讀後感的過程也是我們鍛鍊語言組織能力的過程,為了深化我們的讀書感悟,一定要將讀後感寫好,下面是本站小編為您分享的古詩蟬讀後感7篇,感謝您的參閲。

古詩蟬讀後感7篇

古詩蟬讀後感篇1

李白,字太白,盛唐時期的詩人,著名的浪漫主義詩人,人稱“詩仙”。

我來談談我看到的李白:

“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

我看到的,是一個不媚權貴,不涉足於官場之人,一個高潔,一個孤傲的李白。命令高力士拖鞋,讓楊運忠為其磨墨,除了他,誰還可以這樣?不肯屈服於人,心直口快,面對不平敢於出手相助,這注定了他的一生與官場無緣。

“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弄扁舟”。

我看到的,是一個灑脱,放蕩不羈的人,一個仗劍走天涯,一個濁酒行千里的人。“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的李白,自命不凡,孤芳自賞。難道他沒有理想,沒有抱負嗎?不!“閒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是他的理想,“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是他的政治抱負。他之所以不去追求,是因為他潔身自好,不想同流合污,想過那種“世人皆醉我獨醒”的生活。

唐朝興起的科舉制成就了李白的名氣,但自古的封建官僚扼殺了李白的未來。這樣一個放蕩不羈,一個豪情壯志的人,就是古代思想的犧牲品。不過,李白終究是成功了,他名字會超過所有的`帝王,永載史冊。

這就是我讀到的李白。

古詩蟬讀後感篇2

書中的每一首詩都是那樣的耐人尋味,每一首詩都是那樣的含義深刻。拿起《唐詩三百首》再去細細品讀,我們會發現,每一首詩都是一則伊索寓言,告訴我們一個深刻的道理。古詩只要細細地去品讀,這便是一生中最大的財富,讓我們一輩子受益。

就這麼屈指可數的幾個字,卻如海上的照明燈,風雪中的煤炭,時時幫助着我們,温暖着我們,這一切,都離不開古詩告訴我們的哲理。古詩,他並不是啞巴,不論是在學習,還是工作上遇到困難,他都像老師那樣教導着我們,關心着我們,給予我們希望。

?唐詩三百首》,寄託了中國人對文明的夢想。作為一個現代人,為了不辜負古人的希望,我們要為他而努力,為他而奮鬥。不僅是為祖國,也是為我們自己,創下偉大的事業。

唐詩是中國詩歌發展的峯巔,是一代文學的標誌。唐詩的作家上有帝王將相、下有漁夫樵人、僧道伶工;唐代詩壇上不僅湧現了初唐四傑、王維、孟浩然、高適、岑參、白居易、韓愈、孟郊、柳宗元、劉禹錫、李賀、李商隱、杜牧等璀璨的羣星,而且升起了“詩仙”李白和“詩聖”杜甫兩位光照千秋的詩壇巨星。

在我們國小生讀的唐詩中,其實有的詩句與我們現實生活中的事情相同,如李白的《靜夜思》是表達詩人思念親人的思想感情。在我們生活中,有許多人外出打工,長時間沒見家人都有思念家人的情感。再比如説,賈島的《題李凝幽居》一詩中有個“敲”字,顯示出賈島行為很文明、很有禮貌。在我們生活中,經常遇到的紅綠燈,大家要遵守交通規則,紅燈停、綠燈行。要是到了一户人家,就要懂得講禮貌、懂禮儀。

讀完這本書,我深深感受到唐詩與我們現實生活的緊密聯繫。我們國小生一定要好好背誦唐詩哦!

古詩蟬讀後感篇3

凌晨五點醒來,坐在陽台上聽鳥語,望着天空一點點的透出光亮,對面樓裏各種燈次第打開,春天的清晨,有涼風拂過,心裏生出繾綣的詩意。遂想起少時背誦過的詩句“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經典唐詩》裏的註解言簡意賅,説此詩意在惜春。這春天多美,彷彿多睡些時刻都是對它的怠慢。於是開燈,去燒了一壺水,準備煮茶,拿起《經典唐詩》在千迴百轉、意藴豐富的唐詩海洋裏遨遊。

喻守真、馬茂元、劉永濟評註的這本書極美,內與外皆是。120首經典唐詩配上75位歷代國畫大師的139幅傳世名畫,這搭配本身就很動人。以仇英的《潯陽送別圖》為封面,初翻的時候想着這絢麗容易迷人眼,過後記起這豐富的色彩下是《琵琶行》裏的片片詩意,是“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裏的無奈和悵惘。對這書的情感就更加複雜起來了。藏在這些詩畫裏的充沛的情感,一字一句一幀一格,得慢慢品,細細品,才能知各種真味,且個人能讀出個人的百轉千回。

扉頁上杜甫的“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又逢君”是真真正正地契合了我這讀詩的情景和心境。這春日的萬千景色,窗外就是一整個温柔的世界,近幾日的心浮氣躁,倒是又被這詩句治癒了。多好啊,杜甫在江南的好風景裏逢着李龜年,雖詩言之外滿是惆悵、感傷,但這描述的景象確實極美的。而我在這南國的好風景裏,就用詩歌表面描述的情景治癒了近幾日的焦躁與不安。多少有點自欺欺人,但詩歌的魅力不也常在於此麼?於每個人而言,讀到的各種況味都有不同。這亦是詩歌的神奇所在。

詩歌重要的不是韻律,而是在於其所感發的生命,在於此時此刻的感受。從張若虛到杜秋娘,這本《經典唐詩》展現了一個最為廣袤豐富的唐朝,也展示了最好的唐朝詩人以及他們的最廣為流傳的詩句和燦爛華美的人生。這本充滿詩意,充滿禪機,充滿美學意味的唐詩讀本,以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和惲壽平的《春山暖翠圖》裏盎然的綠意開篇,到杜秋娘的《金縷衣》和項聖謨的《花卉十開之九》裏的粉色芙蓉花結束,這唐朝乃至這人世間的絢爛、悲傷、愁苦、彷徨、彷彿都在書裏了。

古詩蟬讀後感篇4

許多中國人,都是在唐詩宋詞裏不知不覺中完成了自己生命的成長。小的時候,誰沒有跟着李白看過“牀前明月光”?雖然不懂得什麼叫思鄉,但孩子的眼睛卻像月光一樣清清亮亮。誰沒有跟着孟浩然背過“春眠不覺曉”?背詩的聲音起起落落,一如初春的紛紛啼鳥。

在歷史的長河中,有多少文人墨客在“青山綠水,嬌鶯戲蝶”的意境中寫下了流傳至今的千古名句,或是秋思浩蕩,或是春風飛揚,或是明月千古,或是斜陽晚鐘,又或許是田園林泉和詩酒流連。

翻開《唐詩宋詞三百首》,你應該會聽到江南淅瀝的雨聲,看到碧波上泊着的烏蓬船。青蓮居士當時“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的豪氣,文天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慷慨悲歌,帶給我同樣的震撼,一個是詩仙俠士,一個是愛國不惜生命的偉人,在歷史這條奔流不息的滔滔大河中,他們流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跡。在杜甫“流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的纏綿俏麗中,我又感受到了詩人把這美如畫的情景描寫的如此惟妙惟肖,留給我們的是清雅秀麗的餘韻。

“宛轉峨眉能幾時,須臾鶴髮亂如絲”,“但看古來歌舞地,唯有黃昏鳥雀悲”,這幾句詩,不正是把那種感歎時光無情的悲涼之感表達的淋漓盡致嗎?這句“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把對時光的不捨與感歎融入了這一個個字中。

從留有濃濃墨香的唐詩宋詞中,我們還能讀到那濃濃的愛國情懷。它們也許是李後主“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的深沉歎息;也許是陸游“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的愛國激情;又或許是辛棄疾“醉裏挑燈看劍,夢迴吹角連營”報國無門的情感。詩人任思想在伏案揮毫中狂舞,任對祖國的滿腔熱血在紙上揮灑,留與後世的一代又一代愛國兒女久久瞻仰。

身為一箇中國人,我們應該為祖國擁有如此豐富、瑰麗的文化感到驕傲,我們現代的少年更是要取詩之精華,學詞之涵韻,在這些令人浩氣長舒的詩句中,感受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

古詩蟬讀後感篇5

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閒。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這是我們這學期學的一首古詩,是明代詩人于謙讚美石灰吟的一首詩。這首詩表面上是寫看似平常的石灰,實際上也藴含着詩人的雄心壯志

這首詩既形象地告訴我們石灰是怎麼來的,又讚美了石灰的品質。意思是説,一錘錘地把大山中的石灰巖鑿出來,運到高温的窯中進行焚燒後,就產生了石灰。石灰甘願被千鑿萬鑿、粉身碎骨、烈火焚燒,目的就是要把自己的清白留給人間,貢獻自己。

?石灰吟》也激勵着我學習。一次,老師留了幾道數學題,題很難,有一道我絞盡腦汁,最終還是想不出來。回到家裏我打電話問了同學,原本是想讓她為我講解,但拿起電話就讓她直接把答案告訴了我。之後,媽媽檢查我的數學作業,我全做對了。媽媽問我:“這道數學題是抄答案的還是照同學寫的?”我羞愧的看着媽媽,低聲説:“是同學告訴我答案的。”

每當這個時候,我都會想起《石灰吟》這首詩,它使我努力學習,激勵着我的前進。它使我明白了:只有自身高潔的人,才能獨具慧眼,在尋常事物中發現其中的不尋常。更不要光看事情的外表,更要看清事物的本質。我更明白了,我要做一個純潔的人。

古詩蟬讀後感篇6

?遊子吟》一文是唐代詩人孟郊的佳作,我深深的被這首詩所感動,也被母愛的偉大所感動。

這是一首母愛的頌歌。詩中親切真淳地吟頌了偉大的人性美——母愛。詩的開頭兩句,所寫的人是母與子,所寫的物是線與衣,然而卻點出了母子相依為命的骨肉之情。中間兩句集中寫慈母的動作和意態,表現了母親對兒子的深篤之情。雖無言語,也無淚水,卻充溢着愛的純情,扣人心絃,催人淚下。最後兩句是前四句的昇華,以通俗形象的比喻,寄託赤子熾烈的情懷,對於春日般的母愛,小草似的兒女,怎能報答於萬一呢?

我不由自主地想起了我的媽媽。媽媽把我養這麼大,風雨無阻的送我上學、放學,不辭辛苦,任勞任怨,如果把我比作青草,那媽媽就一定是含辛茹苦的園丁,日夜守護着我,助我茁壯成長;如果把我比作小魚,那媽媽就一定是潺潺流動的河水,温柔的撫摸着我,讓我自由自在的遊動;如果把我比作小樹,那媽媽就一定是明媚的陽光,給我無限的温暖,長成參天大樹。

那一次的風雨夜,使我明白媽媽對我的'愛有多深。那天我發燒了,急性扁桃體發炎,家裏沒有可以吃的藥,外面又下着雨,媽媽怕我淋雨,不敢帶我到醫院,冒雨到藥店給我買消炎藥,吃過藥以後,我漸漸的退燒醒了過來,我看見媽媽正在擦拭着濕漉漉的頭髮,我的心猛然間抖動的厲害,説不出的感動頓時湧向心頭......

我在一天天的長大,媽媽卻在一天天的衰老;我在一天天的強壯,媽媽卻在一天天的衰弱;我的知識隨着年紀的增長,一天天的豐富起來,媽媽卻一天天的力不從心,我很慚愧也很自責,媽媽為我付出了所有的努力和辛苦,由此我想起一句古語——父母恩難回報,母愛是多麼的偉大,我應該怎麼報答呢?用我的努力好好學習,來報答媽媽的養育之情。

古詩蟬讀後感篇7

蘇軾雲:“腹有詩書氣自華。”培根説:“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聰慧。”讀詩,可提升人的智慧與培養情操。唐詩乃我國文學史上的高峯,世界文學的璀璨明珠,我初識古詩是白居易的《賦得古原草送別》“醉過方知酒濃”。之後,我便沉醉於唐詩的世界。

初讀詩,讀的是易上口的語句;再讀詩,才讀出了詩中字詞的斟酌;漸漸的,我在師長地指引下,讀出了詩中或悲或喜的情感。我最愛在學校的文化長廊的濃郁書香裏,讀讀唐詩,讀李白的豪情,在意境中飲酒放歌;讀杜甫的雄渾,讓我和他一起憂國憂民;讀白居易的清揚暢麗,讓自己感染心添一份清雅……每於內心潮澎湃時,彷彿自己是滿腹經綸的儒生,稍不留神就能吐出千古絕句。唐詩陪伴我走過人生的種種境遇,當與友人道別時,“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成為心中的慰藉。當考試失利時,“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鼓勵我突破“行路難”的困境。惟有詩,是我不離不棄的知己和精神支柱。

社會迅速發展,物質充盈卻精神匱乏的時代,很多人忘記了自己的文化之根源和唐詩,去追逐一些索然無味的外來事物。有新聞報道:近六成的人認為中國人崇洋媚外。其實,中國文化博大精深,那些人不瞭解自己文化的精粹和內涵,其實質是極其膚淺和悲哀的。如果我們還不警惕外國文化入侵,有一天我們必將在世界民族之林迷失自我,到時我泱泱中華安在哉!所以,從小開始培養孩子對國學的熱愛之情,在全社會營造濃郁的國學氛圍迫在眉睫。

我覺得唐詩不再只是詩,它更是一種精神,一種嚮往,是中華文化的縮影。我們都應該讀唐詩愛唐詩,不僅僅是我們作為中華民族的一份子,更是因為唐詩的美,因為唐詩的智慧。

Tags:讀後感 古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