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心得體會

張愛玲《傾城之戀》優秀讀後感範文三篇

欄目: 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1.1W

讀後感怎麼寫才不會流於形式呢?這是值得很多人思考的問題,如果只是簡單地複述故事的情節,那麼這樣寫出來的讀後感只是流水賬,無疑是失敗的,你真的會寫讀後感嗎?下面是本站小編整理的張愛玲《傾城之戀》優秀讀後感範文三篇,供大家參考。

張愛玲《傾城之戀》優秀讀後感範文三篇
《傾城之戀》優秀讀後感1

一直以來,我都覺得,讀張愛玲的書就是讀她的人、她的人生。《傾城之戀》這本書我在讀的過程中並沒有多大感觸,直到我放下書細細回想是才頓悟過來。傾城,傾城,本就是一個讓人誤會、讓人遐想的詞,我以為會是怎樣的一個風華絕代的女子才能稱得上她如此的讚美(傾城本是形容女子容貌姣好,另所有人傾倒。漢武帝劉徹的妃子李夫人有’一顧傾人國,再顧傾人城’之稱,傾城引申形容美好、獨一無二的事物)但正以為執筆人是張愛玲,恰恰又因為是她。偌大的白家館,在夜晚的時候總是給人一種空洞寂寥的感覺,時不時傳來一兩句咒罵聲,更是讓人徒生孤寂感。流蘇就是生活在這樣的家庭裏,祖輩的繁華落幕之後,留下的除了僅剩的族產更多的是大手大腳驕奢安逸的生活習慣,於是,如所有人所想,家道沒落,哥哥嫂嫂卻還這樣過着活。這樣封建的大家庭,可想而知,像流蘇這樣的女子是絕對奉行”女子無才便是德”,流蘇原本也以為自己會像自己的母親這樣在適當的年齡由家裏人作主出嫁,然後相夫教子,四世同堂,一生就這麼過了,她想,沒有願不願意,自己是應該這麼過的。流蘇出嫁了,然後又離婚回家了。

這本書在流蘇結婚後的生活是沒有筆墨的,完全的是靠從別人的對話中想象其中的情景。對方是大户人家、紈絝子弟,結婚並不能讓他收了性子,婆家人不管,流蘇也沒法管,也許是因為她看慣了自己哥哥的生活,就覺得這是正常的了,反正家是被敗光了,本來這是事情的正常發展過程,但是流蘇的悲哀之處在於婆家的人卻把敗家的責任歸咎到她身上,在悲憤之下,流蘇離婚回家了。沒想到的是回到家的流蘇不僅要忍受離婚的痛苦還還要承受孃家人的責怪甚至嫌棄。帶回家的嫁粧被哥哥用光了,卻被哥哥嫂嫂説成是自己賴在家裏,吃家裏的,用家裏的,甚至也把家產敗光的責任推到她身上,這讓流蘇情何以堪。“我用了你幾個錢?你住在我們家,吃我們的,用我們的,從前還罷了,添個人不過添雙筷子,現在你去打聽打聽看,大米是個什麼價錢,我不提錢你倒跟我提起錢了”這是流蘇三哥説的,“自己骨肉,照説是不該提錢的,但是提起錢來話可就長了,我早就跟我們家老四説過,我説--老四,你去跟三爺説説,你們做金子,做股票,不要用六姑奶奶的錢沒的沾了晦氣,她一嫁到婆家,丈夫就變成了敗家子,回到孃家來,眼見孃家就要敗光了,天生的掃帚星”看看,這是流蘇四嫂當着流蘇的面説的,生生分出了你、我們。但是沒有人站出來為流蘇説一句話,流蘇是一個人在這個家裏生活着。流蘇的前夫死了,婆家人希望流蘇回去守喪,這是流蘇斷不能答應的,但是她的哥哥嫂嫂卻想借這個機會讓流蘇離開這個家,少一張吃飯的嘴,流蘇反對又引來上面的話。

流蘇想:“這個家,我是待不下去了。”流蘇就是在這樣的情景下遇到範柳原的。範柳原出生在英國,在當時所有人眼裏他是一個瀟灑多金的男人,徐家太太為白家七小姐介紹的,流蘇跟着去了,流蘇所慶幸的是,風流前夫什麼都沒給他留下,卻讓她這個封建小姐學會跳舞。在這個舞廳,她跟他跳了一次舞,流蘇想:“我要抓住這個男人。”,因為這個家她是真的待不下去了。所以,在徐太太問她願不願意一起去香港是,流蘇想了想,點了頭。所以,當流蘇在香港遇到了範柳原是,流蘇也是不驚訝的。是的,範柳原對流蘇產生了興趣。看書的時候我一直以為流蘇跟範柳原之間是愛情,可是現在我知道,這不是。流蘇不愛範柳原,生活沒有給她時間去想愛這個東西,她需要一個人給她一個家,給她一個可以容得下她的地方,給她一個可以給她安全感的地方,範柳原出現了,所以流蘇抓住了他,僅此而已;範柳原也不愛流蘇,在英國出生的他對祖國的一切事物都有一種特殊的情感,他想要一個純粹中國的女人,有中國的味道,流蘇就是這樣的女人。在淺水灣的日子是流蘇所未曾經歷的。他們一起跳舞,一起吃飯,一起出遊。範柳原給流蘇介紹她未見過的花,範柳原為流蘇唱歌。範柳原説:“有人善於説話,有人善於笑,有人善於管家…你善於低頭。”,範柳原説:“我自己都不懂得我自己,但我要你懂得我,我要你懂得我!”,範柳原説:“不吃醋的女人大抵是有些病態的。”,範柳原説:“我愛你…我忘了問你一句,你愛我麼?”。

流蘇其實一直在等範柳原説:嫁給我吧。可是他不説,他説:我愛你。卻不曾説過關於結婚的任何。範柳原是不愛流蘇的,他只想跟流蘇,甚至他想流蘇做他的情人,可是流蘇玩不起,她28了,她怕了,這個世界讓她沒有安全感,她真的是急需一個家。終於,流蘇受不了回到了上海,可是這個家哪還容得下她,哥哥嫂嫂們因為她攪了七小姐的婚事更加變本加厲地責罵她。所以,當範柳原發來僅僅只是希望她回香港的電報時,流蘇收拾收拾,登上了去香港的船。範柳原來碼頭接她。流蘇站在船頭看着細雨微茫的岸邊舉着傘的範柳原想:算了吧,算了吧,情人就情人,只要給我一棟房子,就這樣跟他過吧。範柳原低下頭在流蘇耳邊説她的綠色雨衣像一隻瓶:藥瓶…你是醫我的藥。流蘇紅了臉,這是屬於他們的温情。流蘇真的就這樣過起了生活,她有了一棟房子,卻還是一個人。範柳原曾在淺水灣對流蘇説:“這堵牆,不知為何竟讓我想起地老天荒這一類的詞語…有一天,我們的文明整個都毀完了,燒完了、炸完了、坍完了,就剩下這堵強,流蘇,如果我們在這牆跟遇見了…流蘇,或許你會對我有一點點真心,我會對你有一點點真心。”沒想到他的一句玩笑話竟成了真,戰爭開始了。流蘇等到了來尋她的範柳原,戲劇性的他們又回到淺水灣逃難。也算是在一起經歷了生離死別,也算是在這個時候身邊只有對方可以依靠。戰爭過後,看着僅剩的這堵強,看着這個傾毀的城市,他們竟然説不出話來。範柳原不再是這個身負家資的範柳原,他也要開始關心白菜多少錢一斤,今天有沒有肉吃這樣的小事;流蘇也不再是這個流蘇了,他們之間少了這麼一點點距離感。範柳原看着洗衣的流想:我需要一個妻子了。範柳原建議在報紙上登結婚事宜,流蘇又哭又笑。到最後他們還是沒有愛,有的只是這麼一點點真心。結局是這樣説的:流蘇還是有一點迷惘。香港的陷落成全了她。但是在這個不可理喻的世界,什麼是因,什麼是果,誰知道呢。也許就是為了成全她,成千上萬的人死去了,成千上萬的人痛苦着,然後大改革開始了。傳奇裏的人物大抵如此,到處都有傳奇,可是結局未免有此圓滿。範柳原跟流蘇只是芸芸眾生中的一對,甚至是庸俗的。

一座城市的陷落成全了他們。所以我説正是以為是張愛玲,傾城,傾城原來是這個意思,怎能不讓我們失笑,張愛玲用“一座真正城市的傾毀”顛覆了以往傾城的含義,傾城之戀自然不再是我們所想的這個美好的意思,張愛玲用這個故事諷刺了很多人心中美好的愛情故事,因為她不相信愛情。張愛玲出生在大官宦之家這樣的出生讓她對於大家庭的興衰看得很透徹,這種大家庭的利益鬥爭、寡情殘酷也是見多了,所以流蘇在白公館的生活的描述對於她來説是遊刃有餘,她也更難理解流蘇這種無容身之處急需一個人給她一個家的心情。寫出這樣一個故事更大的一個原因是張愛玲不相信愛情。這種“山無稜,天地合,乃敢與君絕”、“我永遠愛你”、“生生世世”對她來説是不可能的,張愛玲的所有小説都是以黑色為基調,淡淡的悲傷,其中從未出現堅貞不渝的愛情故事,唯一感人至深的“半生緣”結局卻讓人唏噓,可見張愛玲對於愛情是多麼的絕望。當然這跟她個人經驗有很大關係,張愛玲對自己與胡蘭成的愛情説:“在愛情面前,我卑微地低到土裏,開出花來”,她也曾坦誠地説過:“儘管我在愛裏,但我不相信愛情。”所以我説,讀張愛玲的書,就是在讀她的人,她的人生。

《傾城之戀》優秀讀後感2

《傾城之戀》裏最有名的那句話:“這一炸,不知炸斷了多少故事的尾巴。”仔細玩味這句話,“被炸斷尾巴”的故事的主語應該是“別人”。這也讓我們從範柳原這句幽默的戰爭調笑中似乎隱隱看出故事最終大團圓的結局。第一次讀完傾城之戀,那是一種深深的快意,傾城的戰火中傾城的愛戀。

童年時的陰影以及少年時與人的爾虞我詐,讓範柳原已經傷痕累累了。他的閲歷猶如滄海——過早看透了人世的蒼涼。所以才會用紙醉金迷的生活來麻醉自己,忘卻痛苦。

然而,香港一戰的動盪讓他對自己的生活方式產生了懷疑,並且一定程度上促成了他與白流蘇的結合。很多人因此沉浸在閲讀的喜悦中,但是不得不注意的是故事最後的那些話:“柳原現在從來不跟她鬧着玩了,他把他的俏皮話省下來説給旁的女人聽。”他把白流蘇當作名正言順的妻,卻沒有完全放棄他身後的世界。而原因就在於,戰爭讓他意識到他對白流蘇的感情,可是他卻不願意讓白流蘇徹底地瞭解他——他把心扉再次關上了。範柳原是幸福的,在這個利慾薰心的世界裏,白流蘇是純潔的;範柳原也是不幸的,因為直到最後他都沒有與白流蘇完完全全的心靈相通。最終,他的悲劇就在於他那猶如大海般滄桑的心靈,而正是這份滄桑讓他本能的保護自己的內心——不再相信世界上有真正心靈相通的愛情。

相對於範柳原的滄桑,白流蘇的生活則應用苦澀來形容,離婚歸家,寄人籬下。她對範柳原説:“炸死了你,我的故事就完了,炸死了我,你的故事還長着呢。”這戲虐的話,帶有調侃的味道,卻也隱含着苦澀。對於一個出身較好的良家女子,白流蘇選擇成為範柳原的情人,是對自己名譽與命運的孤注一擲。她就像一隻蝴蝶,尋找自己的歸宿,最後,“香港的陷落成全了她”。可是白流蘇自己也有點悵惘,因為雖然她達成了自己結婚的目的,卻覺得這一切不過是機緣巧合,所以她才會隱隱不安。可以想象,與範柳原相比,她的底色是純潔的。也許範柳原早就看透了她接近自己的原因,但也正是這份可笑而可愛的心打動了範柳原吧。白流蘇是幸福的,因為範柳原愛她;白流蘇也是不幸的,因為範柳原的閲歷讓他擁有大海般的滄桑,而她沒有。

但流蘇沒有選擇,只有這條也許可以通向幸福之路,可是天知道,每一條路都並不幸福。

“胡琴咿咿呀呀拉着,在萬盞燈的夜晚,拉過來又拉過去,説不盡的蒼涼的故事——”

又有誰知道流蘇的下個故事是喜是悲?

《傾城之戀》優秀讀後感3

有人説張愛玲的小説除卻《傾城之戀》以外,都是悲劇的尾巴。在我看來,《傾城之戀》雖是成全了白、柳的一段姻緣,但實則以世俗的表象虛掩了真正的悲涼,越發比悲劇更像悲劇。

愛情總是發生在自私的男人和自私的女人之間。各自為了捍衞那一點自由或者追逐物質上的算計相互着不妥協。當終於有一天,精神上的追求再尋不到現實的依託時,兩個人方始彼此親近。但究竟與愛情不大相干了。這時候各自面對的人兒都成了種類物,可以替換的。若是換了些時候,換了個光景,他對面興許是另一個女人,她對面也興許是另一個男人。

白流蘇是一個離過婚的女人。在那樣曖昧的時代和同樣曖昧的舊上海,離婚恐怕還是要受道德譴責的。白公館無疑是守舊的,他們“用的是老鍾。他們的十點鐘是人家的十一點。他們唱歌唱走了板,跟不上生命的胡琴。”“白公館有這麼一點像神仙的洞府:這裏悠悠忽忽過了一天,世上已經過了一千年。可是這裏過了一千年,也同一天差不多。”離了婚的白流蘇,少不了受家人的指戳。一應錢財盤剝淨盡之後,她在家裏的存在無疑成了拖累和多餘。她的出路,除了另一個男人的懷抱以外,再無其他。寂寞倒是其次。

範柳原,一個海外歸來的浪子,本是無根的浮萍,四處飄搖。加上生活的紙醉金迷,便把“女人看成他腳底下的泥”。愛情和婚姻原是他不相信,也不敢指望的。但他內心深處是渴望安穩的。

這樣的兩個各懷鬼胎的人遇到一處,展開了一場相互試探的愛情攻防戰。白流蘇的目的顯而易見,她希望他能她一紙婚姻。一個男人若能以婚姻的形式接受一個女人,心裏必定會沉潛下來很多東西,也就是白流蘇期翼的那一點點“真”,或許仍是無關愛情的。

這便是她為何一再矜持,不想經他的激將,“自動投到他的懷裏去”的原因。在連續的試探之後,流蘇沒有尋到半點進展,索性有些氣急敗壞,遂惱了起來:“你乾脆説不結婚,不完了!還繞得大彎子!什麼做不了主?連我這樣守舊的人家,也還説‘初嫁從親,再嫁從身’哩!你這樣無拘無束的人,你自己不能做主,誰替你做主?”接着更是賭氣狠下心來從香港輾轉回到上海。家裏是早容不下她的,這次又加上了“*”的惡名。可見她不惜為爭取婚姻冒了極大的險。此時,心跡更是表露無疑,思忖再尋個職業,也怕自貶了身價,被柳原瞧不起,“否則他更有了藉口。拒絕和她結婚了。”權衡的結果是:“無論如何得忍些時”。這是在和自己打賭。她並不見得有多大勝算的把握。如果柳原還再來找她,就算贏了一步,這是她此時的底線。果然,過了些時日,香港來了電報。她心裏自然安定了許多,也將自己放開了些,同他上了牀,雖然不見得是主動,但也並沒有拒絕。然而,此時,“他們還是兩個不相干的人,兩個世界的人”。

她決不會就此放棄,因想:“沒有婚姻的保障而要長期抓住一個男人,是一件艱難的、痛苦的事,幾乎是不可能的。”但此時柳原給了她房子和花費錢財,至少她可以真正地脱離了白公館。物質上的滿足,讓她對婚姻的追逐暫時置後,且説“管它呢!”。到底她是不愛他的,她只承認“柳原是可愛的……她跟他的目的究竟是經濟上的安全。”長久以來的疲於應付,也只是為了“取悦於柳原”。如今目的已經實現了大半,至少實現了曲線救國。

範柳原早猜準了白的心思。開始就問“你愛我麼?”流蘇的回答他自是不肯相信。“有一天,我們的文明整個的毀掉了,什麼都完了,--燒完了,炸完了,坍完了,也許還剩下這堵牆……如果我們那個時候在這牆根底下遇見了……也許你會對我有一點真心,也許我會對你有一點真心。”對生活,他比她看得通透。愛情原不是你我能做得了主的。虛偽的東西來得並不可靠。“我犯不着花了錢娶一個對我毫無感情的人來管束我”,這話聽起來再直接不過。如此犧牲了自由和金錢換來的婚姻代價太大,對他來説“那太不公平”。在他看來,結果只能有一種,那就是要等到地老天荒的時候才能有分曉。然而流蘇並不懂得他,因此他才説“我要你懂得我!”。

也有人説,範柳原同白流蘇調情不過是為了男人的征服欲,因為她善於低頭,容易掌控。這種説法是立不住腳的。憑範柳原的經驗,玩弄女人於掌骨之中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更何況他從來不缺少女人。薩黑荑妮就是一例。他並不滿足於這些,他在長久的遊戲中早將生活堪破。煙花雖然極盡絢爛,總是稍縱即逝的,隨後是更廣闊的岑寂。他渴望安穩,渴望實在的温暖。這是他的理想,儘管此時並不切近。因此,他可以不在乎流蘇的過去,不在乎她是否完美,單隻看到她“善於低頭”。但是,這遠遠不夠。

終於,那場戰事催化了結果的到來。“流蘇擁被坐着,聽着那悲涼的風。她確實知道淺水灣附近,灰磚砌的那一面牆,一定還屹然站在那裏。風停了下來,像三條灰色的龍,蟠在牆頭,月光中閃着銀鱗。她彷彿做夢似的,又來到牆根下,迎面來了柳原。她終於遇見了柳原。”“在這動盪的世界裏,錢財、地產、天長地久的一切,全不可靠了。靠得住的只有她腔子裏的這口氣,還有睡在她身邊的這個人。”此時,她終於真正的靠近他,有些懂得他了。一瞬間,他們達到了某種契合。“他們把彼此看得透明透亮,僅僅是一剎那的徹底的諒解,然而這一剎那夠他們在一起和諧地活個十年八年”,這種彼此妥協終究是短暫的,後面掩着的平淡、瑣碎、粗鄙的生活留給觀者的是一串省略號。

“香港的陷落成全了她”,這裏只強調了“她”,範柳原依然堅守着自己的生命哲學,這一場轟炸不過是炸燬了他心中的浮躁和他的煙花夢。生死契闊,在死亡邊緣存活下來的人,也許比以往任何時候更加強烈地意識到,沒有比一雙手更實在的東西了。

“他不過是一個自私的男子,她不過是一個自私的女人。在這兵荒馬亂的時代,個人主義者是無處容身的,可是總有地方容得下一對平凡的*。”執子之手,與子偕老,原是這樣無奈的選擇。

“但是在這個不可理喻的世界裏,誰知道是什麼因,什麼果?誰知道呢,也許就是因為要成全她,一個大都市傾覆了。”也許流蘇是幸運的,一場陷落讓她等到了一個男人,一段婚姻。然而這終究是偶然的,正如張愛玲所説“到處都是傳奇,可不見得有這麼*的收場。”一個女人,把命運當作賭注,想來沒有什麼比這更可悲的了。

範柳原到最後一刻也還是清醒的,“現在你可該相信了:‘死生契闊’,我們自己哪做得了主?……”一個善於低頭的女人,也許終會成為一個安分的妻。讓他在勞累和放縱之餘有一個去處。男人的歸宿最終只是一個女人。

初讀《傾城之戀》時,總覺得悲劇是女人的。現在方覺得,悲劇是女人的,也是男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