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心得體會

《餘秋雨散文》讀後感範文通用7篇

欄目: 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1.92W

通往書的殿堂我們要走刻苦艱難的路,詩意的存在被種植出最漂亮的花朵。那麼關於相關的讀後感該怎麼寫呢,下面是本站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餘秋雨散文》讀後感範文,供大家參考。

《餘秋雨散文》讀後感範文通用7篇

《餘秋雨散文》讀後感1

餘秋雨先生是當今出鏡率很高的一位文化名人,也是一位飽受爭議的大眾人物。作為餘先生的同鄉,我深為其儒雅的外表、博厚的知識、犀利的談吐所傾倒和折服,也為其受到的苛求和責難而忿忿不平。文人相輕,歷來如此,但作為一個敢於用生命探索文化,一個敢於把世界上任何一片土地都放在腳下的文化名人,他無論如何是值得尊敬的。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是文化人的一種追求,餘先生卻是視“行萬里路”重於“讀萬卷書”的一位苦行僧。15年來,餘秋雨以長途旅行的方式實地考察世界文化,先後完成了以考察中華文明記錄的《文化苦旅》和《山居筆記》,考察伊斯蘭文明記錄的《千年一歎》以及西方文明記錄的《行者無疆》,從而完成了對人類歷史的三大文明的關注和考察。捧讀餘先生的這幾本遊記,始終滿懷着崇敬和虔誠,不僅是餘先生的著作使我徜徉於世界文明的浩瀚海洋,領略東西文化的博大燦爛,更重要的是餘先生用徐霞客式的動態學習方式顛覆了我們傳統的靜態學習方式,啟迪了我們向自然學,向實踐學,用腳步和五官去探索世界的學習取經理念。

讀萬卷書和行萬里路,都是學習的途徑和方式,本是相輔相成,相得益彰。非要分個孰輕孰重,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崇拜讀書者,認為“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崇拜實踐者,認為“實踐出真知”、“紙上得來總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筆者以為,在中國現行的僵化教育體制下,“行萬里路”比“讀萬卷書”更值得推崇和倡導。認真審視中國的教育學習模式,“讀萬卷書”幾乎已成為現代人獲取知識、提升能力的唯一途徑,“讀萬卷書”使大家習慣了對書本理論的膜拜和認可,卻束縛了人類原有的主動探索創新的本能,“行萬里路”可悲地弱化成為商業化的休閒和消遣。因此,在大眾的印象裏,讀書就是求知,旅行就是休閒,“讀萬卷書”與“行萬里路”成為完全割裂或對立的兩種行為。看了餘秋雨先生的遊記散文,並親身效仿體驗餘先生的文化苦旅,欣喜地感受到了探索後的甜蜜和快樂。原來,美景需要欣賞和發現,文化需要探索和咀嚼,用腳步丈量土地,用文字記錄感受,這是一種事半功倍的學習,也是一種其樂無窮的享受。

閲書如閲景,閲景如閲書,帶着思考去閲讀風景和文化,會收穫一種全新的知識,這是耕耘的快樂、探求的快樂。

《餘秋雨散文》讀後感2

讀秋雨散文,就如讀着一本厚厚的歷史,更有萬象的人生世態和豐富的個人情感。秋雨的心是年輕的,他的心又是遲暮的。有着兒童的天真,有着老人的睿智,因而有天真的嚮往新奇的心,有發自內心的對歷史的感悟。因此他的人生應是美麗的。正如他在散文集的序文中所寫的那樣他應該是一個“天使般的老人”即使他年老,也會有一顆年輕的心的。

秋雨對夢想的初衷,對歷史的感悟。更是由於他對人類歷史的重視。他追尋的心中的“陽關雪”,他對對待敦煌文明隱沒的遭受蹂躪的過去不再如別人所云的那樣將罪過歸咎於一個無力迴天的王道士。歷史的失落該有歷史的更深層的本質的。歷史的源遠流長也正是因為它有令人悲痛的過去。有老人的睿智,有兒童的心情,方有正視歷史的勇氣

初次接觸餘秋雨是他的第一本散文集《文化苦旅》,讀完,深深被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藴折服,他思接千載,天馬行空的聯想,對歷史、對文化滲透着的領悟力,也使餘秋雨在中國的文化史上留下一席之地,而後接觸到他的另幾本着作,談史談鑑的《山居筆記》、闡述立身處世的《霜冷長河》、《行者無疆》,以及對比幾大文明的《千年一歎》,還有類似回憶類的封筆之作《舍我一生》。讀完後,總想寫點什麼,而一直未敢動筆,只怕自己的看法太浮淺,甚至落入俗套。在上節課談到寫作風格問題,於是還是想起餘秋雨,也參考諸多對餘秋雨寫作風格的評論,也略加自己的一點淺見。淺談一下餘秋雨散文的寫作風格問題,對於我們的寫作也有很多的借鑑意義。

餘秋雨散文作品中始終貫穿着一條鮮明的主線,那就是對中國歷史、中國文化的追溯,思索和反問,與其他一些所謂文化散文家相似,餘的作品更透着幾絲靈性與活潑,儘管表達的內容是濃重的。餘利用他淵博的歷史知識,豐厚的文化功底,將歷史與文化契合,將歷史寫活、展現,引起我們反思、追問,作為一個知識分子,他的作品已滲透文人的憂患意識和良知,這點也許是最重要的。

典雅、靈動如詩般的語言。餘對語言有一種超強的領悟力和駕馭能力,他的散文追求一種情理交融的雅緻語言,並且“語言在抒情中融着歷史理性,在歷史敍述中也透露着生命哲理”。

他選擇恰當的、富有詩意、表現力的語言加以表達,這些語言具有詩的美感,從而把複雜深刻的歷史思想和文化説的深入淺出,平易近人,可讀性很強。

同時他還綜合運用對偶、排比、比喻等修辭手法,大段的排比,對偶增強語言表達的力度,構成一種語言的氣勢,使語言不矯揉造作,裝腔作勢,平淡無味,而富有張力,富有文采。

《餘秋雨散文》讀後感3

餘秋雨,1946年生,浙江餘姚人,藝術理論家,中國文化史學者,散文作家。

全書分為“文化苦旅”、“山居筆記”、“千年一歎”、“霜冷長河”、“行者無疆”這五個部分。

餘秋雨老先生好些年以前寫過一些史論專著,文筆很有特色,輕新脱俗,灑脱、放達而又瀟灑,讓人讀上去自然而又舒服,不誇張,不悲傷,沒有什麼好詞好句,沒什麼特別的手法,不像有些文章用比喻,用擬人,用誇張等等,不侷限於這些章法,而是用自己獨特的風格寫出讓每個人都歎為觀止的文章。就像老舍寫的《草原》。自然而又優雅,不做作,簡簡單單幾行字,就完美地描繪出所要説的那一幅畫面,真實而又美好。

就如“青山綠水,長路一條,走不多遠就有一座。高高的,全由青石條砌成,石匠們手藝高超,雕鑿得十分細潔。頂上有浮飾圖紋,不施彩粉,通體乾淨。鳥是不在那裏築窩的,飛累,在那裏停一停,看看遠處的茂樹,就飛走。”這一段,這是一開始的一段,只是簡單的敍述而已,卻給人無限遐想的空間,想象着遠處的山,清澈見底的水,綿延十幾裏的路,路邊是一座又一座牌坊,它們很高,很大,還有好看的圖紋。牌坊上時而會看見幾只飛累的小鳥,在那兒歇息,倒也並不安居,過一會就又飛走。這一幅簡單的圖畫,在作者筆下用簡單的詞句描繪出來,卻別有一番風味。

這樣的文章並不多。

仔細想想,蕭紅寫的文章《我和祖父的園子》便是如此,也是自然,真實,美好。“太陽在園子裏是顯得特別大。花開,就像花睡醒似的。鳥飛,就像鳥上天似的。蟲子叫,就像蟲子在説話似的。一切都活,要做什麼,就做什麼,要怎麼樣,就怎麼樣,都是自由的。倭瓜願意爬上架就爬上架,願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黃瓜願意開一謊花,就開一謊花,願意結一個黃瓜,就結一個黃瓜。玉米願意長多高就長多高,它若願意長上天去,也沒有人管。蝴蝶隨意地飛,一會兒從牆頭上飛來一對黃蝴蝶,一會兒又從牆頭上飛走一隻白蝴蝶。它們是從誰家來的,又飛到誰家去,太陽也不知道這個。只是天空藍悠悠的,又高又遠。”又有這樣一本書,讓人讀着讀着,就不由得沉浸在已逝的爛漫的童年生活中。這本書的名字叫做《呼蘭河傳》,和餘秋雨的散文一樣美,簡單卻又不失味道,雖通俗卻又十分自然,自然中透着美好與真實。那種意境,遠比誇張的文章要吸引人得多,一個是外表華麗,卻找不到內在,另一個則是表面簡簡單單,普普通通,而只有細讀一番,才可能品出其中的自然美。

我本身就十分喜歡散文,詩歌之類的文章,因為它們不僅表達字面意思,更是能從字裏行間體會到作者想要表達的真實情感。還可以學學名家文筆,多多感受,在自己的文章中注入自己的情感,讀上去一定與眾不同。

《餘秋雨散文》讀後感4

餘秋雨先生的散文是一種典型的文化散文,它擺脱沉湎於自我小天地的小家子氣,而表現為一種情懷,更為慷慨豪邁的大散文。散文一字一句都感於心,思於心。其人,其文,始終是心頭情感的沉積;其思,其憂,更是我們精神所皈依的圖騰。體現在一種沉甸甸的歷史感和滄桑感,一種浩然而不矯情的雍容與大氣,一種俯仰天地古今的內在衝動與感悟,一種湧動着激情與靈性的智慧與思考。落筆如行雲流水,舒捲之間靈性激濺,有博雅的文化內涵,筆端飽蘸着深切的民族憂患意識,字裏行間充盈着越邁千年的睿智哲思。

中國的歷史走太遠,中華的文化也沉積太久,迎面是一個新的千年,一個新的世紀,我們這個古老的民族也該抖抖身上的塵土,盤點一下自己的包裹,餘秋雨先生就是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中開始他的“文化苦旅”。

餘秋雨散文《文化苦旅》寫道:“沒有廢墟就無所謂昨天,沒有昨天就無所謂今天和明天。廢墟是課本,讓我們把一門地理讀成歷史;廢墟是過程,人生就是從舊的廢墟出發,走向新的廢墟。廢墟是進化的長鏈。”“沒有皺紋的祖母是可怕的,沒有白髮的老者是讓人遺憾的。”在心靈與心靈的撞擊中,發出“還歷史以真實,還生命以過程”的呼喚。文章中沒有細節,沒有歷史人物,沒有山水勝蹟,但卻充盈着閃光的智慧,藴涵着深刻的思考。殘垣斷壁中,那優美的語言,獨特的視角,深刻的思想,就像磁石一般強烈的吸引我。走進廢墟,體會着歷史的滄桑,品味着文化的內涵。在敦煌,他懷着無比的熱情讚美民族代代相傳承的對美與善的藝術的追求與表達;也在夕陽西下的時候面對“道士塔”,揭開民族的傷疤,目光黯淡地心痛於近代內憂外患中民族精神的淪陷和流失;他駐足桃花、春雨、小橋、流水的“江南小鎮”,面對“白髮蘇州”愴然發問——現代的中國社會中,從那些緊閉的老房子裏“應該走出什麼樣的人”;我們的“文化與傳統應該怎樣的保留與傳承”才可以使“中國的文化在人格方位和地理方位上實現雙相自立”?

他告訴我們,江南小鎮的重生、歷史歸屬感的重生、民族歸屬感的重生,需要“一點真正的文化智者”,需要“一點隱潛在河邊小巷的安適的書齋”,需要“一點足以使這些小鎮產生超越時空的吸引力的藝術靈魂”。

他反省整個民族的文化。他從“一個王朝的背影”中,評論一個民族的興衰成敗、一個文化盛敗的因由。在晉商大院裏,在“歷史的暗角”思索民族軟肋與民族精神的缺陷。他關心文人的命運,關心孕育這些文人的母語文化,關心我們的文化的根源,更關心我們文化的發展,並且關心着所有的文化的發展。他為所有遊離在本土文化荒漠中的人們發問:“日暮相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他比所有的人看的更遠、更真實、更深邃。

他的面前是一個繁衍、昌盛數千年的民族的文化的沉澱,那麼,就註定餘秋雨先生的這個思索將是整個民族的,整個歷史的。這個思索縱橫五千年,必定是漫長而艱辛的。而餘秋雨先生就在這樣的時代,平靜一下自己內心的情緒,整裝出發,縱馬思想,遊走於整部民族的千古春秋。

在這些思索麪前,餘秋雨先生也有無奈:為什麼我們有這麼好的文化卻忘記去繼承?為什麼我們要讓文化在那樣的“江南小鎮”裏漸漸萎縮、褪色?這是餘秋雨先生要問的,也是我們年輕一代人應該思考的。

也許我的民族文化就需要來一次這樣的思索,這樣我們在前進中才可以走的更遠,這樣我們的根在黃土高原裏才可以扎得更深。

我們應該怎樣走出心靈的荒漠?正像餘秋雨先生説的,文化才是我們的綠洲。母語教育最近搭着國家英語四、六級考試改革的車提得很響,壓抑這麼多年的母語文化終於可以緩一口氣。畢竟我們是從黃土高原上走下來的,畢竟一百年後,我們還是我們,英國還是英國,美國還是美國,我們的黃皮膚、黑頭髮、黑眼睛將會跟隨我們這個民族,直到世界的末日。我們的根在黃土高坡上,汲取黃河的水而成長。

文化是一個民族的靈魂,是一個民族的希望,是一個民族發展的源泉。只要我們對自己的文化有深刻的感情,我們對自己的國家和民族就包含着深情;只要我們對自己的文化保持清醒,我們前進就會一往無前。只要我們的中華文明不敗,我們的民族就不會失敗。

感謝餘秋雨先生,您的“文化苦旅”帶給我們很多的精神食糧。新的觀念和審美取向,在感悟人生的同時,又富於人生更高的智慧。

 

《餘秋雨散文》讀後感5

“比梁實秋,錢鍾書晚出三十多年的餘秋雨,把知性融入感性,舉重若輕,衣袂飄然走過他的《文化苦旅》。”這是余光中先生《散文的知性與感性》中的一段話。余光中把餘秋雨與梁實秋,錢鍾書相併列。的確,餘秋雨散文的出現,從《文化苦旅》到最近的《行者無疆》,十多年來,餘先生的散文讀者眾多,好評如潮。有人評論説:從空間上它進入民眾,從時間上進入散文歷史。樹立起一座散文的奇峯。拜讀完餘先生的幾部散文集,心中不由感慨萬千!

餘秋雨散文,由《文化苦旅》《山居筆記》《霜冷長河》《文明的碎片》《秋雨散文》《千年一歎》以及《行者無疆》組成的一系列文化散文!一種典型的文化散文,在我們看慣標榜散文的精巧靈活之作後,它呈現在我們眼前一道亮麗清新的風景線,如一縷清風拂人心田!。它擺脱沉湎於自我小天地的小家子氣,而表現為一種情懷更為慷慨豪邁的大散文,當然不是篇幅宂長之大,而是體現為一種沉甸甸的歷史感和滄桑感,一種浩然而袞毫不矯情的雍容與大氣,一種俯仰天地古今的內在衝動與感悟,一種湧動着激情與靈性的智慧與思考。

第一次接觸秋雨散文是《廢墟》。“沒有廢墟就無所謂昨天,沒有昨天就無所謂今天和明天。廢墟是課本,讓我們把一門地理讀成歷史;廢墟是過程,人生就是從舊的廢墟出發,走向新的廢墟。廢墟是進化的長鏈。”“沒有皺紋的祖母是可怕的,沒有白髮的老者是讓人遺憾的。”在心靈與心靈的撞擊中,發出“還歷史以真實,還生命以過程”的呼喚。文章中沒有細節,沒有歷史人物,沒有山水勝蹟。行文中充盈着閃光的智慧,藴涵着深刻的思考,飽蘸着的感情。殘簡斷垣中,那優美的語言,獨特的視角,深刻的思想,就像磁石一般強烈的吸引着我。走進廢墟,他體會着歷史的滄桑,品味着文化的內涵,發出”還歷史以真實,還生命以進程”的慨歎;面對着敦煌,看到一個古老民族的傷口在滴血。感受着歷史的強悍與苦難,感歎着”飛天的後人”。

餘秋雨先生,站在歷史的高度,以理性的嚴峻,考察中國現存的原始文化,去貼近文化的大生命,重新審視中華文明。正如《文化苦旅》自序中提到的”我發現自己特別想去的地方,總是文人與古代文化留下較深腳印的所在,説明我心底的山水並不完全是自然山水而是一種人文山水。中國歷史文化的悠久魅力和它對我的長期薰染造成的。”就這樣,山川草木,樓台軒榭,廟宇亭閣,雲月飛鴻,都與人的呼吸相通,散發着文化的魅力!。

道士塔,莫高窟,陽關寄託着他悠遠的憑弔;寂寞天柱山,風雨天一閣,承載着他濃重的感喟;白髮蘇州,江南小鎮,藴涵着他深沉的思考。貞節牌坊令人感慨,新加坡的墳人使人震撼,貴池儺事又警人反思!邊塞大漠中,留下他道道車轍,廬山石級沾下他輕輕的腳印;江南小巷中迴響着他的感歎,殘簡斷垣中閃現着他佇立的身影。十萬進士,遙遠的絕響,蘇東坡突圍,一幕幕歷史被用文化的眼光注視,用優美的語言闡釋。——跋涉於殘陽廢壘中臨西風古道,與一頁頁風乾的歷史對話,撫摸着古老民族胴體上的傷痕。對文明的歎惋,對生命的珍愛,對自然山水的理性追求,匯成一種冷冽的憂患意識,這是歷史的感悟。它是冥冥夜色中一星遙遠的燈火,若明若暗,忽隱忽現。

看過《文化苦旅》和〈〈山居筆記〉。我們覺得中華民族並不是哄傳的那樣頑固與腐朽,而是更為的強健,尤其是在我們看過《千年一歎》後。餘教授考察着埃及文明,希臘文明,巴比倫文明乃至印度文明,承載着感受着它們不同程度衰落的震撼,反思着中華文明歷經風風雨雨而生生不息以至強健的緣由。金字塔。帕特農神廟,泰姬陵,一個個熠熠閃光的名字,都進入餘教授自由馳騁思考的天空!

縱橫捭闔的宏觀把握,情致深惋的微觀體悟,它流溢着歷史詩情的的沉鬱柔麗,張揚着現代飛天的吟嘯。它不動聲色卻有內裏乾坤,波濤澎湃又不失驕矜,天馬行空遨遊於無限時空回眸一顧卻盡顯生命本色!

還是以《收穫》上推薦大散文的評論作結語吧!”它力求新的觀念和審美取向,既要感悟人生,富於智慧””對歷史和現實有合乎今人的審視品味——-有歷史穿透力,敏於思考,有助於再鑄民族精神和人文批判精神的散文”。

暮色四合,喧譁的一切復於平靜。靜靜的夜裏,最好莫過於讀書。一盞孤燈,一杯濃茶,細細品味秋雨散文。讀罷掩卷沉思,頓覺韻味無窮!

有感於此,姑妄言之,姑且聽之!

《餘秋雨散文》讀後感6

近日讀罷餘秋雨的散文,有許多體會。

餘秋雨作為當代著名學者、散文家,站穩了大眾輿論的中心位置。關於他的話題則紛繁蕪雜,像《行者無疆》等西方列國遊記的出版,北大學者餘傑《餘秋雨,你為什麼不懺悔》直面餘秋雨的文革經歷,頻頻在中央台的綜藝節目中出鏡、點評以及幾起問題官司等等。餘秋雨儼然成了明星,而他的散文則被稱為“文化口紅”。儘管此種種,我們也絲毫不能否定餘秋雨和《文化苦旅》所帶來的社會和文化影響。“文人的魔力,竟能把偌大一個世界的生僻角落,變成人人心中的故鄉。”他的散文被稱為歷史散文或文化散文,暢銷不衰,歷久彌新。這些散文,極易與國人心中的某些東西產生共鳴,從而引導人們去關注中國歷史、文化和中華文明,並試圖點燃每個人心中或多或少的文化火種,試圖對國民的生存和文化狀態有所改觀。從這個角度,我們可以説餘秋雨的散文是他思考的終點,卻又是大眾思想前進的起點,在終點和起點之間形成接力,轉移於無形之中,影響逐漸擴大。

餘秋雨的散文涉及到了若干個層面。

有對現存的歷史遺蹟和文化狀況的考察,感悟歷史、感悟文明。餘秋雨在《文化苦旅》自序中説,“我發現自己特別想去的地方,總是古代文化與文人留下較深腳印的所在,説明我心底的山水並不完全是自然山水而是一種“人文山水”。這是中國歷史文化的悠久魅力和它對我的長期薰染造成的。”比如已被收入中學語文課本的《都江堰》。都江堰,它的規模從表面看遠不如長城宏大,卻註定要穩穩當當的造福千年。長城的社會功能早已廢弛,而它至今還在為無數民眾輸送汩汩清流。有了它,才有諸葛亮、劉備的雄才大略,才有李白、杜甫、陸游的川行華章。可以毫不誇張地説,它永久性地灌溉了中華民族。有對矇昧、野蠻、文明進程的深層剖析和思索。道士塔,一座小小的塔,卻包含着王道士的愚昧無知、包含着斯坦因他們的野蠻搶掠,包含着敦煌莫高窟的燦爛文明。作者無盡的傷悲,都凝成那三個字:“我好恨”!現在,雖然敦煌在中國,敦煌學也在中國,卻,我們應該從中得到更多的思考。

有對故鄉、家園的愛戀和探尋。故鄉的一草一木和固守的人們,在作者筆下都熠熠生輝,飽含着作者濃重的家園情結。而“就連故鄉,也是祖先流浪長途中的一個留駐點??”,又是作者對於故鄉在哲學意味上的思考。

喜歡讀餘秋雨的散文,給我知識和力量,伴我成長。

《餘秋雨散文》讀後感7

説句老實話,我一開始並不喜歡餘秋雨的作品。理由出奇的簡單,我不喜歡他的風格,更不願去體會他所想表達的一切。他沒有冰心和藹,沒有巴金的可愛,亦沒有史鐵生的樂觀,有的只是一種苦澀的無奈!

我不喜歡他,直到我讀到他的《牌坊》時,我才發現原來我並不瞭解他。

我第一次接觸到《牌坊》是在老爸書桌上翻閲《文化苦旅》的時候。説真的,第一遍是完全沒有讀懂,不知道他那字句間淡淡憂傷的為何而來的?更不知道那引用《熱冰》一段是何用意?煩躁了,也就沒了興趣,直到我第二次觸摸到它……

它突兀地放在我的書架上,很明顯,這不是出自於我的自願,但我還是自覺地拿起那本書認真地啃起來。直到這時,我才漸漸發覺這是一篇好文章,越讀越有意思。一開始不論我怎麼讀,都感到有一層膜隔橫在我和餘老先生之間,讓我總接觸不到他……許久,爸爸看着我百思不解的樣子,不由地笑了,道出石破驚天的兩個字來:“時代”。

在這番提醒下,我頓時醒悟過來。那冰封着的牌坊在不知不覺中,漸漸地融化了一角……

“原來是我的理解角度錯了……”,呢喃了一句後,我的思維一下子開闊了。正如文中所敍“把女兒悄悄封進冰塊的父親,你們一定會有的,我猜想,你是否企盼過那兩個揮汗如雨的青年,用奔跑的熱量,讓你們完全解凍,一起招向熹微的天際?”這個例子是多麼地好啊!那冰封的冰塊,牌坊中的,那虛假的只有空明的神聖如此重要?哪些可愛純淨的女老師內心是如此的簡單,美好而又令人嚮往,猶如天使般聖潔。可天使也會有自己的願望啊,她們是多麼希望能有一個自己的孩子去看着長大,她們的內心也充滿了純潔的愛的渴望!可惜沒有人理解她們。她們只能在得知自己從未謀面的丈夫死去的消息後安詳地逝去,帶着純潔的夢被封在那“不透明的頑石”裏。她們的父親堅持着所謂的虛無的神聖和聖潔,把他們封在層層寒冰裏……

腦海中,那層寒冰竟又消融了一些,可依舊冰封着……

不由地,我陷入了沉思,難道被冰封住的僅僅是她們嗎?難道我們的心就沒有被冰封?兒時的夢想在現實的打擊下,被冰封在記憶深處;童年的興趣也在父母的厲聲呵斥下,被那些所謂的正科給冰封了起來。我們總是寄予期待,期待父母有一天能解開那層冰封,但事實是隻有我們自己去努力、去拼搏、去敲碎、去融化那層冰,才能擁抱那温暖的太陽。

其實,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個“冰封着的牌坊”,只不過被冰封的不只是“牌坊”罷了。

此時此刻,我忽然感到心中的那層隔膜碎了,恍惚中,我看到了一個蒼老的背影,沿着夕陽的餘暉孑然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