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心得體會

《如何閲讀一本書》讀後感範文通用10篇

欄目: 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1.95W

凡是讀了《如何閲讀一本書》這本書的人,一定都有寫一篇讀後感來記錄下自己收穫的感想吧!下面是本站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如何閲讀一本書》讀後感範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的參閲。

《如何閲讀一本書》讀後感範文通用10篇

《如何閲讀一本書》讀後感範文1

現代社會日新月異,人類迎來了大爆炸的信息時代,書籍對人們的作用似乎不大了。新聞資訊充斥耳邊,報紙是我們瞭解世界的窗户,我們可以很快知道這個世界發生的事情,但僅僅是知道而已,因為這只是資訊,是個消息,我們只是在蒐集消息罷了,而評論是別人的看法,看了之後我們最多隻是知道了一些事,就像吃速食快餐罷了,沒有營養且有害。久而長之,我們的大腦會受到影響。但閲讀長久以來就是相當令人困擾的問題沒有時間,興趣阻礙着人們閲讀的心。但作為學生已經滿足了各種條件,學了十幾年我們就會閲讀了嗎?老師則並未培訓我們相關技巧與方法。《如何閲讀一本書》則告訴我們不是。

本書分為四部分,第一部分為基礎閲讀與檢視閲讀。

檢視閲讀告訴讀者通過前言與目錄索引,瞭解作者的目的,寫書如同談話。任何一個作者和讀者交流總需要一個觀點,而書則是他如何闡釋解讀他的觀點,無論書看似如何費讀難懂,作者都不會為難讀者,而是誘導讀者去發現懂得理解他所表達的意思。

閲讀的第三個層次:分析閲讀。這是一個追求品質的過程。閲讀也像打獵,我們捕獲的獵物不能僅僅棄之不顧,需要處理。矛盾是推動事物發展的根本動力,作者要表達的觀點與思想,都源於他對一些問題與現象的看法與思考,要看懂一本書就必然要找出這些矛盾,這是問題的關鍵。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讀物繁雜五花八門類型眾多。比如面對現象文學時。沒有現象就沒有人類的今天,這是一種思想與創造力。現象文學的作者首先應該具有廣博的胸襟,有了這思維創造才會沒有侷限,才能超脱現有的桎梏,擺脱現有的時空觀。作為一個普通讀者,面對這種想象文學,我們應該按照作者的規則去融入他的.世界中,故事戲劇小説皆是如此。

時代向前發展,多媒體的出現提供了不同的閲讀方式而書籍閲讀的技巧和意義卻是難以被取代的活學活用不拘於條條框框。

要做主動地讀者就像棒球比賽中的捕手,儘可能接住頭球手投來的任何球,捕捉作者傳遞的信息,讓讀書成為一種有意義的智力活動,與作者進行心靈交流。

智慧需要積累知識,而累積知識最重要的是透過閲讀。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我們讀書學習始終是為社會實踐服務的,從實踐中來到實踐去。時間寶貴,我們不可能看盡所有的書,因此,在有限的時間儘可能吸收更多的知識,就要將這本書的精華融會貫通,就要像庖丁般目無全牛而知牛,終達神技實踐出真知。不斷改進,摸索適合自己的技巧,以我為主,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進而提高效率,提高自己

《如何閲讀一本書》讀後感範文2

花了兩個半下午的時間把這本書看完了,本意是要學習裏面的方法的,記憶中隱約記得,有些,我是有用過的。

選書,我一般沒有特別的標準,但愛好會偏懸疑類,不過,我什麼類型的書都會看的(因為心裏有個寫書的夢,所以要多吸納各行各業的知識)。現階段的書,我都是從關注的公眾號上面所推薦的書來買的,公眾號裏面的文章會有作者介紹及書的詳情解説,我感興趣的,就會記下書名。近段時間,就是通過《書單來了》,瞭解到村上春樹的偶像約翰·歐文,一下就買了他的三本書。

購書,就像書上寫的,網絡是個不適合熟讀的環境,相反,紙媒則更適合花時間慢慢讀,我也偏好紙體,只買紙體的,不過,電子書也看的哈;紙書類一般偏有價值的,是要收藏的,電子書就是偏娛樂類的了。

讀書,我是喜歡讀書的,可像書裏所説的,有沒有認真讀呢,你讀過後,又記得多少呢?現在回想,有的書,只能記得大概內容,有的書,只認得書名了,內容幾乎忘了,有的書,也是看了幾遍了,不過,是那懸疑類的,哈哈,那是我愛好中的愛好了。

讀書記錄,我以前從來沒有思考過這個問題,只是有一直做夢,我要寫書,寫文章,但從來沒有實踐過,無導師,不知從何下手,關於這本書,也是湊巧(覺得做夢,也該行動了,就百度了)知道的,哈哈。

從閲讀這本書開始,我要堅持寫讀書筆記。讀完一本書後寫讀後感,就是不管多麼簡陋的一句話,我都應該轉化成文字落在紙上,把自己當下的想法及心理過程給記錄下來。

記憶中,我是看了不少書的,對了,我看書的速度也是想當的快呢,但是真正記在腦中的並沒有什麼,因為掌握了再多的信息,如果沒有積極的輸出,也無法形成知識體系的,所以,以後每一本書,包括重拾以前閲讀過的書,都要寫讀書筆記及讀後感,要寫文章呀,做好了筆記才是寫好文章的基礎,提高了思想輸出的質量,寫作技巧才會大幅度提升。

活動,雖然喜歡看書,但是線下類的讀書活動或是講座,我從來沒有去過。一嘛,是因為經濟原因;二嘛,性格原因,不喜歡嘈雜的環境。現在起呢,我要改變,關注長沙大型書店官方信息,定期免費的講座及研討會,都要積極報名

最後,關於書裏講的,去實體店購書,當下,是互聯網時代,我看中的書都是網購了,幾乎沒有去過實體店了,關於迷惘購書,及在書店浪費太多時間,好久沒有過了哦,這點,我還是有目的性的。

舊書店,印象中去過一兩次吧,對於舊書,沒有什麼概念,再説,對於“古書”,我向來“迷惑”,所以,再也沒有光顧過了,記憶中,嶽麓山下有一家,天氣好轉,去爬爬山,也去店裏淘淘,就是不知,現在還在不在。

百科全書嘛,互聯網時代,有什麼問題,就直接百度了,這個習慣我還是有的,包括陌生的漢字,我也會第一時間百度的,會繼續保持哈。

《如何閲讀一本書》讀後感範文3

以前也讀過一些書,但是效果不怎麼好,甚至隨着時間的流逝一些讀時給我震撼的好書在腦海中也所剩無幾了,不能不説是一大損失。所以我買了兩本教人如何閲讀的書,像國小生一樣開始從新學習閲讀。其中給我啟發最大的書就是這本美國的艾德勒和範多倫合著的《如何閲讀一本書》。

這是本上世紀四十年代初版的書,七十年代再版,至今也有近半個世紀了。乍一看像是本老學究寫的無聊的書,不過書中的論述確實有些繁瑣,甚至讓人有點讀不下去,但是認真讀完肯定有所收穫,這也是作者的觀點,去挑戰一些難讀的書,從而增進自己的理解力。

書中第一章講了閲讀分主動閲讀和被動閲讀。主動的閲讀需要帶着問題去閲讀,尋找書中的重點、脈絡,還要總結、批判。並不是輕鬆的閲讀,而且一般還需要多讀幾遍才能完成。但誠如作者所説,這樣的閲讀才能增進理解力,才能有所收穫和長進。顯而易見,這裏所説的讀書絕不是為了娛樂和消遣。緊接着作者把閲讀分成了四個層次:基礎閲讀、檢視閲讀、分析閲讀、主題閲讀,並主要談了分析閲讀。當然,閲讀的層次由低到高,在閲讀中需要的主動性越來越高,在閲讀中把作者寫作的過程基本上給逆向還原啦。作者提到,要做一個自我要求的讀者,帶着問題去讀書,這也是這篇文章標題的來源。自我要求越高,讀書時的責任越大,需要付出的努力也越大,收穫到的也越多。

第一個層次是基礎閲讀,要求不高,是識字就可以進行的閲讀。第二個層次是檢視閲讀,也可以稱為略讀,大致像閲讀理解中的速讀,是快速得分項,需要技巧,書中也有所闡述。檢視閲讀可以用來檢查一本書值不值得深讀,或者用來快速獲得訊息,以便向人吹牛。第三個層次是分析閲讀,就像閲讀理解中的精讀,需要仔細閲讀和反覆閲讀才能確定答案。這裏不僅要得到清晰的大綱,理清作者的闡述,還要做出評判。也即作者講的好的地方好在什麼地方,有哪些不足等。第四個層次主題閲讀就像寫論文需要查閲文獻一樣。不僅包括了前三種層次的閲讀,還必須要自己能思考,分析,因為這需要讀的不是一本書而是幾本書或者一堆書。主題閲讀是為了解決特定的議題而通過讀書幫助分析和判斷的。當然作者也在書中就分析閲讀和主題閲讀的步驟進行了詳細的解説。除此之外,作者還就分析閲讀闡述了各類讀物的具體應用,比如詩歌、小説、哲學和實用類等讀物。

整本書中最讓我佩服作者的是他對於讀書生活的嚴肅認真態度。想到自己之前讀的一些好書讀完就扔,並沒有認真汲取書中的營養,以至於白白浪費了那麼些精神食糧,實在慚愧。其實不僅是讀書,對於一段感情、一份工作或者

《如何閲讀一本書》讀後感範文4

這本書是為那些想把讀書的主要目的當做是增進理解力的人而寫。

作者開篇指明讀者對象。如果讀書是為了消遣,那這本書不適合你;如果讀書是為了資訊,那這本書也不適合你。如果想在讀書之後,可以清楚知道:這本書是講什麼?作者的寫作架構是如何的?主張/主旨/訴求是什麼?和我的關係是什麼?那麼,這本書可以幫你。

知道這是怎麼回事,進而明白如果我們想做出什麼,應該怎麼利用他們。

這個時代,找到信息/資訊並不難,隨手百度/google,即使不是直接的答案,隨着相關的搜索結果也或多或少可以找到相關的內容。所以,我們不需要做個“百科全書”,而是要做好準備,隨時可以解決問題。怎麼準備?目前我找到的答案就是不斷自我學習,或者叫“思考”。思考包括觀察、記憶、想象、分析以及審思。

如果你不靠自己,只想依賴別人為你作判斷,那你就是奴隸,不是自由的人。

閲讀的過程,不是單純接受的過程,而是一種思辨的積極的批判的過程。如作者所寫,書裏回答了什麼?是所有嗎?它是如何來論證的?古人説“盡信書不如無書”,比爾蓋茨談到當讀到一本與他想法不一樣的書,是最難受的,最花時間的,因為他要去思考為什麼會這樣。

《如何閲讀一本書》讀後感範文5

讀完《如何閲讀一本書》,第一感覺就是一本閲讀指南,介紹怎樣閲讀的方法和技巧,閲讀所應具備的視野。一開始作者就強調了一個觀點:閲讀是一件主動的事,閲讀越主動效果越好,通過主動的閲讀,你會投入心思去不斷思考,這樣才會有更大的收穫。

説實話,最初是好奇的心態來讀這本書的,但是看過這本書後,確實學到了很多東西。首先意識到了自己很多不足之處。

讀一本好書就是和一個良師的對話。一本新書彷彿就是一個陌生人,他包含學識卻不願吐露心聲,只有當你主動去打開一本書時,才開啟了你與良師的交流之門。

閲讀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所謂精神食糧便是如此。這本書關於閲讀者的看法不一定盡善盡美,但是以現代的觀點來看,書中提及了一些分類,仍具有科學性,現代社會快速發展的電子產業,將閲讀逐漸帶向電子書時代,認為書中的觀點不僅適用於閲讀紙質書籍,對電子書、網絡閲讀也有很大的指導作用。

儘管很多時間閲讀是為了放鬆或者打發時間,但我們還是應該以嚴肅的態度去面對閲讀。一本好書是作者的心血結晶,人生歷練,更是對世人的告誡,我們應當懷着尊敬、感恩的心情去閲讀。讀書是一個人的修行,當你翻開書的那一刻修行便開始了。我們要做的不僅涉取新的知識,更要增加我們的感悟能力和理解力。真誠閲讀一本好書,對於作者對於自己都是一種嘉獎。

讀完這本書,才明白最初的想法有多麼愚不可及,世上沒有什麼事是簡單而隨便的,心中認為理所當然的事也未必有它的章法。《如何閲讀一本書》它也是一種哲學。

《如何閲讀一本書》讀後感範文6

值得一讀的書,雖然很多人都會想:讀一本書,想怎麼讀就怎麼讀,不需要別人的指導或者幫助。之前我也是這樣想的,以為自己會讀書,以為自己有一套自己的讀書方法,但我自以為的讀書方法不管用。怎麼知道不管用?問一個問題就知道了。你能不能把一本書讀好,讀懂,讀得有效,這真的是需要方法的。這本書就給了我們很大的參考價值,不僅講了閲讀方法,還有參考書目。正如書裏面所説的,好書都是經歷過歲月的洗刷而留下來的,經典也是人們千挑萬選留下來的。這本書的作者可以説是知識淵博了,不然也不會寫出這樣的一本書來,這裏涉及了很多學科,無論是人文社會學科還是自然科學學科,作者都信手拈來,這一點是值得我們敬佩的。

美中不足的是翻譯問題,這個。雖然大部分的情況下還是可以讀懂的,這本書本身邏輯就很嚴密。但我還是要不得不説一下個人認為一個地方的不妥之處:莎士比亞的經典悲劇《哈姆雷特》裏的那句經典獨白:“生存,還是毀滅?”在這本書裏譯成了:“要死,還是要活?”[捂臉][捂臉] ?説實話,我自己看到這句翻譯的時候有點憤怒了,畢竟之前看過好的翻譯之後,看到這樣的翻譯難免有些轉換不過來。

整體來説,這本書還是不錯的,老師推薦我們閲讀的。加入書架之前有看到過書友在讀,當時沒在意,後來看舍友買了這本書,她説是為了湊單。但我還是加入書架了,後來並沒有開始讀,直到上課的時候老師提到過,推薦我們去讀這本書,然後才開始閲讀。閲讀過程有點艱難,在零碎時間來讀這樣一本邏輯性強的書還是比較艱難的,建議做一下筆記,我打算再回去補一下筆記。推薦給更多的書友,如果有機會的話,買紙質版的會比較好操作。

《如何閲讀一本書》讀後感範文7

關於書,關於讀者,書與讀者的關係,書的分類,怎樣認識、瞭解和評判一本書,各類書的閲讀方法,最主要的是閲讀的四個層次: 基礎閲讀、檢視閲讀、分析閲讀和主題閲讀,作者講的非常詳細,有分析、介紹和具體步驟,內容豐富。本書是關於閲讀的藝術,是為了增強理解力而寫的。娛樂消遣式閲讀不在作者探討範圍。

這本書有點閲讀門檻,提到的各類書,如果有過接觸更利於理解作者的相關介紹和閲讀技法。而且本書涉獵的內容很難一朝一夕全部消化,更適合目前遇到哪方面問題就先在實踐中具體試試看,一步步來。以不同閲讀方法接觸不同讀物,説到底讀書是很個性化的事,閲讀方法適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主動閲讀,明確目標,提出問題並在閲讀過程中嘗試去回答問題,專心致志,邊讀邊思考。這本書總體在談些什麼,想辦法找出作者的想法和論點,做出自己的判斷,他説的有道理嗎?這本書和你有怎樣的關係?~閲讀越主動,效果越好,對書籍內容探索更強,收穫也更多。説到更加有效地理解掌握一本書,最好的方法是做筆記做筆記做筆記,現在越發覺得不做筆記就像沒讀過一樣。做筆記除了幫助記憶、鍛鍊表達能力,還能讓人在閲讀過程中保持頭腦清醒,促進主動閲讀。有時讀完一本書,我們覺得自己有被觸動到,內心有所感悟有想法,但就是説不出來寫不出來,其實這隻能説明你不知道自己在想什麼。而閲讀效率和理解程度&閲讀速度兩者有關,多數人是可以比目前速度再提高一些的。讀不同書用不同速度,根據書的性質和複雜程度採取不同閲讀速度。每一種書有適合的速度,太快或太慢都會影響到效率。

説了這麼多,最後只想説一句: 自己想怎麼讀就怎麼讀。

《如何閲讀一本書》讀後感範文8

終於重新讀完了這本書。這是一本教授如何閲讀的書,她把閲讀分為四個層次基礎閲讀,詮釋閲讀,分析閲讀和主題閲讀。

基礎閲讀作為一個成年人,基本沒有什麼問題問題是,大多數成年人也多停留在基礎閲讀這個最低的層次上。

詮釋閲讀是稍微高一層次的閲讀方法,主要是利用閲讀書名、目錄和序言等快速瞭解一本書的大概內容這是一本什麼樣的書,這本書主要講的是什麼?作者是如何展開敍述的?你對此有何評價?這本書對讀者本人有什麼用?

分析閲讀是第三層次的閲讀,也是非常耗費心力的閲讀方式通過更深入的閲讀,進一步回答上一層次閲讀中的四個問題。針對不同類型的書籍也有不同的分析閲讀方法。我認為分析閲讀,最核心的是找出作者的關鍵字詞,進而找出作者的觀點和主旨,針對作者的觀點,讀者要認真理解並做出自己的評判,同意或不同意,為什麼?這樣才算是真正的吸收了一本書。需要説明的是,值得分析閲讀的書,世界上不超過一千本,值得反覆閲讀的經典書籍不超過100本,對此,我表示相信。

最後一個層次是主題閲讀,主題閲讀與分析閲讀最大的區別在關注點不同,分析閲讀的關注點在以作者的觀點為中心,主題閲讀的關注點應該放在自己要研究的主題上,讓各種不同書的作者來參與自己主題的討論,然後自己綜合分析比較得出自己的觀點。

閲讀的方法也是一項技能,需要我們在平時的閲讀中不斷的練習,這樣才能熟能生巧,變成我們能夠運用自如的技能。

閲讀點亮生活,閲讀讓自己的心智獲得成長,這才是閲讀的真正目的!

《如何閲讀一本書》讀後感範文9

這本書寫的其實挺深而全面的,講述了閲讀的目的,讀書四問,閲讀的層次,閲讀方法,讀與寫。讀書四問是我們讀一本書時應該一直存在腦海中的指導思想,可以讓讀者帶着這四問來讀懂書中的內容。

我覺得在四問中,為什麼讀這本書,這個問題是最核心的,然後才是讀到了什麼,想到了什麼,對你有沒有用。用最後的應用,通過想找到應用的方法反過來指揮自己選擇書,解答為什麼選擇這本書,能讓我們讀起書來更有目的性。但不可否認的是,比如説我,讀起書來盲目的時候更多一些。只是單純的想看看這本書講了什麼,至於對我有沒有用,能為我帶來什麼這些事上,肯定會有,但我可能提前並不能想到,這種探索過程,也不失為讀書的一種樂趣。至於讀書方法,我覺得因人而異,可以去學習不同的學習方法,然後不斷改善自己的讀書方法就好了。書中所講的閲讀的層次和讀與寫部分,我覺得是屬於一種閲讀的進階層次了,這需要是擁有了讀書愛好的人,在讀過了很多書後有了自己的想法才能實現的。我覺得我目前還達不到這種層次,讀了一本書,摘抄幾句,寫幾句感想,做個札記就是我當前的目標了。如果我能繼續的熱愛閲讀下去,讀到了下一個層次的時候,我會回來重新翻閲這本書,相信那時會有不同的感悟。

《如何閲讀一本書》讀後感範文10

乾貨挺多,非常全面的去説明了什麼是閲讀,以及如何去更好的閲讀。

對於更好的閲讀,作者以四個層次去作了闡明。本書閲讀週期挺長,大概按自己的理解總結下四個層次的閲讀,可能與原文有所出入。

1。基礎閲讀:任何一個識字的人,都已在識字讀句階段已掌握的閲讀,是最基本的閲讀,不涉及讀書技巧。

2。 檢視閲讀:快速閲讀或者粗讀的另一種説法。這種閲讀方式要求你在閲讀的時候,要快速簡略的讀完。不要糾結於生僻字/一些難以理解的句子;不能回溯讀已經讀過的內容。通過這樣的閲讀,使得你能在讀完後,可以回答1)這是一本什麼書2)這本書主要講述了一個怎麼樣的故事3)還想在讀一遍嗎?/這本書有趣嗎?這個速度可以使用指畫法/眼睛掃視法。。。

3。 分析閲讀:精讀的另一種説法。通常一本書,在快速閲讀完之後,如果值得再讀,才會使用分析閲讀。這個階段就是通過分析閲讀,把主要的主旨以及各個分論點都找出來,最後把全書的骨架架構出來,以筆記的形式呈現。

4。 主題閲讀:就一個話題而言的多種書籍的同時閲讀。這樣的閲讀,一般用在研究某一個話題的時候才用到。這種閲讀的第一步是擬一個書單,然後利用檢視閲讀去篩選合適的書單和重新整理話題。然後找出這些書籍的異同點,提取自己的論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