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實用文 > 發言稿

推動新型工業化發展發言材料

欄目: 發言稿 / 發佈於: / 人氣:7.57K

  推動新型工業化發展發言材料

以更大的決心、更強的力度、更有效的舉措加速推動新型工業化發展,引領獨山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奮力建設貴州工業轉型升級示範區,在黔南工業化進程中做出獨山貢獻!。以下是本站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推動新型工業化發展發言材料資料,提供參考,希望對你有所幫助,歡迎你的閲讀。

推動新型工業化發展發言材料

推動新型工業化發展發言材料一

近年來,在州委、州政府的堅強領導下,我縣始終堅持工業強縣戰略不動搖,着力推動工業園區建設,努力培育工業企業,初步形成了醫藥食品、清潔能源、輕工製造為主的工業發展格局,工業經濟總量不斷擴大,質量效益持續提升,為高質量打贏脱貧攻堅戰,推動經濟持續健康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2020年,全縣共有上市公司1家,規模工業企業39家,完成規模工業總產值31.88億元、增長10.45%,規模工業增加值增速5.2%,排全州第6位,工業增值税1.64億元、排全州第4位。

回顧羅甸“十三五”工業發展歷程,縱比我們取得了一定成績,但橫比還存在較大差距。

一是規模總量小,對經濟發展的支撐不力。全縣規模工業企業只有39户,僅佔全州的4.46%,工業經濟佔GDP比重從2015年的27.5%下降至2020年的21.1%。

二是園區管理改革滯後,運營機制不活。工業園區管委會、工信局、投促局職責定位不夠清晰,力量統籌整合不夠到位,管理運行機制不夠順暢,工投公司開發運營作用沒有得到有效發揮。距州委、州政府提出的園區實體化、企業化、市場化改革差距還比較大,一定程度影響了園區加速發展。

三是服務效能亟待提升,營商環境不優。雖然境內兩條高速相繼開通,交通區位明顯改善,但物流成本相對較高、園區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還不配套的問題仍然比較突出,客商投資的意願本身就不強。加之,2020年我縣營商環境綜合測評排全省57位、全州11位,沒有達到硬件不足軟件補的效果。

四是企業小散弱現象突出,主導產業不強。產業聚集程度低、規模小、鏈條短,產值過億的規模企業只有4户,除信邦公司外多以中低端產品為主,競爭優勢不突出,主導產業的帶動能力不強。

五是產業大招商力度不到位,推動工業大突破能力不足。近五年來,全縣上下為按時打贏脱貧攻堅戰,把主要精力聚焦到扶貧開發和農業農村工作上,對工業發展和招商引資重視不夠、投入不足,幹部得到鍛鍊較少,在招商引資、產業發展、園區管理、公司營運方面人才匱乏,推動產業大招商、工業大突破的能力不足。

在下步工作中,我們將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貴州重要講話精神,深入貫徹落實全省新型工業化暨開發區高質量發展大會和全省產業大招商暨優化營商環境會議精神,堅持目標導向、問題導向和結果導向,以最堅定的決心、最有力的舉措、最過硬的作風、最優強的隊伍,全力推進產業大招商,奮力實現工業大突破。按下一步計劃,力爭到2023年、確保2025年前實現工業總產值130億元以上,工業增加值35億元以上,規模工業企業75户以上,累計工業投資70億元以上,工業税收達3億元以上,實現五個“翻一番”目標,完成倍增計劃。確保“十四五”期間工業經濟佔GDP比重每年提升一個百分點以上,打造十億級產業3個以上,五億級產業2個以上,培育億元企業10户以上。

今年,是實現工業“翻番”目標的第一年,也是“十四五”開局起步的關鍵之年,我們將進一步細化目標、強化措施、掛圖作戰,確保全年規模工業增加值增速18%以上、力爭達到20%,新增規模工業企業12户,完成工業投資26億元,招引5億元以上項目2個以上,億元以上項目2個以上,確保工業大突破行動實現良好開局。

第一,全力實施工業倍增行動,着力解決發展支撐不力的問題。

緊盯醫藥食品、清潔能源2個主導產業和4個特色產業,科學制定和強力推進《羅甸縣工業倍增行動方案》。

一是突出優勢,做大做強醫藥食品產業。緊緊扭住信邦公司這個龍頭,圍繞強鏈補鏈招引配套企業,力爭新增入規醫藥食品企業8户,到2025年,醫藥食品產業總產值達到20億元以上,努力將醫藥食品產業打造成十億級產業集羣。

二是搶抓機遇,大力發展清潔能源產業。充分發揮光熱資源優勢、搶抓國家碳達峯碳中和行動帶來的重大機遇,積極爭取送出通道建設和光伏電站指標支持,加快項目建設,確保2025年光伏發電裝機容量到達1000兆瓦以上;確保今年10月垃圾焚燒發電項目投入運行;着力加快蒙江流域梯級電站技改擴能;力爭新增入規電力企業8户,到2025年,清潔高效電力產業總產值達到15億元以上,努力將清潔能源產業打造成十億級產業。

三是因地制宜,抓好特色產業。在全力培育兩大主導產業的同時,發揮資源優勢,着力推進新型建材、輕工製造、珠寶玉石加工、基礎材料(工業硅)等四個特色產業加快發展,力爭規模企業達到60户,儘快做大工業經濟總量。

第二,全力推動園區改革發展,着力解決機制不活的問題。

堅持把園區作為工業發展的主戰場,突出抓好基礎設施配套和園區管理改革,不斷提高園區承載力和吸引力,提升工業發展的動力和活力。

一是強化園區平台建設。以城西和邊陽工業園區為重點,以省級特色工業園區擴容提質為牽引,進一步完善園區規劃,加快園區基礎設施建設和公共服務配套,拓展園區承載空間。

二是深化園區管理改革。着力推進園區去行政化改革,優化內部機構設置,突出產業培育和招商引資職能,實施“扁平化”管理,健全園區考評激勵機制,注入發展活力。

三是大力推進實體化運行。採取“園區管委會+工投公司”運行模式,今年財政預算2000萬元成立工業投資基金,做實公司資產,提高公司市場運營能力,積極爭取政府債券和政策性銀行融資支持,想方設法破解資金籌措難題。

第三,全力提升服務效能,着力解決營商環境不優的問題。

認真貫徹落實《優化營商環境條例》,着力實施《打造“貴人服務”品牌建設國內一流營商環境三年行動計劃》,聚焦我縣營商環境痛點堵點,全力開展營商環境整治提升行動。

一是着力加強誠信政府建設。認真清理甄別政府涉企合同,嚴格按照合同約定支付項目工程款,兑現招商引資政策,樹立誠信政府良好形象。

二是着力提高服務效能。圍繞“三減一降”(減材料、減環節、減時限、降成本),重點對2020年全省排40位之後的政務服務、辦理建築許可、納税、獲得信貸、獲得用水、獲得用電等6個指標開展集中整治,整體提高涉企服務水平和辦事效率。

三是着力強化企業服務。持續推行領導聯繫企業和“特派員”制度,紮實開展“雙服務”活動,及時有效解決企業落地、建設、運行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規範涉企執法檢查行為,減少對企業的干擾,讓企業集中精力搞好生產經營。

四是着力加強監督考評。建立營商環境義務監督、隨機抽查、督查暗訪、綜合考評機制,通過強化監督考評倒逼管理優化提升。

第四,全力強化攻堅舉措,着力解決產業招商合力不足的問題。

認真落實《貴州省產業大招商三年倍增行動計劃》,對標對錶、細化方案、創新思路、強化舉措、全力攻堅,千方百計完成“三年翻番”目標任務。

一是強化組織領導,細化工作方案。調整充實產業大招商領導小組,按“四化”組建4個招商專班,聚焦重點區域設立3個對外招商聯絡站,抽調精兵強將組建招商突擊隊,認真制定《羅甸縣產業大招商三年倍增行動方案》,着力完善責任落實、協調調度、考核激勵機制,進一步調動全縣上下招商引資工作的積極性。

二是強化重點目標,注重精準施策。圍繞“四化”認真謀劃產業項目,認真編制“兩圖兩庫”,緊盯粵港澳、長三角、京津冀、成渝等重點地區,聚焦醫藥食品、清潔能源、新型建材和養生養老等主導產業和重點特色產業,研究目標企業,通過領導帶頭招商、專業招商、以商招商等方式,加強上門推薦、對接洽談,提高成功率。今年計劃完成新引進省外投資500萬元以上產業類項目32個以上,其中工業產業項目16個以上;新增產業項目到位資金37億元以上,其中工業產業項目到位資金達18.5億元以上。

三是強化要素保障,搞好全程服務。圍繞產業大招商和工業大突破兩項行動,整合縣內現有人才,積極招引緊缺人才,以最優強的隊伍為兩大行動搞好組織保障。圍繞項目引進、落地、建設、投產達產,搞好項目手續和用地、用水、用電、用工、融資等全方位全週期服務,切實提高項目履約率、開工率、投產率。

總之,我們將認真貫徹落實本次會議精神,進一步理清工作思路,強化攻堅舉措,以營商環境大提升推動產業大招商,以項目大建設支撐工業大突破,全力加快羅甸經濟高質量發展,以優異成績慶祝黨的百年華誕。

推動新型工業化發展發言材料二

“十三五”時期,在州委、州政府的堅強領導下,我縣深入貫徹落實工業強州戰略部署,着力抓招商、擴規模、調結構、穩增長,工業總量提升加快,結構調整成效明顯,產業培育初見成效,園區平台加速成長,工業經濟發展實現量質齊升。但從規模總量、產業結構等方面看,距離高質量發展的要求還有較大差距。一是工業規模總量偏小。“十三五”期間,我縣規模工業增加值增速雖始終保持在10%以上,但直到2020年,規模工業總產值僅為135億元,僅佔全州9.8%。二是結構性矛盾突出。2020年,工業對GDP增長的貢獻率超過67%,但鐵合金等傳統重工業佔比超過工業總量的60%,產業結構矛盾突出。三是產業鏈條較短。現有的五大支柱產業,產業鏈條短、科技含量低、產品低端化等問題突出,缺乏市場競爭力。四是營商環境不夠優化。近年來,我縣工業發展的基礎配套和要素保障水平得到了顯著提升,但受遺留問題影響,營商環境受創,影響了企業投資和發展的信心,制約了縣域經濟發展。

下步,我們將認真落實省、州部署,奮力推動“工業大突破”。具體抓好以下四個方面工作。

一、突出工業倍增,解決體量小的問題,在推進新型工業化上求突破。我們將深入實施工業倍增行動,聚力構建“2+4”新型工業發展體系,奮力實現“六個大突破”。

一是壯大主導產業。着力實施兩大主導產業提質行動,積極承接東部產業轉移,實施總部經濟戰略,推動電子信息製造產業突破發展;持續支持冶金企業技改升級,推動產業產品向高端轉型,持續鞏固基礎材料支柱地位。實施四大特色產業倍增行動,重點推動裝備製造、新型建材、新能源、生態特色食品四大特色產業做大做強。力爭到2024年全縣規模工業總產值翻一番達到270億元以上,規模工業增加值70億元,工業規模總量實現倍增。

二是育強龍頭企業。加快推進建溢機器人、標準電機等高科技企業發展成為龍頭標杆,重點支持金孟、恆鑫等集團做大做強,實現基礎材料集團化發展。同步抓好上峯水泥、元誠軸承等特色企業培優育強,形成示範帶動效應。到2024年規模工業企業數量突破120家,打造10億級企業5家以上,5億元級企業10家以上。

三是延伸產業鏈條。緊盯“2+4”產業招引一批領軍企業落地獨山,形成聚集效應。圍繞微型馬達、智能終端領域,完善產業鏈,建設電子信息製造業基地;持續推進基礎材料轉型升級,建設“煤—電—冶”一體化循環產業園;引進配套產業以及下游龍頭企業,做大軸承產業基地;依託水泥、玻璃、石材等產業優勢,推進“黔石出山”,建設建材產業園;穩步推進卓陽、華電、中核等光伏項目,建設新能源產業基地。

四是實施創新驅動。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引導支持企業加大科技創新投入,提升產能、產品質效。支持東銻、法拉第等重點企業建立技術研發中心。實施“萬企融合”行動,加快大數據與工業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積極爭創“專精特新”企業以及高新技術企業,實施品牌戰略,打響獨山軸承、電機等品牌。力爭到2024年,“專精特新”企業累計達到50家,獲批省級企業技術中心2家以上。

二、突出產業招商,解決鏈條短的問題,在產業集羣發展上求突破。立足獨山區位優勢,把握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重大機遇,聚焦“2+4”產業體系補鏈、延鏈、強鏈。

一是抓專班領銜。圍繞“四輪驅動”,建強主要領導領銜招商行動專班,明確“一條產業鏈、一位分管縣領導、一個牽頭部門、一名特派員”機制,壓實招商責任。強化跟蹤服務、駐點招商,重點促成標準電機、法拉第總部搬遷,華電、中核、中林等央企項目落地。

二是抓重點區位。主動對接泛珠三角、長三角、京津冀地區產業轉移,提升工業招商質效;發揮獨山農業發展優勢,用好粵港澳大灣區蔬菜保供基地、全省生豬產業聚集突破區等牌子,推動農產品深加工、農旅結合招商;緊盯央企、500強企業,加大“旅遊+”康養文旅產業招商力度,盤活現有景區資源。

三是抓產業配套。聚焦我縣電子信息、基礎材料、生豬養殖等重點產業,引進一批上下游優質企業,壯大優勢產業集羣。同時依託我縣香港產業園、麻尾工業園區等載體,集中引進一批關聯和升級項目,提升特色產業能級。

三、突出項目服務,解決保障弱的問題,在優化營商環境上求突破。緊扣“貴人服務”營商環境品牌打造,轉變作風,優化服務,全力打造一流營商環境。

一是優化項目服務。深入推進“放管服”改革,實施縣領導領銜、科級幹部包保、專人代辦服務制度,為重點企業項目落户提供更便捷、更高效的精準服務。

二是強化要素保障。千方百計運用市場化手段籌集資金,完善基礎配套,在降低物流、用電等成本上實現突破。加大上跑力度,幫助企業爭取產業基金,扶持現有企業壯大,形成示範效應,推動築巢引鳳。

三是強化誠信建設。深化誠信獨山建設,出台“營商環境十嚴禁”等制度,堅決整治各種損害營商環境的突出問題,依法保護各類市場主體的合法權益,構建親清新型政商關係。

四、突出園區建設,解決活力不足問題,在產業平台提質上求突破。集中力量打造獨山經濟開發區和麻尾工業園區,推進園區聯動互補,實現提質增效、提檔升級。

一是推動差異化發展。按照“一園一主導”部署,強化規劃引領,獨山經濟開發區以貴州香港(獨山)合作園區發展為平台,吸收港資、外資聚集發展。麻尾工業園區以國際物流內陸港,保税物流中心(B型)為平台,建設南向開放橋頭堡。

二是深化園區改革。深入推進“管委會+運營公司”管理模式,理順管理體制機制,推動園區去行政化,實現市場化運作,激發園區活力。

三是提高產出效益。着力盤活現有的閒置標準廠房,深度清理“殭屍企業”,推行“畝產論英雄”等考評機制,提高園區產值,到2024年,實現畝均產值300萬元以上,把園區培育成為產業聚集區、經濟增長極。

今年,我縣將嚴格落實省州工作部署,始終堅持問題導向,緊緊扭住新型工業化的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集中精力實施工業倍增行動。力爭2021年,全縣規模工業增加值增速增長20%以上,新增規模工業企業6家,工業投資總量38億元以上,新引進產業類項目30個以上,其中,20億元以上項目1個以上、5億元以上項目3個以上、億元以上項目5個以上。為2024年實現工業倍增打牢基礎。

我縣將認真貫徹本次會議精神,以更大的決心、更強的力度、更有效的舉措加速推動新型工業化發展,引領獨山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奮力建設貴州工業轉型升級示範區,在黔南工業化進程中做出獨山貢獻!

推動新型工業化發展發言材料三

省委明確,要把新型工業化作為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首要任務,奮力實現“六個突破”。州委提出,把實體經濟作為“六大引領工程”的第一引領工程。我縣認真貫徹落實省、州決策部署和工作要求,以高質量發展為統攬,把新型工業化作為“四個輪子”的首要驅動輪,推動工業大突破、大發展。

下面,我從6個方面向大家彙報一下長順新型工業化的工作情況。

第一、把“形勢”認清,抓住發展機遇

近年來,長順的工業快速發展,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達到70家,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連續9年高於全省全州平均水平,構建了“一園三區”工業發展格局,形成了裝配式建築建材、特色食品加工、裝備製造等為主的優勢產業,為全縣經濟社會發展作出重要貢獻。

同時,我們清醒的認識到,長順的工業發展總體上還處於工業化的初級階段向中級階段的過渡期,有“四個突出短板”:一是總量小。去年,全縣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為17.21億元,佔全縣GDP比重的20.2%。二是層次低。產業結構以建材、農產品初級加工為主,高技術製造業產值佔比僅10.8%。三是龍頭少。全縣產值超億元的企業共31家,中型企業僅有2家(聯韻、宏安),缺乏產業龍頭帶動。四是鏈條短。企業之間單打獨鬥,產業協作水平低,沒有形成鏈條。

進入新發展階段,我們加快新型工業化具有“四大發展優勢”:一是政策機遇優勢。國家新時代西部大開發、鄉村振興,全省實施“強省會”五年行動、新型工業化,全州實施“六大引領”工程等多重戰略機遇疊加,為我們帶來了政策機遇。二是交通區位優勢。我縣毗鄰貴陽(貴安),隨着交通基礎設施的快速突破,區位優勢迅速轉化為發展優勢。三是產業基礎優勢。我縣新型建築建材、特色食品加工等優勢產業都是省州明確的主導產業,通過發展積累有了一定產業基礎。四是發展環境優勢。我縣幹事創業的氛圍向上向好,營商軟環境、基礎硬環境得到了明顯改善。同時,我們還有貴陽市對口幫扶的區域合作優勢。總的看,長順工業大突破,有基礎、有機遇、有優勢,我們將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融入新發展格局,為開創高質量發展新局面提供有力的工業支撐。

第二、把“定位”找準,明確主攻方向

長順發展的潛力在貴陽(貴安),長順工業的未來也在貴陽(貴安)。在發展定位上,我們圍繞建設貴陽(貴安)產業承接配套服務基地,全力擴大工業規模總量,不斷培育發展優勢產業。在產業選擇上,我們緊盯“兩貴”工業上下游產業鏈,突出現有的新型建築建材、特色食品加工、紡織產業等主導產業,加快推動產業集羣發展。在目標任務上,到2023年,全縣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數量實現倍增目標。今年作為開局之年,我們將圍繞工業倍增行動作戰任務,倒排工期、掛圖作戰,確保規模工業增加值增長22%以上、規模工業企業新增10户以上、工業投資總量40億元以上,引進5億元以上項目和億元以上項目各2個以上。在發展過程中,我們客觀辯證處理好“四個關係”:一是處理好當前與長遠的關係。總量小仍是我們的主要矛盾,這需要我們首先要做大總量,同時,保持戰略定力,為下一階段更好發展預留好空間資源。二是處理好付出與回報的關係。現在招商引資競爭非常激烈,要綜合算好經濟賬,確保付出和回報相匹配。三是處理好主導產業與非主導產業的關係。省州要求每個縣明確1-2個主導產業,這是我們推動產業聚集發展的努力方向,但就我縣現階段而言,在主攻主導產業的基礎上,非主導產業的優質項目我們也要全力爭取。四是處理好大項目與小項目的關係。龍頭企業肯定是我們希望的,找來一個龍頭企業就可以帶來一個產業,但現階,我們將更立足於招引“專精特新”中小企業。

第三、把“平台”建強,深化改革創新

我縣威遠工業園區分為威遠、廣順、鼠場3個分園,是我縣新型工業化發展的主戰場、主陣地。一是深化園區改革。按照“突出主業、精簡高效、強化服務”的原則,進一步精簡優化“管委會+實體運營公司”組織架構,把園區管委會的主責主業聚焦到服務企業和招商引資上來,推行“集中代辦”服務,定期梳理企業問題清單、限時解決企業實際問題。把實體運營公司的主責主業聚焦到綜合開發、綜合配套、綜合服務上來,注入一定的資本金,依法授予部分資源資產特許經營權,做大資產實現穩定現金流,推動運營公司實體化、市場化發展。二是優化園區規劃佈局。對園區規劃進行精準修編,進一步優化園區規劃佈局,把產業佈局與空間規劃深度融合。三是構建開放協作平台。依託東西部協作和貴陽(貴安)幫扶機遇,在工業園區採取“園中園”“定製園”等方式建設開放協作平台,吸引龍頭企業、優質項目落地,助推工業發展轉型升級。比如,我們與貴安合作建立了“貴安生態特色食品加工產業園長順分園”,與貴陽合作建立了“貴順新型建材產業園”,推動主導產業提質提效。

第四、把“抓手”攥牢,抓招商抓項目

招商是抓工業的“生命線”,項目是抓工業的“牛鼻子”。我們充分發揮自身比較優勢,快速掀起“外出抓招商、在家抓項目”的熱潮。一是抓招商。用好領導幹部帶頭招商、鏈條招商、以商招商、商會招商等做法,今年力爭招引企業32個以上、招商引資到位資金38億元以上。緊盯項目謀劃抓招商,提高專業化水平,認真研究貴陽(貴安)和我縣主導產業,突出補鏈強鏈延鏈招商,認真研究謀劃項目,建好項目庫,實現精準招商、主動招商。緊盯貴陽(貴安)抓招商,組建貴陽(貴安)招商專班,加強溝通協作,聚焦貴陽(貴安)產業發展動向,動態掌握信息,精準做好產業鏈配套。緊盯優強中小企業抓招商,招龍頭企業肯定是我們的努力方向,但大項目招商條件高、配套成本高,現階段我們堅持大小並舉,大力引進“專精特新”的中小企業,快速做大工業總量。緊盯產業轉移抓招商,結合暢通國內大循環和擴大內需的機遇,主動承接東部產業轉移。比如,我們通過以商招商,從廣州一次性簽約引進了貴紡製衣、飛霸電器等10家企業,有效吸納本地勞動力就業。二是抓項目。圍繞在談項目抓落地、在建項目抓推進、竣工項目抓投產,實施項目簽約、落地、投產、達效“四率”行動,全力推動華潤建材、綠投等25個重點項目建設,確保今年工業產業項目完成投資40億元以上。三是優環境。開展“整治一批營商環境突出問題、曝光一批營商環境負面案例、清理一批政府違約合同、優化一批行政審批事項、梳理一批惠企政策清單、培訓一批服務企業項目幹部”的“六個一”專項行動,對重點項目推行“一站式、代辦式、保姆式”服務,打造“門檻低於周邊、服務高於周邊”的營商高地,營造人人愛商、親商、清商的發展環境。同時,抓好現有企業的提質增效和千企改造。

第五、把“要素”用好,優化配置資源

要素保障是新型工業化發展的基礎。重點圍繞“地、錢、人”系統做好要素保障。一是強化用地保障。堅持“畝產論英雄”,按照“用好增量、盤活存量,租讓並舉、先租後讓”思路,統籌做好工業用地保障。全力推進“殭屍企業”清理,依法依規處置園區低效閒置土地。採取市場化方式推進標準化廠房建設,提高投資效益和質量。二是擴寬融資渠道。圍繞破解企業“融資難”問題,健全政銀企常態化對接機制,積極爭取省財政70億元工業發展基金、地方政府專項債券支持,千方百計加大與上級部門、金融機構、市場企業溝通對接,幫助企業用好信貸產品,切實解決過橋、擔保等企業融資難問題。加大對工業投資力度,今年,縣財政預算安排2000萬元工業發展引導資金,撬動吸引社會資本的更大投資。三是強化人才支撐。圍繞工業管理人才和技術人才,健全完善人才招引政策。依託北郵大、貴陽理工等幫扶機遇,培育和引進一批工業管理人才。注重工業技術人才引進和培育,吸引一批人才、帶來一批團隊、帶出一個產業。

第六、把“責任”壓實,強化黨的領導

堅持像抓脱貧攻堅一樣大抓工業,像推動農村產業革命一樣推動工業產業革命。一是選優配強隊伍。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與基礎都是人的問題,所以要把最優秀的幹部和人才放在工業戰線,調優配強工信局班子和園區班子,優化機構職能設置,使其融合協調、職責明晰、考核激勵、高效運轉。二是專班化推進落實。把新型工業化作為“十四五”時期的第一發展工程,組建由黨政主要負責人領銜的新型工業化工作領導小組,成立項目謀劃、招商引資、用地保障、金融支撐、用工保障等若干專班,確保集中用力、高位推動。三是提升能力本領。圍繞加快推動新型工業化主題,在全縣範圍內開展工業理論大學習、調研大深入、素質大提升、作風大轉變,培育鍛鍊一支學習型、創新型、落實型幹部隊伍,提升幹部學習工業、鑽研工業、發展工業的能力水平,培育一批工業行家裏手。四是從嚴督查考核。強化考核“指揮棒”作用,建立健全新型工業發展調度、觀摩、考評激勵制度,讓抓工業形成鮮明導向,在全縣營造大抓工業的濃厚氛圍。

接下來,我們將以此次會議為契機,按照州委的安排部署,特別是德智書記的講話要求,進一步抓好貫徹落實,奮力推動新型工業化大發展、大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