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實用文 > 觀後感

時代楷模張富清觀後感8篇

欄目: 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1.3W

隨着各種類型的影片出現,人們在觀看了一部影片後是不是都有及時寫好觀後感呢,從一部影視作品中領悟到某些道理之後,我們需要及時動筆,記錄一篇觀後感,本站小編今天就為您帶來了時代楷模張富清觀後感8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時代楷模張富清觀後感8篇

時代楷模張富清觀後感篇1

近日,總書記對張富清同志先進事蹟作出重要指示,社會各界反響熱烈。人們感動於老英雄淡泊名利、無私奉獻的精神,敬佩老黨員一輩子深藏功名、堅守初心的境界。大家紛紛表示,總書記的重要指示,將推動全社會形成見賢思齊、甘於奉獻的良好氛圍,要深入學習貫徹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以張富清為榜樣,積極弘揚奉獻精神,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淡泊名利,砥礪前行,努力做新時代的奮鬥者。

今年95歲的老黨員張富清是原西北野戰軍359旅718團2營6連戰士,在解放戰爭的槍林彈雨中九死一生,先後榮立一等功3次、二等功1次,被西北野戰軍記“特等功”,兩次獲得“戰鬥英雄”榮譽稱號。1955年,張富清退役轉業,主動選擇到湖北省最偏遠的來鳳縣工作,為貧困山區奉獻一生。

張富清轉業到湖北省來鳳縣後,就做了一方的父母官。造福一方就是造福於人民,在張富清的記憶中,帶着鄉親們修路是最令他印象深刻的,因為這是“實實在在為老百姓做事”。高洞管理區地處湖北與四川交界處,全部村寨都在四面懸崖的高山上,不通電、吃水難、路難走,是來鳳縣出了名的艱苦地區。每天一大早,張富清就和所有修路的村民一樣,提着自家的農具,開始一點一點挖山修路。開始還有村民會特別留意這位“上邊下來的領導”,可是沒過兩天,張富清就徹底和村民融為了一體。當官,只有一個宗旨,就是造福於民,要大公無私,要與民相知,深入羣眾,密切黨同人民羣眾的聯繫,只有這樣才能真正造福於民。

為官一方不僅要造福人民,還要有奉獻精神,做到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共產黨是為民族、為人民謀利益的政黨,它本身決無私利可圖,如果想當官又想發財,那是十分危險的,有些人當了官,就以權謀私,結果是一失足成千古恨。張富清同志隱藏軍工,默默無聞六十載,正體現了這樣的為官之道。

為官還要清廉。當官做領導,手中握有一定的權力,因此在錢財、名利問題上犯錯誤的可能性總會比一般人大。但是,李甘霖告訴記者,去年11月,他得知張老要去武漢做白內障手術,需要植入人工晶體。他囑咐老人:“您是離休老革命,醫藥費全部報銷,可以選好一點的晶體,保證效果。”後來老人做完手術回來,李甘霖發現老人只選了一個3000多元的晶體。張富清説:“我90多歲了,不能再為國家做貢獻了。醫生給我推薦7000多元到2萬多元的晶體,我聽到同病房的一名農民只選了3000多元的,我也選了跟他一樣的,為國家節約一點是一點。”如果共產黨的領導幹部在艱苦奮鬥、廉潔奉公上不成為榜樣,就無法在人民羣眾中樹立威信。

張富清的為官之道不僅值得當代政府官員學習,也值得我們年青一代,正要踏上仕途的人學習,張富清精神將會一直鼓舞着我們前進。

時代楷模張富清觀後感篇2

95歲的老黨員張富清是原西北野戰軍359旅718團2營6連的一名戰士,解放戰爭時期先後榮立軍一等功一次,師一等功、二等功各一次,團一等功一次,兩次獲“戰鬥英雄”稱號。1955年,張富清退役轉業到湖北省最偏遠的來鳳縣工作,為貧困山區奉獻一生。老英雄張富清60多年深藏功名,一輩子堅守初心、不改本色,事蹟感人。在部隊,他保家衞國;到地方,他為民造福。他用自己的樸實純粹、淡泊名利書寫了精彩人生,是我們所有黨員幹部學習的榜樣。

學習張富清事蹟,應當不忘“忠於黨、忠於人民”精神。天安門前,94歲老兵李安甫對我們的黨、我們的祖國、我們的母親無聲告白。在中國共產黨98歲華誕前夕,94歲高齡的李安甫走進天安門,用手摸一摸城牆,看一看樓裏風景,講一講那一代的革命故事。我想,當他走進天安門的那一刻,他的心裏該有多麼辛酸,又有多麼欣慰。在抗日戰爭、解放戰爭和抗美援朝戰爭中,他不斷地看着他的戰友為新中國成立而犧牲,那時他心裏的苦楚,應該無人體會。可是,他又親眼見證了中國共產黨這幾十年的改變,見證了中國如今的輝煌,他又是多麼的欣慰。“忠誠的高尚和可敬,無與倫比”,作為新時代黨員幹部,我們要記住老兵李安甫對黨絕對忠誠的這種精神。我們應當像向日葵一樣一直以“太陽”為中心,不斷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對黨做到絕對的忠誠。

學習張富清事蹟,應當不忘“樸實純粹、淡迫名利”精神。“戰鬥英雄”張富清,他隱藏功名60多年,他經歷過殘酷的解放戰爭,在那種槍林彈雨的日子裏獲得過多次獎勵。他退役轉業到湖北省最偏遠的來鳳縣工作,毅然不忘黨的初心,在貧困山區奉獻他的一生。對於張富清同志來説,他是一名退役軍人,是為新中國成立做過貢獻的人,他退役後有許多選擇,可是他卻毅然決然地選擇待在貧困地區,把老百姓的疾苦放在首位,將質樸節儉、知足常樂作為他堅守的人生信條。張富清將一生都奉獻給黨、國家及人民,他獲得中宣部授予他的“時代楷模”稱號,還獲得習近平總書記對他先進事蹟作出的重要強調,呼籲廣大黨員幹部要向張富清同志學習。作為新時代黨員幹部,我們應當不忘“樸實純粹、淡迫名利”精神,我們應當向“戰鬥英雄”張富清學習。在日常工作中,我們要有“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的高尚品質,“一分耕耘,一分收穫”,黨員幹部只有專心致志地工作,心態平和地享受生活,不為蠅頭小利而蠅營狗苟,才能在工作中取得好的結果,才能更好地為黨和國家及人民作出貢獻。

學習張富清事蹟,應當不忘“勇於擔當、甘於奉獻”精神。北師大碩士畢業的研究生黃文秀,她畢業之後放棄在大城市工作的機會,毅然選擇到貧困村居擔任第一書記,把雙腳扎進泥土,為羣眾脱貧勞心勞累,為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做貢獻。6月16日晚,在這個風雨交加的夜晚,她忍痛告別她病重的父親,深夜冒雨奔向受災羣眾,面對危險,她毅然前進,在她返回鄉村的途中,不幸遇到突發山洪,30歲的青春年華就此消逝。在危險來臨之際,她首先想到的是村裏的羣眾,不聽同事們的勸阻,拒絕病重父親的挽留,前往受災現場,不幸遇難。作為新時代黨員幹部,我們應當不忘“勇於擔當、甘於奉獻”精神,不忘黃文秀同志為羣眾事業犧牲,向她學習。在平常的工作中,我們要勇於站在革命前線,遇到困難,不要退縮,敢於面對。面對困難問題,要及時改革創新,鋭意進取,敢於擔當,樂於奉獻。“梅花香自苦寒來”,我們要做中國共產黨裏的一朵梅花,要像梅花一樣,在寒冷的冬天,獨自盛開,我們黨員幹部要敢於説出他人不敢説的話,敢於嘗試他人不願做的事,為中國共產黨的事業,不斷創新,不斷注入新鮮血液。

時代楷模張富清觀後感篇3

從西北野戰軍戰士榮獲“戰鬥英雄”榮譽稱號到成為機關單位的普通員工,從來鳳縣建行副行長離休到被評為時代楷模,張富清的一生無疑是艱辛的同時也是無私的。樸素的穿衣風格、勤懇的工作作風、一心為農的民生情懷,都成為他獨特的標識。在當今這個物慾橫流的時代,有很多人經不起誘惑,為了追逐眼前的小謀小利捨棄了良好的精神品質,最終什麼也沒有得到,也忘記了自己的初心。而張富清同志卻能在簡單樸實的日子裏嚴以律己堅持準則,與其説是一種自律更不如説是擁有了高尚的情懷,這樣的情操讓人動容,更值得大家去學習,特別是祖國的青年一代,正處於人生最美好的時段,多向老一輩的楷模學習往小了看對個人的發展有利往大了看更是對整個國家發展的有利保障。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初心易得,始終卻難守。的確,快節奏的生活容易讓人浮躁,物慾橫流的世界容易叫人迷失,平淡日子的打磨也容易讓初心消失殆盡。“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青年黨員幹部在漫長紛繁的人生道路中,唯有勤學、修身、實幹,方能與初心“緊緊牽手”“白頭到老”。

用勤學為守初心“加滿油”。共產黨員的初心和使命,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它的內涵由黨的性質和宗旨根本決定,同時,時代的發展變化又賦予它新的歷史意義。如今已經96歲高齡的張富清老人,在左腿截肢的情況下,仍然堅持站起來,他説“我還要看書學習。”“問渠哪得清如許,唯有源頭活水來”。勤學不僅是順應外在需要,更是個人內在發展要求。唯有活到老學到老,才能不斷充實提升自己,才能為踐行初心注入不竭動力。

用修身為守初心“把穩舵”。老英雄張富清刻意塵封功績六十多年,連兒女也不知情,“沒什麼好炫耀的”,“不願給組織添麻煩”,這是何等淡泊名利!要守好初心,就要以“律己宜帶秋風”的自省意識嚴格要求自己,以“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的態度正確看待手中的權力,以“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黃沙始到金”的堅持錘鍊自我,始終保持淡泊明志的從容、寧靜致遠的平和,不斷修煉高尚品格。

用實幹為守初心“鼓足勁”。志當存高遠,行當踏實地。張富清轉業後,主動要求到最偏遠的來鳳縣工作。他白天扛起鋤頭帶頭修路,晚上就住在居民家的牛棚裏,每次炸藥包試炸道路他總是第一個站出來,終於在絕壁上鑿出一條山路。其實,守護初心最好的方法就是不斷以實際行動踐行初心。“圖難於其易,為大於其細”。只有以愚公移山的奮鬥精神,將初心使命細化成一項項紮實的工作、一個個前行的腳印,才能真正使初心之境常拭常新,永葆本色。

時代楷模張富清觀後感篇4

從戰爭年代到和平時期,人民羣眾之所以能義無反顧跟着黨走,就是因為信任黨。越是直面社會轉型期的挑戰,越是面臨利益多元改革的考驗,黨與羣眾之間的信任就越彌足珍貴。而正是基於這樣的信任,再大的矛盾都能化解,再難的疙瘩也能解開,再寬的鴻溝都能跨越。革命先輩留下的精神財富,我們每一名共產黨員都要倍加珍惜,繼承發揚。

張富清同志的先進事蹟生動感人,各級黨組織在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中,如椽巨筆公眾號整理,應通過重温入黨誓詞、上黨課、坐談交流等形式大力宣揚,教育和引導廣大黨員對標先進查找差距,找回剛入黨時那種場面、那股子精氣神,提醒黨員幹部不要忘記自己黨員的身份,更不要忘記黨的理想和奮鬥目標。

一朝宣誓,一生踐行。在解放戰爭的槍林彈雨中,張富清九死一生,先後榮立一等功三次、二等功一次,被西北野戰軍記“特等功”,兩次獲得“戰鬥英雄”榮譽稱號。1955年,他退役轉業到湖北省最偏遠的來鳳縣工作,為貧困山區造福。張富清知道自己是宣了誓的,所以他六十多年深藏功名,從不顯擺,默默無聞為黨工作,以實際行動兑現着入黨誓言。

我們每一名黨員,都曾經面對鮮紅的黨旗,莊嚴地宣誓,這是何等的自豪和光榮。既然宣了誓,就要信守諾言,堅守初心,忠實履行好黨員權利和義務,立足本職崗位,不忘初心使命,勇於擔當作為,以紮實的工作和人民生活改善的實際成效,迴應張富清老英雄的期待,告慰革命先烈,向黨和人民交上合格答卷。

時代楷模張富清觀後感篇5

4月30日下午,來鳳縣舉行張富清同志先進事蹟報告會,全縣上下、縣域內外數萬人通過電視新聞和“雲上來鳳”微信公眾號收看直播,聆聽張富清同志先進事蹟。這也是我縣開展黨風廉政宣傳教育十進十建活動的一個縮影。

縣委書記邢祖訓主持報告會並講話。縣領導李偉、鄧家斌、田延初、郭玉鋒、劉濤、甘應緒、管民樺、劉發勛等參加報告會。

“當年和我並肩戰鬥的那些戰友,許多都犧牲了,他們根本沒有機會向組織提任何要求。比起他們,我今天吃的、住的已經很好了,我有什麼資格把戰功拿出來顯擺?又有什麼資格向組織提要求?”“我死都不怕,還怕吃苦啊?”“人離休了,政治上、思想上絕不能離休。”……主會場台上,三位宣講人分別從張富清同志在“戰爭年代,出生入死,立下赫赫戰功;建設時期,深藏功與名,紮根在山區;離休後,與時俱進,不忘初心”三個階段進行了詳細報告。他們用質樸的語言,從不同側面、不同角度,滿懷深情地講述了張富清同志平凡而偉大的感人事蹟,生動地展現了一位好黨員、好軍人、好乾部的光輝形象。

台下,參加報告會的幹部職工都正襟危坐,聽的是聚精會神、熱淚盈眶,每到感人動人之處,都會不自覺地響起雷鳴般的掌聲。台上台下傳遞的是真情,收穫的是感動,凝聚的是力量,昂揚的是鬥志。此次報告會更加激發了大家向張富清同志學習的熱情,更加堅定了加快建設“小康來鳳”的信心,為推進來鳳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匯聚了強大的力量。

邢祖訓在講話中指出,要把向張富清同志學習落實到增強黨性上,切實堅定政治忠誠、涵養政治擔當、提升政治能力,書寫更加堅定的來鳳自信;要把向張富清同志學習落實到服務人民裏,始終站穩羣眾立場、厚植人民感情、凝聚人民力量,為來鳳高質量發展凝聚強大力量。

邢祖訓強調,要把向張富清同志學習落實到具體工作中,黨員幹部要始終挺身在前,自覺對標對錶,真抓實幹,務實進取,普通羣眾要牢固樹立“來鳳命運共同體”意識,牢固樹立主人翁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共同打造來鳳品牌;要把向張富清同志學習落實到正己修身處,始終堅持嚴以用權、嚴以修身、堅持嚴以治家,爭做新時代來鳳楷模。

聆聽報告後,大家紛紛表示,張富清老人是我們身邊的英雄,是我們不斷學習的榜樣,他的先進事蹟為我們今後的工作注入了強大的精神動力,更加堅定了我們的信心。我們必將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堅持“功成必定有我”的實幹拼搏,全身心地投入到來鳳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進程中,爭做新時代先鋒,爭做來鳳楷模。

張富清,原西北野戰軍359旅718團2營6連戰士,現建設銀行來鳳縣支行離休幹部,曾榮獲西北野戰軍特等功一次、軍一等功一次、師二等功一次、團一等功一次,並被授予軍戰鬥英雄稱號和師戰鬥英雄稱號。

時代楷模張富清觀後感篇6

我們的總書記習近平近日對張富清同志先進事蹟作出重要指示強調,“老英雄張富清60多年深藏功名,一輩子堅守初心、不改本色,事蹟感人在部隊,他保家衞國;到地方,他為民造福……要積極弘揚奉獻精神,凝聚起萬眾一心奮鬥新時代的強大力量。”

學習張富清危險關頭“衝”的無畏犧牲精神。張富清參加過數次激烈戰鬥,有的戰況慘烈到“一夜之間換了八個連長”。每次戰鬥他都能衝鋒在前,多次負傷不下火線,先後榮獲兩次“戰鬥英雄”、一次“人民功臣”等榮譽稱號,榮立一等功、二等功多次。張富清説:“作為一名共產黨員、革命軍人,入黨時就宣誓要永遠聽黨的話,黨指到哪裏我就堅決打到哪裏。”新時代的共產黨員就要有張富清這種敢衝敢上、能衝能上,衝鋒陷陣的戰鬥精神,面對困難與挑戰、面對坎坷與荊棘,敢碰“硬釘子”,敢啃“硬骨頭”,敢於説“行”、幹則能“贏”。

學習張富清思想建設“富”的無時不學精神。張富清在戰鬥、生產、工作中衝鋒在前,在個人學習和生活中也不甘落後,積極讀書看報、看電視新聞,無時無刻不在學習,始終在思想上保持積極向上,與時俱進。他説:“工作上離休了,在思想政治上不能離休。要常常學習,檢查自己。不給組織找什麼麻煩,不向組織提什麼要求。”每一名黨員幹部當學習張富清這種“活到老學到老”的精神,保持“思想政治上不能離休”,把學習當成一種習慣、一種品質、一種素養,確保跟上時代步伐、跟上中央精神,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學習張富清關鍵時候“去”的無聞工作精神。1955年,已是正連職軍官的張富清,在其所在部隊面臨調整,需要去地方支援經濟建設時,戰功赫赫的張富清原本可以選擇回老家陝西,但當聽到“在湖北,恩施地區最艱苦,最缺乏人去建設”時,當即決定要到艱苦、困難的地方為黨工作。這樣在恩施最艱苦地方來鳳,一待就是六十多年,把餘生獻給了來鳳。黨員幹部當學習張富清面對“危難”主動“請纓”,主動“下到”最“需要”的地方工作;學習其紮根基層、奉獻山區,默默無聞、勤勤懇懇,一心為公、一心為黨、一心為民的高尚情懷。

正如老人的名字“富清”——精神富有,一生清正,他用自己的樸實純粹、淡泊名利書寫了精彩人生,他的精神也必將激勵廣大黨員幹部,尤其是年輕幹部堅守初心、為民服務,用實際行動展示共產黨人的精氣神,以優異成績向新中國70週年華誕獻禮,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不懈奮鬥。

時代楷模張富清觀後感篇7

張富清時代楷模觀後感

95歲的老英雄張富清,60多年來刻意塵封戰功,一輩子堅守初心、不改本色。在部隊,他保家衞國;到地方,他為民造福。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他用自己的樸實純粹、淡泊名利書寫了精彩人生,是廣大部隊官兵和退役軍人學習的榜樣”。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我們要始終牢記習近平總書記深深囑託,學張富清精神,爭做新時代的合格黨員。

學張富清精神,高揚理想信念旗幟。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堅定理想信念,堅守共產黨人精神追求,始終是共產黨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對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信念,是共產黨人的政治靈魂,是共產黨人經受住任何考驗的精神支柱。”張富清的事蹟經媒體報道後,來鳳縣領導多次上門探望。老人總是動情地説:“當年和我並肩戰鬥的那些戰友,許多都犧牲了,他們根本沒有機會向組織提任何要求。比起他們,我今天吃的、住的已經很好了。我有什麼資格把戰功拿出來顯擺呢?又有什麼資格向組織提要求呢?”樸實的話語,道出了張富清老人深藏功名63載的緣由,道出了一名老兵最樸素的內心獨白,也道出了一名共產黨員最純粹的理想信念。理想信念就是共產黨人精神上的“鈣”,理想信念不堅定,精神上就會“缺鈣”,就會得“軟骨病”。有些人身為共產黨員,卻懷疑馬克思主義靈不靈、共產主義要不要、社會主義通不通,更有人“身在曹營心在漢”,把家屬、財產轉移國外,隨時準備“跳船”。學習張富清同志先進事蹟,就是要高揚理想信念旗幟,就是讓理想信念在心裏紮根,把使命初心安放胸膛,傳遞火種,照亮中華民族前進的道路,激勵人們不忘初心、砥礪前行,為實現四個偉大目標凝聚強大力量。

學張富清精神,永葆矢志奮鬥初心。習近平總書記説過:“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主題,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艱苦卓絕,敢為人先。面對生死考驗,張富清在永豐之戰中主動請纓擔任突擊隊員,當前鋒打頭陣,與敵人殊死搏鬥,負傷不下火線。正是這種一往無前的奮鬥精神,為我們留下了一部精神史詩。艱難困苦,玉汝於成。百廢待興的建設時期,張富清作為戰鬥英雄和中央軍委培養高級幹部學校的學員,本可選擇留在大城市工作,或者回陝西老家頤養母親,但他卻響應國家號召,前往最艱苦的來鳳縣,在千磨萬擊中歷練人生,築就了一座精神高地。老當益壯,壯志凌雲。高歌猛進的發展時期,要奮鬥就要挑重擔。調任卯洞公社革委會副主任期間,為實現轄區各管理區通公路,張富清主動提出把實施難度最大、覆蓋面積最廣、基礎條件最差的高洞管理區分給自己。調任縣建行副行長後,為保證企業按時還款,他年底打起被包,與工人們同吃同住,沒產生一筆“爛賬”。張富清的人生是奮鬥的人生,張富清的精神是奮鬥的精神。我們要學習張富清這種始終不渝的奮鬥精神,越是風急雨驟,越需堅定信念;越是坎坷艱難,越要勇往直前。

學張富清精神,感悟無私奉獻真諦。習近平總書記對張富清同志先進事蹟作出重要指示中強調:“要積極弘揚奉獻精神,凝聚起萬眾一心奮鬥新時代的強大力量”。張富清同志在解放戰爭的槍林彈雨中衝鋒陷陣、九死一生,先後榮立一等功三次、二等功一次,被西北野戰軍記“特等功”,兩次獲得“戰鬥英雄”榮譽稱號。退役轉業後主動選擇到湖北省最偏遠的來鳳縣工作,淡泊名利、默默為貧困山區奉獻一生。從他身上,我們看到了共產黨人堅守信念,不忘初心,他以寵辱不驚之態、淡泊明志之心、甘於奉獻之舉生動詮釋了信仰的力量,也立下了一個共產黨人的精神標杆。在張富清身上,奉獻就是底色,奉獻就是追求,奉獻就是夢想,學習張富清的英雄事蹟,就是要學習他無私奉獻的精神。

學張富清精神,保持清正廉潔本色。習近平總書記在同中央辦公廳各單位班子成員和幹部職工代表座談時講到:“一個人能否廉潔自律,最大的誘惑是自己,最難戰勝的敵人也是自己”。不到張富清老人家裏,哪能想到,老英雄離休後住的是老舊的筒子樓,牆體和屋頂都起了皮……老人卻説,和貧困羣眾比,我有固定待遇,過得很好了。88歲截肢的他,拒絕在輪椅上被照料,靠着一條腿和假肢、支架重新站了起來。老人患了眼疾,需要植入人工晶體,進口的材料得好幾萬元,他是離休幹部可以全額報銷。但得知同病房的農民用國產的只需3000多元,他堅決要求改用國產。在生活待遇上,貧困羣眾、農民兄弟是他的參照。對待事業,他卻一貫高標準要求自己。對家人他也要求嚴苛,連幾瓶降壓藥都鎖起來,確保“專藥專用”。在老英雄張富清身上,我們看到了一個共產黨員秉公用權、不謀私利的赤子情懷,克己奉公、忠誠為民的奉獻精神。向張富清同志學習,就是要學習他堅守初心、清正廉潔淡泊名利的精神。

學張富清精神,爭做時代楷模傳人。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五四運動100週年大會上指出:“新時代中國青年要自覺樹立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善於從英雄人物和時代楷模的身上感受道德風範,從自身內省中提升道德修為,明大德、守公德、嚴私德!”新中國成立70週年,五四運動100週年,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在新的歷史方位下,作為偉大事業的參與者,正是需要張富清老英雄這種甘於平凡、奉獻自己的精神,爭做時代楷模傳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在生活和工作中清正廉潔,奉獻才智、創造價值。高山安可仰, 徒此揖清芬。向老英雄學習,以老英雄為榜樣,爭做時代楷模傳人,積極弘揚奉獻精神,在努力拼搏和無私奉獻中成就自己的價值,為戰勝一切艱難險阻創造更大奇蹟。

“國勢之強由於人”。新的使命任務召喚新的英雄,作為新時代奮進者的我們定要用忠誠兑現誓言,用信仰成就人生,深刻領會、切實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以張富清同志為榜樣,守初心、擔使命,找差距、抓落實,錘鍊忠誠乾淨擔當的政治品格,爭做合格黨員,以砥礪奮鬥建功新時代。

張富清時代楷模觀後感

古有云:“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張富清同志是新時代中國共產黨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永遠奮鬥的光輝典範,作為新時期的青年黨員應以老英雄張富清為明鏡,經常“照鏡子、正衣冠”。學習他的堅守初心、對黨忠誠;學習他的淡泊名利、甘於奉獻;學習他的恪盡職守、擔當使命;學習他的清廉自守、克己奉公。

學習張富清事蹟,當堅守初心、對黨忠誠。要堅定政治立場,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堅定不移的跟着黨走。要始終牢記黨員“第一身份”,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始終錘鍊政治品格,始終堅守政治生命線,始終旗幟鮮明地講政治,不斷強化“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以心許黨,永跟黨走,不為歪風所惑、不為暗流所動。

學習張富清事蹟,當淡泊名利、甘於奉獻。要始終秉持“事業重如山,名利淡如水”的座右銘,牢記黨的宗旨,讓自己的生命在奉獻中延續。要堅守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宗旨,向張富清學習,淡泊名利,甘於奉獻的精神,不斷提升個人的理想追求,堅定自己的理想信念,不斷努力,用自己的行動為黨和國家的偉大事業而砥礪前行。

學習張富清事蹟,當恪盡職守、擔當使命。要堅持原則、認真負責,面對大是大非敢於亮劍,面對矛盾敢於迎難而上,面對危機敢於挺身而出,面對失誤敢於承擔責任,面對歪風邪氣敢於堅決鬥爭的精神。遇到問題,要明確職責所在,不退縮、不迴避、敢擔當,直面問題,妥善處理,切勿唯唯諾諾、畏手畏腳、謹小慎微。

青年黨員當清廉自守、克己奉公。更要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保持艱苦奮鬥的作風,從方方面面嚴格要求自己,在大事上一定要涇渭分明,小節上時刻從嚴把握,哪些事能做,哪些事不能做,腦子裏要有明確的界限,管好自己的心不貪不佔,管牢自己的手不拿不要,管住自己的腿不跑不送,才能永葆共產黨人政治本色。只有在廉潔上自身硬,才能在工作中説話硬、腰板硬,廣大羣眾才會信得過、跟得緊,讓國家放心滿意。

我們要以“全國優秀共產黨員”張富清為榜樣,視他為明鏡,經常“照鏡子”、“正衣冠”,把使命和責任扛在肩上,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而不懈奮鬥。

張富清時代楷模觀後感

我們的總書記習近平近日對張富清同志先進事蹟作出重要指示強調,“老英雄張富清60多年深藏功名,一輩子堅守初心、不改本色,事蹟感人在部隊,他保家衞國;到地方,他為民造福……要積極弘揚奉獻精神,凝聚起萬眾一心奮鬥新時代的強大力量。”

學習張富清危險關頭“衝”的無畏犧牲精神。張富清參加過數次激烈戰鬥,有的戰況慘烈到“一夜之間換了八個連長”。每次戰鬥他都能衝鋒在前,多次負傷不下火線,先後榮獲兩次“戰鬥英雄”、一次“人民功臣”等榮譽稱號,榮立一等功、二等功多次。張富清説:“作為一名共產黨員、革命軍人,入黨時就宣誓要永遠聽黨的話,黨指到哪裏我就堅決打到哪裏。”新時代的共產黨員就要有張富清這種敢衝敢上、能衝能上,衝鋒陷陣的戰鬥精神,面對困難與挑戰、面對坎坷與荊棘,敢碰“硬釘子”,敢啃“硬骨頭”,敢於説“行”、幹則能“贏”。

學習張富清思想建設“富”的無時不學精神。張富清在戰鬥、生產、工作中衝鋒在前,在個人學習和生活中也不甘落後,積極讀書看報、看電視新聞,無時無刻不在學習,始終在思想上保持積極向上,與時俱進。他説:“工作上離休了,在思想政治上不能離休。要常常學習,檢查自己。不給組織找什麼麻煩,不向組織提什麼要求。”每一名黨員幹部當學習張富清這種“活到老學到老”的精神,保持“思想政治上不能離休”,把學習當成一種習慣、一種品質、一種素養,確保跟上時代步伐、跟上中央精神,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學習張富清關鍵時候“去”的無聞工作精神。1955年,已是正連職軍官的張富清,在其所在部隊面臨調整,需要去地方支援經濟建設時,戰功赫赫的張富清原本可以選擇回老家陝西,但當聽到“在湖北,恩施地區最艱苦,最缺乏人去建設”時,當即決定要到艱苦、困難的地方為黨工作。這樣在恩施最艱苦地方來鳳,一待就是六十多年,把餘生獻給了來鳳。黨員幹部當學習張富清面對“危難”主動“請纓”,主動“下到”最“需要”的地方工作;學習其紮根基層、奉獻山區,默默無聞、勤勤懇懇,一心為公、一心為黨、一心為民的高尚情懷。

正如老人的名字“富清”——精神富有,一生清正,他用自己的樸實純粹、淡泊名利書寫了精彩人生,他的精神也必將激勵廣大黨員幹部,尤其是年輕幹部堅守初心、為民服務,用實際行動展示共產黨人的精氣神,以優異成績向新中國70週年華誕獻禮,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不懈奮鬥。

張富清時代楷模觀後感

95歲的老黨員張富清是原西北野戰軍359旅718團2營6連的一名戰士,解放戰爭時期先後榮立軍一等功一次,師一等功、二等功各一次,團一等功一次,兩次獲“戰鬥英雄”稱號。1955年,張富清退役轉業到湖北省最偏遠的來鳳縣工作,為貧困山區奉獻一生。老英雄張富清60多年深藏功名,一輩子堅守初心、不改本色,事蹟感人。在部隊,他保家衞國;到地方,他為民造福。他用自己的樸實純粹、淡泊名利書寫了精彩人生,是我們所有黨員幹部學習的榜樣。

學習張富清事蹟,應當不忘“忠於黨、忠於人民”精神。天安門前,94歲老兵李安甫對我們的黨、我們的祖國、我們的母親無聲告白。在中國共產黨98歲華誕前夕,94歲高齡的李安甫走進天安門,用手摸一摸城牆,看一看樓裏風景,講一講那一代的革命故事。我想,當他走進天安門的那一刻,他的心裏該有多麼辛酸,又有多麼欣慰。在抗日戰爭、解放戰爭和抗美援朝戰爭中,他不斷地看着他的戰友為新中國成立而犧牲,那時他心裏的苦楚,應該無人體會。可是,他又親眼見證了中國共產黨這幾十年的改變,見證了中國如今的輝煌,他又是多麼的欣慰。“忠誠的高尚和可敬,無與倫比”,作為新時代黨員幹部,我們要記住老兵李安甫對黨絕對忠誠的這種精神。我們應當像向日葵一樣一直以“太陽”為中心,不斷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對黨做到絕對的忠誠。

學習張富清事蹟,應當不忘“樸實純粹、淡迫名利”精神。“戰鬥英雄”張富清,他隱藏功名60多年,他經歷過殘酷的解放戰爭,在那種槍林彈雨的日子裏獲得過多次獎勵。他退役轉業到湖北省最偏遠的來鳳縣工作,毅然不忘黨的初心,在貧困山區奉獻他的一生。對於張富清同志來説,他是一名退役軍人,是為新中國成立做過貢獻的人,他退役後有許多選擇,可是他卻毅然決然地選擇待在貧困地區,把老百姓的疾苦放在首位,將質樸節儉、知足常樂作為他堅守的人生信條。張富清將一生都奉獻給黨、國家及人民,他獲得中宣部授予他的“時代楷模”稱號,還獲得習近平總書記對他先進事蹟作出的重要強調,呼籲廣大黨員幹部要向張富清同志學習。作為新時代黨員幹部,我們應當不忘“樸實純粹、淡迫名利”精神,我們應當向“戰鬥英雄”張富清學習。在日常工作中,我們要有“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的高尚品質,“一分耕耘,一分收穫”,黨員幹部只有專心致志地工作,心態平和地享受生活,不為蠅頭小利而蠅營狗苟,才能在工作中取得好的結果,才能更好地為黨和國家及人民作出貢獻。

學習張富清事蹟,應當不忘“勇於擔當、甘於奉獻”精神。北師大碩士畢業的研究生黃文秀,她畢業之後放棄在大城市工作的機會,毅然選擇到貧困村居擔任第一書記,把雙腳扎進泥土,為羣眾脱貧勞心勞累,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做貢獻。6月16日晚,在這個風雨交加的夜晚,她忍痛告別她病重的父親,深夜冒雨奔向受災羣眾,面對危險,她毅然前進,在她返回鄉村的途中,不幸遇到突發山洪,30歲的青春年華就此消逝。在危險來臨之際,她首先想到的是村裏的羣眾,不聽同事們的勸阻,拒絕病重父親的挽留,前往受災現場,不幸遇難。作為新時代黨員幹部,我們應當不忘“勇於擔當、甘於奉獻”精神,不忘黃文秀同志為羣眾事業犧牲,向她學習。在平常的工作中,我們要勇於站在革命前線,遇到困難,不要退縮,敢於面對。面對困難問題,要及時改革創新,鋭意進取,敢於擔當,樂於奉獻。“梅花香自苦寒來”,我們要做中國共產黨裏的一朵梅花,要像梅花一樣,在寒冷的冬天,獨自盛開,我們黨員幹部要敢於説出他人不敢説的話,敢於嘗試他人不願做的事,為中國共產黨的事業,不斷創新,不斷注入新鮮血液。

張富清時代楷模觀後感

從西北野戰軍戰士榮獲“戰鬥英雄”榮譽稱號到成為機關單位的普通員工,從來鳳縣建行副行長離休到被評為時代楷模,張富清的一生無疑是艱辛的同時也是無私的。樸素的穿衣風格、勤懇的工作作風、一心為農的民生情懷,都成為他獨特的標識。在當今這個物慾橫流的時代,有很多人經不起誘惑,為了追逐眼前的小謀小利捨棄了良好的精神品質,最終什麼也沒有得到,也忘記了自己的初心。而張富清同志卻能在簡單樸實的日子裏嚴以律己堅持準則,與其説是一種自律更不如説是擁有了高尚的情懷,這樣的情操讓人動容,更值得大家去學習,特別是祖國的青年一代,正處於人生最美好的時段,多向老一輩的楷模學習往小了看對個人的發展有利往大了看更是對整個國家發展的有利保障。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初心易得,始終卻難守。的確,快節奏的生活容易讓人浮躁,物慾橫流的世界容易叫人迷失,平淡日子的打磨也容易讓初心消失殆盡。“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青年黨員幹部在漫長紛繁的人生道路中,唯有勤學、修身、實幹,方能與初心“緊緊牽手”“白頭到老”。

用勤學為守初心“加滿油”。共產黨員的初心和使命,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它的內涵由黨的性質和宗旨根本決定,同時,時代的發展變化又賦予它新的歷史意義。如今已經96歲高齡的張富清老人,在左腿截肢的情況下,仍然堅持站起來,他説“我還要看書學習。”“問渠哪得清如許,唯有源頭活水來”。勤學不僅是順應外在需要,更是個人內在發展要求。唯有活到老學到老,才能不斷充實提升自己,才能為踐行初心注入不竭動力。

用修身為守初心“把穩舵”。老英雄張富清刻意塵封功績六十多年,連兒女也不知情,“沒什麼好炫耀的”,“不願給組織添麻煩”,這是何等淡泊名利!要守好初心,就要以“律己宜帶秋風”的自省意識嚴格要求自己,以“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的態度正確看待手中的權力,以“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黃沙始到金”的堅持錘鍊自我,始終保持淡泊明志的從容、寧靜致遠的平和,不斷修煉高尚品格。

用實幹為守初心“鼓足勁”。志當存高遠,行當踏實地。張富清轉業後,主動要求到最偏遠的來鳳縣工作。他白天扛起鋤頭帶頭修路,晚上就住在居民家的牛棚裏,每次炸藥包試炸道路他總是第一個站出來,終於在絕壁上鑿出一條山路。其實,守護初心最好的方法就是不斷以實際行動踐行初心。“圖難於其易,為大於其細”。只有以愚公移山的奮鬥精神,將初心使命細化成一項項紮實的工作、一個個前行的腳印,才能真正使初心之境常拭常新,永葆本色。

時代楷模張富清觀後感篇8

古有云:“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張富清同志是新時代中國共產黨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永遠奮鬥的光輝典範,作為新時期的青年黨員應以老英雄張富清為明鏡,經常“照鏡子、正衣冠”。學習他的堅守初心、對黨忠誠;學習他的淡泊名利、甘於奉獻;學習他的恪盡職守、擔當使命;學習他的清廉自守、克己奉公。

學習張富清事蹟,當堅守初心、對黨忠誠。要堅定政治立場,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堅定不移的跟着黨走。要始終牢記黨員“第一身份”,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始終錘鍊政治品格,始終堅守政治生命線,始終旗幟鮮明地講政治,不斷強化“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以心許黨,永跟黨走,不為歪風所惑、不為暗流所動。

學習張富清事蹟,當淡泊名利、甘於奉獻。要始終秉持“事業重如山,名利淡如水”的座右銘,牢記黨的宗旨,讓自己的生命在奉獻中延續。要堅守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宗旨,向張富清學習,淡泊名利,甘於奉獻的精神,不斷提升個人的理想追求,堅定自己的理想信念,不斷努力,用自己的行動為黨和國家的偉大事業而砥礪前行。

學習張富清事蹟,當恪盡職守、擔當使命。要堅持原則、認真負責,面對大是大非敢於亮劍,面對矛盾敢於迎難而上,面對危機敢於挺身而出,面對失誤敢於承擔責任,面對歪風邪氣敢於堅決鬥爭的精神。遇到問題,要明確職責所在,不退縮、不迴避、敢擔當,直面問題,妥善處理,切勿唯唯諾諾、畏手畏腳、謹小慎微。

青年黨員當清廉自守、克己奉公。更要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保持艱苦奮鬥的作風,從方方面面嚴格要求自己,在大事上一定要涇渭分明,小節上時刻從嚴把握,哪些事能做,哪些事不能做,腦子裏要有明確的界限,管好自己的心不貪不佔,管牢自己的手不拿不要,管住自己的腿不跑不送,才能永葆共產黨人政治本色。只有在廉潔上自身硬,才能在工作中説話硬、腰板硬,廣大羣眾才會信得過、跟得緊,讓國家放心滿意。

我們要以“全國優秀共產黨員”張富清為榜樣,視他為明鏡,經常“照鏡子”、“正衣冠”,把使命和責任扛在肩上,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而不懈奮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