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實用文 > 觀後感

《春江水暖》觀後感心得5篇

欄目: 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2.77W

元代畫家黃公望於六百多年前所繪的《富春山居圖》,描摹下古代富陽的風物景緻;對於年輕的顧曉剛來説,正是這幅聞名於世的山水傑作賦予了自己藝術創作上的精神血脈,讓他尋找到了美學上的方向。“我始終在思考把中國山水畫的視覺美學轉化成電影語言的可能性。”顧曉剛説。在他看來,中國傳統繪畫技法與電影藝術的美學觀念具有頗為契合之處,同時還藴藏着深沉的東方哲學意念,是對宇宙觀和時空觀的塑造與闡述。特別是山水長卷作品,在視覺的平面上營造出無限的時間感和空間感,觀眾彷彿進入風景之中,參與了一場“時間的遊戲”,而其本質是精神世界的自我觀照。

《春江水暖》觀後感心得5篇

創作《春江水暖》的過程中,顧曉剛有意識地將傳統繪畫的藝術理念嫁接於光影之中,試圖以此發現全新的電影語言。他運用電影的長鏡頭技法,在橫移與豎移的運鏡過程中,呈現出如山水畫中移步換景、俯仰自得的散點透視效果。當觀眾隨着人物遊走在山水之間,永恆的風景便與故事中的情感結合在了一起。

在嘗試拍攝這部長片處女作之前,顧曉剛曾在學生時代研習數年紀錄片的創作,由此養成了對社會情態敏鋭的觀察力。顧曉剛説,最初觸發他創作《春江水暖》的原因,是因為看到了富陽這座古城在現代化城市更新中所經歷的瞬間鉅變,而他也藉助鏡頭的力量不動聲色地記錄下了身處變化中的人們以及他們的生活。戛納電影節“影評人週”總監查爾斯·泰鬆

《春江水暖》中所展現的諸多當代中國的市井風情,為這部影片在視覺美學之下奠定了深厚的現實基礎。從人們的婚喪嫁娶到營生瑣事,片中人物的喜怒哀樂滲透在點滴細節之中,令觀眾時時刻刻可以感受到在傳統與現代的衝撞和融合之下,今天的中國人日常生活中極具時代特徵的現實底色。

顧曉剛認為,自己在創作《春江水暖》時的核心理念汲取自傳統文化,而他在創作中真正探尋的,是如何將傳統的詩意安放於當下。他深切地感受到,傳統文化與現代性之間並不是二元對立的關係,而是可以尋求到融合的可能,今天的人們嘗試着像古人一樣去思考和生活,便會感受到來自傳統的滋養。

  《春江水暖》觀後收穫

由中國青年新鋭導演顧曉剛執導的首部劇情長片《春江水暖》在剛閉幕的第27屆德國漢堡國際電影節上獲得了電影節和德國影評人協會頒發的“影評人選擇獎”。這也是暨第13屆FIRST青年電影展最佳影片、最佳導演之後,電影《春江水暖》收穫的又一個重量級獎項。此外,影片還入選了温哥華電影節、墨爾本電影節、釜山電影節、香港亞洲電影節等國際性電影節競賽單元,也成為2019戛納電影節第58屆“影評人週”閉幕影片,可以説收穫頗豐。

電影《春江水暖》以中國杭州富春江畔為背景,講述了一個普通家庭在日常生活中所經歷的人情冷暖。片中,年邁的母親在壽宴上意外中風後失智,四個兒子輪流照顧她, 而他們各自的家庭也面臨着親情與現實的考驗。代際差異,人情冷暖,個體困境,時代共性在四季的更迭中交融展現,當代中國的人文景觀與市井風貌隨着故事的展開被娓娓道來。

2019漢堡電影節今年的入選電影共有144部,部分電影可參加影評人獎的選拔。漢堡國際電影節評委給出了電影《春江水暖》高度的評價,“用一箇中國家庭講述了整個國家的故事”,“顧曉剛用詩意、優雅的方式讓不同的敍事流相互穿梭,如富春江水一般起起伏伏,家庭史詩在兩岸發生。我們非常欣賞《春江水暖》達到的成熟和平衡感,尤其是一部新人導演的作品。”

據導演透露,此次面世的《春江水暖》是其長卷電影三部曲《千里江東圖》中的卷一部分。《春江水暖》中的部分角色未來也將在卷二和卷三作品中現身,但後續兩部作品講述的將會是全新的故事。這部《春江水暖》中所展現的諸多當代中國的市井風情與黃公望的畫頗有神似之處。不僅是一個“故事”,也更像一幅“圖景”。

據悉,電影《春江水暖》由工廠大門影業有限公司、大地時代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出品,愛奇藝影業有限公司、北京卓然影業有限公司聯合出品,本片由初曉影業、取經人影業、工廠大門影業聯合制作。

  《春江水暖》觀後感

在寫劇本階段,顧曉剛從歌手竇唯的音樂中受到很多啟發。比如,結尾出字幕的那個鏡頭是聽了竇唯的《溪夜》而拍的,想象一家人在江邊洗澡的温馨畫面,“每到夏天人們都會到江邊洗澡游泳,那個記憶在我的成長中會出現,算是城市生活的一部分。”還有,冬天的長鏡頭段落也是聽了《東遊記》而想到的。

顧曉剛認為,電影以繪畫為載體表現中國文人幾千年來的價值觀和審美,而竇唯在音樂領域傳達着同樣的,畫面和音樂可能會在創作領域產生共鳴。竇唯看過影片之後答應試一試,針對這部電影的音樂製作與顧曉剛交流了半年時間。

顧曉剛説,竇唯在《春江水暖》中擔任音樂監製一職,“一直在設計選曲,整個影片中有將近10首他的曲子。不是光選上就好了,還需要修,因為有很多出入點要處理,他對聲音上也會有自己的建議和想法。”

  《春江水暖》觀後心得

顧曉剛的故事構思也以一種繪畫的視角展開,“這部電影不僅是一部故事片,我們還把它當成一部中國長卷畫看待。”電影中的空間感、時代感、景觀感都是基於繪畫的角度去思考,“為什麼片名和所有的字幕都在畫面右邊,因為這些字都成了畫卷上的題跋,不會打擾到畫面。”

生活在富春江邊的顧曉剛,從小就聽説類似“家鄉三寶”的説法,比如《富春山居圖》、郁達夫、黃公望等歷史文化與名人。在開始創作劇本時,顧曉剛就思考如何用一種獨特的電影語言去呈現這個故事。顧曉剛是美術生,他結合家鄉的歷史文化背景,想到了用傳統繪畫的方式與電影進行融合。

除此之外,顧曉剛還有一個更具野心的設計,他想創作出“千里江山圖”的三部曲長卷電影,《春江水暖》是卷一。導演在卷一中已經埋下了卷二、卷三的概念主題。卷一在開頭寫了富春江流入錢塘江,最後匯入東海,是以在江上的視角進行移動,卷一中的部分角色也會在卷二、卷三中出現,但因為換了新的城市空間,每一卷的故事彼此獨立。整個故事仍然偏向家庭,探討的不僅是家庭和孝道的呈現,還有關於中國美學時空的無限延展。

Tags:觀後感 江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