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實用文 > 觀後感

《古田軍號》觀後感心得範文

欄目: 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1.16W


《古田軍號》觀後感心得範文

有時候回望歷史真的感覺很幸運,曾經有那麼多在艱難歲月裏負重前行的前輩,讓我們不僅可以盡享此時的繁華盛景,還可以通過一些優秀的電影,身臨其境般的視聽語言,去重温往昔的風雲往事,例如眼前這一部,陳力導演,王仁君、王志飛、劉智揚、胡兵、張一山聯合主演,孫維民、李幼斌特別出演的《古田軍號》。

當下年輕一代的觀眾,可能並不是非常瞭解這一段故事,1929年的冬天,在閩西老區發生了一場決定歷史走向的會議,當時毛澤東在失去紅四軍前委書記職務後,帶着重病在閩西蘇區繼續實踐自己的思想理論,在古田會議之後糾正了黨內的錯誤思想,為我黨我軍確立了正確的方向。

古田會議意義重大,《古田軍號》在此落腳點上展開史詩級的畫卷,從一開篇福建土樓裏的舞龍和紅軍小號手後代的追憶,打通相隔九十年的時空,把觀眾帶回到當時正處於炮火洗禮中的老區。在這裏,青年領袖毛澤東以其特有的大局觀和軍事才能,逐漸確立了正確的發展方向,與大刀闊斧的朱德一起成為紅軍的主心骨,還有理性穩重的陳毅,驍勇善戰的林彪,作風硬朗的蘇式軍事將領劉安恭,以及與紅軍一同共長的小軍號手,支持紅軍的孫裁縫和造紙坊老闆,圍繞這一幅栩栩如生的羣像,大人物和小人物在歷史的舞台上完成交匯,形成豐富的故事細節與戲劇衝突。

看完整部影片,最大的感受就是真實,一如陳力導演之前所説,人物不僅要像,還要真實,《古田軍號》確實做到了,片中那些大家非常熟悉的領袖,都演繹得極具真實感,不僅在造型上非常接近歷史原貌,在性格與氣質上,也是與我們心目中的原型形象完美合體,毫無違合感。

這其中,比較驚喜的是青年毛澤東的飾演者王仁君。在中國的影視圈裏,特型演員一直是一個比較特別的羣體,因為接手的一般都是老百姓耳熟能詳的特定題材和人物,演得像不像,有沒有釋放出原型的人格魅力,都會被拿着放大鏡下欣賞和品味,往往需要很長時間的演繹和打磨,才經受起觀眾的檢驗。所以,不成文的規律,凡是能在歷史片裏飾演重要人物的特型演員,莫不是功力深厚的老戲骨,古月、唐國強、盧奇、劉勁,包括本片中出現的的孫維民,都曾製造過有一連串的經典。

與這些赫赫有名的前輩們相比,王仁君顯然還是有點太年輕了,從霍建起版電影《蕭紅》裏面的文學小弟端木蕻良,到古裝劇《軍師聯盟》裏面七步成詩的悲情才子曹植,《香蜜》裏面的風度頗佳的水神,就算憑《知否》火了一把,讓很多都喜歡上了有涵養識大體的盛家大哥,依然還算得上一個正在上升期的年輕演員,由他在塑造形象偉岸的領袖,無疑是一個大膽的行為。

而從最終的結果來看,陳力導演有識人之明,王仁君則有表演之能,他和夥伴們很圓滿地完成了任務,包括一出場時在危亂中不怒自威的軒昂氣宇,與劉安恭在軍事理念不合的情況下據理力爭,對其錯誤的操練方式大發雷霆絕不退步,還有一度與朱德針鋒相對的戲碼,顯現了堅定不移的革命信念,以及渾厚大氣的領袖風範。除此之外,還有鼓勵小號手,與老裁縫一起談訂製軍衣,以及帶病參加會議,這些令人動容的細節,展現了人物細膩且豐富的情感世界。

值得關注的是,王仁君的表演中,顯現了新一代演員罕見的從容和凝練,無論是面對王志飛、孫維民這樣功力深厚的戲骨,還是胡兵這樣爆發力強大的演技派,或是張一山這樣有靈性的年輕演員,他都能應對得很自若,就像他和王志飛從一開始的矛盾,四目對射氣場絲毫不落下風,到後來漸漸達成共識,兩個人的重量在長條凳上不經意間達到妙巧平衡,都能體現出強大的表演能力。

正是有了導演在紅色題材上多年來對品質的不懈追求,一眾演員的投入演繹,使影片能夠保有真實客觀的文獻價值,集國產片戰爭美學之大乘,同時也不失通俗易懂的娛樂效果,在九十週年到來之際,《古田軍號》來得正是時候,讓我們一起感懷歷史,聆聽來自當年的軍號聲吧。

  2019《古田軍號》觀看心得

  在隆重紀念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2週年、迎接中華人民共和國70華誕之際,從全國城鄉的銀幕上傳過來陣陣激昂嘹亮的軍號聲,這是新攝製的電影《古田軍號》正在上映。影片由八一電影製片廠導演陳力執導,王仁君、王志飛、劉智揚、胡兵、張一山主演,孫維民、李幼斌特別出演。

熟悉這段歷史的觀眾,通過片名就能知道本片講述的是中國工農紅軍發展史上,非常重要的一個轉折節點——"古田會議"舉行的前因後果。

片頭八一電影製片廠標誌性的音樂,喚起了我們對於革命歷史題材作品的回憶。但電影一開始,陳力導演就用她的構圖與色彩創造了與以往同類型影片完全不一樣的光影世界,並以蒙太奇手法創造了跨越時空的藝術表現形式,鏡頭下不同時空的古田表達了不一樣的含義。

1929年的古田,是對革命年代的致敬與懷念,那裏留下了屬於革命先烈們的光輝歲月;沐浴在新中國陽光下的古田,則是對當代美好生活的讚美,並通過老年小號手的視角再一次追憶和歌頌了革命先烈在古田這塊土地上留下的光輝印記。

古田會議於1929年12月28日召開,是我黨我軍歷史上一次極為重要的會議。黨對軍隊絕對領導的根本原則和制度,發端於南昌起義,奠基於三灣政編,定型於古田會議,這是人民軍隊完全區別於一切舊軍隊的政治特質和根本優勢。古田會議是人民軍隊建設發展史上一個極為重要的里程碑。

2014年10月30日,習近平同志親自提議在古田召開全軍政治工作會議並發表重要講話。他強調指出:“革命的政治工作是我軍的生命線,堅持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是強軍之魂。鑄牢軍魂是我軍政治工作的核心任務,任何時候都不能動搖”。他還滿懷深情地指出為什麼選擇在古田召開全軍政治工作會議,就是要讓大家尋根溯源,深入思考當初是從哪裏出發的,為什麼出發的,接受思想洗禮,以利於更好前進。

發生在古田的兩次會議,是刻印在黨史和軍史上濃墨重彩的一筆,更是光輝永駐的一筆。這段歷史是留給文藝影視工作者最好的創作題材,黨領導人民和軍隊在長期偉大斗爭中孕育形成的革命文化,是傳承紅色血脈、培根鑄魂的傳家寶。

導演陳力出色發揮了自己的優勢,她以軍人視角深入描繪了革命年代的“崢嶸歲月稠”,又以女性創作者的身份將領袖之間堅貞的革命情誼,以及紅軍與百姓血濃於水的感情展現得淋漓盡致。

陳力導演沒有像同類型影片一樣直接描寫戰爭的全貌,而是讓戰爭穿插在敍事中進行,用更多的細節展現了戰爭的殘酷,留給觀眾印象最深的可能就是鏡頭下血肉模糊的戰士們。

在採訪毛澤東的扮演者王仁君時,他説,“那些化粧化得非常仔細,真的是那種血肉模糊的。每次到那的時候,一看到眾多受傷的戰士,眼淚唰就下來了,但導演説你得忍住,那是你個人的情感。作為一個信仰堅定的領袖,他(毛澤東)現在想得不是兒女情長,而是我們要怎麼把這支年輕的軍隊帶向勝利的局面。所以,我在表演上就努力克服自己,去走進人物然後去感受主席的心態。這就是環境給演員的震撼,我相信觀眾在看的時候也會被震撼到。”

在敍事上,陳力導演並沒有讓故事平鋪直敍,她用旁白、小號手的視角、毛主席、朱德、陳毅三個人的視角構建了一個立體化的故事結構,更是利用多次出現的舞龍場景,完成了劇作上閉合結構的搭建,也讓觀眾更加明白導演的創作理念。

3600個鏡頭、8000多官兵的調度、8個多月的後期製作,還有陳力攜主創無數個晝夜深入革命老區的學習、生活與採訪,才讓《古田軍號》得以綻放出那段崢嶸歲月的歷史光芒,讓我們見證了以毛澤東、朱德、陳毅等革命先烈們的偉大之處。

在陳力的鏡頭下,我們能感受到她與她的團隊對這段歷史的尊重與敬畏,她的鏡頭中飽含着對於革命先烈最崇高的致敬,飽含着要重現歷史上這一重大時刻的決心,飽含着影視藝術工作者對於藝術的極致追求。

在影片的技法使用上,陳力導演做到了讓攝影機去“説話”,讓配樂襯托影片的情緒。影片中羣眾舞龍的場面、羣眾為紅軍送新年米麪食物的段落,還有大雪中開會的場景,在構圖與色彩搭配上都極其考究,既尊重了歷史的真實性,又保證了影片的藝術性。

以往的重大革命歷史題材電影創作中,可能會因為重視展現歷史事件而忽略塑造人物形象,但是這部作品做到了兩者兼顧,觀眾們似乎看見了這些偉人更真實的一面,他們會有分歧、會有爭論,但是在這樣的爭論是偉大革命家的思想碰撞,觀眾們在這樣的思想碰撞中更能感受到毛澤東的遠見卓識與領導藝術。

王仁君告訴記者,“自己在接到邀請的時候是非常震驚的。主席在我們心裏的形象是非常偉大非常光輝的,也是我們年輕一代心中的偶像,演這麼神聖的角色,讓我覺得很高不可攀,覺得自己是很普通很平凡的一個演員,真的是天壤之別的差距,就覺得怎麼會是我?”

終於,王仁君交出了一份滿意的答卷,他説,導演看到了他眼睛裏的東西。的確,電影中他的眼神有一種憂鬱,但其中又飽含對革命理想的堅定。

我們同樣在影片中看見了一個胸如大海、志如鋼鐵、愛兵如子的朱德,他與毛澤東兩人雖然在革命方針上有過爭論,但是電影中的細節更能見證兩人偉大的革命友誼。

影片結尾處,毛澤東送別朱德,兩人彷彿有千言萬語,但是都沒有説出口;但是兩人又心心相印,相信這次的分別是為了下次更偉大勝利的重聚。毛澤東的眼神與朱德的背影,震撼了所有的觀眾,讓人潸然淚下。

陳毅的角色設定則更讓觀眾耳目一新——他不斷調和朱德與毛澤東的關係,但又能做到堅持真理、顧全大局、維護團結、實事求是,正是陳毅對毛澤東正確主張的擁護和真誠果敢地向中央彙報反映紅四軍的情況,促成了古田會議的如期召開。

胡兵飾演的劉安恭也給觀眾帶來了驚喜,這位人們印象中的偶像演員這次讓觀眾看見了他的另一面。胡兵在接受採訪時也表示,一開始自己都不太相信有這個機會,在確認了之後翻閲了大量資料,為了能在形象上更貼近人物,胡兵為角色減重了15斤。也正是這樣的態度,讓劉安恭這個角色更加生動飽滿,片中他與毛主席的對視戲份,不用任何台詞就道出了千言萬語,這都離不開胡兵對於角色的挖掘與理解。

就像《中國電影報》文中所説,《古田軍號》是用影像回望歷史、用藝術培根鑄魂的教材,可以讓新一代年輕軍人和90後、00後的青年人通過觀看這部影片,潛移默化鮮活地接受革命傳統和紅色基因的教育傳承。

  2019《古田軍號》觀看體會

大型紅色史詩電影《古田軍號》即將於8月1日全國上映。7月29日下午,影片在湖北省軍區禮堂舉行首映式,導演陳力攜主演王仁君、王志飛、孫維民、胡兵、董?等主創集體亮相,與現場觀眾分享創作體會。

1929年12月28日至29日,在福建龍巖上杭縣古田村召開的中國工農紅軍第四軍第九次黨代會(史稱古田會議),創造性地回答和解決了用先進的思想理論武裝無產階級政黨、“黨指揮槍”等黨和軍隊建設的一系列基本問題,確定了思想建黨、政治建軍的一系列重大原則,是我黨我軍建設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影片《古田軍號》由湖北省委宣傳部、福建省委宣傳部、河北省委宣傳部共同組織拍攝,湖北長江電影集團、福建電影製片廠、八一電影製片廠、河北廣電影視文化有限公司單位共同出品。影片以一個紅軍小號手的視角,講述了紅四軍從井岡山突圍到達閩西后發生的這段鮮為人知的歷史故事,全景展現了年輕的革命領袖毛澤東、朱德、陳毅等人帶領年輕的紅軍歷經艱難曲折,在絕境中探索真理,開闢革命成功道路的非凡歷程。

影片導演陳力此前曾執導《青年毛澤東》《周恩來的四個晝夜》《海棠依舊》《血戰湘江》等多部重大革命歷史題材影視作品。陳力透露,《古田軍號》歷經8年悉心打磨,為了讓更多人、特別是年輕人瞭解那段歷史,劇組也下了大功夫。“拍攝前我們跟青年人有很多交流,把他們作為朋友,他們就會跟你掏心裏話。雖然有特別大的壓力,但也給我們拍這部電影指出了方向。我相信如果青年人能夠走進來看這部電影,他們會覺得今天更幸福,今天更值得奮鬥。”

首映中,王仁君、王志飛、劉智揚分別飾演革命領袖毛澤東、朱德、陳毅,張一山扮演的林彪和胡兵扮演的劉安恭也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首次出演朱德的王志飛表示,之前拍過很多年代戲、古裝戲,“那種戲拍多了,心中總感覺沒有着落。經過這次拍攝,我經受了紅色的浸染,很享受這個過程,心裏有一種石頭落地的感覺。”

導演陳力表示,選擇這些演員並沒有考慮過“流量”:“我只選擇合適的人來演合適的角色。”對於張一山、胡兵等人在片中的表現,導演很是滿意:“張一山和我在《血戰湘江》就合作過,拍那部戲的時候我們就約定好,他來演林彪。張一山是特別優秀的演員,他們也證明了這些演員選的特別好。”

  2019《古田軍號》觀看影評

作為新中國成立70週年、古田會議勝利召開90週年獻禮影片,由陳力導演,王仁君、張一山、王志飛、劉志揚、胡兵等演員聯合主演的紅色史詩電影《古田軍號》在尊重歷史的基礎上大膽創新,啟用年輕演員詮釋偉人的年輕時代,心意十足。影片通過偉人年輕時代的成長,深度刻畫出他們在那個內憂外患的年代做出的每一步重大決策與部署,為之後新中國成立打下堅實基礎,做出不懈努力與不可磨滅貢獻。在兄弟情與革命情誼患難與共的歲月裏,他們用身體力行的方式,詮釋了革命青春的活力夢想與熱血能量,對當下年輕一代的成長指引,樹立了良好的榜樣。

和以往歷史影片不同,《古田軍號》着重表現在偉人年輕時代,在絕境中探索真理,開闢了革命成功的非凡歷程。通過影片演員陣容可以發現,影片有很多都是年輕演員,以八十、90年代居多,相較本部歷史影片而言,青年演員飾演偉人的年輕時代更符合當時的客觀歷史,無疑也加強了觀影的真實感。面對如此一部鮮為人知的真實歷史題材故事,如何讓年輕演員充分調動起來,更完美的詮釋偉人年輕時代,導演要求演員不要刻意模仿前輩特型演員,而是要真情實感地去塑造一羣肩負重任的熱血青年,突出表現出當時領袖“愛國青年”的氣質……因此,通過整個影片來看,正是導演的這一準確訴求,讓青年演員們非常自然的表現出偉人的年輕時代,接地氣十足。

作為一部厚重歷史題材影片,為了更真實的反映偉人年輕時代,陳力導演大膽啟用新人,不得不説是一種冒險,也是一種進步,畢竟熒幕少有展現偉人年輕時代的作品,給青年演員挑大樑的機會,雖然會面臨很多挑戰,但是既能磨練出他們的意志力,也能吸引到更多的青少年觀眾,到電影院中重温那段崢嶸歲月,真正知道九十年前為什麼召開古田會議,明白古田會議的重要意義!單純商業性質而言,影片在尊重歷史的基礎上,大膽啟用新人演員,讓更多現代年輕人重新知道歷史瞭解歷史,無疑將是一種成功的嘗試。

説到影片核心價值觀,《古田軍號》的故事從頭至尾都在圍繞着一位紅軍小號手的視角展開,繼而串聯起毛澤東、朱德、陳毅、劉安恭、林彪年輕時代的革命情誼,尤其着重表現在毛澤東和朱德年輕時代的革命精神上,在一些重大歷史決策上,二人形成互補優勢,為之後的新中國成立打下堅實基礎,起到了無可替代的作用,意義非凡。

《古田軍號》整體風格生活氣十足,歷史氛圍厚重,通過年輕演員對偉人年輕時代的詮釋,既符合影片的客觀訴求,又能吸引到更多年輕人重新瞭解歷史,見證歷史發展的重要轉折,無疑是目前市場上非常難得一見的寶藏之作。

  2019《古田軍號》觀看有感

  1929年的古田,風雨飄搖中又充滿了濃濃的火藥味,一方面是因為建軍不到兩年的紅軍從井岡山輾轉閩西,被各路反革命武裝逼入絕境,陷入重圍之中危機深重,另一方面,外患未解,又生內憂,毛澤東與朱德這對完成無數壯舉的搭檔,也在此時為革命的初衷,為黨為軍的原則問題而開始發生激烈爭論。

我們看過無數次偉人於歷史中“書生意氣,揮斥方遒,指點江山,激揚文字”,但從未見他們如此真切的煙火之氣——影片《古田軍號》呈現的視角與以往抗戰題材影片,有着鮮明的殊異,它以一位年齡弱小的小號手跟隨“朱毛”這對搭檔的腳步進入影片,將紅四軍到達閩西后鮮為人知的那段崢嶸歲月,演化為其親眼目睹的一次次為理想為信仰的爭吵辯論,從而去再現“一次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歷史性會議”之前那充滿熱血負重的激盪歲月。

作為一部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週年、紀念古田會議勝利召開90週年、古田全軍政治工作會議召開5週年的獻禮影片,同時,也是中國人民解放軍2019年重點國慶獻禮片,《古田軍號》帶着突破與勇氣並存的強烈基調,一改偉人的臉譜化敍事,更加專注在情感的“鬥爭”中,它記錄爭執的矛盾所在,也凝望小號手還有老裁縫、造紙廠廠長、女學生等等感情質樸但內心火熱的“小人物”,與偉人並肩同行的執着與深情,他們和偉人並行的腳步以及情感交融的日常生活,激發出人物更加真實更加動人的一面。目睹爭吵,不迴避不粉飾歷史上我黨內部曾經發生過的激烈爭論與分歧,並目睹這爭吵帶來的巨大轉折,這是創作上的技巧,更是創作中的莫大勇氣。

因而,“爭吵”的語境,也讓觀眾有撥開雲霧見晴天之感,朱、毛兩位拍桌子大吵的背後,並非完全是情緒的對抗,而是當時對理想的探索與執着,當時,路線出現了哪些問題,部隊中的士兵又出現了哪些問題,為什麼打仗,為誰打仗,都是需要釐清的重大問題,從特派員劉安恭的到來直至犧牲,無數次的爭吵最終成為無可爭辯的事實,所以,兩人的爭吵也像是與當下觀眾的一次討論與激辯——並非娓娓道來的爭吵,顯然更讓觀眾投入情感的去思考和分辨,所以,當他們最終坐在一條板凳上的時候,並非是情感上的和解,而是風雨同舟,找到了航行的嶄新方向。

也因此,《古田軍號》成為一部回望初心的影片,穿過歷史的血與風采,讓視線抵達爭吵背後,也讓重大歷史題材在此找到與年輕人同步的情感和語境,與“朱毛”一起,尋找中國共產黨和紅軍的前途命運面臨着生死攸關的根本問題,確立方針,尋找到理想和信仰的“初心”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