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實用文 > 觀後感

關於《大國崛起》的觀後感最新範文三篇

欄目: 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2.82W
在我們看完一部作品以後,對人生或者事物一定產生了很多感想,那這時我們很有必要寫一篇觀後感了。一篇優秀的觀後感怎麼寫呢?下面是本站小編整理的關於《大國崛起》的觀後感最新範文三篇,一起來看看吧。

關於《大國崛起》的觀後感最新範文三篇

《大國崛起》觀後感1

一個國家的外部崛起是它內部強大實力的外延。

英國,第一個邁進現代社會的國家,自稱為“日不落帝國”。我認為,英國的崛起並不是偶然的,而是政治、經濟、科技、文化等環境發展成熟的必然結果。

它確立了資本主義制度,推崇“重商主義”政策;在新航路的開闢後,英國利用其地理優勢,積極發展對外貿易並且注重發展海軍,奪得了海上霸主的地位。到了19世紀末,其殖民地幾乎已遍佈所有大陸板塊,統治着當時世界上三億多的人口。(可惜,後來殖民地紛紛獨立,以致於英國受到了一些打擊,失去了昔日榮光。)

丘吉爾曾説過:“大英帝國即時失去一個印度,也不願意失去一個莎士比亞。”由此看出,英國對科學的尊重以及對培養人才的重視,使得英國成為第一個走上工業化道路的國家,在工業革命上取得許多優秀成果,以此為英國崛起打好了基礎。

而美國於1876年在費城舉辦國際博覽會,以此來慶祝其獨立100週年。當時,清政府派出了展覽團,他們展出的是小腳繡花鞋及純銀打製的器具,而西歐國家展出的卻是符合時代潮流的,科技技術含量高的產品,如:英國展出的是蒸汽機車,美國展出了電動機和發電機,德國展出的是加工槍炮的精密機牀。這就是當時的中國與西歐國家的差距啊!

儘管現在的中國向西方學習了許多的高新科技,並因此取得了經濟上的快速發展。但是,現在的中國只是在複製,模仿,而非創造!這樣的中國,註定是會落後於那些積極創新科技的國家。我覺得,我國只有重視教育,善於借鑑別國經驗,提高國民素質與生活水平,調動人們的積極性,促進經濟發展,才能真正實現強國之夢。當“中國製造”成功轉化為“中國創造”時,就是趕超它們的有利條件。我相信,中國會靠自己變得更強大!

《大國崛起》觀後感2

看過《大國崛起》使我對世界歷史有了一個真正的瞭解。這部片子是根據歷史事實描述了自15世紀開始,在500年的時間裏,葡萄牙,西班牙,荷蘭,英國等9個國家相繼稱霸世界,成為超級強國的歷程。

但不免讓我想起了中國可悲的閉關鎖國政策,導致了中國從此落後。從1500年開始,歐洲的強國一個接一個的出場,引領了歐洲作為全球頂尖的新時代。五百年前航海技術的提高人類終於有了一種真正的世界觀。先後出現了殖民大國葡萄牙、西班牙,這兩個國家都有着早期大國的相同的特點,靠掠奪別的國家的資源,充實國力兵力,然而資源是有限的,國家和人民的消費消耗是無限的,沒辦法發展本國經濟的特色,終於在無限的消費中保持不住強國的地位。這讓我們明白了靠掠奪只能是暫時的強大,最關鍵的是要能發展自己國家特色的經濟,才能站穩世界強國。

在這本書中,無論是伊比利亞半島的葡萄牙還是西班牙通過海洋冒險成為海洋霸主,或是荷蘭憑藉一系列現代金融和商業制度創立的商業帝國。這些歐洲強國都是通過制度和體制創新、科學和文化的發展、將商業和自由貿易作為大國崛起的基本條件。而面積只有兩個北京大的荷蘭是世界上第一個建立證券交易所,建立銀行信用體系的國家。正是這種經濟體制的創新,深刻地影響了現代經濟,也使面積這麼小的國家脱穎成為當時世界性強國。英國的第一次工業革命也使其成為當年的“日不落帝國”。這無疑告訴了我們只有不斷創新,才能強佔先機,才能立於強國之列。但是,當世界上的國家一個接一個的崛起時,當時的清政府卻依舊落後。明朝時期鄭和的船隊七下西洋,不是為了開拓貿易,而是為了宣揚皇帝的德威。鄭和死後,中國人的身影就在海洋上消失了。看了這些,我想我不説同學們也知道為什麼中國現在比別的國家落後。而英國、荷蘭等國家是那樣的強大。原因就在於中國的發展比較遲。不過中國發展速度很快,年收入以百分之九點幾的速度增長,中國的發展、中國的崛起都給其他大國造成了恐懼。

這本書是品讀歷史的見證,更喚醒了人們對中國未來的深深思索。它啟迪着今天,也影響着未來。

      《大國崛起》觀後感3

聽説12集電視紀錄片《大國崛起》引爆流行,有口皆碑,於是借了碟看,末了還不忘刻錄下來。

恩裏克王子、伊莎貝爾女王、奧登巴恩維爾特、伊麗莎白女王、拿破侖波拿巴、俾斯麥、明治皇、彼得大帝、喬治華盛頓……

格物致知,我們不難發現,偉大時代的背後總會有一支巨擎、一隻偉大的推手。歷史呼喚英雄,英雄也領航着歷史前進的風向標。

《大國崛起》顯然是命定中國的,那麼新世紀中國的這隻推手——如果有找到的話——你準備好了嗎?

開啟海洋時代的大幕之後,崛起的魔棒先後在9個國家中相繼傳遞,粲然全球角落。當時在東方的泱泱大清帝國並不是沒有機會圖強,1840年國門破開之時,日本還沒有步入明治維新時代,比肩而啟的中日兩國,在1894年甲午戰爭後徹底改變格局。釐清落後的原因可能很複雜,但其中根本之一要歸咎於當時所謂大一統的封建文化:禁海、禁錮人文思想、四書五經等儒學教科書歷經百世不更新,世世代代用“之乎者也”的老舊模型造人、造物、造社會,結果導致中國在很長的時期里人文沒有進步、科技沒有創新、社會沒有發展……,被人樂道的康乾盛世説白了也不過是農業盛世,老百姓混得有口飯吃飽而已,好像中華民族在世界之林中就是以温飽為榮光的。

以史為鑑,可知興替;以人為鏡,可明得失。一個偉大的國家一定會呈現多元的文化,而多元的文化不是與生俱來的,需要這個民族以廣闊的國際視野去接納新思想,學習新文化,最終創造新的強勢文明。

繆斯女神就這樣被錯過了。那時時間定格在19世紀。

20世紀,百年滄桑,然而圖騰已經復健。

21世紀,新的世紀,第三次信息革命風口浪尖中,誰主沉浮?

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國——中國特色之大國崛起?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