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實用文 > 觀後感

通用版《心靈捕手》觀後感範文三篇

欄目: 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2.59W

我們在日常的工作學習中,經常會遇到要寫觀後感的情況,觀後感的表達方式靈活多樣,大多數屬於議論範疇。下面是本站小編和大家分享的通用版《心靈捕手》觀後感範文三篇,提供參考,歡迎你的參閲。

通用版《心靈捕手》觀後感範文三篇

通用版《心靈捕手》觀後感範文

《心靈捕手》是一部很不錯的電影,對於沒有親身的經歷、閲歷的我們,多看看,更是不錯。尤其是對於我們這些在象牙塔裏求學,和書本打交道的學生,更要注意彌補缺乏生活經驗的不足。因為任何學科,都是依歸於生活。論文是要寫滴,專着和教材是要讀滴,但"活"更是要"生"滴。揮去那看似沉重的憂傷吧,迴轉到活生生的`當下;跳出學科的窠臼與成規,在陽光下去體驗行動出人的生氣。

"人"——這是心理學、乃至一切學問存在的意義。須知是書本和知識在試圖完整表述人的屬性、特徵,而絕非人就是按照學科理論來存活。學理研究是很有價值的,但是其價值離開了人本身就是一堆廢紙。

前人把自己生命經歷、專業研修所領悟到的情感和思想注入到某種物質媒介(諸如語言、文字、影音視頻、乃至他人身體),從而作者肉身朽滅之後,精神性的思緒得以留存。人類的文明就得益於這一累積過程。我們每一個人都是生命短暫而侷限的,矇昧無知是一種過法;"朝聞道、而夕死"是一種生存方法;悟道而行道、傳道,將人類文明的火炬"薪盡火傳"亦是一種活法。各領域卓越的專家、學者、行者,能做出成就其實源於"不甘心"。他們大抵都有聰慧敏鋭的心智或自己對生活的切身感觸,以及專長的技能或足以保障自己一生安穩的才華。然而他們必然有一點共性:他們不滿意就此停止,不甘於此生只是被限制在自己的領域,也不想只沉浸在自己的情緒裏。於是他們不住的向外探索,要超越自己的身心轄制。

在對抗自己、向外尋求的動態下,人們無意識中得到了這樣一個好處:不過分的關注自己心理的好惡與哀樂。雖然這世界許多人或自戀自大、或自憐自怨、或自私自利。這些情緒其實人所共有,當你太關注自己、太沉浸於書本的世界、太在意一個人、太順服自己的積習(這些情緒都是自足的、凝滯不前的心境必然會帶來的)。

西人有語曰:人在看到大自然的瑰麗奇異時,流下兩滴眼淚。一滴是感歎造物主鬼斧神工的創造;另一滴是為了哀歎自己有這樣一顆睿智細膩的心靈能欣賞這奇異世界,而這顆心卻還註定要死去……

通用版《心靈捕手》觀後感範文

如果你知道自己想要什麼,就不要説自己一無是處。

記得大一剛進校班裏的每位同學都寫了份“職業生涯規劃”,之後便草草了事,開始自己的大學生活,以為美好就是當下。然而失落、鬱悶、頹廢卻頻繁不期而至。

一老友學習心理學,向我推薦電影《心靈捕手》,望我受益。前後看了有兩遍。“What do you want?”這句話經心理醫生尚恩之口直接插入聰明絕頂卻叛逆不羈的威爾內心,也同時問住了我。藍博教授説威爾在糟蹋自己的天賦,而我似乎都沒有什麼天賦可以糟蹋,我不禁在想:我想要什麼?

我一直覺得自己是個理想主義者,比如我覺得最幸福的事情是和自己深愛的女子一起生活在鄉下,擁有輛摩托車,承包幾畝地種莊稼。但是現實卻是兩年後面臨的就業問題,更可悲的是連確切的就業崗位都不知道是什麼。或許就像影片中心理醫生尚恩所説的,“Its not your fault”。

威爾是個孤兒,但是他有一羣親密的朋友,尤其是查克。影片中的一個橋段給我的印象及其深刻,是查克對威爾發自肺腑的一段話:“我每天都開車來接你,然後我們一起上工,一起嬉鬧。但是,你知道我一天最快樂時候是什麼嘛?是我敲你大門的前十秒鐘,因為我會告訴自己,也許你已經不在了,就這麼走了。”在查克的眼裏,威爾就像是一個手持百萬獎券卻沒有膽量去兑現的人。查克説當他五十歲時可能還是在工地上做工,但是威爾不能這樣,否則就是讓他難堪。

友情有時候比愛情更加偉大,就像威爾和查克,已然上升到一種兄弟之情。在大學,交到幾個知心朋友可能會讓你的人生更加的受益。所謂物以類聚,社會也一樣。人處在一個大社會中,卻只是生活在一個特定的小圈子裏面,你必須要有一定的人際關係,這不僅僅是在中國如此。

查克等到了威爾走的那天。那一刻,威爾家的門始終沒有人開,查克欣慰的笑了,因為他知道威爾正向着他想要的新生活追逐。的確,威爾開着朋友組裝的“汽車”在路上一直向前追,追他的愛情,追他的新生活……

影片結束了,但是留給我的問題是,我不知道查克的新生活到底是什麼樣,我不知道他在體制外該如何發揮他的天賦。我也不知道我的未來會不會甚至敢不敢按着我的內心深處的不為人知的想法來構建。

通用版《心靈捕手》觀後感範文

看完《心靈捕手》這部影片之後,我想了很多,寫下了這篇觀後感。

這部電影講述了一個名叫威爾的麻省理工學院的清潔工的故事。威爾在數學方面有着過人天賦,卻是個叛逆的問題少年,在教授蘭博、心理學家桑恩和朋友查克的幫助下,威爾最終把心靈打開,消除了人際隔閡,並找回了自己和愛情的故事。

這部電影之所以打動我,是因為劇情合理而有趣。儘管講的是導師與天才的故事,但是強調的卻是“等待天才的自我發掘與定位”。它不是簡單的導師指明一條道路給天才的故事,而是導師如何觸動天才學生對生活道路的自覺選擇。

威爾是一個真正天才,他的數學天賦足以改變世界,可惜,和很多未經雕琢的天才一樣,他有着很多的問題,打架滋事、叛逆不羈,甚至為此幾乎入獄。為了幫助威爾回到正途,不再浪費他那非凡的天賦,經過教授和他的心理學家朋友西恩的不懈努力,威爾終於克服了童年的陰影,突破了影響他多年的心理障礙……

這種導師與天才學生相互交往的過程,對雙方都同樣是觸動,也給雙方下一個階段的生活都帶來了改變,這是這部電影最值得一看的地方。

很多人都無從得知自己的天賦,因為找不到相信他們的老師,於是就認為自己很笨,多少人因此錯過了這個一步登天的機會,多少人的天賦被扼殺在搖籃裏。所以我們每一個人不能忽視我們身邊每一個人的心理問題,幫助他解決它,才能使他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