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實用文 > 觀後感

電影《辛亥革命》觀後感範文四篇

欄目: 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3.28W
隨着時代的飛速發展,上映的電影種類也越來越多了。你有看過關於過去革命的電影嗎?又沒有什麼感悟呢?下面是本站小編和大家分享的電影《辛亥革命》觀後感範文四篇,提供參考,歡迎你的參閲。
 
電影《辛亥革命》觀後感範文四篇

 《辛亥革命觀後感範文【1
 
  《辛亥革命》電影給我們展現了曲折的革命道路,給我們刻畫了一羣為祖國獻身的烈士形象。不知你們注意了沒有,曾有這樣一個動人的鏡頭:許多華僑把全部家當捐獻給孫中山。
 
  我們知道光有不怕死的志士仁人拋頭顱灑熱血是不夠的,強大的經濟後盾,是決定起義能夠真正發動的重要因素,誠如歷史學家張鳴所言:“革命首要的是錢,沒錢,即使是革命這樣正當的事,也沒戲。革命在前台唱戲,後台站的是利益。”
 
  那麼是什麼驅使華僑們這麼做呢?是責任?
 
  這樣一羣勇於承擔責任的人,必然敢於承擔自身各種行為所帶來的後果,無論是好是壞。而勇於承擔自身責任的人,也必然敢於對歷史上自己做出的行為後果進行承擔。
 
  責任代表着形象。一個不敢於承擔責任至故意迴避責任的政府,必然是一個形象不好的政府。在二戰中,日本軍閥主義者強徵亞洲各國婦女充當慰安婦,給亞洲古國婦女造成無窮的傷害。作為施害者,日本政府理應在戰後承擔起對受害者和受害國進行道歉和賠償的責任。
 
  但事實很遺憾,我們看到的,不是日本誠心誠意的進行道歉的面孔,而是千方百計否認和進行詭辯的嘴臉。這無疑是大大損害了日本政府在世界面前的形象。
 
  責任意味着信任。一個敢於負責任的政府,才是值得人們信任的。就如孫中山。他建立一個對人民負責的政府,推翻清王朝,結束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社會。這樣人們信任他,是因為他們有勇氣對過去所犯的各種錯誤進行深刻的反思,並採取各種措施防止類似錯誤的發生。如果連過去的錯誤都不糾正,那又怎樣才能建設美好的未來呢?就如袁世凱。他推翻了清王朝,但?建立起自己的王朝,
 
  人們又怎會信任他?人們只會推翻他,建立一個值得人們信任的政府。
 
  因此,為了樹立良好的形象,為了獲取人們更多的信任,我們必須承擔自己應有的責任。作為90後的青年人,我們必須勇於承擔起自己的責任。這也是一條通往美好未來的唯一之路。
 
辛亥革命觀後感範文【2
 
  電影《辛亥革命》的成功上映,使我有幸重温了百年前那段曲折艱辛、可歌可泣的歷史。
 
  自1840年戰爭以來,外受帝國主義列強的侵略,內有腐朽沒落的清王朝統治,內憂外患下的祖國滿目瘡痍,逐漸地“沉淪”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深淵”中。中國人民當然不會就此屈服,於是,實現民族復興成了幾代人的夢想,無論是由農民領導的太平天國和義和團運動,還是走上層革新路線的洋務運動和戊戌變法,再到打破了兩千年封建帝制的辛亥革命,幾十年間,無數有識之士前仆後繼,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反帝反封“浪潮”,共同鑄就了一部救亡圖存、民族抗爭的中國近代史篇章。
 
  辛亥革命這場幾乎吸納了當時所有中國先進分子的民主革命,雖然最終未能改變舊中國的社會性質和人民悲慘境遇,但它終結了長達兩千年的封建統治,消滅了世代相襲的君主制度,使民主共和的思想深入人心。而中山先生所倡導的“三民主義”更是給苦難中的人民注入了民族、民權、民生的新思想,在一定程度上,解除了傳統封建禮教對人民的束縛,也為後來各種新思潮在中國的形成和傳播掃清了障礙。可以説,辛亥革命為近代中國的進步打開了閘門。
 
  再回到電影中,當目睹年僅32歲的秋瑾英勇就義時,我動容了;廣州起義後,當看到林覺民烈士的遺體被殘忍的敵人拋入水中時,我憤怒了;當聽着起義的號角,相隔百年見證武昌首義的勝利時,我的內心久久不能平靜。感人之處,莫過於這些革命者很多都來自富足的家庭,他們甘願拋棄優越的物質生活,告別自己的親人,義無反顧地投身到民主革命中,用自己的生命鑄就了中華民族的脊樑。
 
  今天我們的孩子能坐在窗明几淨的教室中上課,而我們能夠享受現代化帶來的幸福生活,試想一下,若沒有無數革命先烈拋頭顱灑熱血,今天的中國又將會如何?忘記歷史是一種背叛,而辛亥革命,就是一段值得所有中國人銘記的歷史。作為一名幼兒教師,我將努力做好本職工作,讓孩子們明白如今的美好生活來之不易,照顧好祖國未來的“花朵”。
 
辛亥革命觀後感範文【3
 
  《辛亥革命》這一電影是對歷史事件的紀念,通過熒幕上的歷史畫面,讓我們看到祖國發展的道路,通過了解歷史,認知歷史,以促進當代的發展。
 
  《辛亥革命》是一場充滿荊棘的革命,在這一道路上,革命烈士用自己的鮮血描繪祖國的未來。辛亥革命發生的歷史背景,註定了辛亥革命是一場空前的革命,孫中山先生用自己的堅強意志,開拓了革命的新道路。電影中有許多細節描述,比如孫中山先生在國外與外國政府官員協談時的激烈爭論的一幕,其以一己之力舌戰眾人,在面對種種刁難與不理解的情緒下,孫中山先生絲毫沒有動搖過自己的意志,這是鐵一般的意志!這是鐵一般的力量!正因為孫中山先生在思想上已經有了徹底的覺悟,在整個革命的道路上,才能走到最後。
 
  電影中還有那麼一幕,在孫中山先生與革命同志們討論臨時大總統的事宜的時候,有刺客槍擊。一陣慌亂後,刺客被抓,在審問刺客的過程中,刺客對孫中山是滿嘴的辱罵,黃興進來後説了一句:“他和我們沒有生活在一個世界裏。”從這一細節可以看出,在當時清政府的歷史背景下,要完成一場革命並不只是軍閥形式的佔領,一場完整意義上的革命,應該是深入羣眾的內心,在每一個人的心中都要播種革命的種子,而且還要讓其健康成長。所以説,辛亥革命是一場偉大的革命,它不僅改變了形式,而且革命的精神深入人心,是一場實質改變的革命。
 
  時代的發展需要結合實際,一旦其發展變成盲目的,脱離實際的,就需要勇於改變,將發展的方向標重新定位。辛亥革命給予了我們很多值得思考的地方,歷史不會再重演,但歷史的規律是會再現的,我們要觀史而明智,把握歷史的發展規律,正確指導自我的發展,不斷提高自我的綜合能力。
 
辛亥革命觀後感範文【4
 
  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故今日之責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題記。
 
  一百年前的滿清,是一個目光短淺,用傲慢掩飾自私落弱的虛偽官員,對外奉承,對內進行種種殘酷壓迫,官吏肆意搜刮民財,帝國主義在我國土地上蠻橫霸道,對中國的能源,經濟,文化進行侵略,水生火熱的同胞們無以聊生,國將不國,又何懼犧牲!
 
  廣大人民為了挽救清朝這一現狀,發動了多次起義;一些有主見,有良知的官員也組織了改革。可這些都由於國內腐敗官員,國外各國列強的阻止以失敗告終。但他們並未放棄,他們壓抑自己最大的能力,保護國家,推翻清朝的統治。
 
  時勢成就英雄,總有勇士犧牲。1907年7月15日凌晨,年僅32歲的秋瑾就義,寫下絕命詞痛同胞之醉夢猶昏,悲祖國之陸沉誰挽。日暮窮途,徒下新亭之淚;殘山剩水,誰招志士之魂?不須三尺孤墳,中國已無干淨土,好持一杯魯酒,他年共唱拜倫歌。雖死猶生,犧牲盡我責任;即此永別,風潮取彼頭顱。壯志猶虛,雄心未渝,中原回首腸堪斷!慷慨赴死。臨行前,她説:“我的死是為了全大清的孩子。”她希望今後的孩子能不被封建思想束縛,擁有一片自由廣闊的天地;她希望,今後的中國能真正的富強起來,不用受人歧視,受人侮辱。
 
  《辛亥革命》以此為始拉開序幕,1911年4月27日至1912年2月12日,孫中山辭任臨時大總統,圍繞武昌起義的歷史畫卷。孫中山先生髮動的革命前後有十一次,公元1911年10月10日,發動武昌起義,賜予不僅為中國證據開創新里程碑,也替中華民族翻開新頁。
 
  對於當時的艱苦歲月,如今的我麼似乎有些生在福中不知福了。高科技,新產品,如今生活越來越好,便有不少人沉迷其中,不可自拔,荒廢學業。你可知道,如今的生活是我們無數的革命先烈用那鮮紅的熱血換來的;你可明白,現在我們唯有努力學習,提高水平,中國才可在世界立足,不然,100年前的悲劇依然會在我們身上重演。
 
  今日之責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我們要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