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實用文 > 演講稿

分享會演講稿範文8篇

欄目: 演講稿 / 發佈於: / 人氣:2.61W

通過認真寫演講稿能夠減輕我們在演講台上的緊張情緒,小夥伴們在做每場演講比賽之前,務必要提前撰寫好演講稿,以下是本站小編精心為您推薦的分享會演講稿範文8篇,供大家參考。

分享會演講稿範文8篇

分享會演講稿範文篇1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分享”這是一個多麼通俗易懂的詞,為什麼人們不能理解它的真正含義?

這個世上有兩種人,第一種人,他樂於與他人分享自己的快樂,當他遇到高興的事情的時候,他會把他説出來,與自己的夥伴和朋友一起分享他的快樂。然而當他遇到困難時,他不會和朋友一起分享,只是默默地自己承受着痛苦,不肯把它分給好友一分。而第二種人,恰好相反,他不會把自己的快樂分給朋友,然而卻總是給自己的朋友帶來難題,尋求朋友的幫助,在這時他沒有想到自己是多麼的自私和吝嗇,他沒有考慮他們是否會願意幫助他,而他更沒有發現,他的朋友也正漸漸與他越走越遠,當你呼喚他們的時候,也許再也沒有人會理會你。

“送人玫瑰,手有餘香。”學會分享可以給別人帶來快樂,也可以為自己贏得別人的信任,贏得別人的稱讚。當你遇到困難時,即使你不向他們求助,他們也會主動的幫助你。這就是學會分享的好處。

分享快樂,我們每個人都可以做到,而最主要是我們用什麼樣的心態去看待它,如果你把它看成是一件快樂的事情,那麼它給你帶來更多的快樂;如果你捨不得與別人分享快樂,那麼你將永遠都不會得到真正的快樂。

與別人分享,無論是快樂,還是悲傷,都是可以的。這是一個多麼簡單而又美麗的事情。

善於分享,當你陷入黑暗時,你會發現很快就會有許多火把在你的面前,為你指路。

各位同學,請學會分享吧!

分享會演講稿範文篇2

我今天站在這,覺得自己也變得年輕,因為和你們在一起。年輕就是競爭力,我們在講青春是什麼?我們很多人站在不同的角度,對青春都有不同的理解,從年齡角度來説,青春是年輕人的驕傲;但對老年人來説,我覺得他們依然保持着他的青春,因為青春代表一種活力,只有這樣青春的感覺,你才能挑戰自己。北大的張天一,大家可能覺得他很成功,讀了一個法學碩士學位。今天去賣米粉,他其實也是一種挑戰,放棄了那麼多的知識而去賣米粉,他找到了自己的感覺,他認為這也是青春。但是一個人的青春不僅僅是一種感受,而是因為自己改變了別人。

今天我不想分享我自己,我想分享格力電器那些年輕人,他們的夢想是什麼?我們有一個員工,他是一個國中生,他來到格力電器就是一個普通的搬運工。按照一般人來説,一個搬運工把貨搬走,不把貨摔了,我覺得我就很好了。但他不是,他在公司看到我們的叉車,就特別地羨慕,他想,什麼時候我能去開這個叉車就好了,他每天下班以後就圍着叉車轉,後來他的班長説,你如果對這個叉車感興趣的話,就去考個證。結果他就去花了600塊錢,考了一個叉車證,開始開叉車。按照道理他實現了他的夢想,但他並沒有因此滿足。有時候,不滿足也是一種青春。他開了叉車後,跟同事們在一起吃飯時,他看到別人用打火機把啤酒瓶打開了。你知道他在想什麼?他在想,如果我的叉車能把啤酒瓶打開,是不是就表示我的技術更加精湛了?他回來後買了好多箱啤酒,每天去練,最後他成功了,他不僅用叉車叉開了啤酒瓶,最後他練到了能用叉車穿針引線。這種精神感動了一批人,我們公司現在所有的叉車工在培訓過程中,必須能開啤酒瓶和穿針引線才是合格的叉車工。

我再講第二個例子,我們公司的一個本科畢業生,他學的專業是暖通專業,這個孩子到我們企業十二年時間,從一個普通的大學生成為了我們一個研究院的院長,他不像張天一,沒有自己的公司,但是他很自豪,因為他帶領一個團隊開發出了很多領導了這個行業世界地位的技術。我們對青春的夢想,對青春的嚮往是什麼?就是我們每個人把自己的能量釋放出來,因為我們自己的釋放,我們改變了一批人,感動了一批人。

我60歲了,但我一點沒覺得我老了,因為我覺得我一直非常有鬥志,有活力。1990年,我到了格力電器當業務員,1995年做部長,我記得接手格力電器時,我們4個億都沒有,但是我用一年時間做到28個億,這個變化並不是説我有多少能耐,我覺得正是因為青春,我覺得我有活力、我有追求、我有夢想。我的夢想是什麼?就是讓我們的產品賣到各地。

別人都在説你已經很成功了,我説我還沒有成功,我覺得我今年還在打地基,因為我現在還沒有讓全世界70億人用格力空調。有這麼遠大的目標,這麼好的夢想,你就有無窮的力量,你就覺得自己永遠青春,所以我一點都不覺得我年齡大了。我希望每一個年輕人把青春守住,不是守住你的年齡,而是守住你的精神,我們只要有精神,我們一定能成為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這不僅是自己個人財富的一種表現,更多的是你能夠帶動別人,你的存在對他們來説非常的重要,我認為這就是青春,謝謝!

分享會演講稿範文篇3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農曆五月初五是端午節,又稱端陽節、端五、重午、午日、夏節、午日節、五月節、艾節等等。

每年的這一天人們都要舉行必不可少的活動,門上插上艾草、吃粽子、佩帶香囊、賽龍舟等。今年_月_日是農曆五月初五,我們即將迎來中國一年一度的傳統節日——端午節。

那麼端午節是怎麼來的呢?據説,兩千多年前,楚國的大夫屈原關心人民疾苦,受到人民的愛戴。他投江自盡後,楚國人民紛紛趕到汨羅江邊,向他表示哀悼。人民划着船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的遺體,這就產生了賽龍舟的習俗。吃粽子的習俗是人們把包着楝樹葉和彩絲的飯糰扔到河裏,以表達對屈原的祭奠。所以每年農曆五月初五定為端午節。

每逢端午節,家家户户都要吃粽子,掛上艾草,佩帶香囊,賽龍舟,舉行詩會,紀念屈原,慶祝節日。

然而,隨着時代的變化,越來越多的外國文化已經滲透到我們的生活中,曾經熱鬧的節日已逐漸被人們遺忘,我們似乎不再關心幾千年來的傳統文化,而是把更多的注意力轉向西方節日,如“聖誕節”和“愚人節”。當我們還沉浸在西方節日的歡聲笑語中時,2006年,韓國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申請端午節為其非物質文化遺產,並將其列入國家遺產名錄。

聽了這些,我們是什麼樣的心情,這不僅僅是一個傳統節日的得失,不僅僅是少了一些慶祝活動,更重要的是,它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它保留了中華民族獨特的文化記憶。每一個傳統節日,都可以加強中國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但是現在,這個我們度過了兩千多年的傳統節日卻成為了其他國家的民族遺產,我們是多麼的尷尬和無助。

中國傳統節日豐富多彩,文化內涵豐富,保留了先民獨特的文化記憶。我們應該感激和敬畏祖先創造的歷史和文化遺產。

同學們,我們是中華民族的棟樑,中華文明需要共同傳承,發揚光大。希望大家不要冷落自己的傳統節日,讓中華文明在中國的土地上鑄造輝煌!

謝謝大家,我的演講到此結束,祝大家端午節快樂!

分享會演講稿範文篇4

各位老師,早上好!

夏天的酷暑還沒有消退,我們已經迎來了金秋,迎來了一個嶄新的學期,也迎來了新老師新同學。首先讓我向新老師、新同學表示最熱烈的歡迎!

這時,面對飄揚五星紅旗的同學,你是怎樣思考的呢?作為國小生,怎樣才能成為一個家庭的好孩子,學校的好學生,社會的好少年?將來如何才能更好地適應新形勢的需要,使自己成為符合時代要求、能為社會作出貢獻的合格人才?接下來,我代表學校向同學們對新學期的學習提出如下希望和要求。

當一個講文明、有禮貌的好學生。

遇到師友,要主動問好;上上下下,人多勢眾,注意謙虛,靠右行走,保證交通暢通;講衞生,不亂丟果皮,隨時隨地撿紙屑;愛護公物,不亂寫字,嚴格遵守校規,互相監督,共同提高!營造整潔、舒適、美麗的校園。

當一個健康的學生。

健康就是擁有良好的身體和良好的心理素質。身心健康是學習、生活的基本保證。具備基本的生活技能,培養健康的審美情趣,發展特長,為將來的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學術成就“更高,更好,更高”。因此,教師希望學生在新學期中,利用課間或體育課時間多做運動,鍛鍊身體。

做一個快樂的學童。

快樂就是我們每天都保持良好的心情。怎樣保持它呢?要把注意力集中在一件事上,合理安排時間,培養自己的興趣愛好,多看課外書,多練練字,每堂課專心聽講,每一個作業要按時認真完成,每一個練習要認真對待?這些東西太多了,會讓我們開心的!

成為一名可以合作的學生。

那麼什麼是合作呢?簡單地説,就是你和你的同伴一起認真地完成一件事。比如合作打掃教室,合作解決難題,合作寫本書等等。

一個小事情,一起合作來幫助別人怎麼樣?老師相信,在合作中,同學們一定能學到更多技巧!

成為一名積極的學生。

什麼是進取?也就是不斷努力,也就是好好學習,天天向上。正因為我們有不屈不撓的毅力和不屈不撓的學習態度,不管學習基礎如何,都能獲得成功。它是一首詩,達到了新的高度。學習是一項首要的任務,它需要不斷的努力,在知識的高峯上攀登更高,走得更遠。

關於安全,我們要遵守學校的安全公約,聽從老師的指揮,出操及課間活動要以安全為第一要務,絕不搞危險遊戲。學生年齡不超過12歲,注意行車安全,遵守交通規則,不隨意在道路上奔跑,不準擅自下河滑冰,不準玩火、玩電等。保證愉快地上學,平安回家。

新年即將來臨,我們要以新的起點、新的精神面貌,投入到學習和生活中去。遵守學校規章制度,尊重老師,努力學習,熱愛勞動,關心他人,善於合作,並以優異的成績向家長彙報。我們相信:在全體師生的共同努力下,羣德國小的明天將會更美好,更輝煌!

祝老師們身體健康,工作順利;同學們快樂成長,學習進步!

分享會演講稿範文篇5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我國旗下講話的主題是《傳統節日端午節》。

再過幾天是農曆的五月初五,就是我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了。端午節開始於春秋戰國時期,到現在有兩千多年的歷史。它到底是一個怎樣的節日呢?

第一,端午是紀念詩人的節日,是愛國的節日。因為愛國詩人屈原在五月初五投汨羅江。屈原沉入汨羅江之後。人們自發的把裝米的竹筒投入江中,萬舟齊發,吶喊鼓樂嚇退蛟龍,以此表示對屈原的崇敬和懷念。現在演變成為吃粽子、賽龍舟的習俗。經過千百年的傳承,屈原的愛國主義情懷與端午節的人文內涵已密不可分。端午節成為中國人傳遞愛國主義情感和精神的重要儀式。

第二,端午節是講究衞生的節日。端午前後正是春夏交替之時,天氣炎熱,多雨潮濕,蚊蟲滋生,病蟲害漸漸增多,是傳染病的高發時節。我們江南地區也將進入悶熱、多雨、潮濕的梅雨季節。為了避免疾病的發生,人們在端午節前後插艾葉、懸菖蒲用以驅趕蚊子蒼蠅、蟲子螞蟻、淨化空氣,後來又加上了石榴花、大蒜和龍船花,合稱“天中五端”。

端午這一天成年人要喝雄黃酒和菖蒲酒驅蛇蟲,小孩要佩戴藏有硃砂、雄黃、香草的香囊預防疾病。這樣來看,端午節是中國最早的“衞生防疫節”。

第三,端午節是體育節,因為這一天人們要在水上賽龍舟。龍舟競賽是一項很有氣勢、極具合作精神的競技活動。它不僅要有體力、耐力,而且還要團結協作、機智靈活,更要熟悉水性。這些都是長期鍛鍊的結果,絕非一日之功。端午龍舟競賽能對羣眾性的水上運動、強身健體、民眾團結起到很好的推動和促進作用。現在龍舟競賽逐漸演變成一項國際體育賽事,起到友誼紐帶的作用。

第四,端午是美食節,因為我們要吃粽子。古代,粽子被正式定為端午節食品。人們浸糯米、洗粽葉、包粽子,其花色品種更為繁多。形狀上有四角形、錐形、菱形,有用竹筒裝米密封烤熟“筒粽”等等。

從餡料看,北方多包小棗的北京粽子;南方則有豆沙、鮮肉、火腿、蛋黃等多種餡料,其中浙江嘉興粽子最為有名。可謂粽葉飄香粽子可口。

現在,端午節被列入國家法定的節假日,也正在向聯合國申報“人類口頭遺產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這體現了對傳統文化的尊重。

每過一次傳統節日,就是中華民族凝聚力和內心力一次加強和洗禮。我們是中華民族的棟樑之才,中華文明需要我們共同傳承,讓我們懷着敬愛之心和珍愛之情來看待中華的每一個傳統佳節,讓華夏文明在中國徹底的紅火起來。

還有,等我們過完端午節,整個學期也臨近尾聲。希望同學們能認真上好每一節複習課,有計劃有目的的進行復習,爭取在期末考試中取得好成績。

分享會演講稿範文篇6

各位同學、各位老師:

早上好!很高興又一次相聚在國旗下。

天氣漸漸熱了,大街小巷又飄起了粽子香,於是情又熱了。那箬葉的清香啊,就這樣一年一年飄到了現在。年年端午,又近端午。人説端午這個節日是為屈原而設,這不合常識,但中華民族用一個盛大的節日來紀念屈原倒是不爭的事實。你看那粽子啊,有稜有角,有心有肝,一身潔白,半世煎熬,豈不是屈原一生的寫照。屈原啊,你這個中國偉大的詩人,這個中國文學家的老祖宗,你的形象你的精神已經化為我們民族的集體記憶,我們怎能忘記你?

屈原一生經歷了楚威王、楚懷王、頃襄王三個時期,而主要活動於楚懷王時期。這是即將實現大一統的前夕,“橫則秦帝,縱則楚王”。屈原因主張彰明法度,舉賢授能,聯齊抗秦,受懷王小兒子子蘭及靳尚等人譖毀而革職。頃襄王時,屈原被放逐,他無力挽救楚國危亡,遂投汨羅江而死。屈原的政治雖然是個悲劇,但作為詩人,他的《離騷》《天問》等二十篇不朽的詩篇,潤澤了一代又一代的詩人。劉勰評價屈原説:“其衣被詞人,非一代也。”

吞沒了屈原的汨羅江水,無情地流到了今天。一個懷着故國之思的鄉愁詩人,走過悠遠的時空,來到屈原祠朝聖,他學貫中西,詩文俱精,他曾經説:“藍墨水的上游是汨羅江。”他是余光中。在屈原像前,余光中獻上鮮花一束,低首下心鞠躬良久,神情至為莊嚴肅穆。在休息室小坐,主人款之以本地的“姜鹽茶”,大談常德水與茶如何不同凡響,余光中反脣質問:“你再吹也沒有用,屈原是在這裏投水的啊!”憤慨之情溢於言表。為什麼鄉愁詩人會如此激憤,難道僅僅是有感於屈原的愛國思想嗎?是,又不全是。屈原最值得我們緬懷的是他內心的高貴。這種高貴表現在屈原的愛國靠的是行動,是持之以恆、日久天長的努力,是於逆境中不屈不撓堅守的勇氣。

屈原的愛國思想是非常執着的。在諸侯爭霸的戰國時代,人才流動比較頻繁。楚國也有不少人才流於他國,因而有楚才晉用之説。在這種世風下,憑屈原的才華和聲望,他也可以去別國另謀出路,可是他不忍去國。屈原愛國思想的偉大,在於他可以出走而堅決不走。他眼看楚國即將覆亡而回天無力,悲痛萬分,最後只好以死來殉自己的國家。

屈原在祖國的生死存亡、大是大非面前,堅持原則,正直偉岸,決不與佞臣同流合污,也決不隨波逐流。《漁父》一詩很好地詮釋了屈原“獨立不遷”的思想。詩中漁父問屈原為何被放逐,屈原答曰:“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是以見放。”漁父又問:“世人皆濁,何不淈gǔ其泥而揚其波?眾人皆醉,何不餔bǔ其糟而歠chuò其醨lí?”屈原答曰:“寧赴湘流,葬於江魚之腹;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塵埃乎?”擲地有聲的.話語,千載之下,猶讓人汗顏。我們現在有多少人能像屈原那樣守住內心,守住道德的良知、人生的信條。

分享會演講稿範文篇7

從1999年武漢大學生李玲玲成為中國大學生自主創業第一人到如今,已經有近20多年的時間。越來越多的大學生創業者出現在我們身邊,大學生創業,已經不再作為一個名詞而存在,真實的人物,多彩的經歷,讓我們感受到了大學生自主創業的活力。通過這些已經創業的大學生們,我們嘗試着勾勒青島大學生創業的羣體與現狀,探尋大學生的創業之路。

20_,對於青島的大學畢業生來説,可以算得上是創業元年。彷彿是在一夜之間,創業者在我們身邊湧現出來,他們有的來自青島的高校,有的則是青島本地人。而他們所涉及的行業,更是五花八門。從他們身上,我們看到了大學生創業的羣體正在崛起,這些"80後"的創業者們,正在用自己的行動開闢一個屬於自己的領域。

高玉龍、李超,創立青島十年環境藝術設計有限公司;林平,創立u+瑜伽館;唐崇雲、張永濤,創立青島城市在線;聶名勇,創立青島新領域信息服務有限公司;肖一陽、楊專,創立青島科晟網絡科技有限公司……這些人,都在20_年前後創立了自己的公司,將自己的身份,從學生轉變為商人,他們,代表着當代大學生關於創業的理想。

20_年7月,北京市大學生創業指導中心的一項調查結果顯示,72%的被調查者有創業意願。20_年來自上海的一份調查報告則顯示,懷有創業夢想的學生比例超過七成。來自青島理工大學的一份調查也顯示,有93。1%的在校學生認同"創業是一種生活方式和人生體驗"。

雖然青島的大學生創業者談不上多,但他們從開始出現就引起了人們的關注。我們無法對這些人的創業範圍進行歸類總結,他們有的是結合自己的專業——像高玉龍、李超等人,有的則與自己的專業無關,像創辦瑜伽館的林平。"對於創業,如今青年人的定義還是比較寬泛和多元的。"青島理工大學學生處處長沈文青告訴記者,調查顯示有超過半數的大學生認為不管是"幾個人合夥開個小公司"、"經營一家it公司"、"擺攤賣東西"、"開一家小飯館"、還是"在網絡上開一家商鋪"都算是創業。

"在剛上大一的時候,讀過一本關於大學生創業的.書,上面講了幾個清華大學生創業的故事,我備受鼓舞,就決心以後一定創辦自己的公司。"因為自己的創業經歷,被評為20_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的聶名勇説。他和記者談到自己的創業時表示,現在社會的整體環境還是有利於大學生創業的,自己作為一名在校生,註冊了公司,有人質疑也有很多人鼓勵,"有些人認為我創業現在還不成熟,從經驗、資金和精力來説,都不適合創業。但也有很多人鼓勵我,支持,贊同我創業,認為年輕人應該闖闖。"

像聶名勇一樣,肖一陽和楊專憑藉他們在大學裏學到的網絡技術和打工做網頁掙來的收入,畢業後的第二個月,就創建了青島科晟網絡科技有限公司。肖一陽説,他父母都希望他有一個安定的工作,畢業創業艱難,家裏也沒有經商的親友,"安逸不是我們想要的,只有不斷的挑戰、不斷的前進才是我們的歸宿。"肖一陽説。隨着公司的成立和一個又一個業績的取得,現在肖一陽的父母已經從最開始的反對轉變為支持,家裏為了支持肖一陽,也對公司的發展進行了投入。

比起他們,高玉龍和李超更要幸運一些,從設想開網吧到賣藏飾品,到最後幹自己的老本行——設計。他們一路上都有師長和好心人的幫助。給自己幹,兩人説那是一種自主掌握自己生活的感覺,高玉龍和李超説,他們喜歡這種感覺,每天雖然很忙碌,但感覺非常充實。

青島理工大學副校長李東認為,大學生創業者的創業原因有很多,但是毫無例外的是他們的創業目的都指向了人生價值的實現,"在他們的人生自我價值的實現裏面,主要包括通過創業創造財富、通過創業幹一番事業、通過創業完成自己的社會使命、通過創業貢獻社會。

他們都想擁有一個壯麗的人生。"

分享會演講稿範文篇8

老師們、同學們:

早上好!中秋節剛過,大家還沉浸在過節的氣氛當中,那麼中秋節告訴我們什麼呢?是我今天要講的內容:

中秋節在我們中華民族歷史的長河中,文化內涵已發展成表達美滿、和諧、富饒和安康的美好願望,也成為團結、團圓、慶豐收的象徵,但團圓是中秋節最重要的思想內涵。中秋節強調的是團圓,他符合中華民族的倫理觀,對構建和諧社會是很有意義一個節日。如果把它的文化內涵發掘出來,我們會發現,原來傳統中秋節是這麼有意思。

中秋節是我國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根據史籍記載,"中秋"一詞最早出現在《周禮》一書中。周代已有"中秋夜迎寒"、"秋分夕月(拜月)"等活動。直到唐朝初年,中秋節才成為固定的節日。中秋節盛行始於宋朝,至明清時,已與元旦齊名,成為我國的主要節日之一。中秋節有許多別稱:因節期在八月十五,所以稱"八月節"、"八月半";因中秋節的主要活動都是圍繞"月"進行的,所以又俗稱"月節"、"月夕";中秋節月亮圓滿,象徵團圓,因而又叫"團圓節"。在唐朝,中秋節還被稱為"端正月"。關於"團圓節"的記載最早見於明代。

"八月十五月兒明啊,爺爺為我打月餅啊,月餅圓圓甜又香啊,一片月餅一片情啊……"這是上世紀七十年代末的兒童電影《啊!搖籃》中小朋友們一起唱的歌謠,每當聽到這首歌都會令人心潮澎湃,為了那與圓月相映生輝的片片月餅,更為了我們心中那份揮之不去的濃濃親情。晴朗的夜空中,一輪圓月如金輪玉盤,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吃着甜絲絲的月餅,吃茶、飲酒,傾訴着團圓的喜悦,遙祝着遠方的親人。

從文化的角度來説,傳統節日應該是民族文化的盛典,是民族身份認同的重要符號,是來自歷史深處不可磨滅的記憶。傳統文化在節日的承載下薪火流傳,生生不息。傳統節日不僅僅是本民族優秀文化傳統的載體,更是增強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載體。只有當我們明白"我們從哪裏來",也才能回答"我們朝哪裏去"。應該説,中秋節在幾個傳統節日中,頗具民族特色和文化內涵。

中秋節源初是古代勞動人民感謝大自然賜予的節日,其時既是賞月的最佳季節,也是慶祝豐收的時節,其藴含的文化意義是人們對團圓、和諧的情感訴求以及人類對自然的尊重,這種情懷是跨越國界的,身處世界各地的華人都會認同,所以它既是溝通心靈的紐帶,又是文化的橋樑,正所謂“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時”。“中秋節寄託了中國人多重的情感和審美情趣。”人大校長紀寶成説:“花好月圓是中國人一種非常美好的願望,中秋明月被賦予很深的文化內涵,既象徵着團圓合滿,也給人一種恬靜、温和、安定的美感”。幾千年來這種天人合一的思想通過中秋佳節的形式得以大眾化地傳承下來,在當今時代有助於倡導重視家庭、尊重自然、崇尚和合的意識,這對於構建和諧社會而言具有積極意義。通過傳統節日,我們可以保持民族特色,在弘揚民族精神、傳承民族文化、增強民族凝聚力等方面,發揮出積極的作用。可以説,中國的傳統節日都具有特定的文化內涵,凝聚着中華民族的智慧,體現着中華文明的特點,千百年來發揮了傳承、傳播中華文明的重要作用。傳統節日對於華人而言,除了傳承文化,還起到了文化紐帶和精神橋樑的作用,這種凝聚力、向心力是其他任何載體所難以實現的。

到了中秋,月上中天時,最難忘懷的還是那幾句詩:"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正是因為有了這樣剪不斷、理還亂的情結,中秋時,每當看到一輪圓月掛上了天空,不由的就會想到遠方的親人,不由得想到自己"獨在異鄉為異客"而變得感傷。此時家鄉親友的問候最是暖人心懷,遙在他鄉的你也該連線父母,道聲平安,一訴鄉思。

當然中秋節也是東亞民間的一個傳統節日,受中華文化的影響,中秋節也是日本、韓國等國的傳統節日。

春華秋實:春因繁花而美麗,秋因收穫而充實,花好月圓:則映射出人們對人和事吉祥的美好祈盼。

老師們、同學們:在金風送爽、丹桂飄香之際,讓我們為創建和諧教育環境,促進學生健康成長一起努力吧!

Tags:演講稿 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