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我的實習調查報告(選)

欄目: 調查實習報告 / 發佈於: / 人氣:1.98W
我的實習調查報告(選)
我的實習調查報告

歌詞寫到“敢問路在何方?路在腳下”,對啊,路是人走出來的,前方沒有路就靠雙腳去走出一條路,只要心懷希望敢於去走去闖,也許天塹真的也會變通途。

我為什麼“不務正業”?

我是文學院廣告學專業的一名學生,按理説我應該去廣告公司或者媒體的廣告部實習,但我卻選擇了到一報社去體驗記者的工作。這不能説是不務正業,我認為這是在理性的分析了自己的特點後做出的一個選擇,不敢説明智,但至少是認真的,不是敷衍、草率的舉動。

事前我仔細分析了一下自己:

1、我雖然學習廣告學,但對廣告沒什麼多大感覺,儘管我努力想找感覺可還是找不到;

2、去一般的廣告公司實習主要需要你有較強的設計能力,而我對設計的一些基礎知識都還一知半解,更別説那些更高深的所謂創新、靈感的玩意;

3、我認為做記者這一行是認識社會的一個很有效的途徑,它不同於其他大多數工作,它要逼迫你去認識更多的人,更多的去接觸外面的世界,甚至是採訪一些處在社會邊緣的人物。

4、我平時還喜歡寫一些評論隨筆之類的東西,儘管寫的不是新聞,儘管寫得不敢説有多好,但至少證明了我對碼字是有一定興趣的,這也構成了我要去體驗記者工作的一個基礎;

5、學什麼不一定從事什麼。在這個不包分配,全靠你個人去尋找工作的年代,我不可能因為學廣告就要在廣告的這棵樹上吊死,我有機會做點其他工作,又能學到東西,我為什麼不嘗試呢?

以後能做什麼工作還很難説,但至少這段在《天府早報》的實習經歷會成為人生的一段不錯的插曲,也讓我積累了不少社會經驗。

我真的能勝任嗎?

雖然是文字工作,但這也是一個媒體行業,和我學的廣告專業也沾邊。但是從具體的做的工作來看,確實和我學的廣告專業沒多大關係,不過我是文學院的學生,文字類的東西也算是我的主課,所以這樣看來還是算“門當户對”的。

從我目前的情況來看我做這個行業有以下優勢可言:

1、我對文字還是比較有感覺,雖然自己喜歡寫的東西可能和要求寫的東西大相徑庭,但畢竟文字還是有相通之處,我這一年多來在網上寫下的幾十篇隨筆和評論不是白寫的,我在某些方面的碼字功力的確有較大提升。
2、我為人低調,謙虛好學,沒有樹大招風的危險,有的只有大樹底下好乘涼的愜意。我可以靠在別的大樹下,學習別個的經驗,又不至於讓人反感,大家都樂意教導我。

3、我有“悶騷”的一面,換句話説我就是那種平時看起來不温不火,有時也能挺身而出的人,用去年網上流行的詞彙説就叫“焉狠男人”。很多時候跑新聞就需要一種“焉狠勁”。

4、我的涉獵面還算比較廣泛,文學、廣告、音樂、體育、娛樂、電影、心理我都有所涉獵,不算精但還算雜,雜就有利於開拓思路,這對寫稿子有幫助。雖然現在寫的多是新聞,還是小新聞,沒什麼發揮餘地,不過以後總有機會的。

5、我不敢説我有多大工作能力,但我至少敢説我算是敬業的了,工作態度還是端正的。

當然,我不能對我自己的一些不足視而不見:

1、我在新聞寫作和新聞採寫方面還有不少能力上的欠缺。有時語言不夠簡練,有時新聞點抓得不準,有時寫得太平沒有跌宕起伏,有時採訪不夠主動,有時細節挖掘得還不深入,總之還有不少能力上的不足,畢竟我不是科班出身,畢竟我的工作經驗還太少,見的東西也不多。我只有在實踐中不斷在學習、磨練中提高。

2、我這人雖然有“悶騷”的一面,不過總的來説我還是以“悶”為主的,有時太“悶”了就顯得工作不主動積極,難免耽誤一些事情。
凡事都有兩面性,為人低調有它的好處,但也有它的不足。特別是對於記者這行當,需要結交很多人,很多時候更是需要張揚的一面。我多數時候不善言辭,不愛交際,這顯然是一個很大的軟肋。太張揚容易引火燒身,但不張揚就是很難火。我還談不上火不火,我只想盡力做好我目前責任範圍內的

3、這是一個現實的問題,我的學歷、學習成績都無法成為我的競爭資本。我只有在實際工作中彌補。

4、雖然我自稱涉獵廣泛,但都是些比較虛的東西。我沒什麼實實在在的一技之長,説不好聽點,就是“樣樣懂、門門温”。雖然記者不需要太多實際技術,但有某項相關技術(比如説計算機應用,排版等)總是更吃得開的。

5、談勝任不勝任,還為時尚早。至少現在我在逐漸靠近勝任的標準,當然離牛逼還是有相當距離的。我不曉得以後能幹什麼,但把現在做的做好也就不錯了,我相信成功才是成功的媽媽,把這裏的工作做好使我的自信心、能力都有提高,也利於我以後做其他的工作。

我到底收穫了什麼?

從知識上説,我對新聞的判斷力和對新聞的寫作能力都有所提升。我慢慢開始知道了哪些東西是重點,是熱點,是看點,需要做大;哪些東西是沒多大意思,但也需要交待的渣渣,哪些東西根本就沒多大新聞價值需要捨去。我也開始在新聞寫作上有所突破,剛來時我寫東西要不就是“縱慾過度”似的帶入過多感情色彩,個人主觀看法(這可能與我愛看評論寫評論有關),要不然就是矯枉過正,死板硬套,一板一眼地寫,毫無生氣活力可言。現在的我逐漸在其中找到了平衡,開始慢慢知道了新聞該怎麼寫,雖然和那些老記者相比仍有不小差距,但從我自身來説,我可以毫不含糊地説:“我進步了。”

其實知識上的學習只是學習的一個方面,更多的是為人處世的學習,這個我自我感覺有所提高,但不明顯,一來這個玩意是一種隱性收穫,不容易外化;二來這是一個長期性的工作,需要用一生去學習。我現在還算年輕還有很多路要走,我需要經歷更多的事,見更多的風雨,才能成長。

學習這些東西不能急功近利,需要以平常心去學習,由量變到質變。

這是一個什麼樣的職業

不少的老百姓總覺得記者是一個很神祕的職業,其實不然,記者這個行業説白了就是採訪+寫稿。話是這麼説,但實際工作也並不是那麼簡單。

1、記者每個月有要求完成的稿分,有一個及格線,達不到及格分數就拿不到什麼獎金,只有一點基本工資,要是連續三個月不及格就只能被降級(記者被分成了多個等級,不同的等級待遇也有所差別)甚至還可能被開除。

2、記者生活方式不怎麼規律,沒事時閒得要死,忙起來又忙得嚇人。特別是跑社會新聞的人,不能按時吃飯成了家常便飯,得胃病的機率也會增加。而搞娛樂和體育的記者相對要清閒一些,一般是晚上工作,不過遇到一些突發事件或一些晚間賽事時,熬夜也就不能避免。

3、記者通常要八面玲瓏,要對自己跑的口子(口子是這個行業的行話,大概指其所跑和所寫的新聞類型)的相關人員混得較熟,還要和同跑這個口子的其他記者也混個眼熟,關鍵時刻能興許得到不少幫助,比如媒體間串個稿子(這個不被提倡,只是記者們被逼急後出的下策)。

4、同事之間既是合作伙伴又是競爭對手。這樣的關係很微妙,在新聞採寫部這種關係更偏向於對手,因為版面只有那麼多,各寫各的,有的非口子的新聞線索還要搶,大家都是為了多掙稿分多賺錢,如果你比較黴,説不定連寫5篇稿子都是廢稿,登不出來也得不到稿分。説得殘酷點這是個不是你死就是我活的地方,尤其是新人很容易被欺,“欺生”是這裏的慣例,及不了格也數正常。體育部相對來説要好些,基本上寫的都能被登出來,也基本不用去跑新聞,各人的分工也更明確。

記者間的互幫互助也是不可避免的,比如掛個名,或把自己的稿子拿給別人寫,畢竟做人不能做得太絕,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幫別人一把其實也就是幫了未來的自己。

6、都是做新聞的,社會新聞和體育新聞還是有相當大的差別的。

(1)體育新聞一般不用跑,都是現成的,就是你自己去找去摳把有意思的事找出來,找出新聞點,用自己的話把它串起來,而社會新聞就更需要在外面跑。

(2)體育新聞更注重記者和編輯的配合,一般是編輯先確定好版面,然後和記者商量做哪些新聞,哪個作頭條,哪個作看點,哪個作邊欄的小稿。而社會新聞就是記者獨立完成,傳稿後編輯用不用又是另外一回事。

7、新聞也不是絕對真實的,很多時候為了增加可讀性需要合理想象,老老實實看到什麼聽到什麼就寫什麼往往反而不好。

8、普通記者其實並沒有外人想象的風光,每個月為了及格操碎了心,壓力比較大,還要在外面裝作比較風光的樣子,把苦水往肚裏吞。要説掙錢,一些效益一般的媒體也掙不了多少,屬於餓不死撐不了的範圍。

敢問路在何方?行業篇

這樣一個職業已發展到了一個相對飽和的狀態,我就拿報紙來説,成都的大部分報紙的出售都被商報和華西都市報佔了,主要是它們在商業開發上做得很好。其實《天府早報》在內容上很不錯,只不過在商業上開發得不夠,宣傳也少了,效益不怎麼樣。其他一些小報就更別提了。以前辦的什麼報紙比如什麼《21世紀體育報》,沒多久就垮了。所以説成都記者也只能這樣混,不比那些媒體業發達的地區。至於成都的體育記者更沒有什麼事幹,四川體育這幾年要多蕭條有多蕭條。記者們唯一可以突破的就是多在稿子上下功夫,創新,多挖掘點新東西,寫出點新感覺,把新聞做大,做深入,最好再多弄點專題,爭取在全國打出點品牌。

敢問路在何方?個人篇

我不想寫諸如“為人民服務”那樣的冠冕堂皇的話,我就想説點大白話,現在是一吐為快了。説到我自己,我還是比較茫然的,現在不是我想做什麼就能做什麼,首先是我能做什麼,還有就是我有機會做什麼。沒法,還是那句話,走一步算一步,用一顆平常心去面對。

歌詞寫到“敢問路在何方?路在腳下”,對啊,路是人走出來的,前方沒有路就靠雙腳去走出一條路,只要心懷希望敢於去走去闖,也許天塹真的也會變通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