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2023年經濟調查報告7篇

欄目: 調查實習報告 / 發佈於: / 人氣:2.99W

調查報告可能會包括對未來研究方向或建議的展望,調查報告應注重文字表達的清晰和流暢,避免模糊、含糊不清的陳述,以下是本站小編精心為您推薦的2023年經濟調查報告7篇,供大家參考。

2023年經濟調查報告7篇

2023年經濟調查報告篇1

經濟管理學院2013屆畢業調查報告

畢業生跟蹤調查是人才培養工作中的一個重要環節,本文是經管系對13屆二百多名畢業生搞的一次跟蹤調查,作者對原始數據進行了深入分析,分析結果有積極意義。也是我們對就業分析的一次研究和深化,做調查報告能很好的反應出畢業生的就業率以及企業用人的情況。

一、調查對象:

2013屆會計電算化專業畢業生

二、調查內容:

畢業生就業情況

畢業生自身素質的培養

畢業生對自己的評價

三、調查方法:

調查以問卷形式為主,輔之以非正式訪談。調查過程中得到了畢業生和有關單位的積極支持和大力配合,調查取得了圓滿成功。

本次調研共有60餘位畢業生和22家用人單位接受了問卷調查,用人單位的類型有企業、機關和事業單位等。

四、調查結果與分析

數據反映,用人單位對我校的畢業生的總體素質予以充分肯定,特別是對我校學生的專業知識和處理人際關係能力給予不錯的評價。

1.單位對我校的整體認識

調查數據顯示,我校在社會上的整體形象不錯,各單位對我校的辦學水平也在很大程度上持肯定態度。

2.單位對我校各方面的認識

用人單位對我校的整體印象較好,對我校的實踐教學、專業設置、基本理論和基本技能教學等方面的工作提出了一些中肯的改進意見。

五、畢業生就業問題

吃苦耐勞精神不夠

無長期打算

缺乏決心和信心

六、畢業生調查工作後感

實習是學生培養的一個重要環節,是學生將平時所學知識與實踐相結合的重

要方式,是畢業生走向工作崗位前的實戰演習,同時實習將用人單位和我們的畢

業生直接聯繫起來,有利於實習單位對實習生的全面考察和培養實習生對單位的感情,實現雙方的相互選擇,最終促進我院就業工作。

總之,2013屆畢業生就業工作,在學院黨政領導的關懷下,在學院招生

就業處的支持下,我係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實事求是地説,仍有很多不足之處

需要改善,這也將是我係下一年就業工作的努力方向和奮鬥的目標。在今後的工

作中,我係將全力以赴、開拓創新,努力把就業工作水平不斷提升到新的層次。

經濟管理學院

2013年10月

2023年經濟調查報告篇2

城市民營經濟調查報告

聊城大學農學院民營經濟調查服務隊,走進聊城市東昌府區民營企業,足跡幾乎踏遍東昌府區的每一個民營企業,對這些企業進行了深入細緻的調查。調查結果顯示,聊城地區的民營經濟有了跨越式的發展,增長勢頭非常強勁,發展過程中形成了自身的獨特特點。下面我們就説一説聊城民營企業發展的特點。

1、隨着市場經濟的不斷完善和發展,民營經濟呈現出快速發展的大好局面,民營企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逐漸成為我市經濟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成為拉動經濟持續快速發展的一支重要力量。

2、民營經濟發展勢頭強勁,已經成為全市經濟增長中最活躍的因素。近年來,我市民營經濟厚積薄發,實現了跨越式發展。2004年擁有個體私營户數萬户,比上年增長29%,其中城鎮户數萬户,當年開業萬户。企業註冊資金億元,增長%。其中私營企業註冊資金增長%,個體工商户註冊資金增長%。對經濟增長的貢獻明顯。2004年民營經濟中的個體私營經濟完成增加值億元,佔gdp的比重為%,拉動gdp增長個百分點,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實現税收億元,比上年增長%。所交税金佔全市兩税收入的%,比上年提高個百分點,其税收已成為我市重要的税收支柱之一。民營企業實現出口創匯億美元,佔全市出口創匯總額的%。民營經濟的迅速發展為全市經濟實現跨越式發展奠定了基礎。

3、經營範圍廣泛,對推進城市化進程和提高農民收入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市民營經濟經營範圍非常廣泛,從事的產業主要以第三產業為主,特別是旅遊業,最具代表性的企業如東昌府區姜堤村遊樂園、東昌湖等一大批旅遊景點的興起在很大程度上帶動了第三場業的發展。從產業分佈來看,一產比重為%、二產為%、三產為%。從行業分佈來看,工業所佔比重%、建築業佔%、交通運輸倉儲業佔%、批發和零售貿易餐飲業佔%、社會服務業佔%。城鎮民營經濟發展迅速,2004年城鎮私營企業佔全部私營企業户數的比重為%,比上年增加個百分點,城鎮個體工商户佔全部個體工商户數的%,增加個百分點。同時民營經濟發展又是優化農業產業結構和增加農民收入的重要途徑。當前我市主要民營行業紡織、蔬菜、麪粉、植物油、飼料、屠宰及肉類加工從業人員達到萬人,銷售收入達到億元,湧現出一批規模大、加工能力強的農副產品龍頭企業和加工羣體,成為推動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的重要力量。特別是分佈在農村的個體私營企業,使大多數農民收入增加,生活水平提高。2004年我市農民人均純收入達3066元,比上年增長%。農村居民總收入中的工資性收入達到元,增長%。非農收入的比重達到43%,提高個百分點。

4、活躍了城鄉市場,為繁榮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和建立和諧社會起到了不可磨滅的作用。全市有各類交易市場463處,其中年交易額過億元的市場有27處。這些商業流通批零網點、餐飲服務業、城鄉集貿和專業市場,絕大部分是由民營户經營,遍佈城鄉各地,方便和豐富了人民羣眾的生產生活。2004年我市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額億元,其中個體私營實現消費品零售額佔全市總額的%。對擴大就業和社會穩定作用明顯。民營經濟主要以勞動密集型行業為主,目前我市民營經濟從業人員達萬人,佔全市總人口的%,佔全市從業人員總數的%。其中個體私營從業人員21萬人,與上年持平。城鎮私營企業

從業人數比上年增長23%。有80%左右的國有、集體企業下崗職工在民營企業實現了再就業。

以上就是調查小組對調查數、參考網絡調查資料進行討論得出的結果。根據結果來看,聊城市民營經濟發展成果喜人,前景樂觀。在推動聊城市全民經濟發展上起了很大作用。

2023年經濟調查報告篇3

一、吃的講營養

隨着農民收入的增加,農村居民的消費習慣、消費觀念在逐步改變,食物消費注重結構的調整,注重講究營養。20xx年農村居民人均食品消費支出1269元,比20xx年增長28.3%,年均增長5.12%。主要表現為主食消費比重下降,農村居民人均主食消費308元,佔食品消費支出的24.32%,比20xx年下降1.8個百分點,各種營養較豐富的副食類消費增加,如:20xx年肉及製品人均消費286元,比20xx年增加149元,增長87.59%;水產品人均消費32元,比20xx年增加14元,增長77.77%;水果類食品人均消費45元,比20xx年增加26元,增長36.84%

二、穿着講時尚

過去農民不富裕是一衣多季,現在農民富裕了是一季多衣,而且非常注重講究服裝面料、款式、和品牌。過去的布鞋、膠鞋也被各式皮鞋、波鞋所替代。20xx年農村居民人均衣着消費167元,比20xx年增長70.42%,年均增長11.21%。其中人均服裝支出118元,比20xx年增長118.54%,年均增長16.93%;購買面料支出2.2元,下降45.13%,年均下降8.83%。20xx年農村居民人均鞋帽襪類支出40元,與20xx年的32元相比,增長了25.11%。

三、住房講寬敞

“小康不小康,關鍵看住房”。農村生活水平提高最直觀、最明顯的變化就是住房條件有了很大的改善,大部分住上了樓房。20xx年全市農村居民人均居住消費支出309元,比20xx年增長70.73%,年均增長11.33%;年末住房面積人均36.4平方米,比20xx年多了7.1平方米,增長24.23%,年均增幅4.42%。其中,樓房面積26.6平方米,增長40.71%,年均增長7.13%,佔住房總面積的73.12%。鋼筋混凝土面積20.5平方米,增長49.64%,年均增長8.44%;磚木結構面積15.9平方米,增長5.33%,年均增長1.10%。現在農村一幢幢新房處處可見,它們不僅外觀新穎漂亮,而且室內裝璜考究、設施齊全、美觀舒適,改變了原來基本不裝修、室內沒擺設的狀況。

四、家電講高檔

隨着收入的穩步增長,城鄉用電同網同價政策的落實,農村居民一改過去買得起家電而用不起電的狀況,冰箱、洗衣機、空調等高檔家用電器已不再是奢侈品,正成為農村居民生活要素的重要內容而逐步走進尋常百姓之家。截止20xx年底,郴州農村居民每百户擁有洗衣機30台、電冰箱29台、彩電93台,比20xx年分別增長66.73%、163.61%、89.83%,年均增長10.81%、21.24%、13.72%。一些更為高檔的熱水器、空調等耐用消費品正在成為收入水平較高農户的消費熱點。

五、交通、通訊講便利

近幾年以來,各級政府加大了為民辦實事的力度,使農村交通、通訊環境得到極大改善,城鄉路網四通八達,為農民使用現代化交通、通訊工具“鋪平了道路”。20xx年人均交通、通訊消費支出240元,比20xx年增長1.6倍,年均增長20.61%,交通、通訊成為近幾年農村居民生活消費中增長速度最快的消費。其中,交通工具人均支出23元,增長43.8%,年均增長7.52%;通訊工具人均支出42元,增長3.2倍,年均增長33.23%。20xx年底每百户農户擁有摩托車42輛,移動電話75部,電話61部。

六、文化娛樂豐富多彩

隨着物質生活條件的日益改善,農民對精神文化生活的追求越來越高,文教娛樂費用的支出不斷增長就是一個最好的例證。20xx年農村居民人均用於文教娛樂方面的支出344元,比20xx年增長30.81%,年均增長5.52%。20xx年底每百户農户擁有組合音響23台、照相機5架、家用計算機2台、高檔樂器1台。

七、生活環境優美

近年來,農民的生產條件和生活環境都得到很大改善,農村面貌發生巨大變化。20xx年,全市100%的行政村通了公路,100%的行政村通了電話,100%的行政村通了電,農户住宅電話普及率已達60.61%,農户飲用自來水普及率達43.21%。森林覆蓋率逐年增長,水泥硬化鄉村公路里程逐年增加,城鎮化率逐年提高。20xx年起,我市全面取消了農業税,農民生活的提高將從制度上得以保證,農村的可持續發展能力,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能力增強。

八、人口素質提高

社會文明的不斷進步與人口素質的提高息息相關。“十五”期間,郴州農村文化教育事業發展較快。從全市農村住户抽樣調查資料(material)看,20xx年7-15歲農村小孩的入學率為97.8%,比20xx年提高0.7個百分點。農村國中以上文化程度勞動力比重由20xx年的64.81%上升到20xx年的73.52%。勞動力受教育年限為8.6年,比20xx年高0.3年。

郴州大手筆展示大變化“南大門”成省級文明城市

9月27日,在全省精神文明創建工作表彰會上,郴州市成為繼岳陽、常德和長沙之後,由省委、省政府正式命名的第四個省級文明城市。該市創建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和省級園林城市也即將圓滿成功。

從“南大門”到“後花園”

1995年,是郴州20xx多年建制史上一個非常重要的轉折點。這年,國務院批准郴州撤地建市。但當時的郴州城市規模過小,城市人口少,城市經濟發展水平偏低,與湖南“南大門”的位置、與連通粵港澳的區位優勢以及與廣大市民的願望和要求均極不相稱。

為了贏得加快發展的主動權,在調查研究、審時度勢、集思廣益的基礎上,時任市委書記的梅克保和市委、市政府一班人集思廣益,確立了“加快建設湖南‘南大門’,努力營造粵港澳‘後花園’”的戰略思路,變區位優勢為開放優勢,變交通優勢為流通優勢,變資源優勢為經濟優勢,推動郴州經濟實現跨越式發展。

市委、市政府的意圖很明顯,一方面,通過加快建設“南大門”,實施“開放帶動”首選戰略,提高對外開放水平,推動工業化、城市化進程,力求使郴州的經濟發展成為全省的“亮點”,並對全省開放和發展起到好的帶頭作用。另一方面,通過營造粵港澳“後花園”,緊貼市民的需求,改善人居條件,美化生活環境,提高生活質量,開發生態旅遊資源,建設文明城市,擴大對外開放度和知名度。

1998年,年富力強的梅克保調任衡陽市委書記,儒雅清秀的李大倫從湘西來到郴州走馬上任。在對郴州進行了一段時間的調查研究後,20xx年,市委、市政府又確立了“南延東進”的城市發展戰略,提出5-8年在城南新區再建一座郴州城的目標。

短短7年裏,郴州市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投入資金近40億元,完成大小工程項目300多個,其中中心城區基礎設施建設投入10.8億元。20xx年,中心城區城市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共24個,計劃總投資4.6億元,完成投資3億多元。今年,市中心城區基礎設施建設項目21個,計劃完成投資7億多元,到目前為止,完成投資1.6億元。20xx年,全市國內生產總值增幅高出全省平均水平;地方財政收入總量再居全省第二;綜合經濟指標名列全省第三;利用外資總量躍升全省第二。

兩大城市傑作城市是一定區域內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城市面貌是一個地方精神風貌、投資環境、領導管理能力的綜合反映。為了把城市做大做好做美,郴州市樹立了“抓城市建設和管理就是抓經濟”的思想,城市建設駛入了高速發展的快車道。

如今,讓郴州市民津津樂道的兩大手筆均已建成,並開始發揮了效益。總面積達13.69萬平方米、總投資8000多萬元的五嶺廣場,建設資金採取以地生財方式籌集。工程從1999年10月正式動工,次年5月1日交付使用。它的建設是市委、市政府的一篇“傑作”,它在做活經營城市文章上具有開創性的意義。土地是城市最大的存量資產,做活土地文章是盤活存量資產的關鍵,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是盤活存量資產最有效的手段,城市建設是工業化的載體,可以説,修建一條路,帶動兩邊土地升值,激活一批產業,從而推進工業化進程,為政府增加税源。

據統計,從1999年至20xx年,郴州市城區市政基礎設施總投入達10.8億元,相當於前20年投資總和的20倍,其中政府直接投入只佔15%,信貸投入佔28%,其餘57%均靠經營城市而來。今年,該市組織開展了“城鎮經營建設管理效益年”活動,市城區通過市場經營又將籌資15億元,完成11個城市建設重點項目。

郴州的第二大手筆是郴江河的治理。郴江河綜合治理項目總投資近7億元,在規劃建設方面,堅持了多目標兼顧的原則。沿江道路及防洪堤壩的建設,不僅僅單純是解決道路交通和城市防洪問題,還兼顧了改善郴江河水域生態環境,改進河道可達性與親水性,改善沿江單位、居民生活環境,同時,帶動相關產業結構調整,促進相關產業的發展。該項目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沿江風光帶的建設,充分考慮了城市居民對城市空間環境的需求。主要是為市民提供了一個良好的休閒、娛樂的生活環境,提高市民生活質量,使人與自然更貼近、更融合。

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沒有個性和文化品位的城市是沒有生氣和靈魂的城市。在城市擴容過程中,郴州市委、市政府十分注重城市品位的提升。

郴州市在這方面的做法,一是提升城市生態品位。郴州自古為林中之邑,南宋詩人吳鎰曾留下“他年休歇處,詩裏識郴州”的美言,北宋詞人秦觀更是寫下“郴江幸自繞郴山,為誰流下瀟湘去”的千古佳文。根據城市的地理和自然優勢,郴州市提出了“以山壯城、以水秀城、以綠美城,把森林搬進城市,讓城市變成花園”的口號,在建設中力求使基礎設施、園林綠化、公共建築和設計達到個體與羣落、局部與整體、自然與色彩的和諧統一。先後修建了由人行遊道、河西走廊、江濱遊園等景觀組成的郴江沿江風光帶,建設了人民路、國慶路生態園林帶、天堂温泉生態園林景區和王仙嶺生態旅遊區。20xx年,該市實施了“5000棵大樹進城工程”,今年3月又開展了“城區綠化月”活動,掀起了全民參與綠化的熱潮。城區公共綠地面積都超過了省級園林城市標準。

第二大舉措是提升城市文化品位。人民把城市雕塑比喻為“城市的眼睛”,郴州市的城市雕塑把歷史文化與現代文明結合起來,既注重自然景觀的開發又注重文化內涵的挖掘。如“蘇耽跨鶴”城雕借古寓今,折射出郴州今昔的巨大變化;“神農作耒耜於郴”城雕置身於開闊大氣的五嶺廣場之中,顯得莊嚴凝重,喻示着郴州悠久深厚的歷史文脈。

2023年經濟調查報告篇4

近年來,xx市委、市政府把發展國民經濟作為拉動全市經濟的切入點,已經取得明顯成效。根據市委領導關於“要注意總結園區建設的成功經驗”的指示精神,最近我們對xx園區經濟進展情況進行了調查研究。現將有關情況整理如下,供有關方面參考。

一、園區經濟進展情況

目前,我市的園區建設主要有 兩種模式,一種是由政府組織管理的園區,如xx工業園區、中國(xx)民營工業園、xx華僑投資區;另一種是由企業自主開發的園區,如高新科技產業園區、北生藥業科技園、銀河軟件科技園、國發海洋生物產業科技園等。

xx市工業園位於市區東北郊,是由原港澳開發區、工業開發區、四川開發區的基礎上組建的,佔地平方公里。園區按功能規劃分區有傳統工業區、高科技產業區、出口貿易加工區以及科研設計區、辦公區、商住區、後勤服務區和倉儲堆場。目前區內基礎設施已臻完善。①市政設施:目前覆蓋園區6平方公里的主幹道和雨、污水管及給水管網已基本建成使用;②電力供應:近期園區內已有10kv雙迴路3條專線,另外預留有35kv的架空線路,可以滿足現有企業用電需要。目前原供電部門正在籌建園區內投資額2000萬元110kv的港澳變電站,計劃明年1月份開工,它的建成將可以滿足整個園區的工業用電要求;③給水供應:目前供水4萬噸城市供水管進行供水;④電信:園區已開通有線和移動電話及寬帶數據通訊;⑤管道燃氣:工業園區投資3000萬元人民幣日供30噸的管道燃氣工程即將動工建設,力爭2002年底建成投入使用。

園區管委會作為市政府的派出機構,全權負責工業園區的規劃、招商、開發、管理事務,實行一站式服務,為投資者免費代辦項目所需全部手續。工業園良好的投資環境和高效的辦事作風吸引了大批客商前來投資創業,目前已引進企業26家,合同投資8億多元人民幣,已投入近2億元人民幣。入園企業中有泰國正大集團卜峯飼料公司、香港夏氏海洋科技生物公司、玉柴高級潤滑油公司等國內、國際知名企業。

北生藥業科技園是我市十大重點高新技術企業之一的廣西北生藥業股份有限公司獨資興建的一個綜合科技園,力爭在5-10年內建成我國一流的製藥基地和一流的科研開發基地。該公司將以科技園為依託,努力發展成為一家集生物製品、生化藥品、血液制口、海洋藥物、醫療器械研製開發、生產、銷售和科技成果轉讓於一體的高新技術企業集團。園區佔地面積萬平方米,預計投資額5-7億元人民幣,建設週期1-3年。園區第一期工程投資4億元左右,目前已完成建築面積一萬多平方米,園區內工地上一派熱火朝天的景象,研發中心、gmp生產廠房,辦公大樓附樓、中科院院士別墅樓羣等項目建設進展順利。園區準備生產的主要產品基本為國家一、二、三類新藥,有一類新藥國家863項目痢疾雙價活菌苗;二類新藥格列美脲、f(腎寶膠囊);三類新藥疏可眠膠囊等。據市場分析,這些產品均有很大的市場需求,以上項目達產後,預計年產值達億元,創利税8000萬元。

xx銀河科技作為馬年第一家增發a股的上市公司,已募集資金人民幣約億元,準備將銀河軟件科技園建成一個既有高科技風範又有亞熱帶風景的工業與旅遊一體的園區。“xx銀河軟件科技園”位於xx市市區西側xx大道、北部灣西路、西藏路和昆明路交匯處,佔地近千畝,按照“可持續發展的智能化、網絡化、園林化,生態型科技園區”的建設目標,把軟件科技園建設成為基礎設施完善、配套合理、技術先進的集研發、生產、生活、娛樂、會議、旅遊、度假為一體的多功能產業園區。整個園內按功能區劃分為軟件研發區、系統集成功能區、專家創業園區、孵化區,計劃在2008年年底竣工。目前,園區管網、道路、綠化等工作已經有條不紊開展,首期五棟鋼結構廠房已經在上海趕製。在軟件科技園建設的同時,銀河公司已與園內外著名it企業和具有實力的高科技企業進行頻繁接觸,開展軟件科技園項目的招商工作;為營造人氣以及形成公司的配套、規模生產,銀河公司擬在園區建設基本完成後將其下屬在西安、南京、深圳的分公司遷回園區,此舉將會極大壯大我市高新技術產業的力量。

xx國發海洋生物產業科技園擬落户市工業園,佔地約2000畝,目前園區用地正在洽談中。雖然海洋產業科技園的籌備,規劃等工作相對市區其它園區要遲,但立足於xx的海洋資源,實施以珍珠系列產品及相關產品為主的產業戰略,發展前景亦十分看好。

二、發展園區經濟的作用

xx發展園區經濟雖然時間不長,但對全市經濟和社會發展已經顯示出積極作用。

一、有利於推動工業化進程。xx具有良好的區位優勢,豐富的資源依託,良好的基礎設施等優勢。但xx目前工業程度較低,沒有形成完整的工業體系,三產結構由於工業的跛足顯得比例不合理。因此推動工業化進程成為今後幾年的工作重點,園區經濟通過良好的投資環境,吸引眾多企業前來投資創業,對擴大我市工業規模,增加工業產值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今年上半年,園區企業實現不變價工業產值億元,生產增速達到,盈利萬元,佔全市規模以上盈利企業盈利總額的。園區企業完成工業增加值億元,比增達到倍,拉動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28個百分點的增幅。可以看出園區經濟 走上良性循環時將會極大推動我市工業化進程。

二、有利於促進高新技術產業發展。高新技術產業是我市四大支柱產業之一,目前我市經自治區認定的高新技術產業已達17家,是我市目前發展較快的產業之一。高新技術產業是21世紀的主導產業,是經濟領域的制高點,xx欲要在新世紀實現跨越式發展,就必須佔領這個制高點。園區是資金、技術、人才的匯聚點,園區的發展最初基本都是高新技術、高新企業發展的搖籃,如美國的硅谷、台灣的新竹工業園、北京的中關村等地,這些園區所在地的高新技術產業取得驚人發展,可見園區對高新技術產業發展有巨大的促進作用。自發展園區經濟以來,我市幾個主要的高新企業得到快速發展,北生藥業科技園十餘萬平方米的建築同時開工建設,完成工作量超過3個億,年底即可全部竣工;xx銀河軟件科技園已經動工興建、招商引資工作也同步展開;國發海洋生物科技園也正在緊張籌建之中。建立高新技術產業園區,對我市高新技術產業自身的發展,以及吸引一些國內外知名企業落户園區創業,對孵化新的高新企業都將發揮巨大的作用。

三、有利於改善投資軟環境。xx在整治和改善投資軟環境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仍存在不少問題,令投資者缺乏信心。園區建設千方百計地為投資者提供最方便、快捷、全面的服務,如xx工業園在實際工作中,對入園企業實行“一站式”服務,為投資者免費代辦項目所需全部手續,這一點頗受投資者的好評。xx要“樹立新形象”,消除原有的負面影響,要以園區為樣板,將有利於促進投資軟環境的整治和改善,為投資者創造良好條件。

四、有利於提高城市品位。xx大力發展園區經濟,有意讓地規劃高新技術產業園區分佈在xx大道沿線;各園區既是一個各具特色相對獨立的產業羣,又是整個城市相互聯繫的有機組成部分,這對於加快城市建設,提高城市品位,樹立城市形象具有重要作用。

2023年經濟調查報告篇5

農民是核心,農村是基礎,農業是關鍵。農民、農村、農業這一問題成為社會關注的熱點、難點,也成為黨和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通過對農村的實地調查我們發現,農業基礎薄弱,農業效益比較低下,農民收入低,農民收入增長緩慢,城鄉居民貧富差距大,農村經濟的總體實力不強。概括起來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農村社會事業發展嚴重滯後

一是中國小辦學條件差。部分學校還存在髒亂差現象,一些中國小校舍簡陋,教師學歷層次較低。二是衞生基礎設施落後。鄉鎮政府所在中心醫院的醫療衞生設施相對較好,但大多數農村僅有一兩家個體性質的私人診所,,技術落後,只能治療頭疼感冒之類小病。三是公共文化設施不足。農民科技知識和精神文化生活缺乏,現代文化設施如公共圖書館、公共娛樂室、網絡建設等均非常稀缺。

2.農業基礎設施薄弱,農業綜合生產能力不高

水利設施抗災能力弱,目前的農田水利設施大多是在人民公社時期集體興建的,因此多數設施呈現老化狀態。許多水利設施因為缺乏維修和保養,功能逐漸退化,使得農業抗災能力下降,大量的水利設施多年投入不足,年久失修,抗旱、排澇設施老化,農業抗災能力弱。

3.農業產業化經營水平不高,農業效益低下

農村經濟發展緩慢最重要的原因是農村落後的生產經營模式,農村生產力水平低,農業生產主要還是以分散的農户家庭經營為主體,仍停留在小而全的小農經濟生產模式。生產技術含量低,勞動者素質低。農業結構單一,沒有形成特色化農業生產結構。

4.村級組織服務功能差,農村基層運轉困難

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發展沒有後勁,村級公益事業長期投入不足,生產和生活條件難以得到改善;村級組織服務功能差,村級經濟及社會各項發展緩慢。村幹部工作積極性不高,基層組織凝聚力、戰鬥力不強,造成農村基層組織運轉困難。

5.勞務輸出整體素質不高,農民工就業增收能力不高

農民工整體素質不高,獲取市場信息和外出務工渠道狹窄,農民工收入偏低,工資待遇低、勞動強度大、權益難保障,應對風險能力較弱。由於文化素質的欠缺,農民工在城市的就業競爭力不夠,工作上高不成低不就。

6.農業科技投入不足,農業服務體系不健全

農業信息化基礎設施薄弱,信息資源缺乏有效的整合開發,發佈渠道不暢,信息內容與現實脱節、針對性不強;農業基礎研究投入不足,農業科技人員緊缺;農民瞭解農業新品種、種植養殖技術、農業病蟲害處理等方面信息來源渠道過於狹窄,過於依靠農民自身的經驗和途徑,政府未能提供相應的輔導培訓和技術支持;農業發展缺乏統一規劃,農民生產沒有總體性的指導。

加快工業化、城鎮化、農業產業化、統籌社會各項事業發展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根本途徑,也是從根本上解決“三農”問題,發展農村經濟的必由之路,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改善農村的基礎設施建設,實現農村的可持續發展

一是道路建設。繼續加強農村公路建設,加大路網建設,方便羣眾生產生活,為招商引資創造良好交通環境。二是農田設施。搞好農業綜合開發,加強河流溝渠治理,配套田間水利設施,加快發展節水灌溉,整體推進農田水利工程建設和管理,確保基礎水利設施安全有效運行。三是電力通訊。大力開展信息入村入户工程,進一步加強廣播、電視、電話、寬帶網絡等設施建設,進一步拓寬農村信息渠道。

2.促進農村鄉鎮企業發展,推進工業化進程

促進農村鄉鎮企業發展。促進產品生產多樣化,擴展鄉鎮企業產品銷售市場。引進先進生產機器和技術,提高管理者才能,進行加工、深加工,增加產品附加值,提高企業勞動生產率,形成科學合理的供產銷產業化鏈條。

3.加快農業結構調整步伐,推進農業產業化進程

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重點在農業,焦點在農村,因此必須以增加農民收入為核心,進一步加大農業結構調整力度,強力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一是立足實際,發揮區域優勢,以市場需求為嚮導,發展高效農業和特色農業,把優勢農產品做大作強,增強市場競爭力,二是以規模化養殖為重點,加快優質農產品生產加工基地建設,畜牧業是實現糧食轉化增值、增加農民收入的重要途徑,要大力發展規模經營,搞好農產品深加工。

4.多措並舉促進農民增收,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

一是落實好各項惠農政策,確保糧食、蔬菜等豐產豐收,增加農民收入。二是集中力量大力扶持發展成長性好、競爭力強的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延伸產業鏈,提高農業經濟效益。三是加快發展農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提高農民的組織化程度,引導農民主動融入市場。四是要積極組織實施好“陽光工程”,

繼續加大農村剩餘勞力的轉移力度。農村富餘勞動力進城務工就業,是農民增收的主要渠道,加強對外出務工農民的實用技術、勞動技能和綜合素質的培訓,提高農民就業能力和就業率。

5.選優配強村級班子,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

加強村級班子建設,選好帶頭人。發展壯大農村集體經濟,必須首先着眼於農村黨支部班子的加強和幹部隊伍素質的提高。選好村領導班子,把那些事業心強、懂經營、會管理、具有發展集體經濟的強烈意識、開拓精神和不怕吃苦、秉公辦事的人選進班子。實行村領導班子年輕化,有計劃地培養一批熱愛家鄉,紮根家鄉,立志於改變家鄉面貌,事業心和責任感強的有理想、有文化的年輕一代。同時,堅持不懈地抓好農村幹部的培養教育。充分利用農村黨員幹部現代遠程教育的資源優勢,大力加強資源的整合力度,發揮好遠程教育的作用,培養一批科技致富帶頭人,從而帶動農民羣眾科技致富的積極性,為壯大農村集體經濟奠定堅實的基礎。

6.落實中央在農村的各項政策,促進經濟發展,農民增收

一是加強農村各項事業建設投入力度。不斷改善辦學條件,提高農村教育質量,對貧困家庭的學生實行教育救助;繼續搞好農村合作醫療,提高農民參加率,擴大合作醫療的覆蓋面;發展農村衞生事業,改善農村醫療條件,解決農民看病難問題;加強精神文明建設,開展科技、衞生、文化“三下鄉”活動,傳播先進文化,豐富農村精神文化生活,改變農村面貌。二是廣開創收渠道,化解基層債務,增加財政收入,加大對經濟發展的投入力度,調動幹羣幹事創業的積極性。三是加大對農資市場的監管力度,嚴厲打擊投機行為,完善農資流通渠道,降低農資價格,切實給農民減負。四是穩定農村土地承包關係,落實涉農優惠政策,保障農民合法權益,保持社會大局穩定。

2023年經濟調查報告篇6

前不久,筆者慕名到興山縣高陽鎮昭君村進行了調查:一個460多户、600多人的村子,到年底可以拿出0多萬元給老百姓發6種獎金。這個村子的羣眾享受到哪些改革開放的成果,資金又從哪裏來?

走進村委會,值班幹部説村黨支部書記張久武在道路硬化施工現場。我們隨即來到張家坪,施工班子正幹得熱火朝天。張久武告訴我們,硬化這條3.5公里的通組公路,村裏自籌資金30萬元,明天就可以竣工。

話匣子一打開,張久武自豪地指着水、電、路,給我們介紹起這幾年村公益事業的發展情況:xx年投入15萬元改造了白沙河、五童兩個自然村的電網,老百姓用電從每度一塊二迅速下降到5角錢;投入50萬元修通5條共計2公里的村級公路,實現了90%以上的農户户户通公路;xx年開始投入70萬元硬化9.3公里村級公路;投入xx年領到了300元的養老金。”他邊説邊找出了村委會下發的《昭君村xx年管理辦法》:“四無兩不欠,五做到六補助”的主要精神赫然在目。

孫鼎先介紹説:“‘四無兩不欠五做到’是對我們村民的基本要求,遵守得好,年底就可以享受到‘六補助’。”

哪“六補助”呢?仔細一看,具體內容是:60歲以上的老人享受養老金300元;60歲以上老人正常死亡的享受安葬費300元;收看有線電視和利用天線鍋收看電視的農户補助50元;參加合作醫療的農户每人補助0元;餵養能繁母豬3頭以上和當年出欄肉豬50頭以上的補助300至000元。當年考核,然後村委會召開羣眾大會當場發放。看似是“補助”,其實是獎金,以獎代補,既強化了村級管理,又讓老百姓得了實惠。

修路、改電、改水、提高老百姓福利,昭君村哪來這麼多錢?僅羣眾福利一項每年就要10多萬元。張久武介紹説:“我們村的`集體經濟發展得好!”原來,昭君村轄區內有國有企業興發集團的兩個分廠。該村充分利用勞動力資源,xx年開始組建了集體企業——興山縣高陽鎮昭君勞務隊,主營裝卸和搬運,既解決了300多名農民的就業問題,每年又為集體創收xx年可為集體創收3萬元。粗略計算,該村每年的集體經濟收入在25萬元左右,加上化工廠的徵地補償費,到今年年底,村集體經濟積累達到了60多萬元。

據瞭解,張久武擔任村黨支部書記35年。在談到工作體會時,他説:“新時期農村黨組織的凝聚力和戰鬥力,主要來自於有能力為老百姓辦實事!辦事要錢,光靠上級財政轉移支付是不行的,還得加快發展村級集體經濟。”從昭君村發展集體經濟的經驗來看,對接企業,在勞務服務上做文章,無疑是一條有效的途徑。企業裝卸和搬運等業務大多靠臨時工完成,把農村剩餘勞動力組織起來成立勞務隊,組織化服務地方企業,完全可以實現雙贏。延伸開去,勞務隊不僅僅可以對接企業,還可以對接項目。因為任何一個農業、地質災害治理等項目,都需要“小工”,農村剩餘勞動力大有市場。作為村級組織,要看到這一潛在的集體經濟發展空間,把農民組織起來形成“正規軍”,“集體”搶佔市場,一定會取得豐碩成果。

2023年經濟調查報告篇7

20xx年4月9日至4月12日,xx民營經濟調查組一行6人對位於粵西山區的陽江市三縣(市)一區個體私營經濟發展的新趨勢作了為期4天的調查和了解。1997年以來特別是黨的十五大召開以後,陽江市委、市政府緊緊抓住機遇,因地制宜,因勢利導,堅定不移地大力發展個體私營經濟,使個體私營經濟迅速由小變大,由弱變強,成為陽江最具生機和活力的經濟增長點之一,有力地推動了陽江國民經濟的發展,其經驗作法對我省其它地區發展個體私營經濟具有很大的借鑑和啟迪作用。現將有關情況彙報如下:

陽江市個體私營經濟的基本情況和主要特點:

20xx年,陽江市個體私營企業達36171户,全市個體私營企業實現國內生產總值98.2億元,比上年增長12.49%;工業產值112億元,增長21.70%;出口交貨值42.62億元,增長9.60%;入庫税收6.64億元,增長61.40%;新增投資11.54億元。

陽江市個體私營經濟發展呈現出如下幾個特點:

1、發展越來越快。20xx年,全市個體私營企業的户數比1997年增加7178户,增長24.8%;當年實現的國內總產值、工業產值和税收收入,分別比1996年增長102.06%,173.17%和309.24%;比同期全市國內生產總值、工業總產值和税收總額的增幅高出44.23%,91.35%和203.24%。

2、地位越來越高。20xx年,全市個體私營企業創造的國內生產總值值、工業產值和税收入,分別佔當年全市國內生產總值、工業總產值和税收收入總額的52.95%,67.50%和61.50%。個體私營經濟已經成為全市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

3、規模越來越大。經過幾年的發展,規模以上私營企業增加較多,私營企業的發展狀況已由過去單純的總體數量擴張向個體規模擴張的方向轉變,一些企業不斷增資擴產,經營規模不斷擴大。在現有7574户工業企業中,年產值500—1000萬元的有86户、1001—5000萬元的有145户、5001—1000萬元以上的有19户、億元以上的有9户。

4、層次越來越高。私營企業家不但投資興辦工業,而且投資家業和其它產業,進一步拓寬經營領域,構築了以第二產業為主,一、二、三產業全方位發展的私營企業體系。

5、外向型企業越來越多。一是企業出口交貨值增加。xx年,全市私營企業出口交貨值42.62億元,佔私營企業工業總產值的38.05%,比1998年增長64.87%。二是享有自營進出口權的'企業增加。xx年,有24户私營企業享有自營進出口權。產值億元以上的9户私營企業中,有6户是進出口生產企業。

6、品牌越來越響。一些發展基礎較好、產品質量穩定的企業越來越重視樹立自己的品牌和企業形象,開始投入大量資金聘請專業技術人員進行專門策劃,逐步建立了自己的品牌和企業文化。目前,“喜之郎”獲得全國馳名商標,“喬士”、“十八子”、“銀鷹”、“盛達”等品牌在全國知名度較高,頗受歡迎。去年,陽江市在獲得“中國菜刀中心”、“中國剪刀中心”的基礎上,又獲得“中國刀剪之都”的稱譽,品牌效應正在形成。

7、從業人員越來越多。全市在私營企業中從業的人員,xx年達到20.97萬人,比1996年增加了42.27%。

我們認為,陽江市個體私營經濟的快速健康發展,主要得益於他們敢在實踐中積極探索和創新,建立了 “五個互動”機制。

一是政策拉動。陽江市委、市政府於1997年11月頒發了《關於加快發展民營經濟的決定》,對個體私營經濟實行“六個放寬”、“六個優惠”的“蜜糖”政策:放寬從業對象,放寬經營範圍,放寬註冊資金標準,放寬出國(境)從事商務的限制,放寬內資、外資經營審批手續和給予用地價格、税收(地方留成部份)、規費減免、信貸、用人、入户優惠。

二是服務推動。通過牢固樹立“管理就是服務、領導就是服務”和“你發財、我發展”的觀念,積極對個體私營經濟發展進行扶持和引導。1997年陽江市成立了由市委副書記、市長擔任組長的民營經濟領導協調小組,加強對民營經濟的協調、指導、服務和監督。1998年又成立了市投資服務中心(與民營經濟領導協調小組合署辦公),市直24個職能部門在“中心”設置辦事窗口,12個單位在“中心”設置特派員,實行“四個一”服務,即:一幢樓辦事、一個窗受理、一個口收費、一條龍服務。20xx年,建立了市領導掛點扶持制度,由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協的主要領導帶頭,四套班子領導成員掛點扶持35家重點企業。通過幾年努力,在各級領導層中形成了對個體私營經濟時時關心、事事支持的局面。

三是外向帶動。市委、市政府把引進外資作為確保民營經濟資金來源的重點來抓,採取“走出去、請進來”的辦法,利用舉辦各種洽談會、交流會、招商會和組團上門等方式,大力開展招商引資。

四是科技驅動。市委、市政府從技術創新和制度創新兩個方面開展創新活動,以企業為主體,建立科研機構,增大科技投入,用先進適應技術改造傳統產業,大力發展高新技術產業,並積極鼓勵企業在經費有限的條件下,以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為依託建立科技創新體系,着力解決科技與經濟脱節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