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90後讀書調查報告6篇

欄目: 調查實習報告 / 發佈於: / 人氣:3.22W

調查報告應當準確反映研究對象的實際情況和特徵,調查報告應當經過仔細校對和編輯,確保文本的流暢和無錯誤,本站小編今天就為您帶來了90後讀書調查報告6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90後讀書調查報告6篇

90後讀書調查報告篇1

在國慶放假期間,我讀了《白鯨》,這本書的作者是美國的赫爾曼·麥爾維爾。

這本書講了主人公以實瑪麗受僱於“裴廓德號”出海獵鯨。船長亞哈是個狡猾老練的水手,計劃向一隻前次航行中毀了他一條腿的白鯨莫比·迪克復仇。大副斯達巴克試圖説服亞哈放棄復仇計劃,但瘋狂的老人脅迫他遵從命令。後來,他們發現了白鯨,亞哈在與之交戰了三天三夜後,將白鯨激怒,撞沉“裴廓德號”,所有人只有以實瑪麗被救起。

這本書中的人物我很喜歡。主人公以實瑪麗雖然有時顯得膽小、懦弱,但是遇到困難時,他就會想起自己的夢想,用盡全力去克服困難。他也很友好,很樂於助人,所有的水手都很喜歡他。還有以實瑪麗的朋友魁魁格,他是個印第安人,名字很怪。雖然長得十分醜陋,樣子也很嚇人,但是他心地善良,災難來臨時能得到“約約神”的指點,並解救大家。

故事中的情節我也很喜歡,它驚心動魄,扣人心絃。有一次,在捕殺白鯨的時候。一個魚叉手被魚叉上的繩子套住脖子,被白鯨拖入海中,眼看他快要沒救時,大家紛紛嚇得跪倒在地上,而魁魁格卻毫不猶豫地跳入海中,冒着生命危險,解救了那位魚叉手。他那驚人的勇氣,使大家也喜歡他。

從這本書中,我體會到了,當時航海的辛苦,和當時的水手和魚叉手的勇敢、機智。

我把這本書介紹給大家,希望大家也來讀。

90後讀書調查報告篇2

(一)調查對象及方法:

通過網上發佈問卷調查的形式,藉助微博、人人網等社交網站問卷鏈接,擴大問卷調查範圍,面向各省高校學生進行調查。將通過填寫得到的調查問卷進行數據統計,並用百分比的形式呈現出來。最後共收到122份調查問卷。

(二)調查內容:

從大學生閲讀時間、閲讀習慣、閲讀領域以及大學生活等方面進行調查。具體內容見附在本文最後的調查問卷。

1.收到有效問卷122份,其中男生56人(約佔45.90%),女生66人(約佔54.10%);大一學生50人(約佔40.98%),大二學生70人(約佔57.38%),大三學生2人(約佔1.64%)。因此主要以大一、大二學生為主。

2.在以最喜歡哪種途徑讀書及其大概比例中的調查結果為:約53.11%的同學閲讀紙質書,約28.08%的同學閲讀電子書和網上讀書,約18.80%閲讀報刊雜誌。由此看出,紙質書仍然是大學生們閲讀的主要途徑,然而,隨着時代的發展,電子書和網上閲讀也以迅猛的勢頭增長。

3.關於每天是否讀書的問題,只有約19.67%的同學選擇是,約55.74%的同學選擇基本能做到,而24.59%的同學選擇了不是,只是偶爾會讀。超過半數的同學基本能做到每天都閲讀。

4.關於平均每天會花多長時間閲讀,約6.56%的同學在三小時以上,約67.21%的同學在13小時之間,約22.95%的同學選擇少於1小時,而約3.28%的同學選擇了基本不看書。由此看來,大部分同學每天的閲讀時間在13小時左右。

5.除課本外平均每個月會讀幾本書,約6.56%的同學選擇0本,約73.77%的同學選擇13本,約14.75%的同學選擇46本,約4.92%的同學選擇了6本以上。

6.在暑假生活中閲讀了多少本書,約6.56%的同學選擇0本,約50.82%的同學選擇了12本(含2本),約34.43%的同學選擇了34本(含4本),只有約8.2%的同學選擇了5本及以上。

7.面對豐富的大學生活,面對時間的安排,不同的學生有不同的傾向,他們最注重哪點,這道題給出了答案。約14.75%的同學更喜歡學習,當學霸,約27.87%的同學更喜歡閲讀,增長知識,約14.75%的同學更喜歡看電影,放鬆身心,約3.28%的同學更喜歡上網,享受時光,約29.51%的同學更喜歡參加社團或者兼職,鍛鍊能力,而約9.84% =的同學選擇了其他。因為很可能喜歡大學生活的許多部分,因此這道題設為單選題,由此評估出哪一方面最得大學生重視。而由該樣本得到,參加社團和兼職來鍛鍊能力最為受喜歡,緊隨其後的就是閲讀。因此當代大學生還是很注重培養自己的能力和素質的。

8.關於通常的閲讀地點的問題,約55.74%的同學選擇圖書館,36.07%的同學選擇自習教室,約73.77%的同學選擇寢室,約55.74%的同學選擇家,約22.95%的同學選擇書店,約1.64%的同學選擇食堂,約6.56%的同學選擇其他。由此可見,寢室、圖書館、家和自習教室還是比較大眾的讀書地點。

9.關於閲讀主要的問題,約70.49%的同學通過自己購買,約55.74%的同學通過到圖書館借閲,約42.62%的同學通過向他人借閲,約55.74%的同學通過下載到手機上閲讀,約32.79%的同學通過網上閲讀,約3.28%的人選擇其他方式。由此可見,自己購買到圖書館借閲和下載到手機上閲讀是閲讀的主要。

10.關於喜歡什麼類型的書籍,約59.02%的同學選擇了文學名著,約50.82%的同學選擇通俗小説,約34.43%的同學選擇歷史傳記,約21.31%的同學選擇經濟管理,約40.98%的同學選擇生活勵志,約14.75%的同學選擇宗教哲學,約19.76%的同學選擇自然科學,約6.56%的同學選擇軍事,約1.64%的同學選擇法律,約32.79%的同學選擇專業書籍,約14.75%的同學選擇其他。排在前三名的是文學名著通俗小説和生活勵志,而專業書籍得到的喜愛程度仍然不夠。

11.在更喜歡哪種類型的文學作品中,約72.13%的同學選擇小説,約8.2%的同學選擇散文,約3.28%的同學選擇詩歌,約1.64%的同學選擇其他,約11.48%的同學選擇都喜歡,約3.28%的同學選擇不喜歡文學類。因此小説仍然是同學們的首選。

12.老師推薦的與專業相關的書是否積極去讀的問題,約22.95%的同學選擇通常都會找來看,約67.21%的同學選擇看一些,約9.84%的同學選擇從未。大部分的同學會看一些老師推薦的與專業相關的書籍。

13.關於是否會做讀書筆記的問題,約19.67%的同學選擇會,約34.43%的同學選擇不會,約45.9%的同學選擇偶爾,一些。相當一部分大學生有做一些讀書筆記的習慣,但也有相當比例的同學沒有做讀書筆記的習慣。

14.遇到喜歡的書,通常的做法,約59.02%的同學選擇用最快的時間將它讀完,約14.75%的同學選擇按照自己的計劃閲讀,約21.31%的同學選擇有時間就拿出來翻兩頁,約4.92%的同學選擇虎頭蛇尾,通常看不完。因此超過半數的同學還是對閲讀充滿興趣,但要注意是否會因為讀自己喜歡的課外讀物(甚至是小説),影響自己本來安排去做的事情。

15.關於對自己讀書量的評估,0%的同學認為自己讀書很多,約4.92%的同學選擇較多,約62.3%的同學選擇一般,約22.95%的同學選擇較少,約9.84%的同學選擇很少。由此可見,大部分大學生的讀書量還是不足,從中獲取的知識更是不夠。

16.大學生是否會關注和閲讀暢銷書,約31.15%的同學選擇會,約60.66%的同學選擇只是知道大概,不會去讀,約8.2%的同學選擇不關注。大部分大學生知道知道大概,這是緊跟時代步伐的一種表現,不能對於時代潮流熟視無睹,但也要仔細甄別,不能跟風而動,選擇適合自己有利於自身發展的書。

17.關於對於網絡小説的看法,約24.59%的同學認為有鮮明的時代特徵,比較符合年輕人的口味,約22.95%的同學認為充分利用現代載體,利於傳播,約14.75%的同學認為內容和寫作技巧有待進一步提高,約37.7%的同學認為整體品位不高,質量較差。比較多數的同學不看好網絡小説,這是要在魚目混雜的書堆裏有雙明辨的慧眼,當然也不可否認的是其中有一些比較優秀的網絡小説,但不能只作為消遣的工具。

18.讀書應該是求質還是求量的問題,約34.43%的同學選擇了寧可少讀,也要讀得有質量,約27.87%的同學選擇了泛讀,瞭解大意,能讀更多的書,約37.7%的同學選擇了努力既求質又求量,當然需要花費更多的時間。這樣看來,對於這個問題的回答,三者的比例是差不多的,因此對於這個問題,不同的同學做出自己不同的選擇。怎樣讀得既有質又有量,值得我們的思考,我們是不是應該擠出更多的時間來閲讀,或者做些讀書筆記,提升我們讀書的質量。

19關於閲讀動力的話題,完全出於興趣愛好這一選項被選次數佔有效問卷總數的百分率約為83.61%,提高學習成績約為16.39%,拓展知識面,跟上時代步伐約為52.46%,提高個人素養和品位約為57.38%,消遣,打發時光約為45.9%,選擇其他的約為4.92%。可見,閲讀對於大學生們來説,並非是絕對功利的,絕大多數的閲讀是出自興趣愛好。提高個人素質也是大學生閲讀所追求的目標之一,其對於未來人生的塑造也是很有幫助的,在講究各方面素質發展的今天,大學生更應該拓寬知識面,閲讀確實是一種良好的途徑。

20關於閲讀最大困惑的問題,約21.31%的同學選擇了不知道讀什麼,約14.75%的同學選擇不知道怎樣讀,約19.67%的同學選擇 不知道讀了有什麼意義,約57.38%的同學選擇讀了但記不住,約40.98%的同學選擇讀了但用不上或者不會用。相對來説,閲讀之後記不住和不會用成為大學生們的閲讀困惑。怎樣學以致用,也許也是我們在閲讀的過程中要思考的。

21.閲讀帶來的最大幫助,約9.84%的同學選擇學到了很多知識,有助於學業,約29.51%的同學認為閲讀有利於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提升素質,約21、31%的同學認為閲讀活用了課餘時間,使身心放鬆,約39.34%的同學認為閲讀拓展了視野,拓寬了知識面,0%的同學認為沒有幫助。由此可見,閲讀總歸是給大學生帶來了正面效應,以這些樣本來説,拓展視野和知識面尤其幫助大學生是在哪些方面,更加是出於其本身的主觀能動性。

90後讀書調查報告篇3

摘要:

論文以小組對華中農業大學全體本科生及以上學歷學生的調查為基礎,對大學生課外閲讀的現狀進行了描述分析,並從讀書環境、讀書目的以及讀書的困難等幾個方面剖析了大學生讀書現狀的影響因素。研究發現:現今大學生的課外閲讀情況不太理想,各種困難制約着課外讀書量,學校、家庭以及社會等方面做好有效措施對增加大學生課外閲讀量有積極影響。

一、問題的提出

現今的社會,經濟及科學技術不斷迅猛的發展,社會對人才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滿足了這樣的要求,才能跟上社會的步伐從而在社會上生存立足。讀書是提高學生素質的重要途徑之一,但是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僅僅侷限於課本知識的學習是遠遠不夠的。課本只是知識的導遊圖,它只是指導遊覽部分典型景點,學到是隻是一些基礎知識,作為當代大學生,今後要擔負起重任,成為國家的棟樑之材,就必須在大學學習階段獲得充足的知識儲備和能力的提高,而充分的課外閲讀就是實現這一目標的重要途徑之一。

根據當前學者們的研究:

首先,已有的關於大學生課外閲讀現狀的研究內容比較廣泛,就閲讀目的、閲讀傾向、閲讀時間選擇、閲讀書目來源及閲讀場所的研究較多。

其次,已有的研究多半認為,大學生們的課外閲讀趨向主要分為以下三類:

1、功利性的閲讀傾向。相當一部分學生課外閲讀的重點放在應付各種過級和證書考試上,取得一些證書以吸引用人單位的注意。

2、無目的的閲讀行為。一部分學生課外閲讀不知道如何利用與選取有價值的信息,他們大多是因為好奇和從眾心理而去讀書,導致所吸收的信息僅侷限於自己喜愛的某種方面,獲取信息有極大的盲目性。

3、淺閲讀。由於電腦和網絡的普及,導致了速食文化的盛行,從而導致部分學生讀書只是範範的過一遍,對於裏面的精華根本沒有絲毫攫取。(楊雯、楊蘋,20xx)

然而,在我看來,隨着時代的變化,當代大學生無論是學習環境還是生活環境都較之前發生了巨大變化。特別是處於一種物慾橫流的現期所給予的讀書環境,及當代大學生所面臨的種種讀書困難,由此所引發的大學生對讀書的理性思考及目的認知,都將是我們認識新一代大學生讀書行為的不可缺少的知識儲備,此及本研究的旨趣所在。基於這些需要,我們展開此次小規模課外實踐調查。

二、數據來源及樣本描述

本研究數據主要來源於小組在華中農業大學對共82位的本科生及以上學歷學生的調查。調查主要以隨機抽樣為主,分別從圖書館、教室以及寢室隨機抽取

同學作為調查對象。本次調查共發放82份問卷,回收82份有效問卷。

大學生樣本的基本特徵:(1)在性別結構方面,男生為58.5%,女生為41.5%,男女比例為3:2,基本符合我校男女比例;(2)在年級結構發方面,主要以大二、大三學生為主(共佔96.4%);(3)在所學科類結構方面,以文史類居多,佔74.4%,理工類佔24.4%;(4)在家庭所在地結構方面:以鄉村為主(共佔63.4%),省會城市的有9人(佔11%),地區及城市有12人(佔14.6%),縣城的有9人(佔11.0%),表明我校大學生大多來自鄉村。

大學生課外時間主要活動情況:在大學生課外時間最主要活動的選擇上,進行娛樂活動的有53人(佔64.6%),而進行課外閲讀的僅有8人(佔9.8%)其他有18.3%選擇做體育運動和4.9%做兼職工作,表明絕大部分大學生將課外時間主要用於娛樂上。

學生每月課外閲讀書目數量情況:大學生每月課外閲讀數量平均在1.52本,大多數人(54.9%)每月課外閲讀是一本以下,也有31人(佔37.8%)每月課外閲讀為2—3本,而每月課外閲讀達到3本以上的僅有6人(佔7.3%),表明目前絕大部分大學生課外閲讀量還不夠理想,有待增加閲讀量。

大學生課外閲讀書目類型情況:大學生課外閲讀選擇文學類方面的最多,有43人(佔52.4%),其次花在娛樂消遣類的有19人(佔23.2%),另外在應用技術類書目上的有8人(佔9.8%),而閲讀自己專業書籍的只有10人(佔12.2%),表明大學生課外閲讀主要傾向於文學類書籍,其次對娛樂類書目也比較感興趣。

三、大學生課外閲讀影響因素分析

表5.1顯示,課外閲讀環境無論是圖書館、教室、宿舍還是其他地方,大學生每月課外閲讀數量都是以一本一下居多,其次是2—3本,少量大學生是3本及以上,整體上都成遞減趨勢,喜歡在圖書館閲讀的同學每月讀書量一本以下的佔59.9%,2—3本的佔31.0%,3本及以上的佔9.5%;喜歡在教室閲讀的同學每月讀書量一本以下的佔41.7%,2—3本的佔58.3%,3本及以上的佔0.0%;喜歡在宿舍閲讀的同學每月讀書量一本以下的佔57.1%,2—3本的佔42.9%,3本及以上的佔0.0%;喜歡在其他地方閲讀的同學每月讀書量一本以下的佔55.0%,2—3本的佔35.0%,3本及以上的佔10.0%,這些數據表明了讀書環境對大學生課外閲讀數量影響不大。從表5.2也可以看到,pearson卡方值對應的概率值為0.628,大於顯著性水平0.05,我們應該接受原假設認為讀書環境對課外閲讀數量沒有顯著影響。

四、結論與建議

本研究運用問卷調查的資料,對大學生課外閲讀現狀進行了描述分析,並從讀書環境、讀書目的以及讀書困難三個因素對大學生課外閲讀情況進行了相關性探討。研究的主要結果如下:

大學生整體的課外閲讀現狀不太理想,大部分大學生課外時間主要用於體育運動,很少的學生會把課外時間主要放在閲讀上;大部分大學生每月的課外閲讀數量在一本以下,很少部分學生能夠達到3本及以上;大部分大學生的課外閲讀興趣在文學類書籍和娛樂類書籍上,對於自己專業的書籍興趣不大;大學生課外閲讀量不受讀書環境以及自己閲讀目的的影響,而在閲讀困難上大部分大學生認為生活學習壓力太大影響其讀書量,學校的讀書氛圍也會對課外閲讀量有一定影響。

根據上訴研究結論,筆者有如下建議:

學校應該加強課外時間的管理,增加一些與讀書有關的課外活動,例如舉辦各種讀書講座、讀書報告會甚至可以成立一個讀書協會,一方面將同學們的課外時間安排從主要的體育運動轉移到以課外閲讀為主,另一方面也可以增加學校的讀書氛圍;學校、家庭和社會應該採取有效措施來減輕同學們在工作、學習以及生活上的壓力,讓同學門能夠集中經歷在學習上,進而增加課外閲讀量。

90後讀書調查報告篇4

關於大學生閲讀狀況的社會調查報告

一、調查背景

書是人類文明的結晶,是智慧的載體。讀書是一種美妙絕倫的藝術,是靈魂與修養的一種享受,也是提高自身的必不可少的方式,而讀一本好書,能使我們心靜如水,開闊視野,豐富閲歷,益於一生。但是現代社會書市上的出版物良莠不齊,有些圖書

實在是趣味底下,不僅不能給人以益,反而可能會引人入歧途。同時,伴隨着網絡的普及,人們,特別是當今大學生,注意力逐漸從傳統紙質書本轉移到網絡上,但網絡何其複雜,各種打着“文學”的不良文字在侵蝕着人們的精神。尤其在現在這個快節奏的社會中,人們極力追求“快餐文化”,這樣的氛圍使得人們的心態愈加浮躁,閲讀人羣可能正面臨逐步減少的狀況,而這種情形對於整個社會的整體素質的發張都是不利的。而大學生這個團體又對社會起着舉足輕重的作用,所以他們的閲讀現狀無疑是一個令人十分關注的問題。

二、調查目的

瞭解大學生在課外閲讀方面的基本情況,通過調查的數據統計,得出結論,可以更好地探索引導大學生進行課外閲讀,及時發現存在的一些問題,促進大學校園良好發展從而結合提高學生的素養、拓展知識面的目標,有針對性地提出合理化建議,併為學生提供指導和幫助,使學生養成課外閲讀的良好習慣,倡導學生熱愛閲讀,積極閲讀,共同閲讀。

三、調查方式

通過發放填寫回收調查問卷的方式,來獲取數據,並加以分析。

小組設定了具體問題之後,分別在各自所在的男女普通宿舍與公寓隨機發放了一共一百張調查問卷,並各自統計每個題目的每個選項的選擇人數,最後歸總,得出百分比,然後共同分析得到的數據。

四、調查結果分析

1、閲讀的積極性不高,氛圍不濃烈

在第一題中,有41%的人選擇閲讀是一件“可有可無的事”,僅有32%人覺得閲讀是一件“很享受的事“,而在第二題中卻有86%的人選擇讀書對於他們的幫助”非常大“,這充分説明很大一部分大學生認為閲讀是一件很有作用的事,但又認為閲讀可有可無,可見他們即便知道閲讀重要也沒有課外主動閲讀的興趣,這或許也跟現在多媒體和網絡的發展有關,獲取信息和知識的途徑已經不限於書本。而在第五題和第六題中,關於閲讀量和閲讀花費的問題上,每學期大概閲讀”1—4本“課外書本的百分率達到了76%,每學期購買書籍的費用在”50元一下“的達到84%,這很直觀地變現了大部分大學生的閲讀量之少,而花費方面反映的問題反倒不是很明顯,因為大學的圖書館收錄的圖書都很豐富,所以大部分學生寧願在圖書館借閲而不願意自己購買,這是能夠理解的。但從另一方面而言,擁有着如此豐富的圖書資源,閲讀量卻還是這麼低,可見大學校園的讀書氛圍有多麼令人擔憂了。

2、閲讀沒有計劃,趨於功利性

在調查人羣中,有超過85%的人認為大學校園很適宜讀書,但是在調查問題“4、您讀書的最主要目的是什麼?”中,有超過六成的人選擇了“a、學業需要”,只有不足四成的人選擇了提高修養、興趣、休閒放鬆和其他。在選擇圖書類型這個問題上,有40%的人比較盲目,不能很清楚的知道自己要讀的是什麼類型的書。在書本類型需求趨勢上也是各有所好。由此可以分析出:對於主要閲讀的圖書類型,當前大學生羣體在閲讀圖書的類型選擇上呈現出更加多元化的趨勢,其中與專業學習或考級考證類相關的書籍仍是其重要組成部分,比例高達62%以上。由此可見,很大比例的學生都是出於一種外在的壓力下進行閲讀,閲讀的近期目的性比較強,對於提高修養、興趣愛好這一類的目的相對較少,讀書趨向功利但並不單一。對於出於何種原因借閲圖書,大部分學生表示是為了提高自身素質,優化自身修養。也有相當一部分學生是為了擴展知識和輔助學好專業內知識,為以後找工作等做鋪墊,選擇提升涵養修養的需要佔28%,選擇為將來就業增加砝碼的佔35%,其中男生佔58%,女生佔42%,這種情況,高年級學生甚於低年級學生,這是與高年級學生面臨就業問題分不開的,離畢業越近就越懂得學習的重要性,學習的目的性也就越強,同時也顯示出學生們意識到了讀書與工作、與未來的關係密切。有相當一部分學生閲讀沒有計劃,對於借到的書,抱着“能學到多少學多少”的態度去讀。總之,大學生閲讀豐富多彩,功利性強,多元化,讀書少有計劃。被動性是借閲的特點之一,另一個比較明顯的特點是借閲無目的性讀書無計劃,盲從性大,集中表現在62%的學生純粹是為了學業需要。

3、讀書渠道多元化,但是選擇內容層次淺薄,讀書方式不正確

在互聯網時代,大學生讀書渠道也是多元的,從問卷調查和個案訪談中得知大學生讀書載體主有傳統紙質圖書,網絡傳媒,音像製品等新型讀書方式正成為其新的選擇,其中有56%的人讀書主要載體是電子書,而選擇傳統紙質圖書的佔比47%。在選擇傳統紙質圖書學生中,有大部分學生都死讀教材,這僅僅是為了獲取期末考試的高分而已,還有一部分學生借閲紙質圖書是圍繞着教材借閲輔導,實屬不得已而為之。當今社會各企事業單位追捧各式等級證書,大學生自然不可避免去考各種等級證書,這也是考試類書籍搶手的原因之一。對於所讀書籍類型的選擇,言情小説和玄幻/武俠小説是首選,在調查中有65%的人會經常選擇這一類的書籍,喜歡文學名著、雜文評判的人相對較少,經常看報紙的人幾乎沒有。由此可以看出,在閲讀類型的選擇上,對於當前社會國情較為密切的報紙幾乎沒人選,更多的人只是隨着自己的興趣愛好去選擇,各種打發時間的小説類的閲讀選擇比率如此之高,也反映出當前大學生的閲讀趨向層次淺薄,對於社會國家情況的關心不足。五、影響大學生閲讀的主要原因

1、社會原因

進入新世紀以來,我國社會快節奏化越來越嚴重,人們出行要快捷,餐飲要快捷,工作要快捷,在社會競爭日趨激烈的今天,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現代社會的先進與文明。於是,很多人對此樂此不疲,把快餐式的理念延伸到了生活的各個層面,構成了一種獨特的“快餐文化”。無疑,這種“快餐文化”同時也影響到了我們的大學校園,大學生接受能力很強,但是分辨能力卻有所欠缺。顯然,學習上是要杜絕“快餐文化”,因為知識是需要沉澱,需要慢慢積累的。

2、大學生自身原因

對於大學生自身而言,主要有如下兩個方面的原因:

(1、對讀書的重要性認識得不夠,有些同學認為自己在學校只要學好自己的專業知識就夠了,過多地去閲讀課外書籍會影響自己在專業知識領域內的研究。有些同學認為自己所學的專業只是對於以後的工作用處不大,只有廣泛地涉獵課外只是才能幫助自己認清社會,積累間接的社會經驗,為自己以後走向工作崗位增加籌碼。

(2、對自己約束不強,積極性差。往往即使有些同學給自己制定了閲讀計劃,但是大多因為各種事情一拖再拖,到最後也就不了了之。也有些同學因為自身的自制力不強,經不起網絡遊戲,網絡聊天,網絡電視等等的誘惑,從而將閲讀置之腦後。

六、對於大學生閲讀的一些建議

(1、利用校園網,改善學生閲讀結構,引導學生正確閲讀網絡對於學生閲讀有着較大的影響,進而影響了閲讀取向。學校應採取必要措施,利用網絡資源改善學生的閲讀結構,引導學生正確閲讀。這一點實際上很多大學校園的圖書館都已經在逐步利用網絡資源,例如我們學校的圖書館設立的電子圖書館,就是利用手機掃二維碼的方式提供網絡圖書館的下載,在電子圖書館中與現實的圖書館類似,可以閲讀許多種類的書籍,以滿足同學們的各種需求。

(2、開展各種活動,吸引學生熱愛閲讀,培養學生良好閲讀喜習慣大學生課外閲讀情況好壞是一個學校學風好壞的具體表現之一,加強學風建設,將有利於促進大學生課外閲讀。為此,學校可以才去以下措施:

1、開展利用圖書館相關專題講座並將其納入新生入學教育範疇圖書館是學校為學生體提供精神糧食的重要基地,因此,圖書館員也應成為引領學生閲讀的主力軍。

學校可利用入學教育之際,組織圖書館人員開展與圖書館相關的專題講座,內容可包括:圖書館的結構和館藏分佈、圖書館的嘗試和規章、如何索引文獻資料等等。讓學生充分了解圖書館資源,學會合理利用圖書館資源,翱翔於知識的海洋中。同時,圖書館管理人員還可以藉此發現學生的閲讀傾向,瞭解其閲讀需求,多購置一些學生喜愛且需要的報刊讀物,為學生提供高質量、高品位、豐富的精神食糧。

2、利用教師、社團資源,廣泛組織閲讀活動

要做好大學生課外閲讀的直到,組織大學生開展書評活動是不可缺少的一環。而這項活動在高校中相當薄弱,很多學生都沒有參加過書評活動。學校可以充分利用教師資源,使其憑藉職業優勢,推薦書目,為學生的課外閲讀導航。此外,學校還可以利用學生社團資源,安排社團祖師讀書、背書大賽等,舉行書展。開展讀書系列講座和座談,讀書心得演講和徵文大賽等多種形式來進一步激發學生課外閲讀的興趣和參與意識,從而使更多的學生養成“愛讀書、會讀書、讀好書“的習慣,在閲讀中拓寬視野豐富精神世界,提高審美品味。

3、大學生需要端正自己的心態,培養閲讀習慣

端正好心態是良好的開端,也就是説要在思想伸出認識到閲讀的重要性。大家要把閲讀視為一種自願,快樂的精神寄託,要在閲讀中去尋找快樂,閲讀切忌帶着功利性的心態,那樣只會加重自身的心理壓力,從而可能會對閲讀產生一種反感厭惡的心態。要養成在日常生活中養成閲讀的習慣,例如在晚自習中、睡覺前的一小段時間、週末的時間,要學會見縫插針地閲讀,當然也要在合適的時候利用一段完整的時間來靜心閲讀,長期下去,才能慢慢培養自己良好的閲讀習慣。

4、運用正確的方法閲讀

閲讀無外乎來那個中方法:泛讀和精讀。

所謂泛讀就是我們平時所説的方本書在案邊,有時間了隨手翻翻,這樣可以培養大學生的只是廣度,拓寬大學生的知識面。所謂精度就是在讀書過程中採取“舉一反三“的方式,把其中內容徹底掌握透徹並且從中學到自己要掌握的問題。這兩種方法各有利弊,只有兩者適當結合才能夠相得益彰。

大學生毫無疑問,應當以學習自己的專業為主,一些專業領域內的考試,資格考試佔據了大學生很大一部分時間,此外,可與時間又安排了各種各樣的學生活動,所以大學生的課餘時間很有限,在有限的時間內讀書一定要注重書籍的選擇。大學生應該儘量選擇一些名家,大家的書,或者是備受推薦的書,這樣在相對較少的時間內,能讓我們汲取相對高質量的知識。

七、總結

通過這次實踐調查,我們對於大學生的讀書現狀有了一個較為系統的認識,並且發現了一些較為典型的問題,也嘗試提出了我們的一些理解和建議,這同時對於我們自己也是一種提高,我們對於閲讀的重要性的瞭解和閲讀方法和習慣的養成也有了一個比較深入的瞭解,在今後的生活學習中,都是對我們相當有益處的。

90後讀書調查報告篇5

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沒有書,我們將變成野蠻人。同學們都比較愛看書,不愛看書的同學也都被“感染”成了愛讀書。今天我們做了一次調查,最後得出一些結論:

一、同學們的閲讀現狀

我們班每人每天都看一些書,大概運用了“時間就像海綿裏的水,只要擠,總會有的”這句話。我們今天有五十七人蔘加調查,其中二十人每天看一小時以上的書,佔35%,這一部分是學習成績好,作業速度快的同學,他們的海綿裏水較多。閲讀時間在半小時以上的同學有26人,佔46%,為數較多,這裏大部分是成績還可以的同學,他們可能速度稍慢些。閲讀時間在半小時以下的有6人,佔11%,人數不多,都是在“好同學”和“壞同學”之間來回徘徊的同學。最後是沒有時間看書的同學了,有2人,佔8%,由於成績太差,無法抽出時間閲讀。像我們班較多的作業是家常便飯,一開始曾有人寫作業寫到第二天1點鐘,現在好多了。言歸正傳,由於作業多,時間就必須用力的擠。週末是大部分同學的最佳閲讀時間,只要作業完成了,看多少書都可以,怎麼看都可以。

現在我們班大部分同學喜歡看文學類的書,有38人,佔全部人數的67%,但是都是看到小説,而不是童話什麼的,由於作業多,教輔類的書同學們都不想聽,只有2人看。科普類的書有個別同學喜歡,佔11%,漫畫類是同學們第二大喜愛閲讀,有七人愛看佔20%,它的大部分“風頭”都被小説書搶走了。

大部分同學的書籍是由書店購買的,佔67%,書店可以直接去看實物,內容怎麼樣也能直接看到,很方便,所以選擇都去書店購買。有12%的同學經常在網上購買,因為作業多,有的同學喜歡足不出户,所以選擇網上購買。還有電子書,有8%的同學喜歡看,但電子書有個大缺點——只能看休閒小説,不可以看名著之類的.好書。

二、現狀分析

從現在的形式來看,現狀為同學大部分都愛在週末看書,都愛看小説、漫畫類的書,因為小説類的書內容精細、扣人心絃,並夾帶着幽默和知識成份在內。漫畫類的書主要以誇張、幽默、超越想象為主,使人放鬆身心,讓同學們享受到其中的快樂。但由於作業多,我們都只能在週末時間來看書。

三、解決方法

首先要老師少佈置點作業,而同學們也要快點寫作業,便可以擠出時間來看書,看文學類的書很好,但也要同時理解文中的各類知識,有的不懂的,可以看教輔類和科普類的書來進行輔助,並作一些摘抄和讀後感、圈點批註等,正所謂不動筆墨不讀書!

四、總結

經過調查得知:如果作業多了就不容易擠出時間來讀書,如果做摘抄就可以説是讀好了書。讀書首先要有興趣,所以同學們應自己選書,計劃好讀書的時間,對書裏的知識進行吸收,讀有用的書,才能好讀書、讀書好、讀好書!

90後讀書調查報告篇6

大學生面對這樣一個信息化的時代,更需要多讀書去完善自我,提高自我。但是由於種種原因,導致大學生閲讀中存在着很多的問題,這不得不引起我們大家廣泛的關注。

一、調查目的與背景:

“少年強則國強,少年弱則國弱”,一個國家的興衰與未來和年輕一代的健康成長密不可分。大學生作為建設祖國的棟樑之才,現代化建設的接班人,身上肩負着建設祖國和振興中華民族的偉大歷史重任。歷史賦予了我們當代大學生如此之重的責任,作為一名當代大學生如何才能肩負起歷史賦予在我們肩頭的重任,出色的完成黨和人民交給我們的歷史使命,關鍵在於怎樣才能成為一名德才兼備的優秀當代大學生,只有全面提升自身素質,成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綜合人才,才能在日後為祖國的建設貢獻出自己的一份綿薄之力。閲讀在這其中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讀書對於大學生個人綜合素質的提高至關重要,讀書對於一個國家的整體國民素質和人才戰略儲備也相當重要。但是,根據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發佈的第十次全國國民閲讀調查結果數據顯示,20xx年我國18-70週歲國民圖書閲讀率為54.9%,人均紙質圖書的閲讀量僅為4.39本,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的國民閲讀水平明顯處於落後的狀態。由此可見,我國整體讀書的現狀不容樂觀,在此背景下,進行有關我校在校大學生閲讀情況的調查就具有很重要的現實意義。為此,我們開展了這次針對我校在校大學生閲讀狀況的問卷調查,以期掌握第一手的原始數據資料,深入瞭解我校大學生閲讀現狀及存在的問題,提出合理的建議和解決措施。

二、調查的基本情況:

(一)調查時間安排:20xx年5月24日星期五發放調查問卷

(二)調查對象:蘭州商學院全體在校大學生

(三)調查地點:學校餐廳和教室

(四)調查方式:採用書面問卷形式

(五)調查方法:本次調查主要採用小樣本簡單隨機抽樣的方法

(六)調查內容:本次調查主要針對我校在校大學生的“閲讀時間、閲讀環境、閲讀目的、閲讀傾向、閲讀結構、閲讀態度、閲讀習慣、閲讀數量、閲讀質量、閲讀渠道、閲讀花銷、閲讀計劃、閲讀興趣、閲讀類型、閲讀偏好”等內容進行調查。

(七)人員安排:從問卷的設計、整理打印調查問卷、分發和回收問卷、整理收集數據、分析討論數據和提出建議、到最後調查報告的撰寫,所有工作均由我一個人完成。

(八)調查程序:

1、確定調查的主題

2、設計調查問卷並制定調查時間

3、分發和回收調查問卷

4、 整理和統計分析所收集的數據

5、發現問題並得出結論,針對問題提出相關建議

(九)經費預算:調查問卷打印費(50份)10元,調查報告打印費3.3元,共計13.3元

(十)問卷情況:

1、調查問卷的發放與回收情況:本次調查共發放問卷50份,男女各發放25份,收回有效問卷46份。其中,男生有22人,女生有24人,回收率92%。

2、調查問卷的具體內容:問卷共分為兩個部分,第一部分是對調查對象基本信息的調查,第二部分是對閲讀情況的調查。本次調查所使用的問卷共有21道問題,其中封閉型問題20道,開放型問題1道。

三、調查的數據結果與分析:

通過對調查問卷數據的處理、分析,現將主要分析結果總結如下:

(一)調查對象的性別比例分佈:

根據調查對象“男女性別比例”柱狀分佈圖可以發現,調查對象中男生佔到總體的47.83%,女生佔到了總體的52.17%。男女性別比例分佈大致保持均衡,避免因調查對象的性別比例不均衡,對調查結果造成偏差,這樣有利於調查結果的科學性和公平可靠性。調查對象中男女不同性別間的人數比例分佈情況,可以為接下來進行我校男女間不同性別關於閲讀習慣和偏好的差異比較提供相關數據上的支持,由此可以反映出我校男女生不同的閲讀現狀,並分析出現這種差異的原因。最後,將男女間不同性別的閲讀現狀綜合起來就可以反映出我校學生的總體閲讀情況。

(二)調查對象所在年級的具體分佈情況:

通過對調查對象所在年級調查資料的彙總分析可以發現,參與此次調查的對象中,以大三學生居多,佔到了總體的32.16%。其次是大一學生,佔到了總體的28.26%。接下來是大二學生,佔到了總體的26.09%。人數最少的是大四的學生,僅佔到了總體的13.04%,參與調查的對象在年級的分佈上大體保持均衡,主要的調查對象以大一、大二、大三學生為主,大四人數較少,可能是因為大四的學生面臨即將畢業和找工作的壓力,在校的大四學生人數較少的緣故所造成的。由此,可以大膽提出假設“我校學生的閲讀主要羣體分佈在大一、大二和大三這三個年級之中”,但究竟是他們其中的哪一個,以目前的數據無法得出結論,但可以通過接下來進一步的調查得出最終的結論。通過這道問題所反饋出的數據,至少可以將大四從閲讀主要羣體中剔除,不包含在考慮範圍之內,將考查範圍進一步縮小到了大一、大二和大三這三個年級之中,為接下來驗證假設提供了大體上的方向。

(三)調查對象的學科屬性分佈情況:

通過對調查對象學科屬性調查資料的彙總分析可以發現,參與此次調查的對象中,文科生佔到了總體的60.87%,理科生則佔到了總體的39.13%,文科生明顯的多於理科生,二者的人數分佈呈現出明顯的不均衡,表現出較大的人數上的差異。之所以會產生這種差異,這可能與我們學校的專業設置有很大的關係。我校作為一所財經類院校,絕大部分專業主要是針對文科生的特點而專門開設的,只有為數不多的幾個專業是屬於理科性質的。所以,本次調查所獲得的調查數據會呈現出這樣的分佈態勢也就不足為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