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貧困調查調查報告6篇

欄目: 調查實習報告 / 發佈於: / 人氣:3W

大家將調查報告寫好後也是需要認真檢查一下的,沒有合理的事實列舉,寫出的調查報告就是沒有意義的,本站小編今天就為您帶來了貧困調查調查報告6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貧困調查調查報告6篇

貧困調查調查報告篇1

隨着農村居民收入穩步增長,應家塢村有相當一部分農民已過上了基本小康的生活,但是由於農村居民收入差距不斷擴大,還有一部分農户收入水平較低、收入增長緩慢甚至下降。這種現象的存在,不僅延緩農村的全面小康進程,制約了農業的發展,也是引發社會經濟中的突出問題之一。因此,關注農村低收入户的增收問題,對農村居民總體收入水平的提高和保持社會穩定都具有現實意義。

為了摸清新的時期貧困產生的原因,為下一步農村開展扶貧工作制定切合實際的戰略決策,駐村以來,對應家塢村部分貧困住户進行了調查,在分析低收入農民的現狀特徵及成因的基礎上,提出促進低收入農户增收的具體措施。

一、被調查貧困户的基本情況

在扶貧調查收取的17户資料中,人均收入少於1500元(浙江省20xx年的貧困標準)的絕對貧困户佔有12户。12户貧困户共有人口34人,勞力9人,外出打工5人,人均收入502.5元,其中勞務收入123.2元,佔24.5%,種植業收入254.6元,佔50.5%,養殖業收入87.8元,佔17.4%,其它38.4元,佔7.6%。人均擁有耕地0.89畝,人均佔有林地0.64畝,人均擁有口糧239.5公斤。住土草房2户,佔16.7%,住土瓦房5户,佔41.7%,住磚瓦房及板房2户,佔16.7%,住危房1户,住樓房1户,無房户1户。

二,貧困原因分析

從收入支出角度來説,貧困是收入少,而正常必需的支出相對收入又較多的情況下產生的,導致不能解決起碼的温飽問題。對貧困原因調查主要採取對農户個別訪談和通過村兩幹部座談的方式進行,從收入和支出兩方面來調查農民的貧困原因的。根據整調查情況,貧困原因有:

1、缺文化致貧。

文化程度低是導致貧困的重要原因,根據調查統計結果,12個貧困户中家庭主要勞力是文盲和初識的有2户,佔16.7%,國小文化程度的有5户,佔41.7%,國中文化程度的3户,佔25%,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有2户,佔16.7%,高中與國中文化程度之和只佔41.7%,比例非常少。家庭主要勞力是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2户家庭,人均收入為532.94元,而家庭主要勞力是文盲和初識的2户家庭,人均收入僅為417.00元。人均收入在500~826元的家庭中,有10.5%的家庭主要勞力是文盲,而人均收入在300元以下的家庭中,家庭主要勞力是文盲的竟達36.6%。

缺文化必然導致觀念的落後,觀念落後是貧困的根源。貧困地區不少農民對商品經濟至今還很不習慣,他們一貫視農為本,寧願守着土地受窮,也不願昌險出外經營工商業;許多農民聽天由命,消極悲觀,缺乏信心和勇氣,把希望寄於“老天爺”風調雨順;依靠國家支援,救濟的“等靠要”思想非常嚴重,視吃救濟、拿補貼為理所當然;觀念保守,不願接受新技術,甘願受窮。

2、自然災害致貧。

因自然災害導致貧困的,也有2户,佔16.7%的機率。因災貧困是目前絕對貧困最根本的原因,對這種貧困,脱貧速度慢,是比較難以改變的一種貧困。在應家塢村調查中的有兩户村民。因災貧困也是返貧的根本原因,由於國情所決定,上世紀我國的脱貧標準低,有些農户一旦遇到自然災害,又加入貧困的行列。

3、因病、殘致貧。

因病、殘導致貧困的原因,在所有貧困原因中佔第一位,共有4户,佔33.3%的概率。這可能是收入太少的農民,用在治病上的支出更少的原因。我們在調查中發現,生病無錢醫治,不管不問的貧困户在農村比較常見。由於我國農民還沒有享受醫療保健待遇,農民看病治病,都是自己負擔,一年中是一筆不小的開支,如果病稍大一點,一般農民的家庭都承受不起,貧困家庭更是承受不起。在貧困地區,農民收入本來就少,農民家庭成員中,如果有人生大一點的病,就會給貧困的家庭帶來更加貧困,如果是大病,只有聽天由命。另外家庭成中有殘疾,也是導致家庭貧困的根源。

4、缺耕地致貧。

土地是農民的命根子,農民要是沒有耕地,也就無法生存。我國進行大規模的扶貧已有近20年了,農村不少家庭擺脱了貧困,現在剩下的一些貧困户基本是比較難以脱貧的貧困户,大都是分佈在庫區和偏遠的山區,有些交通不便,自然條件惡劣、耕地、水資源少或耕地質量差是導致貧困的重要原因。調查中發現,由於缺耕地導致貧困也有1户,由於應家塢村人均人均耕地僅有0.1畝。這麼少的耕地,加上貧困地區農民文化素質差,不能適時進行農業結構調整,從種植業獲得的收入自然就少。

5、缺勞動力致貧。

貧困原因中,越是缺勞力,越是貧困的佔2户。家庭勞力與人口比小於0.3的人均收入為437.7元,而家庭勞力與人口比在0.8~1時,人均收入為610.4元,是前者的1.4倍。這種貧困原因以前表現不明顯,也只是在90年代後期才突出,是一種新的貧困原因。貧困地區大都是人多地少,勞動力嚴重過剩,在80年代和90年代初,就是有了勞動力也沒有出路,勞動力的多少並不是影響貧困的重要原因。到了90年代後期,隨着市場經濟的發展,貧困地區交通、通訊條件的改善,貧困地區勞力紛紛外出打工,有的外出打工的收入遠遠多於農業收入,也許一個家庭有勞力外出打工,就能擺脱一個家庭的貧困。當然外出打工與外出勞動力的素質有關,素質越高,獲得的勞務收入越多。

6、因上學致貧。

因上學致貧也是一種新的貧困原因,也是90年代末才出現的的。雖説我們國家的國小、中學都是義務教育,但貧困地區財政收入少,用在學校上開支也比其它地區少,為了維持學校正常開支,有的學校採取增加收費來保證學經費缺口,於是教育亂收費在貧困地區比較常見,有的地方一個國小生學雜費一年要7~8百元,一箇中學生的學雜費一年要1千多元。如果貧困地區一個家庭中幾個孩子都上學,對收入不高的家庭來説,是一筆不小的開支,會導致家庭的貧困。如果貧困地區的孩子考上大學,在教育體制實行改革的今天,一個大學生每年的學費和生活費加起來至少要一萬元左右,對一個貧困家庭更是無法承受的,要想上大學,只有依靠借債,那麼,這些家庭的生活肯定是走入貧困的境地。

二、結論

在所有貧困原因中,因缺文化、因災、因病殘、缺勞力是形成貧困的重要原因。其中缺乏文化、自然災害和環境惡劣是致貧的最首要的原因;其次是因病、殘致貧。缺勞力和因上學致貧是新的時期下的兩種貧困原因,這兩種原因計劃經濟年代比較少見,即使有,也不明顯,只有到了九十年代後期這兩種貧困原因才變得突出。也許隨着市場經濟的進一步發展,這兩種貧困原因還會有所突出。

三、促進貧困農户收入增長的對策建議

面對經濟發展的不平衡,如何在新的經濟發展階段,多渠道增加低收入户的收入,達到共同富裕的最終目的,是各級政府和有關部門應重點考慮的問題。

1.大力推進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的戰略性調整。

加快農業結構調整步伐。農業結構調整要面向市場,依靠科技,因地制宜引導農民調整種養結構,大力發展優質高產高效農業,提高農業的整體效益。一是要在低收入農户中,改變廣種薄收的經濟模式,提高農業的產業化,集約度,通過對農業結構的戰略性調整,充分利用豐富的勞動力資源優勢,大力發展蔬菜、水果等勞動密集性產品,增加就業,實現增收。二是大力發展畜牧業。畜牧業是一項低投入、高回報、受自然因素影響較小、適宜貧困地區發展的富民產業。在畜牧業發展上,要實現新的突破,多發展“食草型”動物,降低飼養成本,提高養殖效益。同時要加快畜牧業的市場建設、防疫體系建設、服務體系建設,為畜牧業生產創造一個良好的環境,使畜牧業成為農民增收的支柱產業。三是積極推進農業產業化。通過農業產業化的經營方式,延長農業產業鏈,讓從事農產品種植和加工的農民從中獲得最大的收益。

2.努力提高農村勞動力的整體文化素質

從戰略高度認識提高人口素質的重要性,提高農村勞動力素質,加大農村教育投入,不僅是經濟可持續發展的根本保證,也是低收入户增加收入的長遠基礎。一是努力普及國中教育。必須把發展教育的重點放在普及國中教育上,努力提高適齡兒童入學率,解決部分少年兒童不上學和中途輟學的問題,防止新一代文盲人口的產生。二是通過開設各種培訓班,對一些上過國小、國中或高中的農民進行職業培訓,傳授給他們相應的專業知識和技能,爭取幾年內使每個低收入家庭都有一個掌握一至兩門實用技術和經營特長的勞動力,這對貧困地區的經濟發展既有立竿見影的效果,又有長遠的作用;三是大力發展農村中等專業學校、農民職業中學,培養一批中級層次的人才,以適應商品經濟發展和產業結構調整的要求。

3.加大扶持力度,轉變扶貧方式

調整農業生產結構,發展二、三產業,都離不開資金的支持。貧困農户由於收入的絕大部分用於生活消費,維持簡單再生產都比較困難,要想擴大再生產依靠自身的力量是很難的。對於貧困户,政府應加大扶持力度,增加財政撥款。同時,改變面面俱到的救濟式的扶貧形式,“授人以漁”而非“授人以魚”。

4.積極組織剩餘勞動力轉移,增加農民收入

加快勞動力轉移是低收入農户快速增加收入的首要措施。低收入農民家庭一般有較多剩餘勞動力,但勞動力轉移的能力比較差,轉移的勞動力較少,所以,轉移勞動力是快速提高收入的首要途徑,也是一條捷徑。

5.逐步建立完善、高效的農村社會保障體系

搞好農村社會保障體系建設,是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變化,及時有效地保障農民特別是低收入户基本生產權益的迫切需要。低收入羣體應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特別救助和有力扶持,有關部門應進一步強化相關政策,建立農村低收入羣體生活保障體系,保證低收入農民的基本生產和生活,增強其自我發展能力。

貧困調查調查報告篇2

四月12日上午,還地橋鎮國小“三萬”工作組在支部書記葉育祥同志的帶領下,帶着慰問品,一行人來到所結對共建的屏山村,進村入户進行調查、瞭解、慰問了6位貧困户,瞭解了貧困户的家庭情況和當前的困難。其中對重點貧困户胡耀明同志進行了調查、訪談。瞭解了他個人、家庭當前的困難和今後的打算。

訪談人員:葉育祥(還地橋鎮國小黨支部書記,駐屏山村三萬工作組組長,電話0714-3163240)

訪談對象:胡耀明(屏山村17組村民,電話:無)

記錄人員:黃漢章(13872134773

訪談內容:

屏山村的情況介紹: 屏山村位於還地橋鎮以東,東部是鐵山區,南連秀山村,西接紅光村,北靠木楠村。

畝,其中水田619畝,旱地487畝。十六個村民小組。屏山村礦產資源十分豐富,這裏的農民主要是依賴本村的私人企業的打工收入。主要從事採掘業,運輸業,打零工,第三產業等。

貧困户的個人和家庭背景介紹:胡耀明,男,

山下人,國中文化程度,下肢癱瘓,常年卧牀不起,完全喪失勞動能力,還需要別人的照料。家裏有五口人,大女兒已經出嫁,小女兒國中畢業後在黃石一家酒店打工,月收入一千元左右。

1 3025人。 47歲,是本村胡家兒子胡奇,1106歲, ) 總人口耕地面積19

在大冶一中就讀高三。妻子黃翠能,43歲,在本村的騰達石料廠上班,月收入近一千元。家裏有田地0.5畝,現在已經被私人開辦的工廠所佔用。有一套一連三的磚瓦平房,現在已經閒置。現在居住在屏峯山下的一個廢棄的廠房裏。家裏還有一個同胞弟弟,早已分家,各自生活。經常得到弟弟的幫助和扶持。

家庭貧困的原因:在

杆去修改家用電線線路,不小心從六米多高的電線杆上摔下來,造成頸椎斷裂,經過搶救保住了性命,

全部癱瘓,右手失去了知覺,從此喪失了勞動能力,長期卧病在牀。還需要長期治療。因而家庭的主要勞力缺失,全落在了妻子一個人身上,孩子都小,一個讀國小,兩個女兒讀國中。家庭收入減少,導致了家庭貧困。

近幾年來主要是靠大女兒、小女兒和妻子打工賺錢來維持家庭的一切開支。在剛摔傷的那幾年經過村領導的反映,得到過政府民政部門的救助,定為低保户、特困家庭,享受過政策的扶持、政府、民政部門的救助。後來由於兩個女兒漸漸長大、讀完九年義務教育階段的課程,沒有資金繼續讀下去,只有外出打工賺錢,村根據政策取消了他的低保資格,不再享受政策性的救助。他的家庭是還地橋鎮派出所定點的長期救助對象。同時也得到村、村辦企業老闆、街坊的零星贊助,以及孩子在學校享受國家救助部分,即“兩免一補”政策的扶持,讀完義務教育階段,兩個女兒就外出打工,過早地為家庭分憂解難。從20xx年到現在沒有取得任何的政策性的救助扶持。

20xx年春季,在現在居住的地方,攀上電線但導致了大腿部以下部分失去知覺, 2

由於物價的上漲和家庭收入的偏低,胡耀明為了下半年兒子就讀大學所需要的報名費,生活費而着急。期望村、工作組領導、親戚朋友提供力所能及工作,分擔一下家庭的困難。但大都數企業不能夠招收他,企業沒有設立這樣殘疾人工作的車間,再説到企業的路不好走,不適合輪椅的行走。附近又沒有這樣的適合殘疾人就業的企業。另外妻子要照顧他的飲食起居,也不能夠走到遠地方收入高的企業上班,在村領導的多方面交涉之下,妻子才得以在居住地附近找到了一份工作,工作和家庭的照顧都可以兼顧。導致無法改變貧困狀況。

當前最期望鎮政府、民政、村一級的單位部門幫助他解決孩子讀書需要的資金幫助;由於兒子胡奇在大冶一中讀書期間沒有向學校、老師反映家庭困難,申請貧困學生資格,因而沒有享受到學校的救助。以及今後身體需要進行康復而缺少的資金問題;希望今後有機會找到適合殘疾人工作的企業,找到力所能及的一些工作,為家庭多增加收入。

20xx

3 4月15日 年

貧困調查調查報告篇3

在大力建設新農村的今天,讓廣大農民能夠在物質和精神上雙豐收。是各級黨委、政府常抓不懈的中心工作,也是當前一項嚴峻、迫切和現實的課題。故浙江師範大學彩虹實踐隊的同學們,在浙江,雲南,廣西,西藏各省挑選比較有代表性的鄉鎮,進行農村生活現狀的調查。

我國是農業大國,農村人口占中國人口的百分之八十以上,要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重點在農村,難點也在農村。改革開放三十年來,中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轉變,很多大城市開始大規模的建設。在城市建設感到力不從心的時候,建築工地、各類市場中注入了一股新鮮的血液——農民工。為了減少貧富差距,改善農民生活水平,也為了更好地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中國,加快城鄉統籌發展進程,實現農村剩餘勞動力的合理轉移,增加農民勞務工資收入具有重大意義。有關數據顯示,農村人口轉移到城市務工的潛在空間巨大。因此,通過工業化帶動城市化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實現農村人口的大規模轉移,增加農民務工性收入就成為現實選擇。

?十一五規劃》中指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我國現代化進程中的重大歷史任務。要按照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要求,堅持從各地實際出發,尊重農民意願,紮實穩步推進新農村建設。堅持“多予少取放活”,加大各級政府對農業和農村增加投入的力度,擴大公共財政覆蓋農村的範圍,強化政府對農村的公共服務,建立以工促農、以城帶鄉的長效機制。搞好鄉村建設規劃,節約和集約使用土地。培養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農民,提高農民的整體素質,通過農民辛勤勞動和國家政策扶持,明顯改善廣大農村的生產生活條件和整體面貌。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內容,努力建設新農村,縮小城鄉差距,讓農民能夠安居樂業,共享經濟繁榮的成果。

看着好多好多建設農村發展農村的國家政策,我們不禁再想,這些政策在地方到底有沒有被落實,有沒有切實地市農民受益,有沒有它們的不足。帶着這些疑問,我們愛國主義彩虹實踐隊在浙江,雲南,廣西進行了農村生活現狀的調查,被調查對象是當地的農民,小組發放問卷600份,經篩選整理回收有效問卷500份。以下是本小組根據此次問卷整理出的內容。

一、 外出務工人員已成為農民收入的主要來源之??

在國家和黨的政策方針的指導下,農民的思想發生了很大的轉變,它們不在在自己的鄉村守着自己的一畝三分地,而是大膽的邁進了繁華的城市,在鋼筋混凝土中追尋自己的夢想。在500份的調查中我們可以看到百分之34的人們外出打工養家,而且這其中的一大部分人都是年輕人,這説明他們靠天吃飯的思想已經發生了比較大的轉變,他們要用自己的雙手去建設祖國的未來,去開拓自己的明天。另外還有近百分之21的農民通過個體經營的方式找了謀生的手段。剩下的百分之45的農民靠務農和其他辦法養活自己。是什麼刺激越來越多的農民兄弟外出務工呢?我們看下面一組數據:

外出務工人員月收入

外出務工人員月收入 500以下 500—1000 1000—1500 1500以上

人數 73 127 151 149

百分比 14.60% 25.40% 30.20% 29.80%

從表中可以發現,農民工從事體力勞動的工資一般是保持在一千元左右,平均年收入可以在7000元以上,年結餘也可以達到5000元左右。對比靠家裏為數不多的土地賺錢的話,確實要強很多。關鍵的是他們建設了城市,對國家的建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而且自己開闊了眼界,這對以後自己的發展也有很大的好處的。

根據調查,農民不再滿足於吃住行等一些生活的所需,在教育、醫療方面也開始重視起來。所佔的比例加在一起達到了百分之37,教育和娛樂比例佔了百分之38左右,完全達到了小康生活的其中一個標準。我們看到了農民兄弟們即將拉開嶄新生活序幕的新篇章。

二、新農村建設卓有成效

在調查中我們發現,新農村建設卓有成效,成果表現在方方面面,我們知道,新農建設的新具體這些方面新房舍、新設施、新環境、新農民、新風尚。我們從中選取了三個角度進行調查。

(一)農村娛樂方式的調查

圖表 1農村娛樂方式

從圖中我們可以瞭解到,看電視和娛樂佔了很大一部分,現階段,農村中越來越多的農民渴望接觸大山鄉村外面的世界,家電下鄉給了廣大農村兄弟更多的福利和優惠,使得他們與外面的世界更好的聯繫起來。

(二)住房情況調查

現在農村的自建房仍然佔了農民住房的絕大多數,大約佔了百分之70。但是現在的住房已經在各方面有了很大的改變,現在富起來的農民兄弟在當地政府的鼓勵和支持和支持下都蓋起了“新房舍”,“新房舍”就是農村要因地制宜地建設各具民族和地域風情的居住房,而且房屋建設要符合"節約型社會"的要求,體現節約土地、材料和能源的特徵。

(三)電器設備普及的調查

電器 電視機 洗

衣機 冰箱 空調 電腦 生產設備

數量 441 319 210 143 81 48

由上表我我們可知,電器化已經在弄村達到普及,更多的農民兄弟使用“新設施”受益,"新設施"就是要完善基礎設施,道路、水電、廣播、通訊、電信等配套設施要俱全。讓現代農村共享信息文明,這是新農村的重要"硬件",所以電器化設備的普及也是農村逐漸步入小康生活的重要指標之一,現在一般家庭的家用電器都應該在兩種以上,農民已經習慣了使用這些電器去享受生活。

二、 農民素質有待進一步提高

在國家大力建設新農村的今天,我們更應該看到提高農民自身素質的重要性,根據調查,我們發現農民對國家大事還不夠關注。

三、 農民的希望

在對廣大農民朋友的調查中這一個問題難住了好多農民朋友,他們不是很瞭解國家的補助等等一些政策,面對這樣的問題,很多農民大叔大爺笑了,有些無奈,有些戲謔,有些激動,有些期待。很複雜的感情夾雜在這樣笑容中,我知道他們中的一些過得很苦。在經過和他們做出一些解釋之後,我們整理出了這些數據。

圖表 3農民希望得到國家那些幫助的調查

農民如今富起來了,心中有些夢想也有機會實現了,我們想知道他們現如今的目標都是什麼,於是,我們收集了如下數據作為參考:

近期目標 經商 向縣裏發展 旅遊 培養子女上學 其他

數量 50 54 18 324 83

百分比 10% 10.80% 3.60% 64.80% 16.60%

此數據顯示,廣大農民已經意識到知識就是財富,所以更多的人選擇選擇供孩子讀書,有這樣的家長,那我們祖國的下一代的希望指日可待了!

四、 總結和建議

根據此次調查的數據我們分析得到,現在農民的生活水平已經顯著提高,基本已經達到了小康水平,國家各項政策也已經落到實處。在國家各項有益農村政策下,農村掀開了嶄新的一頁。

農民改變了日出而作,而落而息的農耕生活,背起行囊,走進了都市,毅然地承擔起了建設祖國的重擔。驕陽下的建築工地,嘈雜的人力市場,擁擠的車站,他們憨厚朴實的身影隨處可見。就是這樣的平凡的身影,他們如今儼然成了繁華大都市的一道另類而且靚麗的風景線。他們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產生的一個特殊利益羣體,農民工進城既是勞動力市場配置的客觀要求,又是市場經濟發展的必然結果,農民工給農村和城市帶來了雙重變化。首先,進城務工無疑是他們脱貧致富的最好途徑,還有他們離開了山村,可以便於其他人把剩餘的土地集中起來進行更加合理的利用。另外,他們給自己的家鄉帶了一個不一樣的世界和認識。他們其中的佼佼者現在已經成了農業經濟的帶頭人。另一方面,農民工對城市經濟社會的發展發揮着直接的作用,他們只獲得較少的報酬,卻一直在從事着繁重而且危險的工作,正因為有了他們的默默的無私的奉獻,城市才避免陷於混亂。重要的是農民工促進了整個國民經濟的增長,對國民財富的貢獻日益明顯,加速了中國社會的發展。對於小城鎮的建設和發展,城鄉差距的縮小也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國家關於建設新農村的提出,使得農村加速邁向小康生活。對於新農村新的意義的認識有以下幾方面:1、生產發展 推進現代農業建設,強調生產創新,農業生產科學技術的全面運用。 2、生活寬裕 促進農民持續增收,各項政策切實保障農民最根本利益。 3、鄉風文明 加快發展農村義務教育,大規模開展農村勞動力技能培訓,努力提高廣大村民素質,豐富農民業餘文化生活,繁榮農村文化事業。4、村容整潔 加快農村能源建設步伐,學習國家關於環境保護的相關法律法規,保護周圍的山山水水,搞好農村污水、垃圾治理,改善農村環境衞生。5、管理民主 以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為主題,在全國農村深入開展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加強農村基層組織的陣地建設;健全村黨組織領導的充滿活力的村民自治機制,進一步完善村務公開和民主議事制度,完善村民“一事一議”制度,健全農民自主籌資籌勞的機制和辦法。理想中的烏托邦,同樣擁有現實版,如今的新農村,新環境裏整齊地一幢幢新房舍,進到村裏面映入眼簾的都是新設施,樸實的新農民載歌載舞同慶盛世太平,這就是新農村的新風尚!

為了更好的促進新農村建設,爭取使農民兄弟的生活水平再上一個檔次,我們小組提出了一些不成熟的建議:

1、 農民增收問題,借鑑一些先進農村的成功例子,建議國家繼續大力支持農民進城務工,並且提出相應的鼓勵政策。農民工進城可以帶動城鄉經濟的共同發展,創造更多的就業和創業機會。為國家創造更多的財富。同時應該在鄉村發展自己的特色企業,比如依山旁水的鄉村,我們可以搞旅遊,可以用本村比較有特色的手工藝品,美食,民族習俗和特殊節日吸引遊客。農業叫發達的地區,我們借鑑經驗可以搞一些農家樂之類的服務,吃農家飯,住農家屋,享農家樂。説的就是這個。我們還可以運用科學技術,養殖和種植高價值的牲畜和農作物。俗話説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我們農民兄弟應該把自己身邊的資源合理地利用起來,這裏説的合理利用是在不破壞原有生態的基礎上,否則換來的一時的經濟繁榮只能是曇花一現,這樣殺雞取卵的做法我們堅決不要。

2、 農民健康問題,身體是革命的本錢,我們不能為了一時的經濟利益而忽略了自身的健康。建議國家出台更加完善的保障農民健康的政策,讓農民能吃得起藥,看得起病。各個鄉村診所也應該多派有素養,有能力的醫生。組織農民進行定期體檢,做到早發現早治療。另外還有一點,政府不能只從利益角度出發,忽略環境問題,從而引起村民身體健康問題。

3、 農民教育問題,教育是百年大計,佔全國人口百分之80以上的農村教育更是不能落下,建議國家大力支持支教,鼓勵更多的老師走進鄉村,走向那些偏遠地區,去為那裏的孩子們帶去知識和希望。組織鄉村教師定期培訓,提高他們的專業素養和加強他們的專業技能。讓他們能夠更好地服好務,上好課。當然對大齡農民的教育也不能落下,學習是沒有止境的,建議每個鄉村在資金允許的情況下都要創辦一個村圖書館,農民可以在這裏進行學習,不僅豐富了日常業餘生活,還能增長知識,最關鍵的是可以運用這些知識去更好地創造財富。

4、 農民素質問題,現在國家投入很大精力在建設新農村,雖然硬件設備上去了,我們農村的軟件也應該升升級了,首先是每個村的村幹部,建議儘量選拔一些有能力有膽量有激情的年輕一代擔任,他們更加熟悉這個時代的經濟發展,對於國家法規也能夠靈活掌握。有利於幫助和領導村民共同致富。建議村民加強文化知識的學習,豐富自己的思想和知識。定期組織黨的政策的學習。拋棄小農思想,緊密地團結起來,共同進步。

貧困調查調查報告篇4

?摘要】:我國是農業大國,要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重點在農村,難點也在農村,關鍵是努力增加農民收入,關心農民疾苦,想農民之所想,急農民之所急,在大力建設新農村的今天,讓廣大農民能夠在物質和精神上雙豐收。是各級黨委、政府常抓不懈的中心工作,也是當前一項嚴峻、迫切和現實的課題。故浙江師範大學彩虹實踐隊的同學們,在浙江,雲南,廣西,西藏各省挑選比較有代表性的鄉鎮,進行農村生活現狀的調查。

?關鍵詞】:外出務工;新農村;政策

我國是農業大國,農村人口占中國人口的百分之八十以上,要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重點在農村,難點也在農村。改革開放三十年來,中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轉變,很多大城市開始大規模的建設。在城市建設感到力不從心的時候,建築工地、各類市場中注入了一股新鮮的血液——農民工。為了減少貧富差距,改善農民生活水平,也為了更好地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中國,加快城鄉統籌發展進程,實現農村剩餘勞動力的合理轉移,增加農民勞務工資收入具有重大意義。有關數據顯示,農村人口轉移到城市務工的潛在空間巨大。因此,通過工業化帶動城市化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實現農村人口的大規模轉移,增加農民務工性收入就成為現實選擇。

?十一五規劃》中指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我國現代化進程中的重大歷史任務。要按照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要求,堅持從各地實際出發,尊重農民意願,紮實穩步推進新農村建設。堅持“多予少取放活”,加大各級政府對農業和農村增加投入的力度,擴大公共財政覆蓋農村的範圍,強化政府對農村的公共服務,建立以工促農、以城帶鄉的長效機制。搞好鄉村建設規劃,節約和集約使用土地。培養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農民,提高農民的整體素質,通過農民辛勤勞動和國家政策扶持,明顯改善廣大農村的生產生活條件和整體面貌。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內容,努力建設新農村,縮小城鄉差距,讓農民能夠安居樂業,共享經濟繁榮的成果。

看着好多好多建設農村發展農村的國家政策,我們不禁再想,這些政策在地方到底有沒有被落實,有沒有切實地市農民受益,有沒有它們的不足。帶着這些疑問,我們愛國主義彩虹實踐隊在浙江,雲南,廣西進行了農村生活現狀的調查,被調查對象是當地的農民,小組發放問卷600份,經篩選整理回收有效問卷500份。以下是本小組根據此次問卷整理出的內容。

一、 外出務工人員已成為農民收入的主要來源之??

在國家和黨的政策方針的指導下,農民的思想發生了很大的轉變,它們不在在自己的鄉村守着自己的一畝三分地,而是大膽的邁進了繁華的城市,在鋼筋混凝土中追尋自己的夢想。在500份的調查中我們可以看到百分之34的人們外出打工養家,而且這其中的一大部分人都是年輕人,這説明他們靠天吃飯的思想已經發生了比較大的轉變,他們要用自己的雙手去建設祖國的未來,去開拓自己的明天。另外還有近百分之21的農民通過個體經營的方式找了謀生的手段。剩下的百分之45的農民靠務農和其他辦法養活自己。是什麼刺激越來越多的農民兄弟外出務工呢?我們看下面一組數據:

外出務工人員月收入

外出務工人員月收入 500以下 500—1000 1000—1500 1500以上

人數 73 127 151 149

百分比 14.60% 25.40% 30.20% 29.80%

從表中可以發現,農民工從事體力勞動的工資一般是保持在一千元左右,平均年收入可以在7000元以上,年結餘也可以達到5000元左右。對比靠家裏為數不多的土地賺錢的話,確實要強很多。關鍵的是他們建設了城市,對國家的建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而且自己開闊了眼界,這對以後自己的發展也有很大的好處的。

根據調查,農民不再滿足於吃住行等一些生活的所需,在教育、醫療方面也開始重視起來。所佔的比例加在一起達到了百分之37,教育和娛樂比例佔了百分之38左右,完全達到了小康生活的其中一個標準。我們看到了農民兄弟們即將拉開嶄新生活序幕的新篇章。

二、新農村建設卓有成效

在調查中我們發現,新農村建設卓有成效,成果表現在方方面面,我們知道,新農建設的新具體這些方面新房舍、新設施、新環境、新農民、新風尚。我們從中選取了三個角度進行調查。

(一)農村娛樂方式的調查

圖表 1農村娛樂方式

從圖中我們可以瞭解到,看電視和棋牌佔了很大一部分,現階段,農村中越來越多的農民渴望接觸大山鄉村外面的世界,家電下鄉給了廣大農村兄弟更多的福利和優惠,使得他們與外面的世界更好的聯繫起來。

(二)住房情況調查

現在農村的自建房仍然佔了農民住房的絕大多數,大約佔了百分之70。但是現在的住房已經在各方面有了很大的改變,現在富起來的農民兄弟在當地政府的鼓勵和支持和支持下都蓋起了“新房舍”,“新房舍”就是農村要因地制宜地建設各具民族和地域風情的居住房,而且房屋建設要符合"節約型社會"的要求,體現節約土地、材料和能源的特徵。

(三)電器設備普及的調查

電器 電視機 洗衣機 冰箱 空調 電腦 生產設備

數量 441 319 210 143 81 48

由上表我我們可知,電器化已經在弄村達到普及,更多的農民兄弟使用“新設施”受益,"新設施"就是要完善基礎設施,道路、水電、廣播、通訊、電信等配套設施要俱全。讓現代農村共享信息文明,這是新農村的重要"硬件",所以電器化設備的普及也是農村逐漸步入小康生活的重要指標之一,現在一般家庭的家用電器都應該在兩種以上,農民已經習慣了使用這些電器去享受生活。

二、 農民素質有待進一步提高

在國家大力建設新農村的今天,我們更應該看到提高農民自身素質的重要性,根據調查,我們發現農民對國家大事還不夠關注。

圖表 2對國家大事和政策法規的瞭解程度

三、 農民的希望

在對廣大農民朋友的調查中這一個問題難住了好多農民朋友,他們不是很瞭解國家的補助等等一些政策,面對這樣的問題,很多農民大叔大爺笑了,有些無奈,有些戲謔,有些激動,有些期待。很複雜的感情夾雜在這樣笑容中,我知道他們中的一些過得很苦。在經過和他們做出一些解釋之後,我們整理出了這些數據。

圖表 3農民希望得到國家那些幫助的調查

農民如今富起來了,心中有些夢想也有機會實現了,我們想知道他們現如今的目標都是什麼,於是,我們收集了如下數據作為參考:

近期目標 經商 向縣裏發展 旅遊 培養子女上學 其他

數量 50 54 18 324 83

百分比 10%

10.80%

3.60%

64.80%

16.60%

此數據顯示,廣大農民已經意識到知識就是財富,所以更多的人選擇選擇供孩子讀書,有這樣的家長,那我們祖國的下一代的希望指日可待了!

四、 總結和建議

根據此次調查的數據我們分析得到,現在農民的生活水平已經顯著提高,基本已經達到了小康水平,國家各項政策也已經落到實處。在國家各項有益農村政策下,農村掀開了嶄新的一頁。

農民改變了日出而作,而落而息的農耕生活,背起行囊,走進了都市,毅然地承擔起了建設祖國的重擔。驕陽下的建築工地,嘈雜的人力市場,擁擠的車站,他們憨厚朴實的身影隨處可見。就是這樣的平凡的身影,他們如今儼然成了繁華大都市的一道另類而且靚麗的風景線。他們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產生的一個特殊利益羣體,農民工進城既是勞動力市場配置的客觀要求,又是市場經濟發展的必然結果,農民工給農村和城市帶來了雙重變化。首先,進城務工無疑是他們脱貧致富的最好途徑,還有他們離開了山村,可以便於其他人把剩餘的土地集中起來進行更加合理的利用。另外,他們給自己的家鄉帶了一個不一樣的世界和認識。他們其中的佼佼者現在已經成了農業經濟的帶頭人。另一方面,農民工對城市經濟社會的發展發揮着直接的作用,他們只獲得較少的報酬,卻一直在從事着繁重而且危險的工作,正因為有了他們的默默的無私的奉獻,城市才避免陷於混亂。重要的是農民工促進了整個國民經濟的增長,對國民財富的貢獻日益明顯,加速了中國社會的發展。對於小城鎮的建設和發展,城鄉差距的縮小也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國家關於建設新農村的提出,使得農村加速邁向小康生活。對於新農村新的意義的認識有以下幾方面:1、生產發展 推進現代農業建設,強調生產創新,農業生產科學技術的全面運用。 2、生活寬裕 促進農民持續增收,各項政策切實保障農民最根本利益。 3、鄉風文明 加快發展農村義務教育,大規模開展農村勞動力技能培訓,努力提高廣大村民素質,豐富農民業餘文化生活,繁榮農村文化事業。4、村容整潔 加快農村能源建設步伐,學習國家關於環境保護的相關法律法規,保護周圍的山山水水,搞好農村污水、垃圾治理,改善農村環境衞生。5、管理民主 以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為主題,在全國農村深入開展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加強農村基層組織的陣地建設;健全村黨組織領導的充滿活力的村民自治機制,進一步完善村務公開和民主議事制度,完善村民“一事一議”制度,健全農民自主籌資籌勞的機制和辦法。理想中的烏托邦,同樣擁有現實版,如今的新農村,新環境裏整齊地一幢幢新房舍,進到村裏面映入眼簾的都是新設施,樸實的新農民載歌載舞同慶盛世太平,這就是新農村的新風尚!

為了更好的促進新農村建設,爭取使農民兄弟的生活水平再上一個檔次,我們小組提出了一些不成熟的建議:

1、 農民增收問題,借鑑一些先進農村的成功例子,建議國家繼續大力支持農民進城務工,並且提出相應的鼓勵政策。農民工進城可以帶動城鄉經濟的共同發展,創造更多的就業和創業機會。為國家創造更多的財富。同時應該在鄉村發展自己的特色企業,比如依山旁水的鄉村,我們可以搞旅遊,可以用本村比較有特色的手工藝品,美食,民族習俗和特殊節日吸引遊客。農業叫發達的地區,我們借鑑經驗可以搞一些農家樂之類的服務,吃農家飯,住農家屋,享農家樂。説的就是這個。我們還可以運用科學技術,養殖和種植高價值的牲畜和農作物。俗話説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我們農民兄弟應該把自己身邊的資源合理地利用起來,這裏説的合理利用是在不破壞原有生態的基礎上,否則換來的一時的經濟繁榮只能是曇花一現,這樣殺雞取卵的做法我們堅決不要。

2、 農民健康問題,身體是革命的本錢,我們不能為了一時的經濟利益而忽略了自身的健康。建議國家出台更加完善的保障農民健康的政策,讓農民能吃得起藥,看得起病。各個鄉村診所也應該多派有素養,有能力的醫生。組織農民進行定期體檢,做到早發現早治療。另外還有一點,政府不能只從利益角度出發,忽略環境問題,從而引起村民身體健康問題。

3、 農民教育問題,教育是百年大計,佔全國人口百分之80以上的農村教育更是不能落下,建議國家大力支持支教,鼓勵更多的老師走進鄉村,走向那些偏遠地區,去為那裏的孩子們帶去知識和希望。組織鄉村教師定期培訓,提高他們的專業素養和加強他們的專業技能。讓他們能夠更好地服好務,上好課。當然對大齡農民的教育也不能落下,學習是沒有止境的,建議每個鄉村在資金允許的情況下都要創辦一個村圖書館,農民可以在這裏進行學習,不僅豐富了日常業餘生活,還能增長知識,最關鍵的是可以運用這些知識去更好地創造財富。

4、 農民素質問題,現在國家投入很大精力在建設新農村,雖然硬件設備上去了,我們農村的軟件也應該升升級了,首先是每個村的村幹部,建議儘量選拔一些有能力有膽量有激情的年輕一代擔任,他們更加熟悉這個時代的經濟發展,對於國家法規也能夠靈活掌握。有利於幫助和領導村民共同致富。建議村民加強文化知識的學習,豐富自己的思想和知識。定期組織黨的政策的學習。拋棄小農思想,緊密地團結起來,共同進步。

貧困調查調查報告篇5

政和縣位於閩北山區偏北處。由於位置偏僻經濟基礎差多年來未能摘掉貧困的帽子。因此,在不足三千學子的政和一中貧困生人數就高達總數的10%。現作如下調查:

貧困生的構成

一、大多數貧困生都來自於農村。

家庭成員眾多,壓力沉重難以擔負學費,農村計劃生育工作也是一個長期的社會問題,是造成貧困生人數眾多的根本原因。

二、貧困生的另一大來源地是下崗職工家庭。

由於他們失去了基本的生活保障,而導致兒女的學業難以繼續。這是下崗問題所造成的另一隱患。

三、貧困生的學習生活

政和一中從國中到高中 ,共六個年段。其中大多數的貧困同學是靠學校、縣團委、縣婦聯等有關部門採取發送補濟金,設置獎學金,以及減免學費等手段來幫助同學減輕困難。其它的均由親屬或“一幫一”結對子等手段來解決。

在校被列為補助對象的同學大多是學習勤奮刻苦、名列前茅者。

如榮同學家庭突然變故。父親喪失勞動力,在讀大學的哥哥又因病休學在家。全家人僅靠爺爺微薄的退休金來維持生活。然而榮同學揹負着沉重的家庭壓力依然咬緊牙關刻苦學習,一直保持年段前五名的成績,但他每月的生活費僅僅只需30餘元。

再如張同學因母親病重,家庭需鉅額的醫療開支,由學校學生會組織獻愛心活動,廣大師生踴躍支持,為此該同學解決了部分費用。因此,張同學心懷感激。不僅勤奮學習更發揮自己體能的優勢,在各大賽勢上都取得優異成績,為母校增光。

四、社會各界對貧困生的援助

團縣委的“希望工程”,婦聯的“春蕾”計劃以及許多方面成功人士的慷慨解囊都為貧困生解決了物資方面的巨大困難,並在精神方面給予莫大的支持與鼓勵。如縣婦聯就發動女幹部採取“一幫一”結對子。不僅給予女同學經濟方面的支援。更讓他們體會到親人的關愛與温暖。

我們相信政和一中貧困生的狀況會越來越好。

貧困調查調查報告篇6

根據市人大常委會201*年工作安排,市人大常委會調研組於201*年5月在我市範圍內開展對計劃生育貧困家庭獎勵扶助政策的落實情況進行調研。5月13—17日,調研組深入右江區、田東縣、靖西縣、凌雲縣的計生局和計劃生育技術服務站、部分鄉(鎮)計生辦和計生服務所、村計生服務室、企業,並走訪了部分計劃生育户和計劃生育貧困户,對計劃生育貧困家獎勵扶助政策的落實情況進行進行現場調研。通過採取實地查看、發放調查問卷、召開座談會聽彙報、專題詢問和現場走訪計生獎勵扶助户等方式進行調研,實地瞭解當前我市計劃生育貧困家庭獎勵扶助政策的落實情況。現將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一、工作成效

(一)領導重視,計劃生育貧困家庭獎勵扶助政策體系不斷完善

近年來,我市各級政府對計劃生育貧困家庭獎勵扶助政策的貫徹落實工作十分重視,主要領導親自抓、負總責;認真落實配套資金,強化落實措施,細化工作責任,加大責任追究,確保各項計劃生育貧困家獎勵扶助政策落到實處。並且把計劃生育貧困家庭獎勵扶助政策的兑現落實工作納入重大事項督查範圍和績效考評內容,進一步完善了人口計生目標責任管理,健全了黨政領導、相關部門、人口計生“三條線”考核機制,有力促進了人口計劃生育各項政策措施的全面落實。各縣(區)人民政府認真貫徹落實國家和自治區有關計劃生育家庭獎勵扶助政策,並且結合當地實際,出台了計劃生育利益導向政策和一系列計劃生育貧困家庭獎勵幫扶措施。市人口計生委、扶貧辦、教育局、民政局、人社局等部門也根據各自的工作職能,給予計劃生育貧困家庭相應的優惠政策傾斜。目前,我市已經基本形成了涵蓋“獎勵、扶持、優惠、救助、保障”等多層次、多元化的計劃生育貧困家獎勵扶助政策體系。

(二)廣泛宣傳,為計劃生育貧困家庭獎勵扶助政策的實施營造良好社會氛圍

我市各級政府、各有關部門充分利用報紙、標語、電視、廣播、節慶、歌圩、文藝演出等多種形式、多種渠道加大對計劃生育貧困家庭獎勵扶助政策的宣傳,廣泛深入宣傳對計劃生育貧困家庭實行獎勵扶助的重大意義,讓人民羣眾及時、全面、準確瞭解國家的獎勵扶助政策,形成實行計劃生育光榮的良好社會氛圍。通過廣泛宣傳,使計劃生育貧困家庭獎勵扶助政策家喻户曉,深入人心,使傳統的生育觀念發生了可喜轉變,激發了羣眾實行計劃生育的內在動力,增強了羣眾響應實行計劃生育的國家號召的自覺性,有力地推動了全市計劃生育貧困家庭獎勵扶助工作的順利開展。

(三)紮實工作,推動計劃生育貧困家庭獎勵扶助政策的落實

2012年我市家庭總數995517户,其中計劃生育家庭户660714户,佔總户數的66.37%。全市貧困家庭432270户,佔總户數的43.42%;計生貧困户282544户,佔貧困户的65.36%。按照國家新的扶貧標準,我市扶貧對象有169.5萬人,佔全市農村人口的48.6%。其中,計生貧困家庭人口107.6萬人,佔全市貧困人口的63.48%。到2012年末,全市落實專項扶貧項目的貧困家庭158565户505707人,其中落實專項扶貧項目的計生貧困家庭為135308户464669人,分別佔落實項目户和人數的85.33%和91.88%;落實專項扶貧項目資金34929.29萬元,其中落實計生貧困家庭扶貧開發項目資金31297.76萬元,佔89.60%。據統計,2012年全市共減少貧困人口20.34萬人,減幅12%,其中計生家庭減少貧困人口18.42萬人,佔全市減少貧困人口數的90.56%,減幅17.11%。這些成效的取得,主要是落實了以下幾項政策:

1.認真落實人口和計劃生育獎勵扶助政策。2005年國家計劃生育獎勵扶助制度實施以來,全市通過層層動員,嚴格審核把關,強化監督等方法,按照自治區制定下發的相關獎勵扶助實施方案,從調查摸底到三級公示,逐級審批,入網,辦理證件,發放存摺等程序,儘量做到獎扶對象不漏不錯。至2012年12月止,全市共確認獎勵扶助對象14596人(國家政策8806人,自治區政策5790人),獎扶資金1395.71萬元。

2.較好地落實人口計生優惠政策。為切實落實各項獎勵扶助政策,全市加大投入,保障經費,保證了獨生子女保健費、非財政撥款企事業單位和無業計劃生育家庭退休後享受提高待遇人員經費、計劃生育貧困家庭扶貧項目資金及獨生子女户和雙女結紮户代繳新農合經費等各項經費的兑現。2012年,全市兑現獨生子女保健費60172户(農村38720户),投入經費722.06萬元(農村464.64萬元)。年度兑現非財政撥款企事業單位和無業計劃生育家庭退休後享受提高待遇人員5884人,金額516.30萬元。為100609個獨生子女户和雙女結紮户321949人代繳新農合1931.69萬元。年內享受扶貧項目的計劃生育貧困家庭135308户464669人,項目資金達31297.76萬元。

3.各級各部門較好落實對計生家庭獎勵政策。全市各級各部門在實施各項惠民政策中,對計劃生育貧困家庭或誠信計生户進行優先優惠。如,2012年,市林業部門把對計劃生育家庭或誠信計生户的幫扶列入年度工作要點,在舉辦的20多次林業技術培訓班中共培訓計生貧困家庭或誠信計生户共1300多人次,佔培訓總數1600多人次的81%;幫助20多萬户計劃生育家庭發展林下經濟,補助珍貴樹種120多萬株給誠信計生户;安排1800多萬元給7200多户計生貧困家庭或誠信計生户建設農村能源沼氣池。市教育部門除了全面兑現計劃生育家庭子女就學優惠政策外,2012年對全市高中3898名誠信計生户女生髮放每人1000元補助金。為210人普通高校本科學歷貧困家庭每人資助5000元,其中誠信計生户190人。市扶貧辦年內協調金融部門發放扶貧貼息貸款1億元,共7000多户,其中實行計劃生育的困難户6300多户。完成大石山區貧困家庭子女職業教育3000人次,其中誠信計生貧困户2900多户。完成貧困村勞動力轉移培訓4197人次、完成農民實用技術培訓32802人次,分別惠及誠信計生户1900多和16000多户。市民政局對誠信計生貧困家庭給予享受低保優惠政策,獨生子女保健費、計劃生育獎勵和扶助金均不計入申請低保救助的家庭收入,全市享受低保的計劃生育貧困户8334户共22246人。市人社局在就業創業援助行動中加強對計劃生育貧困家庭的援助,共培訓計劃生育貧困家庭羣眾7309人,並拿出10萬元作為流動人口創業項目扶持金,幫助計劃生育流動人口貧困家庭創業。市扶貧辦、市婦聯、市人口計生委在聯合實施“廣西扶貧巾幗勵志班”活動中,將計劃生育貧困家庭子女作為重點,750名學生中有686名學生是誠信計生家庭子女。2012年新招生400人中有375人為誠信計生家庭,委託百色農校招收的男兒自強班學生400名,有360人是誠信計生户子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