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工作經歷

素材人物事蹟參考6篇

欄目: 工作經歷 / 發佈於: / 人氣:2.31W

事蹟材料中觀點和提法要恰當準確,不能刻意拔高和粉飾,相信很多人在生活中都遇到過要寫事蹟的情況,本站小編今天就為您帶來了素材人物事蹟參考6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素材人物事蹟參考6篇

素材人物事蹟篇1

他是一位老者帶着一副碩大的墨鏡顯得精神抖擻,但是墨鏡裏卻藏着一隻失明的左眼;

他有一副健壯的身板透露出軍人的豪邁氣魄,但是健壯的身板卻沒有了大部分的四肢;

看!這位沒有左眼和四肢的老者正在用裝着筆的殘肢揮灑筆墨在書寫着他濃墨重彩可歌可泣的人生!當看到電視裏這一組組感人的畫面時我被震撼了。

他是誰?他就是朱彥夫,一個響噹噹的名字;一個錚錚鐵骨的山東漢子;一個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的共產黨人;一個永遠心繫百姓,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好幹部

朱彥夫1933年出生在沂蒙山區的小山村,家境貧寒。戰爭年代他不幸失去左眼和四肢成了“肉軲轆”但他仍然是戰士!和平年代作為村支書的他身殘志堅帶領羣眾脱貧致富。他殘後不願寄生拼命鍛鍊自理能力,學會裝卸假肢,吃飯,穿衣,解便,還學會了認字,讀書和寫字。僅有0.3的視力的他克服重重困難寫成《極限人生》這部書,他是中國的保爾,他是時代的楷模,他是我們心中永遠的豐碑!

朱彥夫的先進事蹟告訴我們什麼是人生的價值怎樣堅定人生的理想和信念,怎樣立黨為公執政為民。

做為一名線路檢修的電力工作者我被他身上的強大的精神力量所感染。

在工作中我認為我們要學習朱彥夫的堅強的意志,在工作中我們會經常碰到這樣那樣的困難,在困難面前我們要用堅強的意志來克服它而不是迴避它。自己的能力不足要想辦法提高,多向同事請教,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磨練自己克服困難的堅強意志,只有自己的業務水平提高了,我們整個團隊的能力就會提高,才能更好的把線路工程做好,更好的造福人民,更好的服務社會。

在工作中我認為我們要學習朱彥夫的為民服務的崇高的責任感,使命感。我們所從事的職業關乎人民的生存發展,關乎國家的經濟命脈。稍有不慎不但給自己帶來傷害更給人民和國家造成損失。因此在工作當中我們要樹立強烈的責任感使命感,心繫人民,工作認真負責,保質保量完成,不隱瞞或者遺漏隱患的問題,不偷懶,不走捷徑,操作規範,安全意識強,切實解決好人民羣眾的突出問題,讓我們的線路工程讓領導放心讓人民滿意。

在工作中我認為我們要學習朱彥夫的堅持不懈的毅力。作為線路電力工作者除了自身的業務技能外更重要的一點要具備堅持不懈的毅力品質。在自身的安全意識上我們要有堅持不懈的毅力,安全第一,永不鬆懈,不報僥倖心理,要警鐘長鳴。只有這樣我們的工作才會永遠有安全的保障,才會不斷進步。

在工作中我認為我們要學習朱彥夫的人品,他當村支書,從不領村裏一分錢。在工作中我們不能拿不屬於我們的集體的一針一線,不能腐敗不奢侈,要勤儉節約,愛護集體的公共財產。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創造更好的業績樹立更好的形象。

朱彥夫先進事蹟讓我受益匪淺,讓我們行動起來向朱彥夫同志學習,為人民為社會作出積極的貢獻!

素材人物事蹟篇2

8月1日晚,在東京奧運會男子百米決賽中,中國選手蘇炳添以9.98秒的成績獲得第六名,作為首位闖進奧運男子百米決賽的中國人,他再次創造了歷史。中新社記者 富田 攝

北京8月3日隨着東京奧運會男子百米決賽的發令槍響起,七個人影飛速衝向終點。這其中,只有一位有着黃色皮膚。

北京時間1日晚,年近32週歲的蘇炳添在東京奧運會男子百米決賽中以9秒98的成績獲得第六名,半決賽他跑出了9秒83——新的亞洲紀錄。

作為第一位闖入奧運男子百米決賽的中國人,這一夜,他“蘇神”的綽號被更多人知曉。然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蘇炳添的人生,遠比比賽還要精彩。

北京時間8月1日晚,在東京奧運會男子百米決賽中,中國選手蘇炳添以9.98秒的成績獲得第六名,作為首位闖進奧運男子百米決賽的中國人,他再次創造了歷史。圖為蘇炳添在比賽中。中新社記者 韓海丹 攝

“飛人”

“9秒98”、“9秒83”,東京奧運會像一場夢——“飛人”蘇炳添終於圓夢東京。

半決賽起跑前,他擺出了“拿捏”的手勢,幾秒後,他創造了新的亞洲紀錄。賽後,他説自己只是想進步一點點。看似“凡爾賽”,但將個人最好成績提速0.08秒的背後,是多年的漫長磨鍊。

常年的訓練比賽,帶給他一身傷病,蘇炳添原本計劃在20__年退役,卻因心中不熄的短跑之火重返賽場。

20__年兩次跑出9秒91的蘇炳添,在次年多哈世錦賽後,便遭遇了18個月的傷病困擾,腰傷新愈,又添肩傷。這個永遠追求速度的身體,跑得過對手,卻跑不過傷病。

8月1日,在東京奧運會田徑男子百米半決賽中,中國選手蘇炳添以9.83秒的成績獲得小組第一順利晉級決賽,並打破亞洲紀錄,他也成為了首位闖進奧運男子百米決賽的中國人。圖為蘇炳添在比賽中。 中新社記者 富田 攝

奧運會因疫情延期一年,他曾因此長達13個月沒有比賽。種種困難之下,身為“超齡”老將,他仍笑着説“我真的還可以再跑。”

強大的意志力支撐他一步步靠近奧運夢想,最終,蘇炳添站上了奧運決賽的起跑線。

“蘇教授”

賽場下的蘇炳添,本科與碩士均就讀於暨南大學,還在核心期刊發表過論文,學生們叫他“蘇教授”。

個人的實踐是他寶貴的教學素材。20__年4月,蘇炳添被正式聘任為暨大副教授,他還曾利用國家隊休整時間回校,教學生們熱身與短跑的技術。或許下一次“蘇教授”回到學校,可以給學生們講講站在奧運男子百米決賽賽場的心得體會。

當地時間8月1日,東京奧運會男子百米半決賽上,中國飛人蘇炳添以9秒83創下亞洲紀錄,刷新個人最好成績,成功晉級決賽,他也是首個進入奧運會決賽的中國飛人。中新社記者 富田 攝

今年,他帶的第一撥碩士研究生已畢業,而“蘇教授”自己仍未停下求學步伐。他還有一個身份——北京體育大學20__級體能訓練學院博士研究生。

蘇炳添在深圳大運中心備戰東京奧運會期間,甚至還在寫自己的博士論文。這件事登上過微博熱搜,引得無數網友討論。

蘇炳添曾説,完全退役之後,他將會在暨大任教,“比起做教練,我更喜歡當一名老師。”

“添添”

很多次採訪中,蘇炳添都會提到“青梅竹馬”的妻子林豔芳,他們的愛情故事更是羨煞旁人。

當地時間8月1日,東京奧運會男子百米半決賽上,中國飛人蘇炳添以9秒83創下亞洲紀錄,刷新個人最好成績,成功晉級決賽,他也是首個進入奧運會決賽的中國飛人。

談及20__年國中軍訓時的初見,林豔芳曾回憶説,笑容燦爛的蘇炳添是最引人注意的那個。在那個純真的年代,蘇炳添也像其他男孩一樣,會用玩鬧、傳小紙條等招數來吸引“女神學霸”的注意。

20__年10月10日,他們走進婚禮殿堂,結束了15年的愛情長跑。而後,他們迎來兒子小天天的降生。婚後的生活就像結婚紀念日一樣,十全十美。

蘇炳添平時稱妻子為“芳姐”,對方則叫他“添添”,作為外人,很難把這個稱呼和奧運賽場上那個追風的男人聯繫在一起。林豔芳曾説:“他無論去哪兒都會跟我彙報,十幾年一直都這樣。”

蘇炳添自認是一個不懂浪漫的人,但他會記得兩人的每一個紀念日,幾乎每一條微博都會和妻子互動。如果這不是浪漫,那什麼才是浪漫?

蘇炳添曾經在個人社交媒體上寫道:“不要活在紀錄裏,要為破紀錄而活。”這句話就像他的人生寫照。被稱為“神”的他,迷人的不只是他在賽道奔跑的身影,還有,永遠追求更好的自己的樣子。

素材人物事蹟篇3

20__年10月16日6時23分,神舟五號載人飛船返回艙着陸在內蒙古中部的阿木古郎草原,當航天員楊利偉身着乳白色航天服跨出返回艙時,説的第一句話就是“我為祖國感到驕傲”。此後,聶海勝兩度飛天、景海鵬三上太空,每次凱旋後的第一句話,還是“我為祖國感到驕傲”。

八個字,字字懇切,重逾千鈞,折射出航天員對祖國和人民的摯愛。這份摯愛源於深知:為託舉他們一飛沖天,在祖國航天的各條戰線上,多少人把鋪蓋搬到車間,多少人伏在桌案上入眠,多少老專家透支了健康,多少年輕人霜染兩鬢……

“祖國託舉我飛天!”景海鵬記得,為了研製我國自己的艙外航天服,女設計師張萬欣先後7次赴俄羅斯參加學習培訓,不僅刻苦鑽研技術原理,還主動參加操作訓練。由於身材瘦小,她穿上充氣加壓後的艙外服,關節活動非常吃力,每次訓練結束後都渾身濕透,累得癱倒在地,半天也站不起來……俄羅斯專家十分驚訝地問:“她不會就是你們中國選出來的女航天員吧?”科研人員把一天當作兩天用,硬是靠着這種堅韌執着的拼勁,只用了4年時間,就完成了8年才能幹成的事。翟志剛完成出艙活動後自豪地説:穿着自主研製的艙外航天服漫步太空,感覺真棒!

説起國家,航天員們似乎總有説不完的話,但提到個人,他們卻常常輕描淡寫:

20年來,在很多人看來,鄧清明是個“消失”的人,甚至不少老家的親戚都會這樣問起:“只聽説是航天員,咋不見他上天哩?”作為目前航天員大隊唯一沒有執行過飛天任務的首批現役航天員,鄧清明二十年如一日訓練備戰,3次入選任務梯隊,卻始終沒能圓自己的飛天夢——“把生命中最寶貴的年華都獻給了漫長的等待,你後悔嗎?”鄧清明這樣回答:“不管主份還是備份,都是航天員的本分!戰友飛就是我在飛!”

“神九”出征前,北京航天城裏迴盪着《祖國不會忘記》這首歌,航天員們至今都感動不已……劉洋説:“如今當大家對我説‘你沒有變’的時候,我知道我不曾忘記初心,不曾迷失自己。因為我清醒地知道託舉我們飛天的雙手,一隻叫‘科技’,一隻叫‘國力’。”

素材人物事蹟篇4

她是一個陽光開朗的女孩,與扣人心絃的籃球、勇往直前的足球、魅力無窮的羽毛球相比,她最喜歡的是小巧玲瓏的乒乓球。在2020年10月,她懷着對大學的憧憬來到陝西鐵路工程職業技術學院,憑藉着對乒乓球的熱愛與執着有幸加入了校乒乓球隊,基於自身之前有一定的乒乓球基礎,同時以上一屆的隊長和優秀隊員為榜樣,經過球隊長期的努力訓練,她有幸被選中參加2020年陝西省第二十五屆大學生乒乓球錦標賽,並取得了優異的成績。沉甸甸的榮譽背後是她付出了超常的汗水和努力。從她對乒乓球的熱愛到艱苦訓練,都離不開學校的支持和教練的辛勤付出,她的教練不管在方法上還是球技上都給她耐心的指導和訓練。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在日復一日,月復一月的單調枯燥訓練中,她不言辛苦,不懼失敗,不論結果怎樣,她都持之以恆。由於長期的訓練,手上磨出的繭子一個又一個,胳膊疼痛,腰椎受傷,她依然咬着牙,樂此不疲。業餘時間,我們總能看到一個不畏嚴寒酷暑的扎着馬尾的女孩,活躍在校園的乒乓球球案旁,訓練館揮舞球拍,與夥伴們切磋球藝。基於這樣的認識和堅持不懈的努力,她終於從一個稚嫩的乒乓球愛好者訓練成一個具有專業素養的乒乓球運動員,併為之後的各項比賽取得優異成績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俗話説:養兵千日,用兵一時。不管平時鍛鍊再怎麼刻苦,始終還是要經過大賽的檢驗,在2020年陝西省第25屆大學生乒乓球錦標賽上,取得優異的成績。首先是團體賽,第一場和陝西工商職院進行比賽,在比賽過程中教練為她悉心指導戰術,最終她憑藉着過硬的基本功輕鬆贏得比賽。她在本次省賽中體現的“吃苦奉獻,拼搏爭先”的鐵院精神,值得我們每個人學習,她和隊友為學校拿到了兩個冠軍、三個亞軍,兩個季軍的優異成績。成功和榮譽需要汗水的澆灌,“我們儘管奔跑,花會為你開放。”這是她的人生格言,她也會堅持她熱愛的乒乓球,繼續努力,不忘初心!

素材人物事蹟篇5

辦校12年後,不斷有學生為爭取讀書機會湧向這裏。有女孩揹着包站在校門外,懇求來這讀書,許久不肯離去,張桂梅年年遇到這樣的女孩。也有外市來求學的,學校不能收,她就送5000元錢,囑咐對方,沒錢再找她要。

張麗(化名)國中時,父母離婚,被判給父親。但父親長期酗酒,常常責罵她。她獨自一人住進鎮上120元一間的出租屋中,房費由改嫁的母親支付。

國中畢業,她想着去打暑假工,家裏再湊些錢就能讀書。但母親堅決不讓她讀,説家裏供不起。她天天哭,會考成績未達到女高分數線,最後的機會也失去了。

她不甘心輟學,去年暑假,她壯着膽,拿着貧困證明、獨生子女證明、父母離婚證來到女高門口,申請一個讀書機會,辦公室老師收下她的材料。沒想到,幾天後,她的媽媽接到女高的電話,女兒被女高錄取了。媽媽説孩子走了“狗屎運”。

學校不僅送張麗一張高中入場券,也為她支付了生活費,免除她經濟上的擔憂。

不過,像張麗一樣因交不起學費而來到女高的越來越少。2019年,華坪女高一本上線率40.67%,排名麗江市第一。今年,學校成績依然可喜。159人蔘加大學聯考,一本線以上70人,本科線以上150人。

但今年9人未上本科線的大學聯考成績讓張桂梅不太滿意,她覺得,今年受疫情影響,山裏的孩子與城市孩子進一步拉開差距。

上網課在大山裏很不便,風一刮,信號就沒了。她讓老師和各級村委會聯繫,讓家中沒有網絡的學生去村委會上課,並給沒有手機的學生買了手機。

張桂梅希望有學生考上清華北大的心願也沒能實現。

學校最缺的仍是資金。華坪女高的教師工資由縣財政負擔,工資水平低。華坪縣教育局黨委書記胥國華告訴記者,華坪女高最初按18個教學班、900人辦學規模設計,但因資金有限,每年只能招收100到160人。

除了教師工資,學校水電費、學生的所有支出均由學校負擔,每當賬户剩下100萬元,張桂梅就進入新一輪的憂心,她要繼續為錢奔走。

名氣能為學校帶來錢。張桂梅因此在乎每一次出名。第一次被全國聚焦在2008年,新聞聯播報道她的第二天,她正要起身去人民大會堂作報告,汶川地震來了。第二次時,媒體宣傳她,片子還沒播,魯甸地震來了。

這一次,趕上了疫情。她以為又沒了音訊,自己卻突然火了。

社會各界的捐款讓張桂梅暫時免於為錢發愁。但代價是每日數不清的媒體約訪和陌生人的問候電話,有人請她去給幹部講道德課,有報紙請她跟全國優秀教師寫幾句話。以前沒錢看病,如今,她身體的每個器官都被醫生關注,有人給她開中藥,有人對她問診。

她對每位到訪者客氣。多家媒體到來前,她特地去醫院打了一針,以免中途倒下。今年春節,她坐在椅子上接受視頻採訪,身後有縣長和一名醫生保駕護航。

這位強勢的校長逐漸發現,自己能做的越來越有限。對於這所學校的未來,她多數時候表示樂觀,覺得學校名氣大了,自己即使不在了,政府也會管。

以前,有潔癖的她不喜歡別人摸她的手,如今,她身體愈發虛弱,要靠別人攙扶。半生教書育人,每次放寒暑假,看到空蕩蕩的校園,她終於可以停下來一會,想想自己的事,以後養老怎麼辦,但找不到一個可傾訴之人。

脆弱的時刻很短暫,很快,她又以健談精幹的形象面對每一個到訪者。她説,只要她能動,女高就不會倒。

素材人物事蹟篇6

年輕的、優秀的黃文秀同志畢業後放棄大城市優渥的工作條件,積極響應組織號召,到樂業縣百坭村擔任駐村第一書記,為貧困户幹活、與羣眾談心、和羣眾做朋友,贏得了大家的信任。她埋頭苦幹為羣眾做實事,做好事,在農村發展支柱產業,建立電商服務站,為貧困户增收,帶領88户418名貧困羣眾脱貧,降低了貧困發生率20%以上,用實際行動踐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可以説一心為民,是對黃文秀最好的'評價。從大山女兒到扶貧戰士,黃文秀同志是在脱貧攻堅偉大實踐中湧現出來的時代楷模和先鋒模範,是以生命堅守初心使命的優秀青年共產黨員代表。

黃文秀的遇難讓全國人民都感到心痛和惋惜,在脱貧攻堅第一線傾情投入、奉獻自我,用美好青春詮釋了共產黨人的初心使命,譜寫了新時代的青春之歌。

黃文秀同志是我們這個時代的驕傲,是優秀青年共產黨員的榜樣,她無悔的青春選擇,作出了令人景仰的時代回答必將芬芳而不朽。作為青年黨員的我們也該學習她的優秀品質,始終在工作中保持感黨恩、為人民的初心。尤其在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宏偉目標的緊要關頭,我們每名黨員都應該要從黃文秀同志身上獲得攻堅克難的鬥志和力量,求真務實、全力以赴打贏脱貧攻堅戰。我們要堅持忠於職守、擔當盡責,把自己的青春奉獻給黨和人民,在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奮鬥中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作為一名共產黨員和基層工作女幹部,我要以黃文秀同志為榜樣,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勇於擔當、甘於奉獻,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奉獻自己的青春,熱灑自己的汗血,全心全意做到為人民服務,在新時代的長征路上做出新的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