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教師文案

幼兒園了教案反思最新7篇

欄目: 教師文案 / 發佈於: / 人氣:1.29W

好的教案會使得課堂教學事半功倍,教案是教師為實現具體的課程教學目標,本站小編今天就為您帶來了幼兒園了教案反思最新7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幼兒園了教案反思最新7篇

幼兒園了教案反思篇1

活動設計背景

讓幼兒瞭解基本的交通規則,進行安全教育。

活動目標

1、認識紅、黃、綠燈,瞭解基本的交通規則,知道遵守交通規則的重要性。

2、通過參與情境遊戲活動,理解紅綠燈的作用,進行安全教育。

3、從小樹立遵守社會公德的好品質,增強自我保護意識。

4、遵守社會交通規則,不做“禁止”的事。

5、加強幼兒的安全意識。

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認識紅、黃、綠燈,瞭解基本的交通規則

2、難點:理解紅綠燈的`作用

活動準備

紅、黃、綠燈圖片,多媒體課件。

活動過程

一、創設情境:教師出示紅、黃、綠三個圓片,讓小朋友猜猜你想到了什麼?引出活動主題,跟着小不點一起來認識紅綠燈。

二、認識紅綠燈:

看視頻課件提問題:

1、小不點他們來到了哪裏?那麼多車,要是撞上怎麼辦?

2、紅綠燈是做什麼的?

3、紅綠燈是怎麼指揮交通的?

4、看看小不點他們在路口又有什麼發現?

5、你們知道什麼是紅綠燈和斑馬線了麼?

教師小結

小朋友坐車或行走時要注意自己的安全,要看紅綠燈,綠燈可以走,紅燈不能走,過街的時候要走斑馬線,如果沒有紅綠燈的地方,要兩邊看一看,沒有車子才能過,要慢慢走,不能亂跑。爸爸媽媽在要牽着爸爸媽媽的手。

三、遊戲:紅燈停、綠燈行

玩法:老師當交通燈,一隻手拿紅燈,一隻手拿綠燈。其他小朋友開着車子過“馬路”時看紅綠燈,綠燈往前開,紅燈停下來,如違反罰停玩遊戲一次。

四、學習兒歌:紅綠燈

活動反思

本節活動主要是從幼兒的興趣引導,先激發幼兒興趣,從而認識事物,在參與到遊戲中領悟。

活動中幼兒積極參與,學習氛圍濃厚,大部分幼兒都能在玩中認識到遵守交通的重要性。

不足的地方就是,有一小部分幼兒只注重於玩的過程,而沒能在過程中認識到遊戲的真正意義。所以,如果再重新上這節課,我會在遊戲中多讓幼兒討論,讓他們自己去傾聽領悟。

幼兒園了教案反思篇2

活動目標:

1、認識比較高矮、粗細,能夠按高矮、粗細給10以內的物體排序。

2、感知物體高矮的不變性和相對性,嘗試用不同感官比較物體的高矮、粗細。

3、瞭解數字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初步理解數字與人們生活的關係。

4、培養幼兒對數字的認識能力。

活動準備:

1、圓柱體形狀的積木(高矮不一)。

2、兩個粗細不一的易拉罐。

3、每組一筐粗細不同的瓶子(數量為1~8個,其中有兩個一樣粗、兩個一樣高)。

4、幼兒用書。

活動過程:

一、比較高矮,感知高矮的不變性和相對性。

1、感知高矮的不變性。

(1)教師先請一名幼兒和自己站在一起比高矮。提問:我們倆誰的個子高?你從哪裏看出來的?(兩人並排比,誰高出一部分,他的`個子就高)

(2)教師和幼兒站在不同高度的位置上進行比較(幼兒站在椅子上,高於老師),提問:現在比比看誰高,誰矮,為什麼?

(3)提問:你們發現了什麼應該怎樣比高矮?(物體底部要對齊比較)

2、感知高矮的相對性。

(1)教師請一名幼兒甲和自己比高矮,再請另一名幼兒乙(乙要比甲矮)和甲比高矮。

(2)提問:怎麼一會説甲矮,一會又説甲高呢?到底甲是矮,還是高?

3、尋找發現

(1)提問:想一想,在我們的周邊環境中,什麼東西高?什麼東西矮?

(2)教師任意出示一個物體(如書,筆筒),請幼兒在教室內找出比它高或者矮的東西。

二、出示兩個高矮,粗細不同的瓶子,引導幼兒交流比較粗細的方法。

教師:

1、這2個瓶子有什麼不同?(高矮不同,粗細不同)

2、你怎麼知道這2個瓶子粗細不一樣呢?

3、除了用看的方法,還有什麼方法可以比較粗細呢?(重疊擺放觀察,用手觸摸感覺,用線圍圈等)

三、尋找發現。

1、從身邊的物品中找出幾樣東西,比一比,誰比誰粗,誰比誰細。

2、教師任意説一個物體(如桌子腿),幼兒在活動室內找找比他粗或細的東西。

3、找一找身上哪些部分粗,哪些部分細,嘗試按粗細給他們編號。

四、按高矮、粗細順序給瓶子排隊。

1、每組一筐高矮、粗細不同的瓶子(數量為7~8個,其中有2個一樣粗、2個一樣細、2個一樣高),請幼兒比一比誰高誰矮、誰粗誰細,鼓勵幼兒用不同的方法比較。

2、請幼兒按高矮給這些瓶子排隊,想一想一樣高的瓶子應該怎樣排。

3、每組幼兒説説是按什麼順序給瓶子排隊的。

4、兩人結伴,拿取3~4個瓶子,一人閉上眼睛按高矮或粗細給這些瓶子排排隊,另一幼兒檢查。

五、教師引導幼兒做幼兒用書上的練習。

六、請幼兒找找教室外還有哪些東西可以比較高矮、粗細。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由於我準備的教具都是幼兒平時生活中可見的,而且接觸比較多的,所以幼兒非常感興趣,抓住幼兒的興趣特點我展開本次活動的重點就是粗細和高矮是具有相對性的,經過了幼兒自身的比較,也讓他們更深刻地理解了相對性這一抽象的概念,活動中,幼兒的積極性很高,活動氣氛很好。

幼兒園了教案反思篇3

目標:知道太陽是個大火球,能發出很強的光和大量的熱;初步懂得太陽與人、動物、植物的`關係;激發幼兒的探索慾望,培養幼兒對自然的興趣。

準備:墨鏡、塗上墨汁的膠片若干;放大鏡、火柴棒若干;

實施:

一、集中活動

1、帶領幼兒到室外觀察太陽:太陽是怎樣的?為什麼要用墨鏡看太陽?

2、分別讓幼兒站在陰暗處和陽光下感受太陽的温暖

3、户外聚光實驗:放大鏡在陽光照射下,慢慢向上或向下調整,直到聚成一個小光點,然後將火柴頭放在光點下,看看到底會出現什麼現象?

二、討論活動

1、請幼兒將自己實驗的發現介紹給大家。

2、討論太陽與人和動植物的關係。

3、小結:如果沒有陽光,植物便無法生長,動物便會缺少事食物,也就無法生存,所以動物也需要太陽,人和動物一樣也離不開太陽,人體曬了太陽才會更健康。

4、介紹太陽能用具,鼓勵幼兒思考,激發幼兒好好學習,開動腦筋,以後長大了讓太陽能的作用發揮得更大。

三、學習兒歌:《太陽》

幼兒園了教案反思篇4

活動目標:

通過多種平衡凳遊戲,發展幼兒的靈敏、力量和速度,同時提高他們的分析判斷力、思考力和創想能力。

讓孩子知道生病了,不怕打針吃藥,做個勇敢的孩子。

活動準備:

平衡凳10個

活動過程:

一、幼兒坐成一行,面對教師,玩《搶位》遊戲。

1、當聽到哨聲後,幼兒快速起立,換坐至相距4米遠的另一排長凳上。

2、聽到語言提示後,幼兒快速站立,再次換位。

3、聽到擊掌聲時,換位。

4、區分有效和無效口令拍掌三次為有效移動信號。

5、用眼睛來區分,三個手指為有效移動信號。

6、請幼兒用眼看,耳朵聽,腦袋想,有效地區分各種干擾信號,例如口令擊掌1至2次,伸出兩個手指等,但有效信號仍是伸三個手指或擊掌三次。

7、綜合運用各種信號,但只有跺腳才是移動信號。

二、幼兒仍保持原對形,繼續玩平衡凳遊戲

1、將平衡凳的數量適當減少,促使幼兒們相互照顧,以便全體都坐在平衡凳上。

1)每次換位後,均減少一個平衡凳,鼓勵幼兒想到他人,能在僅剩的凳面上坐下來。

2)僅剩一個平衡凳時,要求全體幼兒開動腦筋

2開始不提示,讓全體幼兒嘗試

3適度提示,以站立姿勢來嘗試

4提示幼兒應多想到同伴,採取緊貼和側站的方式,增加空間,完成任務。

三、幼兒休息,教師將平衡凳排列成相距半米至一米的縱向障礙

1、幼兒以行走的姿勢跨越障礙

2、幼兒以小跑的姿勢跨越障礙

3、幼兒以快跑的姿勢跨越障礙

4、將幼兒分成若干組採取自己較喜愛的動作過障礙

四、幼兒繞場慢跑放鬆後回班教改心得:

一物多用,能促使師生共同開動腦筋,創想出豐富多彩的活動方法,還能提高活動課的密度,減少搬運和佈置器材的時間,值得倡導。

遊戲反思

搶椅子游戲是我們傳統民間遊戲中流傳非常廣泛的一個遊戲,遊戲不受時間、地點、人數的限制,操作性強。但是如果長時間使用一種規則進行遊戲的話幼兒也容易產生厭倦心理。為了增強遊戲的趣味性和持久性。我在原有遊戲的基礎上進行了一些創新,注入了一些新的元素,將一種遊戲演變出多種玩法,讓搶椅子游戲的更豐富、更好玩、更能調動起幼兒的興趣點。從整個遊戲過程來看,幼兒積極投入,興趣高漲。在玩遊戲的過程中發展了幼兒的走、跑、跳等基本動作,提高了幼兒動作的靈敏性和協調性,同時鍛鍊幼兒的平衡能力和快速反應能力。讓幼兒充分體驗到了椅子游戲的快樂。

幼兒園了教案反思篇5

活動目標:

1、初步學習2/4拍節奏,能表現ⅹ、ⅹⅹ和ⅹ—等節奏;

2、感受音樂的強弱變化,初步學習用瓶罐表現音樂的強弱並有節奏地為音樂進行伴奏

3、樂於大膽探,體驗集體音樂活動的樂趣。

4、欣賞歌曲,感受歌曲活潑有趣的特點。

5、讓幼兒感受歌曲歡快的節奏。

活動準備:

1、不同的瓶瓶罐罐若干

2、節奏卡片“ⅹ”和“ⅹⅹ”若干,火車圖片一張

3、《大貓和小貓》伴奏音樂及節奏譜一張

活動過程:

一、認識節奏“ⅹ”、“ⅹⅹ”和“ⅹ—”。

1、簡單的節奏練習。

師:請小朋友們拍拍手,和老師一起來歡迎爺爺奶奶、爸爸媽媽的到來吧!

ⅹ ⅹ︱ⅹⅹ ⅹ︱ⅹ ⅹⅹ︱ⅹⅹ ⅹⅹ︱ⅹ ⅹ︱ⅹ —︱

師:今天呢,我們班還來了一列節奏小火車。看看他給我們帶來了什麼吧!

這是“da”(出示卡片“ⅹ”);手牽手的是“dada”(出示卡片“ⅹⅹ”);而跟着一條小尾巴的是da 2;

師:(出示全部節奏卡)老師先來完整念一遍吧!

幼兒跟念節奏,教師提醒幼兒“dada”要唱的快一些。

2、變換節奏卡,幼兒認讀。

師:節奏小火車還會變隊形呢。(教案網)看看誰能念出這列節奏小火車。(請個別幼兒認讀,表揚完整念出節奏地幼兒)

3、引導幼兒幼兒用身體表現節奏。

師:除了拍手,我們還可以怎麼表現這些節奏呢?

師:我們一起跟着節奏來拍拍肩(跺跺腳)吧。

二、試用歌曲《大貓和小貓》練習2/4拍節奏

1、教師示範演唱歌曲《大貓和小貓》。

師:(出示小貓圖片)節奏小火車還帶來了兩隻小貓呢。快打個招呼吧!我是一隻大貓,我的聲音很大,喵喵喵喵喵;我是一隻小貓,我的聲音很小,喵喵喵喵喵。

2、教師出示節奏譜,邊唱邊演示一遍打節奏。

3、教師啟發幼兒探索合適的力度分別表現大、小貓的形象。

師:大貓聲音大大,我們可以拍的響一些;小貓聲音小小的,我們可以輕輕地拍。

三、自由探索瓶罐打擊樂器,激發幼兒演奏的慾望。

1、瓶罐寶寶聽到小朋友伴奏的這麼好聽,它們也想來唱歌了。請小朋友們和瓶罐寶寶玩一玩吧!

2、探索節奏快慢與瓶罐演奏的關係

師:我們的罐子來表演“ⅹ”、“ⅹⅹ”和“ⅹ—”,可以嗎?

“dada”的時候要快一點還是慢一點呢?

3、探索節奏強弱與瓶罐演奏的關係

師:我們想用瓶罐寶寶學學大貓叫,怎麼辦?(用力搖)

那怎麼學小貓叫呢?(輕輕搖)

4、播放歌曲,教師示範演奏一遍。

四、瓶罐演奏會。

1、瓶罐演奏會馬上要開始了,瓶罐寶寶們準備好了嗎?大貓出來了,記住,大貓的聲音是大大的,讓我們先來試一試吧。聽,小貓出來了,小貓的聲音是小小的,可要記牢哦!

2、教師放慢速度哼唱歌曲,指揮幼兒用瓶罐打擊樂器演奏歌曲。

3、分組演奏,請男孩子來當一當大貓,女孩子當一當小貓。看教師指揮演奏歌曲。

五、送瓶罐寶寶回家。

1、剛才瓶罐寶寶和我們玩了這麼久,玩累了,讓我們哄它們睡覺吧。播放歌曲《小星星》,幼兒輕輕地撫摸瓶罐寶寶,使其不發出聲音。

2、我們送它們回家吧,記住可別吵醒它們。幼兒將瓶罐送回籃子。

3、外面還有很多空瓶罐,它們也想變成會唱歌的瓶罐寶寶。小朋友讓我們去找一找,收集更多有用的空瓶罐吧!

六、延伸活動

1、把幼兒收集的瓶瓶罐罐投放到美工區,讓幼兒動腦動手變廢為寶

2、把製作好的瓶罐打擊樂器投放到表演區,讓幼兒繼續練習打擊樂活動。

活動反思:

在生活中整合《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頒佈以來,“在生活中整合”已經成為幼兒園課程改革的一個殼點。本次活動就力圖體現“生活化”和“整合性”。

1、來自生活——突出一個“趣”字。

瓶子是寶寶喜歡的東西,搖一搖、滾一滾、踢一踢、蓋一蓋、敲一敲、裝一裝等,寶寶對瓶子可以説有一份特殊的感情,因此選擇瓶子來組織本次活動帶有濃郁的生活氣息,也給寶寶的學習帶來了樂趣,能寓教於樂。

2、通過生活——突出一個“活”字。

首先是體現了泛靈論的思想。寶寶年齡小,對世事萬物都賦予生命的氣息,在寶寶眼裏,一切東西都是有生命的,是活生生的。在本次活動中我針對寶寶的這個特點,設計了以下環節的活動,例如把瓶子變成了娃娃,讓寶寶比較瓶子的身材、給瓶子戴帽子、餵食物、讓瓶娃娃唱歌、給瓶子貼上簡單的圖形變成讓它可愛的小老鼠等。在寶寶的眼裏,瓶子真正成了一個活靈活現的有生命的東西。

其次是體現了領域整合的靈活性。培養完整的人是現代教育提出的新思想,實踐也證明,孩子是不可能純粹單面地受教育和成長的,孩子年齡越小,學科的影子就要越淡。課程的整合可以指導和幫助幼兒從小完整地觀察、認識世界,進而去把握整個世界。因此,本次活動以“瓶子”為主線,以寶寶熟悉和喜愛的“貓”為主角、以“音樂活動”為主要表現形式,靈活整合各個領域的知識,如音樂中的打擊樂與歌唱表演;數學中的形狀、點數、配對;科學中的聲音大小與用力大小的關係;健康領域的喂娃娃吃東西;美術中的粘貼製作;社會領域的禮貌、環保教育;語言領域的英語複習、反義詞練習等等。整個活動力求自然流暢,有血有肉,體現整合的靈活性,而不是牽強附會。

3、迴歸生活——突出一個“動”字。

生活是動態的,幼兒的活動不僅要注重“活”,更要體現“動”。在新課程中,“動”表現為學生真正的動手動腦,強調“體驗性”,而且,年齡越小的孩子,越強調在體驗中學習。因此,在本次活動中,我給寶寶準備了充足的學具,讓寶寶用眼睛看,用耳朵聽,用嘴表達,用手操作,用自己的身體去親身經歷,用自己的心靈去感悟。從本次活動也可以看出,寶寶是不斷地在動中學,在做中學,在用中學,在玩中學,在快樂中學。

4、高於生活——突出一個“情”字。

課程僅僅迴歸於幼兒的生活是不夠的,還必須高於幼兒的生活。本次活動通過寶寶與瓶子多種形式的互動,突出了生活中的“情”字。生活是充滿感情的,沒有情調的生活會索然無味。本次活動的“情”主要體現在激發寶寶熱愛生活的情感上:讓寶寶在潛意識裏感受到生活的情調——既然不起眼的瓶子就能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如此多的快樂和啟發,那麼生活中的一木一石、一碗一筷更能給我們的生活增添樂趣,從而讓寶寶更加熱愛生活,也對形成寶寶積極健康的心理,養成其積極樂觀的個性非常有利。

幼兒園了教案反思篇6

活動目標:

1、香蕉的外貌特徵與生長特徵。

1、 嘗試掌握棉籤繪畫的技能,能獨立完成畫作。

2、喜歡參與活動,體驗寫意繪畫的樂趣。

活動準備:

1、 ppt香蕉的圖片

2、 顏料,抹布,瓶蓋若干,白紙若干。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

師:你們有喜歡吃的水果嗎?

夏老師最喜歡吃的水果是香蕉,你們喜歡吃嗎?

二、 出示ppt

師:我這裏有一些特別漂亮的香蕉,請你們來看看。

它們長什麼樣?長的像什麼?

出示“站”起來的香蕉。

這個香蕉怎麼了?像什麼呢?

三、 介紹材料

師:今天夏老師帶了一個神奇的工具來幫助我們畫香蕉,讓我們一起看看。

(出示棉籤和卡紙)

用棉籤怎麼畫香蕉呢?你們覺得應香蕉吧!

(邊講述畫法邊在幼兒眼前完成畫作)

四、 幼兒作畫

(教師巡迴指導作品)

五、欣賞幼兒作品

師:誰願意來説説你畫的香蕉?

(師幼共同欣賞作品)

反思:

香蕉是我們生活中常見的水果,平時在我們幼兒園裏也能吃到。所以當我出示圖片時,孩子們都很興奮:老師,這是香蕉。問到香蕉的樣子,孩子們也是能夠很清楚的説出來。問到像什麼?孩子們的想象力也有了一點侷限,都是小船,黃黃的,再沒有其他的了。為了讓孩子們能夠發揮更多的想象力,我起了一個頭,彎彎的香蕉像飛鏢一樣,開始我還擔心孩子們不認識飛鏢,只聽到孩子們馬上説:老師,飛鏢飛出去會回來的。接下去,孩子們的思維就慢慢打開了,有的説像滑滑梯、蹺蹺板,黃的顏色像月亮等等。這次的繪畫作品我放到了卡紙上,顏料不容易印出來,看到這次的作品,孩子們已經掌握了棉籤畫的能力。也能夠很清楚的畫出自己想要的東西了。

幼兒園了教案反思篇7

活動目的:

1、掌握簡單的用筷子的技能,並能按意願選擇材料進行遊戲。

2、體驗參與娛樂遊戲的樂趣。

3、發展幼兒手部動作的靈活性。

4、安靜傾聽同伴的講話,並感受大家一起談話的愉悦。

活動準備:

筷子若干、竹筒4只、花生、黃豆、沙包、彈珠若干

活動過程:

一、出示筷子

1、 這是什麼?你們平時都用它做些什麼?

2、 筷子除了可以吃飯,還可以做很多遊戲,你們有沒有用筷子做過遊戲?

3、 筷子還可以做哪些遊戲?

二、自由選擇、結伴遊戲

1、 導入語:今天老師給你們準備了許多筷子和好玩的`玩具,我們一起來和它們做遊戲。

2、 觀察場地和材料:分三塊場地(一塊是地毯,上面放有許多筷子;第二塊場地上放有筷子和竹筒;第三塊場地上放有花生、赤豆、沙包、彈珠和筷子。)

3、 幼兒自由選擇場地和材料進行遊戲

三、交流討論

請三組的幼兒分別介紹自己和筷子是怎麼做遊戲的。

四、幼兒再次遊戲

鼓勵幼兒學一學其他同伴的方法,與筷子和其他玩具一起做遊戲。

活動反思:

1、 能利用生活中常見的筷子進行活動,既方便又簡單也很實用,很貼切農村的鄉土特色。

2、 設計的活動能符合中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和動作發展的水平,有利於幼兒手部小肌肉和創造性思維的發展。

3、 幼兒在活動中也能大膽地和同伴交流,將自己的玩法與同伴分享,氣氛活動,孩子也很積極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