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教師文案

樹的腳教案推薦7篇

欄目: 教師文案 / 發佈於: / 人氣:5.12K

教案在起草的過程中,老師需要注意講授內容要點,寫教案是教師提高自己教學能力的重要方式之一,下面是本站小編為您分享的樹的腳教案推薦7篇,感謝您的參閲。

樹的腳教案推薦7篇

樹的腳教案篇1

活動目標:

1、用自然的聲音學唱歌曲《水果歌》,練習唱準音樂旋律

2、遷移自己的生活經驗,用不同的水果名稱替換歌詞

3、在歌唱過程中感受單個字重複演唱的快樂

活動準備:各種常見水果的圖片,節奏圖譜一張

活動過程:

一、導入部分

1、你看見過哪些水果?(根據幼兒的回答出現相應的水果圖片)

2、在這些水果中,你最喜歡吃哪種水果?為什麼?

二、感受新歌的旋律

今天,這麼多的水果要來唱演唱會,請你聽一聽,老師唱了些什麼?誰第一個出來唱歌?

1、教師演唱第一個水果:我唱的是誰?請小朋友把圖片找出來。蘋果的歌詞中,你最喜歡哪一句呢?它是怎樣唱的?(幼兒與教師一起演唱單字重複的一句)

2、教師演唱第二種水果:運用同樣的方法引起幼兒學唱的興趣。

3、第三種與第四種水果一起唱。

4、教師小結:原來,水果中單個的字也可以用來唱歌,而且非常有趣。

三、學習新歌

1、教師輕輕地完整唱一遍。

2、幼兒演唱。

3、根據圖譜的提示感知第一段、第三段與第二段、第四段結束時時值的不同,請幼兒根據教師的提示進行正確的演唱。

4、演唱、分男女進行演唱。

四、創編歌曲

1、你覺得還有哪些水果也會來唱歌?它會怎樣唱?

2、根據幼兒的回答貼上相應的圖片:後面單個字會唱什麼?

3、完整演唱幼兒創編的歌曲。

樹的腳教案篇2

活動目標 1、能自然、輕快地演唱歌曲,掌握滑音的唱法。

2、初步學習説唱形式的演唱方法,活動中會控制自己的歌聲。

3、能大膽運用表情、動作表現歌曲詼諧、幽默的特點。

活動準備 《老鼠畫貓》歌曲音樂、圖譜一張。

活動過程

一、談話引入 1、師:小朋友們見過老鼠嗎?老鼠是什麼樣子的?見過貓嗎?貓又是什麼樣子的?我們來聽一聽歌曲裏的貓是什麼樣的。

2、教師合着伴奏完整範唱一遍。

二、學唱歌曲 1、出示圖譜,幫助理解歌詞。

師:小老鼠畫了一隻什麼樣的貓?

2、引導幼兒看圖譜演唱歌曲。

3、幼兒聽音樂找歌曲裏的滑音,用標記符號在圖譜上標出滑音的位置,學唱滑音。

4、出示反覆記號,合着鋼琴伴奏完整演唱。

三、用歌表演形式表現歌曲詼諧、幽默的風格

師:我們也來噹噹小老鼠,一邊唱一邊跳起來,要把小老鼠得意、高興的樣子給唱出來、表現出來,行嗎?

四、活動結束 聽音樂,邊表演邊走出活動室。

核心理念:童趣 杭州市安吉路幼兒園 蔡偉玲 劉甜甜

歌曲內容富有童趣,幼兒愛唱、喜歡唱。《老鼠畫貓》是一首曲調歡快、活潑,歌詞通俗易懂、充滿童趣的兒童歌曲。歌曲中的“老鼠”和“貓”是幼兒所熟知的,與傳統印象中的貓抓老鼠不同,歌曲中的老鼠變成了得意洋洋、高高在上的“王者”,而貓卻變成了眼睛小、爪子少、鬍子翹、永遠也抓不着老鼠的“弱者”,這對於愛看《貓和老鼠》動畫片的孩子們來説,是相當有趣的。選擇這個活動除了考慮到動物形象貼近幼兒生活外,歌曲的曲調、歌詞的趣味性和遊戲性都較強,這些恰恰迎合了幼兒活潑、天真,同時又性格各異的特點。幼兒能夠從這首歌中體驗到小老鼠那種實現願望的得意與滑稽。

圖譜設計富有童趣,幼兒愛看、喜歡看。這首歌的特點是:形象性強,有情有物;童趣性強,活潑輕快。教師根據大班幼兒的心理和視覺特點,設計了具有濃郁生活氣息和天真爛漫兒童味的一組圖譜。例如老鼠的形象是一個肥頭大耳、圓眼炬亮的側面圖,貓的形象則是一個小嘴小腦袋、一臉傻氣的正面圖。這樣一組圖譜,直觀地幫助幼兒理解了這是一隻眼睛小、爪子少、鬍子翹、永遠也抓不着老鼠的“貓”。富有童趣的圖譜不僅解決了幼兒學習歌詞的難度,而且還讓幼兒明確了角色,啟發了聯想,為下一步的活動做好了準備。

動作設計富有童趣,幼兒愛學、理解快。在本次活動目標中還有對滑音的掌握,但滑音這一專業術語難以讓幼兒理解和記憶。怎樣讓幼兒學習和掌握滑音呢?教師事先了解到大多幼兒有玩過滑板的經驗,於是就先從聲音上作引導:貓再也抓不到老鼠了,小老鼠很得意,得意得就像踩着滑板,“so——”地滑出去了。“so——”這一聲音比喻,既形象又富有趣味地表現了滑音裏音調的變化;玩滑板時雙腳會向着同一方向滑出,我們就用雙臂滑指右上方的動作表示滑出去的動作。擬聲和動作的結合,使得幼兒更加積極地參與到活動中來。

教師充分理解教材內容,然後從童趣出發選擇有效的教學策略,幼兒就成為了音樂活動的主人。

樹的腳教案篇3

【教學設想】

能用自己的話説清楚古詩的意思。會背誦課文。體會農民伯伯勞動的辛苦,糧食來之不易,初步養成尊重勞動、愛惜糧食的思想感情和行為習慣。

【教學過程】

1.啟發談話,揭示課題。

我們吃的米飯哪裏來的?

看課文插圖。你們看,我們吃的米飯就是農民伯伯辛辛苦苦勞動出來的。(出示課題《鋤禾》)

2.教學“鋤禾”。禾:禾苗,各種作物的幼苗。(插圖上畫的是玉米苗。)

鋤:翹舌音。不要讀成“cú”,左中右結構,鋤頭的鋤,課文中指的是動作。

誰能説説“鋤禾”的意思?(課文中指農民除草、鬆土)。

農民為什麼要為禾苗除草、鬆土呢?請小朋友們自由讀讀這首古詩,結合觀察插圖,想想這首古詩告訴我們什麼,你有哪些不懂的地方?

3.講讀詩句,學習字詞,理解內容。

(1)看圖。農民伯伯是在什麼時候鋤禾的?你從哪裏看出來?

讀一讀“鋤禾日當午”。理解“日當午”的意思:太陽當頭照,正是中午的時間。

看看圖,自由説説,想想“鋤禾日當午”的意思。

(中午,烈日當頭照。農民伯伯卻在地裏給禾苗除草、鬆土。)

(2)仔細看圖,你從哪裏看出農民伯伯很辛苦?(他熱的滿臉通紅,口乾舌燥,汗水不斷的從臉上一滴一滴的淌下來,滴到禾苗地下的泥土裏。)

讀一讀“汗滴禾下土”,講講“汗滴禾下土”的意思。(農民伯伯熱得汗水一滴一滴,不斷地滴到土裏)

(3)農民種糧這麼辛苦,你想到了什麼?(學生自由説説自己的想法。)

讀一讀“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誰知盤中餐”:有誰知道這碗裏的飯是從哪裏來的?

讀一讀“粒粒皆辛苦”教學“粒”“皆”“辛苦”

誰能説説“粒粒皆辛苦”的意思:一粒一粒都是農民辛苦勞動得來的。

(4)朗讀課文。

(5)用自己的話説説整首詩的意思。

4.用生字卡片鞏固、複習字詞。

5.用自己的話講講整首古詩的意思。

(1)同桌一個讀詩,一個釋詩。在交換。

(2)指名講講整首詩的意思。(説清楚,説通順。)

6.指導朗讀。

7.讀了這首詩你懂得了什麼?

(農民種糧很辛苦,糧食來之不易,我們要尊重農民伯伯的勞動,愛惜糧食。)

8.平時你是怎麼愛惜糧食的?(正面教育學生,表揚學生中愛惜糧食的好人好事。)

9.背誦課文。(形式多樣)

10.總結談話。

這首詩講了農民伯伯種糧食很辛苦,糧食來之不易。所以我們要尊重農民伯伯的勞動,愛惜糧食。

樹的腳教案篇4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進一步體會不確定現象的特點及事件發生的可能性的大小。

(二)過程與方法

經歷事件發生的可能性大小的探索過程,能根據試驗的統計結果進行判斷和推測,知道事件發生的可能性的大小與物體的數量有關,進一步體會隨機現象的統計規律性。能根據數據推測事件發生的可能性的大小,並初步感受事件發生的等可能性。

(三)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進一步培養學生的求實態度和科學精神。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通過試驗和推測,知道事件發生的可能性的大小與物體的數量有關。

教學難點:根據試驗的結果,確定試驗中相關物體的數量的多少。

三、教學準備

每組一個盒子(裏面裝有17個紅色乒乓球和3個黃色乒乓球),多媒體課件。

四、教學過程

(一)複習舊知,激勵導入

1.導入談話。

同學們,通過前面的學習我們知道了,生活中有的事情可能發生,有的事情不可能發生,事情發生的可能性也有大有小。今天這節課我們將進一步研究可能性的有關問題。

2.複習舊知。

(1)出示問題。(教師實物演示或ppt課件演示。)

(2)學生討論回答問題。

3.揭示課題。

(1)教師揭示課題:看來啊,同學們認為可能性有大有小,而且這個大小和物體的數量有關。到底是不是這樣的呢?今天我們將繼續研究這個問題。

(2)板書課題:可能性。

?設計意圖】在新課開始前設計小明摸球的問題情境,通過對這個問題的思考和討論,既引導學生複習了前面學習的事件的確定性與不確定性事件發生的可能性的大小的知識,又順勢導入了對事件發生可能性的大小和物體的數量有關這一新問題的研究。

(二)試驗猜想,探究新知

1.初步猜想。

(1)老師這裏有一個盒子,裏面有紅色、黃色兩種顏色的小球。如果從裏面摸球的話,猜一猜,摸到哪種顏色的球的可能性大呢?(教師實物演示或ppt課件演示。)

(2)教師提問:説一説,你為什麼這樣猜呢?

(3)教師:我們的猜測準確嗎?怎樣驗證呢?(教師組織學生集體討論。)

2.試驗驗證。

(1)通過之前的學習我們知道,僅憑猜測得到的結果不一定是準確的,要通過實際操作、摸一摸才能驗證。那麼,在摸一摸的過程中,我們要注意什麼呢?(ppt課件演示。)

注意事項:摸球的次數要足夠多;每次摸球前要將盒子裏的球搖勻;確定試驗記錄的方法;做好小組合作分工,有人負責摸球,有人負責記錄球的顏色

(2)學生分小組開始摸球試驗,試驗前請仔細閲讀試驗要求。(ppt課件演示。)

(3)請各個小組展示、交流試驗結果。

(4)統計各個小組的試驗結果。(ppt課件演示,現場收集數據,填寫統計表。)

3.總結提煉。

(1)總結。(ppt課件演示。)

①説説你們每次摸球,都摸出了哪些顏色的球?

②觀察這幾個組的統計數據,你發現各個小組的試驗結果都一樣嗎?有什麼共同點呢?

③想一想,為什麼每個小組都是摸出紅球的次數多,摸出黃球的次數少?盒子裏的紅球和黃球數量相等嗎?

④同學們都認為之所以摸出紅球的次數多,是因為盒子裏的紅球數量多而黃球數量少,是不是這樣呢?讓我們打開盒子來驗證一下!

(2)提煉。(ppt課件演示。)

①引導提問:通過剛才的摸球遊戲,你能得到什麼結論?(ppt課件演示。)

②歸納概括:看來,在每次摸球的時候,每個球都有被摸出的可能,每次摸出的球的顏色是不確定的,可能摸出紅球,也可能摸出黃球。紅球的數量多,摸出紅球的可能性大;黃球的數量少,摸出黃球的可能性就小。

4.深化小結。

(1)引發思考。(ppt課件演示。)

(2)教師小結:看來,可能性的大小和物體的數量有關。物體的數量越多,可能性越大;物體的數量越少,可能性越小。(ppt課件演示。)

?設計意圖】讓學生通過已有的知識經驗自行進行試驗,並通過對試驗數據的總結與對比,初步體驗和發現可能性的大小的規律。同時進一步認識到,只有根據試驗中獲得的數據去進行判斷才是有科學依據的,培養學生的求實態度和科學精神。

(三)實踐應用,反饋提升

1.基本練習。

(1)完成教材第46頁做一做第1題。

①教師談話:剛才通過試驗我們知道了,摸出兩種物體的可能性的大小與物體的數量有關,那三種物體的情況呢?可能性的大小是否也和物體的數量有關呢?

②出示問題。(ppt課件演示。)

③引導思考。(ppt課件演示。)

a. 想一想,可能會摸出什麼顏色的棋子?

b. 摸出哪種顏色棋子的可能性最大?

c. 你能設計一個試驗驗證你的猜想嗎?想一想,設計這個試驗時需要注意什麼?

d. 小組自主驗證。(摸一摸,驗證一下,做好記錄。)

e. 你的猜想對嗎?為什麼猜得這麼準確? 根據試驗,你得出了什麼結論?

(2)完成教材第46頁做一做第2題。

①教師談話:生活中應用可能性的地方是很多的,比如在拋硬幣的遊戲中就存在可能性的問題。

②出示問題。(ppt課件演示。)

③引導思考。(ppt課件演示。)

④拓展介紹。(ppt課件演示。)

2.變式、開放練習。

(1)完成教材第48頁練習十一第9題。

①出示問題。(ppt課件演示。)

②猜一猜硬幣可能在哪個盒子裏?

③統計猜的結果。(ppt課件演示。)

④觀察統計結果,你發現了什麼?為什麼?

(2)完成教材第49頁練習十一第10題。

①出示問題。(ppt課件演示。)

②交流塗色的結果。

③小結:這些塗色方法各不相同,但是它們的共同點是什麼?

?設計意圖】本環節讓學生應用可能性的大小與物體的數量有關這一數學知識去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在實踐運用中強化對隨機現象的統計規律的認識,提升學生的實踐操作、總結歸納以及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生活問題的能力。

(四)全課總結,提升認識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麼收穫?

(五)作業練習

完成教材第49頁練習十一第11題。

樹的腳教案篇5

目標:

1、學習手、膝着地向前爬的動作。

2、感受與同伴、老師一起遊戲的快樂。

準備:

1、用報紙捲成若干小棒。小豬的頭飾若干。

2、請一位小班幼兒學會做該遊戲。

過程:

1、請出小班幼兒扮演小豬,引起幼兒興趣。

師:小朋友看,今天誰來了?小豬怎麼了?為什麼小豬不開心?你們知道我是誰嗎?我是趕豬人。我是做什麼呢?你們看。

2、師扮演趕小豬的人,與該幼兒表演“趕小豬”。

提問:小豬跑的慢不?原來小豬跑的太慢了,所以才不開心。趕豬人是怎麼做的?(邊趕邊説:“小豬加油!”)後來小豬有沒有跑快起來?

3、請部分幼兒上來扮演小豬,老師扮演趕豬人,遊戲一遍。

師:你們想不想玩?那要爬的快哦!看哪隻小豬爬的最快。

4、請全體幼兒扮演小豬,集體遊戲數遍,每次遊戲後表揚最先回家的小豬。

5、請部分幼兒扮演小豬,另外一部分幼兒扮演趕豬人進行遊戲。

樹的腳教案篇6

預設目標:

1.能根據自己收集的線條進行花瓶設計。

2.在遊戲中有一定的規則意識。

準備:

1.各種大小的罐子,顏料、筆等工具。

2.幼兒收集的線條資料,以及教師預設的.線條。

過程:

一.導入

1.今天有的小朋友已經為花瓶坊收集了一些有關線條的知識,我們先來看看有

哪些線條?我把你們收集到的線條畫在了這張紙上,那等會我們就要用這些線條來製作花瓶。

2.另外,在上次遊戲中,我們發現有的小朋友沒能很好的遵守規則,比如:隔

太陽班的金浩洋小朋友自己在飯店裏工作,卻在顧客吃飯的時候進行搗亂,使得顧客很不滿意。那麼,説明我們在遊戲中擔任了角色,就要怎麼做呢?

二.幼兒遊戲,教師指導

1.重點指導花瓶坊的幼兒製作花瓶。

2.觀察本班幼兒是否能自律遊戲。

三.評價

1.作品展示:請花瓶坊的小朋友來介紹一下自己的新作品。(提出問題或建議)

2.照片評價:剛才在你們遊戲的時候,陸老師為我們拍下了遊戲的一些場景,

我們來看看這些照片,再説説你的發現?

樹的腳教案篇7

教學目的

品味散文式的格調和詩歌般的意境/體味人物對話

教學重點

1.景語和情語。

2.人物對話和景物描寫。

教學難點

1.散文式的格調。

2.詩歌般的意境。

教學方法

研讀、品味、思考

教學過程

一、品味語??

小説語言質樸、明麗、流暢、耐人尋味。要着重品味人物的對話描寫。可以“話別”一席話為例。這段對話,妻子察言觀色,緊問不放,丈夫支支吾吾,閃爍其詞;一個機敏多情,一個憨厚純樸,而他們的共同之處,又是愛家愛國,深明大義。另外還有五個青年婦女商量探親的對話,尋夫時的説笑,脱險後的一番議論,都各具特色,寫出了白洋澱兒女特有的風貌,將人物個性表現得淋漓盡致,值得玩味。

二、討論文章中的幾個問題

①在抗日戰爭的大背景下,有許多英雄題材可以寫,為什麼偏偏要寫一組普通的農村婦女?

提示:中國婦女起來之日,就是抗日戰爭勝利之時;婦女的情感更加細膩、更加豐富;婦女尚且如此,何況武裝起來的男人?……

②為什麼這組婦女連姓名都沒有?

提示:中國長期處於封建社會,婦女的地位低下,甚至連自己的姓名都沒有,出嫁的女子就歸屬於丈夫家,以丈夫的名字稱呼她,如“水生嫂”。他們只管家務,侍候老人孩子,織布、紡紗,還要參加一定的勞動,她們辛勤地建設着自己美好的家園。比較起來,她們的生活閉塞、觀念陳舊、眼界短淺、相對比較自私……可是就連社會地位極低、觀念陳舊的婦女們都勇敢地組織起來、武裝起來,保衞自己的家園,中國的抗日戰爭怎麼能不勝利呢?

③塑造這組羣像主要運用了哪些手法?

荷花澱(.)..由收集及整理,轉載請説明出處

提示:主要是通過動作性很強、抒情性很強的對話來表現人物豐富的內心世界和鮮明的個性。

④結尾寫婦女們的哪些變化?有什麼典型意義?

提示:婦女們從思念親人,探望親人,到遭遇敵人,親眼看到子弟兵們與敵人的鬥爭,她們深受教育和鼓舞,進而組織起來、武裝起來,保衞自己的家園。這正是中國人民團結抗戰的真實寫照。

三、把握小説中的環境描寫特色。

孫犁小説被稱為“詩體小説”,他是用散文詩的語言在寫小説,他善於營造詩一般的意境。如開頭描寫水生嫂編席子的場面,那語言簡潔、動聽、優美。學習時要注意思考,這一段描寫有哪些作用。

四、作業:生活中有很多美,需要我們去發現、去挖掘、去描述。選擇大家熟悉的一個或幾個景點,嘗試着做詩意化的描寫。

Tags: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