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教師文案

畫楊桃教學設計一等獎反思5篇

欄目: 教師文案 / 發佈於: / 人氣:8.39K

教學設計反思在完成的過程中,小夥伴們知道有哪些值得當心的地方嗎,我們在擬訂的過程中,需要保證內容完整,本站小編今天就為您帶來了畫楊桃教學設計一等獎反思5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畫楊桃教學設計一等獎反思5篇

畫楊桃教學設計一等獎反思1

我在備《畫楊桃》第一課時導入新課我是這麼設計的,開始出示楊桃的圖片,問學生這是什麼果實,然後教師介紹楊桃,進入新課。可是在講這節課之前我忽然想到我們這個地方叫獼猴桃也稱楊桃,同學們肯定把二者弄混淆了。於是導入新課我做了改動,問:“你們吃過楊桃嗎?”有很多同學舉起手來,“那誰能給大家介紹一下楊桃呢?”同學們積極發言,説外形,説顏色,説味道,説裏面的果實等等。果然,不出我所料,同學們情緒高漲,但都把羊桃當作獼猴桃了。這時我説,同學們説的其實是獼猴桃,而我們今天學的內容確是……接着,我開始根據資料介紹楊桃,並出示羊桃的圖片。這時,同學們才恍然大悟,同時,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很快被調動起來了。由此我感到學生從現實生活出發對事物進行對比、領悟要比教師平淡的敍述效果好得多。

在找出全文自然段時同學們發生了爭議,有的説18個,有的説19個,一時出現混亂現象,正好下一個環節是朗讀課文,我提了一個建議,咱們按座位讓同學分自然朗讀,即“開火車”,然後數數有多少人讀,同學們立刻靜下來,從譚禹開始依次讀了起來,這次同學們聽得格外認真,讀完一數正好19個同學讀過,那就是19個自然段。通過這次讀課文我還發現自己在教學中需要改進的地方,以前朗讀課文一般是找舉手的學生讀,不舉手的同學除了齊讀很少有展示自己的機會,這次19個同學當中有的讀得好,有的讀得結結巴巴,有的聲音很小,幾乎聽不見。總之,讀的效果參差不齊。這是我教學的失誤,沒有給這些同學朗讀的機會。今後在課堂上要面向全體,指導鼓勵那些讀得不好的學生準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文章,在教學中真正做到要面向全體學生,面向全體學生的每一個方面。

畫楊桃教學設計一等獎反思2


這篇課文通過畫楊桃這件事,讓學生懂得了看問題或做事情的時候,不能憑空想象,要堅持科學的思想方法,一切從客觀存在的時間出發,實事求是,不要輕下結論。

本課我採用從楊桃入手,談談自己對楊桃的瞭解,然後讀課後資料袋,加深對楊桃的理解。接下來抓“畫”字,誰畫楊桃?發生什麼事情?老師怎樣引導學生明白我畫的楊桃為什麼像五角星?最後重點理解老師説的話。在本節課中,學生能自己讀書從文中尋找答案,而且能和同桌進行交流。對於老師的話能根據課文內容説出自己的理解,但是深入體會學生説的不到位,有一個孩子在老師的引導下,説出做事要從實際出發,做人也要從實際出發。為了記住老師的話當堂背誦,效果很好。學生能投入背誦,速度很快。

對於本課的寫法,學生在自己的閲讀基礎上沒有體會出,但是在老師的鋪墊下明白了是前後照應。我叫男同學讀父親説的話,女同學讀老師的話,發現了什麼?認真的孩子就立刻知道了兩段話意思相同,就是首尾呼應。

每節課只要教師能多關注學生,相信在老師的引導下就有進步。

畫楊桃教學設計一等獎反思3

《畫楊桃》這篇課文通過畫楊桃這件事情讓學生理解“是什麼樣,畫什麼樣”的道理,也就是要實事求是,並且要明白同一個事物從不同角度看會有不同結果。如何讓學生通過學習感受這一道理,在教學中我注意以下方面:

一、角色朗讀,理解內容

這篇課文裏的對話很多,在這節課上,我是通過讓學生自己找出在看到“我”的畫後,老師和同學們的各自反應,重點找出他們説的話,動作和神情,通過不同的態度進行對比,體會人物的內心活動,藉此對學生進行朗讀指導,讀好人物的話。尤其是同學的兩次回答,第一次回答:“不像!”“像五角星!”,第二次回答:“不……像。”“像……五……五角星。”兩次回答內容相同,但是語氣卻不同,這裏既培養學生的朗讀能力,又讓學生深入體會人物的內心,從中理解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變化。在朗讀中,還有的同學還帶上了表情動作,如:嘲笑時,有哈哈大笑的,有嘻嘻笑的;有偷笑的;在慚愧時,有幾個同學甚至感覺到像自己做錯事情一樣,邊説邊把頭低下來,一股難為情的樣子。這一環節中,學生在課文中找得很準確,而且在朗讀時孩子們的語氣很到位,達到了對學生文字理解和朗讀的訓練目標。並且我發現以這種形式學習,孩子們很開心,很有興趣。並且願意積極學習配合。

二、抓關鍵段,理解道理

老師的話是本文的重點,也是難點。在教學中,我先引導學生理解老師説的每句話的意思,通過分析,學生明白了老師話中藴含的道理。人們要做到“是什麼樣,畫什麼樣”,“要相信自己的眼睛”,這些道理,經過讀書、思考、舉例説明等方法,學生理解較深,學習效果很好。最後提出的問題:回顧父親和老師的話,總結“他們的教誨”是什麼?學生這時就會很快答出,因為他們的話都反映了一個共同的主題“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只有相信自己的眼睛,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才能獲取“一生受用”的“教誨”,使主題得到進一步昇華。

讓我感覺不足的是:在課堂上,還是不敢放手讓學生去質疑,都是我在不停地向學生提出問題,沒有過多的時間讓學生去思考。在以後的教學中,放手能力還需要進一步的培養和鍛鍊,應該對學生的鍛鍊加強,適當的對學生放手。

畫楊桃教學設計一等獎反思4

感覺到了幾個亮點,簡單做個記錄。

一、對比中理解。

老師的態度前後對比、學生的態度前後對比,老師與父親的語言對比,在對比中感悟“是什麼樣,就畫什麼樣”,並不像説起來那麼容易,必須像課文中父親和老師説的那樣“不要想當然”,“要相信自己的眼睛”,也必須像文中的“我”那樣認認真真地看,老老實實地畫“。這些道理,經過對比、讀書、思考與實踐體驗的結合。學生理解較深,學習效果很好。

二、質疑在先,引導讀中思

這篇課文泡泡問題設計的目的就是引導學生如何邊讀邊思考,如何提問題,提出什麼樣的問題,怎樣圍繞課文提出更有價值的問題。楊倩的一個問題“學生後來為什麼吞吞吐吐的説話”打開了教學的思路,順着學生的疑問抓住課文裏很特殊的兩組句子比較後再來引導學生通過填空補充提示語,鼓勵學生個性化朗讀。

這是一處前後態度的對比,繼而引發老師的態度對比,在充分理解老師和同學態度變化後,理解文本、感悟文本。

三、滲透習作,總結昇華。

父親與老師的話進行對比發下,這些話都説明了一個道理,學生輕而易舉地發現道理,“其道理僅適用於畫畫嗎?你是從哪裏讀出來的?”這一問讓學生明白作者寫這篇文章的目的所在。

孩子習作中總出現立意不深的問題,就可以從課後最後一段點明主旨這樣的手法中得以灌輸,像這樣的寫法要應用於自己的文中,不是嗎?

讓學生行在先,順着學生的思路來教學,對教師的要求很高,我正在努力中,不斷積累自己的經驗和文本的解讀能力。

畫楊桃教學設計一等獎反思5

話説,打鐵還要自身硬。醫生只有具備高尚的醫德和高明的術,才能手到病除;老師必須具有良好的師德和紮實的基本功,才能取得好的教學效果。但我們必須認識到,老師也是一個凡人,難免有不足之處,發現了自己的不足,就該勇敢地承認,並欣然地接受青出於藍勝於藍的事實。

有一次上《畫楊桃》這一課,講到形態各異的樣子時,我突然有想用簡筆畫畫出楊桃,可當我拿起粉筆坐畫時,對畫畫一竅不通的我發現了自己的拙劣之處──這哪裏是楊桃呀,分明是一堆堆的石頭。

我臉紅了,想説上幾句挽回自己的話。但當我轉身看見孩子們一雙雙清澈的、探索的、求知的、眼睛時,我改變了自己的的想法。坦誠地説:“同學們,老師沒有畫畫的天賦,而在上學時對畫畫也沒有興趣不勞就無獲,所以到現在我還是一個‘畫盲’。今天,老師本想把楊桃可愛的樣子展現在大家的面前,但是老師不會畫楊桃,真是對不起大家了。”

原來説這話只想坦陳自己的不足,不想由此所引起的教育效果卻讓我史料不及。學生們紛紛表示人無完人,並積極要求幫老師來畫。於是,黑板上開始出現了可愛的楊桃。

此時的我,除了滿足地笑,找不到更好的表達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