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教師文案

草古詩的教案推薦8篇

欄目: 教師文案 / 發佈於: / 人氣:8.38K

通過一份教案,教師能夠有計劃地引導學生進行課後作業和複習,提高學習效果,出色的教案有助於教師更好地瞭解學生的學習水平和學習需求,以便更好地開展個性化教學,以下是本站小編精心為您推薦的草古詩的教案推薦8篇,供大家參考。

草古詩的教案推薦8篇

草古詩的教案篇1

【教材分析】

古詩在中華文明燦爛的歷史長卷中是絕妙的華章,也是人類文化瑰寶。(望廬山瀑布) 是一首七言絕句詩,詩人李白運用誇張的創作手法,再現了廬山瀑布的雄偉壯麗。這首詩用字十分精彩,“生”字描寫了煙雲冉冉上升;“掛”字化動為靜,讚頌了大自然的神奇力量:“飛”字生動寫出瀑布噴湧的景象:“落”字則描畫出巨流傾調的氣勢。“疑是銀河落九天”是此詩的精髓之句,比喻奇特、誇張。教師在活動中可通過課件、視頻等手段,讓幼兒感知“銀河”與“瀑布”的壯美之處,充分理解“銀河從天上瀉落到人間”的新奇比喻,進一步感受詩人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之情。

【活動目標】

1.瞭解古詩大意,理解“銀河從天上泄落到人間”的比響,體會詩文意境的美好。

2.能用語言表達自己對古詩的理解並有感情地朗通古詩。

3.感受大自然的神奇美麗,展開想象,體會詩人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之情

【活動準備】

廬山瀑布視頻,古詩《(望聲山瀑布》,銀河與瀑布的圖片,教師自備幾首古詩的簡單圖片,《幼兒素質發展課程·多媒體教學資源包》課件 9,“幼兒學習資料”一一《我愛你中國》

【活動建議】

1.播放廬山瀑布視頻,引導幼兒認識瀑布,感受廬山的美。

提問:你覺得布像什麼?來到這麼美的地方,你的心情是怎樣的? 小結:廬山是我國的名山,是一個風景秀麗、令人嚮往的地方。

2.教師完整朗通古詩《望廬山瀑布》,引導幼兒欣賞、理解詩意。

(1)指導幼兒表達自己對古詩的感受和理解。提問:古詩的名字叫什麼?你聽懂了什麼? 好像看到了哪些景象?

(2)結合課件,引導幼兒理解古詩含義,重點理解關鍵詞語:“生看”、“掛”、“飛流直下”。

(3)播放銀河與瀑布的課件,引導幼兒感受銀河的壯美,理解“疑是銀河落九天”一句的精能。

3.幼兒嘗試隨着音樂欣賞圖片並朗通古詩。

(1)教師結合圖片朗通古詩,幼兒小聲跟念。(請幼兒説説詩人李白當時的心情。)

(2)請幼兒閲讀《我愛你中國》第 32 頁,指讀古詩《望聲山瀑布》。

(3)請幼兒配樂朗誦古詩。

4.請幼兒玩遊戲“詩畫配對”,感受中國古詩的魅力。

分別出示《靜夜思》、《古朗月行》等幾幅古詩的畫面,讓幼兒觀察,教師朗通古詩,請幼兒進行配對

望廬山瀑布唐 李白

日照香爐生紫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草古詩的教案篇2

活動目標:

1、能理解圖片的內容,學會念古詩:靜夜詩。

2、體驗詩中離開家鄉的人的思鄉之情。

3、鼓勵幼兒大膽地念古詩,培養他們專心學習的習慣。

4、領會故事藴含的寓意和哲理。

5、培養幼兒大膽發言,説完整話的好習慣。

活動準備:

課件

活動過程:

1、出示課件:小朋友看一看,這個人怎麼了?他在看什麼?

2、幫助幼兒體驗古詩的意境。

師:這是一個離開家鄉的人,離開了媽媽的人,當天黑下來的時候,他就特別的想自己的家,想自己的媽媽,想家裏的親人。

3、師示範念古詩,邊講解古詩含義:

牀前明月光 明亮的月光從窗户外照進來。

疑是地上霜 把牀前的地映得一片銀白,以為是一層白白的霜。

舉頭望明月 抬頭仰望天空,一輪又圓又亮的明月高高懸掛着。

低頭思故鄉 不由得低頭沉思,想起了心中懷念的故鄉!

4、理解字詞

疑 懷疑,誤任務的意思。

舉頭 抬起頭,舉是抬的意思。

思 思念,想念。

5、幼兒學習古詩,邊作指導。

師:我們一起來年一遍,能用響亮的聲音念古詩。

6、反覆的練習,請幼兒上來表演。

師:請小朋友上來表演給大家看。

7、為古詩創編動作,幫助幼兒進一步的掌握。

師:誰能給古詩編上動作呢?加上動作來念古詩。

8、講評。給專心的幼兒頒發獎品。

活動反思:

整個活動語言凝練,感情真摯,意境深遠,這個活動我主要還是讓幼兒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氛圍中讀書古詩、幼兒學習的積極性和自主性明顯增強。這個活動不僅增強了幼兒的興趣,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幼兒的交際能力和創新能力,思念家鄉的情感態度得到了昇華。

草古詩的教案篇3

活動目標

1.在熟悉歌曲的基礎上,用手之舞感知四個樂句。

2.模仿唱名旋律,肢體感應唱名旋律,以遊戲的方式感知四個樂句。

3.能唱準曲調,吐字清晰,並能大膽的在集體面前演唱。

4.喜歡參加音樂活動,體驗音樂遊戲的快樂。

教學重點、難點

1.在熟悉歌曲的基礎上,用手之舞感知四個樂句。

2.模唱唱名旋律,肢體感應唱名旋律,以遊戲的方式感知四個樂句。

活動準備

1、音樂

2、彩色紗巾

3、遊戲

4、.唱名泡泡

活動過程

一、歌曲記憶

師:小朋友們上節課學了一首好聽的詩,你們還記得這首詩的名字嗎?

(幫助幼兒回憶已學過的《春曉》的題目)

師:讓我們一起來回憶一下這首好聽的詩!好嗎?

(教師引導幼兒依詩詞意思用手舞出動作。)

提問:1、這首詩一共有幾句話?

2、上節課我們用紗巾當作毛筆,水袖模仿過古人寫詩,這節課我們用紗巾做什麼呢?

二、感應樂句--------遊戲《紗巾開花》

師:紗巾會跳舞,還會聽歌歌曲來開花,瞧!

1、教師示範,每個樂句開始時就搓紗巾,句尾開花。

2、幼兒模仿。

3、播放音樂,幼兒與教師一起玩遊戲。

(第一遍幼兒單獨開花,第二遍幼兒找朋友開花)

三、模唱唱名

1、我們認識了很多唱名泡泡,他們都是誰呢?(出示已經畫好的唱名泡泡),讓幼兒有順序的念出唱名。

從低到高(聲音越來越高是什麼行?上行)從高到低(聲音越來越低是什麼行?下行)

3、肢體感應唱名

師:現在唱名泡泡要和我們的身體玩遊戲,看看泡泡是怎麼和我們的身體玩遊戲的。

教師範唱①lsmrd我唱的什麼?來,一起唱。請小朋友跟着老師一起唱②ldrmr③mrsmr④lsmrd

(教師肢體示範唱名高低:la-揚手、sol-摸頭、mi-拍肩、re-腰、do-拍膝、la-拍小腿)

教師帶領幼兒用肢體逐個感應每個唱名,再邊唱樂句邊做肢體感應。

四、聽音樂排隊放回紗巾,結束。

活動反思:

在上節課的兒歌學習中,孩子們對《春曉》的內容已經掌握,並且在教授兒歌時,我們也做了一些簡單的肢體動作。所以在手之舞那一環節,進行的非常順暢,旋律模唱對我們小班孩子來説,一直都是個難題,唱名是記住了,而且唱得很好。但是畫出唱名泡泡,讓孩子們自己唱,很多孩子就不會。他們還是沒有掌握每個不同音的唱名,所以很難邊指邊讓孩子們自己唱,還是得有老師帶領。

在感應樂句的環節,我們用紗巾開花遊戲來完成的,清唱時孩子們都能依樂句表演,一旦播放音樂,能力強的孩子在遊戲中,都能依樂句開花。還有個別孩子們就開始亂了,還是不能獨自完成,還需要鍛鍊與培養。

草古詩的教案篇4

?教學情景】

袁枚詩作的《所見》描寫了一個鄉間牧童坐在牛背上,在林中快樂地邊唱歌邊放牛,突然間見到了一隻蟬,想把它抓住,所以閉上嘴巴,跳下牛背這一動靜結合的有趣的畫面。

本詩生動有趣,生活情趣盎然,詩情畫意,躍然紙上。

播放笛子曲:《快樂的小牧童》,課件出示畫面:牧童騎在黃牛背上,快樂地唱着歌兒。

師:(動情地)你們看,你們聽,小牧童坐在黃牛寬厚的背上走來了,他搖呀,晃呀,就像坐在搖籃裏,真舒服呀!小樹林裏,花兒在笑,風兒在吹,蝴蝶兒在飛,多美呀!多快樂呀!小牧童忍不住放聲歌唱,歌聲飛出了密密的樹林。我們來讀一讀這兩行詩。

(牧童騎黃牛,歌聲振林樾。)

(學生自由練讀──點讀──點讀──男生讀齊讀)

師:你們都是快樂的小牧童,那小牧童是怎樣騎黃牛的?

生:我是這樣騎黃牛的。

(邊説邊做動作)

師:做上動作,你再來讀這兩行詩,看看是什麼感覺?

生:(得意的邊做動作邊朗讀。)

師: 好神氣呀!小朋友們是不是都想騎一騎黃牛呀?那我們一起做上動作再讀這兩行詩,每個人的動作可不一樣

哦!

(播放笛子曲:《快樂的小牧童》)

生:(騎黃牛,讀古詩。)

師:小牧童高高地坐在牛背上,他的歌聲那麼嘹亮!(突然停止音樂)“噓!咦?歌聲怎麼停了?你們看,(出示畫面:牧童呆呆地站在樹下。)小牧童怎麼不唱歌了?他為什麼不唱了呀?”

生:因為他可能唱累了,想歇一會兒。

生:他可能怕吵着別人了。

生:小樹林裏沒別人,他是看見了樹上有一隻蟬,他想把這隻蟬捉回家。

師:你為什麼這樣想啊?(讓學生觀察畫面和聯繫詩句。)

生:因為他眼睛一直看着大樹上,大樹上有一隻蟬,所以我這樣想。

生:還有詩的後面説了,“意欲捕鳴蟬,忽然閉口立。”就是説他想住蟬。

(學生在你一言,我一語中體驗到小牧童是想捉樹上的蟬。)

師:小牧童太喜歡這隻蟬了,特別想把它捉回家,於是,就馬上停止唱歌,一聲不響地站在樹下。咱們讀這兩句

的時候,可要小點聲,千萬別把蟬給嚇跑了!”(引導孩子在讀的時候入情入境。)

(自由朗讀)

師:誰來讀一讀?

生:(很大聲地讀)

師:哎呀,蟬兒飛跑了,你太大聲了。你再讀一讀。

生:(小聲地讀)

師:我們一起來讀一讀,注意,可千萬別把蟬嚇跑了。

生:(齊讀)

師:你們説,小牧童捉到蟬了嗎?

生:(眾説紛紜,有的認為捉到了,有的認為沒捉到。)

師: 你説捉住了,怎麼捉住的?來,到講台上來試一試,看看小牧童是怎麼捉住這隻“蟬”的?(指大樹上的“蟬”)

生1:(上台後沒有捉到蟬,太高了。)

師:哎呀,樹太高了,夠不着,怎麼辦哪?快幫小牧童想想辦法呀!

生2:用他手上的竹竿靠近蟬,然後讓它爬下來。

師:好主意,那你來試一試!

生3:騎到黃牛身上去,踩在黃牛的背上,就可以夠得着蟬了。

師:好辦法呀!那你也來試一試!

生:(把小凳子當黃牛,踩在黃牛上捉住了“蟬”。)

(鼓勵孩子有獨特的意見,引導孩子幫小牧童想辦法,克服困難,把蟬捉住。讓孩子用自己想出的辦法模擬表演,捉住黑板上的那隻蟬。)

師:小牧童終於捉住了這隻蟬,你高興嗎?

生3:高興。

師:這隻“蟬”就是你的了,你可要好好對待它喲!小朋友們喜不喜歡這個小牧童?(喜歡)喜歡就記住這個可愛的小牧童吧!

師:那我們記住這個可愛的小牧童,我們把這首詩背下來。

(練習背誦)

?教學反思】

古人云:“詩有別趣,非關理也。”《所見》中那個天真爛漫、童心童趣的小牧童是孩子們非常喜歡的。當他坐在牛背上高聲歌唱的時候,是那樣自在神氣!當他想着捉蟬的時候,那屏住呼吸,眼望鳴蟬的神情,又是多麼專注啊!整首詩童趣橫生,情趣盎然。因此,詩趣,應該是這堂課的靈魂所在。只有讓孩子在學習的過程中領悟到這種詩趣,他們才能在學習全過程中全心投入,渾然忘我。而一旦學生領悟到這種詩趣,那麼他對詩的意境就體會得更真切。那麼,在教學中怎樣幫助學生領悟到這種情趣呢?

第一、運用多種藝術手段,充分調動學生的想象力,在情境的再造中覓得詩趣

詩重趣,想覓得詩趣,須進入詩境。想象是通往詩境的佳徑,只要通過想象,才能欣賞到絕佳的美景,才能感受到美妙的旨趣。本節課的教學,運用了多種藝術手段,優美的笛聲,情趣的畫面,讓學生在《快樂的小牧童》的笛聲中,彷彿看到小牧童朝我們走來,讓學生在小牧童停凝神望蟬的神情中,想象閃現於牧童腦中的念頭……於是,整首詩不再是 20個漢字的排列,破紙而出的是嘹亮的歌聲,是生動的畫面,是盎然的詩趣。

第二、通過反覆朗讀,讓學生在吟誦中吟出情,誦出趣

歌是唱出來的,詩是誦出來的,詩只有朗讀出來,才能完成她的全部生命。在這一課中,詩歌的理解,詩意的體會,詩情的領悟,都是通過反覆的多種形式的吟誦來完成的。學生在吟誦中,學生體味到牧童騎在牛背上的神氣十足;在吟誦中,學生感受到牧童生怕嚇跑蟬兒的心思;在吟誦中,孩子們化牧童為“我”,化 “我”為牧童。正所謂:“文章讀的極熟,則與我為化,不知是人之文,我之文也”。

草古詩的教案篇5

教學目標:

1.會認10個生字,會寫6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體會詩人對秋天的讚美之情。

3.喜歡背誦古詩,有條件的,背誦課文以外的古詩。

教學重點:

識字寫字,對詩句的感悟。

教學難點:

朗讀感悟

教學準備:

字卡、詞卡、小黑板、課件、收集其它的古詩

教學時間:

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學習古詩《贈劉景文》

教學過程:

一、誦詩導入

古詩是我國的文化精華,誰能背幾首給大家聽聽?古詩為我們呈現美的意境,讓我們有美的享受。我們今天再來學習4.兩首古詩中的《贈劉景文》。(板書古詩題目)。齊讀課題。

二、學習古詩

(一)釋題

1.讀古詩題目(注意重點字音:贈)認識“首”字理字義。首:象形字。甲骨文作上面是頭髮和頭皮,下面是眼睛。本義是頭。引申為首領。順:首字筆畫表示啥?

眼目眉毛和頭髮;

人的頭部最首要,

首先首領就用它。

2.師簡介詩人“蘇軾”

(二)看圖説話

看圖,説説你在圖上看到了什麼,想到了什麼?

(三)初讀感知,瞭解古詩大意

1.自讀,藉助拼音,讀準字音

2.找出詩中生字,注意讀音易錯字:擎殘橙劉

3.自讀,畫出不理解的詞語

4.小組讀,合作學習,理解詞義

(四)再讀感悟,想象詩歌畫面

1.自由讀,結合圖理解詩意。

2.小組內討論交流,師點撥。

3.自由組合,與學習夥伴體會讀,讀完後交流自己的體會,交流後再讀。

(五)啟發想象,感情朗讀,背誦

1.師描述詩意,激發學生想象。

2.有感情地朗讀、背誦。

(六)想想、議議

你認為一年最好的時節是哪個季節,為什麼?

(秋天,收穫的季節)

三、學習古詩中的生字

1.找出古詩中要求寫的生字,理解“枝記劉”的字理字義。

枝:形聲字。從木,支聲。本義指樹木的枝條。引申為長條形物品的量詞。

謎:看是一支木,撐開成大樹。

無它葉難長,有它樹不禿。

記:形聲字。從言,己聲。本義指用“言”記錄、記載。引申為不忘、思念。又指記載事物的書籍或文章。

順:自己言論動筆寫,這樣才能記真切。

劉:繁體為“劉”,形聲字。從金,從刀。留省聲。本義是殺,後用作姓。

謎:論文能寫文章,論武能揮大刀;

此字莫要猜斌,猜姓準能猜到。

2.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主識記字音字形,然後找小夥伴交流是否認識了。

3.指導寫字,教師示範寫,學生在課堂上寫前三個字,教師注意巡視。

四、作業

背誦古詩

教後體會:

?贈劉景文》是一首描寫秋天景色的古詩,教學這首古詩時,我把感悟詩歌的韻味和意境的美好以及體會詩人的情感作為教學的重點。

在學生讀通古詩的基礎上,我讓學生聯繫對題目的理解,想想這首詩主要寫了什麼,有哪些詞語的意思不理解。學生認真地讀古詩、思考,提出了幾個不懂的地方,如“擎雨蓋”“荷盡”“傲霜枝”。因為學生對詩句的理解是建立在對事物感知的基礎上,所以我引導學生看圖、回憶夏季荷花盛開的樣子,體會荷花此時的生機勃勃,想象秋季荷花開敗的情景,藉助課前蒐集的“秋菊”圖理解“傲霜枝”,在師生對話交流的基礎上,學生理解了幾個難懂的字、詞,通過字理分析,降低了詩句翻譯過程的難度,也加深了學生對詩句的理解和對詩人情感的感悟。接着引導學生深入品讀古詩,啟發學生邊讀邊思考:“詩中描寫了哪些秋天的景物?作者寫了這些景物,想想哪些地方最能吸引你,然後認真地讀一讀,想想你的眼前彷彿看到了什麼。”閲讀是個性化解讀的過程,此教學環節給了學生空間。學生通過讀、思考,很快歸納出了詩句描寫的景物:荷花、菊花、橙子、橘子。順着學生的回答,我這樣引導:想象景物所呈現的畫面,想象兩者的對比,你讀懂了什麼。學生的閲讀理解是有差異的,我們尊重他們的多元理解,所以我留給學生充分讀、思考、想象、交流的時間,多數孩子對古詩意境的理解停留在秋天是一個美麗的季節,是一個收穫的季節這個層面,在此基礎上,我讓學生再想想:詩人為什麼要描寫傲霜枝呢?陳一榮馬上站起來説:“我不明白”我就啟發他們,秋天有那些花不怕冷開得最茂盛呢?“菊花……”一個孩子站起來説:“詩人想叫他的朋友做人像菊花一樣不怕寒冷,要堅強。”她的回答啟發了其他的孩子,好幾個孩子紛紛發表自己的見解,有的説“像菊花一樣勇敢”,有的説“秋天是一個豐收的季節,一份耕耘,一份收穫,我們平時要努力。”説得真好!我為孩子有這樣的理解而開心。

本課的教學,我認為我處理得比較好的地方是對詩句的理解不是讓學生根據詞語意思進行組合,而是讓學生字理的分析,展開想象,在頭腦中浮現畫面,用自己習慣的語言方式表達,從整體的感受來理解,把握詩句所呈現的意境。

“首”這個字很抽象,學生難於記憶。根據國小生喜愛猜謎語、編順口溜的特點,利用朗朗上口的謎語,讓孩子們很快記住了“首”字。“枝記劉”都是形聲字,在教學時,也採用字理分析,猜謎語、編順口溜的特點,我利用多媒體課件設計了一組字練習,從直觀的圖片到字詞練習,孩子們輕鬆地記住了。如:學“枝”引出“樹、林、牀、棋、橙”讓學生説説這些字的構字特點。

草古詩的教案篇6

【教材簡説】

在陽光的照射下,廬山的香爐峯升起紫色的雲霧。一條白練似的瀑布從青翠的山壁間跌落下來,好像一條大河掛在山前。那長長的瀑布飛快地直往下瀉,真讓人以為那是銀河從九重天外落了下來。多麼壯觀的景象啊!詩人李白運用極其誇張的浪漫主義創作手法,再現了廬山瀑布的雄偉壯麗,盡情抒發了對大自然的讚美之情。

杜甫的《絕句》,則別有一番景象,另有一種情懷。兩隻黃鸝在翠綠的柳樹梢上歡樂地歌唱,一行白鷺在晴朗的天空中自由飛翔。透過窗户看得見西嶺千年不化的積雪,門外江面上停泊着即將駛往東吳的客船。鳴叫的黃鸝、飛翔的白鷺、高山的積雪、待發的船隻,構成了一幅完美的圖畫。“黃、翠、白、青”描繪出明麗的色彩,“千秋雪”表現出時間的永恆,而“萬里船”又讓人聯想起廣闊的空間。這首小詩對仗工整,樸實自然,一句一景,動靜結合,有聲有色,為我們展現了杜甫草堂周圍多姿多彩、清新開闊的自然景觀。同時,詩人愉悦的心情也藴含於寫景之中。

【教學目標】

1、採用隨文識字的方法,認識生字,學寫生字

2、通過學生反覆吟讀古詩,理解詩句意思,感悟詩人情感,體會詩中意境

3、初步瞭解李白杜甫兩位唐代大詩人

【教學重點】

反覆誦讀,理解詩意。

【教學難點】

體會古詩意境。

【教具準備】

生字卡片,蒐集李白杜甫的資料、廬山圖片

【教學課時】

二課時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今天,我們學習《古詩兩首》,這兩首詩都是唐代著名詩人寫的。

二、學習第一首古詩《望廬山瀑布》

1、板書課題,指名拼讀生字:廬(lú)、瀑(pù)。

2、簡介作者,交流收集李白的資料。

3、解詩題

(1)“望”是什麼意思?(遠看)

(2)“廬山”是個山名。同學們沒有親自去過廬山,或聽別人説過,或從電影、電視裏看過,誰能説説廬山的風景怎樣?(示圖指出:瀑布是廬山的美景之一)

三、學生初讀詩句,説説自己理解了哪些詞義及詩句的意思。

1、自由讀詩句,讀準“遙、尺、疑”3個生字的音。

2、通過讀、查字典,你理解了哪些詞義及詩句的意思?

四、理解詩意,想象畫面,小組交流

1、讀第一行詩,説説還有哪些詞語不理解。(教師點撥)

這一行中你覺得哪個詞用得特別好!

(生)它活生生地畫出了看爐峯上煙霧慢慢向上升騰的情景。

指名説説詩句的意思。

2、讀第二行詩,理解“遙看”、“川”、“掛”

3、讀三、四行詩句。

理解:飛流直下:水流的飛瀉。三千尺:不是真的三千尺,而是一種誇張,説明瀑布極長,掛得高,流得急。瀑布的聲勢這樣大,它的聲響會怎麼樣?(想象)

用自己的話説説第三行詩的意思。

你能把詩人心裏想的話説一説嗎? (這哪裏是瀑布,只怕是銀河從高高的天上直落下來)。

你覺得這句詩中哪個詞用得最好?(落)這個“落”字好像寫出了天上突然發生了變化,天裂了,銀河從天上陡然掉到了人間。這是多麼大膽、新奇的想象啊!

四、鞏固練習

1、賞讀全詩,閉眼想象畫面

在陽光的照射下,廬山的香爐峯上升騰起紫色的煙霧,一條白練似的瀑布從青翠的山壁間跌落下來,好象一條大河掛在山前。那長長的瀑布飛快地直往下泄,真讓人認為那是銀河從九重天外落了下來。

2、用自己的話説説全詩的意思。

3、指導誦讀詩文,背誦詩文。

望廬山瀑布

日照︱香爐‖生︱紫煙,

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銀河‖落︱九天。

五、總結全文,體會感情。

這首詩作者運用了誇張的手法,再現了廬山瀑布的雄偉壯麗,盡情抒發了作者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第二課時

一、複習

背誦《望廬山瀑布》,

二、學習第二首古詩《絕句》

1、板書課題,解題:絕句,是我國古詩中的一種,它的特點之一是,每首詩共四句,每句一般為五個字或七個字。每句五個字叫“五絕”,每句七個字叫“七絕”。

2、簡介作者及寫作背景。

三、初讀詩句,理解詩意

1、自讀古詩,讀準“鸝”、“鷺”兩個生字的音。

2、自讀古詩,説説你弄明白了什麼?還有什麼不懂?注意詩的停頓和重音。

四、精讀詩句,想象畫面。標出作者寫了哪些景物?

1、學習第一、二兩行詩句。

輕聲自由讀詩句,“--”畫出描寫顏色的詞,“┈┈”畫出表示動作的詞?“━━”畫出表示數量的.詞?

表示顏色的詞:黃、翠、白、青。表示動作的詞:鳴、上、泊、含。

表示數量的詞:兩行、一行、千秋、萬里。描寫景物的有:黃鸝、翠柳、白鷺、西嶺、青天、雪、船。想想詩人這樣寫是為了表達自己什麼樣的感情?

誰能用自己的話説説這兩行詩的意思?

(兩隻黃鸝在翠綠的柳樹上歌唱,一行白鷺在晴朗的天空裏自由飛翔)

指導學生讀出舒暢愉悦的心情。(指名讀、範讀、齊讀)

2、學習三、四兩行詩句。你讀懂了什麼?還有什麼不懂?

指名讀詩句,其他同學思考:第三行寫詩人看到了什麼?(“西嶺”,教師隨手用藍色粉筆畫起伏的山峯。“千秋雪”,教師講解:千秋,就是千年,不是實指,是極言年代的長。“千秋雪”就是終年不化的積雪,並隨手用白色粉筆在山巒上畫雪)

師點撥:詩人是透過什麼看到西嶺上的積雪的?(窗户。教師講解:窗户好像一個畫框鑲在這幅“千秋雪”的“畫兒”的四周,詩人用了個“含”,包含的意思,很生動,很形象。並隨手用褐色粉筆畫一個方框把雪山圖框起來)

詩人有這麼一種閒情逸致去觀賞窗外的景色,説明他此刻的心情怎樣?(心情舒暢愉悦)

東吳指什麼地方?為什麼説是“萬里船”?

誰用自己的話説説這兩行詩的意思?

3、指名説説全詩的意思。全詩都寫了哪些景物?

黃鸝、翠柳、白鷺、西嶺、千秋雪、萬里船,構成了一副完美的畫面。

4、總結全詩,體會感情。

(1)這首詩一行寫一個景,詩人是按照什麼順序來安排的呢?

(2)小結:這首詩先寫近景,後寫遠景,有動有靜,色彩明麗,勾畫出

草堂附近各具特點的自然景象,表達了詩人無比舒暢歡快的心情。

5、指名朗讀,練習背誦。

參照畫出的節奏,有感情地朗讀《絕句》。

絕句

兩個∣黃鸝∣鳴∣翠柳,

一行∣白鷺∣上青天。

窗含∣西嶺∣千秋雪,

門泊∣東吳∣萬里船

五、指導書寫。

重點指導“窗”、“柳”、“柳”、“含”的寫法

六、總結

這堂課我們一齊走近詩人,體會詩人作詩的情形,弄清了每句詩的意思,還想象畫面,感受詩的意境。全詩描寫了草堂附近的明媚春光,表達了詩人愉悦,歡快的心情。

草古詩的教案篇7

一、活動目標:

1.讓他們初步理解古詩內容,想象詩中描寫的景象。

2.激發幼兒對古詩吟誦的興趣,讓他們初步學習按古詩的節律吟誦。

二、活動準備:

畫有古詩情節的圖片一幅,vcd教材。

三、活動過程:

(一).出示圖片,引導觀察,講述。

1. 剛才我們看了碟片,知道了故事中的人在清明節發生了什麼事啊?請幼兒討論。

2. 現在老師要請幼兒看一副圖片,你在圖片都看到了什麼呢?(一個小孩,一個老人…)他們在幹什麼呢?(在問路,在説話…)天上怎麼了?

(二).幼兒觀看vcd教材,引起興趣

1. 教師講解:小朋友們,你們知道現在是什麼季節嗎?(春天)對,春天到了,小鳥們都飛回來了,花兒也都開了,在春天呢,有一天就叫做清明節,你們説清明節人們都要幹什麼啊?(幼兒自由回答)

2. 教師總結:清明節是人們踏春掃墓的日子,古時候啊,有一位叫做杜牧的詩人啊,就在這天寫了一首詩,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吧,好不好?

3. 教師播放vcd,請幼兒觀看。

4. 教師向幼兒介紹那個老人就是行人,那個小孩就是牧童,剛才看的那首詩呢,就是描寫行人向牧童問路的情節。

(三)教師朗誦並幫助幼兒理解

1. 教師有表情,有節奏的朗誦一遍,請幼兒欣賞。

2. 教師朗誦第二遍,請幼兒邊聽邊對照圖片內容。

3. 教師請幼兒回答有沒有在詩歌中聽到什麼?教師朗誦第三遍,請幼兒可以慢慢的跟讀。

4. 教師請幾個幼兒上來給下面的幼兒表演,可以邊念邊對照圖片。教師在一旁進行知道提醒,可以輪流請幾批幼兒。

5. 請幼兒再一起朗誦1-2遍。

(四)結束部分。請幼兒把學會的古詩在家朗誦給爸爸媽媽聽。或者在幼兒之間進行交流。

教師參考資料:

清明 (杜牧)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草古詩的教案篇8

活動目標:

1、瞭解古代書籍的閲讀方式,對古詩誦讀活動有興趣。

2、會有表情地朗誦七言絕句,初步有順序地擺放詩句。

活動準備:

1、大圖書一本,《山行》音樂磁帶,幼兒操作材料人手一份。

2、幼兒大拇指上畫紅娃娃(綠娃娃),大號字四份。

活動過程:

1、小朋友,這兒有本有趣的書。我們一起來看!

你覺得什麼地方有趣呢?

教師小結:古時候的書就是封面在下面,封底在上面,看書時從後面一頁頁往前翻。

2、告訴你們,這本書裏還藏了一首古詩呢!我們再來看一遍。教師翻書並念古詩《山行》。

這首古詩的名字叫什麼?是哪一個大詩人寫的?描寫了哪個季節的景色?

3、你們想來學這首古詩嗎?

出示大號字《山行》。小朋友,跟我念。

教師念一句,幼兒念一句。(第一遍)

用好聽的聲音來念。(第二遍)

我們連起來念,會念的小朋友聲音響亮一點。(第三遍)

我們再來一遍。

4、這張紙上還有幾幅圖畫。你們猜猜看,這些圖畫裏藏的是哪個字寶寶?(認識“山、石、白雲、車、花”)

5、現在我們來做個遊戲,看顏色標記念。

我是黃娃娃,黃顏色畫的字寶寶我來念。那紅顏色的字寶寶誰來念?綠顏色畫的字寶寶呢?(四張紙)

6、紅娃娃、綠娃娃真能幹!

這兒還有字卡,你們會把這些字卡排成一首古詩嗎?那請你來排一排,念一念。可以去念給後面的老師聽。擺對了,念得好,老師還會獎你一個五角星。

7、念好的小朋友可以將字卡收起來,坐在椅子上,跟着錄音機一起唱《山行》這首詩。(放音樂磁帶)

附: 古詩《山行》

(唐)杜牧

遠上寒山石徑斜,

白雲深處有人家。

停車坐愛楓林晚,

霜葉紅於二月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