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教師文案

我的動物朋友教學反思6篇

欄目: 教師文案 / 發佈於: / 人氣:1.83W

想要提高自身的教學能力就一定要在教學任務結束後寫好教學反思,在寫教學反思的過程中是可以發現自己教學過程中的不足的,以下是本站小編精心為您推薦的我的動物朋友教學反思6篇,供大家參考。

我的動物朋友教學反思6篇

我的動物朋友教學反思篇1

本次習作教學,主要是通過描寫和敍述展現人與動物、動物與動物之間的情感世界。教學下來,有以下四點感受:

成功之處:

1、及時捕捉學生語言描述中的精彩部分。當學生在介紹自己的動物朋友時,我及時捕捉他描述中的一些能體現親密關係、朋友情誼的詞或句,強化學生的情感體驗,增強語言印象,為接下來的動筆作好鋪墊。

2、及時歸納和整理學生的習作思維。學生在介紹自己的動物朋友時往往內容比較散亂,動物的樣子、生活習性等穿插其中。我在傾聽的過程中及時引導梳理,把散亂的內容進行歸納整理,分別納入“觀其形”、“知其性”、“述其親”三方面,便於學生習作思維的形成。

3、在反覆對話中喚醒學生對語言的感覺,對情感的知覺。這節課中,我引導學生通過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生本互動,打通了學生的習作命脈,讓學生對語言的運用有感覺,對朋友間的情誼有知覺。

4、在交流與評改中,我引導學生髮現描寫中的閃光點,尤其是關注體現人與動物間濃濃情誼的描寫。通過二度展示,學生實現了習作語言的增量,習作水平的提升。

不足之處:

沒有很好地結合課文中習作提示的內容去設計。

1、對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用的不太好,主要是評價的不及時,學生的積極性沒能充分的調動起來。

2、教師對學生的親和力不夠,師生之間還是有距離感。

我的動物朋友教學反思篇2

這堂課我無論從選材到備課、教具的製作準備以及多媒體課件都進行了認真的組織、設計,緊緊圍繞教學目標,通過靈活多樣的教學形式來指導學生積極參與活動,讓學生利用橡皮泥以及其它廢棄的材料製作他們喜歡的動物朋友,激發了學生的想象力,創造力,整節課氣氛活潑、生動、且愉快,整堂課很成功,很值得我們學習。

一、課堂導入

引用奧爾夫音樂《啤酒桶波兒卡》輕快的音樂旋律激發學生邊跳邊做各種動物的動作讓學生導入了角色(讓學生從身體語言上開始感受和投入),並在短時間內調動了學生的思維,活躍了課堂氣氛,激發了學生學習的熱情。然後老師以魔法師的身份帶來禮物箱(範作),問學生想不想看看是什麼禮物?敢不敢去解開這兩個魔咒?利用學生的好奇心裏,採用激將法,一下子把學生的心抓住了,於是適時地拋出兩個課堂預設解決問題(魔咒),通過解開兩個問題(魔咒)循序漸近地引導學生自主探究餘下的問題,自主發現動物的造型特徵、表現材料和製作方法。

二、賞析與探究

首先,在揭示課題後,我以多媒體的形式展示了各種各樣的動物範作圖片:紙碟、紙杯、卡紙、紙盒、黑豆、牙籤、布、夾子、瓶子、樹葉、菜、香蕉、橡皮泥等等材料製作的各種動物。通過學生的欣賞、觀察、分析、自主地發現了不同動物可用不同材料的表現方法(材料適合法,就是不同造型、色彩、質感、性格的動物採用適合表現的材料,恰倒好處地把動物的個性美感表現了出來。),在造型上豐富了學生的視覺,啟發了學生的想象力,運用繽紛的材料、色彩使學生突破了原有動物的色彩概念,為下面創作的多樣性打下了基礎。

接着,我又提出:“如果讓你來做魔法師,你會把他們變成什麼樣的呢?”提出兩個問題:(1)你會做什麼動物?(2)你會用什麼材料、方法來表現?學生通過小組熱烈的討論,然後在班級中積極發表自己的看法,(尤其是不同的材料表現不同的動物,不同的材料表現同種動物,同種材料表現不同的動物,以及各種材料的製作方法等幾個方面發表了各自的想法。)將自己的奇思異想描述給其他同學聽,形成一種交流會,無形中互相之間得到了潛移默化的學習交流,更促發了各種創新,可謂百花齊放,異彩紛呈。在這個環節中學生在我的引導下挖掘創新了不少新的材料和製作表現方法,我根據學生的想法引導他們歸納出各種材料的基本技法。(例如:水粉、水彩、蠟筆可以用畫、塗、印、吹、染、印、刮等技法;卡紙和熒光紙以及瓶子等可以用剪、貼、折、插、撕、摟空等方法;粘、貼、壓、刻、劃、點、挖、折、插等等方法;以及綜合運用法。)

三、合作創作,共享成功快樂。(合作實踐)

我通過設置作業要求引導學生大膽嘗試、實踐,親手來做一做,個人或小組合作完成自己喜歡的“動物”朋友製作。在合作製作中讓學生學會協作,學會互助、學會交流,使每一個學生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教師通過設置“材料自選商場”為學生好的創意思維提供了更多的表現材料,讓更多創意作品展示可能空間。

四、學生作業及講評(互賞互評)

我在這節課評價學生作業時主要採用了多元的評價方式,我非常注意評價的角度和方式。在過去的教學中,無論是學生回答問題,還是學生作畫、製作手工作品等,都是由教師作單一的評價,學生是沒有發言權的,而且評價的方式也很單一,長期下來就導致了學生只會聽教師評價來區分好壞、對錯,或者合理不合理。

在本節課的作品展示環節中,當孩子們的作品展示出來時,所做的動物作品可謂是構思巧妙、形狀各異、色彩紛呈,很多作品都是出乎於我的意料之外,這時我覺得如果我們仍以成人、常規、傳統的評價觀念、思維方式去評價一件學生的作品,那將是對學生心靈展現的封殺,個性表現的抹殺,創新能力的扼殺。我們作為孩子們的藝術啟蒙者應以人為本,尊重學生的個性發展,允許奇思異想,於是我決定要鼓勵學生敢於與眾不同,並給予學生客觀、多元的評價。

例如:在本節課作業賞評環節中,我以魔法師的身份説同學們本節課中表現很好,為了獎賞同學們特邀請學生去參觀“動物王國”(實際上是讓學生互相觀賞各自的作品),創造互賞互評平台,而在評價時我鼓勵學生們積極參與評價(引導他們從材料選擇、技法運用、顏色搭配等方面進行評價),同學們一個個表現得很有熱情,大膽互評,有讚賞的,有批評的,有提出建議的等等,課堂氛圍變得非常熱烈、濃厚;然後再轉變為師點評,從選材、配色、技法等方面促進學生表現創新能力的發展。在讓評價者的面變廣,評價的方式變多的同時,我還要求他們要學會善於觀察,並在評議時先是告訴大家值得學習的地方,再提出誠、合理的建議。於是,本節課中孩子們學會了欣賞自己,欣賞別人,發現別人的優點,學會了寬容,學會了交往,使整個教學過程充滿自由、輕鬆、和諧的氣氛。

五、課後延伸

最後,我還注意了課後的延伸,知識的拓展,佈置學生生以小組為單位,把動物朋友進行組合,並創編一個小故事,寫成一篇《我的動物朋友》簡單角色故事劇,並要求下節課進行簡單的角色表演。這樣在課後仍然可以繼續延伸了學生創作慾望,增進學生間的信息交流,培養學生間的協作精神,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同時,也促進了學生的語言文字表達能力,藝術表演能力,合作能力,使學生的綜合素質得到全面的發展,即多元發展。

總之,讓我在以後的教學過程中將繼續引導學生主動探究,找尋規律,讓學生在主動參與,獨立思考,合作交流中,獲得提高,真正實現學生“自主、愉快地學”的情感體驗,在探究和發現中學會創新和發展。

我的動物朋友教學反思篇3

一、聽故事,引發考慮

?我和動物交朋友》這一課是通過一個真實的故事──長頸鹿“海濱”的故事引入課堂教學的。故事論述了發生在上海動物園的長頸鹿“海濱”吃了遊客扔給它的塑料包裝袋後不治而亡的真實事例。教師講完故事後,自然地引發同學的考慮;聽了故事後有什麼感受,也就是這個故事留給我們什麼啟示?同學對此事感到很難過,很傷心,並且還在課堂中自然地引發出了“餵動物好不好”的考慮:有的同學認為應該把包裝袋拆開後再餵動物;有的同學認為根本不應該餵動物,他們認為動物園裏的動物應該有專門的飼養員餵養,這樣才是真正地保護動物,把動物當成人類的好朋友。

“餵動物好不好?”這個問題的提出出乎教師的意料,是由同學自身通過考慮、理解而提出的。對於同學即興提出的問題,教師沒有迴避,而是進行適當的引導,在課堂中引導同學展開討論,讓同學通過考慮,互相啟發,最終發現答案。事實證明,這個問題最後還是能夠找到正確答案的,而同學之間因為思維火花的碰撞而充沛體現了同學是課堂的主體以和“以同學發展為本”這一教學理念。

二、聯繫生活經驗,引發考慮

在理解“為什麼動物是人類的好朋友”這一問題時,教師通過媒體畫面的提示,啟發同學瞭解動物可以協助人們做很多事,如,打鳴的公雞,沙漠之舟──駱駝、莊稼的好朋友──青蛙等動物形象。同學通過仔細觀察畫面,聯繫自身的生活經驗,就能説出這些可愛的動物能夠協助人類做很多事,得出動物是人類的好朋友這一結論。教師在選擇圖片時考慮這些動物的有關知識是同學平時見過、課外閲讀過的,事實證明同學能夠講清畫面的意思,這就體現了課堂教學要與同學已有的生活經驗緊密結合的原則。

課堂中教師還向同學展示了一段描寫動物協助殘疾人的錄像。錄像中一隻可愛的小狗能夠周到地照顧它的小主人──一個身患殘疾的小朋友,這段故事深深地吸引了同學,教師適時地引導同學觀察錄像中的小狗能夠協助小主人做哪些事?他們之間有着怎樣的感情?並聯系同學的生活經驗考慮:作為人類的忠實朋友──狗還能夠協助人們做些什麼?以培養同學的發散思維。同學能夠互相啟發找到很多答案。同學的活躍思維再一次把課堂教學帶入了高潮,可以感覺到同學對“動物是人類的好朋友”這一觀點發生了更深切的認同,同學的情感體驗得到了提升。

教學過程中,教師還通過辨析題的形式讓同學分析一些不保護動物的現象。在看到“人們買鴿食喂鴿子”的畫面時,很多同學積極舉手發言,顯然不少同學都有“買鴿食喂鴿子”的生活經驗,看來這個班級的同學在保護鴿子這方面做得比較好。教師抓住了這一現象,再次讓同學體驗當可愛的小鴿子在啄食着你手中的鴿食時,其實它在對你説話,它會對你説什麼呀?一下子引起了同學回答的興趣,同學也很快能體驗到小鴿子對大家的感謝的話語,想和大家交朋友的心情,讓同學的心和小小的鴿子更加貼近了。教師帶領同學與鴿子進行了一次非常有意思的情感對話,通過聯繫生活實際的親身感受,激活了同學的心靈體驗,使同學真正體會到了作為動物的朋友的快樂。

三、課內外結合,引發考慮

在《我和動物交朋友》的課堂教學中,要求同學介紹一個寵物,可以展示實物,也可以畫成一幅畫,在介紹的時候可以介紹小寵物的生活習性,餵養方式,也可以介紹一些有關資料。這一環節的設計,其實是讓同學能夠開展探究性地學習,有目的地去了解餵養小寵物的有關知識。結果,不少同學將自身餵養的小寵物帶到課堂中展示給大家看,並能夠流利地介紹自身的小寵物,甚至有一個同學提出了“為什麼烏龜是短命的動物”的問題,並在課外書籍中找到了相關答案。教師在課堂中和時褒揚了這個同學積極探求知識的主動精神,鼓勵其他同學今後有問題也應該到課外的書籍中自身去尋找答案。

還有一個同學提出家裏養的小金魚需要定期換水,但這些事情平常都是由喜歡金魚的爸爸來做的。當堂有一位同學對於如何給魚換水發生了濃厚的興趣,提出了問題。作為教師明白:這個問題對於那位家裏養金魚的同學可能也説不清楚,於是話鋒一轉,提出了一個建議:是否能夠請這位提問的同學有機會到養金魚的同學家去看看,親眼目睹這位同學的爸爸是如何換水的,到時候有什麼問題還可以當面請教。看似在課堂上並沒有協助他們解決問題,其實教師在暗示同學假如碰到問題,不能馬上得到答案的話,可以開動腦筋,和小夥伴進行合作,開展一系列的調查,或者通過自身的小小的探究行動來尋找答案,這樣得出的結論將會更有價值。

課堂中教師還創設了情境,讓同學臨時把自身畫的關於小動物的畫安排成了一個小畫廊,把大家帶來的寵物安排了一個有趣的“動物之家”;還讓同學看了有關動物的錄像,錄像中提到了動物拯救者協助瀕危動物的故事,引發了同學的考慮;我們還能夠為一起生活在地球家園的動物們做些什麼呢?其實這個問題的答案並不需要同學在課堂中用語言來回答,希望他們將來長大了,能夠用自身的實際行動為需要協助的動物付出自身的愛。

我的動物朋友教學反思篇4

教學完這一課之後,對於自己的教學我作了一些反思,我覺得自己在上這一課時,始終堅持“以學生髮展為本”,鼓勵學生能夠主動、積極地學習,使學生在知識、情感、能力等各方面都能夠得到提升。

課堂中的這一環節我感覺處理的比較成功,我向學生展示了一段描寫動物幫助殘疾人的`錄像,錄像中一隻可愛的小狗能夠周到地照顧它的小主人——一個身患殘疾的孩子。這段故事深深地吸引了學生,教師適時地引發學生觀察:錄像中的小狗能夠幫助它的小主人做哪些事?他們之間有着怎樣的感情,並聯系學生的生活經驗思考,作為人類的忠實朋友—狗還能夠幫助人們做些什麼?引起學生的發散思維,學生能夠互相啟發找到很多答案,學生的活躍思維再一次把課堂帶入了高潮,可以感覺到學生對動物是人類的好朋友這一觀點產生了更深切地認同,學生的情感體驗得到了提升。

我的動物朋友教學反思篇5

主題環境的創設:主題版面分3個版塊――整個版面就像 “動物世界”一樣,裏面有各種動物在大森林裏有趣的遊戲着,各個版塊間沒有深層次的分開。 我認識的動物朋友:有家長、老師和孩子共同收集的動物圖片、毛絨玩具、仿真魚和自制動物(棉花粘貼小兔)圖片,讓孩子們欣賞各種動物。 能幹的小動物:老師製作了小貓、小狗、小兔、小熊四個小動物圖片圍着一張魚形的桌子,待主題開展后豐富禮貌待客故事圖、表演照片等張貼在裏面。 我和小動物做遊戲:“模仿動物表演”把孩子表演有關小動物的兒歌、音樂遊戲、故事等照片放在裏面,增強孩子們的表演能力、語言表達能力。

主題進行的方式:孩子都是喜歡小動物的,千變萬化的動物世界總是能夠引起孩子們的好奇心與探索興趣。這一主題通過讓幼兒觀察、飼養、模仿小動物,瞭解幾種常見小動物的外形特徵和生活習性,產生探索動物的慾望,培養幼兒的愛心和責任心。

一日活動中主題內容的滲透:隨着主題的開展,把孩子們描述動物的名字、樣子、喜歡吃的食物等語言記錄在裏面,幫助幼兒擴展詞彙,豐富孩子相關動物經驗;“小鳥回家”把孩子撕的樹葉貼在大樹上孩子們學會小動物禮貌靠待客的語言,比如:你好,請你吃**,把孩子表演故事的照片,故事掛圖、孩子們禮貌待客的娃娃家表演張貼在主題牆上,供孩子們間相互講述。

主題目標的完成:在這一主題中,我們先從幼兒比較容易觀察到的“烏龜”朋友入手,請小烏龜來到孩子們的身邊,通過故事、遊戲、創作,有目的地認識烏龜,走進小烏龜的世界。當孩子積累了一定的經驗後,我們又帶着孩子通過網絡、圖書、故事等,認識更多的動物朋友。通過故事讓幼兒感受動物世界的複雜、動物的智慧、動物與人們生活的關係。通過討論讓幼兒初步瞭解生態平衡的知識,瞭解各種動物生存的價值。通過欣賞和歌唱體驗動物的喜怒哀樂,激發幼兒真善美的情感。為了彌補幼兒繪畫技能的不足,在主題中特別穿插了幾次繪畫各種動物的活動,通過幼兒熟悉和喜歡的形象,引導幼兒進一步學習繪畫的方法,並發展想象力。通過這一主題的活動,幼兒的表述、繪畫、表演、科學探究等能力都得到一定的提高,家長也積極配合活動提供了許多資料。

家園合作:請家長幫忙蒐集了幾種小動物,如:小兔、小魚、小烏龜等,讓孩子更直觀地看到小動物的外形特徵、簡單瞭解生活習性。請家長與孩子共同收集關於動物的資料,併為孩子解答關於動物的問題。幫助孩子查閲一些有關動物的資料(上網、提供相應的書籍等);和孩子一起收看《動物世界》、《人與自然》等專題電視節目。和孩子一起觀察兔子,激發孩子愛護動物的情感:平時在家給孩子講一些有關狗的知識和趣事;和孩子一起餵養金魚,瞭解其生活習性;引導孩子觀察烏龜不同的動態,豐富孩子的感性知識。常帶孩子到花鳥市場、魚市等地遊玩,讓孩子接觸更多的動物品種。在家中為孩子與同伴交往創設條件,讓孩子與同伴友好交往,使用禮貌用語;並引導孩子與同伴一起玩捉迷藏、捉小魚等遊戲。隨機教育孩子講衞生,不亂放垃圾。如家長有時間的話在家中創設條件讓孩子招待客人,提醒孩子招待客人時使用禮貌用語:“謝謝”、“再見”、“請座”等。

主題內容的延伸:把蒐集的小動物放到自然角近距離讓幼兒體驗飼養並照顧它們,在各區角中滲透主題活動,如:在閲讀區增加認識各種動物的圖書和如圖片;在美工區中投放加深瞭解動物外形特徵和生活習性的操作材料,裝飾動物的家;在建構區中,搭建各種動物的家。

我的動物朋友教學反思篇6

?快樂的動物》是北師大版教材第三冊第四單元的內容,這是一節抽象的概念“倍”的認識。它是在學生認識平均分與除法的意義的基礎上,學習兩個數量之間的倍數關係,體會倍的含義。倍是生活中常用的一個概念,可對於二年級的國小生來説理解起來還是有困難的,“倍的認識”是國小低年級數學的重點,也是難點,因此我遵循學生的年齡特徵,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發,在教學時做了如下設計:結合“快樂的動物”的具體情境,讓學生在擺一擺,圈一圈,畫一畫等操作活動中體會倍的含義,既學會了畫圖表徵,又學會了用算式解決問題,有意識的滲透了數形結合的數學思想。具體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1、創設生動具體的情境。

針對低年級學生的年齡特徵和心理特點,我以故事引入,創設了在一片綠色的森林裏,有一座美麗的動物學校,學校裏的小動物正在快樂的學習,這時學生都被吸引,帶着興趣進入了本節課的學習。通過這樣的情景創設,遵循二年級學生以形象思維為主,好奇、好動的特點,使學生對於和快樂的動物中進行學中玩、玩中學的學習充滿了期待,學習興趣也油然而生。

2、注重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

在數學《課程標準》中指出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的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在本課時中,“倍”這個概念,對於二年級的學生來説顯得比較抽象。那麼如何突破這個教學上的重難點呢?

在教學時,讓學生用圓片擺一擺小鴨和小猴的只數,認真觀察,看有什麼發現?接着引導學生把3只小猴看作1份,小鴨就有這樣的.幾份,表示出兩份(圈一圈),圈完後説6裏面有( )個3,也就是説6是3的2倍,小鴨的只數是小猴的2倍,最後列出算式計算。再通過幾個層次的擺、畫和説,讓學生感知和理解“倍”的含義。整個操作過程層次分明,通過擺一擺、説一説,圈一圈、畫一畫、算一算等多種方法,讓學生動手、動腦、動口,從而參與學習過程,不是為操作而操作,而是把操作、理解概念、表述數理有機地結合起來。讓學生看自己擺的圖來説數理,降低了數理表述的難度。通過操作,讓學生既學得高興又充分理解知識,形象直觀地建立了“倍數”概念,培養學生獲取知識的能力、觀察能力和操作能力。

3、注重培養學生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新課標還提倡:讓學生在情境中提出問題,並嘗試解決問題,從而在豐富的數學學習活動中感受到數學的有趣和有用,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如:在觀察主題圖時,我引導學生認真觀察圖畫,從中發現數學信息、提出用學過的方法會解決的數學問題並解決,接着,在教學完倍的知識後,讓學生再看圖畫,根據數學信息提出有關倍數的數學問題,既鞏固了新知,給學生提供了充分思考的空間,又促使了課堂教學中的師生互動,生生互動,促進了學生的發展,較好地培養了學生的問題意識和能力。

4、注重教學練習的設計。

學生對倍的意義的理解本身是很枯燥的,為了不使孩子失去興趣,我在練習題的設計上巧下了一番功夫,如第一題,幫動物王國裏的小貓蜻蜓等動物來解決數學問題,第二題先猜一猜淘氣的身高是機靈狗的幾倍,再運用所學的知識算一算。接着又做拍手遊戲,並設計猜一猜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倍的數學問題的遊戲環節。最後給出12÷3=4這個式子,讓學生自己編和倍有關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