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教師文案

《生命生命》教學反思精選三篇

欄目: 教師文案 / 發佈於: / 人氣:1.01W

老師是使我們走向光明道路的花朵,教師是永不言棄的靈魂人物,陪伴着學生慢慢地向上攀登。那麼關於相關的教學反思該怎麼寫呢,下面是本站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生命生命》教學反思範文三篇,供大家參考。

《生命生命》教學反思精選三篇

《生命生命》教學反思1

執教了《生命生命》這節組內課後,受益匪淺。這篇課文的作者對生命作了一些理性的思考,四年級的學生年齡尚小,在理解課文的思想內容上有一定的難度。我課前佈置學生蒐集並閲讀有關生命的格言或精品短文用心品讀,讓學生對人生,對生命有一些初步的情感體驗,為學習本課作了鋪墊,減少課文教學的難度。開始授課時,我自己用杏林子寫的生命格言激情導文,借“題”發揮,故意將第二個“生命”用有不同顏色的粉筆寫大一點,指導學生帶着自己的體會有感情地朗讀課題,讓學生再次感受生命,思考生命,從而順理成章進入文本。當引導學生從整體上把握課文的內容和寫作思路後,我讓學生自主選擇自己最喜歡的、感觸最深的事例反覆品讀,並動手畫出自己認為寫得精彩、含義深刻、最能表達作者感情的語句,通過抓其中的關鍵詞咬文嚼字談感悟,並進行範讀、個性化朗讀、賽讀、評讀等方式,體會飛蛾強烈的求生欲、瓜苗頑強的生命力和作者積極的生命觀。最後將總結段同一組有關生命主題的圖片結合起來,讓學生在讀議和觀賞的基礎上談全文讀後的收穫。

應該説,課前我做的準備是充分的,課中我的思路是明晰的,但縱觀全課,仍感覺學生的情感和思維的調動未能達到期待的效果。這使我大為震驚、深感疑惑。經過反覆思考,我認為問題出在以下兩個方面:

讀中質疑不到位:課文一開始,作者就設問:“我常常想,生命是什麼呢?”此處完全可以讓學生談自己的理解,教師對每一種回答予以充分關注和肯定。這樣就能較好地調動學生表達的慾望,並激發他們探索文本的興趣。再如,第一個事例不妨設問:作者起先是怎麼對待那隻飛蛾的,為什麼這樣對待?後來又是怎麼對待的,那又是為什麼?從而讓學生想作者之所想,深深地感悟到飛蛾那種強烈的求生慾望,感受到“螻蟻尚且惜生”!

學生主體性沒有得到很好體現:比如,飛蛾奮力求生和瓜苗冒出磚縫兩個事例讀完後,完全應該引導學生結合實際説説自己曾經感受過什麼小生命的可貴、可敬。同樣的事例,學生髮自內心説出來比課件中出示,效果明顯不一樣。再如,學習4、5節由物及人時,應充分讓學生談珍愛生命、珍惜時光、奮發有為的人和事。這樣不僅體現語文的人文性,也讓學生的思維和口頭表達得到提高,同時也為本單元習作作了準備。

《生命生命》教學反思2


《生命 生命》是一篇哲理性較強的散文,文章短小精悍,語言簡潔樸實,思想含蓄深邃。作者選取了飛蛾求生、瓜苗從磚縫中長出、“我”靜聽心跳感受自己的生命這三件尋常小事,從動物、植物、人類自身這三個角度,談對生命的認識,並從中感悟到:要珍惜生命,讓有限的生命體現出無限的價值,使自己活得更加光彩有力。

“閲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的對話過程。”教學時必須給學生足夠的時間讀書、思考,讓學生接觸文本、走進文本,在與文本對話中有所悟有所得。

一、與文題對話,思考生命

課伊始,教師可直接引導學生讀題思考並質疑:1.生命是什麼?2.題目中“生命”一詞,為什麼連續用兩次?去掉一個行不行?為什麼?教學時,可帶着兩個問題走進文本。當理解課文內容之後,再回歸課題,進而體會生命是什麼以及“生命”一詞重複表達的作用,並通過比較朗讀體會作者呼喚生命的強烈意識。

二、與文本對話,感悟生命

為了便於整體把握課文內容,教師可引導學生在認真閲讀課文的基礎上,自覺運用第四組所學的加小標題的方法,概括三個事例的主要內容並加上小標題,即:飛蛾求生、瓜苗從磚縫中長出、靜聽心跳。

1.飛蛾求生──感悟生之慾望

①抓重點詞語理解文本。教師引導學生在讀課文的基礎上抓住表現小飛蛾動作的重點詞語進行品讀理解。引導學生結合“掙扎、極力鼓動”等詞語,聯繫事例,結合作者的感受談體會:這是小飛蛾在生命面臨着嚴重威脅時的一種抗爭,無論怎樣危險,無論能否逃生,它都沒有放棄求生的努力,從中感悟小飛蛾強烈的求生慾望。

②創設情境體驗角色。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創設情境,引導學生轉換角色,師生展開對話:“小飛蛾,你如此弱小,只要我的手指稍一用力,你就動彈不得了,為什麼還要掙扎呢?”“因為我想活下去,只有拼命掙扎,才會有生的希望啊!”……這樣,學生在對話中走進文本,體驗角色的內心世界,進而獲得“每個生命都有強烈的求生慾望”的感悟。

2.瓜苗從磚縫中長出──感悟生命力之頑強

第三自然段可以採用“一讀、二畫、三談”的方法進行教學。“一讀”,讀課文;“二畫”,畫出寫作者感受的句子;“三談”,結合具體事例和作者感受談自己的感受,從而感悟香瓜子頑強的生命力。

3.靜聽心跳──感悟要對生命負責

第四自然段引導學生自覺運用學習第三自然段的方法進行自主學習。學生在談感受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適時創設情境,合作朗讀:“咚、咚、咚”,聽着那強有力的心跳,杏林子對自己説______;聽着一聲聲沉穩而有規律的跳動,杏林子對自己説______,在情境和朗讀中感悟生命的意義。然後,教師抓住學生畫出的句子,出示“我可以( ),也可以( )”進行語言訓練,加深對生命意義的理解。“一切全由自己決定”一句,杏林子選擇的是什麼?她是怎樣對自己負責的?

《生命生命》教學反思3

今年學校圍繞“有效教學”舉行了課堂展示活動,我執教的是人教版四年級下冊的第19課《生命生命》一課。這篇課文含義非常深刻,短小精悍,從飛蛾求生、瓜苗破土、靜聽心跳三件小事中,向我們展示了生命的意義:雖然生命短暫,但是,我們卻可以讓有限的生命體現出無限的價值。作者還表達了自己積極進取的人生態度:一定要珍惜生命,決不讓它白白流失,使自己活得更加光彩有力。

生命是什麼?這是一個很沉重的話題,對四年級的孩子來説似乎過於深奧。如何幫助學生理解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如何讓學生對“生命”有自主地、個性的感悟,是我這節課想要努力實現的目標。在本課的教學設計中,課前先讓學生交流知道的珍惜生命的名言,讓學生對生命有一個初步的認識。課始,由課題入手,讓學生關注生命,再品讀詞句,感受生命然後通過資料的交流,情感昇華,最後迴歸課題,感悟生命。通過這樣的方式引導學生由淺入深地品詞析句,讀出自己的感受,引發孩子們對生命的感悟。下面就上課情況談幾點體會。

一、抓住關鍵詞,品讀生命

文章中的三個事例非常清楚,並都採用先敍事後談感受的模式來記敍,於是我就讓學生通過讀,用心去發現、去體會。學習第一個事例時,教師導學這一部分內容,讓學生找出令自己感受深刻的句子,進行批註,學習這種閲讀方法,再通過找關鍵詞語的方法,抓住“掙扎、極力、鼓動、躍動” 等詞語和三個“!”,一遍遍轉換角色的朗讀來拉近學生與文本的距離,使學生入情入境,直接與作者進行心靈的對話,體會飛蛾那種強烈的求生慾望。第二個事例,讓學生運用學習第一個事例的閲讀方法,小組合作學習,再在班級裏交流,抓住“衝破、不屈向上、茁壯生長”等詞語,體會瓜苗那種頑強的生命力。而且又讓學生在一次又一次的昇華朗讀課題中,切身體會到“生命”這一沉重話題的意義。

二、聯繫上下文和生活實際,感悟生命。

學習這篇文章最重要的是把對生命的感悟和實際生活結合起來,這樣才能加深學生的生命的理解。在感悟第三個事例時,讓學生切身體驗自己的沉穩而有規律的心跳,用認真、鄭重、自豪地告訴大家“這就是我的生命,單單屬於我的。”在此基礎上又進一步引出了這一聲聲沉穩而有規律的心跳也給了杏林子以啟示——我可以好好地使用它,也可以白白地糟蹋它。一切全由自己決定,我必須對自己負責。並讓學生聯繫課文內容用自己的話説説飛蛾是怎樣好好使用生命的?香瓜子又是怎樣好好使用生命的?從對杏林子的介紹中讓學生體會到杏林子是怎樣好好使用生命的。聯繫實際生活舉個例子來説説怎樣做是在白白地糟蹋生命?在對待生命的態度上,杏林子的決定就是必須對自己——負責。這一部分內容,主要讓學生學會聯繫上下文和聯繫生活的閲讀方法來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在學習第五自然段的時候,讓學生運用這些方法來感悟“如何讓自有限的生命發揮出無限的價值。”學生列舉了雷鋒、保爾、革命先烈等人物。通過簡單瞭解人物的事蹟,加強情感體驗,從而理解了本課的重點句,突破難點。

這一堂課雖然上的不是很成功,但我覺得自己在很多地方有了進步,也存在很多不盡人意的地方,表現為:

1.因侷限於備課時的框架,為了讓某些問題的探討更深入些,在感悟第一個事例中佔用時間比較長,以致課堂密度較大,從而導致後面的內容沒有真正落實到位,對詞句的品讀不夠深入和到位,有點蜻蜓點水的感覺。

2.文中的一個亮點,讓學生書寫生命感言,由於時間的問題,沒有落實在課堂上,沒有達到檢驗學生對生命理解的程度。這是一個最大的遺憾。

3.教師的語言還不夠簡練,評價還應再多樣些。

4.教師缺少教學經驗,教學機智也不夠豐富。

這節課讓我再次感受到老師的教學設計要學會取捨,不要面面俱到,要真正為學生的學服務,為學生的發展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