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教師文案

中班語言兒歌教案8篇

欄目: 教師文案 / 發佈於: / 人氣:1.52W

教案需要根據實際的時間限制和教學資源進行合理的分配和利用,教案能夠幫助教師合理安排教學時間和資源,提高教學效率和質量,本站小編今天就為您帶來了中班語言兒歌教案8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中班語言兒歌教案8篇

中班語言兒歌教案篇1

設計意圖:

夏天已經到了,很多孩子們都希望玩水。每年孩子溺水事件頻頻發生。為了提高孩子們的安全意識,讓孩子們懂得玩水要注意哪些地方,我們就開展了這活動。

活動目標:

1、初步瞭解溺水安全的有關內容,要求每一個幼兒都要提高安全意識。

2、引導幼兒瞭解如何改變生活中不遵守溺水安全的不良習慣,提高對生活中違反安全原則的行為的辨別能力。

活動準備:

1、課件《皮皮猴》。

2、周圍環境中一些不安全的場所圖片。

活動過程:

一、水好玩。

1、炎熱的夏天到了,小朋友們你喜歡玩水嗎?

2、你知道玩水時注意什麼嗎?

二、講故事《皮皮猴》

下面老師給你們講個故事,聽好哦!

1、皮皮猴很怕熱,它去幹什麼了?

皮皮猴很怕熱,它趁爸爸媽媽不注意,就跑到去河裏抓魚了。

2.皮皮猴為什麼會落水呢?

它在抓魚的時候,腳一滑不小心掉了下去。

3.皮皮猴落水後是誰救了它?大眼貓為什麼沒有自己下去救皮皮猴呢?

是大眼貓和大象老師救了它。

大眼貓自己不會游泳。

4.如果你是皮皮猴,大眼貓救了你你會怎麼對大眼貓和大象老師怎麼説呢?怎麼做才能不掉到水裏面呢?

應該説:“謝謝大眼貓和大象老師。”

不能把手和腳伸到水裏面。

三、出示周圍環境中一些不安全的場所圖片。

小朋友,你知道哪些地方不能去玩水或游泳嗎?

1、小河不能去:在小河裏容易被水沖走。

2、水庫不能去:水庫的水太深了不適合游泳

3、池塘不能去:不能去池塘邊釣魚、游泳、玩水

4、無蓋的水井不能靠近:水井太深,很危險

四、討論游泳安全。

1.你知道游泳要和誰一起去嗎?能不能自己一個人去呢?能不能和小朋友去?

2.你喜歡到哪裏去遊戲?會要帶上什麼游泳工具呢?

五、活動結束。

活動反思:

在活動中孩子們能積極參與大膽去探索和發現。在回答問題的時候孩子們能積極動腦筋大膽表達。在活動中孩子們知道哪些地方是不能去玩水的,去玩水時又應該注意一些什麼安全。活動開展的很順利。孩子們也學到了很多。不過安全教育要持之以恆的,我們要無時無刻的提醒與教育他們。

中班語言兒歌教案篇2

一、活動目標

1、理解詩歌的內容及其所表達的情感,並能配上動作有表情的朗誦詩歌。

2、能用替換的方式進行仿編兒歌。

3、激發熱愛老師,尊敬老師的情感。

二、活動準備

1、事先做好摺紙鴨、泥塑狗、繪畫羊、自制玩具飛機各一個,其他作品若干、ppt課件。

2、摺紙、油泥、筆等。

三、活動過程

活動導入:

(一)教師展示自己製作的各種手工、繪畫作品,激發幼兒的積極情緒。

1、教師將幼兒帶到展示台前,請幼兒觀看各種手工、繪畫作品。

2、請幼兒説出展覽作品的名稱及其所用的材料。

3、教師:你們知道這些好看的玩具和圖畫都是誰做的.嗎?(老師)有一首好聽的詩歌講的也是老師會做很多東西,我們一起來聽一聽。

(二)教師朗誦詩歌,引導幼兒初步學習詩歌。

1、教師有感情的朗讀一遍詩歌。

2、教師:詩歌裏講到老師的手會做哪些東西呢?

3、教師根據幼兒回答任意指出教具(鴨、狗、羊、飛機)

(三)教師藉助教具再次朗誦詩歌,幫助幼兒記憶詩歌。

1、展示摺紙“小鴨”:老師的手,真巧!折只小鴨“嘎嘎嘎”————身子直搖。(強調動詞“折”與“搖”)

2、展示泥塑的“小狗”:老師的手,真巧!捏只小狗“汪汪汪”————衝我直叫。(強調動詞“捏”與“叫”)

3、展示繪畫的“小羊”:老師的手,真巧!畫只小羊“咩咩咩”————要吃青草。(強調動詞“畫”與“吃”)

4、展示自制的飛機:老師的手,真巧!做架飛機“嗖嗖嗖”————飛得高高。(強調動詞“做”與“飛”)

5、幼兒在教師演示教具時可以輕輕跟念。

(四)教師針對詩歌提問,引導幼兒討論,進一步理解詩歌內容。

1、教師:詩歌裏為什麼説老師的手真巧?

2、引導幼兒根據已有經驗回答。

3、教師:老師的手真巧,除了詩歌裏説的,你們平時還看到、知道老師會做什麼?4、請幾名幼兒説一説老師還會做什麼。(引導幼兒從班上每一位老師説起)

5、鼓勵幼兒認真和教師一起學本領,讓自己變得能幹。

(五)引導幼兒用替換的方法仿編詩歌。

1、啟發幼兒仿編詩歌。如可以替換為:“老師的手,真巧!剪只青蛙呱呱呱————保護莊稼。”

2、鼓勵幼兒將剛才討論的關於老師會做的事編進詩歌裏。

(六)教師運用多種形式,引導幼兒有感情的朗讀詩歌。

1、師幼合作念。如老師念“老師的手,真巧!”,幼兒念“折只小鴨嘎嘎嘎————身子直搖。”

2、男孩、女孩合作朗誦詩歌。

3、集體有感情的朗誦詩歌。

活動延伸

鼓勵幼兒在日常活動中閲讀幼兒用書,繼續仿編詩歌。

附兒歌《老師的手》

老師的手,真巧!

折只鴨子“嘎嘎嘎”身子直搖

老師的手,真巧!

捏只小狗“汪汪汪”衝我直叫

老師的手,真巧!

畫只小羊“咩咩咩”愛吃青草

老師的手,真巧!做艘飛船“嗖嗖嗖”飛得高高。

中班語言兒歌教案篇3

活動目標

1、鼓勵幼兒大膽説話和積極應答。

2、教育幼兒養成做事認真,不馬虎的好習慣。

i、設計意圖(一)哈哈鏡的神奇變化易讓幼兒感到好奇,而且它的一些變化可以用身體動作進行模仿。

(二)兒歌《哈哈鏡》來源於中班主題"圖形寶寶"中科學活動《哈哈鏡》,幼兒對哈哈鏡很感興趣,給幼兒上一節關於哈哈鏡的語言活動來加強幼兒對哈哈鏡的認識瞭解。

(三)中班幼兒語言、理解能力已有一定的水平,可以按照兒歌的結構來替換新詞,讓幼兒有自由發揮想象的空間,用它來仿編兒歌,可以將想象與語言表達、肢體動作相經結合,相互促進,從而讓幼兒學習得更生動、更有趣。

ii、活動設計活動名稱:兒歌《哈哈鏡》班級:中班課題領域:語言授課人:xx

一、活動目標

(一)情感目標:在看看、想想、做做的過程中,理解兒歌的內容,觀察並感受哈哈鏡所帶來的變化。

(二)技能目標:理解反義詞:大――小,長――短。

(三)認知目標:嘗試依據兒歌的結構替換新詞仿編兒歌。

二、活動準備

(一)物質準備:哈哈鏡,小老鼠、大象、小花、大樹、小兔、獅子、小草、房子卡片各一個;

(二)知識準備:幼兒在科學活動《哈哈鏡》中已看到小豬照鏡子的變化,知道哈哈鏡的神奇。

三、活動過程(一)預備活動:手指遊戲小手小手拍一拍,我把小手伸出來;小手小手拍一拍,我把小手舉起來;小手小手拍一拍,我把小手藏起來。(幼兒和教師一起根據小兒歌做動作)

?環節小目標】 整理幼兒情緒,提醒幼兒此時的注意力應該集中,讓幼兒安靜並儘快的進入到教學活動中去。

(二)集體活動1、教師帶幼兒一起玩《吹泡泡》的遊戲,激發幼兒興趣。

師:今天我們來當魔術師吹泡泡,泡泡泡泡變大了(幼兒手拉手成大圈),泡泡泡泡變小了(幼兒手拉手成小圈),泡泡泡泡變高了(幼兒手拉手舉高),泡泡泡泡變低了(幼兒手拉手放低)。

環節小目標:教幼兒初步體驗大——小、長——短。

2、出示各種卡片,讓幼兒初步瞭解兒歌的內容。

師:老師還帶來了一個寶貝,它也會變魔術(出示哈哈鏡)。它邀請了小老鼠、大象,還有小花、大樹。看看哈哈鏡將它們變成了什麼樣?(將小老鼠、大象、小花、大樹卡片放在哈哈鏡前面)。

幼兒:小老鼠變大了,大象變小了,小花變高了,大樹變矮了。

小結:哈哈鏡將小的變大,大的變小,高的變矮,矮的變高了。

環節小目標:讓幼兒自己觀察哈哈鏡給各種卡片帶來的變化,提前感知兒歌內容。

3、教師有感情的朗讀兒歌師:小動物、小花、大樹看到自己的變化會説些什麼呢,我們一起來聽一聽(教師有感情的朗誦兒歌,幼兒認真傾聽)。

環節小目標:教幼兒正面感知兒歌內容。

4、幼兒學習兒歌

(1)幼兒隨教師一起學會兒歌師:你們想不想學這首兒歌?(想)現在老師念一句,請你們跟着念一句。(然後教師念一句,幼兒跟念一句)

(2)幼兒一邊念兒歌,一邊用不同的體態動作表現出小老鼠、大象、小花、大樹的變化。(引導幼兒從小、大、長、短的狀態來做動作)環節小目標:

a、讓幼兒親自感受兒歌內容;

b、用動作來表現幫助幼兒理解記憶兒歌內容。

5、幼兒集體完整地念兒歌(要求幼兒用好聽的聲音整齊的念出來)環節小目標:檢查幼兒對兒歌的掌握程度

(三)擴展活動,引導幼兒仿編兒歌師:神奇的哈哈鏡真有趣,大的能變小,小的能變大,高的能變矮,矮的能變高,還會將誰變了呢?變成什麼樣了?(出示小兔、獅子、小草、房子卡片)幼兒:小兔變大了,獅子變小了,小草變高了,房子變矮了。

師:那我們將這些動物放進兒歌裏來念一念吧。(教師和幼兒一起念:哈哈鏡/真奇妙/大家快來照一照/小兔照照變大了/獅子照照變小了/小草照照變高了/房子照照變矮了。)環節小目標:a、進一步理解反義詞:大――小,長――短;b、嘗試依據兒歌的結構替換新詞仿編兒歌

(四)結束活動:遊戲"我也變"師:現在我也請每個小朋友排隊來照一照哈哈鏡,看看哈哈鏡將你們變成什麼樣子了。(幼兒排隊一個一個的照哈哈鏡,要求幼兒不要插隊,不要擁擠)(五)活動延伸1、在語言區角里投放一些大小、高矮、胖瘦的事物卡片,也將哈哈鏡放在裏面,同時在牆上附上圖譜,讓幼兒根據圖譜、事物卡片來仿編更多的兒歌,以提高幼兒的語言組織及表達能力。

2、讓幼兒認識凹面鏡及凸面鏡,探索哈哈鏡的鏡面凹凸的不同給事物帶來的異樣變化。

活動反思:

在科學發現室裏哈哈鏡的神奇變化易讓幼兒感到好奇,而且它的一些變化可以通過課件演示出來,同時還可以用身體動作進行模仿,更重要的是有很大的讓幼兒自由發揮想象的空間,用它來仿編兒歌,可以將想象與語言表達、肢體動作相經結合,相互促進,從而讓幼兒學習得更主動,有更趣,這是我設計這節課的初衷,但在上課的過程中初步進行試上後發現,其實這首兒歌還是蠻簡單的,加上有趣的課件輔助,孩子們很快就學會了這首兒歌,難度上沒有什麼層次性,所以第二次試上時我有所調整,將仿編的部分加了上去,前面學習兒歌的部分也加快了節奏,最後在上完展示課後,發現還有很多部分需要調整,比如説後面的遊戲環節其實可以放到開始部分作為導入,仿編部分可以問幼兒哪些小動物想把自己變大呢?這樣更有重點有目的性,在學習兒歌的部分圖標突然拿掉有些突兀,可以有個過渡,拿掉一半另一半用符號代替,這樣也可以為後面的創編做鋪墊。

以上有自己的感悟,同時也有同事和領導們的建議,總之教無定法,貴在得法,在這個過程中,自己收穫了很多,無論從目標還是過程再到提問乃至語氣語調,對於這些自己也有了新的認識,再次感謝為我提出寶貴意見的同事和領導們,我會繼續努力,爭取在以後的實際教學中去的不斷地進步!

中班語言兒歌教案篇4

活動目標

1、在不規則的線條畫裏想象出小魚形象,能根據已有經驗畫出魚的特徵。

2、能運用自己學過的線條、圖案大膽裝飾小魚,提高表現美的能力。

活動準備

1、《圓舞曲》;

2、步驟圖、示範畫;

3、彈簧。

活動過程

一、教師跟着音樂示範畫會跳舞的線,引起幼兒興趣。

師:老師這裏有一條神奇的線,這條線會跟着音樂在紙上快樂地跳舞,你們想不想看看啊?

二、教師示範畫線(播放圓舞曲)

師:你們看,它在這兒轉了一個圈,又在那兒轉了一個圈,在每一塊空地上都留下了它的痕跡。(教師邊説邊畫)

三、幼兒徒手練習"畫"會跳舞的線。

師:你們也想要一條會跳舞的線嗎?請你把一個手指伸出來,我們一起在紙上快樂地跳舞吧!

我們先在這兒轉一個圈,又在那兒轉一個圈,在每塊空地上都留下了痕跡。

四、請一名幼兒上來跟着音樂畫一畫,教師根據具體情況提出要求。

1、師:有誰願意到上面來試一試?

2、師:你們覺得他畫得怎麼樣?(畫得好及時表揚,不足之處教師及時提出)

3、:我們的線在紙上跳圓圈舞時,儘量把圈跳得大一些,每個空地上都去跳一跳。

五、觀察會跳舞的線留下的痕跡,找找小魚藏在哪裏。

1、師:你們知道嗎,在這條會跳舞的曲線中還藏着一些小魚呢,你能不能把它們找出來?

2、師:陳老師已經找到一條小魚了,想不想看看它躲在哪兒?

(教師示範找一條,添畫出小魚的等)

3、師:剛才老師在這條曲線上添了點什麼,就變成了小魚了?(眼睛、嘴巴、鰭等)

4、師:這裏還藏着很多小魚呢,誰能學着陳老師也添畫一些東西,把其它的小魚也找出來

5、我請一個小朋友上來試試。(請一名幼兒上來添畫眼睛、嘴巴、鰭等)

六、討論:

師:小朋友真聰明,都能把小魚找出來,那我們怎樣讓這些小魚變得更漂亮,可以在它的身體上畫些什麼呢?

(引導幼兒可以畫上各種花紋、圖案,並塗上漂亮的顏色)

七、師:你們有沒有發現這條連接小魚的線像什麼啊?

對了,像彈簧,這些小魚啊就叫彈簧魚,一起説。

八、學畫這些彈簧魚。

1、我們要先畫一條曲線,在畫曲線的時候要把圈圈花大點,這樣等會我們就可以把魚畫大點。

2、小魚有哪幾個部分啊?(眼睛、嘴巴、鰭等)我們可以幫小魚打扮的漂亮點,

在小魚的身上畫上花紋,最後還要用蠟筆圖上顏色,這樣我們的彈簧魚就更漂亮了。

九、幼兒作畫,教師巡迴指導。

師:你們也想來試試看嗎?我們來比一比誰的畫中藏的小魚最多,而且打扮得最漂亮。

(鼓勵先畫好的幼兒進行添畫)還可以畫上一點小魚吐出來的泡泡。

十、展示、欣賞、交流作品。

1、個別交流:請先畫好的幼兒相互交流作品,説説自己找到了幾條小魚,是怎樣來裝飾的?這些小魚在一起做什麼?

2、集體交流:請畫的作者來介紹一下自己的畫。你最喜歡這裏的哪副畫,為什麼?

中班語言兒歌教案篇5

活動目標:

1、瞭解窗花的特點和內在含義。

2、嘗試用方型和圓型紙剪出簡單的窗花。

3、對民間剪紙活動的感興趣。

活動準備:

1、幼兒在日常生活中以收集了大量的窗花作品,並對窗花---有一定的瞭解。

2、掛圖第二號。

3、大小不同的紅色正方形紙、剪刀、膠水和透明膠。

活動過程:

一、引入,激趣。

1、過年之際,老師看到電視機裏的人們在窗户上貼了窗花,這是為什麼啊?

?幼兒回答】因為這些窗花表示吉祥、喜氣洋洋的氣憤、有過節的氣息

2、出示窗花,幼兒觀察收集的窗花

3、觀察後説説窗花上都有什麼圖案?

?幼兒回答】動物、人、植物等

二、示範,初知剪窗花過程。

1、小朋友你們想不想剪出這麼漂亮的窗花呢?

那就看老師是怎麼剪窗花,教師即興剪窗花,幼兒仔細觀察教師剪窗花。

2、啟發幼兒説説教師剪窗花的過程:先將正方形對角折三次,再在兩邊剪出小三角形、小半圓形等圖案,將紙展開簡單的窗花就完成了。

三、幼兒剪窗花。

1、幼兒嘗試將紙對角折三次,儘可能邊對邊,角對角。

2、引導幼兒用剪刀大膽地在三角形的兩邊間隔着剪出三角形,半圓形等圖形,鼓勵幼兒剪出大小不同的圖案。

3、糾正個別幼兒握剪刀的姿勢和安全。

4、引導幼兒討論:

你的窗花是怎樣剪出來的?怎樣才能把窗花剪好?

為什麼容易剪斷,使窗花不完整?

5、讓幼兒結合自己的探索經驗,再次嘗試剪窗花。

四、裝飾活動室。

1、把自己()剪的窗花用膠水貼到活動室的窗户上,比較一下貼窗花和不貼窗花有什麼區別。

2、幼兒自由欣賞作品,感受成就感。

3、帶領幼兒欣賞兒歌《窗花》

窗花

過年啦,貼花啦,

滿窗子,都紅啦。

貼個貓,貼個狗,

貼個小孩打滴溜。,

貼個老猴抽煙鬥,

貼個沒牙佬滿窗走。

五、活動延伸:

在區域活動時結合幼兒活動材料第一冊第7頁,邊欣賞窗花邊學習兒歌《窗花》

中班語言兒歌教案篇6

活動目標:

1. 學習朗誦詩歌,感受作品中歡快的節日氣氛。

2. 感受詩歌押韻的特點,能準確地發出姥(lao)、鬧(nao)、浩(hao)、搖(yao)等音。

活動準備:

1.課件、電視機、電腦

2.磁帶、錄音機。

活動過程:

一、通過談話,簡單瞭解元宵節。

1.出示實物花燈。

提問:小朋友們看,今天老師帶來了一個什麼燈?你在什麼地方看到過花燈?什麼節日要掛花燈?元宵節除了看花燈,還會做哪些事情呢?有哪些風俗?(湯圓又叫元宵)

2.小結:每年的正月十五是我們國家傳統的節日,叫元宵節,是春節的最後一天。在元宵節時我們會掛花燈、吃元宵、猜燈謎,非常的熱鬧。

二、通過觀看課件,引導幼兒理解學習兒歌內容。

1.教師朗誦兒歌,幼兒初步欣賞、理解詩歌內容。

(1)師:老師這裏有一首關於花燈的兒歌,名字叫《花燈謠》,請你們仔細地聽聽,兒歌裏説了什麼?(教師有感情的念兒歌)

(2)提問:什麼是“謠”?(兒歌的意思)

兒歌裏説到了哪些花燈?(出示相應花燈的圖片:西瓜燈、小兔燈、金魚燈、飛機燈、火箭燈)。

這些花燈都是誰做的?

2.播放課件,引導幼兒再次欣賞兒歌,感受作品中歡樂的節日氣氛。

(1)教師再次朗誦兒歌。

(2)提問:為什麼要做花燈呢?為什麼寶寶和浩浩會一個樂,一個笑?

(3)小結:人們在元宵節的時候掛花燈、猜燈謎,非常的開心熱鬧。如果你們也有這樣一個花燈也一定會和他們一樣開心的。

3.教師引導幼兒學念兒歌,能準確的發出姥、鬧、浩、搖。

(1)教師念一句,幼兒跟念一句。

(2)教師念前半句,幼兒接後半句念。

(3)師幼共同完整念兒歌。

三、通過朗誦,初步感受兒歌的韻律美。

1.提問:兒歌中有哪些字的音讀起來比較像?如姥、鬧,浩和搖。

2.帶領幼兒將這幾個字重點念一下,知道這叫押韻。

3.再次完整朗誦兒歌,邊拍手邊念,感受兒歌韻律美及節奏感。

四、活動延伸:創編兒歌。

1.師:你還見過什麼樣的花燈?你喜歡什麼花燈?你覺得誰的手巧,會做這樣的花燈?

2.引導幼兒將幼兒説的這些創編到兒歌裏去。

中班語言兒歌教案篇7

一、説教材

?小雨點》是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班語言裏的一首兒歌,這首兒歌語言樸實、短小精悍,是一首優美的兒童詩歌,它以清新的語言,形象生動地描述了小雨點落在花園裏、池塘裏、田野裏的情形,喚起了幼兒對大自然的熱愛情感。這朗朗上口的兒歌能很快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源於生活的題材能豐富幼兒的生活經驗,也符合中班語言教學目標。初步感受其語言美,培養幼兒的想象力,口語表達能力的要求,因此適合在中班教學。

二、説活動目標

活動目標是活動設計的重要環節,它既是活動設計的的起點,又是活動設計的終點。同時綱要中也指出:“引導幼兒接觸優秀的兒童文學作品,使之感受語言的豐富和優美,並通過多種活動幫助幼兒加深對作品的體驗和理解。因此我設計了以下幾點目標:

1、利用圖譜在理解兒歌內容的基礎上,能吐字清楚有感情地朗誦兒歌。並理解動詞:張、搖、爬。(知識)

2、大膽想象,仿編兒歌,發展幼兒的想象力、創造力及語言表達能力。(技能)

3、體驗兒歌所帶來的和諧、美好的情境,從中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景象。(情感)

三、説重點、難點

一個活動當中最能體現課題目標的部分便是活動的重點部分,如果抓住重點就能使整個活動的進程有的放矢,並且合理安排活動時間及順序。

本次活動的重點是:在理解兒歌內容的基礎上,能吐字清楚有感情地朗誦兒歌。並理解動詞:張、搖、爬。

難點是:仿編兒歌。

四、説活動準備

活動準備是為讓幼兒通過與環境、材料的相互作用來獲得發展的,因此,活動準備必須與幼兒的能力、興趣、需要等適應。那麼這次活動我做了以下準備,

1、知識經驗準備:在活動前有目的地引導幼兒觀察一些自然現象。

2、物質準備:與兒歌相關的課件、圖譜、圖片,教師用的記號筆。

五、説教法學法

新《綱要》指出:“教師應成為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活動中應力求“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師幼互動。這些是深入我們教師心底的教育理念。本次活動我採用的教法主要有以下幾種:圖譜教學法、視聽講結合法、探索仿編法、操作法。

幼兒學法主要是:參與法、操作法、體驗法。

六、説教學過程

此次活動主要分六個環節來進行教學:導入----引出名稱----觀看課件----學習兒歌----仿編兒歌----教師小結

1、環節一:謎語導入,激發幼兒學習興趣。

這個環節通過讓幼兒猜謎語,來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用謎語把幼兒的注意力全吸引過來,為學習兒歌奠定基礎。

2、環節二:出示小雨點圖片,引出課題。

這個環節通過圖片,主要是要引出課題。運用擬人的小雨點,

讓幼兒不但記住了名稱,而且還對兒歌產生濃厚的興趣,並有想學兒歌的慾望。

3、環節三:觀看課件,欣賞兒歌。

這個環節是讓幼兒通過觀看生動、形象、直觀的課件,來感受兒歌所帶來的意境,從中體驗兒歌的和諧、美好的情境。

4、環節四:學習兒歌。

這個環節是整個活動的重點環節,所以在這個環節中,我採用了可操作性圖譜。讓幼兒通過親自動手操作,來更好的理解記憶兒歌內容和理解動詞張、搖、爬。

5、環節五:仿編兒歌。

這個環節是活動的難點,中班幼兒剛剛從小班過度而來,仿編兒歌對他們來説是有一定難度的。所以,在這個環節中,我就充分運用活動前的知識經驗準備,來引導幼兒大膽創編,合理創編,並把幼兒的合理創編用圖譜的形式記錄下來。然後,在引導幼兒把新編的句子組成兒歌朗讀出來。

6、環節六:教師小結。

這個環節教師主要是小結一下幼兒的仿編情況,然後鼓勵幼兒回家後也大膽的仿編兒歌。

七、説活動亮點

我認為本次活動的亮點是運用了課件和可操作性圖譜,首先,觀看了形象、直觀的課件刺激了幼兒視覺,為幼兒理解記憶兒歌做了很大的幫助。其次是可操作性圖譜,讓幼兒動手操作更加深了對兒歌的理解和記憶以及對動詞的理解。

中班語言兒歌教案篇8

活動目標

學習用一些詞語形容家人的特徵,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嘗試口頭改編兒歌。

活動準備

?我的家》幼兒用書第22頁。

小卡片、圖畫紙、水彩筆。

活動內容

學習領域:

形式:集體/小組

1.出示幼兒用書第22頁,用小卡片遮蓋兒歌中某些詞語,例如“愛笑的”、“愛美的”、“愛吃的”、“愛哭的”。

我的家

我的家,

有愛笑的爸爸,

有愛美的媽媽,

有愛吃的`哥哥,

還有愛哭的

小娃娃。

2.鼓勵幼兒觀察圖畫,猜猜被遮蓋的是什麼詞語。

3.請幼兒朗讀整首兒歌,感受加上形容詞後的兒歌。

4.請幼兒根據他們家中的情況,轉換橫線上的詞語,為自己的家創作兒歌。

5.老師幫助幼兒把他們創作的兒歌寫在圖畫紙上,然後請幼兒繪畫來配合兒歌。

6.完成後,請幼兒把作品帶回家,併為家人朗讀兒歌。

評價

能用詞語來描述家人特徵。

能口頭改編兒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