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教師文案

大班社會優質教案7篇

欄目: 教師文案 / 發佈於: / 人氣:9.98K

教案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指南,用於引導教師進行教學活動的安排和組織,編寫教案可以幫助教師更好地調整和適應教學環境和資源,下面是本站小編為您分享的大班社會優質教案7篇,感謝您的參閲。

大班社會優質教案7篇

大班社會優質教案篇1

活動目標

1.讓幼兒在實踐活動中掌握交朋友的方法和技巧。

2.體驗朋友多的樂趣,培養幼兒喜歡與人交往的情感。

3.通過小組合作的形式,運用自己喜歡的的方式表達表現。

4.激發幼兒在集體面前大膽表達、交流的興趣。

活動準備

1.與中班幼兒聯繫,選擇與大班幼兒人數相等的中班幼兒到大班並提供相應數量的椅子。

2.大班幼兒自帶食品一份、玩具一件。

活動過程

1.介紹活動的目的和要求。

今天我們開個“交友會”。我們請來了中班的弟弟妹妹到我們班做客。請大班小朋友把你帶來的食品和玩具與弟弟妹妹一起分享,並帶他們一起玩。交友會結束以後請你和你的朋友坐在一起。

2.觀察喲而交友活動過程。

教師要幫助中班那些“無人要”的小朋友尋找哥哥姐姐。

3.談談“交友會”的結果。

(1)比一比誰交的朋友多?

你有幾個朋友?他們叫什麼名字?你帶他們玩了什麼?

(2)、想一想為什麼有人沒交到朋友/教育幼兒有好東西主動與人分享,在遊戲中主動邀請別人並陪他一起玩。

4、讓幼兒再次玩“交朋友”的遊戲。

活動反思

整個活動過程,孩子們都表現得輕鬆愉快、積極主動,特別是在交友和遊戲這兩個環節,課堂氣氛很活躍,有的孩子還主動去找客人老師做朋友,做到大膽詢問、主動邀請、合作協商,不因對方是老師而拘謹。沒有從孩子的角度看問題,雖然我也有稍作解釋,但還不夠詳細具體,以後在教學會考慮問題還要再全面些,教學中學會換位思考,爭取在教育教學工作中更上一個台階。

大班社會優質教案篇2

活動設計意圖與思路(教育理論依據):

最近我們正在開展"我自己"主題活動。在主題開展的前階段,孩子們通過"自畫像"瞭解了自己的特徵,從觀察、比較中也感覺到了:自己長得和別人不一樣,積累了許多關於自己、同伴特徵的經驗,同時,在區域活動中,我發現孩子們在合作遊戲的時候會有困難,在合作活動的過程中,關注自己過多,往往自己説出自己的意見就好了,不知道傾聽別人的意見,更不會統一意見,於是就不能很好的商量協作。在此基礎上,我設計了此次活動"迷迷轉",目的是讓孩子們在愉悦的遊戲中進一步體驗自己的獨特性、羣體的共同性。另一方面通過遊戲,在大班的初期掌握一些合作的方法,為將來的學習打基礎。

活動內容與要求:

1、知道"人羣中我和別人長得不一樣,但也可以找到許多相同的地方。

2、運用按某一特徵進行歸類的方法學做遊戲,體驗與同伴合作遊戲的快樂。

3、積極的參與活動,大膽的説出自己的想法。

4、培養幼兒的嘗試精神。

活動重點難點:

1、知道"人羣中我和別人長得不一樣,但也可以找到許多相同的地方。

2、運用按某一特徵進行歸類的方法學做遊戲,體驗與同伴合作遊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迷迷轉》課件一份;幼兒圍成圓圈的照片教學課時:一課時(30分鐘)

活動過程:

一、談話,引起興趣

師:上次我們都畫了自畫像,自畫像中我和別人不一樣的在哪裏?(幼兒回答)師小結:原來我們每個人與別人都有許多長得不一樣的地方,這樣大家才能區分出來你是誰了。

二、情景引入,觀看課件,

(一)瞭解"迷迷轉"遊戲的玩法與規則:

1、師:昨天我看見一羣小朋友在操場上做一個非常好玩的遊戲,你們想看嗎?

2、(播放錄像1:男孩子中間站)師提問:

這個遊戲叫什麼名字?

他們是怎麼玩的?他們邊在玩時邊嘴巴里還唸了怎樣的兒歌?

聽到説怎樣的一句話時才站在中間的?這句話是誰説的?

(老師提升:當聽到中間的小朋友説"女孩子中間"這句口令後,女孩子才站在中間。)

3、(播放錄像2:男孩子中間站)提問:這次我們聽到發口令者發了什麼樣的口令?(男孩子中間站)

4、(播放錄像3:背書包的中間站,口令先不説,幼兒猜好後再説)提問:猜猜這次發的.是什麼口令?我們一起來問問她好嗎?(播放錄像驗證)師:原來發口令的小朋友找到了他們背書包這個相同的地方,然後才發了口令。

5、師:再來看看這一次,猜猜發口令者發的是什麼口令?

(播放錄像4:帶圍巾孩子的中間站,口令先不説,幼兒猜好後再驗證)你們知道她的口令是根據他們什麼相同的地方來發的?怎麼發?

找找他們還有哪些相同的地方?

如果你是發口令的小朋友,你會發什麼口令?(出示幼兒圍成圓圈的照片)根據幼兒的口令大家一起來找找是哪幾個?

三、幼兒玩"迷迷轉"遊戲

1.幼兒互相協商(遊戲者與發口令者)然後遊戲引導幼兒尋找同伴相同的地方來發口令,而且口令儘量不一樣。

2.幼兒反覆進行遊戲,體驗同伴之間的相同處與不同之處。

四、活動延伸:

鼓勵幼兒以後去操場上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

小百科:轉,物體圍繞一個點或一個軸做圓周運動。

大班社會優質教案篇3

教學目標:

1、熟悉老師和同學。

2、學習人際交往的基本技能,消除與人交往的陌生感和羞怯感。

3、表現對老師與同學的喜愛,鍛鍊口頭表達和情感表達能力。

教學重點和難點:與人交際的基本技能以及自我介紹時的口頭表達能力。

課前準備:

學生準備:

1、學生在家中由父母指導自己製作“小名片”,將姓名、住址、電話、愛好等寫在上面,可以用筆畫,也可以用電腦製作,但是前提是必須自己親手製作。

2、在家中準備自己的特長和愛好,上課時進行展示。

3、自己製作的作品。

4、準備上課自我介紹的內容。

教學器材:

錄音機、實物投影機,《找朋友》、《我們都是好朋友》等歌曲。

教學課件:

學校老師照片投影片,任課教師小時的照片。

教學設計

學習內容 學生活動 教師活動

1.利用投影片認識並熟悉學校的老師。

2.做《找朋友》的遊戲:利用歌曲《找朋友》自己結交朋友並展示自己的才藝.

3. 進行自我介紹。

1.利用投影片辨認老師,知道他所擔任的學科,並能叫出他的姓氏。

2.做《找朋友》的遊戲。找到那位同學就做自我介紹,並能有所展示。

1.播放投影片,讓學生進行辨認。

2.帶領學生做《找朋友》的遊戲。在找朋友之前,老師作為第一個找朋友的人,先做自我介紹和自我展示,給學生起到示範作用。

教學過程設計:

一、導入:用小兔貝貝為主題人物放投影,背景音樂為《你的名字叫什麼》,學生根據音樂演唱歌曲並按歌曲內容説出自己的名字,進行邊表演邊唱。

二、熟悉本校的老師。播放投影片,讓學生説出每一張投影片中的老師的姓氏以及所任學科,學生不知道的老師介紹。(不用將學校所有老師的照片都讓學生進行辨認,可以先讓他們辨認任課老師或與他們接觸的老師。)

三、做《找朋友》的遊戲。(這是貫穿本節課始終的一條線)

1、任課老師做自我介紹。(用自己的照片)並進行才藝展示。(這是為學生自我介紹和自我展示起到示範作用,介紹時口齒清楚,聲音洪亮,主要介紹自己的姓名、愛好。)

2、由老師第一個進行“找朋友”,找到的“朋友”再進行自我介紹和自我展示。依次往下順延。(學生在自我介紹的過程中,可能會出現膽怯、害羞的表現,教師要多加鼓勵,增強他們的自信心。對於學生的自我展示,老師要及時給予表揚鼓勵,頒發“小兔貝貝獎章”引導其他同學也應給展示的同學一些鼓勵,表示對他人的尊重。

3、由於學生單獨做自我介紹,如果每個學生都做介紹,一節課的時間肯定不夠用,可以用其他時間再進行介紹。

四、最後用《我們都是好朋友》作為本節課的結束,在音樂的伴奏下,學生交換自己製作的“小名片”,而後,教師在音樂的伴奏下進行總結,大家同唱歌曲結束本節課的內容。

大班社會優質教案篇4

【活動目標】

1。在玩玩、看看、説説的過程中感受線遊戲的樂趣和線製品中所包含的情誼。

2。聯繫生活,瞭解生活中各種線帶給人們的便利和精彩。

【活動準備】

1。物質準備:ppt課件、奶奶織毛衣視頻。

2。經驗準備:有意識的讓孩子關注生活裏不同的線,並邀請阿姨參與活動的第二環節。

【活動過程】

1。好玩的線——激趣

(1)(出示一根棉紗線)提問:看,這是什麼?你會用這線來玩什麼遊戲?想不想現在來玩一玩翻花繩的遊戲?兩個小朋友一組,請你拿出椅子下面的線和旁邊的小朋友玩一玩。

(2)請個別幼兒上來和老師合作示範遊戲。

(3)師:和好朋友一起玩線真開心,那如果是一個人,能玩出什麼新花樣?(幼兒缺乏一個人玩的經驗,教師可示範。)

(4)教師表演介紹“降落傘、鐵塔”等不同花樣的玩法。(引起孩子強烈的興趣,體會到一個人也能玩出很多花樣。)玩線真是一件快樂的事。

2。温暖的線——感“情”

(1)出示毛線,引發幼兒關注到自己着裝上隱藏了線。

(2)現場演示織毛衣,進行互動。

師:你們身上的毛衣真漂亮,那你們知道這樣漂亮的毛衣是怎麼織出來的嗎?我們現在就請阿姨現場為我們展示一下織毛衣的本領吧。

(3)阿姨邊織毛衣邊簡單介紹,幫助幼兒感知織毛衣的辛苦。

(4)觀看視頻,感受線的温暖,體會家人對自己的關愛,懂得感恩。

(5)用毛線製作愛心禮物。

師:你想把愛心禮物送給誰?你想對她説什麼?(展示個別幼兒的愛心禮物)你們用毛線製作的愛心禮物真漂亮,那今天放學回家的時候,我們把它送給媽媽或者奶奶,好嗎?

3。有用的線——遷移

(1)觀看ppt,感受各種線帶給人們的便利和精彩。

師:毛線可以帶給我們温暖,其實,生活中還有很多的線,你還知道什麼線?老師也準備了一些線,我們一起來找一找,看一看。

(2)延伸遷移。

——人們在做什麼?人們把線織成漁網捕魚,收穫美味的食物。很多時候,人們把線作為工具,為我們的生活服務。

——工人叔叔安裝電纜、電線,讓我們的家裏、幼兒園裏通上電,給我們的生活提供便利。

——這是什麼線?連接電話,相隔很遠的人通過電話就可以方便的聯繫。

——人們可以用麻線來包紮、裝飾、懸掛東西。

——你找到線了嗎?樂器上也有線,人們可以彈奏出好聽的音樂,給我們美的享受。

——人們用線繡出美麗的十字繡,裝扮我們的客廳、房間,給我們的生活增添精彩。

——馬上要過年了,人們還會掛一些什麼樣的線制工藝品呢?中國結是我們中國特有的手工編織工藝品。你知道這些中國結有什麼含義和祝福嗎?

——你找到線了嗎?馬路上的斑馬線、地鐵上的警戒線可以起到提示、警告的作用,讓我們的生活更加安全。在幼兒園裏,有沒有這樣起提示作用的線呢?

【小結】

原來我們身邊有着很多的線,它們給我們的生活增添了便利和精彩。回去以後你可以再找找,除了今天活動中提到的線,還有哪些線和我們的生活密不可分?

大班社會優質教案篇5

活動目標:

1.瞭解書包的結構和各部分的用途。

2.學習有序的整理書包。

活動準備:

每人一個書包,一個籃子。籃子內放有書、本子、口杯、雨傘、鉛筆、橡皮、卷筆刀、文具盒等。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聽音樂走進活動室,《上學歌》

二.基本部分一、談話導入小朋友,再過幾個月,你們就要上一年級成為一名國小生了。要想成為一名合格的國小生,就要養成良好的習慣。學會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今天你們都背來了自己心愛的小書包,真神氣啊!我們就來説一説小書包吧。

(二)引導幼兒瞭解書包的結構小朋友,現在請把你的小書包輕輕地拿下來,仔細看一看你的小書包是什麼樣子的?

提問:誰願意來向大家介紹一下自己的小書包呢?

小結:小朋友説得真好,我們每個小朋友都有一個心愛的小書包,上面有漂亮的顏色和圖案,還有兩根被帶,最重要的是小書包有許多曾層,有的大一點,有的小一點,小書包的兩側還有兩個小兜兜。

(三)、整理書包

1.幼兒嘗試整理小書包小書包到底應該怎麼用呢?老師準備了你們常用的東西在桌子上的籃子裏。你認為這些東西放在書包的那一層合適呢?現在,試着把這些東西放進書包裏。(幼兒試放)老師巡迴,好的、不好的拍入下來。

2.個別幼兒介紹自己是怎麼整理書包提問:誰來説一説你是怎麼放的?

3.引導幼兒分析探討整理書包的最佳方法每個小朋友都有自己的的方法,但是,怎樣放才能讓我們拿東西的時拿起來更方便呢?下面我們來看看這幾位小朋友是怎樣放的,仔細看,看看哪種放法最合適。

(錄像)請幼兒評價:

提問:以上幾個小朋友誰整理的方法更好呢?為什麼?

小結:書包裏面有佷多層,每一層都有用處。鉛筆、橡皮、尺子、放在文具盒裏,文具盒、卷筆刀可以放在一起,放在最小層裏;書和本子分別由小到大的順序整齊疊放,平整地放進書包最大層;雨傘、口杯可以放在書包兩側的小兜兜裏。

4.幼兒再次整理小書包我們根據剛才説的再來整理一次,看誰整理的又快又好又整齊。

(幼兒整理)小結:這次比上一次整理得更快更好了,都能在較短的時間內整理好自己的小書包,我們一起給自己鼓勵一下吧,耶,耶,我真棒。

今天,我們學習了一個整理書包的新本領,以後整理書包都要像現在這樣分層分類整理,每一樣東西都放在固定的地方,知道什麼東西在什麼地方,做到自己心中有數,拿取更方便。

三.結束部分我們一起背起小書包唱首好聽的歌吧!《上學歌》體會上學的自豪感。

活動反思:

?整理書包》主要是讓學生經歷分類的過程,學會按一定標準或自定標準進行分類。養成有條理地整理事物的習慣。體會生活中處處有數學。為了達到這一目標,我做到以下兩點。

1.讓學生經歷分類的活動。

在教學中,結合學生實際,提出整理自己書包的要求,請同這們把自己書包裏的東西掏出來整理一下,小組內説説是怎樣整理的。這一環節的.設計,目的在於聯繫學生生活實際進行教學,有利於學生在動手操作中確定分類標準。同時讓學生在解決自己身邊的總是中感受到將物品分類必須按一定的標準進行。

2.滲透分類的.數學思想

生活中的分類是將具有同一特徵的物品重新進行整理,是一個直觀的過程,而數學中的分類則是將概念根據一定的特徵進行重新歸類,是一個抽象和過程。為了讓學生體會到數學分類的思想,從學生熟悉的生活環境着手,提出整理書包的要求,由於整理書包的物品都是具體,直觀的,學生可將書包的學習用品按三類進行擺放,或者按四類進行擺放,並且説説這樣分的理由。為什麼會出現這麼多種整理的方法。使學生在實踐活動中體驗分類,讓學生在玩的過程中瞭解分類的方法。將學習與生活緊密結合起來,進一步感受物體分類的方法。

大班社會優質教案篇6

活動目標

1、認識學習用品,知道他們的用途。

2、嘗試學習整理、擺放文具用品的方法,能有序地擺放物品。

3、逐步學習自己整理文具,增強做一名國小生的願望。

4、願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5、培養幼兒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及快速應答能力。

活動準備

1、每人準備一隻書包、鉛筆盒、書本等。

2、情境表演:《兩個小朋友》(國小生自己收拾文具的情景,一個會自己收拾,一個不會收拾)

活動過程

1、認識學習用品,並知道它們的用途。

——逐一出示書包、書、鉛筆盒、本子、筆、尺、橡皮等用品,並討論它們的用處。

——形成學習用品的概念,知道這些都是國小生學習時需要用到的用品。

2、觀看情景表演《兩個小朋友》,比較兩個國小生的文具有什麼不同。

——提問:表演説明了什麼?你喜歡小明還是小方?為什麼小明作業做完了,小方還沒有完成?

——小結:學會自己收拾文具學具很重要。

3、討論:怎樣愛護自己的學習用品?如何將書包望的用品擺放整齊呢?

4、幼兒討論收拾文具的方法,學習將自己書包裏的學習用品收拾擺放整齊。

——請一幼兒示範收拾文具的方法。

——幼兒共同操作收拾整理自己的文具和學具。

5、創設“上課,下課”情況,幼兒練習擺放整理學習用具,感知體驗收放文具的快樂。

——比一比:看誰收得又快又整齊。

活動反思

如何立足於學生實際,關注學生的需求,關注學生的發展,有效地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讓他們主動地、富有個性地開展數學學習是我自課改實驗以來一直在教學實踐中探索的問題。為了組織學生開展有效的數學學習,在課前我積極地進行了思考,分析了學生的學情和原有的知識經驗背景,然後依據《標準》的要求和教材的編寫意圖,凸現數學教學生活化、生動化、人文化的特點,使教學切實為學生的發展服務。

1、讓生活走進課堂。

現實生活中的數是十分豐富的,如何讓學生學身邊的數學、學有價值的數學,讓數學的天空更加廣闊,是我這節課着力要解決的問題。為此,我在充分了解學生的基礎上開展教學,創設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通過數一數與學生學習息息相關的文具、找一找教室和生活中見過和用過的數字、玩一玩平時小朋友喜歡的數字遊戲以及課後找一找等活動,使數學更貼近學生,拓展學生學習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用數學的眼光去觀察和認識身邊的各種事物,讓學生們感受到數學與生活的緊密聯繫,展現數學的魅力。

2、讓數學教學成為數學活動的教學。

學生的經驗和活動是學生學習數學的基礎。教學中,教師設計了數一數、找一找、寫一寫、説一説、玩一玩等學生感興趣的活動,在活動中給學生提供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機會,使數學學習不再是學生依賴教師講授、被動接受的過程,體現了數學學習是學生經歷數學活動過程的課程新理念。

3、開放教學,讓數學教學解放學生的大腦。

開放式教學的核心是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讓他們主動參與到知識的形成過程中,自主學習、體驗探究與成功的樂趣。為培養學生思維的靈活性、深刻性,教學中我力求體現開放性教學特點,如“找朋友”的連線,順序是開放的;數文具的方法、數數的思維過程是開放多樣的,有一個一個地數,有多個多個地數;“看一看、想一想在教室裏、生活中你能找到哪些數字”,學生可以自由地觀察感知,得到多種的結果,還可以開放式想像校園裏、家裏數字的存在與價值;此處,學生表達的語言是開放的,教師沒有限制學生表達的方式與方法,而是鼓勵學生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觀點,使學生的創新意識和思維品質得到逐步培養。

4、讓數學教學促進學生知識、能力和情感的同步發展。

如何在建構知識、發展能力的基礎上培養學生積極的數學學習情感,增進數學學習的信心,是值得深入探討的問題。在本課教學中,我積極轉變教師的角色,把自己放在和學生平等的地位,和學生一起學習、一起做遊戲,關注學生的內心需求,關注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的表現,成為學生學習的促進者。在有意義的學習活動中,學生既有獨立思考的時間,又有討論、合作交流的機會,在這些過程中,學生學會了傾聽與表達,學會了矯正和評價,敢想、敢説的氛圍讓課堂煥發出了生命的活力,使學生不僅長知識而且長智慧。

大班社會優質教案篇7

活動目標:

1、在活動中發現自己成長的變化,區別和別人的不同。

2、學會正確看待自我後,增強自信心。

3、在活動中樂於關心同伴,幫助身邊人。

活動準備:

1、一張幼兒嬰兒時期照片、幼時用品(鞋襪)。

2、家長給幼兒講述其小時候的趣事

活動過程:

1、出示幼兒照片,猜猜這是誰?

(1)教師出示一名幼兒小時候的照片,請幼兒猜一猜這是誰?

你知道照片裏的是誰嗎?大家一起猜猜看是哪位小朋友?

(2)請那名幼兒上台來,與幼兒一起談論,發現其中的變化,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2、講述:兒時趣事

(1)教師講述自己小時候的趣事,也請小朋友回憶一下爸爸媽媽給你們講的小時候發生的有趣的事兒。

3、發現自己成長的變化

(1)提問:小朋友們發現自己身上有沒有哪些和小時候不同了呢?如長高了,力氣變大了……

(2)請小朋友上台展示自己的新本領並評價自己,再加上一句鼓勁的話"我能行,我又長大一歲了!"(3)總結:小朋友每過一年都長大一歲,變高了,更懂事聽話了,掌握了更多的本領,也能幫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做些簡單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