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教師文案

語文教學設計心得7篇

欄目: 教師文案 / 發佈於: / 人氣:1.8W

寫心得體會是為了更好的記錄我們在生活中積累的感悟,通過寫心得體會,我們也能夠更好的將自己的感受抒發出來,本站小編今天就為您帶來了語文教學設計心得7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語文教學設計心得7篇

語文教學設計心得篇1

布盧姆説:“有效的教學始於準確地知道希望達到的目標。今天,學習了李懷源老師和蔣軍晶老師關於“語文教學目標的設計要考慮哪些因素”的談話,觸動很大。

回顧自己的教學,翻看自己的教學設計,確實發現了這樣的問題:

1、教學目標太多。目標太多,不知道該完成那個,結果想面面俱到卻造成面面俱不到。時間就那麼多,只得蜻蜓點水,於是大呼“時間都去哪了”。目標要捨得,有舍才有得。確實,目標太多反而容易打亂教學,教師就會忽略學生,會不由自主的控制學生,因為一旦放手,就會完不成預設的目標。但實際上,課堂貌似很流暢,實際上學生的能力沒有得到真正的發展和提高。反之,兩到三個精心選擇的目標很容易達成,也就形成了高效。

2、表述不清,把握不清晰。教學目標的主語應當是學生,即學生在這節課要達到什麼,感受什麼,體會到什麼等等。反觀自己設計的教學目標,很多卻不是很清晰。例如這是我設計的三年級上冊《秋天的雨》的一個教學目標“讀懂課文內容,引導學生體會比喻和擬人寫法。”在這裏,前半句話是學生要達到的目標,後半句話卻變成了教師要幹什麼。如果改成“讀懂課文內容,體會比喻和擬人的寫作方法。”就好多了。

3、階段性不強。語文課都會有字詞、朗讀 但年級不同,要求也不同。比如朗讀,在低年級會是教學目標,“如學習有感情朗讀課文”但是到高年級就是一種手段,而不能還把感情朗讀還作為一個目標,不能一直學下去。有很多老師尤其是一些經典課文,好像如果不把“有感情的朗讀課文”寫進目標裏,就是缺了什麼一樣,感情朗讀成了通用的.教學目標。但是不同的階段,目標是不能一樣的,我們不能把有感情的朗讀課文都做為目標去完成。

語文教學設計心得篇2

隨着教育體制的不斷改革,國小語文課堂教學發生了較大的變化,有效地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活躍了課堂氛圍。可在實際教學當中,部分教師依然採用傳統的教學方式進行教學,不重視學生的信息反饋,不重視學生的實際學習狀況。而造成這些問題的主要原因就是沒有做好備課工作,有的教師在實際授課中的教學方式同教案設計不符合;有的教師雖有詳細的教案,卻不能根據具體狀況做靈活處理,更有一些教師完全照抄別人的教學設計,因而無法保證教學質量。國小語文教師必須採取科學的方法進行備課,具體來講,要做到以下幾個方面。

一、創新設計,不死板硬套

教師的創新在哪裏?備課設計,只有創新才能有活力。普拉斯説:所謂創新,往往只是將早已存在的東西加以變化。因此,國小語文教師備課前應當有三見:新見、遠見和創見。人云亦云、不知變化、原封不動地照搬別人的,永遠沒有出息。某些教師十分崇拜名師教案,不是自己在獨立鑽研備課,而是在複製名師的課。但令他們苦惱的是往往事與願違,複製的名師教案,用在課堂上效果卻很差。這是什麼原因呢?道理很簡單,教師是一個特殊的職業,其學習與培訓需在反覆活動中作行為自省與調整的跟進才能見效。事實證明,教案不能複製出效果。教師備課不僅要考慮課前的預設,還要預見課堂的生成變化。

二、細心品讀語文教材,通過感悟文本進行備課

語文教學集人文性和工具性於一身,對學生的態度、情感、價值觀等都具有較高的要求,要想達到相應的大綱要求,教師就必須引導學生深入理解並感悟相應的文本,因而教師備課的時候必須先細讀語文教材,用心感悟相應文本。閲讀教學是一種學生、教師、文本間的對話過程。教師進行備課和教學的時候,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第一,走近文本。語文教師必須要對相應的文本進行充分的體驗和感悟。要想感動學生,就必須先感動自己,教師應同文本進行對話,認真聆聽文本聲音,充分調動起自己對於生活的感受和積累,讓相應的文本感動自己。第二,走進文本。教師在對相應文本感悟的基礎上進行理性的思考,理清楚自己對文本的感悟過程及方法,獲得的體驗要儘量達到大徹大悟的境界。第三,走出文本。在教師對文本進行充分的感悟及體驗的同時,應結合學生的學習基礎、現有狀況等設計出可以讓學生輕鬆感悟文本的思路和方法。所以,教師只有通過品讀語文教材,感悟相應文本,經歷相應的走近文本、走進文本、走出文本這種備課的歷程,才能有效引領學生對文本進行準確的解讀。

三、突出備教學資源的開發和利用

教材資源。抓住教材之間的聯繫與區別,設計學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學習活動。學生是學習的主人,只有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調動他們的感官,才能讓他們想學、樂學,才能學有所長。其次是生活資源。緊扣教材與生活的聯繫,把學生帶進生活之中。如,低年級的識字教學,可以讓學生在生活中識字:蔬菜市場、水果市場、路牌廣告等皆可利用,比比誰識得多,誰識得快;教學寫景作文時可先帶學生到景點去參觀,讓他們用眼觀察,用心體會,把自己印象深的寫下來,這樣學生寫作就會言之有物,真情流露,克服了學生作文普遍存在的內容空洞、瞎編亂造的毛病。

四、嚴格執行備課流程,不斷反思教學效果

首先是寫書案,不動筆墨不讀書,大多數語文老師都要求國小生養成這種習慣。那教師在備課的過程中更應該這樣。在讀教材的過程中,要筆隨嘴走,對於一些關鍵詞語,精彩之處,以及文章的一些重點、難點,要及時地做上記號。並把自己對教材重難點內容的理解以及獨特的教法等直接寫在教材的空白處、株距行寬、頁眉頁腳,三言兩語、點到為止。這樣教師的課本可真成為教本了,重點內容清晰可見,上課時就可信手拈來,操作方便,不易遺忘或缺漏。這些精筆妙言是教師備課中對課文的個性化解讀,反映的是隱性思考中最寶貴的靈感,噴湧的是教師的智慧的源泉。將其定義為點畫批註也好,定義為備課於書也好,其實就是要做到眼到、心到、手到。其次是寫教案,隱性思考的過程最後會生成文字性的教案。為了真正把老師從繁重的抄備課中解放出來,學校推行精案與簡案相結合的備課方式,要求教師對每一節課都進行有效備課的前提下,有選擇地開展深入備課,寫出一定數量的精案;其餘可寫簡案。精案包括教材分析、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方法引領、課前準備、教學過程(從導課到板書詳實有效,各環節清晰,方法得當),課中修正、教學反思等各環節,老師可根據實際情況增刪修正,突出創新性與個性化。要求教師廣泛閲讀有關文獻和教學參考書,根據課程標準對教材內容作必要的增刪和更新,努力做到教學內容的先進性、科學性和系統性;認真研究學生的特點,根據學生已有的知識結構和理解能力,選用恰當的教學方法,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注重培養學生基本技能。作業佈置數量要適當、難易適度,有層次性、創新性;板書設計應簡潔明確,合理有序。要特別注重教學過程中的教案二次修正。最後是寫反思,如果一個教師僅僅滿足於獲得經驗而不對經驗進行深入的思考,那麼、即使是有20年的教學經驗,也許只是一年工作的20次重複;除非善於從經驗反思中吸取教益,否則就不可能有什麼改進。我國著名心理學家林崇德也提出優秀教師=教學過程+反思的成長模式。葉瀾教授説,一個教師寫一輩子教案難以成為名師,但如果寫三年反思則有可能成為名師。

總之,備好課是上好課的基礎,所謂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要上好任何一節課,就必須在上課前做好備課工作。相信只要教師用心做,多從學生的角度思考問題,就會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語文教學設計心得篇3

本學期我利用課餘時間進行了《國小語文教學設計》的學習,讓我開了眼界,頗有一些感想。

國小語文教學對象是正在發展中的兒童,如何把國小生培養好,不能有半點差錯。他要求每一位教師在上課前必須做好精細的準備工作,要把準備的內容書面化,完成教學設計,才能自如地上好課。大量的實踐證明。凡優秀教師在上課前,都很認真地做好準備工作,有的反覆修改教學設計方案,他們所做的教學設計方案,許多都成了青年教師學習參考的材料。而案例分析更是教師總結經驗,不斷反思,不斷進步的途徑之一。 完成國小語文教學設計,是教師不斷國小語文教學設計與案例分析心得體會總結和積累教學經驗的過程,也是教師提高文化科學知識和語文能力的過程。因為完成國小語文教學設計的過程,需要教師不斷提高和完善自己的語文能力。如通過鑽研國小語文課程標準和熟悉語文教材,確定教學目標,理清教學思路的過程,會轉化為教師教學活動的指導思想及必要的知識;通過研究教學目標的落實,教學內容的重點和學生的實際情況,選擇適合學生接受能力,促進學生髮展,實現教學目標的途徑和方法,從而會提高教師本身的思想水平、知識水平和教學能力。由此不難看出,不論是有經驗的或剛參加工作的教師要上好課,必先學會制定國小語文教學設計方案,學會根據不同的教材、不同年級的學生完成不同的語文教學設計。這是保證教師順利地、成功地走上講台、完成教學任務的第一步。

國小案例分析的目的是對以往的教學進行反思,小結,他的最終目的是使國小語文教學實現最優化。所謂最優化,就是教學投入少,而又能達到高效率,使全班學生的語文學習都能達到優良水平。要實現國小語文教學的最優化,必須做到以下幾點:

一、立足於促進學生的發展

國小語文教學的本質,正如《新大綱》所提出的“國小語文教學應立足於學生的發展,為他們的終身學習、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礎”。發展什麼?學生的發展應是德、智、體、美全面的發展。在語文教學中,就是要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質。“發展”和“傳授”是根本不同的,“傳授”主要靠教師的灌輸,學生被動的接受;而“發展”主要靠學生內部的動力作用,使自身的素質和個性得到提高。教師要給予必要的、適當的指導、激勵。

國小生的語文素質,在《新課標》中有明確要求:“國小語文教學應培育學生熱愛祖國語言文字和中華優秀文化的思想感情,指導學生正確地理解和運用祖國語文,豐富語言的積累,使他們具有初步的聽説讀寫能力,養成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在教學過程中,使學生受到愛國主義教育、社會主義思想品德教育和科學思想方法的啟蒙教育,培養學生的創造力,培養愛美的情趣,發展健康的個性,養成良好的意志品格。”這段話既是國小語文教學的目的,也是對國小語文素質的全面概括。語文素質雖然主要指語文能力,但語文能力還與思想、思維、情感、文化知識、學習習慣等品質密切相關。所以説,語文素質也就是做人的素質。通過語文教學要促進學生語文素質的全面發展。

國小語文本身包含了促進兒童發展的諸多因素。語文是個載體,它所載負的文化科學知識,都有一定的思想、情意內涵及審美意義。通過語文學習,兒童不僅能學習語言,還會獲得文化科學知識、提高思想認識及思維能力、豐富情感。所以通過語文教學促進兒童全面和諧的發展不僅是必要的,而且也是可能的。

二、體現學語文和學做人的統??

國小語文教學既要教語文、學語文,也要教做人、學做人。其實學語文和學做人二者是統一的。

通過語文課學生既學語文、又學做人,是由國小語文學科的性質決定的,是由國小語文教學的目的任務決定的,也是由語文教學內容所決定的。

國小語文所載負的內容是極其豐富的。國小語文教學的目的任務,就是要全面發展學生的語文素質,國小語文素質就是做人的素質。要提高學生的語文素質,完成語文教學目的,所選的教材篇篇都藴含着真、善、美的因素。有的課文描寫的是大自然的美景;有的課文歌頌了偉大領袖和英雄人物的高尚道德和感人事蹟;有的課文介紹了偉大的科學家、思想家、文學家的創造發明給人類帶來的物質文明、精神文明生活的動人故事;有的課文揭露了舊社會兒童悲慘的生活;等等。課文中人物喜怒哀樂的情感表達,揭示了作品的思想內涵,學生閲讀這些作品,其思想感情很自然地會發生變化,會逐步懂得做人應該堅持什麼、學習什麼、反對什麼。往往一篇文章所反映的光輝形象或動人情節或優美景色,會在學生的人格形成中起巨大作用,會在其一生中留下難以磨滅的印象,是促使其成長的巨大動力。只要學生對作品語言有透徹的感悟,必然會受到潛移默化的思想情感的薰陶;學生也只有感受到語言的思想情感,才能真正掌握作品的語言。二者是密不可分的。

國小語文教學歷來重視文道統一,但對學語文和學做人的統一還不是那麼明確,通過學語文也學做人,比語文教學的思想性要求更高。語文教學的思想性多限於思想認識的提高,而“做人”的內涵主要表現在行動上。要求學生在學習語文過程中,在提高語文能力的同時,不僅要提高思想認識、豐富情感,而且要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就是不僅在於“知”,而且要利於“行”。不過這不能立竿見影,而要日久天長地薰陶、積累。

學語文和學做人二者是必然統一的,但不是自然能夠實現的,更不是把語文課變為思品課就能完成的。必須明確國小語文教學的基本任務是提高學生正確理解和運用語文的能力。因此在貫徹該原理時,必須以國小語文教學的基本任務統一各項任務。

國小語文教學既要教語文、學語文,也要教做人、學做人。其實學語文和學做人二者是統一的。

語文教學設計心得篇4

有幸聆聽了重慶市特級教師王君老師的報告《我的青春語文觀——我的語文教學探索之路》。報告中,王老師講述了十幾年來的語文探索經歷,詳細闡述了自己語文教學創新的四個層次。

王老師語文教學創新的四個層次是這樣的:1、在新穎獨特的課堂設計中創新。2、在靈活紮實的語文味中創新。3、在誠懇機智的學情應變中創新。4、在把握語文學習規律和健全語文學習制度中創新。

從她講述的內容中,我窺探出,這所謂四層次,其實包含着她走過的語文教學的四個階段。一是對教材鑽研的課堂設計階段,二是以語文訓練為主的導學階段,三是學生為主體的以學論教階段,四是建立語文學習規範的自主學習階段。這四個階段,就是王老師探索語文教學的主要思想歷程。

王老師第一個階段的重點在教材鑽研上。她總是在對教材深入細緻研讀的基礎上,着力於巧妙的課堂教學設計。要麼尋找到巧妙的突破口,要麼設計出新奇的板書,要麼思考出富有創意的處理方式。如《沁園春雪》根據理解設計詩詞tv,《題湖陰先生壁》把湖陰先生家的情景畫出來,《蘇州園林》四張園林圖片四個導遊解説,《木蘭辭》設計木蘭明星檔案,《儉以養德》填充“靶子圖”,《珍珠鳥》設計小鳥寶貝成長日記、人鳥對話,《濟南的冬天》你選誰當濟南的形象代表,《羚羊木雕》請你給同情的對象寫一封信,《石壕吏》課本劇改編和表演,《落棋有聲》辯論“如果你是廠長,你選誰當車間主任”,《中國石拱橋》作石拱橋的設計師重現趙州橋盧溝橋的形象……

這是一個艱苦的過程,也是一個青年教師打下堅實基礎的過程,這個過程王老師經歷了整整五年時間。對教材的研讀,是一個語文教師最基本的基本功。沒有對教材的鑽研,就沒有對教材的處理,教材鑽研得越深,教材的處理就會越淺易,所謂“深入淺出”就是這個道理。一個教師如果不經過這樣一番歷練,不能養成深入研讀文本的習慣,那麼他的教學之路必然是淺薄而空虛的。

王老師的第二個階段重點是放在學生學習的引導上。如果説前一階段王老師更着眼於從篇章的角度去設計教學,那麼這個階段則更加重視文本,重視語言的深層挖掘。她遵循陳鍾樑老師的話“語文課首先要上出語文味兒,要上得樸素自然,要向學生傳遞語言深處的美”,開始踏踏實實地迴歸文本,聚焦於語言文字本身,凸現語文課堂的本色,引導學生苦練語言“內力”。

為此,她總是從文本內核中去尋找能牽一髮動全身的詞句,引導學生沿着語言去探求文本的真意。如她抓一“痴”字教學《湖心亭看雪》,引導學生走進作者的內心世界;選擇一些虛詞、標點符號等文本元素強化對文章的`理解,通過朗讀完成對語言的品味,等等等等。

這是一個語文教學的迴歸階段。語文,顧名思義,就是語言文字。語文學科的特殊使命就是培養學生對語言文字的理解和表達能力。通過語言各元素的探究,走入文本。這是每個語文教師必須走過的階段。沒有經歷這個階段的語文教師,不能叫真正的語文教師,最多隻能算個假洋鬼子。在每年的教師應聘過程中,這樣的假洋鬼子還多着呢。

王老師的第三個階段重點已經由教師的導走向了學生的學。她開始反思自己導學的利弊:“在多數人的詞典中,循循善誘從來都是一個褒義詞,但是,課堂上高度控制的導讀將學生的思維引向了單向思維的死衚衕,難以激發學生質疑問難的興趣和意識。老師那不無啟發的循循善誘,往往反而會禁錮了學生的自由思想,成為了課堂殺手。”

於是,她走上了以學論教的道路。“教師學生與文本的初始對話一定要在教師和學生的對話之前。教師不給學生以有意暗示,讓學生的獨立體驗成為課堂教學的起點,教師再由此幫助學生達到自己能夠達到的目標。這樣的教學是以人為本的教學,推進課堂進程的原動力是學生的認知,教師只是課堂討論的首席。教師和學生彼此獨立而又追求和諧。”其結果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拘泥書本,不迷信權威,不依循常規,而是以已有知識為基礎,結合當前的實踐,獨立思考,大膽探索,標新立異,別出心裁,積極提出自己的新思想、新觀點、新思路、新設計、新意圖、新途徑、新方法……”

這是一個思想突變的階段,由教師主體走向學生主體,這個思想過程容易,但要轉變為教學行為,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有不少教師也認識到了學生主體的重要性,但是落實到具體的教學實踐中,卻還是外甥打燈籠——照舊。這之中,需要勇氣,更需要能力。當我們許多的老師仍然停留在思想層面的時候,王老師已經在行動上走出了很遠。

王老師的第四個階段重點是幫助學生建立語文學習的規範,使語文學習變成學生的一種自覺行為,成為學生生活的一部分。關於這一點,王老師是這樣闡述的:“語文的最佳狀態是:主動地探索語文知識的序列,摸索學生語文能力提高的規律,使語文學習從零敲碎打似的單項突破走向整合性、制度性、自主性。具體做法是:着力建設一個非常明確的語文學習的制度,讓玄妙的語文教學有章可循,讓以前在學生心目中可有可無的語文學習能在一個相對穩定的軌道上運行,使學生學得到還看得到,對每一天每一週每一月自己必需做什麼心中有數。讓班級的學習秩序化、規範化、規律化。明確了宏觀和微觀的學習制度,就有可能使班級的語文學習逐步進入了一種良性循環的狀態,讓語文的教與學既生機盎然,又腳踏實地。”

為了讓學生養成語文學習的習慣,為了讓語文學習成為學生生活的一部分,王老師在班上建立了許多語文學習的制度,如日記制度,日記評講制度,作文互批互改制度,錯別字整理和修改制度,課前演講制度,班級圖書館不閉館制度,讀書彙報制度,清晨積累制度,積累考試制度,五分鐘微型課制度,班級“百家講壇”制度,口語考試製度,班級生活語文化制度,專題活動寫作制度等。通過這些制度去規範學生語文學習活動,通過活動把這些語文學習行為變成一種日常習慣。

當學生的語文學習變成一種自覺自主的行為,當學生的語文學習滲透到他們的生命裏去了,那麼,我們的語文教學也就達到了它的最終目的。這,應該説是我們語文教學追求的最高目標。

這,就是王君老師青春語文教學創新四層次的全部意義所在。

語文教學設計心得篇5

教學設計體現教師的教學技能,又是溝通教師教學理念和教學行為的中間環節。從教師專業成長的角度看,“教學設計”就是要求教師對文本的研讀,探究文本的智慧路徑。研究教學設計有助於教師形成正確的教學理念,有助於教師的教學理念向教學行為轉變,有助於教師提高教學技能。如何才能烹飪出濃汁濃味的語文課呢?

一、抓住文本的“基礎點”

走進新課程、走進新課標、走進文本,教學設計也就抓住了語文的根——識字,讀書,朗讀,背誦,作文,簡單地説也就是念好識、寫、讀、背、説、作、習這“七字經”。這七項目標緊緊圍繞三個基本方面:基本的語文能力,基本的語文積累,基本的習慣素養。這就是語文的根,要牢牢抓住。常態下的教學設計要求就是讀讀寫寫、寫寫讀讀,而不是形式上花樣翻新,表面上熱鬧非凡的動嘴不動手的“君子課”。在教學設計時,要讓學生體會文本本身的內涵,刪去不必要的“花架子”。如一位老師在初教《學棋》時,設計了這樣的問題:説一説你喜歡哪一個學生。(在這一環節中讓學生兩種觀念交鋒)。生1:喜歡那個走神的學生,因為他有個性,不喜歡的課,他沒有假裝認真聽講。生2:那個學生做事不專心是對的嗎?生1:假如那個老師講課很有吸引力的話,他還會走神嗎?假如他很喜歡下棋的話,他還會分心嗎?……表面上看,這樣的設計,是對文本的拓展,但拓展不能遠離文本,進行過度發揮。在這節課上,學生會熱熱鬧鬧,但是實際上存在兩個問題:一.學生究竟有沒有弄明白課文,不得而知。有可能原本是比較明白的,作了這個辯論反而變得雲裏霧裏的。二.語文的“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在語文課上,其他任何形式和內容的東西都應該為語文服務的,不管使用何種手段都要深入思考一下:我設計的這個環節是否有利於教學目標的達成?是否能夠促使學生對學習產生責任感?是否能促進學生對語言文字的感悟體驗?若偏離了這些基本點,從學生髮展的角度看,實際上是丟掉西瓜去撿芝麻。再活躍的課堂也只是老師的“獨角戲”,最終的結果是“種別人的田,荒自己的園”。語文課的根基是文本語言,是學生不斷走進文本的過程,將文本融入學生的內心世界才是最重要的。

二、切入生活的“鏈接點”

美國教育家華特曾説:“語文的外延與生活的外延相等。”陶行知先生也曾指出,生活是學習的大課堂,語文學習的動機、動力來源於社會生活的需要。所以在教學設計時,教師首先要潛心研究“課標”和教材,把功夫花在發掘文本的語文因素上,力求發掘切入生活的“鏈接點”:文本中所有的文字、符號、插圖、註釋、提示、課後習題,都具有召喚性,藴涵着吸引讀者去採擷、加工、拓展……閲讀文本的關鍵是教師,教師不去潛心讀書,精心設計,怎麼引導學生去學習語文,在文本中探索、發現、汲取資源呢?又怎樣實現《課程標準》中一再強調的“要注意開發學生的創造潛能,促進學生的持續發展”?如我在教學《歡樂的潑水節》時,設計了這樣的片斷訓練:

老人、孩子、姑娘、小夥,個個身上濕淋淋,人人臉上笑開了花。清水是吉祥如意的象徵,誰身上潑的水多,就意味着誰得到的幸福多。

▲(投影出示)身上那麼濕,為何還那麼高興?你從中讀懂了什麼?

▲ 這句話聽起來挺深奧的,你真的讀懂了嗎?考考你:

a.當我端起水,我會把水潑向老人,祝願他(健康長壽)

b.當我端起水,我會把水潑向姑娘,祝願她( )

c.當我端起水,我會把水潑向小夥,祝願他 ( )

讀懂文末這藴含深刻的一段話,是文章的重點、難點,如果要把這段文字植根於學生心中,只是簡單的讀一讀,理解字面意思是完全不夠的。文本中所表達的“道理”如何才能和生活相鏈接呢?上述的教學設計,把文本的解讀至於廣闊的背景之下,讓學生進入文本,又跳出文本,讓學生髮現文本切入生活的“鏈接點”,在生活中發現語文,在語文的學習中體味生活的真諦。

三、架設課文的“互動點”

語文是一門綜合性很強的學科,《課程標準》首次提出了“綜合性學習”的要求,意在“加強語文課程於其他課程及生活的聯繫,促進學生語文素養的整體推進和協調發展。”在《課標》的召喚下,教師注重於設計體驗性和探究性語文綜合活動,讓學生在體驗語文、探究語文、感受語文時,架設課文的“互動點”,真正實現語文生活化,在充滿情趣的百花齊放的學習背景中學習、積澱與創造。

曾見一位教師在教完《印度洋上生死夜》和《給家鄉孩子的信》兩篇課文後設計了一節語文綜合實踐活動——評選感動我們的十大課文人物,以“感動中國”為藍本,寫下了一系列的頒獎辭:

哈爾威船長:忠於職守,履行做人之道。他一次又一次地用自己的言行詮釋着“英雄”的真正含義。有了他,更多的人才擁有燦爛的陽光;有了他,更多的人才懂得了生命的意義。

司馬遷:風雨人生,禍福難料。為了父親的遺願,他忍辱負重十八年;為了自己的理想,他把一腔熱血化作千古名篇《史記》。這部“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也鑄就了他的輝煌。

……

在經歷了這樣一段感人心扉的語文歷程之後,學生和教師將收穫生活中的感動,並把他們講出來,寫出來,告訴大家,讓感動延續。這也正踐行了《課程標準》闡明的“要培養學生愛國主義的情感,社會主義道德品質,逐步形成積極的人生態度和正確的價值觀,提高文化品位和審美情趣”,要“吸收民族文化的智慧”,語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得到了統一。這樣的設計理念注重於教學內容的整合,突出言語表達實踐,做到了目中有人,師生互學,多元發展。讀着這些頒獎詞,我們就好像又一次地和文本、和作者進行對話,拉近了語文學習和日常生活,滲透在日常生活之中,拓寬了視野,促使文與道的交匯與融合,收穫萬紫千紅的春天。

四、尊重個性的“差異點”

?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學生是一個個鮮活的、充滿靈性的個體。有人説“有一千個觀眾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在教學設計時基於“以生為本”的精神,喚醒學生的已有經驗,尊重個性的“差異點”,就能促成生成的精彩。如教學《月亮灣》時,我發現學生讀“游來游去”的語調不同,一個讀得的輕快,表現了小魚的滑溜,“做遊戲”時快樂,自由;另一個學生讀得慢條斯理,應該怎樣讀?成為一個“差異點”,如何解決這個“點”的鑰匙呢?“誰能幫他説説理由?”教師將球拋給了學生,個性化的理解使話題成為一個“爭論點”:怎樣讀?有學生説因為小魚在河底散步,看風景,所以遊得悠哉悠哉,要讀得慢…… 最後竟有學生從遊得開心、悠哉中領悟到環境沒有污染。這樣的教學設計是對文本的“二度開發”。對讀書的理解,曾國藩曾如此描述:“情以生文,文亦足以生情;文以引聲,聲亦足以引文。循環互發,油然不能自已,庶漸漸可入佳境。”學生在讀文之中對月亮灣的美的體悟,帶有明顯的個性特色。學生學習語文,應該在運用中學,這一過程中教師的傾聽給了學生“感悟、積累”和“運用”的平台。所以在教學設計中,“我們的教師要真正地把心貼在孩子的身上,這‘帖’不只是愛,還是研究,還是為了發展。(葉瀾語)”為了學生的發展,教學設計時想到的不僅僅是學生要完成的學習任務,還要想到文本的語言會帶給學生怎樣的情懷,怎樣發掘學生的言語稟賦,怎樣引導學生藉助語言文字走進一個美好的境界,怎樣讓學生在言語活動中感受到快樂,怎樣讓學生帶着欣賞美的眼光發現語言的美,怎樣讓文本語言在學生的心中發酵,形成物我兩忘的精神場……帶着這些設計理念,教學設計是人本與文本的碰撞、交融,迸發出的灼人火花。

五、倡導教學“本色點”

鄭板橋有詩云:“刪繁就簡三秋樹,領異標新二月花。”在經歷了對學生的研究和發展、教師的豐厚的修養和教學藝術之後將語文簡單化,讓語文教學“返璞歸真”。“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是對“本色語文”的最佳的註釋。“本色”是濃縮,是提要鈎玄,是減去“非語文”的腫脹。依據閲讀教學的基本規律,突出語言的理解、積累與運用,來構建簡約、實用的閲讀教學課堂。再教《學棋》,我就注重於教學過程,滲透學習方法,走進課文情景,獲取真實感受:1.讀課文第二節,將學生怎樣“學棋”字、詞圈出來。2.輕讀課文,邊讀邊抓住關鍵詞展開想象:看一看他們是怎樣學棋的?3.學生交流:兩個學生學棋的情況。

語文的本體是什麼?葉老早就説過,口頭為語,書面為文。在這一環節,教師着力於引導學生紮紮實實地走進語言,滲透學法指導,讓靜止的語言文字在學生的頭腦中鮮活起來。教學設計的本色點是着眼於學生的言語發展,紮根於語言文字,使學生在閲讀中展開想象,走進文本,獲取真實地感受。

有詩云:“輕攏慢捻抹復挑”。在課程改革中,只要我們潛心研究,靜心思考,精心設計,就一定能引導學生從“三味書屋”走入“百草園”,使語文課堂進入精彩紛呈、博大精深、魅力四射的佳境,分享那濃汁濃味的語文課!

語文教學設計心得篇6

從事語文教學將近10年,談不上有什麼教學方法,就這樣平平穩穩的過來了。在這樣一個競爭的年代,我深刻的明白不進則退的道理。所以,走進有經驗的教學前輩,從他們身上多取取經,來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是相當重要的。這個暑假認真讀了《餘映潮語文教學設計技法80講》,這本書將理論和實踐相結合,深入淺出的對一線的教師進行了有效的指導。讀過之後確實有很大的收穫,確實獲益匪淺!

我一直都在設想如何在教課文的同時能夠帶給學生更多的知識和體悟!這種想法在這本書中也有提及,餘映潮老師美其名曰:自然遷移,潤物無聲。這種技法對老師的要求較高,餘老師列舉了《走一步,再走一步》的案例中就展現出了對老師的示範要求。如果老師能如書中所述,相信同學們能快樂的用課內語言結合自己的生活體驗寫起來,説起來,交流起來。無形中,培養了學生的人文思想情感教育。

書中所講的“適時打住,過渡小結”也幫我解開了心中的疑慮。我在上公開課的時候,同事們都説我的板塊過渡過於生硬。因此我也特別注重這一塊,但一直很迷惑。這一講,我有了很好的心得。他提到的過渡並非僅用語言過渡,還可以創新更多的新穎的“過渡”形式,來美化我們的課堂教學。比如“欣賞畫面式”的過渡方法。餘老師為我們列出了《三峽》的教學構想。如此簡潔有條理的教學方式,很好的對學生們起到了引導的作用。值得我們學習。

語文教學應該是一個活潑的,情感交流的過程。一定要激發起孩子們的興趣,對語文的興趣首先要主動參與進語文課堂。餘映潮老師就給了我們很好的指導和經驗介紹。他在“側面入手,正面解讀”這一講中為我們展示了這一新鮮的創意。很好的激發了學生的參與慾望。緊緊結合課文,從課文中找一句話放在課文的最前面,或一個精選的詞語放在文章開頭。這樣,不僅使學生緊緊的熟悉了課文,還讓學生的腦筋充分的動了起來。這也正是我想要的課堂。

如此的感悟還很多,我相信這本書將陪着我更好的從事自己所鍾愛的教學工作。餘映潮的技法我會很好的結合自己的實際,好好的選取適合自己的方法。我相信自己能因此更好的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

語文教學設計心得篇7

導入新課是隨着素質教育的發展而產生的一種現代教學方法,現代教育教學理論認為 :導入新課就是教師根據教學目標、教學內容、學生原有的知識水平和學生心理特徵,通過圖片、音樂、文學語言等多種教學手段的運用,再現教材情景、背景或環境,提高學生的積極性,給學生以強烈的真實感,以更好地達成預期的教學目標。《語文新課程標準》明確要求,語文教學應為學生創設良好的學習情境,這就要求老師在語文教學中要重視導入新課這個環節。

一、導入新課,為教學成功奠定基??

好的導語是開啟學生興趣之門的鑰匙,也是課堂教學的一個重要環節。導語設計的好與不好將直接影響整節課的課堂效果,老師師如果能通過巧妙的導入,把學生的感情引入到課文情境中來,那將會為這堂課的成功奠定基礎。

二、“學起于思,思起經歷”。

思維一般都從問題開始。在導入新課時,可以適當創設“問題意境”, 例如在上三年級掌聲這一課時,我是這樣導入的課前,我在黑板上板書課文最後一段的第一句:人人都需要掌聲,特別是當一個人身處困境的時候。接着,我和他們説:“同學們,你能聯繫自己的經歷談談對這句話的理解嗎?” 一下子就有兩三個學生舉手了,有的説自己在演講時的感覺,有的説自己競選班委時的感覺,還説了自己得到掌聲心裏的想法。再回到的課文,當我把問題拋出後,經過引導,舉手的學生明顯多了起來 。接着有位同學説:“老師昨天我上台分角色表演時心裏很慌,不敢看同學,但是同學們給我鼓掌,我就好很多了。”他的這些都是自己的親身感受。於是,我開始揭題了:“同學們,有一個叫小英的孩子,因為掌聲,她開始有了改變。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新的課文。”然後板書課題,再齊讀。這樣將學生的親身經歷與學習結合起來,使學生更容易理解。

三、設置懸念,引導探究

懸念可以造成一種急切期待的心理狀態,具有強烈的誘惑力,能激起學生探索、追求的濃厚興趣。這是老師常用來設計導入新課的一種方法。設置的懸念應具有“精”、”新”、“奇”的特點,在技巧上則應“令人深思”。

四、利用故事,激發聯想

針對國小生愛聽有趣的奇聞軼事的心理特點,在導入新課中,適當引入一些與教學內容有關的故事、寓言、典故、迷語、趣聞等,可以幫助學生開展思維,豐富聯想,可使他們興致勃勃地投入新知識學習中去,變好奇心為濃厚的學習興趣。例如:在上孫中山破陋習時,我就先給他們講了孫中山的故事” “辛亥革命勝利後,孫中山當了臨時大總統。有一次,他身穿便服,到參議院出席一個重要會議。然而,大門前執勤的衞兵,見來人衣着簡單,便攔住他,並厲聲叫道:“今天有重要會議,只有大總統和議員們才能進去,你這個大膽的人要進去幹什麼?快走!快走!否則,大總統看見了會動怒, 一定會懲罰你的!”

孫中山聽罷,不禁笑了,反問道,“你怎麼知道大總統會生氣的?”一邊説着,一邊出示了自己的證件。衞兵一看證件,才知道這個普通着裝的人竟是大總統。驚恐之下,衞兵撲倒在地,連連請罪。孫中山急忙扶衞兵起身,並幽默地説:“你不要害怕,我不會打你的。”講完之後問他們還想不想知道孫中山的其他故事,接着就導入新課了。

總之,導入新課的形式還有很多類型。關鍵還是要因時、因地,因材施教,但是不管採用什麼方式導入新課,都應當在傳授知識、啟迪智慧、陶冶情操等諸方面取得好效果。

Tags:語文 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