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排行榜

洛陽10個最出名的中國之最

欄目: 排行榜 / 發佈於: / 人氣:1.04W

十、迄今所知我國最早的車轍遺蹟

洛陽10個最出名的中國之最

二里頭遺址位於偃師市二里頭村及其周圍,該遺址南臨古洛河、北依邙山、背靠黃河,範圍包括二里頭、圪·頭和四角樓等三個自然村,面積約3平方公里。二里頭遺址的佈局開中國古代都城營建制度的先河。在宮殿區大路發現的車轍痕,是迄今所知中國最早的車轍遺蹟,將中國雙輪車的出現時間上推至二里頭文化早期。

九、中國最早的鑄銅遺址――西周鑄銅作坊遺址

西周鑄銅作坊遺址,在今洛陽火車東站正北,北窯村西南的第二台地上。東臨 洛河,並依邙山,面積約10多萬平方米。出土大量熔銅爐殘壁、陶範碎塊、制範工具,以及紅燒土塊、木炭等遺物。這座大型青銅器作坊建於西周初年,毀於西周中期穆王以後,距今約有三千餘年的歷史了。

八、中國古代關於大學教育的最大碑刻――《辟雍碑》

辟雍碑全稱“大晉龍興皇帝三臨辟雍皇太子義再蒞之德隆熙之頌碑”,位於河南省偃師市東大郊村。1931年出土於東大郊村北東漢建武五年(29年)所建的西晉太學遺址中,後立於村內。碑首、碑身以整石鑿成,通高3.22米,寬1.1米,厚0.3米。碑名篆書,正文隸書,刻於晉咸寧四年(278年),記述晉武帝司馬炎及皇太子司馬哀親臨太學辟雍視察的事蹟。碑陰刻述,有太常散騎等行政學官和博士、助教等教職員四百餘人,晉隸碑文,字體靈活,風格獨特。

七、中國最早紀年銅鏡――四神博局鏡

四神博局鏡是1996年在洛陽市西工區五女冢村附近發掘的一座保存完整的新莽墓中,出土西漢永始二年(公元前15年)四神博局鏡一面,是我國目前考古發掘中明確出土時間、地點的最早紀年銅鏡。

四神博局鏡為圓形,直徑18.5釐米,圓鈕,柿蒂紋鈕座,座外方框,框外四角有四乳釘。主紋為博局紋,中間飾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四神,空間填捲雲紋。近緣處飾鋸齒紋、銘文各一週。銘文為“永始二年五月丙午漏上五工豐造”。“永始是漢成帝劉驁(ào)的年號,永始二年即公元前15年,當時王莽31歲,為新都侯。”

六、中國最早的繪畫珍品――鷺鳥石斧圖

1978年,在原洛陽地區的林汝縣(今汝陽縣)閻村大隊出圖了一口珍貴的彩繪陶缸,陶缸上繪有生動·色彩鮮明的鷺鳥石斧圖。這是我國迄今為止發現最早的一幅繪畫珍品。

五、中國最早的青銅器――長流爵

我國商周兩代是鑄造和使用青銅器的極盛時期,貴族們除把青銅器作為實用品外,還作為祭祀、朝聘、征伐、陪嫁、宴飧活動的禮器和殉葬物。青銅器種類很多,紋飾精美,銘文尤為珍貴,構成燦爛的青銅文化。

在燦爛輝煌的青銅器羣中,1975年偃師二里頭遺址出土的長流爵,為商代早期遺物,被稱為中國最早的青銅器。長流爵是古代飲酒器,高22.5釐米,流至尾長35釐米,壁厚0.1釐米,藏偃師縣文管會。長流、尖尾、束腰、平底,三足細長,流近口處有菌狀短柱兩個,腰部的一面有寬1.2釐米的凹線,兩線間橫列裝飾5個乳釘,胎壁較簿,器表粗糙,紋飾簡單,確為中國早期青銅器的特點。

四、中國最早的宮城遺蹟――二里頭遺址宮城

二里頭遺址的宮城,是迄今可確認的中國最早的宮城遺蹟。縱橫交錯的中心區道路網、方正規矩的宮城和具有中軸線規劃的建築基址羣,表明二里頭遺址是一處經慎密規劃、佈局嚴整的大型都邑。它是迄今可以確認的最早的具有明確規劃、且後世中國古代都城的營建規制與其一脈相承的都邑遺址,其佈局開中國古代都城規劃制度的先河,許多形制為後世沿用,號稱“中華第一王都”。

三、中國最早的佛教寺院――白馬寺

秦和西漢時已有天竺(古印度)僧侶來中原遊説,統治集團中也有人信佛,但還沒有一個基地。到了宋漢明帝時,明帝因夜夢金人,便派官吏去天竺求佛法,永平十一年(68年)回到京都洛陽後在洛陽創建中土第一所佛教寺院白馬寺。

白馬寺在今洛陽市老城東12公里,坐北朝南,北依邙山,南望洛水,寶塔高聳,殿閣崢嶸,翠柏森森,紅牆隱隱。歷代高僧及異國名僧也經常到白馬寺覽經求法。白馬寺被譽為中國佛教的“釋源”和“祖庭”。現寺為長方形院落,面積達4萬平方米。 主要建築有山門、天王殿、大佛殿、大雄殿、毗盧殿,主軸線兩側有門頭室、雲水堂、祖堂、禪堂和清涼台上的騰、藍兩殿等。寺東有金代建造的齊雲塔,方形13層,高25米。清涼台上東側有清碑1通,因碑文系分排寫出,稱“斷文碑”,書法流暢,系和尚如秀所書。山門內東側有元代大書法家趙孟所書《洛京白馬寺祖庭記》碑,字體工正秀麗。寺內東南與西南隅,各聳立一雅緻的角樓,東樓掛鐘,西樓懸鼓,“晨鐘暮鼓”用來報時。寺山門外左右挺立石馬兩匹,雕刻精巧,形象温馴。白馬寺在佛教和中外文化交流史上都佔有重要地位。

二、中國古代規模最大的石刻藝術寶庫――龍門石窟

龍門石窟位於洛陽市南12公里。這裏青山對峙,伊水北流,猶如天然門闕,故稱“伊闕”。龍門石窟佈於伊闕崖壁上,南北綿延1000餘米,開鑿於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494年)以後。北魏時開始在崖壁上鑿造像,歷經東魏、西魏、北齊、北周和隋諸朝,連續營造長達400多年。

據統計兩山尚存佛龕2100多個佛塔40餘座,佛像10萬多尊。其中最大的盧舍那佛高達17.14米,最小的則僅有2釐米。主要的洞窟 有古陽洞、賓陽三洞、蓮花洞、藥方洞、潛溪寺、敬善寺、奉先寺、萬佛洞和看經寺等。石窟中的歷代造像題記和碑刻3600餘品。既是造像年代的重要佐證,又是中國傳統書法藝術作品。其中馳名的“龍門二十品”和思想的場所, 但這鬼斧神工的雕像,則是中國人民的藝術創作,有重要的價值,與敦煌、雲岡齊名,被譽為中國三大藝術寶庫。 1961公佈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中外人士的旅遊勝地。

一、中國古代最大的糧倉――隋唐含嘉倉

洛陽老城北隋唐故城東北部有含嘉倉,建於隋大業元年(605年),是用作盛納京都以東州縣所交租米之皇家糧倉,歷經隋、唐、北宋3個王朝,沿用500餘年,後來廢棄。

1970年洛陽博物館對含嘉倉遺址進行了鑽探和重點發掘,找到了倉城的東西長612米,南北寬710米,總面積43萬平方米,探出糧倉287座,發掘糧窯40餘座。倉窯形狀為大口小底缸形窖,口徑10~16米。最大有18米,深7~9米,最深者12米,窖底夯實後,用火烘乾,周壁和窯底鋪設草、木板、糠、席等物,然後儲糧,糧入窯後,上面鋪席,堆糠和墊草,最後用土密封。在已發掘的倉窖中,出有刻字磚,記載倉窖位置、粗糧來源、入窖年月以及授領粟官的職務、姓名等。磚文所記大都是唐高宗、武則天和唐玄宗時期,有調露、天授、長壽、聖歷和開元等年號。糧倉儲存的糧食品種有糙米、粟、小豆等。其來源有蘇州、徐州、楚州、潤州(鎮江)、滁州、隋州(邢台)、冀州(河北冀縣)、德州、濮州(山東濮縣)和魏州(河北大名)等地。如此規模的糧倉可稱為我國最大的古代糧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