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排行榜

麗水10個最知名的地標建築

欄目: 排行榜 / 發佈於: / 人氣:5.1K

十、龍泉華嚴塔

麗水10個最知名的地標建築

華嚴塔坐落在棋盤山山頂,站在這裏,可俯瞰龍泉全城,甌江穿城而過。最初的華嚴塔,塔分七級,高11丈,因塔內藏有《華嚴經》而得名。因建於金沙寺內,又稱“金沙塔”,它是龍泉歷史上價值最高的古塔。千年以後,這個被國家首任文物局長鄭振鐸先生稱之為“其價值之高,可與敦煌發現相媲美”的古塔,一直都是龍泉的地標。

華嚴塔建造前後花了十餘年時間,在各方人士合力捐助中建造完成。塔內還藏有大量《華嚴經》經卷,全稱《大方廣佛華嚴經》,是中國佛教重要經典。此經旁徵博引,涉及面廣,是研究華嚴宗教理和佛教史的重要資料。

1956年,當時的龍泉縣進行城關鎮道路修建,為解決鋪街用磚,在未經文物主管部門批准的情況下,擅自拆毀了華嚴塔。塔內珍藏的大量佛經、繪畫以及佛像被損毀甚至流失。寶塔被毀後,多少年來,龍泉社會各界人士和有識之士、廣大民眾對重建華嚴塔表達了強烈願望。重建華嚴塔在龍泉老百姓心中成了一個夙願。

2007年10月,重建華嚴塔的工作拉開序幕,社會各界共襄盛舉,眾志成城。劍池街道水南、翁仁村無償捐贈建設用地,10多萬父老鄉親踴躍捐款近500萬元。經過近兩年的施工,這座延續龍泉歷史文脈的精品工程、民心工程終於落成,再次成為龍泉的新地標、新象徵。新建的華嚴塔為八角仿宋塔,仿木結構,鋼筋混凝土塔身,塔身為7層,附架下1層,共8層,建築面積2578平方米,塔身高63.91米,塔剎高12.24米,塔基寬32米,塔身由塔心、外壁、迴廊三部分組成,內設一部電梯和樓梯。整體建築雄偉大氣、飛檐重重,塔尖直插雲霄,氣勢恢弘。

九、巾山和廈河雙塔

廈河塔,原叫佛頭巖塔,是麗水城東偏南的好溪與甌江匯合處的佛頭巖山上的一座閣樓式的古磚塔,後因它與廈河村隔好溪而相望而又稱廈河塔。巾山塔,因位於麗水城南的巾山山巔而得名。

巾山和廈河雙塔,隔江相望,分別在2011年及2005年被評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巾山塔建造就地取材,用的就是巾山頂的紫紅色火山角礫巖石塊。巾山塔塔身外壁的壁龕上既有阿彌陀佛、玉皇大帝、護塔四大天王等浮雕造像,也雕刻着道教的三清至尊,雕工粗獷,造型也十分古樸。

而廈河塔的築造材料則多為青磚,塔身的腰檐由菱角牙磚、平磚相間疊出,檐角微微起翹,頗具造型。塔身上,“大”、“明”、“國”、“萬曆丁亥”、“V”等塔磚銘文依舊清晰可見。

“道光二十五年(1845)冬麗水縣知縣張銑重修此塔”,在巾山塔的第三層外壁上,有這樣一句用隸書雕刻的題記,這也是有記載的巾山塔的第一次修繕記錄。而後,巾山塔有一個半世紀沒有修繕,塔身、石樑、過門石出現多處開裂,塔檐也因風蝕和雷擊部分塌落。為此,市政府撥出維修專款,在2004年11月下旬根據不改變文物原狀原則開工維修,修繕一新的巾山塔重現昔日風姿。

廈河塔在四百多年的歷程裏也是歷盡滄桑。清嘉慶十七年(1812)二月二十三日,狂風忽作,廈河塔塔剎毀於狂風之中,由於形制不詳,後在1980年麗水縣政府撥款對廈河塔進行維修時做成了葫蘆形寶頂。2000年,經過修繕,我們看到了大氣又不失古樸的廈河塔。如今,因擔心高鐵爆破施工影響廈河塔,文保部門給廈河塔戴上了鋼管“金鐘罩”。

八、遂昌鞍山書院

鞍山書院始建於明萬曆年間,距今已有400多年曆史,民國初年重建。因位於遂昌長濂村南部的馬鞍山緩坡處,故名鞍山書院。書院整體築木而建,坐東南朝西北,三進五開間兩廂式,面積524平方米。為明代風格的江南民居建築,屋頂曲面中間微凸、檐角挑起,樑作月樑,柱有卷殺,柱基為元代始有之鼓型素面,是遂昌僅存的明代書院。

書院門口有五級台階,石階已覆滿青苔,幽靜而空遠。推門而入,便是一間間用木板隔成的小間,每個小間都配有一桌一椅一書櫃,一塵不染的書桌因年代太過久遠而略顯斑駁,桌面偶有墨漬,興許這就是古人在此研墨習字時所遺吧。撫桌而憶,閉目凝神,彷彿仍然可以聽到垂髫童子的琅琅書聲。

明代連中三元的楊守勤曾在鞍山書院執教、研讀。在他狀元及第後,按例被授予翰林院修撰。後遷中允,主持順天鄉試。再升為左諭德,專任太子朱常洛的教師。而他在鞍山書院執教、研讀的那一段光陰也特別讓長濂人感到自豪。他們常常教育自己的孩子要以楊守勤為榜樣,好好學習。而鞍山書院從此也就名聲越來越響。

1981年9月,鞍山書院被列入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如今這裏被認為是遂昌文脈的傳承之所,成了遠近聞名的旅遊勝地。

七、景寧孔廟

景寧孔廟建於明景泰三年(1452)於縣城西北里餘,呈對稱式結構,佔地990平方米。後幾經遷建至現在的地方,距今已有564年。據史料記載,畲鄉景寧設縣緣於明朝兵部尚書孫原貞。明景泰三年,孫原貞巡撫浙江時,發現景寧“山谷險遠,礦徒聚嘯”,便奏請朝廷,包括把當時青田縣鳴鶴鄉和柔遠鄉仙上裏、仙下里等地統歸為景寧,取“景泰緝寧”之義。景寧設縣以後,符合“漢以後歷代帝王多崇奉孔子創立的儒學,敕令在京城和各州縣建造孔廟”之説,上橋孔廟應運而生。

在近現代史中,景寧孔廟曾災難重重、幾經風雨。2009年,景寧畲族自治縣縣委、縣政府決定全面修繕孔廟。遵循歷史文化記載,結合原來孔廟風貌,精心設計與施工。從2010年10月28日開工,籌建修復了義路、禮門、櫺星門(照壁)、泮池、狀元橋、東西廡(廂房)、大成門和大成殿等建築,並將發掘出土或者保存的古代文物歸位安置。工程歷時一年,至2011年竣工。

景寧孔廟是麗水市範圍內唯一一座保存較為完整的孔廟。在500多年的歷史進程中,守護着古老的畲鄉文脈,成為景寧文物的重要組成部分和主要標識。全國第三次文物普查認為:景寧孔廟建築規模宏大,構件精美,對研究封建社會官宦建築及儒家文化傳承均有很高的研究價值。

六、龍泉留槎閣

留槎閣初建約於宋初天禧或皇釣年間,但是具體的建造時間已無從考證。現有文字可查,最早記述留槎閣的文章是宋季南壽的《留槎閣記》。季南壽是宋紹興五年(1135)進士,記文表述其兒時,先君就知有留槎閣,説明留槎閣至少建於宋紹興年前。

明代張裕《留槎閣記》曾記述留槎閣數毀數建。到了清朝,重建後的留槎閣再次成了文人及縣令撰文作詩,詠景紀述的好去處。據考證,乾隆年間,留槎洲上還有留槎書院。清光緒版縣誌,刊有留槎洲圖,圖示,留槎洲上不僅建有“留槎閣”,還建有“文昌閣”、“育嬰堂”。清光緒十八年(1892),知縣畢詒策在洲上增植樹木,還建留槎精舍,招收諸生,親自授講。每年蘇東坡生日,他便在留槎閣上舉行東坡生日嘉會,召集文人雅士吟詩作文。

光緒三十年(1904),夏至,龍泉遭受特大洪災,水滿城內與屋檐平。據老人回憶,留槎洲當時有一老者看守,遇此洪水,老者與閣同被洪水沖走,洲上建築物與樹木蕩然無存。

2002年龍泉市委、市政府以建設“山水古城,精品城市”為目標,留槎閣才得以重建。現在,一座比古時更加雄偉的留槎閣已呈現在世人面前,蘇軾的題字是按蘇軾的字帖真跡所拓,是當今龍泉一大標誌性景觀。

五、松陽延慶寺塔

延慶寺塔位於松陽縣城西3公里塔寺下村。宋鹹平二年(999)動工興建,五年(1002)年建成。樓閣式磚木結構,六面七級,中空,可登塔頂;斗拱瓦鎦作雙卷頭,山檐舒展平緩,鐵質塔剎相輪為卷草圖案,曲線流暢;塔壁朱畫飛天,依稀可認。額榜“延慶寺塔”為沙孟海先生手書,為國家級文保單位。

四、慶元詠歸橋

詠歸橋位於慶元縣城鬆源鎮北石龜背上,詠歸橋是木拱廊橋中的代表作之一,由木拱架和廊屋兩部分組成,橫跨在竹坑溪與鬆源溪交匯口上,東西走向,始建於元大德十年(1306年),元至治年間重建時改今名,屢毀屢建,民國十三年(1924年)重建,1983年重修。全長38.76米,淨跨21.7米,矢高8.8米,面闊5.5米,有廊屋8間。1984年列入縣級文物保護單位,2003年擬報第五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造型豪華,古樸優美的詠歸橋,始建於元大德年間,橋下有狀似石龜的大巖石和石龍潭,橋西靠着被稱為球山的小山包,橋東建有補天閣、小蓬萊,三面環水,並與蒙洲公園相接,2003年在廊橋屋檐上裝了霓虹燈,成為菇城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三、縉雲黃帝祠宇

黃帝祠宇,原名縉雲堂,曾是軒轅黃帝三大行宮之一――三天子都所在地,始建於東晉成帝咸和(326-334)年間,為中國古代道教活動中心地之一。黃帝祠宇坐東南朝西北,與陝西黃帝陵遙相呼應,形成“北陵南祠”的格局,是我國南部祭祀、朝拜中華民族人文始祖軒轅黃帝的主要場所。

二、應星樓

位於麗水甌江濱江景區內,樓高達45.9米,共有九層,面積達2480平方米,2009年重建。所謂應星者,處士星也,隋開皇九年(589),麗水置州,因對應處士星被命名為處州。始建於宋朝的應星樓,正是對古處州這一歷史的見證與傳承。之後的近千年,應星樓數次被毀,又數次重建,最後在戰火中消逝。可是,作為處州文化的標誌性建築,應星樓以豐富的歷史內涵一直為麗水人民所銘記。

900多年前的北宋嘉佑年間(1056-1063),處州知府崔愈築一石堤應星橋以御水患,並在應星橋上築屋,橋下設一水閘,由專人負責開關。這小屋就是應星樓的前身。之後又過了100多年,到了南宋開禧三年(1207),北宋所建的水閘已經廢舊,郡守王庭芝在應星的橋頭邊上“撤舊圖新,敞以高樓”。此時,真正意義上的應星樓才得以建成。相傳不朽的《處州應星樓記》也正是在此時立碑而文。此後,應星樓又遭受多次大水及戰亂。

民國13年到14年間(1924-1925),曾任處州軍政分府民政部長的孫壽芝和麗水縣自治委員的譚騏發起重修應星樓。1935年,在麗水城區測繪圖上,又找到了署名“應星閣”的樓宇,但此時,樓址已經不在“城內水南流者出其下”的出水口處,而是遷移到了出水口附近。1944年日本侵略軍第二次佔領麗水期間,應星樓被日本兵燒燬。《處州應星樓記》碑從此下落不明,只留碑之拓片為中國國家圖書館珍藏。2008年6月,在應星樓原址往南150米的防洪堤畔,大洋路一路向南的盡頭,新的應星樓擇址重建,2010年春節建成正式對外開放。

九層樓高的應星樓,仿宋代古建築風格,氣勢恢弘,傲然而立。嶄新的朱漆,深沉的大梁,重建的應星樓,彷彿返老還童,把麗水人重新帶進了那段遙遠而深厚的歷史。如今,新的應星樓在南明湖畔應時重建,繼續以卓然不羣的身姿,挺立在處州城南,承載着人們對處州歷史的回憶。

一、處州府城牆

處州府城牆始建於隋開皇九年(公元589年),至今已有1400多年曆史。現存麗陽門古城牆長68.8米,殘高5.95米,頂寬8米。風化和人為破壞現象非常嚴重,城牆基礎沉陷。

歷史上,它是保護城市抵禦入侵的軍事防線。處州府城牆四周原有城門六座。《麗水縣誌》中記載,公元1290年,當時的元政府新建了處州府城牆,北邊設望京門(俗稱麗陽門)、東邊設巖泉門(俗稱虎嘯門)、東南設行春門(俗稱廈河門)、南邊設南明門(俗稱大水門)、西南設括蒼門(俗稱小水門)、西北設通惠門(亦稱左渠門)。由此可知,麗水人一直叫到現在的六個城門的名字,已延續700多年。

2005年3月,麗水處州府城牆被浙江省政府授予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至此古城牆的保護開啟了新的里程碑。2006年經省文物局批准,政府修復了南明門,同時對麗陽門古城牆進行了修繕。

漫步在大水門段的古城牆下,一座雄偉復古的建築出現在眼簾,巍然屹立。經過歲月風雨的洗禮,如今處州府城牆只剩大水門一段保存最好,在麗水人的修葺保護下,它依舊完整堅固。走到古城牆邊,撫摸着那一塊塊特製的石磚,懷古之意油然而生。

Tags:地標 麗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