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其他文案

數學《小數加減法》教學反思8篇 "從學生角度出發,反思小數加減法教學:探索優化方法"

欄目: 其他文案 / 發佈於: / 人氣:1.03W

在數學教育中,小數加減法是一個基礎重要的知識點。然而,對於學生來説,掌握小數加減法並不容易。針對這一問題,在教學實踐中,我們不斷反思教學方法和策略,希望能夠更好地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小數加減法。

數學《小數加減法》教學反思8篇

第1篇

小數加減的簡便計算的方法其實是建立在整數的簡便計算的基礎上的,因此在簡便計算的方法上可以加快節奏,學生容易疏忽的是對小數數據的觀察及分析,所以可以在複習引入時把湊整練習提上來,可以先是一位小數的湊整,然後給出一列數字,兩位小數、三位小數的湊整練習進一步鞏固成果。給學生與老師以及學生與學生之間創設交流的.機會,讓他們自己總結小數湊整的注意事項:在湊整的時候還真的不能光看最後一位是不是可以湊成整數。還要看看整個小數部分的位數是不是相同才可以的。

練習中,學生由於知道整數加法的運算定律和減法的性質對於小數同樣適用。因此,在本節課中學生在計算中都很自覺地採用了簡便計算,學生學習上不存在什麼困難,新知的學習非常順利,練習的鞏固也很順暢。

應用加法的運算定律進行小數的簡便計算,學生出錯較少,但是在應用減法的性質上學生出錯較多。例如:7、3-4、8+1、2和12、89-(6、89+2、3),因而在新知的教學上要多設計應用減法性質的練習題及變式練習,讓學生靈活解決問題。

數學《小數加減法》教學反思8篇

第2篇

本節課教學中基本完成了教學目標,大部分學生已經理解和掌握小數加減法的計算法則,會正確地進行小數加、減法的計算。教學中溝通了數學與生活之間的聯繫,勞麗詩和李婷勇奪2004年雅典奧運會女子10米跳台雙人決賽金牌的事蹟,也激發了學生的愛國熱情。

在教學活動中力圖實現教師和學生、學生和學生之間的雙向溝通與交流達到一個較高的層次,因此我設計了多個活動給所有的學生機會讓他們參與到課堂中來,如提問、列式、解答以及小遊戲等,在活動中通過不斷地交流與反饋,通過信息的共享,互相幫助,互相啟發,實現共贏。

體育活動貫穿於整節課的教學中。教材提供的素材是2004年雅典奧運會女子10米跳台雙人決賽中國選手勞麗詩和李婷奪金的獎牌榜,這是一條很好的資料,在教學中充分加以利用和發掘。課後的2道練習題也很有代表性,不僅溝通了數學與生活的聯繫,也提出了小數的加減法有2種檢驗的方法,即筆算驗算和用計算器驗算,提出了算法的多樣性,但在實際的教學中由於時間安排不夠恰當,因此在這方面強調得不夠。“我和姚明比身高”一節聯繫學生的生活實際,教學效果較好。

回想整節課的教學,前面探索新知環節所用時間過多,有了整數加減法做基礎,教學小數的加減法只需強調小數點要對齊和得數末尾有0要把0去掉兩點,提綱挈領即可,無需糾纏過多,可以騰出一部分時間進行後面的活動。“小貓釣魚”環節還應再精簡優化,以完成“做一做”第2題。

本節課安排了多個教學活動,過程基本上較為順利,但在“小貓釣魚”一節中,總體感覺費時多、效率低,有點亂,自己也不滿意,究其原因還是設計不完美,當6只小貓計算完畢後,可讓學生就在座位上選擇1道加法和1道減法算式進行驗算,然後説出小貓是否已經釣到魚。另外沒有釣到魚的那隻小貓出現了典型的.錯誤即小數點沒有對齊,還要有針對性地加以訂正,才能達到活動的最終目的。

本節課雖然完成了教學目標,但從整體上看還不盡人意,存在着一些磕磕碰碰,在一些關鍵的點上未能得到提升,如師生之間、生生之間思維在碰撞之中未能擦出精彩的“智慧的火花”,整體感覺較為平淡,缺少讓人眼前一亮的光彩,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培養得還不夠。

本節課以學生上台板演為主,讓學生自主發揮,但豎式的書寫格式也非常重要,教師應當在黑板上板書一個規範的格式,並説明要求,以讓學生清晰、明瞭,並以此標準來要求自己。

數學是一種宏觀的學習歷程,但每節課、每個知識又是一個微觀的探索過程,對於我們每個教師來説,要做的就是珍惜每一個探索的機會,踩好每一步腳印,精益求精,力求完美。

第3篇

數學學習活動是一個以學生已有知識和經驗為基礎主要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充分提供從事數學思維活動的機會,幫助他們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和技能。下面是我教學《小數加法和減法》的幾點反思:

由於學生已有整數加減法計算的基礎,加上三年級時學過簡單的小數加減法,教學中充分利用這一知識經驗,由學生自己算出結果。教師不給學生任何提示,促使學生根據已有經驗去解決問題,嘗試當數位不同時小數加減法的豎式寫法,在探索中感悟小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同時,通過師生、生生間的.交流活動將初步的感悟上升到新的高度總結出小數加減法筆算的一般方法,進一步理解列豎式時小數點對齊的道理。

教學內容在引入時是從學生比較熟悉的生活素材——購買學習用品入手的。讓學生很容易理解,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情緒與興趣。其中選取的4個數據,轉化成小數後(前一單元知識的遷移),利用求兩個數的和與差順理成章地引入小數加減法,主動探索小數加減法的筆算方法。在鞏固提高環節創設生活中的有關小數加減計算的問題情境。體現數學來源於生活,服務於生活的基本理念。題目編排上體現小數加減混合兩步運算,進一步鞏固學生本冊中學到的簡便運算,也是下一個例題小數加減混合計算的一個鋪墊。在這樣的背景下學習,學生更能體會出學習小數加減法計算的意義,感受數學的價值。

當學生普遍表現出“簡單、都會了”我出示整數減小數這一類題型。9—1。65指名板演。整數的小數部分沒有用補0的方法,使小數部分數位同樣多再減。讓學生自己檢驗,也就是利用整數加減法的驗算來驗算小數加減法。馬上又出示900—1。65,此題設想學生會不會由上題的遷移把數位三位對三位來處理,在課上還真有學生出現了這樣的問題,非常直觀的讓學生認識到小數點對齊的重要性。

複習課上,我又強調了小數加減法需要注意的事項:數位必須對齊,小數點也必須對齊。在練習題中,針對學生的出錯點,又專門設計了一些練習題。整體感覺學生對這部分內容掌握還不錯。

第4篇

簡單的小數加減法這部分內容是在學生近期初步認識一位小數含義和以前熟練掌握萬以內數加減法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並只涉及到一位小數的加減(小數的性質到五年級上學期再學,所以整數減小數、得數末尾是0的計算都不涉及)。

在課前對5位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了解時,全部學生都能説出0、3+0、9等於多少,並能列出正確的豎式。可見學生能把整數加減計算的算法遷移到小數加減計算中,對一位小數的加減計算算理與算法都能比較容易理解掌握。

根據對教學內容與學情的分析,在本課教學中,我做了以下的嘗試:

例題是點心店買點心的情境。四種點心及其價格分別是饅頭—0.5元、豆漿—0.7元、餛飩—1.8元、麪條—2.4元,通過提出問題求其中兩種點心的總價和價格差引出一位小數的加減法。教學內容的相對簡單也提供了可拓展的空間。在教學完例題後,我讓學生思考“任意選兩種食品,求它們單價的和與單價的差,一共有幾種不同的情況?”再讓學生同桌合作,列出算式計算。在這一過程中滲透搭配規律,培養學生有序的思維方法。

計算課往往給人枯燥乏味之感,其中計算練習單一是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本課學習內容簡單,所以我力求在練習設計上有所突破,希望在計算練習中也能讓學生的思維有所提升。而書上的五道練習中,第1、2題是純粹的計算練習,第3、4題是解決實際問題,第5題培養學生的估計意識和能力,總體來説都比較簡單。經過思考,我合併簡化了1、2兩題,因為在課堂上大量練習豎式計算會讓學生感到枯燥;捨棄瞭解決實際問題,考慮到本課的重點是計算,而且像第3題“水中插竹竿”需要花更多的時間來理解題意並進行變式練習,可以在下節練習課進行。同時重新設計了兩個練習:

設計的目的在於進一步發展學生的估算意識,培養學生仔細審題的良好習慣,滲透加減計算的一般規律,發展學生思維。

讓學生在找規律中既能練習小數的加減法,又能發展數學思維,激發學生的練習興趣。

在實際教學中,第一個練習取得了預期的效果。第二個練習在第2小題填中間數時對學生有一定的.思維難度,這也是我自認為獨具匠心的設計,但導師卻指出,這樣的數列很容易產生歧義。像第1小題的兩個數列,即使再多給幾個數,答案也是不唯一的。為了更嚴密些,可以儘量多給幾個數或後面加個數進行驗證。而第2小題填中間數,答案更是不唯一,在學生還沒有“等差數列”概念之前,做這樣的題目要“小心”。曾經聽曹老師做過有關數學教師本體性知識缺失的講座,這一刻自己對此有了更深感受。數學是嚴謹的科學,對所教知識沒有準確的認識和把握,再巧妙的設計也會弄巧成拙。

第5篇

?小數加減法的簡便運算》是學習了小數加減法的基礎上進行的,是為解決生活中小數加減問題及以後學習小數四則混合運算服務的。因此在教學中首先創設情境,讓學生提出猜想並積極尋找材料進行驗證,再在進一步的運用中進行拓展、反思,從而使學生在獲得對數學知識的理解的同時,在思維能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多方面得到進步和發展。

為了使例題的運算“有根有據”,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數學的嚴密性,主要讓學生自己驗證兩條規律:整數的加法運算定律同樣適用於小數,以及整數的減法運算性質也同樣運用於小數,之後運用運算規律進行簡便運算。

上課開始,我先讓學生進行復習,主要是有加減法運算的算式進行比大小,在這幾個算式中隱含着交換加數的位置和改變運算順序的兩個算式,連減的算式和連續減兩個數的和的算式。接着讓學生觀察這些算式的特點,並且自己舉幾個相似的例子來驗證,整數中的一些定律和性質同樣適用於小數的加減法中。這樣為小數的簡便計算奠定了一定的基礎,在學生的大腦裏過去的知識慢慢呈現出來,一個接一個補充的更加完整。

接着,先出示課本例題讓學生試做,(不提“簡便計算”的要求),試做後再提問,你這樣計算的根據是什麼?然後讓學生“看課本上是怎樣解決這個問題的”以利學生體會課本中先説明“同樣適用”的必要性。但實際教學時,意外地出現了學生的發言,當時他的發言也未必是嚴密思考的結果,更多的是為了證實自己“按順序計算”才是正確的找理由,我即利用此契,抓住“可以這樣計算嗎”?這一問題,引導學生討論、交流,並進行了歸納小結。

有了加法運算可以簡便計算做鋪墊,學生對於小數減法很自然的想到利用減法的性質進行計算,學生一嘗試發現計算更加簡便。

然後是鞏固練習環節,首先是“找找哪兩個小數是好朋友”,這個練習主要是為了讓學生練習湊整,接着是“在括號裏填上適當的數,使題目可以進行簡便運算”,最後是運用。應該説整個練習的層次還是比較清晰地,使練習達到了目的。

整節課層次清晰,較好的`完成了教學目標。在教學過程讓學生自主探索自主驗證,完成了學生的“被動學”到“主動學”的過程,但是在細節處理上有些欠缺。因為小數加減的簡便計算的方法其實是建立在整數的簡便計算的基礎上的,因此在簡便計算的方法上可以加快節奏,學生容易疏忽的是對小數數據的觀察及分析,所以可以在複習引入時把湊整練習提上來,可以先是一位小數的湊整,然後給出一列數字,兩位數、三位數的小數湊整練習進一步鞏固成果。給學生與老師以及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交流機會,讓他自己總結小數湊整的注意事項:在湊整的時候還真的不能光看最後一位是不是可以湊成整數。還要看看他們的小數部分的位數是不是相同才可以的。

另外,作為教師要樹立動態生成的觀念,把握有利的契機,運用有效策略,充分將課堂中的隨機事件轉化為教學資源。利用學生探究的資源,呈現知識的生成過程。

第6篇

有具體實際意義的小數的加減法學生都能較快地根據實際意義來計算,而簡單的小數加減法筆算來源於整數筆算的知識遷移,對學生來説自然過渡並無存在難度。但是在練習中出現了整數與小數的加減法及一位小數與兩位小數的加減法,這是學生對於“相同數位對齊”開始亂了陣腳,尤其是整數找不到小數點,又無實際情境依託。在教學中,發覺在沒有教學小數的計數單位之間,小數部分的數位無從講起,也怕超越了教材。幸好學生喜歡把小數放在具體情景中,那就給算式一個具體情境在討論“相同單位對齊”,因為數位不同,空缺的數位也就是0的計算又涉及小數的`性質,為我們教學筆算小數帶來了很大困惑。我的處理辦法還是把算式擱置在具體情景中(以元為單位),將其都轉換成相同位數的小數,便於對齊相加減。其實,這裏也已經向學生滲透小數的基本性質。

第7篇

小數的加法和減法是在學生學習了整數加減法、小數的意義和性質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小數加減法在意義上、計算方法上和整數加減法是一樣的,只不過是數的範圍擴大了,學生感覺有些陌生。課堂開始創設情境,現實而富有吸引力,讓學生感覺到小數就在我們的身邊,小數的加減法也存在於日常生活中,拉近了學生與新知的距離,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同時提煉出數學的問題直入中心,通過學生提出問題,嘗試解決問題、交流各自的學習方法、概括歸納出小數加減法的算理,並能掌握正確的計算方法。整個過程體現“學生主體,教師主導”的互動模式,讓學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思維,關注學生學習成功的體驗。為了更好的鞏固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有層次,有步驟的安排了練習題,並適當拓展、延伸。

小數加減法的教學,旨在讓學生經歷小數加減法的筆算過程,理解掌握筆算方法,同時結合生活中出現的問題理解小數加減法的應用價值,提高思維能力和學習能力。教學設計中,教師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為基準,把握好教學的起點,讓學生在自主嘗試中,探索新知。本節課是在學生學習了整數加減法、小數的意義和性質以及簡單的小數加減法的基礎上學習的,學生具有相當的基礎知識和知識遷移的能力。教學進程中放手讓孩子自己去嘗試、自己去探索、去獲取知識。最大限度地讓學生都能參與到探索新知的過程中,參與知識形成的過程中。在探究算法中使每位學生都有獲得成功學習的體驗,鍛鍊克服困難的意志,建立自信心。對“列豎式要對齊小數點”這個重點和難點教學時,兩個書寫格式對比演示,組織學生進行小組討論,相互質疑。利用學生出現的問題,緊扣教學重點,引導學生聯繫已有的'知識和經驗,開展深入的討論和爭論,相互啟發,相互學習,自主提煉出“小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有利於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練習內容迴歸生活,“商場購物小票”這一學生熟悉的事物,讓學生髮現生活中的數學問題,通過感受生活,讓學生明確數學就在自己身邊,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體會數學從生活中來,到生活中去的內涵。

在教學中教師應經常讓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去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使學生在實踐數學的過程中及時掌握所學知識,感悟數學學習的價值所在,從而增強學好數學的信心,學會用數學的眼光去看周圍事物,想身邊的事情,拓展數學學習的領域。使學生真正體會到“數學有用,要用數學”,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總之,在數學學習的過程中我們要積極引導學生主動地去參與、去體驗,讓學生通過自身的體驗、理解、吸收、內化、思考等過程進行知識建構,讓學生在體驗中思考,在思考中理解,在理解中提升知識的應用能力。在實踐中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

第8篇

小數加減法是在學生學習了整數加減法、小數的意義和性質以及簡單的小數加減法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因為學生具有相當的基礎知識和知識遷移的能力,教學中可以儘量放手,讓孩子自己去嘗試、去探索、去獲取知識。

首先,我注意以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為基準,把握好教學的起點,精心創設了現實而富有吸引力的情境,讓學生感覺到小數的加減法存在於日常生活中,從而拉近學生與新知的`距離,充分調動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接着,讓學生自主提出問題,嘗試解決問題,交流各自方法,最終概括出小數加減法的算理,掌握正確的計算方法。這樣教學,旨在讓學生用舊知解決新問題,體會轉化思想,獲得成功的體驗,且通過不同算法的比較和優化,從而真正理解並掌握小數加減法的筆算方法。在教學“列豎式小數點要對齊”的重難點時,把不同的書寫格式進行對比,組織學生利用已有的知識和經驗,充分展示自己的思維,大膽討論,相互啟發,領悟出“小數加減法”和“整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同中有異、異中有同。這樣學生不但體驗到探索的樂趣和成功的喜悦,又有利於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

練習內容生活, “商場購物小票”這一學生熟悉的事物,讓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去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深刻感受生活與數學的密切聯繫,學會用數學的眼光去看周圍事物、想身邊的事情,拓展數學學習的領域。實踐證明:結合生活,可以使學生深刻感受小數加減法的應用價值,大大激發了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總之,整個過程體現“學生主體,教師主導”的互動模式,讓學生通過自身的思考、體驗、理解、吸收、內化等過程進行知識建構,讓學生在體驗中思考,在思考中理解,在理解中提升知識的應用能力。在實踐中發展解決問題的能力。

本節課仍存在一些不足:①對學生的列豎式要求應力求規範,比如個別學生豎式寫得不夠整齊、端正,沒用直尺打橫線等,今後應及時糾正不規範的書寫格式,加強學生的養成教育。②評價語言和方式過於單一等。總之,我將不斷反思總結教學實踐中的經驗和教訓,使自己的業務水平更上一層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