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其他文案

美的歷程讀後感6篇 《美學的探索:探尋美的歷程》——讀後感

欄目: 其他文案 / 發佈於: / 人氣:4.15K

《美的歷程》是著名企業家黃光裕的自傳,以“創造我命運的力量”為主題講述了他創辦美的集團的經歷。讀後感受深刻,它不僅描繪了一個成功者的坎坷歷程,更是一部奮鬥精神的鼓舞。

美的歷程讀後感6篇 《美學的探索:探尋美的歷程》——讀後感

第1篇

今天,我剛在網上看了一本這樣的書,名字叫《美的歷程》。書的題目就讓人很想知道下面的內容是什麼,很吸引人。

你去過天安門前的中國歷史博物館嗎?如果你對那些史實並不十分熟悉,那麼,作一次美的巡禮又如何呢?那人面含魚的彩陶盆,那古色斑斕的青銅器,那琳琅滿目的漢代工藝品,那秀骨清像的北朝雕塑,那筆走龍蛇的晉唐書法,那道不盡説不完的宋元山水畫,還有那些著名的詩人作家們屈原、陶潛、李白、杜甫、曹雪芹......的想象畫像,它們展示的不正是可以使你直接感觸到的這個文明古國的心靈歷史麼?時代精神的火花在這裏凝凍、積澱下來,傳留和感染着人們的思想、情感、觀念、意緒,經常使人一唱三歎,流連不已。

我們在這裏所要匆匆邁步走過的,便是這樣一個美的歷程。那麼,從哪裏起頭呢?

書的一開頭就用:美是關乎心靈的事情,不可複製,幾近於偶爾雪上留痕,一線佛裏梵音。所以記錄美的歷程,實在是吃力不討好,承載它的除了美自身,更在於後來者審視的心靈敏鋭度。這樣一段話為開頭,同時也讓我看到美的心靈是會怎樣面對生活。

前不久,我通讀了李澤厚先生的著作《美的歷程》。美學和哲學是我今年頗感興趣的`兩門學科,雖然這與我的專業學科沒有太大的必然聯繫,但它們卻深深吸引着我。

?美的歷程》全書共分十章,每一章評述一個重要時期的藝術風神或某一藝術門類的發展。它並不是一部一般意義上的藝術史著作,重點不在於具體藝術作品的細部賞析,而是以人類學本體論的美學觀把審美、藝術與整個歷史進程有機地聯繫起來,點面結合,揭示出各種社會因素對於審美和藝術的作用和影響,對中國古典文藝的發展作出了概括的分析與説明。

於是,相應的體現在石窟藝術上,如割肉喂鴿、捨身飼虎等悲慘的佛經故事成為壁畫的主要題材,這無疑是悲慘現實的藝術寫照;另外石窟佛身雕塑的造型特徵卻是寧靜、高超、飄逸的,正是這與人世間的強烈反差,使得人們把絕望中的希望、美好的理想都寄託在它身上。此時的北魏雕塑,形成了中國雕塑藝術的理想美的高峯。

初始,盧照鄰駱賓王使詩歌由宮廷走向生活,劉希夷張若虛又使之變而為青春少年的清新歌唱;王勃等初唐四傑繼而把《春江花月夜》式的少年空靈的感傷,化而為壯志滿懷求建功立業的具體歌唱;終於,陳子昂喊出“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盛唐之音自此而始。此後,邊塞詩、田園詩各擅勝場,前者豪邁勇敢,一往無前,後者優美寧靜,明朗健康。而李白,更以其狂放恣肆的氣魄,天縱神授的奇才,奏出了盛唐藝術的最強音。惟其有盛唐,才能有唐詩,有李白。

它們的出現離不開人的覺醒這個主題,是這個“人的主題”的具體審美表現。

這是真實、平凡而不可企及的美。看來是如此客觀地描繪自然,卻只有通過高度自覺的人的主觀品格才可能達到。

我沉思良久,感慨萬千:創造美是需要真情實感的參與的。這樣的創造就如同我們寫文章,最感人的文章不是運用了多少華麗的辭藻,講述了多少真理名言,而是這些話是否發自作者的內心。一篇平淡樸實的文章,只要字字句句發自肺腑,自然就有可讀性。至於後世的獰厲作品之所以缺乏美感,據我分析,是因為青銅時期所有人都非常信奉巫師的話——包括國王和巫師自己,所以他們所創造的饕餮,飽含創作者的思想情感;而後期那些造型,製作者裏許多人也許本身就是無神論者,或懷疑論者,他們的作品即使非常誇張、恐懼,也缺少了因真情而帶來的美。因此,遠不是任何猙獰神祕都能成為美。恰好相反,後世那些張牙舞爪的各類人、神造型或動物形象,儘管如何誇耀威嚇恐懼,卻依然只顯其空虛可笑而已。它們沒有青銅藝術這種歷史必然的命運力量和人類早期的童年氣質。

時代發展了,技術提高了,製作精緻了,但從美學的角度看,戰國的青銅反不能成為青銅藝術的代表。稚拙的饕餮更俱美學價值。這種情景絕非偶然,它同樣出現在漢代的陶塑、陶俑等藝術上。

本書從宏觀鳥瞰角度對中國數千年的藝術、文學作了概括描述和美學把握。其中提出了諸如原始遠古藝術的“龍飛鳳舞”、先秦理性精神的“儒道互補”、明清時期小説、戲曲由浪漫而感傷而現實之變遷等重要觀念。

在本書中,作者以細密的考察論述了繪畫、雕塑、建築、文學、書法等藝術門類在各個時代的興起與演變。並在充足的個例分析之下以高度凝練的語言指出了各個重要對代的藝術精神:

漢代文藝反映了事功、行動,魏晉風度、北朝雕塑表現了精神、思辨,唐詩宋詞、宋元山水展示了襟懷、意緒,以小説戲曲為代表的明清文藝所描繪的則是世俗人情。

儘管我們後來在知識的世界各自有一段自己的探險歷程,但李澤厚先生的存在是永遠的,正如對於我們,青春的回憶是永遠的一樣···

美的歷程讀後感6篇 《美學的探索:探尋美的歷程》——讀後感 第2張

第2篇

?美的歷程》這本書,是我最喜歡的書之一,也是我求學時期最早接觸的一本專業美學的書,直到現在我依然愛不釋手。李澤厚先生用十幾萬字、十個章節帶領讀者進行了一次從遠古到明清的“美的歷程”,讓人印象深刻卻又回味無窮。李澤厚先生用一些異常簡潔明快而又高度凝練的原創概念闡釋、鋪陳、思辨了這次美的歷程,雖然彰顯出作者寬闊的視野、深厚的積累,但是在開始閲讀這本書時,我是在並不深刻理解的情況之下,開始了這場匆匆的美學旅程。

追求美卻是每個人的本性。但是,什麼是美?美是如何產生的?美的本質是什麼?我們中國美學的着眼點在哪裏?等等,這些問題卻是一直以來人們不能很好解釋的。作者用自己獨特的視角,在遠古圖騰、青銅器亦或者是詩歌、小説中都發現了美,而這些是普通人並不曾發現或沒有注意的,這點給了讀者們新的視野。

例如書中提到的的“青銅饕餮紋”書中説,青銅饕餮之所以美,不在於這些形象如何具有裝飾風味,而在於這些怪異形象的雄健線條、深沉凸出的鑄造刻飾,恰到好處地體現了一種無限的、原始的、還不能用概念語言來表達的、原始宗教的情感、觀念和理想,配上了沉着、堅實、穩定的器物造型,極為成功地反映了“有虔秉鉞,如火烈烈”那進入文明時代所必須的血與火的野蠻年代。這種種兇狠殘暴的形象中,又仍然保持着某種真實的稚氣,從而使這種毫不掩飾的神祕獰厲,反而盪漾出一種不可復現和不可企及的童年氣派的美麗。因此李澤厚説,這些饕餮儘管極力誇張猙獰可怖,但其中仍然存留着某種稚氣甚至嫵媚的東西,有一種原始的、天真的、拙樸的美。而近年戰國中山王墓的大量銅器很標準,格外精巧,玉器也逐漸失去遠古時代的象徵意義,而更多成為玩賞的對象,或賦予了倫理的含義。那祭祀禮器,儘管也有龍有鳳,卻不能令人起任何崇高之感……

所以,在青銅饕餮的最後一個段落,李澤厚説:“當青銅藝術只能作為表現高度工藝水平的藝術作品時,實際便已到達它的終結之處。戰國的青銅巧則巧矣,確乎可以眩人心目,但如果與前述那種獰厲之美的殷周器物一相比較,則力量之薄厚、氣魄之大小,內容之深淺,審美價值之高下,就判然有別。十分清楚,人們更願意欣賞那獰厲神祕的青銅饕餮的崇高美,它們畢竟是那個‘如火烈烈’的社會時代青神的美的體現。它們才是青銅藝術的真正典範。”

在令人感到乏味的詩詞歌賦中,李澤厚先生也展示給了讀者一幅屬於詩詞歌賦特有的美圖。正如作者所説“漢代文藝反映了事功、行動,魏晉風度、北朝雕塑表現了精神、思辨,唐詩宋詞、宋元山水展示了襟懷、意緒,而以小説戲曲為代表的明清文藝所描繪的是世俗人情”,而我更感興趣的就是明清文藝的世俗人情。“這是又一個廣闊的.對象世界,但已不是漢代藝術的自然征服,不是那古代蠻勇力量的凱旋,而完全是近代市井的生活散文,是一幅幅平淡無奇卻五花八門、多姿多彩的社會風習圖畫。”

縱觀《儒林外史》、《西廂記》、《紅樓夢》、《聊齋志異》等等這一時期的文學作品,所表現出來的都是令讀者所能通俗易理解、感知的世俗生活。他們的所表現的是一些平淡無奇然而卻比較真實和豐富的世俗的或幻想的故事。在《儒林外史》中,讀者們在一定的歷史背景下就能很好的理解文中所表現出來的那種儒生們的追求名利的世俗生活情況。《紅樓夢》所描繪的是四大家族的興盛衰亡,描繪的也是家族日常的生活,“劉姥姥三進大觀園”就可以很好的表現了這一世俗生活的表現。而世俗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就是男女的愛情,正如《西廂記》,雖然在當時被列為違禁的書,但是其中貼合普通百姓的愛情描寫深深吸引了許多讀者,許多人並不在意那所謂的“禁”,還是通過各種方式一讀此書,連《紅樓夢》中一直循規蹈矩的林黛玉都讀過此書。可見,這種世俗生活的、所表現出來的“美”對廣大讀者的吸引力。

“這種書俗文學的審美效果顯然與傳統的詩詞歌賦,有了性質上重大差異,藝術形式的美感遜色於生活內容的欣賞,高雅的趣味讓位於世俗的真實”,這裏沒有高大的英雄形象,沒有真正報復雄偉的主角,而是一些接近現實生活的故事,而這種接近現實生活的故事顯示的是故事的合理性和真實,引人入勝。

?美的歷程》還揭示了另一個與平時的教育不一樣的視角。一般普遍認為,某一個詩人的風格特點是統一的,很少會對其詩歌、詞分開單獨研究其特點,但是,此書卻提出了、分析了不同的觀點,如韓愈,“同一個韓愈,與進攻性、煽動性、通俗性的韓文相併行的,倒恰好是孤僻的、冷峭的、艱澀的韓詩;儘管‘以文為詩’,但韓詩與韓文在美學風貌上是相反的。”除了韓愈,文中還提到了柳宗元、韋應物等等的詩文,“經常是這兩個方面的複雜的統一體”。這也給讀者們不一樣的視角,是相關研究者可以從不同的角度單獨的研究這些詩人。

我認為,看這本書,需要很多的積累,對古代的文學、雕塑、音樂、建築、生活都需要有一定的瞭解,不然就無法領略這本書的精妙所在,但是即使所知不多,只要讀完這本書,也是一個知識儲備大大豐富的過程。

第3篇

作者把中國人古往今來對美的感覺展現出來,從宏觀鳥瞰的角度對藝術、文學作了概括性描述和美學把握,對古典文藝進行了一次生動而深刻的巡禮。其內容從遠古的"龍飛鳳舞",從動物形象符號化為抽象幾何紋,到先秦的儒道互補、楚辭漢賦的浪漫主義,到宋元山水及詩詞曲的意境,直至明清市民文化、世俗小説和戲曲的興起,就像一位飽含情感的親臨者,以優美的語言為筆,以歷史的遺證為據,向我們娓娓道來巍巍中華的悠久美學發展歷程。

1、審美意識總是在一定的歷史文化中發展,並通過對審美對象變現出來。如果我們把所有審美對象當做線條,這個線條是流動的,不斷變幻的。

在每一個章節中,作者都在開篇介紹當時的社會狀態,企圖把整個美學的發展置於社會狀態之下,用當時的歷史文化背景來解釋該時代美的特徵和發展因素。例如第七章《盛唐之音》,作者先交代了當時的社會變化,結束了數百年的分裂和內戰,普遍施行均田制,李唐帝國在政治、財政、軍事上都非常強盛,南北朝那種農奴式的人身依附逐漸鬆弛;非門閥士族即世俗地主階級的勢力在上升和擴大,無所束縛地創造和革新,是對有血有肉的人間現實的肯定和感受,憧憬和執着,一種具有青春活力的熱情和想像,滲透在盛唐文藝中。其典型代表,就是唐詩。

藝術對象宗教意味的由濃變淡更加明顯地體現了這一點。遠古圖騰是古人對想象中神明的想象、再現。到了青銅時代,隨着物質勞動和精神勞動的分離出現了一批所謂精神領袖,虛構出宗教神話的物態。先秦各流派思想對禮法的追求,之前天馬行空的想象受到理性的滲透和制約,開始將審美對象客觀化,神已不再是恐懼神祕的存在,而是神話、歷史和現實的三體混合。審美的表現對象開始摻雜有歷史和世間事物,宗教意味開始弱化。到了兩漢時期,隨着人對自然的征服加劇,人的力量和意義被肯定,出現了更多獨立於宗教之外的文學、繪畫,藝術變現內容也不僅限於表現神,反而更注重人本身的影響力。比如山水畫中草樹、花鳥開始成為獨立主體,比如書法的日漸成熟,比如佛雕神態、表現形式的變化。而到了明清,世俗文學,風俗畫等徹底取代了宗教意味的藝術品,完全佔領了世俗舞台,宗教被束之高閣。

2、任何時代都有其獨特的美,書中的觀點認為自然沉澱出來的才是真正的美。我們不能把一種獨特拿兩個時代比較,也同樣不能拿一個時代的獨特同另一個時代的美比較。美之所以不是一般的形式,而是“有意味的形式”,正在於它是積澱了社會內容的自然形式。實際上,它並不神祕,它正是這種積澱,溶化在形式、感受中的特定的社會內容和社會感情。

比如在《魏晉風度》中,作者談到:“魏晉恰好是一個哲學重新解放、思想非常活躍、問題提出很多、收穫甚為豐碩的時期。”從哲學上的何晏、王弼,文藝上的三曹、嵇、阮,書法上的鐘、衞、二王,等等,便是體現這個飛躍,簡單説來,就是人的覺醒。到了南北朝時期,整個社會長時期處於戰禍、饑荒、疫病、動亂之中,而西晉八王之亂揭開了社會更大動亂的序幕,於是在殘酷野蠻的戰爭動亂和社會壓迫下,跪倒或端坐在宗教神像或圖畫面前的渺小生靈們,懷着狂熱激動而又異常複雜的感受和情緒,去進行自己靈魂的洗禮。而以沉重、陰鬱的故事表現強烈動盪形式的敦煌壁畫、麥積山佛像,吸引無數的人們去膜拜,讓人們沉浸於短暫而又虛幻的幸福中。

其實,本書討論了那麼多種美,不是為有個高低之比,我們仔細分辨它們,揭示他們各自的美學本質,説清歷來糾纏不清混淆的問題,無論對欣賞、品賞、品評和理解這些藝術,都應該説是有意義的。正如書中最後所説:“俱往矣。然而,美的歷程卻是指向未來的。”

1、中國建築最大限度地利用了木結構的可能和特點,一開始就不是以單一的獨立個別建築物為目標,而是以空間規模巨大、半面鋪開、相互連接和配合的'羣體建築為特徵的。它重視的是各個建築物之間的平面整體的有機安排。

2、不是像哥特式教堂那樣,人們突然一下被扔進一個巨大幽閉的空間中,感到渺小恐懼而祈求上帝的保護。相反,中國建築的平面縱深空間,使人慢慢遊歷在一個複雜多樣樓台亭閣的不斷進程中,感受到生活的安適和對環境的和諧。瞬間直觀把握的巨大空間感受,在這裏變成長久漫遊的時間歷程。實用的、人世的、理智的、歷史的因素在這裏佔着明顯的優勢,從而排斥了反理性的迷狂意識。正是這種意識構成許多宗教建築的審美基本特徵。

3、中國木結構建築的屋頂形狀和裝飾,佔有重要地位。屋頂的曲線,向上做翹的飛檐(漢以後),使這個本應是異常沉重的往下壓的大帽,反而隨着線的曲折,顯出向上挺舉的飛動輕快,配以寬厚的正身和闊大的台基,使整個建築安定踏實而毫無頭重腳輕之感,體現出一種情理協調、舒適實用、有鮮明節奏感的效果。而不同於歐洲或伊斯蘭以及印度建築,它不再是體積的任意堆積而繁複重累,也不是垂直一線上下同大,而表現為一級一級的異常明朗的數學整數式的節奏美。

4、宗教是被壓迫生靈的歎息,是無情世界的情。具體的歷史充滿偶然,從來不可能像理論邏輯那樣整齊。

5、遠不是任何猙獰神祕都能成為美。恰好相反,後世那些張牙舞爪的各類人、神造型或動物形象,儘管如何誇耀威嚇恐懼,卻徒然只顯其空虛可笑而已。

6、美作為感性與理性,形式與內容,真與善,合規律性與合目的性的統一,與人性一樣,是人類歷史的偉大成果。

第4篇

1、龍飛鳳舞 遠古時期的審美與藝術並未獨立或分化,它們潛藏在種種原始巫術禮儀等圖騰活動中。龍是中國西部、南部部落聯盟的圖騰旗幟,而鳳鳥成為中國東方集團的另一圖騰符號。它們正是審美意識和藝術創作的萌芽。而原始歌舞正是龍鳳圖騰的演習形式,是巫術禮儀的活動狀態。

2、青銅饕餮 自夏代起,具有濃厚宗教性質的巫史文化開始了。此時的青銅器紋飾體現了早期宗法制社會的統治者的威嚴。饕餮紋,一種兇狠可怖的獸面紋,呈現一種神祕的威力和獰厲的青銅饕餮美,正好可以作為那個充滿戰爭、屠殺、俘獲的時代的標準符號。

3、先秦理性精神 先秦百家爭鳴中貫穿的一個總傾向就是理性主義,主要表現為以孔子為代表的儒家學説,而以莊子為代表的道家則作為對立和補充。儒道互補是中國思想文化的一條基本線索。

4、楚漢浪漫主義 當理性主義在北中國取得優勢的時候,南中國仍保持和發展着絢爛的遠古傳統。楚國詩人屈原代表了充滿浪漫激情的.根底深沉的南方神話———巫術的文化體系,這一文化傳統在兩楚漢浪漫主義漢得到繼承,原始圖騰、儒家教義和讖緯迷信在兩漢交織共存,仍然是一個想象混沌豐富、情感熱烈粗豪的世界。

5、魏晉風度 魏晉時期門閥士族階級佔據了歷史舞台的中心,他們的世界觀人生觀形成新思潮,其特徵就是人的覺醒。對生死存亡的哀傷,對人生短促的感歎成為時代的典型音調,而核心則是懷疑論哲學思潮下對人生的執著。

6、佛陀世容 本章內容是從南北朝到宋朝的佛教藝術。南北朝時期長期分裂、戰禍連綿,現實充斥着苦難,北魏的石窟壁畫也多割肉飼虎等現實苦難的折射,沉重陰鬱的故事表現出吸引煽動人們皈依天國的巨大情感力量。

7、盛唐之音 唐代世俗地主階級的勢力在上升和擴大,南北文化交流融合。一種豐滿的具有青春活力的熱情與想象,滲透在盛唐文藝中。詩歌由於時代的變遷走向青春少年的清盛唐之音新歌唱:從劉希夷、張若虛到四傑,到陳子昂,直到盛唐的李白,痛快淋漓、天才極至,盛唐藝術奏出了最強音。

8、韻外之致 中唐以來,世俗地主逐漸取代門閥貴族,這一社會變化由趙宋而確定下來,也正在這一時期,真正展開文藝的燦爛圖景,普遍達到詩、書、畫各藝術部門的高度成就,風格繁多,個性突出。

9、宋元山水 意境繪畫藝術尤其是山水畫的高峯在宋元。中國山水畫不是門閥貴族的藝術,而是世俗地主的藝術,人與自然那種娛悦親切和牧歌式的寧靜,成為它的基本音調。與現實生活相適應的哲學思潮比如禪宗等,可説是形成這種審美趣味的主觀因素。

10、明清文藝思潮 以小説戲曲為代表的明清文藝描繪的是世俗人情,是近代市井風習圖畫。明清之際形成了巨大的啟蒙思潮,以李贄為代表的儒學異端具有市民———資本主義的性質。

?美的歷程》最打動人的地方在於它揭示了人——主體的心靈歷程。美作為人類精神領域的最優美的花朵,正是由於在不同時代沉積了人類審美心理或者説是永恆不變的人的情感和本性,才會在現代人的眼睛和心靈上,始終留下難以名狀的心理的愉悦和寬慰。它使人的心靈找到了休憩之地,讓人的情感和理性得以調和,讓人沉浸在那永恆的記憶裏。

隨着歲月的流逝,人類的情感得以不斷地壯大、完善、自覺。正如李澤厚先生在書中所説的“這永恆的藝術創造,體現了人類傳承下來的社會性的共同心理結構,它們既不是永恆不變,也不是悠忽即逝,不可捉摸,它是沉澱了內容的形式,是有意味的形式”。

美的性格,便是民族的性格。美的歷程,便是人類民族的歷程。

抬眼望,龍光牛鬥,星漢燦爛;俯身察,萬類繁衍,萬物得時。春暖花又開,芳草不曾遮。雲起週年,默默前行。祈願,芬芳的讀書之路上,遇見美,遇見幸福。

李澤厚,一九三0年生,著名哲學家,湖南長沙人,北京大學哲學系一九五四年畢業,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教授,一九九二年至今任美國科羅拉多學院哲學系講座教授。

李澤厚成名於五十年代,以重實踐、尚“人化”的“客觀性與社會性相統一”的美學觀卓然成家。八十年代,李澤厚不斷拓展其學術論域,促引思想家在啟蒙的路徑上艱辛前行。九十年代,李澤厚客居美國,出版了《論語今讀》、《世紀新夢》等著作,對中國未來的社會建構給予了沉甸甸的人文關懷。其主要著作有《批判哲學的批判——康德述評》、《我的哲學提綱》、《中國〈古代、近代、現代〉思想史論》、《美的歷程》、《華夏美學》、《美學四講》、《走我自己的路》、《世紀新夢》、《論語今讀》、《己卯五説》等。

第5篇

?美的歷程》全書共分十章,每一章評述一個重要時期的藝術風神或某一藝術門類的發展。它並不是一部一般意義上的藝術史著作,重點不在於具體藝術作品的細部賞析,而是以人類學本體論的美學觀把審美、藝術與整個歷史進程有機地聯繫起來,點面結合,揭示出各種社會因素對於審美和藝術的作用和影響,對中國古典文藝的發展作出了概括性的分析與説明。

作者認為,藝術趣味和審美理想的轉變,並非藝術本身所能決定,決定它們的歸根到底仍然是現實生活,故而考察一個時代的文藝,必先考察那個時代的社會經濟、政治情況。本書的每一章都大致遵循着這一思想構架而展開。

在本書中,作者以細密的考察論述了繪畫、雕塑、建築、文學、書法等藝術門類在各個時代的興起與演變。並在充足的個例分析之下以高度凝練的語言指出了各個重要對代的藝術精神:

漢代文藝反映了事功、行動,魏晉風度、北朝雕塑表現了精神、思辨,唐詩宋詞、宋元山水展示了襟懷、意緒,以小説戲曲為代表的明清文藝所描繪的則是世俗人情。

龍飛鳳舞、青銅饕餮、先秦理性精神、楚漢浪漫主義、魏晉風度、佛陀世容、盛唐之音、韻外之致、宋元山水意境和明清文藝思潮。

?美的歷程》以一種體悟與思辨相結合的方式,在中西文化比較的視野下,展現了從史前文化到明清文藝思潮近八千年中國燦爛多彩的藝術境界與文化。書中對各個時期、各種類型的藝術的審美把握既靈動恰切,充滿個性體驗與感悟;又理性思辨,洞悉藝術發展的內在聯繫與規律。同時,注重考察藝術品所在的歷史文化語境,尋找其歷史文化土壤和美學風格成因。

?美的歷程》在總結普遍性、規律性藝術特徵的同時,還注重個體審美感受和體驗,靈動而個性地把提了歷史分期與藝術類型的交叉關係。李澤厚以自身特有的對藝術的體悟力,對中國古代藝術史的把握以感悟內在審美特質和藝術美學風格流變為主,打破歷史分期的時間侷限,跨越中西的空間限制,對藝術的體悟可以穿越古今,縱貫中西。他並沒有嚴格地按照歷史分期,從史前到明清按部就班地描述中國古代藝術史和美學史(這是大部分藝術史和美學史書籍的寫作方式),而是在基本遵循歷史分期的基礎上,或以某個時期的主要美學風格為中心,或以某種突出的藝術門類為線索來展現中國古代藝術的內韻,書中十個部分的標題就體現了這一特色。

李澤厚説:“美作為感性與理性,形式與內容,真與善,合規律性與合目的性的統一,與人性一樣,是人類歷史的偉大成果。”

從我知道世上有饕餮以來,一直都認為饕餮的形象是兇狠殘暴的。

但是,讀了《美的歷程》後,在李澤厚德筆下,才真真切切地認識到,其實饕餮保持着某種真實的稚氣和毫不掩飾的神祕獰厲,這反而盪漾出一種不可復現和不可企及的童年氣派的美麗。好些饕餮紋飾仍有某種原始的、天真的、拙樸的美。

這種美是需要條件才能發掘出來的。因為社會愈發展、文明愈進步,才愈能欣賞和評價這種崇高獰厲的美。在宗法制時期,它們並非審美觀賞對象,而是誠惶誠恐頂禮供獻的宗教禮器;在封建時代,也有因為害怕這種獰厲形象而銷燬它們的史實。舊時有謂鐘鼎為祟而毀器之事,蓋即緣於此等形象之可駭怪而致。恰恰只有在物質文明高度發展,宗教觀念已經淡薄,殘酷兇狠已成陳跡的文明社會裏,體現出遠古歷史前進的力量和命運的藝術,才能成為人們所理解、欣賞和喜愛,才成為真正的審美對象。

眾所周知,儒道是對立的。前者強調藝術的人工製作和外在功利,後者突出的是自然,即美和藝術的獨立。前者是功利、實用主義的框架與束縛,後者正是要給予這種框架和束縛以強有力的'衝擊、解脱和否定。

入世和出世,兼濟和獨善,人事論理與自然浪漫,兩種對立的觀念變幻融合,終於滲透到中國所有的藝術形式中,是中國藝術和美學的基調。另一方面,這矛盾的兩個方面,又共同將中國文化引向世俗的、理性的範圍內,與超越現實的、神靈的、神祕主義的心靈感受分道揚鑣。

?美的歷程》一改傳統,並沒有按照中國歷史發展的脈絡行文,這是令我驚訝不已的。但同時也增加了我閲讀此書的興趣,給我帶來了不少新鮮感。

十分贊同李澤厚先生寫的一段話:“人性不應是先驗主宰的神性,它是感性中有理性,個體中有社會,知覺情感中有想象和理解,也可以説,它是積澱了理性的感性,積澱了想象、理解的感情和知覺,也就是積澱了內容的形式,它在審美心理上是某種待發現的數學結構方程,它的對象化的成果是本書第一章講原始藝術時就提到的“有意味的形式”(significant form)。這也就是積澱的自由形式,美的形式。”

先生通過這段話告訴我們不光生活中、藝術中有美的存在,人性中也有!所謂美的歷程是指向未來的。

第6篇

雖然是對中國歷史上對美的感覺的匆匆巡禮,但是我的腦子裏現在滿是饕餮青銅、爛漫楚辭、魏晉風雅、佛陀悲憫、唐詩宋詞、有我無我境界的微妙還有小説的世俗世界。它們已經可以成為一張多姿多彩的歷史膠捲,作者梳理出了一條令人感動和自豪的美學線索:

青銅饕餮——青銅美學風格變化的政治因素——僧侶貴族——青銅表現的意識和美感——原始暴力——超人的歷史力量,甲骨文——“有意味的形式”——銘文金文——小篆

先秦的理性精神——孔學對藝術的導向——與西方“認識模擬”的區別——道家中的審美規律——詩經中的美——賦比興原則——散文的美感,中國建築的理性精神——平凡生活化——嚴格對稱的結構——園林美

楚漢浪漫主義——屈原的浪漫主義與神話——楚漢南方藝術——漢壁畫畫像石工藝品——漢賦——氣勢和古拙

魏晉風度——人的覺醒在文藝和審美心理上的反映——哲學美感——階級審美理想和趣味——美學原則“以形寫神”“氣韻生動”“言不盡意”,為藝術而藝術文的自覺——文學繪畫書法講究研討和自身創作規律和審美形式——“真實平凡而不可企及的美”

佛陀世容——北魏宗教的救贖——隋唐雕塑——宋代走向世俗

盛唐之音——青春李白——書法舞蹈中的音樂美——杜詩韓文顏字

韻外之致——文藝多樣化——孤獨傷感憂鬱——“出世”“入世”之間的矛盾——心境和意境——蘇軾代表的人格和對社會秩序的潛在破壞

宋元山水的意境——現實促使審美理念的'變化——有我之境無我之境——細節重視和追求詩意

明清文藝思潮——浪漫主義思潮(感傷主義)——市民文藝——繪畫與工藝

最讓我敬佩的是作者對語言的運用,這是建立在遣詞造句和對美髮乎真心的融入結合的基礎上醖釀出的文字,可以讓門外漢窺得一些美學的形成奧祕。原來美是這樣讓人感受到的,原來美是這樣表達的,這是我在閲讀這本書自始至終的氛圍。印象深刻的是他説商周青銅器的獰厲之美,因為“怪異形象的雄健線條,深沉凸出的鑄造刻飾”,因為“超人的歷史力量與原始宗教神祕觀念的結合,使青銅藝術散發着一種嚴重的命運氣氛”。以及在評論山水畫發展到無我之境時的表達“人生的意義和目標是什麼?一切都是沒有答案的飄渺,也不可能找到答案。於是最後歸結於隱逸漁樵,寄託于山水花鳥”。就是這麼寥寥幾筆好像信手拈來卻展現了精華。我在想,作者是在體會美感時把自己完全融入了青銅器和山水畫時,結合歷史與人生的感悟所獲得的美感。美應該從來都不單純只是審美意義上的吧。

作者是按照歷史的順序表現不同時代的人的口味和對美的要求。而且會介紹審美變化的社會背景。這就讓我感覺到美與現實與社會的關係。作者其實也討論了這種美的藝術規律,試圖去追尋一種普遍性的文藝發展的總體描述。和這種描述與社會條件之間的關係。作者總結過:“秦漢時期的藝術,表現的是人對世界的鋪陳和征服;魏晉六朝的藝術突出的是人的風神和思辨;盛唐是人的意氣和功業;之後則表現為人的心境和思緒。”這些變化的確可以從現實中找到蛛絲馬跡乃至於顯而易見的線索。作者的解釋也令人信服。在社會政治黑暗時,藝術家們可以寄情美的和理論的世界,所以在藝術和哲學思辨方面會有突破;而面臨盛世,不少藝術品也能得到長足的發展等等。

讀過朱光潛先生對美的論述,我覺得美的載體或者説表達美的事物應該是與現實有距離的,美就產生在這段距離中。這也從這本書中得到更多的印證。就以壁畫為例吧,漢代的壁畫較為古拙,這原本是因為時代的侷限,但某種程度上也成就了它。遼闊的現實圖景,邈遠的神話加之以強有力的線條,不那麼準確的描繪,讓漢代藝術呈現出了人對物質世界征服的主題和一往無前的美學風格。()北魏壁畫前期的不食人間煙火和後期的高超飄逸以及隋唐時期人們對歡樂和幸福的幻想。但是中唐之後,壁畫開始走向世俗和真實,美感開始缺失。宋代敦煌的壁畫,儘管壁畫石窟很大,但精神全無。

但是同時我也感受到了,美的另一個角度。來自於不同於時代的勇氣的反叛。這個的最佳代表我覺得是蘇軾。以前看林語堂先生寫蘇東坡,只覺得這是個完美的人。本書的作者雖然對他沒有過多溢美之詞,卻肯定了蘇軾帶來的一種美感淵源。蘇軾其實是文人士大夫出世與入世矛盾表現最為典型的代表。他一直是在入仕的渴望和最求解脱的豁達當中,有意無意地顯示了對社會秩序潛在的破壞性,詩詞的超脱好像要否定封建社會一樣。雖然當時不明顯,“但是他的這種美學理想和審美趣味卻對元代到明中葉以來的浪漫主義思潮起到了極為重要的先驅作用”。

作者在講述過程中也多次有過值得咀嚼的語言:暴力是文明社會的產婆;只有對世間生活懷有熱情和肯定,並希望這種生活繼續延續和保存,才可能使得藝術對現實的一切懷有極大興趣去描繪,去欣賞,去表現,使他們一漏無疑地全面地豐滿地展現出來。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