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其他文案

《可能性》説課稿8篇 《無限可能:探索未知的邊界》

欄目: 其他文案 / 發佈於: / 人氣:8.53K

本文是關於《可能性》説課稿的簡介。《可能性》是一篇鼓勵人們勇敢追求夢想的散文,也是一種對生活充滿希望和無限可能性的思考。本文將從文章的主旨、作者背景以及篇章結構等方面介紹該篇散文的特點與魅力,為讀者帶來一次啟迪心靈的閲讀體驗。

《可能性》説課稿8篇 《無限可能:探索未知的邊界》

第1篇

今天我要説課的課題是《用分數表示可能性的大小》。

本節內容是北師版國小數學五年級上冊第六單元《可能性的大小》中的一節,是國小階段學習可能性的最後一個內容。在此之前,學生已經學了“用‘一定’、‘經常’、‘偶爾’、‘不可能’等詞描述事件發生的可能性;列出簡單事件所有可能發生的結果;等可能性;遊戲規則公平”等內容。因此,將可能性大小的描述性語言轉化為“數”來表示,對培養學生的數感,發展學生的數學能力有很大幫助。

用數表示可能性的大小,在遊戲公平的教學中,學生已經有初步的體念,能用分數表示一些簡單的可能性事件,因此,在本節課中,我力圖使學生理解到為什麼要用數表示,用哪個數表示,為什麼要用這個數表示。

根據以上教材結構與內容分析,考慮到學生已有的認識結構,生活經驗和心理特點,我制定瞭如下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通過實驗操作,進一步認識客觀事件發生的可能性的大小;能用分數表示可能性的大小;

能力目標:培養學生的判斷、推理能力,培養學生合作交流的能力。

情感目標:使學生在學習用分數表示可能性大小的過程中,進一步體會數學知識間的內在聯繫,感受數學思考的嚴謹性與數學學習的趣味性。

本着課程標準,在理解教材的基礎上,我確立瞭如下的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理解並掌握用分數表示客觀事件發生的可能性大小的方法。

教學難點:將“不可能”、“可能”、“一定能”的描述性語言轉化為數據表示。

由於概率本身的抽象性,學生在理解這部分知識時有較大的難度。為讓學生能較輕鬆地學習掌握本單元的知識,在教學設計中儘可能安排學生喜聞樂見的活動,旨在通過有趣的活動,使學生在不知不覺中掌握用分數表示可能性大小的知識,並會將這一知識運用到實際的生活中去。在教學方法上本節課採用多媒體教學平台,藉助撲克牌,利用撲克牌的點數和花色,以實例為背景,使學生體會到用數來表示“不可能”、“可能”和“一定能”等客觀事件的簡潔和準確。幫助學生完善新知的建構,在教學過程中以問題方式啟發學生,以生動的實例吸引和鼓勵學生,在整個教學中採取情景教學法

根據本節課的內容特點及學生的心理特徵,在學法上,引導學生採取自主探索與互相交流相結合的方法,讓每一位學生參與研究,最終學會學習。

師:同學們玩過撲克牌嗎?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個遊戲,想不想玩?

1、男女生各選一個代表。從1(a當成1),2,3,……8 這八張撲克中抽牌,抽出第一張撲克,將數字寫在十位或個位上,(選定不能更改)再抽第二個數字。

生:有訣竅。第一次摸到較大的數(像5、6、7、8),應該在十位;摸到較小的數就放在個位,這樣獲勝的的可能性要大些。

師:看來這個遊戲還有訣竅,我也想來試一試。老師來一次,好嗎?

摸到“7”(“7”已做提前做了暗記),我放在哪一位呢?

生:十位。因為“7”已經是比較大的數了。在這八張撲克中摸到比7大的可能性比較小;而摸到比7小的可能性比較大,所以最好把7放在十位。

師:非常好!許多同學都能用數學語言“可能性”來説明這件事,有誰聽懂了,再來説一次。

[通過部分優等生的引領,在激烈的爭論中,使所有學生都明白可能性有大小。]

不可能摸到“9”,那麼,怎麼表示這裏摸到“9”的可能性呢?

師:能幹,學數學,用“數”來表示的想法非常好。用數字“0”簡潔、準確地表示可“不可能”發生的事件。

師:我們説,從這八張撲克中不可能摸到“9”,我們就説,摸到“9”的可能性是0。

[通過這一活動,使學生明白了用數0來表示不可能,用1來表示一定能]

師:舉例説説,在生活中哪些事件發生的可能性是0,哪些事件發生的可能性是1?

師:在這兩張撲克中,任意摸出一張,摸到紅心的可能性是多少呢?

[通過撲克牌花色和張數的變化,使學生體會到目標元素和總元素個數的變化導致可能性大小的變化;同時,在問題的解決過程中,使學生體會到目標元素出現的可能次數佔所有可能出現次數的幾分之幾就是摸到目標球的可能性的大小。]

師:觀察黑板呈現的信息,你有什麼發現,相互説説。

生3:摸到目標球的所有可能和摸到所有球的可能的幾分之幾就是摸到目標球的可能性的大小。

師:現在想想,老師在摸牌遊戲中,第二次摸到7的可能性是多少?

你現在能否解釋“不可能”和“一定能”為什麼用0和1來表示?

[進一步驗證學生剛才制勝策略是正確的;從理論層面驗證了“不可能”和“一定能”用0和1來表示的科學依據,昇華了學生對分數表示可能性大小的認識。]

1、天氣預報説明天下雨的可能性是0,你會帶雨具嗎?為什麼?

2、一副撲克牌共有54張(大王、小王各一張,紅心,梅花,方塊,黑桃四種花色各13張)去掉大小王后,背面朝上,任意取出一張。

在一個盒子中,有紅黃藍三種顏色的球各若干個,(總共不超過50個)要使摸到紅球的可能性是1/7,那麼,總球數可能是( )個,紅球可能是( )個。

[對可能性的大小的應用,在逆向思維中進一步加深對可能性大小的理解。同時,不同層次的學生將取得不同的收穫。]

[這一環節通過對實踐問題的分析解決,突破教學難點,強化學生對知識的理解,促進知識的遷移、深化、鞏固,進一步完善知識結構;鼓勵學生用數學的眼光分析實際問題,增強用數學意識]

《可能性》説課稿8篇 《無限可能:探索未知的邊界》 第2張

第2篇

人教版課標實驗教材三年級上冊第104—105頁,學習時間在12月中旬。

在現實世界中,有些事件的結果在一定的條件下可以預知,即確定現象;有些事件的結果在一定的條件下無法事先預知,即隨機現象(不確定現象)。為了幫助學生認識現實生活中的確定現象和隨機現象,《課程標準》第一學段新增了屬於概率知識範疇的內容《可能性》。旨在引導學生觀察分析生活中的現象,初步體驗現實世界中存在着不確定現象,認識事件發生的確定性和不確定性。教材選取了“新年聯歡會上抽籤表演節目”的現實情境,引入本單元的學習內容。通過主題圖及例1、例2的教學,使學生初步體驗在現實世界中有些事件的發生是確定的,有些則是不確定的。

1.用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及感興趣的遊戲活動作為教學素材,幫助學生理解數學知識。

2.引導學生經歷做數學的過程,讓學生在數學活動中體驗不確定現象和可能性。

1.學生初步體驗生活中有些事件的發生是確定的,有些則是不確定的;

2.學生了解一定、不可能、可能的意義,能夠用“一定”、“不可能”、“可能”描述生活中的現象;

3.學生感受“一定”、“不可能”、“可能”在一定條件下可以互相轉化。

元旦節快到了,東方超市為了吸引顧客,準備舉行一次摸獎活動。摸獎的規則是:在一個盒子裏放一些球,凡是一次購物滿50元的顧客,都有一次摸獎機會。摸到紅球有獎,摸到白球沒有獎。如果請你設計,你能想出幾種放球的方案?

板書學生的方案:全放紅球全放白球既放紅球又放白球

[設計意圖] 把教材中呈現的“新年聯歡會上抽籤表演節目”的情境改變為更貼近學生、學生更熟悉、更現實的摸獎的情境,為更好的引導學生經歷將現實問題抽象成數學模型並進行解釋與應用作好心理上的準備。

二、第一次摸球活動,體驗事件發生的確定性與可能性

??學生小組合作摸球,感受事件發生的確定性與可能性。

小組合作,用老師提供的學習材料(摸球用的盒子、5個紅球、5個白球、試驗結果記錄單)依次進行摸球試驗,並把試驗的結果記錄下來。

小組合作要求:1.小組長組織,確定記錄人和彙報人;2.摸前攪和一下,摸時不能看,按一定順序來摸,次數不定;3.每摸一次,就把結果記錄下來;4.摸完後,觀察記錄單,能發現什麼。

??組織學生交流,認識“一定”、“不可能”、“可能”。

學生彙報試驗結論,並説一説你們是怎樣試驗的。如,彙報全放紅球試驗時,説一説放了幾個紅球,摸了幾次,每次摸到的是什麼顏色的球,能摸到其它顏色的球嗎?為什麼?

??用“一定”、“不可能”、“可能”描述摸球試驗的結論。

[設計意圖]為學生創設了開放的學習空間,學生沒有老師的限制,只有根據學習目標的自主學習活動,盒子裏放多少個球,摸多少次……一切都由學生做主。教師的作用發揮在彙報過程中的引導學生反思上,讓學生通過第一次摸球活動,深深地感受到不管盒子裏放幾個球,也不管摸幾次,在不看的前提下,如果只放紅球,就一定只能摸到紅球,不可能摸到其它顏色的球;如果既放紅球,又放白球,就既可能摸到紅球,又可能摸到白球。在對比中更好地體會確定事件和不確定事件。

用“一定”、“不可能”、“可能”不僅可以描述摸球試驗的結論,還可以描述現實世界中的自然想象和社會現象。出示p105圖,想一想,這些事件的發生是“一定”、“不可能”,還是“可能”?

説一説:生活中哪些現象的結果是確定的,哪些現象的結果是不確定的。

[設計意圖] 藉助現實世界中的自然現象和社會現象,讓學生根據已有的知識和生活經驗判斷和列舉哪些事件的發生是確定的,哪些事件的發生是不確定的。在描述、思考、討論和交流的活動過程中進一步豐富學生對確定和不確定事件的認識。

四、第二次摸球,進一步認識可能性,感受“一定”、“不可能”、“可能”在一定條件下可以互相轉化

出示摸球的盒子,放入2個紅球和2個白球,説一説會摸到什麼顏色的球?能確定嗎?為什麼?

再猜一猜,摸一摸……當學生前一次摸到紅球后,下一次可能猜會摸到白球,這時讓學生親自摸一摸,想一想為什麼不能如人所願,感悟到前一次摸球的結果不影響後一次摸球;

??感受“一定”、“不可能”、“可能”在一定條件下可以互相轉化。

繼續猜一猜,摸一摸,當學生摸出一個球后,把這個球拿出,讓學生再猜會摸到什麼顏色的球,並摸一摸;當學生摸出一個球后,把這個球又拿出,讓學生再猜會摸到什麼顏色的球,再摸一摸……讓學生感悟到在條件變化的情況下,“可能”也會變成“一定”或“不可能”,“一定”或“不可能”也會變成“可能”。

[設計意圖]可能性作為一種隨機事件,是不受人的主觀願望控制的。但許多學生有這樣的錯誤認識,即第一次摸到紅球,第二次就該摸到白球。為了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隨機的概念,我設計了第二次摸球活動,讓學生先猜再摸,暴露學生的認識,並讓學生親自動手摸一摸,想一想,感悟到對於某一次摸球來説,會摸到什麼顏色的球,事先是無法確定的,並且前一次摸球的結果不會對後一次摸球產生影響。通過逐步拿出球,讓學生感悟到在條件變化的情況下,“可能”也會變成“一定”或“不可能”,“一定”或“不可能”也會變成“可能”。

??用“一定”、“不可能”、“可能”描述現實世界中的自然想象和社會現象。

??根據結果設計放球方案,,説一説怎麼想的,並摸一摸。

??猜一猜:東方超市的老闆會怎樣放球?為什麼?每種顏色的球放多少?

[設計意圖]設計第三次摸球和猜一猜的練習,讓學生對可能性的認識又有新的認識,學生的思維能提升到一個新的層面,並且為下一節課學習可能性的大小埋下伏筆。

第3篇

?可能性》是蘇教版國小數學教材四年級上冊p64—p67第六單元第一課時的內容。在此之前學生已學習了簡單的分類和統計知識,這為過渡到本節的學習起着鋪墊作用。本節內容是感受確定和不確定現象,為五年級學習可能性的大小打下基礎,也為學生以後學習概率建立一個概念。

根據上述教材分析,考慮到學生已有的認知結構心理特徵,制定如下教學目標:

(1)使學生初步體驗有些事情的發生是確定的,有些則是不確定的,存在各種可能性。

(2)初步能用“一定”、“可能”、“不可能”等詞語描述生活中發生的一些事情的可能性。

(1)創設摸球、抽紙牌遊戲、裝球的活動,讓學生親歷事件發生的不確定現象,體會可能。

(2)充分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對積極參與、勇於交流的行為給予充分的肯定和表揚。

通過遊戲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形成良好的合作學習的態度。

本着新課程標準,在吃透教材基礎上,我確立瞭如下的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感受簡單隨機現象的特點,能列舉出簡單隨機現象中所有可能發生的結果

教學難點:能對簡單隨機現象發生的可能性大小作出定性描述。

下面,為了講清重難上點,使學生能達到本節課設定的目標,再從教法和學法上談談:

本節課中,我根據學生認知特點、興趣知識與經驗的需求,設計教學,突破難點。“可能性及可能性大小”這節課是在學生學習過一些簡單的可能性知識,知道有些事件的發生是確定的,有些事件的發生是不確定的,會用一定、可能、不可能等詞語來描述一些簡單事件發生的可能性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這部分內容學生掌握得比較好。所以這節課的重、難點是使學生經歷實驗的具體過程,從中體驗某些事件發生的可能性的大小。為了突破這個難點,我研究了學生的認知特點。四年級的學生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具有一定的抽象思維能力,而動手操作可以直觀形象地反映出事物的本質特徵,所以我通過讓學生自己親自動手操作探究的學習方法來突破難點。我讓學生通過活動學習數學,讓活動貫穿始終,既有學生自主也有小組合作完成的數學活動,注意調動學生動腦、動手、動眼、動口,多種感覺器官密切配合,協調活動,學生通過摸球、摸撲克牌等活動來理解可能性及可能性的大小,在活動中學習,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了學習效率。我認為在本次教學中,學生比較愉快地完成了教學任務。

談話:同學們,你們喜歡玩遊戲嗎?(喜歡)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玩遊戲。

出示一枚硬幣,把雙手背後,把硬幣藏在一隻手裏,再伸出雙拳,讓學生猜硬幣在老師那個手裏?

師:在老師沒鬆手之前,你估計硬幣在老師哪個手裏?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學習可能性的知識。(板書:可能性)

師:同學們,你們玩過摸球遊戲嗎?(玩過)那我們一起來玩摸球遊戲好嗎?(好)摸之前我們一起來明確下摸球的要求,哪位同學願意來給大家讀一下摸球活動的要求(指名回答)現在大家明白要求了嗎?(明白了)那開始遊戲吧。活動結束之後在黑板上彙總

1.1-4組請這幾組同學分別説説你們八次摸到了什麼顏色的球?(指名回答)請這四組的組長拿出來看下袋子裏裝的是什麼顏色的球。(1個紅球和1個黃球)。

在這樣的口袋裏任意摸一個球,可能摸到哪種顏色的球呢?。(紅球或黃球)指名學生完整的説一説。

小結:任意摸一次,都有兩種可能的結果,可能摸到紅球,也可能摸到黃球。

2.5組看到這一組同學的摸球記錄,你有什麼想法?(可能裏面裝的是2個紅球)。那我們請這一組的小組長拿出來給大家看一下

師:大家真棒,猜的十分的準確。這個袋子裏確實裝了兩個紅球。

在這個口袋裏摸球,結果會怎樣?任意摸1個,可能會摸到哪個紅球呢?讓學生完整的説。

小結:在這個袋子裏摸,一定摸出紅球,可能是1號紅球,也可能是2號紅球。

3.6組看到這一組同學的摸球記錄,你又有什麼想法呢?(可能裏面裝的是2個黃球)。那我們請這一組的小組長拿出來給大家看一下

師:大家真棒,又猜對了。這個袋子裏確實裝了兩個黃球。

師:剛才同學們表現的很棒,看,誰來了?出示劉謙的照片?這是著名的魔術師劉謙,他呢準備給大家來變個魔術?你們想看嗎?(想)那我們一起來看下,看他給我們帶來了四張撲克牌,分別是紅桃a、紅桃2、紅桃3、紅桃4,思考一下,從中任意摸1張,可能摸到哪一張?摸之前能確定嗎?先讓學生思考,再交流。(不能確定,有四種可能)

師:下面我們把牌合上,魔術開始啦,魔術師把紅桃4變成了黑桃4,現在4張牌中有3張紅桃和1張黑桃,現在任意摸1張牌,可能摸到哪一張?(紅桃a、紅桃2、紅桃3、紅桃4)摸出紅桃的可能性大,還是黑桃的可能性大?(紅桃)為什麼?(紅桃的張數多)

我們同學都同意嗎?(同意)那這是我們的猜想,我們要證實我們的猜想,我們需要(試一試)那我們來進行摸牌遊戲吧。摸之前老師來給大家明確下摸牌的要求。

這次要請組長進行合理分工,一人洗牌,一人記錄(用寫“正”的方法,最後寫成數字)另外六人每人摸5次,共摸30次。

4.組織交流。看到這六組同學的摸牌記錄,你有什麼想法嗎?(摸到紅桃的的次數比摸到黑桃的次數來的多)

師小結:現在摸出的牌共有4種可能,紅桃有3種可能,黑桃有一種可能,所以紅桃摸出的可能性大,黑桃摸出的可能性小的。説明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師:老師想看看我們的同學的掌握情況,我們一起來練一練

1、學生讀題後,可以同桌交流。再全班交流。交流:按順序説一説,從每個口袋裏任意摸出一個球,可能是紅球嗎?你是怎樣想的?在下面的袋子中可能摸出紅球嗎?指名回答(1號和2號可能,3號不可能)能説説你的想法嗎?哪個袋子摸出紅球的可能性最大呢?

2、在下面的四張牌中任意摸一張一共有幾種可能?(四種)可能摸出什麼牌呢?指名回答(梅花6,梅花10,梅花8,梅花6)摸出幾的可能性最大?(6)因為梅花6有兩種可能

(1)轉動哪個轉盤,指針偶爾落在紅色區域呢?偶爾是什麼意思呢?(很少,可能性很小)

(2)轉動哪個轉盤,指針經常落在紅色區域呢?經常是什麼意思呢?(很多,可能性很大)

(3)轉動哪個轉盤,指針偶爾落在紅色區域和黃色區域的可能性相等呢?指名回答

師:同學們掌握的很不錯,老師打算獎勵大家再玩一個遊戲,實踐操作

1.裝球:往口袋裏裝6個球,要求從中任意摸一個球,可能是藍球。(學生小組合作裝球,裝好之後展示,組長分別説説)上面的同學能根據摸到藍球的可能性大小排排隊。(大到小依次站)

2.展示你知道嗎,知識拓展,摸硬幣實驗,硬幣拋出之後,有幾種可能呢?(兩種)可能正面朝上,也可能反面朝上。

其實,像這樣藏着“可能性”的遊戲生活中還有很多,元旦期間超市準備開展回饋顧客活動,凡是在超市一次性購物滿1000元的均可以轉動轉盤一次,一等獎自行車一輛,二等獎電水壺一個,三等獎護手霜一支。如果你是超市老闆你怎麼設置一、二、三等獎?指名回答(綠色一等獎,藍色二等獎,黃色三等獎)

師:大家都十分的精明,長大後一定都會成為出色的老闆。

大家今天表現的十分不錯,老師準備送一段話給大家作為獎勵,我們一起來看下吧,但是其中有幾個空需要大家用今天學的知識來補充完整,你們能做到嗎?(能)

我們從出生到長大(一定)得到了周圍許多人的關愛與呵護,時光(不可能)倒流,在成長的路上,我們(可能)會遇到很多挫折,不要怕,對自己説“我能行,我可以”。

板書主要就是從問題想起的策略的一個思考過程,比較清晰,簡單,能突出説出這節課的重點。

以上是我對本課教材教學以及教學方法的預設。基於對本課的設計理解,我認為我們應從數學思考、數學意識的層次上解讀可能性,學生在遊戲中體會可能性以及可能性的大小,學生整體的學習氛圍比較好。

第4篇

本節課是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國小數學三年級上冊第八單元可能性的內容。在現實世界中,嚴格確定性的現象十分有限,不確定性現象卻是大量存在的,而概率論正是研究不確定性的規律的數學分支。標準將概率作為義務教育數學課程的四個學習領域之一統計與概率中的一部分,從第一學段起就安排了有關的學習內容。本單元主要是教學事件發生的不確定性和可能性,使學生初步體驗現實世界中存在着不確定的現象,並知道事件發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這部分內容可用四個課時來教學。我講的主要是第1課時,例1和例2的內容,使學生初步體驗在現實世界中有些事件的發生是確定的,有些則是不確定的,下面我就本節課説一説教學目標。

(1) 通過具體的操作活動,讓學生直觀感受到有些事件的發生是確定的,有些事件的發生是不確定的。

(2) 結合具體的問題情景,能用一定、不可能、可能簡單描述事件發生結果。

(1) 創設有趣的活動和遊戲,如摸小正方體實驗、塗色活動等,讓學生經歷猜想實踐驗證推測的過程,體驗事件發生的可能性和不確定性。

(2) 充分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對積極參與、勇於交流的行為給予充分的肯定和表揚。

3、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讓學生在同伴的合作和交流中獲得良好的情感體驗,感受到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

重點:通過具體的操作活動,初步體驗到有些事件的發生是確定的,有些 事件的發生是不確定的。

難點:結合具體情境或生活中的某些現象,能夠描述簡單試驗所有可能發生的結果。

1、 説學情 :學生在平時的説話中也會用到可能這個詞,説明學生對可能性的認識已經有了一定的基礎,已經知道生活中的事情是不確定發生的了。

2、設計理念:本着讓學生學習身邊的數學,學習生活中的數學的理念。讓學生在自己的親身經歷中感悟、體會、認識、基於這樣的理念,設計了一個個遊戲,讓學生去動手實踐,感受數學知識就在身邊。

課前活動:同學們,你們知道今天是星期幾呀?那明天一定是星期幾呢?可能是星期六嗎?為什麼呢?同學們都盼望周未,因為周未呀!有你們自己自由的空間,那麼周未你可能去幹什麼呢?

教師先點明我們要做一個摸小正方體的遊戲,讓學生推薦一名男生,一名女生到講台上來,但其中只能有一名學生留下來,讓下面的學生都猜,他們誰可能會贏,然後讓學生以剪子、包袱、錘的形式來決定勝負。然後師小結:同學們從剛才活動中,我們可以想到有可能男生贏,也有可能女生贏,今天這節課我們一起來研究生活當中某些事件發生的可能性,引出課題:可能性

(二) 通過摸小正方體遊戲,體驗事情發生的確定性與可能性:(感知階段)

老師和同學進行摸小正體遊戲,引出一定可能不可能的概念。讓學生猜為什麼另一個同學會總是摸到紅色的小正方體,由於有了疑問,下面的學習就更有了實效性。學生會主動的對所出現的摸小正方體現象進行推想。激發學生的求知慾。達到師生互動的目的。

(三)判斷事件發生的確定性與可能性。(體驗階段)

通過教學教材105頁的例二,讓學生分組討論,使學生判斷哪個事件是一定發生的,哪個事件是可能發生的,哪個事件是不可能發生的。接着讓學生進行一個即興表演活動,用一定可能不可能説一説生活中的事情。進一步讓學生體驗數學就在身邊,學習身邊的數學。

通過對教材108頁練習二十四1、2題和課件上面的練習題的練習,使學生更加深刻的體驗事情發生的確定性與可能性。

這節課主要是通過了猜想實踐驗證推測的親歷過程,學生學習了身邊有價值的數學。

第5篇

大家好,我今天説課的內容是人教版五年級上冊第四單元《可能性》的第一課時。下面我將從教材分析、學情分析、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法及學法、教具、學具準備、教學過程等幾個方面進行説課。

關於可能性這一內容,國小數學教材分兩次進行了集中編排。第一次是在三年級上冊,主要是讓學生初步體驗有些事件的發生是確定的,有些事件則是不確定的。第二次就在人教版五年級上冊第四單元,內容是在三年級上冊基礎上的深化,使學生對可能性的認識和理解逐漸形象,引導學生觀察分析生活中的現象,能用恰當的詞語(如一定不可能可能等)來表述事件發生的可能性情況。

可能性屬於統計與概率方面的教學內容,概率的基礎是隨機現象,這就涉及確定事件(包括一定與不可能兩種)與不確定事件,在不確定事件中,有很多種可能出現的結果,雖然每種結果都是隨機出現的,但出現的次數在統計上存在一定的規律性,這也決定了概率與統計是密不可分的,在本單元教材中也基本上是以實驗數據的統計為基礎來探討可能性的大小的。

本單元共安排了三個例題和一個實踐活動,本節課是其中的例1,感受確定事件與不確定事件,本節課是在三年級上冊基礎上的深化,使學生對“可能性”的認識和理解逐漸深入,能用恰當的詞語(如“一定”“不可能”“可能”)來描述事件發生的可能性。引導學生觀察分析生活中的現象,認識事件發生的確定性和不確定性。同時根據學生實際設計教學內容,讓學生在活動中產生興趣,使學生能在玩中學,在學中悟。

五年級的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思維能力,因此,教學過程中創設的問題情境力求貼近學生的生活,從而引起學生的思考。所以本節課中,應多為學生創造自主學習、合作學習的機會,讓他們主動參與、勤於動手,從而樂於探究。

依據課程標準對本節內容的要求,結合本節課的內容和學生的實際,確定本節課的教學目標是:

1、通過具體的操作活動,讓學生直觀感受到有些事件的發生是確定的,有些事件的發生是不確定的。並能結合具體的問題情景,能用“一定”“不可能”“可能”簡單描述事件發生的結果。

2、創設有趣的活動和遊戲,讓學生經歷“猜想—實踐—驗證”的過程,體驗事件發生的可能性和不確定性,培養學生的猜想意識、表達能力以及初步的判斷和推理能力。

3、讓學生在同伴的合作與交流中獲得良好的情感體驗,感受到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並滲透愛祖國愛家鄉和怎樣做人的思想教育。

基於本節課的教學關鍵是如何讓學生把對“隨機現象”的感性認識昇華到理性認識,特制定本節課的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通過活動讓學生充分體驗隨機事件發生的確定和不確定性,並能用“一定”“不可能”“可能”等詞語正確地描述這些事件。

為了能更好的突出本節課的重點和難點,同時結合新課標的理念,教學時為學生創設了豐富的情境教學,並通過遊戲、實踐操作、小組合作等手段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發散學生的思維,讓學生在遊戲中學,學得輕鬆,學得愉快,形成了課堂教學中的師生互動,共同發展,綜上所述,我將本節課的教學過程設計為以下五個環節:

通過猜一猜老師帶來的禮物的遊戲,感受可能性中的不確定事件,並引入本節課的學習的主題——可能性。接下來通過謎語的形式猜出老師帶來的禮物,再次感受有些事情的發生又是確定的。

我這樣設計的意圖是:選用遊戲的方式導入新課,讓每個學生投入、參與其中,不僅使學生對“可能性”有了初步感知,而且能領悟到數學與現實生活的聯繫,從而產生探索的需求,激發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

首先創設情境,因情境中活動的需要而組織學生開展了“抽籤表演節目”這一活動,目的是幫助學生建立“可能”“一定”“不可能”這三個概念,感知事件發生的確定性和不確定性。

1、活動:出示三張捲起來的紙條,上面分別寫上唱歌、跳舞、朗誦,找同學上來抽一張,引導學生先思考一下,會抽到什麼?(學生會想到:可能是唱歌,可能是跳舞,也可能是朗誦。這三種情況都有可能。)

師小結:每位同學表演節目類型是一件不確定的事件,有三種可能的結果。

2、(以抽籤時學生抽一張跳舞籤為例)師引導:如果再找一名同學來抽籤,可能會抽到什麼?生可能回答:可能是唱歌,也可能是朗誦。引導學生質疑:有沒有可能會抽到跳舞?指生回答:不可能,因為剩的兩張籤裏沒有跳舞(推理能力)。找生抽一張,驗證學生的猜測是否正確。

3.引導:最後只剩一張了,你們能猜一猜這一張可能是什麼嗎?生可能會回答:一定是朗誦,因為只剩下朗誦這張紙條了。

4.小結:剛才在猜測會抽到什麼節目時,第一次同學們用的詞是“可能”,第二次同學們用的詞是“不可能”第三次用的是“一定”。一般事情的發生都有“可能”“不可能”“一定”三種情況。並且明確“可能”這種情況屬於不確定的,“一定”“不可能”是確定的。

正確運用“可能”“一定”“不可能”這些詞語描述事件發生的現象。接着以一個“摸球獲獎”的遊戲,引導學生正確運用“可能”“一定”“不可能”來描述事件的確定性和事件的不確定性。

1、活動:1號盒中有6個紅球,2號盒中有3個紅球和3個綠球。請學生從1號盒中摸球,引導學生思考會摸到什麼球?再請一位學生從2號盒中摸球,引導學生思考會出現什麼情況?並根據摸到的球給予相應的獎勵。老師設定條件,不可能摸到紅球,讓學生幫老師選擇從幾號盒中摸?想摸到綠球,又該從幾號盒中摸?從哪個盒子裏一定能摸出紅球?

2、小結:當一個盒中全部是紅球,任意摸一球,一定摸到紅球,不可能是其它顏色的球,當一個盒中既有紅球又有紅球,可能會摸到紅球,也可能會摸到紅球。(設計意圖:設計這一系列的活動,讓學生在輕鬆、愉悦的氛圍中積累數學活動經驗,學習數學知識,發展興趣、愛好,學會用自己的語言對可能性的三種情況提出問題,並能形象的描述事出件發生的現象,培養了學生的發散性思維,口頭表達能力,也調動學生學習的慾望,使學生主動學樂於學。)

為了檢測學生對本節課所學知識的掌握情況,我設計了下面兩個練習:

(設計意圖:這兩個練習按照由易到難分層設計,既鞏固了知識,又深化了學生的認知。在數學教學中有意識地抓住這些“一題多解”的題目進行訓練與培養,既能提高學生的發散思維能力,也是提高數學教學質量的重要一環。在練習的設計中我更關注學生的參與程度,儘量讓學生表達自己的想法,使學生體驗新知識在生活中的運用,增強應用數學的意識,體會數學課堂學習的快樂。)

我以“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知道了什麼?”的提問引發學生暢談本節課的學習體會和收穫。

1.事件發生的可能性有三種情況,分別是:可能、不可能、一定,並且明確可能這種情況是不確定的,不可能和一定是完全確定的。

(設計意圖:通過課堂小結,引導學生整理、複習、鞏固教材知識,深化對課堂教學主題的理解和把握,使得新知識具有更大的遷移價值,為後繼的學習和運用它們奠定基礎。同時讓領悟數學思想和進行適當的思想教育。)

教學永遠是一門有缺憾的藝術,課堂不是車間的流水線,一成不變,同樣的教學方式方法,二三十名學生可能有二三十種不同的反應。但是,老師一定要把握住底線,這個底線是由學生髮現知識而不是老師去灌輸。

第6篇

信息窗呈現的是三個小朋友捂着眼睛摸球的情境,使學生學會事件發生的確定性、不確定性以及可能性的大小。這是學生在國小階段唯一一次對概率知識的學習,是在學生已經積累了一些“可能性”方面的模糊的生活經驗基礎上學習的,又是以後學習較複雜的概率知識的基礎。

五年級學生已具備了一定的自學能力,能對生活中的常見現象發生的可能性進行正確的分析和判斷,所以本節課中,應多為學生創造自主學習的機會,讓他們主動參與、勤於動手,從而樂於探究。

根據課標要求,教材特點和學生實際,確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藉助摸球遊戲,讓學生充分體驗事件的發生是不確定的,可能性有大有小。

2、能力目標:經歷事件發生的可能性大小的探索過程,初步形成判斷、推理的能力。

3、情感目標:在活動中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讓學生獲得良好的情感體驗。

重點:初步感受不確定性事件發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

多媒體課件、不透明的袋子、不同顏色的乒乓球若干個,記錄表格。

為了能更好的突出重點、突破難點,結合本節課知識特點和學情以及新課標的理念,我將本節新授課的教學設計分為了四個環節:

這四大環節,其中動手操作探究新知是核心環節,主要是通過學生自主、合作、探索,建立數學模型。

同學們,你們喜歡玩遊戲嗎?其實在遊戲中有很大的學問也有很多的數學奧祕,這節課,就讓我們通過摸球的遊戲來研究---可能性。(板書課題)

?設計意圖】以遊戲切入,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參與意識。為新課的開始做好鋪墊。

1、活動一:甲袋裏6個紅球。從甲袋裏任意摸一個球,結果會怎樣?(體驗現實世界中的確定現象)

?設計意圖】因為學生已經在日常生活中有一定的可能性的生活經驗,所以設計師生互動遊戲,遊戲活動符合學生的心裏特點,也有利於激發學生的興趣,為新課的開始做好鋪墊

2、活動二:乙袋裏3個紅球,3個黃球。從乙袋裏任意摸一個球,結果會怎樣?(體驗現實世界中存在着不確定現象)

?設計意圖】通過摸球的遊戲,體驗事件發生的不確定性,初步感受數據的隨機性。

3、活動三:丙袋裏4個紅球,1個黃球。從丙袋裏任意摸一個球,結果會怎樣?(體驗現實世界中存在着不確定現象的可能性大小

師:哪個小組彙報實驗情況?小組彙報。老師填總的統計表。

?設計意圖】學生進行了猜測,但猜測的對不對呢?實驗是最好的老師,這個謎底還是讓學生自己通過實驗來揭曉。學生通過自己的實驗,在親歷、體驗的過程中感悟、體會到事情發生的可能性的大小。在理解數學知識與學習方法的同時,形成良好的數學思維習慣,增強解決問題的能力。

2.連一連。從下面6個盒子中分別摸出1個球,會有怎樣的結果?

3.從8張撲克牌中任意抽出1張,可能抽到哪種撲克牌?抽到哪種撲克牌的可能性最大?

4.給右邊的轉盤塗上紅、綠兩種顏色。要使指針停在紅色區域的可能性比綠色大,可以怎樣塗?

?設計意圖】:練習的設計,體現了由易到難、由淺入深的原則,通過練習,加深對可能性大小的理解。在具體的情境中練習,讓學生在感興趣的同時,有序的思考問題,以形成技能技巧。

?設計意圖】課堂總結是對本節課所學知識進行歸納和總結,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和記憶,培養學生總結概括的能力,以及對學生學習情況的評價,通過誇自己和贊同學使學生不斷找到自己的進步,並懂得賞識他人,培養學生積極情感

第7篇

教材分析:自然界和人們在社會實踐中發生的現象是多種多樣的。有一類現象,在一定條件下必然發生,這類現象成為確定性現象,有些事件的結果在一定的條件下無法事先預知,即隨機現象(不確定現象)。本節內容旨在引導學生觀察分析生活中的現象,初步體驗現實世界中存在着不確定現象,認識事件發生的確定性和不確定性。教材選取了“新年聯歡會上抽籤表演節目”的現實情境,引入本單元的學習內容。通過例1、例2的教學,使學生初步體驗在現實世界中有些事件的發生是確定的,有些則是不確定的。

1.知識與技能:(1)學生初步體驗生活中有些事件的發生是確定的,有些則是不確定的;(2)學生了解一定、不可能、可能的意義,能夠用“一定”、“不可能”、“可能”描述生活中的現象;(3)學生感受“一定”、“不可能”、“可能”在一定條件下可以互相轉化。

2.過程與方法:通過設計一些有趣的實驗以及自身的體會使學生理解感受“一定”、“不可能”、“可能”,讓學生經歷“猜想-實踐-驗證-推測”的過程

3.情感、態度、價值觀: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體會到數學的樂趣,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

元旦節晚會上,學校準備了一次摸獎活動。摸獎的規則是:在一個盒子裏放一些球,每位同學都有一次摸獎機會。摸到紅球有獎,摸到白球沒有獎。如果請你設計,你能想出幾種放球的方案?

[設計意圖] 把教材中呈現的“新年聯歡會上抽籤表演節目”的情境改變為選擇性更少的更現實的摸獎的情境,為更好的引導學生經歷將現實問題抽象成數學模型並進行解釋與應用作好心理上的準備。

小組合作,進行摸球試驗,並把試驗的結果記錄下來。

小組合作要求:1.小組長組織,確定記錄人和彙報人;2.摸前攪和一下,摸時不能看,按一定順序來摸,次數不定;3.每摸一次,就把結果記錄下來;摸完後,觀察記錄單,能發現什麼。

4.組織學生交流,認識“一定”、“不可能”、“可能”。

學生彙報試驗結論,並説一説你們是怎樣試驗的。如,彙報全放紅球試驗時,説一説放了幾個紅球,摸了幾次,每次摸到的是什麼顏色的球,能摸到其它顏色的球嗎?為什麼?

5.用“一定”、“不可能”、“可能”描述摸球試驗的結論。

用“一定”、“不可能”、“可能”不僅可以描述摸球試驗的結論,還可以描述現實世界中的自然想象和社會現象。根據p105圖,想一想,這些事件的發生是“一定”、“不可能”,還是“可能”?

拓展説一説:生活中哪些現象的結果是確定的,哪些現象的結果是不確定的。

可以在做完實驗總結一定、可能、不可能之後再做一次摸球的實驗,首先讓同學們進行猜測可能性,然後進行驗證,最後再鞏固總結可能性,這樣會起到更好地使同學們接受的效果。

第8篇

今天,我説課的內容是九年義務教育新課程標準人教版的實驗教材,三年級上冊,第八單元的第一課時“可能性”,這部分的知識是在學生已初步感受了不確定現象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教材從學生的實際出發,通過自己已有的知識經驗和生活基礎,讓學生體會事件發生的可能性並初步感知可能性的大小。新的課程標準中指出,學生要在教師的指導下,從日常生活中發現問題並提出簡單的數學問題,本節課的教學正是以這樣的理念來設計的,讓學生通過合作、交流、自主探究的方法來完成學習任務。

我面對的學生是三年級的學生,他們活潑好動、求知慾強,有“初生牛犢不怕虎”之勢,而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又處在具體形象思維階段,不隨意注意占主導地位,集中注意力的時間較短,很容易被新異的事物所吸引,從而產生學習動機,然而學生之間還存在着個別差異,這就要求教師在實際的教學中要關注學生的情感,充分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調動學習積極性,讓每一個學生參與到課堂中來,採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恰當的利用評價手段,使學生能夠真正的成為課堂教學的主人。

新的課程標準中倡導教師要關注每一個學生的發展,教師應該是教育教學的促進者和引導者,因此,我結合本節課的內容和學生的實際,並從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三維目標整合的角度特確定本節課的教學目標是:

1、通過遊戲活動使學生初步體驗有些事件發生是確定的,有些是不確定的;

2、通過小組實踐活動使學生初步感受事件發生的可能性,嘗試用“可能”“不可能”“一定”表達事件發生的情況;

3、培養學生合作意識及運用新知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結合本節課的教學目標,特制定本節課的教學的重、難點是:通過遊戲活動使學生初步體驗有些事情發生是確定的,有些事件是不確定的,會用“可能、不可能、一定”等詞語來表達事件發生可能性的大小。為了能更好的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同時結合新課標的理念,教學時為學生創設了豐富的情境教學,並通過遊戲、競賽、實踐操作、小組合等手段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玩中學,學的輕鬆,學的愉快,形成了課堂教學中的師生互動,共同發展,綜上所述,我將本節課的教學設計分為了五大環節:

新的課程改革在數學教學方面,十分重視問題情境的創設,而創設的情境一定要包含數學模型,因此,在上課伊始,我丟掉了教材中聯歡會主題圖的引入,而是選用了“石頭、剪子、布”這一項師生互動的遊戲來導入新課,這項遊戲學生再熟悉不過了,在他們猜測了老師和自己誰會贏之後,師生共同進行遊戲,並要求學生做好記錄,遊戲結束後,從同學們的記錄結果和開始猜測的結果的對比中得出結論,自然的引出一些事件的發生是有可能性的,指出我們這節課就來研究事件發生的“可能性”,從遊戲的形式導入激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的慾望,主動參與到學習中來,進入到教學的第二環節。

在本環節中設計了一組摸棋子的遊戲,共將此環節分成三個板塊來進行,一是讓學生感知“一定”與“不可能”在課前教師為每組的同學各準備一袋大小個數相等的棋子。要求各組的同學分別進行摸棋子的遊戲。要求摸到黃色棋子最多一組同學獲勝。實際上,分發到各組的棋子袋中,有四組同學袋內的棋子全是白色,而有一組同學袋內的棋子全是黃色,在同學們高興的遊戲,到失敗的歎氣,再到對比賽規則的猜疑中,教師適時點拔,讓學生打開口袋看一看,在同學們對“如此比賽不平”的抗議聲中,教師適時引導,讓學生總結出在全是黃棋子的袋裏任意摸出一個棋子的結果一定是黃棋子,那其他小組沒有獲勝的原因是在全是白棋子的袋裏不可能摸到黃棋子。在學生親身實踐,動手操作,用眼觀察,評析結果的過程中,感知了“一定”和“不可能”,隨着教師的適時提問:“這樣的遊戲公平嗎?怎樣才能使比賽公平呢?”將教學推入本環節的第二和第三板塊,體驗“可能”並初步感知可能性的大小。在學生充分發表了自己的見解之後,也就是説出“在一個袋既要有黃棋子,又要有白棋子。這樣才公平”之後,教師適時引導,“這時我們在這樣的袋中任意摸出一個棋子的結果會怎樣?”點出事件發生的可能性,為了對可能性的大小進行驗證感知,此時教師將一袋白棋子和一袋黃棋子中的一顆棋子進行對換,強調如果遊戲規則不變,還是摸到黃棋子多的為勝的話,你願意到哪組的袋裏來摸棋子呢?為什麼?並讓學生再次進行摸棋子的遊戲,並做好記錄,實際感知可能性的大小,讓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感受新知,上下相連,使所學過渡自然進入教學的第三環節。

此環節的設計來源於聯歡會情境圖的啟發,依據學生的分組情況為每組學生準備了各種水果和托盤,來進行“水果拼盤”的競賽,共設立了五項內容

e.桔子的可能性很小,讓學生在托盤中擺出相應的答案。實物的再現再一次激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主動參與,動手、動腦、動口,訓練了學生的思維能力、表達能力和小組合體的意識,對所學的知識達到了貫通,進入教學的第四環節。

讓學生充分發表自己的見解,用“一定、可能、經常、偶爾、不可能”等詞語,説説生活中一些事件發生的可能性,讓學生充分體驗數學來源於生活,同時又應用於生活,進而完成教學的最後一個環節“動手操作、實踐感知”讓學生用手中的圓形紙製做搖獎轉盤,並用顧客或商場經理的不同的身份來設計,再次感知所學。

總之,本節課的設計我遵循以學生髮展為本的教育理念,自主合作,嘗試探究,聯繫生活實際激發學習興趣,使學生體會數學課堂學習的快樂,體驗幸福的數學學習生活。以上是我對本節課的一些設想,還有待於在實踐中去完善,如有不當之處,敬請各位評委給予批評和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