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其他文案

翻譯心得體會6篇 翻譯心得:藝術與傳達的完美融合

欄目: 其他文案 / 發佈於: / 人氣:8.01K

在公文網站工作多年,我深刻理解有效的翻譯在全球化背景下的重要性。作為編輯,我從每一篇翻譯中學到了很多。翻譯不僅僅是文字的轉換,更是跨越語言和文化的橋樑,它要求準確、流暢和傳達信息的能力。在這篇文章中,我將分享我的翻譯心得體會,希望能給讀者提供一些有益的啟示。

翻譯心得體會6篇 翻譯心得:藝術與傳達的完美融合

第1篇

今天是20xx年2月10日,我在以琳翻譯公司實習的最後一天。一個多月的實習經歷讓我收穫良多。無論是專業技能,還是職場規範,都有在學校裏無法得到的感悟。

我在大學裏學的是翻譯,到以琳之後的主要工作也是翻譯和校對,在專業上完全對口。原本以為憑我的翻譯水平這份工作應該很容易上手,但經過實際工作才發現自己要學習的地方有很多。

首先是格式問題。在這方面,我不但所知極為有限,連意識也很欠缺。學校裏從未學過,我也一直以為翻譯僅限於兩種語言之間的轉化,但作為一種職業,這卻遠遠不夠。我們交給客户的應該是跟源文件各方面都一致的成品,而不是隻轉化了語言的半成品。比如一份幻燈片文件要我們翻譯,那譯稿應該是格式完全一致的幻燈片,而不是僅僅翻譯了文字的word文檔。

然後是行文規範問題。即便是純文本文件,也有其行文規範,如字體、字號、行距以及標點符號運用等。這些內容我們在學校裏做翻譯練習並不如何重視,但對於專業翻譯公司,這類細節問題就像公司的門面,門面不好,公司實力再強形象也會受損。

就是對翻譯本身,我也有了新的理解。我在學校裏所學所練主要以文學為主,講究翻譯技巧,追求辭藻和句式變化等修辭手法。然而在公司,雖然也有文學方面的訂單,但業務方面還是以科技和法律等專業性較強的`內容為主。很多時候,客户需要的是一份表達清晰、行文簡潔的譯文,而非需要用心品味的文章。真正做翻譯時,就需要以客户的要求為準,而不是信馬游韁地行文。

以前我雖然有過一些兼職,但那些主要是課餘時間賺取生活費,順便了解社會的一種途徑,工作本身對專業知識要求小,我也很少全心投入。但在以琳的實習不同,這家專業公司讓我找到了真正步入社會的感覺。

翻譯心得體會6篇 翻譯心得:藝術與傳達的完美融合 第2張

第2篇

從業以來,僅就筆譯而言,做得還算進退自如。當初興趣使然,毅然決然半路出家做了翻譯,現在想來,有些衝動和冒險,但應該説這是一次正確的選擇。走到今天,除了機遇外,應該還有其必然性。我擬從一個非語言專業譯者的角度談談自己對翻譯工作的理解和認識。

有些人認為,只有外語專業的才能做好翻譯,翻譯就是翻譯文學作品。在世界經濟文化交流日益頻繁的今天,這種看法顯然是不全面的。從翻譯需求來看,主要還是實用類翻譯,如科技、財經、法律等。具體到某一翻譯類別,如果沒有深厚的經驗積累或者相應的專業知識,想勝任愉快是不太可能的。所以我建議翻譯新手在從業伊始就應該結合自己的興趣、特長、專業背景等,選擇一個翻譯主攻方向。經營某類翻譯久了,不僅質量有保障,速度也能上得去,從成本效益角度來看,是相當划算的。

以我相對熟悉的法律翻譯為例,我中英文法律文本的閲讀量至少達到百萬字的數量級。閲讀可以幫助我瞭解法律概念、原理,不同法律文本的風格,甚至對法律推理也有所瞭解。有了閲讀積累,應對實際工作的時候,就能比較輕鬆自如。對我來説,翻譯工作最難的部分不在實際做翻譯,而在做知識儲備。一方面,我想加強對某一法律領域(如仲裁/訴訟)的瞭解,做到翻譯時心中有數,不會稀裏糊塗;另一方面,我要根據公司業務的發展,閲讀相關材料。這種準備工作量之大,有時令人心生畏懼。

我心目中最理想的翻譯人才模式是專業知識+語言能力,我甚至覺得現在的翻譯碩士教育也應該有一定的針對性。比如説,如果培養方向以財經為主,則可以考慮開設基本的財經、金融雙語課程。

我們閲讀中文文本時,如果遇到不太理解的詞語、概念,可以跳過去,甚至整段整段地跳,或者知道個大概就可以了。但是,要將中文譯成英文,遇到這種情況,就算想跳也不能跳,否則還要翻譯做什麼?翻譯的價值從何體現?這時翻譯就要做研究。不是簡單地查一查字典、搜一搜網絡,而是要準確理解相關詞語的確切內涵,必要時甚至要閲讀相關的英語語篇,瞭解它在具體語境中的運用。研究的層次不侷限於詞語,還可以上升到語篇。比如,我就在互聯網上找過十個版本左右的英文保密協議,找過多個版本的英文起訴狀,研究它們語篇風格和實質內容的異同。有時聽人感慨説,翻譯到了一定階段,就會遭遇瓶頸。我認為,解決這一問題的辦法就是不斷學習和研究。舉例來説,如果時事新聞漢譯英的時候遇到困難,我們可以閲讀國內外的多種相關報刊雜誌,一定可以找到多種可供借鑑的.譯法,並通過比較,判斷出譯法。

翻譯工作最終體現為譯入語的字字句句,甚至標點符點上。在細節方面(特別是標點符號和空格),本地化翻譯做得非常好,我覺得可以向全行業推廣。同一原文,不同譯文,如何分出譯文的優劣高下?假設兩個譯者的水平非常接近,有時候,一兩個關鍵詞的處理,就能看出譯者下了多大功夫。比如,approval作為可數名詞,在一定語境下是表示“批准件”的,甚至可以結合具體交易細化為“批件”、“批文”或“批函”。又如review,律師review一個文件,可以説是“審閲”;審計師review一個賬目,實際上是在“複核”;上司對下屬做performance review,實際是對下屬的工作表現做“評價”。再如,一定語境下,issue到底是“簽發”還是“頒發”?approve到底是“批准”還是“核准”?考慮到動作主體、搭配習慣等,應該還是存在譯法的。

常聽見同行抱怨,説翻譯不被理解,不受重視。我以為解決之道在於,一方面,翻譯從業者要主動向業外人士解釋説明翻譯工作的難處,為自己、為行業爭取理解、贏得尊重;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我們要做好自己的工作,讓人知道,專業翻譯做出來的東西就是專業,成為一個專業翻譯並不容易,需要付出很多。

第3篇

熟悉公司產品,也就是僱傭你的廠家所賣的產品的材料、尺寸及行業相關術語等,這些可以從他們的網站或宣傳資料上得到並提前預習,條件允許的話可以讓參展公司對你做一些簡單的”培訓“,幫助你更好的瞭解產品,這樣子介紹起來就更得心應手了;

這需要事先和用人單位溝通好,瞭解公司產品的起訂量,以及在哪些地方有經銷商、買多少量會有折扣等,因為這些是客人經常會問的實際問題;

對產品的價格最好人民幣和美元都要知道,零售價及批發價也要爛熟於心。輔助方面的準備這方面的準備是為了讓你可以更得心應手的工作——

很多時候國外的採購商都習慣讓你以外幣報價,如果每次換算價格都需要等上一段時間就很影響採購體驗了;

有些同學第一次做攤翻,或是因為緊張或者是為了給僱主更好的印象,而作死的穿了高跟鞋,結果站了一天後,腿基本就不是自己的了。

所以建議先穿平底鞋,然後包裏揣一雙高根鞋備用,如果到了展位上,老闆沒説得穿高跟,那就甭管他;如果要求穿,那再換上。

做攤位翻譯基本是個體力活,中午沒得睡覺,嗚嗚所以前一個晚上一定要休息好喔,千萬別空腹上班~

琶洲展館場地十分大,而且分為abc三區,每個區對應的地鐵出口又不一樣,並且每個館都有好幾層,一開始去的人都很容易迷路,特別是自帶路痴屬性的妹子們。所以建議不熟的童鞋可以提前到廣交會官網上查好路線,我記得官網上是有展館的電子地圖的,非常形象。

第4篇

關於數字用法的問題,國家主管部門已有具體規定,各翻譯出版機構以及一些國際組織也有自己的專門規定。有志於從事翻譯職業的人應該對這些有起碼的瞭解。

一般的規定是,對於純粹屬於計量或統計範疇的數值,無論原文是否使用阿拉伯數字,譯文一般用阿拉伯數字。例如:原文“654,321,000”,譯文中照抄“654,321,000”即可;不能譯為6億5千4百32萬1千。原文“fifty million”,可譯為“5 000萬”;不能譯為“五十百萬”,或“50百萬”。對於萬以上數字,中文一般以“萬”和“億”為單位;原文“half a billion”,可譯為“5億”。原文“five trucks”,可譯為“5輛卡車”;原文“3-4 percent”,可譯為“3%-4%”;原文“five percentage points”,可譯為“5個百分點”。

原文用英文數字或羅馬數字表示的,除純粹屬於計量或統計範疇的數值的情況外,譯文用漢字。例如:原文“chapter ii”,可譯為“第二章”,不能譯為“第2章”;原文“committee of twenty-four”,可譯為“二十四國委員會”,不能譯為“24國委員會”;原文“sixty-fourth session”,可譯為“第六十四屆會議”,不能譯為“第64屆會議”。

在原文中,數字如作為詞素構成固定的詞、詞組、慣用語、縮略語、具有修辭色彩的語句,以及鄰近兩個數字連用表示概數的情況,則譯文中可使用漢字;整數一至十,如果不是出現在具有統計意義的一組數字中,可以用漢字,但要照顧到上下文,以便求得局部體例上的一致。例如:原文“quarter”,應譯為“四分之一”;原文“three to four people”,則譯為“三四人”;原文“third world”,可譯為“第三世界”;原文“several thousand people”,則譯為“幾千人”;原文“five principles”,可譯為“五項原則”;原文“four or five hundred”,可譯為“四五百”;原文“well over sixty”,可譯為“六十好幾了(年齡)”, 原文“50-odd years old”,可譯為“五十出頭”, 原文“a little over 30 years old”,可譯為“三十掛零”等等。

對於數字的翻譯還可以做出許多規定,但對於翻譯(水平)考試而言,掌握以上三點就基本可以了。對於不規範的數字表述,諸如“6億5千4百32萬1千”之類,閲卷老師都是要酌情扣分的。

除另有特別規定外,對於原文中的人名一般都是要求翻譯的,翻譯時可以藉助外文詞典、人名詞典或其他工具。在考試中,考生應該力爭將人名準確地翻譯出來,尤其是一些國際上較為著名的人物,例如聯合國祕書長、幾個主要大國的國家元首或政府首腦,歷史上有名的大科學家、大文學家等,還要注意與港澳台地區的.譯法有所區別。對於一些一般人不太熟悉的人名,即使翻譯得不太準確,考慮到這是限時的考試,閲卷老師一般是可以通融的(各閲卷組會作統一規定),但在實際工作中,人名一定要力求準確翻譯。

有的考生在譯文中將外國人名直接上原文,這是不符合要求的(除非有特殊規定),閲卷老師會相應地扣分。有的考生在譯文中將人名空在那裏,這就更不符合翻譯的基本要求了,做翻譯是不能開天窗的,那就是失職了。

國名一定要準確翻譯,不能有絲毫的馬虎,譯錯絕對要扣分。國名一般都能在字典中查到,只是要注意簡稱和全稱的問題。“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一定要翻譯為“美利堅合眾國”;如原文為“usa”,則可譯為“美國”。孟加拉國的英文全稱是“the people’s republic of bangladesh”,翻譯為“孟加拉人民共和國”,其簡稱“bangladesh”,一定要翻譯為“孟加拉國”,不能譯為“孟加拉”而省略了“國”字。

機構名稱也是一樣,例如“unesco”是縮寫,也就是簡稱,一般譯為“教科文組織(聯合國系統譯法)”、“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教科文組織本身的譯法)”,這兩種都可以。有的考生將“unesco”這個簡稱翻譯為全稱——“聯合國教育、科學及文化組織”,這是一種過度翻譯,有畫蛇添足之嫌,在國際組織文件翻譯中是絕對不允許的,因此在考試中也要扣分。

除另有特別規定外,對於原文中的地名一般都是要求翻譯的,翻譯時可以藉助外文詞典、地名詞典或其他工具。在考試中,考生應該力爭將地名按照通用的習慣説法準確地翻譯出來,尤其是一些著名的大城市,幾個主要大國的州(省)一級名稱。翻譯(水平)職稱考試允許帶字典,因此,只要查一下字典,這些問題就可以迎刃而解。無論考生的翻譯水平有多高,譯文中如將“geneva(日內瓦)”翻譯為“幾內瓦”,將“bern(伯爾尼)”翻譯為“波恩”,也會直接導致扣分。有些小地名字典上查不到,當然可以自譯,這時如果在地名譯文首次出現時將原文加括號附在詞後,不失為一種聰明的處理方法。考慮到這是限時的考試,閲卷時,各閲卷組也會對這些小地名的扣分作統一規定,但在實際工作中,地名一定要力求準確翻譯。

在實務考試中經常會出現貨幣符號的縮寫,這些貨幣符號一般也需要翻譯出來。例如“£”(英鎊)、“$”(美元)、“”(歐元)等等,考生對這些符號要有基本的瞭解。原文中明明説的是5000萬英鎊,你翻譯為5000萬歐元,實際價值錯得離譜,你説閲卷老師能不扣分嗎?

在閲卷或做質檢時,我發現很多人對於倍數問題不敏感。考生不知道,對這些倍數問題是否處理得當,恰恰是閲卷老師十分關注的要點。

倍數增加問題。原文“increased 3 times/folds”,“increased by 3 times”,“increase to 3 times”以及“increase by a factor of 3”,均應譯為“增加到3倍”,或者“增加2倍”,而不應譯為“增加3倍”。原文“a is 3 times as great(long,much,…)as b”,“a is 3 times greater (longer, more,…)than b”,“a is 3 times the size (length, amount,…)of b”,均應譯為;“a的大小(長度,數量,……)是b的3倍”,或者“a比b大(長,多,……)2倍”,而不應譯為“a比b大(長,多,……)3倍”。

倍數減少問題。原文“decrease 3 times/folds ”;“decrease by 3 times”;“decrease by a factor of 3”均應譯為“減少到1/3”,或者“減少2/3”。原文“a is 3 times as small (light,slow,…)as b”,“ a is 3 times smaller (lighter, slower,…) than b”,均應譯為“a的大小(重量,速度,……)是b的1/3”,或者“a比b小(輕,慢,……)2/3”,而不應譯為“a比b小(輕,慢,……)3倍”。需要注意的是,增加用倍數表示,減少用分數表示。

漢語在倍數的表達上經常使用“翻番”,例如“double”(翻一番);“quadruple”(翻兩番);但是“triple”不應譯為“翻三番”,而應譯為“增至三倍”,或者“增加兩倍”。有很多考生在倍數的理解上出現問題,導致扣分,顯然對於英語的數字表達方法不夠熟悉。

翻譯(水平)考試的實務部分需要考生在試卷上筆答,有的考生字跡潦草,胡塗亂抹,令人難以辨認,甚至間接影響了成績。其實,這既增加了閲卷老師的工作難度,也是對自己不負責任。試卷不僅反映了考生的翻譯水平,其實也能反映出考生的工作態度。作為合格的翻譯首先要求嚴謹,一絲不苟,潦草難認的字跡容易造成筆誤和誤讀,在實際操作時也會造成延誤或誤解,甚至造成無可挽回的損失。因此,不要以為書寫不重要,這也是翻譯的基本功之一,必須嚴肅對待、刻苦訓練。能看到一份沒有塗抹,字跡端正、表述清晰的試卷,閲卷老師的心情會是無比舒暢的。

錯別字是考試中經常發現的問題。無論是二級筆譯還是三級筆譯,譯文中出現錯別字都是要扣分的。其實,一名合格的翻譯,不僅外語水平要高,具有熟練運用外語的能力,母語水平尤其要高,這樣在做翻譯時才能做到得心應手,出神入化。因此,考生除了注重提高外語水平,更應當打好母語的基礎,練好基本功,以期在考試時不致因錯別字而丟分。

人事部組織、外文局實施並管理的全國翻譯資格(水平)考試是一種選拔性考試,有一定的難度,通過比例並不太高。我希望準備參加翻譯資格(水平)考試的考生在備考時能夠重視上面所説的這些問題,也希望高校翻譯教學和各級培訓工作者對此予以關注。

第5篇

為了把我們所學的基本的英漢互譯知識和方法全面地結合起來,院裏給我們安排了翻譯實習,使我們能相對忠實、準確、流暢地將各種文體進行英漢互譯,以此提高自身翻譯各種文本的實際能力。

在進行翻譯實習的過程中,我充分調動了我大腦中的知識及老師教給我們的基本翻譯技巧,儘管如此,我在實際翻譯時候還是碰到了很多問題。首先,詞彙量的不充足使我在翻譯的過程中經常遇到阻礙,我不得不借助電腦,詞典等工具查找出我所不能準確描述的關鍵詞句。其次,是常用句型的缺乏也使得我在翻譯過程中舉步維艱。再次,就是對一些專有詞彙的不熟悉還有一些國外歷史文化背景等方面知識的匱乏也使得我的翻譯工作進展的不太順利。總之,我是在經過艱苦的“奮戰”後才最終完成了本次的翻譯實習任務。

通過這次的翻譯實習,我更加清楚的認識到自己英語相關方面的知識還遠遠不足,也讓我更加清醒的認識到,豐富自己的詞彙量及語境英語句型的'重要性,更讓我懂得“理論聯繫實際”的真理——沒有理論知識肯定不行,但是光有理論知識而不通過實踐來鞏固舊知識和獲得新知識更不行。任何事情和工作都不是誇誇其談就能完成的和做好的。總之,在這次的翻譯實習讓我感觸頗深也收穫很大。我感受到了“沒有付出就沒有收穫”的真理;我感受到了做人要做個有心人,時時留意身邊的大事小事,並隨時積累知識(哪怕是一個字,一個詞)的重要性;我還感受到必須“學以致用”而不能只是“紙上談兵”。

第6篇

成為一名高級口級工作人員是每一個英語專業學生的夢想。眾所周知,口譯工作在眾多的英語相關類職業中都是最富有挑戰性的,是對一個人中英語水平和臨場應變能力要求都很嚴的職業。這次院裏為我們安排的口譯實習使我收穫頗多。

通過這次的口譯實習和平時的口譯課程我們學到了許多的口譯方法:

方法一:不斷的自言自語自言自語對於訓練外語的流利程度是很有幫助的。由這種練習來形容眼前的每件事物,每天作十次以上這樣的練習,將會發現,自己的外語流利了許多。在想到什麼講什麼,看到什麼就説什麼的情況下,磨練我們的語言表達力,跟時間的掌握齊頭並進。在自言自語當中,控制自己的'語流,讓自己的腦神經細胞都能展開來,跟周遭的事物結合在一起。做口譯時會緊張,往往就是語流掌握得不好。

方法二:閲讀口(傳)譯:(sight translation)定義:一邊看,一邊翻譯。一邊看用甲文字所寫出來的文字,用乙文字的語言講出來。

通過這次口譯實習我深深感到積累知識的重要性。由於平時對各方面的知識掌握瞭解的還不夠,基礎知識也不是很紮實。口譯對自己來説也是一種挑戰和鍛鍊。不僅提高了自己的反應能力,而且,在毅力、心智、和勇氣上也鍛鍊了自己。讓自己重新審視了自己的能力。

總的來説,通過這次口譯實訓,它使我學到了很多東西,為我以後的學習做了引導,點明瞭方向,我相信在不遠的未來定會有屬於我們自己的一片美好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