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其他文案

2021百年來黨的民族理論的發展與創新優秀範文

欄目: 其他文案 / 發佈於: / 人氣:6.96K
政治是骼,經濟是血肉,文化是靈魂。這一比喻形象地説明了文化對人類社會發展所起的作用。以下是本站為大家整理的2021百年來黨的民族理論的發展與創新優秀範文資料。希望對你有所幫助,歡迎你的閲讀。 
2021百年來黨的民族理論的發展與創新優秀範文
中國共產黨自成立以來,始終堅持把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同中國民族問題具體實際相結合,走出了一條中國特色解決民族問題的正確道路。100年來,我們黨的民族理論政策既一脈相承,又創新發展。
 
  與時俱進
 
  推動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中國化

 
  歷史選擇了馬克思主義,選擇了中國共產黨。
 
  中國共產黨早在成立之初,就提出瞭解決民族問題的中心任務:對外擺脱帝國主義的侵略壓迫,謀求中華民族的獨立與解放;對內消除民族壓迫、民族歧視,謀求各民族的平等、團結和進步。黨的二大提出了關於民族問題的綱領,黨的六大專門作出關於民族問題的決議,認為民族問題“對於革命有重大的意義”。紅軍長征時期,黨的民族理論初步形成,黨的民族問題綱領、政策也進一步具體化。黨的六屆六中全會對解決國內民族問題的綱領和政策進行了深刻闡釋。黨的七大專門強調了“少數民族問題”。這些探索,為開闢中國特色解決民族問題的正確道路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各族兒女共同締造了新中國。新中國成立前夕,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制定的《共同綱領》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各民族一律平等,實行團結互助,反對帝國主義和各民族內部的人民公敵,使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為各民族友愛合作的大家庭。
 
  新中國成立之後,以毛澤東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將民族平等作為立國的根本原則之一,開展民族識別,建立各級民族自治地方,在民族地區開展民主改革和社會主義改造,逐步確立了以民族平等、民族團結、民族區域自治、各民族共同繁榮、不斷增強中華民族凝聚力為核心內容的民族理論政策框架。
 
  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黨堅持把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與改革開放的時代特徵相結合,實現了民族工作領域的撥亂反正,民族團結進步事業重新煥發出勃勃生機。以鄧小平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立足於我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實踐,重申了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的指導地位,強調各民族間的關係都是勞動人民之間的關係,將民族工作重心轉移到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上來。
 
  黨的十三屆四中全會以後,以江澤民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把發展引入民族問題的內涵,制定出台西部大開發等加快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發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同時提出“漢族離不開少數民族,少數民族離不開漢族,各少數民族之間也相互離不開”等重要思想。
 
  黨的十六大以後,以胡錦濤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提出“共同團結奮鬥,共同繁榮發展”的民族工作主題,明確提出平等團結互助和諧是我國社會主義民族關係的基本特徵,制定實施了扶持人口較少民族發展、興邊富民行動、少數民族事業規劃等加快民族地區發展的政策措施。
 
  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站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高度,提出了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核心內容的黨的民族工作創新理論。這一理論涵蓋了多個方面,包括堅定“四個自信”、把握“中華民族一家親、同心共築中國夢”這一新時代民族工作創新推進的鮮明特徵;貫徹“九個堅持”、推動中國特色解決民族問題的正確道路越走越寬廣;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把民族團結進步事業作為基礎性事業抓緊抓好;聚焦“全面建成小康,一個民族都不能少”目標,確保民族地區與全國一道邁向全面小康;發揮顯著優勢,推進民族事務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保持政治定力,堅持和加強黨對民族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等。這一理論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深刻回答了在新時代怎樣理解和把握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解決民族問題的正確道路等根本問題,開闢了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中國化的新境界。
 
  圍繞主線
 
  創新推進新時代民族工作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中華民族迎來了歷史上最好的發展時期。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就要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把民族團結進步事業作為基礎性事業抓緊抓好。
 
  緊緊圍繞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這一主線。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民族理論方面作出的重大原創性論斷。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國家統一之基、民族團結之本、精神力量之魂。作為中華民族大家庭的成員,各民族都應肩負起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歷史使命和時代責任,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匯聚磅礴力量。
 
  堅持和完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是我國的一項基本政治制度,是中國特色解決民族問題的正確道路的重要內容。我國實行民族區域自治,以領土完整、國家統一為前提和基礎,體現了統一與自治的結合、民族因素與區域因素的結合,完全符合中國國情和實際。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從制度和政策層面保障了少數民族公民享有平等自由權利以及經濟、社會、文化權利。
 
  夯實民族團結進步的基礎。做民族工作,説到底是做人的工作。解決好民族問題,物質方面的問題要解決好,精神方面的問題也要解決好。各民族都是中華民族大家庭的一分子,脱貧、全面小康、現代化,一個民族也不能少。文化認同是最深層次的認同,是民族團結之根,民族和睦之魂。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是中華民族最深層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要建設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在各族羣眾中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牢固樹立正確的祖國觀、民族觀、文化觀、歷史觀。
 
  全面深入持久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民族工作,着眼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創新推進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取得顯著成績。適應新時代發展歷史方位,以各族羣眾為主體,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促進各民族廣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推動建立相互嵌入式的社會結構和社區環境,積極營造各民族共居共學共事共樂的社會條件,開展各族羣眾交流、培養、融洽感情的工作,形成密不可分的共同體。
 
  依法治理民族事務,推進民族事務治理現代化。依法治理民族事務,是堅持全面依法治國的重要內容,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題中應有之義。實踐表明,只有全面依法治國,才能堅持和完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也只有把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充分運用到民族工作實踐中,才能確保各族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保障各民族合法權益。要堅持一視同仁、一斷於法,依法妥善處理涉民族因素的案事件,保證各族公民平等享有權利、平等履行義務,確保民族事務治理在法治軌道上運行。
 
  全面加強黨對民族工作的領導。做好民族工作關鍵在黨、關鍵在人。要充分發揮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全黨。加強黨的民族理論和民族政策學習以及民族團結教育,把各族幹部羣眾的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中央決策部署上來。按照“明辨大是大非的立場特別清醒、維護民族團結的行動特別堅定、熱愛各族羣眾的感情特別真誠”的選人用人導向,精心培養一支堅決服從黨的領導、認真貫徹黨的路線方針政策、適應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要求,深入各民族羣眾、與羣眾心連心、真心服務羣眾的各民族幹部隊伍。
 
    100年來,中國共產黨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根本立場和原則,創造性地把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同中國民族問題具體實際相結合,走出一條中國特色解決民族問題的正確道路。站在“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歷史交匯點上,我們要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堅持把維護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作為各民族最高利益,堅持黨對民族工作的領導,讓中國特色解決民族問題的正確道路越走越寬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