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其他文案

立體幾何教學反思4篇 從學科貫通角度出發,深入剖析立體幾何教學的成敗得失

欄目: 其他文案 / 發佈於: / 人氣:1.04W

立體幾何教學一直是數學學科中的難點,在教學實踐中也存在一些問題,需要反思和改進。教師應該通過優化教學內容和方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參與度,讓學生真正理解並掌握立體幾何知識。

立體幾何教學反思4篇 從學科貫通角度出發,深入剖析立體幾何教學的成敗得失

第1篇

立體幾何是高中數學的重要部分,不斷培養學生的空間思維能力、空間想象能力和嚴密的邏輯推理能力。在實際教學中,由於初、高中思維模式的差別巨大、平面與空間的思維跨度大及學生的學習興趣取向沒有形成等各方面的原因,造成大多學生對立體幾何這一門課存在畏懼心理,普遍感到“入門難”!所以上好立體幾何第一節課是至關重要的,應着重做好以下工作。

充分調動學習興趣,借用平面幾何基礎、生活實例、實物模型及多媒體等教學手段,充實學生對客觀事物(空間圖形)的感知,引導從平面向立體轉化,為學生進行形象思維創造條件,促使學生建立起一定的空間想象力。上立體幾何第一節課,除作了一些必要的生活鋪墊,我即拋出了一個趣味思考題:六根等長木棒任意搭建,最多可得多少正三角形?讓學生分組(課前準備好道具)協作構思,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參與熱情和探求慾望,在學生大多得出正確結果的基礎上,用多媒體展示搭建過程,後提煉出“空間中思考問題”的實質,有效地培養了學生的空間思維能力及空間想象能力。

二、注重概念的導入教學,促進空間思維的建立

立體幾何是平面幾何在空間的延伸,學好平面幾何是學好立體幾何的基礎。學生掌握的平面幾何概念(上位學習)對立體幾何的學習(下位學習)起着重要的作用:如果上位學習對下位學習產生積極有效的促進作用,在認知心理學上稱之為正遷移;如果上位學習對下位學習引起障礙及抑制作用,在認知心理學上稱之為負遷移。這種正負遷移在立幾概念教學中是難以避免的,甚至可説影響極大。為此在教學法中需努力地防止負遷移,促使正遷移,才能順理成章地引導學生從平面到空間的過渡,建立正確的空間概念。

三、重概念的表述教學,促進對概念的應用與理解

在立體幾何教學中,學生往往會出現:“上課聽得懂,而課下題目不會做”的局面,這主要是學生不能正確、合理地使用數學語言將所學概念表達出來的緣故。

數學語言分為文字語言、符號語言、圖象語言三種。學好和掌握數學語言,對於掌握概念、理解題意、準確分析推理至關重要。數學文字語言、符號語言、圖形語言雖然形式各異,但它們在描述同一概念時其本質屬性是相同的。因此它們之間可相互轉化。

立體幾何教學反思4篇 從學科貫通角度出發,深入剖析立體幾何教學的成敗得失 第2張

第2篇

立體幾何作為主幹知識之一,知識點包括:與空間結構有關的2個圖形:直觀圖和三視圖;與計算有關的表面積、體積、空間角和距離;與平面有關的4個公理和1個定理;與平行與垂直有關的定理。

此篇博客再就立體幾何大題的考查為主,做出反思如下:

立體幾何大題的考查主要集中在空間位置關係判斷,體積計算,空間角和空間幾何體高的計算。

文科立體幾何的考查在近幾年高考試題中通常設置兩問,第一問,主要是空間位置判斷:線線平行、線面平行、面面平行以及線線垂直、線面垂直、面面垂直的判定,這一問主要考查學生對於平行、垂直相關判定定理與性質定理的掌握,此題比較容易得分,但需要強調學生證明過程的規範性,證明過程中説理的理由要嚴謹,要做到有據可依且不羅嗦。20xx年至20xx年文科數學對於立體幾何的考查第二問的設置在前三年都是計算幾何體的體積,20xx年計算的是線段的長度,這和20xx年考試説明的變動有很大的關係,20xx年考試説明中最重要的改變是“簡單幾何體表面積和體積的計算公式要求記憶(之前一直不要求記憶表面積與體積的計算公式)”,也就是説試卷上不再印簡單幾何體的表面積與體積的計算公式,而當年的考試卻避開了對錶面積和體積公式的考查,這應該就是對考試説明變動的一種體現。而對線段長度的計算實際上是計算表面積與體積的基礎,計算線段長度的重要性也可想而知。所以,對線段長度的計算應該在後期的複習中引起足夠重視,要做到讓學生心中有數,腦中有方法。()另外,20xx年的考試説明把中心投影刪除,那對平行投影的理解應該會更加重要,所以對平行投影的理解應該在教學過程中加以強調。

理科立體幾何的考查也多設置兩問,有時也會設置三問。前兩問多以證明為主,且通常會設置一個證明垂直的問題,然後利用垂直的關係建立空間直角座標系,利用空間直角座標系計算第三問設置的空間角。在利用空間向量計算角時,需要注意三點:一、空間點的座標,尤其是不在座標軸上的點的座標。所以要要求學生多觀察,有必要的話可以讓學生記憶一些一些特殊位置的點的座標的特點:如平行平面xoy、平面xoz、平面|yoz的點的座標的特點等。二、平面的法向量是非零向量,有時在計算過程中要多觀察,有些平面的法向量,可以利用與平面垂直的直線直接給出。三、向量夾角與空間角的關係。要求學生牢記異面直線直線所成的角、直線與平面所成的角、二面角與向量所成的角的關係。尤其是直線與平面所成的角的正弦等於向量的夾角餘弦的絕對值。

總之,立體幾何在大學聯考中的考查以“三定觀點”統一組織材料,一是“定型”考查,通過三視圖、直觀圖來識圖和用圖作為空間想象能力考查的開始;二是“定性”考查,以判定定理和性質定理為核心判斷線面位置關係進行思維發散考查;三是“定量”考查,以空間角、表面積、體積和高的計算進行思維聚合考查。文理試題堅持以空間想象能力立意,小題注重幾何圖形構圖的想象和辨識,大題以垂直、平行論證為核心,空間角的計算(理科)、體積、表面積的計算(文科),強調空間想象能力在處理問題時的作用。

第3篇

今天我們結束了必修二的第一部分內容立體幾何的學習,學生們感覺學的太快了,還沒學得多透徹呢就結束了,心裏可沒底。之所以出現這樣的情況,我認為可能有這幾方面的原因,一,一些同學一直沒有建立起來良好的空間感,二沒有找到學習立體幾何的方法和方向,三沒有形成自己的知識網絡,很多東西成散點分佈並沒有成線連網。所以感覺在解決問題的時候力不從心,無從下手。

其實,任何知識的學習都要遵循知識構建的結構和規律。我們只要循着知識的發展和遞進的規律進行學習和感悟總能有所收穫。課本的設計就是這樣的,採用的是螺旋式上升的方法力圖使學生的認識得到上升。只不過很多學生並沒有體會到這種思想,沒有及時消化和構建知識。

要在教學中做到胸有成竹,有的放矢,我們首先要研究教材,瞭解課本是如何設計的。必修二整冊書以幾何為主題,分歐式幾何和解析幾何兩大部分,前者是傳統幾何學的研究方式,從空間幾何體的整體觀察入手,認識空間圖形,瞭解簡單幾何體的結構特徵,在此基礎上研究其他的組合體,基本方法是:直觀感知,操作確認,度量計算。從整體把握完以後再從構成幾何體的點,線,面的位置關係去研究,並用數學語言表述有關平行和垂直的性質和判定,對某些結論進行論證。整個來説就是從整體到局部進行研究。歐式幾何把幾何和邏輯思想結合起來,用邏輯推理的方法研究幾何問題,可以培養學生的空間想象力和邏輯推理能力。後者解析幾何是通過座標系,把幾何中的點,直線與代數的基本研究對象數對應起來,建立圖形與方程的對應,從而把代數和幾何緊密結合起來,用代數的方法解決幾何問題,這是數學的巨大進步。

課本的設計是巧妙的,能不能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還需要我們師生共同努力去完成。老師有宏觀的認識才能影響學生有較高的認識。

第4篇

高中數學必修二第二章:點、線、面的位置關係新課內容,估計約佔20個課時,並且還經常感覺教學進度較快。回頭反思這章的教學過程是必要的,也是重要的,畢竟這章教學的過程中老師們付出了太多的時間及精力,也充分體驗了其中的酸甜苦辣。總之,感悟多多,收穫也不少。

剛開始對這一章的備課時,在充分閲讀並領會了教學參考書之後,我對這章的教學充滿了信心及熱情。主要原因有:第一,對於教材的處理與新課標理念的理解與教學參考書有諸多一致的地方,第二,對學生及學情漸漸地有了比較全面的瞭解及把握。

在教學過程中,我倡導“動手實驗、直觀感知、歸納猜想、操作確認”學習方式,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性”,讓學生不斷經歷“概念及定義的探索及發現過程”,強化生生、師生互動,等等。在這些措施的綜合因素之下,有力地降低了學生學習的難度,同時激發了他們的學習興趣,進而發展了“空間想像、邏輯思維”等能力,學會了“實驗、觀察、歸納猜想”等數學方法。

隨着學習的深入,知識量不斷增加,譬如概念、判定及性質定理等。由於剛學習,大多數學生對這些知識理解不夠深刻,進而出現了“學習負擔明顯加重,知識互相混淆,甚至張冠李戴”現象。越到後來,這種現象表現得更加嚴重,進而不少學生出現了消極情緒及負面心態。

另外,立體幾何的一大難點就是“思維證明”,主要原因在於:

②思維品質如嚴密性、敏捷性、靈活性、發散性等較差

③沒有相關的解題經驗,缺少可操作性的解題方法、策略及步驟等。

儘管新教材在這個方面作出了諸多嘗試及努力,大大降低了證明的要求及難度,只須對性質定理及應用給予證明。可是,學習幾何,不可能迴避“證明”,何況證明對於邏輯思維的訓練及發展有相當重要的作用。在學習到平行及垂直性質定理及證明的過程中,從作業反饋及學生建議來看,諸多學生對於證明習題無法入手;有些學生明晰思路,可無法用書面語言加以描述;有些學生書面語言欠缺規範,解題思路混亂,等等,不一而是。

數學知識具有系統及連續性,作為教師應該在新授課過程中,要隨時注意與舊知識的聯繫,並有意識地複習前面的知識。譬如,在例題、習題的設置過程中,可以設置一些有層次性的題目,既照顧到舊知識,同時又為新知識的理解及掌握打好良好的基礎。

另外,如何突破“數學證明”的難關,目前我總結如下看法:

④遵循由易到難原則,設置系列證明習題,強化訓練,讓學生積累相關的解題經驗

⑤當然,幾何中的三種語言規範使用是一切幾何學習的前提及保證。

最後,感覺內容太多,而課時偏少,很多內容無法展開,進而學生學到的多是表面知識,無法領會知識的核心及精華,在解題中不斷遭遇挫折,在挫折中逐步喪失了學習的興趣及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