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其他文案

沉思錄讀後感3篇 「文字狂想:悠遊沉思錄的心靈觸動」

欄目: 其他文案 / 發佈於: / 人氣:3.15W

《沉思錄》是一部古羅馬皇帝馬可·奧勒留的名著,他在統治時期的私人筆記中記錄了自己的冥想和思考。這部作品既是一本智慧和人生哲學的指南,也是一面鏡子,讓人反思自身的行為和價值觀。通過閲讀這本書,不僅可以獲得啟迪和思維的力量,還能在紛繁複雜的世界中找到內心的平靜與堅定。

沉思錄讀後感3篇 「文字狂想:悠遊沉思錄的心靈觸動」

第1篇

“君子贈人以言,庶人贈人以財。”《沉思錄》就是一個君子——奧勒留,思想匯聚成語言的集錦。書中彙集了社會和個人倫理,精神信仰,理智的誠實,平衡的中道,温和的堅定,此世的超越精神等。一切都看似矛盾的思維內容,卻在奧勒留的筆下協調統一,在他的著作中獲得一份寧靜和諧。

習慣是一條巨纜,我們每天編結其中一根線,到最後我們最終無法弄斷它。因為有了習慣,我們才不會被一陣什麼風吹跑。或許,《沉思錄》中每一句話就是一根線,擰在一起,就成就了無數人思考的習慣。也許正因為如此,《沉思錄》成了無數人的枕邊書,直至我們敬愛的温總理。

奧勒留説不僅把自己視為一個羅馬公民,也把自己視為一個世界公民。他的哲學思想與其説是尊重人,看重人,不如説是尊崇人的理性和責任。《沉思錄》與其説一本著作,不如説更像是靈魂的低語。

閲讀《沉思錄》,我不知道從何時開始閲讀的,也不知何時結束了這本書的閲讀,因為一直在枕邊,只是今天閒暇時無意中發現每一頁上已經都標有記號,由此證明我都已讀過,但絕對不是每頁都只讀一次。讀這本書,可以隨時拿起,隨時放下,一次能讀多少就讀多少,不必一次讀完,也不必按順序讀。因為人的思維本來就是散漫的,對於生活在喧囂城市中的我們,最重要的是我們一天中能有多少時間能讓自己深入思考,能讓自己從繁忙中抽出屬於自己的寧靜。《沉思錄》就有這樣一種魅力,它能幫助讀者進行一種精神和德性的訓練,閲讀時能感受到一種從純淨心靈中汩汩流出的美。

我們都是自己靈魂的主宰,生活的目的不同,掌舵的方式也不同。但是,我們都追求乘風破浪的力量,也尋求喧囂中寧靜的港灣。《沉思錄》是對我們看不透的生活的梳理,奧勒留給予我們整理生命的方式。

沉思錄讀後感3篇 「文字狂想:悠遊沉思錄的心靈觸動」 第2張

第2篇

?沉思錄》讀後感“屬於身體的一切只是一道激流,屬於靈魂的只是一個夢幻,生命是一場戰爭,一個過客的旅居,身後的名聲也迅速落入忘川。”着迷於這般潔淨、高貴的文字。開始尋找他——古羅馬唯一一位哲學家皇帝馬可·奧勒在《沉思錄》中留下的文字。

法國雷朗指出,馬可。奧勒留使人有這麼一種樸實的信仰:面對宇宙自然,一顆高貴的道德良心,是任何種族、國家,是任何革命、任何遷流、任何發現都不能改變的。而《沉思錄》來自於他對身羈宮廷的自身和自己所處混亂世界的感受,追求一種擺脱了激情和慾望、冷靜而達觀的生活。奧勒留自幼學習過希臘文學、修辭、哲學、法律與繪畫等。在他執政的近20年間,古羅馬帝國水災、地震、瘟疫、饑荒、蠻族入侵、軍事反叛等天災人禍不斷,儘管他以其堅定的精神和智慧,夙興夜寐地工作,也不能阻擋古羅馬帝國的頹勢。而使他能忍受下來的是哲學,他試圖以哲學的沉思來避開人世的紛擾,追求內心的安寧。他在書中闡述了靈魂與死亡的關係,解析了個人的德行、個人的解脱以及個人對社會的責任,要求常常自省以達到內心的平靜,要摒棄一切無用和瑣屑的思想、正直地思考。而且,不僅要思考善、思考光明磊落的事情,還要付諸行動。

?沉思錄》是一些從靈魂深處流淌出來的文字,樸實卻直抵人心。

讀了《沉思錄》一書,對於如何正確看待人生和待人處事頗有啟發和收穫。作為一本哲學書、生活書、勵志書,今天讀來仍然具有現實意義。作者寬廣的胸懷及言行一致、努力踐行自己的世界觀等優秀品質,仍然值得我們後人學習。他的自省。他如此熱誠地從身邊人們身上學習他們最優秀的品質,果敢、謙遜,仁愛……他希望人們去熱愛勞作,瞭解自己的質料和藝術,尊重公共利益併為公共利益而努力。永遠想着最好的東西,偏愛最好的事物,給予自己的健康合理的關心,不沉溺他人強烈的感情……在今天物化的社會裏,這不失為當代人健康人生的指南,因為本真所以簡單,因為簡單所以快樂。我們要學習作者追求自身內心安寧、自我完善的精神境界,加強道德修養、人文修養。我活着為了什麼,人活着為了什麼,我在宇宙當中到底有什麼意義。

這本書就是在嘗試解答這些問題。因此這是一本偉大的書,它想解決的是人類任何時代都需要解決的問題。如果我們覺得空虛與失望,不應該再怨天尤人,首先我們應該審視自己的內心。非寧靜無以致遠,非淡泊無以明志,諸葛亮如是説。因此我們要不斷完善自己的人格,保持寬廣的胸懷,淡泊明志,寧靜致遠。

第3篇

?沉思錄》沒有過分的講究辭藻,也沒有注意交代和結構安排,而是任憑思想隨波逐流的一部經典哲學名著。“一個人退到任何一個地方都不如退入自己的心靈更為寧靜和更少苦惱,個性是當他在心裏有這種思想的時候,透過思考它們,他立刻進入了完全的寧靜”。但就是這些簡單的話語,讓人有一種聽古典神祕音樂時的靜謐感和認同感。

“一本温總理讀了一百多遍的書”本以為只是一個宣傳叫賣的噱頭,但真正閲讀過才發現它的確是一本能淨化人心靈的書籍。本書譯者何懷宏這樣説到:這不是一本時髦的書,而是一本經久的書,買來不必須立刻讀,但必須會有需要讀它的時候。近兩千年前有一個人寫下了它,再過兩千年必須也還會有人去讀它。我堅信這一點,因為它是一本充滿智慧的書,是一本拷問心靈的書,每一句寫給自己的話語,都是一次向着心靈的兇猛攻擊。即使是在時隔兩千年的這天,我們仍能跨越時空,看到作者低頭沉思,與自己內心對話。

?沉思錄》,這是一本記錄自己與自己對話的書,是一本用靈魂寫成的書。人用雙眼看世界,卻看不到自己,所以要先看清自己惟有用心。反省自己過往並構成對話那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它需要絕對的真誠、平和的心態和超凡的勇氣。這本書中字裏行間常常出現的不是“我……”,而是“你……”,好似一個異常嚴峻而又平和的人站在鏡子面前,對鏡子中的自己做出告誡與提醒。他不是簡單的內心獨白和傾訴,而是自己與自己的對話,是對自己靈魂的解剖和對自己的告誡。他這樣説到“你錯待了自己,你錯待了自己,我的靈魂,而你將不再有機會來榮耀自身。每個人的生命都是足夠的,但你的生命卻已近尾聲,你的靈魂卻還不去關照自身,而是把你的幸福寄予別的靈魂。”他一向這樣拷問自己。

以用心的心態認識社會,正是因為一個個多樣的個體存在,才構成了豐富多彩的世界,才使大家的生活豐富多彩,與人同行,才不再孤單寂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