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心得體會

讀《沉默的大多數》讀後感心得

欄目: 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7.03K
讀《沉默的大多數》讀後感心得

《沉默的大多數》是王小波寫的,很多讀者們都很喜歡看。我們一起來看看他們的閲讀感受吧。下面是本站小編精心為你整理《沉默的大多數》讀後感,希望你喜歡。

讀《沉默的大多數》讀後感心得

讀《沉默的大多數》讀後感心得1

前幾天,有幸讀到王小波的《沉默的大多數》,略有感觸。

文章以王小波的自身經歷為線索,先講述了他怎樣選擇沉默的經過。從小時候的大躍進,到大學時候的文革及讓人啼笑皆非的現實,很難讓人聯想到所謂的美好。周圍很多人喊着所謂的口號與教條,以此來成為這個主流羣體“話語圈”的一部分。從內心鄙視話語圈的王小波,選擇了沉默。選擇沉默,是因為一些話在某一環境下無法説出口,或説出了也無用。沉默有自己的語言。他舉了一個例子,如果有人常在你樓道門口放了一輛自行車,妨礙了你的進出,而你又是一個認真的人。你勸告他,或去跟居委反映,説:同志,五講四美,請你注意。對方的很有可能,會説你這人真“事兒”。同時你也可以用沉默的方式來表達你對這種行為的厭惡,把他車胎的氣放掉,當然是在四周無人的情況下。

一種文化必有一些獨有的信息,沉默也是有的。戈爾巴喬夫説過這樣的話:有一件事是公開的祕密,假如你想給自己蓋個小房子,就得給主管官員些賄賂,再到國家的工地上偷點建築材料。這樣的事幹得説不得,屬於沉默;再加上講這些話時,戈氏是蘇共,所以當然語驚四座。還有一點要補充的,那就是:屬於沉默的事用話講了出來,總是這麼怪怪的。

沉默也可以傳播。在某些年代裏,所有的人都不説話了,沉默就像野火一樣四下漫延着。把這叫作傳播,多少有點過甚其辭,但也不離大譜。在沉默的年代裏,人們也在傳播小道消息,這件事破壞了沉默的完整性。好在這種話語我們只在一些特定的場合説,比方説,公共廁所。最起碼在追查謠言時,我們是這樣交待的:這話我是在廁所裏聽説的!這樣小道消息就成了包含着排便艱鉅的囈語,不值得認真對待。另外,公廁雖然也是公共場合,但我有種強烈的慾望,要把它排除在外,因為它太髒了。

我屬於沉默的大多數。從我懂事的年齡,就常聽人們説:我們這一代,生於一個神聖的時代,多麼幸福;在甜蜜之餘也有一點懷疑:這麼多美事怎麼都叫我趕上了。

      讀《沉默的大多數》讀後感心得2

沉默有自己的語言。舉個住樓的人都知道的例子:假設有人常把一輛自行車放在你門口的樓道上,擋了你的路,你可以開口去説:打電話給居委會;或者直接找到車主,説道:同志,五講四美,請你注意。此後他會用什麼樣的語言來回答你,我就不敢保證。我估計他最起碼要説你“事兒”,假如你是女的,他還會説你“事兒媽”,不管你有多大歲數,夠不夠做他媽。當然,你也可以選擇沉默的方式來表達自己對這種行為的厭惡之情:把他車胎裏的氣放掉。幹這件事時,當然要注意別被車主看見。

還有一種更損的方式,不值得推薦,那就是在車胎上按上個圖釘。有人按了圖釘再拔下來,這樣車主找不到窟窿在哪兒,補帶時更困難。假如車子可以搬動,把它挪到難找的地方去,讓車主找不着它,也是一種選擇。這方面就説這麼多,因為我不想編沉默的辭典

一種文化必有一些獨有的信息,沉默也是有的。戈爾巴喬夫説過這樣的話:有一件事是公開的祕密,假如你想給自己蓋個小房子,就得給主管官員些賄賂,再到國家的工地上偷點建築材料。這樣的事幹得説不得,屬於沉默;再加上講這些話時,戈氏是蘇共,所以當然語驚四座。還有一點要補充的,那就是:屬於沉默的事用話講了出來,總是這麼怪怪的。

沉默也可以傳播。在某些年代裏,所有的人都不説話了,沉默就像野火一樣四下漫延着。把這叫作傳播,多少有點過甚其辭,但也不離大譜。在沉默的年代裏,人們也在傳播小道消息,這件事破壞了沉默的完整性。好在這種話語我們只在一些特定的場合説,比方説,公共廁所。最起碼在追查謠言時,我們是這樣交待的:這話我是在廁所裏聽説的!這樣小道消息就成了包含着排便艱鉅的囈語,不值得認真對待。另外,公廁雖然也是公共場合,但我有種強烈的慾望,要把它排除在外,因為它太髒了。

我屬於沉默的大多數。從我懂事的年齡,就常聽人們説:我們這一代,生於一個神聖的時代,多麼幸福;而且肩負着解放天下三分之二受苦人的神聖使命,等等;在甜蜜之餘也有一點懷疑:這麼多美事怎麼都叫我趕上了。再説,含蓄是我們的家教。

      讀《沉默的大多數》讀後感心得3

作者王小波又是一個“特立獨行”的人,書中有一篇寓言式雜文叫《一隻特立獨行的豬》。他用那頭豬影射自己,在嘲諷中來表達自己的人生追求:無視生活的設置,要做一個特立獨行的人!

這隻特立獨行的豬與其他家豬有很大的不同,它有着山羊一樣的敏捷,還和貓相似,喜歡到處遊玩,不喜歡被關押在圈裏。而且這隻豬有着它獨立的思想,在選母豬這點上看,它的愛好和思想都與其它豬不同,對於同一個圈裏的母豬,它覺得這些母豬被過度的生育搞得走了形,還又髒又臭,它就到村寨裏去找母豬。它還會模仿各種聲音,特別是汽笛聲。但這個汽笛聲也給它帶來了災難,由於學汽笛叫因此誤工擾亂工作時間表,於是,一場殺身之禍從天而降。但是這頭豬並沒有在槍火下死,而是逃逸了,最後逃出村寨,到林子裏獨立生活,還長出了獠牙。作者沒有安排它死,而是活着,並且是特立獨行地活着,永不征服地活着。這個的結局,是作者的理想:在他人安排的生活中,不能失去獨立的思考和靈魂。在生活的磨難之中,不能滅失掉人性中那些美好的東西---正義、善良,不能做“沉默的大多數”,因為沉默造就了怯懦的人,沉默造就冷漠的人。

看完《沉默的大多數》,我立馬理解為什麼王小波在文學界享有那麼高的聲譽。他的確是個很有思想的人,而且敢説且擅長説。剛讀完這篇雜文會感到比較生澀,還好對“話語”這個詞尚不陌生,因此逐漸體味到文章的深度。自以為是理解了小波繞着彎子想表達的思想和觀點,於是在讀畢獲得閲讀的滿足。

小波的《沉默的大多數》是對社會權威的對抗和批判。他所質疑的是年幼時期的我曾困惑過的,但那時我的質疑卻未堅持下去,最後隨波逐流,屈服於社會權威及沉默的大多數。小波談到“毛主席語錄”、“十六條”、“五講四美”等,可現今政府機關、事業單位、企業等各種場合裏不都充盈着我們習以為常的類似話語麼,比如官話、套話、場面話。這就使我想起一些正在政府機關做公務員的同學朋友,他們每天撰寫文件及領導講話稿,這不都是話語的捐税麼?我們現在高談闊論“人權",人權就應“以人為本”,即要尊重人,關心人,實現人的全面發展。喪失了基本話語權的人們又如何全面發展?

不合理的東西存在於我們周圍,一代代的人不是想到改變它,而是被其馴服,對其視若無睹,逐漸轉而惶恐和壓制對現存不合理的反抗。人們只看到手腳戴上鐐銬的痛苦,卻意識不到思想被戴上枷鎖的更大可悲!

Tags:讀後感 沉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