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其他文案

《文化苦旅》讀書筆記7篇 《文化巡源》讀書筆記

欄目: 其他文案 / 發佈於: / 人氣:1.5W

《文化苦旅》是一本揭示文化碰撞與衝突的深刻之作。作者以其獨到的視角觀察和思考,引領讀者踏上一段獨特的文化穿越之旅。通過對不同文化間的互動關係、誤解和挑戰的深入探討,本書為我們展示了真實世界中文化的複雜性和多樣性。無論是學者、文化愛好者還是普通讀者,都能從中獲得思考與啟示。

《文化苦旅》讀書筆記7篇 《文化巡源》讀書筆記

第1篇

手棒一本《文化苦旅》,隨着作者的筆觸在字裏行間中游歷了大半個中國。旅行結束,本應陶醉於祖國的壯麗山河、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心頭卻莫名地湧出一種苦澀的感覺。《文化苦旅》中的“苦”字百思不知其義,讀者常認為無非是指旅行的勞苦,深思便會發覺這實在過於幼稚的理解。其實,苦於身無所謂苦,苦於心才實為苦。作者曾感慨:“文人似乎註定要與苦旅連在一起。”這無非是文人最大的財富。苦澀過後總會留下一絲回味——對歷史的感悟,對文化的理解,對人生的思索,全部融在這苦澀後的回味中了。

餘秋雨先生説:“如果説人生是一條一劃而成的線,那麼具有留存價值的只能是一些點。”是的,人生無非是漫長曆史的一個縮影。歷史從古代走到今天,還要繼續走下去。歷史的足跡卻成了無數人一生的執著追求。歷史的魅力便在於它的足跡總是隱藏在山水之間,難於尋找。所以沒有博大的歷史情懷,深厚的文化內涵的人是永遠不會找到這些無價之寶的。無疑,餘秋雨教授是“探寶”的勝利者,他的收穫便是這本《文化苦旅》。

?文化苦旅》帶領着我們在歷史長河中漫遊。我們面前出現曾在歷史舞台上演出過的一幕威武雄壯的活劇,一個個偉在大的人物出現了,他們的身上體現了中國文化的良知和高尚的人格,但他們中的多數還是逃脱不掉那悲劇性的結局。我的心被打碎了!但這破碎的心卻真的讀懂了中國文化。當莫高窟出土了大批極具研究價值的敦煌文物時,人們在為歷史喝彩。然而歷史卻上演了一幕極其荒誕的鬧劇,讓外國人大搖大擺地將一本本一箱箱的珍貴文物搬到了他們的博物館裏。或許歷史是要故意磨礪一下那些過於執著的歷史學家們,讓他們只能憑藉外國博物館提供的微縮膠捲來研究生長在中國的敦煌學。啼笑皆非的同時,我們不得不反問歷史,這種磨礪的代價是否太大了?當然,這部歷史更多地留給我的是對人生的思索。

“對歷史的多情總會加重人生的負載,由歷史滄桑感到引發出人生淪桑感

這是作者的感歎,也是對讀者的啟示。人的一生也是一段歷史。人生之路是彎彎曲曲;回頭看一眼留下的足跡,自豪的同時難免感到一絲惆悵。因為無論你擁有多麼輝煌的成功,卻總會留下這樣或那樣的遺憾。作者在山水之間跋涉是為了錄求歷史的足跡,文化的靈魂;我們在生活中跋涉則是為了錄求人生的真諦。

讀過《文化苦旅》,留下了苦澀後的回味;那麼度過漫長人生後,我們又將留下什麼呢?

在山水解讀歷史,在歷史中解讀文化,在文化中看透山水,讓讀者的心靈也受到文化的薰染,精神的洗禮,《文化苦旅》一起苦苦的悲愴奏響了時代的絕響,警世亦憾人!

《文化苦旅》讀書筆記7篇 《文化巡源》讀書筆記 第2張

第2篇

讀完《文化苦旅》,從《道士塔》的漫漫黃沙開篇,和着異鄉漂泊者的腳步聲結束,從兩千多年前李冰的都江堰直讀到兩千年後非常時代的吳江船,這是一場名副其實的苦旅,它涵蓋了太多,它承受了太多,它讓一顆不堪負重的心靈,只能用沉默的眼淚來回答歷史上那些太多的委屈,痛苦與太多的無可奈何。

原來散文,真的也可以寫出歷史的重量。餘秋雨先生的文采當然是好的,華彩明麗的辭藻,工整通暢的行文;但最吸引我的還是透過詞句背後穿透歷史迷霧的畫面,越平凡質樸越令人動容。王道士遠望外國學者拉着滿載敦煌文物大車的背影,天一閣門口及膝深的積水與樓閣上滿地的棗核,牌坊下尼姑庵中那些靦腆年輕女老師們,布鞋踏在昔日牌坊上的雕紋上,送孩子們遠去而揮動的小手絹,那兩個為開了一冬的臘梅花瓣撐着紫綢傘的小護士畫面在一個人物身上定格,停頓一下,又跳到另一個場景上,再停頓。一放一停,一停一放,那麼浩大深奧的中國文化歷史,一下就有了形象,有了精氣神,不再抽象,不再枯燥,哪怕是屈辱的部分,也讓忍辱負重有了發泄的具體出口。

就我個人來説,最動人的一定是那篇《風雨天一閣》:登天一閣樓梯時我的腳步非常緩慢,我不斷地問自己:你來了麼?你是哪一代的中國書生?就這一句問話,竟然讓深夜讀書的我感慨到泣不成聲。對於一個在22歲就離開了故土的漂泊者來説,我從來沒有對歷史對中國的傳統文化產生過多麼深厚的興趣,書生這個詞實在離我的個人旅程太遠。我捫心自問,究竟是什麼觸動了一個甚至對歷史具有抗拒心理的異鄉人的神經,讓那種心痛與感觸都尖鋭到幾乎破胸而出,只能用微薄的眼淚來與千里之外的另一個心靈共鳴?而《文化苦旅》整本書我仔細讀了兩遍,仍然不敢動筆寫,直到再讀完了《山居筆記》才終於決定下筆整理自己的思緒,這些文字下面究竟藴含了一種什麼樣的精神力量,讓我的筆為之躑躅,讓我的心靈為之震盪而深感敬畏?

讀《文化苦旅》第一遍時,對這本書的感覺是複雜的,除了感慨,對有些篇章某種語氣的厭煩也是強烈的。這種厭煩主要出現在作者時不時站到歷史代言人的角度上發表感懷之刻,更在《狼山腳下》一篇中到達了頂峯。那些大而空的言論、呼籲、名詞、慷慨陳詞,那些對中國文化進行總結式陳詞的語氣與對古今文人命運的對比推斷讓人心裏總不自覺的產生某種不服,不耐煩:這究竟是何許人也,敢這樣張狂的把整個中華五千年文化的來龍去脈都籠絡進自己的思想體系之下一一解説!可在厭煩的同時,又不得不佩服他的敏鋭,他的精確。比如那篇《上海人》,既道盡了上海人的尖刻與斤斤計較,又通過謙讓與不謙讓的比較深入到單元與多元世界觀的差異中去,怎麼不是以小見大?剛剛為《五城記》中構建召喚後代這樣的詞彙而反感,再翻幾頁,蘇杭與星羅棋佈的江南小鎮們又温柔的用吳儂軟語煙波暮靄把剛才的對立情緒抹去,可在舒暢的同時,人格方位與地理方位又跳出來讓我不得不撇撇嘴,把書放下,歎口氣,再讀。

這樣複雜的情緒一直伴隨我讀完最後一頁。既然説不清,理不順,那就必須再讀一遍,直到胸中所有的情緒平復下來,所有的感想沉澱出來,才深深體會到,張狂也好,空泛也罷,每一個字背後卻都是深切而誠懇的情感與傾訴,就如同那句你來了嗎,你是哪一代的中國書生一樣,揹負了太多的重壓與積蓄到不得不爆發的深切悲憤,題目本身太大,平實的由淺入深由小見大是多麼得不易!

這份真摯,在《廢墟》中表現為苦口婆心,在《漂泊者》中變成一種沉默,在《三十年的重量》中又幻化成一聲長歎。我一邊在為那些因為心境過於急切而突兀出來的大詞彙們所皺眉,一邊又為這樣摯誠的一種迫切而由衷的慨歎。是的,如果他不站出來揮手,呼喊,不管語氣是否不夠謙卑,不管調門是否過於鼓譟,我們的時代究竟又有誰更有資格更應該肩負起這樣的重量呢?或者説,難道真要具備某種資格某種背景才能站出來呼喊呼籲嗎?在這樣的時代,難道文化還只是精英們的特權?

文字上的完美儘管艱難,但畢竟是一種技,可修煉,可學習,可提高,還可炫耀,可虛張聲勢;文字背後的真實社會責任感、緊迫感,一種超越了文字以上的思想提煉,一種願意負重敢於吃苦的力量,這些,更是《文化苦旅》區別於其他散文的核心,這些,才讓我這樣對歷史本來並不幹興趣的讀者深切的悲痛敦煌文物的流失,努力的想像夜航船的篤篤聲與船槳劃破江面的水濤聲,才讓我數次在夢中拜倒在天一閣硃紅大門前虔誠的膜拜,不自覺的問:你來了嗎,你又是哪一代的中國書生?

文化,不管在哪個時代哪種文明下,都是一種具有凝聚力的精神感召,是超越一切政治因素與社會習慣真正為一個人的本源與根基寫下定義的力量。

第3篇

對歷史的多情總會加重人生的負載,由歷史滄桑感到引發出人生淪桑感。——餘秋雨初讀餘秋雨的《文化苦旅》總是感歎於他那伸張有力的筆法和豪邁中略帶悽苦的哲語。而欣賞餘秋雨的美文在很大程度上對我是一種精神上的洗禮和和給我了一個文化省思的自由空間。

有人説餘秋雨老師寫的文章太苦了,尤其是《文化苦旅》。

的確,寫文章絕非易事,而寫一些關於文化的歷史情節方面的書就只有“苦”了。至於説《文化苦旅》是最“苦”的,大概是因為它的涉及面之廣,其所涉及到的歷史情節又最深、最扣人心絃:

任何一本散文集敢像它那樣一開頭便涉及到王圓錄那樣的具有重大歷史背景、能在讀者心靈最深處刺痛原本就很薄弱的民族自尊心的人物。膽怯之餘,還因為,除了歷史學家,很少有人能夠將那段塵封多年的、早已無人問津的歷史片段寫得如此詳盡而生動。

更沒有哪一部散文集能有它那樣大的涉及面。因為很少有散文家,或其他文學大師會象餘秋雨老師那樣僅靠兩條腿去拜訪祖國的名山大川,去丈量歷史的每一寸土地。正因為餘秋雨老師靠自己的腿走了那麼多的路,所以他的文章讀起來總不會讓人感到很輕鬆。卻有一種想讀而又不能輕易去讀的感覺。也正因為餘秋雨老師靠自己的腿走了那麼多的路,所以讀他的文章總會感到一種長途跋涉的“苦與累”。但如果沒有這種“苦與累”的感覺,讀者就不會因到達而喜悦;就不會因半途折返而失望;就不會因前途渺茫而惆悵;就不會因尋訪半天卻徒勞無獲而鬱悶;就不會好似身臨其境地隨文章的波瀾壯闊、跌宕起伏而或喜或悲。

在歷史的長河中,有許多人都可以象秋雨這樣勇敢地去走,但,只有他可以這樣冷靜而痛苦地揭露,歷史留給我們的大多都是疼痛和傷疤,即使有時光這樣的良藥,也難以痊癒。有些人可以把時光當成忘憂草,有些人無論如何也做不到,他們只會一遍又一遍地咀嚼那份苦澀,而這份苦澀還會一代一代地遺傳。

餘秋雨在《文化苦旅·廢墟》中寫道:“廢墟是毀滅,是葬送,是訣別,是選擇。時間的力量,理應在大地上留下痕跡;歲月的巨輪,理應的車道間輾碎凹凸。沒有廢墟就無所謂昨天,沒有昨天就無所謂今天和明天。廢墟是課本,讓我們把一門地理讀成歷史;廢墟是過程,人生就是從舊的廢墟出發,走向新的廢墟。營造之初就想到它今後的凋零,因此廢墟是歸宿;更新的營造以廢墟為基地,因此廢墟是起點。廢墟是進化的長鏈。”他反省整個民族的文化。他從“中華王朝的背影”中,評論一個民族的興衰成敗、一個文化盛敗的因由。

就我個人來説,最動人的一定是那篇《風雨天一閣》:“登天一閣樓梯時我的腳步非常緩慢,我不斷地問自己:你來了麼?你是哪一代的中國書生?”就這一句問話,讓我這個自詡為“書生”的書生汗顏,這個詞實在離我的個人旅程太遠。我捫心自問,究竟是什麼觸動了我的神經,中華民族作為世界上最早進入文明的人種之一,讓人驚歎地創造了獨特而美麗的象形文字,創造了簡帛,然後又順理成章地創造了紙和印刷術。這一切,本該迅速地催發出一個書籍的海洋,把壯闊的華夏文明播揚翻騰。但是,野蠻的戰火幾乎不間斷地在焚燒着脆薄的紙頁,無邊的愚昧更是在時時吞食着易碎的智慧。一個為寫書、印書創造好了一切條件的民族竟不能堂而皇之地擁有和保存很多書,書籍在這塊土地上始終是一種珍罕而又陌生的怪物,於是,這個民族的精神天地長期處於散亂狀態和自發狀態,它常常不知自己從哪裏來,到哪裏去,自己究竟是誰,要幹什麼。而讓我們這些從事於古籍修復的人員更加痛心疾首。可能對待王道士那種怒其不爭,哀其不幸的情感也是如此餘秋雨的文化苦旅讓我向往着沿着他的足跡,避開舒適並且平庸的生活,走向文化探索的精神聖殿。

第4篇

蝴蝶的標緻源自黑暗束縛中無數次的蠕動,掙扎,破繭而出的是令人驚豔的新生命;流星的標緻源自相互間劇烈的碰撞,劃過天際的是生命華美的綻放。

輝煌的勝利成就了生命的高度,而成功的背後卻浸透着奮鬥的淚泉,灑滿了就義的血雨。決勝,在看不見的地方,它可能是水滴石穿的執着,可能是小草破土而出的氣力,可能在我們勇敢前行的每個腳印裏。

中華五千年文化源遠流長,而這其中的波折也跟其歷史的長度成正比。幾經波折,不斷改變,改進,創新,變革。文化的旅程是苦是澀的,而文人們要在這文化的苦旅中前行更是非常的艱難。他們中,有不少人沉沒在潦攀歷史的長河中,從此銷聲匿跡。但也有一些人,憑藉着自身的堅忍與頑強成功了,每名佳作都流傳千年。正如書中柳侯祠的主人柳宗元。

沿着歷史的長河漫步,易安居士在孤獨中化悲痛為氣力,與低徊婉轉中吟唱出了“綠肥紅瘦”的絕妙辭章;東坡居士樂觀曠達,屢遭貶謫,以樂觀幽默化解人生的苦楚,於曠遠中留下“大江東去浪淘盡”的千古絕唱;遠離了春花秋月的李煜在東風又起的小樓上吟唱“一江春水向東流”的悲歌,萬千愁怨在堅強的沉默承受中成就了詞帝的盛名。

他們,有着我們不曾深切體味的孤獨和苦楚,然而默然裏的那份堅忍和承受讓他們積蓄了生命的氣力。最終,生命如煙花般催然綻放!

塞外飛沙,冷風拂面,蘇武北海牧羊,飲雪吞氈,在冰天雪地中苦忍19載,一顆赤膽忠心如烈火般未曾冷卻。遠離故國山河,卻不移心中那份守望的精神,富貴不淫,威武不屈,他用一個大丈夫頂天立地的脊樑擔當起人間大義,鑄就了千古忠魂。是信念,讓他堅守;是責任,讓他擔當。蘇武仿若空谷幽蘭,志潔行芳,一股幽香永駐人間。

每當我們愛慕別人的非凡成就時,是否清楚,在這勝利的背後,有着我們看不到的無法想像的艱辛。成功,不是一日就可完成的,它需要我們一點一滴的努力付出,淚水,汗水,甚至是我們鮮紅的血液,都是取得輝煌勝利的滋養劑。

其實,那些隱藏在背後的堅持、忍耐中的執着才是抉擇勝利的地方!

第5篇

讀了雅荷清影代友人而發的《一次曠世的文化苦旅》,這篇文章主要是記述玄奘西行取經的事蹟的,讓人想起了餘秋雨先生的《行腳深深》,我也將他的幾句話錄在這裏,與大家分享:

“在古代的中國大地上,走得比較遠的有四種人:一是軍人,二是商人,三是詩人,四是僧人。軍人奉命,商人逐利,遠行的目的比較淺顯。詩人的遠行就深刻的多了,因為他們的步伐踩踏到了精神領域;然而相比之下,精神目的更為明確,因此也走得更為艱苦的卻是僧人。”“這些遠行的僧人,不像軍人、商人那樣成羣結隊,大多是形影孤單;也不像詩人、文人那樣總有詩文紀行,大多數是默默無聲。但正是他們,一年一年走下去,終於走出了驚人的精神成果。”

這驚人的精神成果是什麼?那就是:穿越閉塞,走向開闊;穿越孤獨,關愛世界;穿越荒涼,營造勝景!

餘秋雨先生這些年的負面新聞已經夠多,但並不影響他在對於中國文化領域裏的苦旅和跋涉所取得的巨大成果。他寧肯放棄一個正廳級的高位不坐,自討苦吃,撲下身子遍訪中華古老大地上的文化遺蹟,甚至走出了國門,探訪儘可能探訪得到的文化遺址,為了什麼?為了尋找我們中華民族繁衍、生息、發展的生命基因,尋求中華民族賴以生存、發展和發明的優秀文化對社會進步、民生繁榮的文化因素。這樣的價值取向,這樣的利益取捨,這樣的榮辱選擇,難道不是需要巨大的勇氣和心理承受嗎?也正是因為他敢於並勇於作出這樣的艱難選擇,因而也成就了他在文化領域的研究中高蹈獨步,卓有建樹。

哪個人都不是完人,都或多或少地有點這樣那樣的缺點或毛病,即使是偉人也都概莫能外。所以,對於像餘秋雨先生這樣的文化學者,我們也應當作出我們自己的判斷和選擇。取長棄短,趨利避害,“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方為正確的態度

第6篇

翻開泛黃的書卷,彷彿踏上歷史的列車,和餘秋雨先生一起追尋歷史留下的 足跡…… 從《道士塔》的漫漫黃沙開篇,和着異鄉漂泊者的腳步聲結束,從兩千多年 前李冰的都江堰直讀到兩千年後非常時代的吳江船,這是一場名副其實的苦旅, 它涵蓋了太多,它承受了太多,它讓一顆不堪負重的心靈,只能用沉默的眼淚來 回答歷史上那些太多的委屈,痛苦與太多的無可奈何。

腳深深的陷入黃沙之中,身後的腳印以被沒停過的風一遍又一遍地卷向四 處,不象那屈辱的歷史,任這漫天風沙吹了幾千年,也吹不走黃昏下,一個衣着 破舊的道士心滿意足的捂着被幾枚金幣塞滿的口袋, 恭維的目送幾個露出貪婪笑 容,拉着一車車敦煌石窟的寶藏心安理得消失在黃沙的邊緣那淒涼的景象;吹不 幹一個受盡屈辱的民族淌血的心。

告別沙漠,看看氣勢磅礴的都江堰。翻騰着的江水,迸濺出雪白的浪花。震 耳欲聾的響聲蓋過了一切喧囂,使人完全沉浸於此。長城是中國的象徵,那蜿蜒 的城牆,象徵龍一般的中華民族。然而,同樣雄偉壯觀的都江堰呢?卻只是一處 名勝古蹟,僅供遊人欣賞。甚至連名勝古蹟也不是,只是祖國的大好河山。為民 造福的李冰,或許早已被健忘的後人從記憶中刪除了。是啊!他沒有秦始皇的殘 暴,讓血腥瀰漫在人們的記憶中;沒有李白的浪漫,讓一首首詩深入人心;沒有 漢武帝的闊氣;甚至連王道士的迂腐,他,也沒有……他不是個有爭議的人物, 就像一張簡筆畫,即使這一刻你記住了,下一刻也會忘記。只是惶惶忽忽的記得 好象跟那個都江堰有什麼關係。

於是,搖曳着小舟,盪漾在平靜的水面上。那如明鏡般的水面,映照着曾隱居在 這副風景畫畫中的隱士。那些經不起戰爭或政治迫害的文人。嫌廬山山高,怕華 山山險;恐長江浩蕩,懼西湖媚俗……於是就選擇了江南。“大隱隱於市”成為 他們最好的藉口。但同時,他們的選擇亦是正確的,比起呈一時英勇,死的大義 凜然的人們,他們更冷靜明智;比起自以為應變能力強,卻一失足成千古恨得人 們,他們更有自知之明。於是漾着小船,品着美酒,興致高了,寫一兩句小詩。

餘秋雨先生以他獨特的寫作魅力吸引着讀者,那是一種苦澀的回憶,焦灼後 的會心,冥思後的放鬆,蒼老後的年輕。

他也曾在本書中像許多知青學者樣深 情感歎,但同樣的感歎,出現在不同的地方,韻味也相差甚遠。正如他所説的一 樣“我也可以年輕”,他的人生是富有彈性的,他總是秉持着少年的激情,享受 着老年的清閒度過他充實的中年時光, 所以, 餘秋雨先生無論何時都是個混合體。

因此,他的文章,也永遠夾雜着不同感覺的口氣。如他對中國文化日益淪陷喪失 的悲傷感慨,就飽含了年輕人對不滿的辱罵,中年人對世事的無奈和老年人滄桑 的惋惜。

也許有些的觀覽完全無心,但撰成此書的靈感源頭絕對是有意的。很明顯, 他發現了中國歷史文化的塵封點。

在如今這個弘揚我國絢爛文明的蓬勃時代提出 這樣的悖論觀點,自然更引人注意深思。中國古老的文明曾在古代創造過盛世, 人們為了保留住曾經繁華便將絢爛的文化代代相傳,陸續建造了莫高窟,都江堰 等大型建築,就連普通的牌坊,藏書樓也印有文化的痕跡。但人們的理想總是好 的,而歲月卻是逆人而行,變故也是層出不窮的,人們再想保存下來的東西到了 一定的極限還是會被時間沖走,雖然也有些是出於人為,但歸根結底,還是源於 歷史的輪盤上的空白。

有些歷史塵埃的東西是留不住的, 不少學者在哀傷的挽回, 總痛心的活在不屬於他們的曾經,便永遠無法活着走出來。因此,“正視過往與 當下”,便是我從此書中悟出的一個當前重要的課題,我也同時認為這是餘秋雨 先生的研究與警世主題。因為,只有能真正認清歷史風雲的人才能在順應歷史車 輪的基礎上印出自己的車轍印。

抽一枝柳條,折一隻桃枝。品一杯清茶,看一本好書。

第7篇

?文化苦旅》是餘秋雨先生的一部代表作品。它帶給我們的是一場心靈的旅行,一次心靈的洗禮。那美得連時光都忘了行走的名勝古蹟,似乎就在眼前呈現。

有人評價過餘秋雨:餘秋雨以歷史文化散文而名世。憑藉自己豐厚的文史知識功底,美麗的文辭,引領讀者泛舟於千年文明長河之中。餘秋雨的藝術理論著作,也備受學術界重視和尊崇。例如他在1983年出版的《戲劇理論史稿》,是中國大陸首部完整闡釋世界各國自遠古到現代的戲劇思想發展的史論著作。有評論家譽之為:左手寫散文,不流之於淺薄;右手撰述藝術理論,也不失其豐贍高深。

是的,他的《文化苦旅》深深印在我們的腦海裏。有人説,中國散文的天空星光燦爛,而《文化苦旅》是一條河系,其中每一顆星星都散發着一種魅力非凡的深不可測的光暈。

有人稱他是本世紀最後一位大師級的散文作家,是新一代散文新風的第一位詩人。

?文化苦旅》,展現給我的是那一處處古蹟,一句句的教誨,銘記在心……

跟隨作者走進書中,我們不得不因那歷史和文化的推引,走向前去————眼前出現了莫高窟的石洞,石洞依舊壯觀,石像、壁畫依然不言,跟隨作者靜靜看着光影投射在石壁上的變化,如同它們靜靜地看着敦煌千年的變遷。千年前的第一刀劃下,開啟了千年後莫高窟的壯麗。它曾遭遇浩劫,多年後的今天,那神祕又佈滿足義的洞窟,能引起大家的注目並非外表炫麗,而是一種人性的、深層的藴藏。

跟隨餘秋雨走在中華民族的土地上,用其獨特的觀察力和洞悉力去深思這古老民族的深層文化,那細膩的筆觸,豐富的詞彙,震撼心靈的文字伴隨着這趟巡視華夏文化的苦旅。

?淺渚波光雲彩,小橋流水江村」——道盡了江南小鎮的魅力。江南小鎮它不是經由大自然雕琢出的自然山水,而是屬於華夏古老文化的人文山水。

我不曾到過此處,但書中的江南小鎮卻給予我一種回到家中那般安閒,那般享受。

帶着虔誠去尊敬餘秋雨的文化意識及人格,帶着崇敬來仰望這位大文豪,“報紙上説我寫書寫得輕鬆瀟灑,其實完全不是如此。那是一種很給自己過不去的勞累活,一提筆就感到年歲徒增,不管是春温秋肅,是大喜悦大悲憤,最後總得要閉一閉眼睛,平一平心跳,迴歸於歷史的冷漠,理性的嚴重。”這是餘秋雨教授在《文化苦旅》中的自序。

合上書卷,走向窗前,看着流動的車潮及人羣,每每、處處無不宣泄着一種文化,而深埋千年文化的故土呢?

我們真的應該去遼闊的土地上走走、看看、咀嚼、體驗。。。釋放自己那湧動着滿心、滿眼、滿腦的渴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