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其他文案

高一必修二歷史必考知識點系列

欄目: 其他文案 / 發佈於: / 人氣:1.93W

高一必修二歷史必考知識點系列

【導語】進入高中後,很多新生有這樣的心理落差,比自己成績優秀的大有人在,很少有人注意到自己的存在,心理因此失衡,這是正常心理,但是應儘快進入學習狀態。東星資源網為正在努力學習的你整理了《高一必修二歷史必考知識點》,希望對你有幫助!

高一必修二歷史必考知識點系列

【篇一】高一必修二歷史必考知識點

絲織業

中國又最早養蠶繅絲織綢。距今四五千年已養蠶並有絲織品。

商朝織機。

西周斜紋提花織物。

唐朝絲織以輕盈精湛著稱,還吸收波斯的織法和圖案風格。

宋朝織錦吸收了花鳥畫中的寫實風格。

明清設蘇杭織造局。緞成為清朝絲織品的代表。

民間手工業→家庭手工業、民營手工業

民間手工業經歷春秋戰國和秦漢的發展後,魏晉南北朝時曾遭受摧殘,到隋唐才得以恢復和

發展。兩宋以後,民間手工業在曲折中繼續艱難發展。

元朝時,民間棉紡能手黃道婆推廣先進的棉紡織技術。

明中葉以後,民營手工業甚至超過官營手工業。那時使用的花樓機,能夠織出畫師設計的各種花紋。

明朝中後期,隨着社會生產力和商品經濟的發展,江南一些手工業部門開始出現“資本主義萌芽”。

清朝時,資本主義萌芽繼續發展。

中國古代手工業享譽世界

西漢“絲國”“絲綢之路”;

唐朝起瓷器大量輸出國外;

明代燒製了帶有阿拉伯文和梵文裝飾圖案的瓷器。

清代還根據歐洲商人的訂單,專門燒製西餐用具和魚缸等。

在中國製瓷工藝的影響下,從17世紀開始,歐洲國家陸續生產瓷器。

【篇二】高一必修二歷史必考知識點

一、從刀耕火種到鐵犁牛耕

1、原始農業的產生:“刀耕火種”、“火耕”

2、距今七八千年前:中國農業進入了“耜耕”或“石器鋤耕”時代

3、春秋戰國時期:鐵犁牛耕,中國古代農業的傳統耕作方式形成。

牛耕在春秋末年興起是我國農業技術農用動力的一次革命,目前發現最早的鐵犁具是戰國時期的。漢代已在全國範圍普遍推廣牛耕(二牛抬槓→一牛挽犁),而且耕犁基本定型。

二、土地私有制的確立

①原始社會:土地屬於氏族公社所有,公社成員集體耕種,平均消費。

②奴隸社會(夏商周):土地歸國家所有,實行井田制。

發展過程:盛行(西周)——瓦解(春秋)——廢除(戰國)。

瓦解原因:春秋時期,鐵農具和牛耕的使用(生產力的發展)

③封建社會的土地所有制:

形成:戰國時期,廢除井田制,以法律形式確立封建土地所有制。

三、小農經濟的含義

小農經濟是我國封建社會農業生產的基本模式。它在春秋戰國時期形成,一直延續到中國近代。它以家庭為生產、生活的基本單位,農民佔有少量的生產資料,精耕細作,農業和家庭手工業相結合,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

四、古代中國農業經濟的基本特點:

1、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是中國封建社會農業生產的基本模式。以小農户個體經營為主,是古代中國農業經濟的基本特點。

2、小農經濟以家庭為生產、生活單位,農業和家庭手工業相結合,在沒有天災、戰亂和苛政干擾的情況下,“男耕女織”式的小農經濟可以使農民勉強自給自足。

3、中國古代的重大文明成就,都是在農業經濟發展基礎上取得的。

4、但是,小農經濟狹小的生產規模和簡單的分工,很難擴大再生產,阻礙了社會分工和交換經濟的發展,到近代以後,它已經成為阻礙生產發展的因素。

五、官營手工業(“工官”制度)

1.“工官”制度始於夏商周,直到明朝前期為止,一直佔據着古代手工業主導地位。

2.定義:從漢武帝時期起,釀酒、煮鹽、冶鐵、鑄錢、鍊銅等最有利可圖的行業,都由政府壟斷。由工官負責生產軍用的兵器和裝備,皇族的生活用品。

3.特點:

⑴官辦手工業代表了當時手工業技術水平的頂峯;

⑵侷限於為帝王貴族服務,產品不流入市場;

⑶行業之間相互隔絕,新技術難以推廣;

⑷技術工藝的傳承也是封閉性的,往往導致失傳;

⑸匠户沒有人身自由,他們的勞動創造性自然也受到嚴重束縛。

【篇三】高一必修二歷史必考知識點

商朝與青銅文化

商朝是我國曆第一個有直接文字記載的王朝,因文獻、甲骨卜辭和考古資料的多重印證成為信史。

內外服制的內容:“內服”是商王直接管轄的王畿之地:“外服”是商王通過方國首領間接管轄的畿外之地。

二重證據法:紙上之材料(文獻)和地下之新材料(考古遺蹟)互相印證。

司母戊鼎:青銅器的代表

商朝青銅器的特徵:

1)主要是禮器;

2)是器主等級身份和政治地位的象徵;

3)被賦予了溝通天地和支持政治權利的功能。

甲骨文:

1)是我國目前所發現的比較成熟的漢字;

2)商人在甲骨上用來記載占卜情況的古文字;

3)已經具備了漢字構成和使用的“六書”規律,是一種較為成熟的古文字;

4)真實地記載了商朝社會各個領域的歷史狀況,為我們探究商史提供了第一手資料。

【篇四】高一必修二歷史必考知識點

1、歷程

(1)夏、商、西周時期以青銅鑄造為代表的手工業,由官府壟斷。

(2)春秋戰國時期,官營手工業繼續發展。

(3)西漢武帝以後,煮鹽、冶鐵、鑄錢等最有利可圖的行業,都收歸官辦。

2、特點

官營手工業由政府直接經營,進行集中的大作坊生產。它憑藉國家權力,徵調優秀工匠,使用上等原料,生產不計成本,產品大多精美。

3、地位

中國的官營手工業素稱發達,在冶金、制瓷、絲織等諸多行業中,一直在世界上保持地位。

4、表現

(1)冶金業

①冶銅技術:原始社會晚期,中國人已掌握了冶銅技術;商周時代,青銅鑄造進入繁榮時期。

②冶煉鋼鐵技術:西周晚期,中國已有鐵器;戰國時期,鐵農具推廣;這一領域眾多的發明創造,如兩漢的高爐鍊鐵和炒鋼技術,東漢杜詩發明的水力鼓風冶鐵工具,南北朝的灌鋼法等,使中國鋼鐵冶煉技術和產量,在16世紀以前一直世界。

(2)制瓷業

①商朝時已燒製出原始瓷器

②東漢燒出成熟的青瓷

③北朝燒出成熟的白瓷

④唐朝,已形成南青北白兩大制瓷系統

⑤宋朝中國製瓷技術大放異彩,瓷窯遍佈全國各地,並出現了五大名窯

⑥明清時期瓷器種類豐富,青花瓷、彩瓷、琺琅彩爭奇鬥豔(江西景德鎮是的瓷都)

(3)絲織業

①距今四五千年,我國已養蠶並有了絲織品。

②商朝時已有了織機,能織出多種絲織品。

③西周時能生產斜紋提花織物。

④西漢政府設在長安的東西織室有數千工人

⑤唐朝絲織技術高,以輕盈精湛著稱,還吸收了波斯的織法和圖案風格。

⑥宋朝絲織品品種繁多,織錦吸收了花鳥畫中的寫實風格,圖案生動活潑。

⑦明清中央或地方官府設在蘇杭等地的織造局生產的絲織品超過前代,特別是細密精緻的緞,成為清朝絲織品的代表。

二、艱難經營的民間手工業

1、生產特點

(1)家庭手工業

作為農户的副業,家庭手工業產品主要用來交納賦税和家庭消費,剩餘的一小部分作為商品出賣。

(2)民營手工業

由民間私人經營,主要生產供民間消費的產品。

2、發展歷程

(1)早期狀況

民間手工業經歷春秋戰國和秦漢的發展後,魏晉南北朝時曾遭受摧殘。

(2)隋唐

到隋唐才得以恢復和發展。唐朝朝廷賦税户調的布、絹、錦等,多數出自農夫織婦之手。

(3)宋元

兩宋以後,民間手工業在曲折中繼續艱難發展。除紡織品外,城鄉所需的日常用具及用品,主要出自民營手工業。元朝時,民間棉紡能手黃道婆推廣先進的棉紡織技術,棉紡織品產量增多,改變了絲、麻、棉的紡織品比例。

(4)明清時期

明中葉以後,紡織、制瓷、礦冶等行業中,民營手工業甚至超過官營手工業,佔據全社會手工業生產的主導地位。明朝中後期,隨着社會生產力和商品經濟的發展,江南一些手工業部門開始出現了資本主義性質的生產關係,學術界稱之為“資本主義萌芽”。清朝時,資本主義萌芽繼續發展。

三、中國古代手工業享譽世界

1、地位

中國古代的手工業生產長期於世界,產品不僅供國內消費,而且很早就遠銷亞、非、歐許多國家,廣受歡迎和讚譽。

2、手工業的外傳

(1)西漢:中國絲綢遠銷亞洲、歐洲,為中國獲得“絲國”的譽稱。運送絲綢產品的商路被後世稱為“絲綢之路”。

(2)唐朝:中國瓷器大量輸出國外,遠達歐洲、非洲。

(3)明清:通過海上絲綢之路,瓷器對外的銷量更大。為適應國外客户的需要,明代燒製了帶有阿拉伯文和梵文裝飾圖案的瓷器。清代還根據歐洲商人的訂單,專門燒製西餐用具和魚缸等。西方國家稱中國為“瓷器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