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其他文案

國中八年級下冊語文教案3篇 精緻生動,國中八年級下冊語文教案讓學習更有趣

欄目: 其他文案 / 發佈於: / 人氣:2.97W

本文將為老師們呈現國中八年級下冊語文教案。這些教案涵蓋了多種不同類型的文學作品,如古文、現代詩歌、小説等,並突出了主題和文化背景。希望這些教案能夠幫助老師們更好地教授語文課程,提高學生成績和給他們更多文化的啟發。

國中八年級下冊語文教案3篇 精緻生動,國中八年級下冊語文教案讓學習更有趣

第1篇

韓愈:字,朝著名文學家,與柳宗元同為“古文運動”倡導者,是“唐宋八大家”之首。自謂郡望(郡裏的顯貴家族)昌黎,世稱,作品都收在《 》裏。《馬説》是其《 》中的第四篇。

2、“説”:説是古代的一種文體,用以陳述作者對社會上某些問題的觀點。借講寓言故事、狀寫事物等來説明事理,這就是我們所説的“託物寓意”。如課文《 》。

1、解釋“之”字在句子中的含義並從所學文言文中再找出一個同義的句子。

3、請從文中找出含有通假字的四個句子抄寫在下面,並按“讀音、所通的字、含義”格式解釋。

請同學們完成《學檢》第二小題,然後練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準節奏。

③千里馬遭受到了哪些不公正的待遇(千里馬被埋沒的直接原因)(原文回答)

寫作背景:《馬説》大約作於貞元十一年至十六年間。這時,韓愈初登仕途,很不得志。他曾三次上書宰相求擢用。很可惜有“憂天下之心”的他,終未被採納。後來又相繼依附於一些節度使幕下,鬱郁不得志,再加上當時奸佞當權,政治黑暗,有才能之士不受重視,所以他有“伯樂不常有”之歎。請同學們結合寫作背景,體會作者借“千里馬”不遇“伯樂”的遭遇,寄託了怎樣的思想感情。請你用簡練的語言概括回答。

“也”是個常見的文言虛詞,大多置於句末表示説話人的語氣,有時也放在句中表示短暫的停頓,用來提醒讀者注意下面將要説到的內容。這些用法看起來很平常,但運用恰當,也能表達出某些微妙的意思,引起讀者的回味。本文中的五個“也”字就是如此。找出本文中的五個“也”字句,並讀讀其語氣。

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暫時了結,不再説下去的意思

1、請同學們閲讀韓愈《馬説》的姊妹篇《雜説龍説》,完成下列題目。

龍噓氣成雲,雲固弗靈於龍也。然龍乘是氣,茫洋窮乎玄間,薄日月,伏光景,感震電,神變化,水下土,汩陵谷,龍亦靈怪亦哉?雲,龍之所能使為靈也;若龍之靈,則非雲之所能使之靈也。然龍弗得雲,無以神其靈矣。失其所憑依,信不可歟!異哉!失其所憑依,乃其所自為也。《易》曰:“雲從龍。”既曰龍,雲從之矣。

作者借“龍噓氣成雲”,然後“乘是氣茫洋窮乎玄間(宇宙間)”的傳説,比喻:

汗明見春申君,候問三月,而後得見。談卒,春申君大悦之。……汗明曰:“君亦聞驥乎?夫驥之齒至矣(能駕車的年頭滿了)服(駕)鹽車而上太行。蹄申(同“伸”)膝折,尾湛(同“沉”)(同“膚”)潰,漉汁灑地,白汗交流,中阪遷延(行動遲緩),負轅不能上。伯樂遭之,下車攀而哭之,解衣(苧麻織成的衣)以(覆蓋)之。驥於是(同“俯”)而噴,仰而鳴,聲達於天,若出金石聲者,何也?彼見伯樂之知己也。……”《戰國策·楚策四》

國中八年級下冊語文教案3篇 精緻生動,國中八年級下冊語文教案讓學習更有趣 第2張

第2篇

3、明白教與學互相促進的道理,認識到實踐的重要性。

“四書五經”是國學之瑰寶,是智慧之源泉。“四書五經”分別是哪幾部典籍?“四書”——《大學》《中庸》《論語》《孟子》,“五經”——《周易》《尚書》《詩經》《禮記》《春秋》。

半部《論語》治天下,一幀《禮記》譽千秋。或許同學們對《禮記》不甚瞭解,但《禮記》中的名言卻常常在我們的耳畔迴響:“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告訴我們要勤於鑽研;“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啟迪我們要做好規劃,有的放矢;“苟利國家,不求富貴”教育我們要有為國為民的情懷……可見,《禮記》影響之深廣。今天,就讓我們走進《禮記》,領悟為學之道。

本文節選自《禮記正義》。《禮記》是儒家經典著作之一,戰國至秦漢間儒家論著的彙編。

②弗食,不知其旨也(古義:味美。今義:意義,用意,目的。)

①雖有嘉餚,弗食,不知其旨也;雖有至道,弗學,不知其善也。

明確:即使有美味的菜餚,不親自品嚐,就不會知道它的味美;即使有的道理,不去學習,就不知道它的好處。

明確:因此只有學習以後才知道自己的不足,教學以後才知道有困惑。

③知不足,然後能自反也;知困,然後能自強也。故曰:教學相長也。

明確:知道不足,然後才能自我反思;知道自己有困惑,然後才能自我勉勵。

2、本文主要論述了什麼道理?作者是怎麼論述的?(論證思路)

明確:本文主要論述了教學相長的道理。在論述時先以“雖有嘉餚,弗食,不知其旨也”作比,繼而引入“雖有至道,弗學,不知其善也”,進而又從教與學兩個方面加以説明,最後歸結到“教學相長”這個結論。

3、從學習的角度,“教學相長”可以給我們怎樣的啟示?試結合學習經驗,談談你的看法。

明確:只有學習以後才能知道自己的不足,教學以後才能知道有困惑。教和學是相輔相成、互相促進的。教師和學生之間應該互相學習,互相促進,共同提高。

4、“教學相長”與“學學半”的相同點和不同點是什麼?兩者之間是什麼關係?

明確:相同點:兩者都強調了“教”是學習、進步和提升的重要環節。

不同點:前者是從教和學兩個方面來説明教和學的關係:二者是相輔相成、互相促進、共同提高的,説得直接全面,是作者要表達的主要觀點。後者則只從教的角度來説明,將學的部分暗含其中,説得含蓄委婉,是對前者的補充論證。

二者關係:前者是全文的觀點,後者是引用論據來補充強調觀點的,二者並非並列關係,而是主從關係。

可取之處教學本身是一個雙邊活動,沒有教師的引導,學生不可能高效迅捷地獲取知識,沒有學生的積極參與,教師的教學活動便不得施展,事倍功半。就像《師説》中所言“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只是“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而已,這節課上我們師生做到了共同學習共同進步。

不足之處字詞基礎梳理中,部分同學對古今異義詞的理解和記憶不夠,在課堂提問環節中有點跟不上,這個需要佈置相應的練習,爭取在學習過程中消化吸收。

2、學習古人敢於衝破現實羈絆、大膽追求理想的精神和智慧,樹立遠大的理想,為人類造福,做一個真正的社會人。

儒家學者早在20__多年前就曾對社會進行了美妙的設想,從孔子的天下歸仁、近悦遠來、四海之內皆兄弟到孟子的政治清明、君民同樂、百姓“親睦”,再到荀子的上下協調、羣居和一、四海之內若一家等等,無不勾畫出一幅社會穩定和諧的美妙藍圖。今天我們學習的《大道之行也》大約是戰國末年或秦漢之際儒家學者所勾勒的理想社會。

3、學生對照註釋,藉助工具書,疏通詞句,粗知文義。

②矜、寡、孤、獨、廢疾者(“矜”同“鰥”,老而無妻)

①大道之行也(古義:指儒家推崇的上古時代的政治制度。今義:寬闊的道路。)

④是謂大同(古義:代詞“這”。今義:常用作判斷詞,或與“非”相對。)

鼓勵學生體驗觀察社會,説説自己對“大同”社會的見解和感受。

明確:可分為三層:第一層:“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這一層是對“大同”社會的綱領性説明(根本特徵),是總説,以下幾句是分述。第二層:“故人不獨親其親……不必為己。”詳述“大同”社會的基本特徵。第三層:“是故謀閉而不興……是謂大同。”總結全文。

2、“大道”指什麼?“大同”指什麼?“大道之行”指什麼?

明確:“大道”,政治上的理想,治理社會的準則,指放之四海而皆準的道理或真理。“大同”,指儒家的理想社會或人類社會的階段。“大道之行”,是指執政者施行大道,則老百姓便可以生活在安定、和平的大同社會。

3、大同社會的根本特徵是什麼?請找出相關語句,並做解釋。

明確:“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天下為公”是説天下是大家的天下,不屬於任何個人;“選賢與能”是説選拔品德高尚的人、能幹的人擔任社會職務;“講信修睦”説的是社會成員間應當建立良好的關係,講求誠信,遠離欺詐,崇尚和睦,防止爭鬥。

可取之處因材施教,簡化教學環節。已有註釋的字詞句要求學生在預習時自讀,沒有再講;一看就明白的句子不用譯成現代漢語。

不足之處拓展討論後沒有及時予以肯定和評價,這樣會影響學生的思考積極性,下次課堂上的拓展延伸會格外注意這一點。

第3篇

本文的顯著特點是:作者在完整而深刻地理解雕刻家藝術構思的基礎上,合理安排材料,運用簡練生動的文字再現了“核舟”的形象。掌握這個特點,是成功地實施教學的關鍵。

重點是文章的第3段。這段寫蘇武和黃庭堅在船頭“共閲一手卷”的神情,又以佛印的“矯首昂視”為烘托,從一個側面反映了蘇武滴居黃州時期的閒適生活和曠達心情,也説明了他“泛舟赤壁”的由來。這是雕刻家藝術構思中的主要之點,也是這件藝術品的主題之所在。

難點是怎樣完整地理解雕刻家的藝術構思。這是因為文章涉及了藝術品的所有細節,如果只看字面,會給人以眼花繚亂的感覺;而要探究每一個細節跟主題的聯繫,則非完整地理解雕刻家的藝術構思不可。這個難點解決了,不僅可以使學生進一步認識藝術品的主題,更好地掌握文章安排材料的方法,還可以幫助他們提高審美的能力。

擬兼用誦讀和講解兩種教法。誦讀教法主要用於第2至4段,要求達到當堂基本成誦。應當説明的是,課本並未提出背誦的要求,但這是文章中的精彩部分,熟讀成湧有利於對課文的理解和語感的培養,在不加重學生負擔的前提下,這樣做不僅必要,而且符合教學大綱精神。講解的重點是文章的寫法和雕刻家的藝術構思,個別難句也要照顧到。

第一課時:介紹作者,熟悉課文大意,講解第一段,誦讀第2、3段。

第二課時:誦讀第4段,略講第5、6段,分析寫作方法,完成課後練習第一題中第1小題。

讓學生簡單介紹自己家裏有的成曾經見過的工藝美術品,然後問:

(目的是弄清課文中的稱名法。開頭稱姓稱字是一種正式而又親切的稱法,末尾姓、名、字並稱,是正式的稱法,這是雕刻家自稱,但也可用於稱人,如蘇武《方山子傳》中“此吾故人陳忙季常也”。)

(目的是引起學生對藝術品主題的注意。船背無“大蘇泛赤壁”字樣,從“蓋……雲”可以看出是文章作者觀賞後作出的判斷,姑且以此命名。)

1、補充:其父魏大中曾任吏部都給事中(大致相當今中央部的辦公廳主任),因上疏彈劾當時掌握朝政的閹黨頭子魏忠賢,被捕下獄遭暗害。魏學洢扶樞還鄉,悲憤而死。他一生沒有做過官。

2課文系節選,但只刪去一小段。被刪節的是:(上接“蓋簡桃核修狹者為之”)魏子詳矚既畢,詫曰:嘻,技亦靈怪矣哉!莊列所載,稱驚鬼猶神者良多,然誰有遊削於不寸之質,而須糜(通“眉”)瞭然者。假有人焉,舉我言以復於我,亦必疑其遵,乃今親睹之。由斯以觀,棘刺之端,未必不可為母猴也。(下接課文本句)

2、帶領學生從第2至5段中劃出以下話語以顯示作者的説明順序:舟首尾長——中軒敞者——一船頭———舟尾——船背

強調要用一字一頓的方式,切實掌握字的讀音和意義,不要求讀出語氣、〔説明]這種讀法適用於生僻字多而虛詞較少的説明文。在大體熟悉其字句後,再劃分節奏為好。

1、指名一位學生試讀全段,仍用一字一頓讀法;教師再領讀一遍,讀出節奏。

(1)“為”,為英語中的“make”,是一個用得相當廣泛的動詞,可以説“為學”“為文”。這裏指雕刻。

(2)“罔不”,是常用語彙。問學生“罔”可用哪個字來替換(“無”)。這是作者有意使用古語。

(3)“因勢”“象形”可以讀斷,即“因其勢而象物之形”。“象”是動詞,摹擬的意思。

①讚揚雕刻家王叔遠的高超技藝(板書加圈字,下同);結合課文:徑寸之木,極言原材料之小/宮室。…?木石,極言雕刻範圍之廣;“因勢象形,各具情態”極言技藝之精。)

②交代贈核舟事。(可以問學生“蓋大蘇泛赤壁雲’可否省去不寫,並讀一遍以示省去後上下文仍然連貫。只是於文義影響甚大,使下文即第2至4段內容失去依託。)

宋神宗元豐二年(1079年),蘇武被誣以詩誹謗朝廷,下獄。出獄後貶為黃州團練到使,實際是流放;但他以讀書和遊覽自娛,表現了曠達的胸襟。元豐五年他曾兩次到黃州城外的赤鼻礬遊玩:一次是農曆7月16日,一次是農曆10月15日。並寫下著名的前後《赤壁賦》。下文説的“清風徐來,水波不興”’ “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正是蘇武在這兩次遊覽中未後見到的景象,是膾炙人口的名句。雕刻品“核舟”就是用文壇上的這個掌故作題材的。

此段和以下兩段的基本教學程式是:①學生用一字一頓方式齊讀一遍,教師按節奏領讀一遍;②解釋詞語,概括段意。③練習背誦,並在試背過程中作誦讀指導z④以提問方式外導學生弄清雕刻家的藝術構思。(以下只寫解釋、指導和提問的內容,不寫過程。)、

①首句讀法:“舟首尾/長約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許。”其餘四字句均作二拍,二字一拍。

②按這樣的順序記誦:舟首尾——艙。艙上篛篷——旁開小富。窗啟——雕欄。窗閉——見字。

(這正是在船上所見到的景象,一寫水上,一寫江邊;一寫秋景,一寫冬景,語言精煉而形象生動。)

①讀法:“中/峨冠/而多髯者/為東坡”;“珠/可歷歷數也”。

②佛印:與蘇軾極要好。在黃州時佛印曾函請蘇軾吃“皛(jiao)飯”(一碗米飯、一杯白水、一碟鹽),蘇軾則以請吃“毳(cui)飯(飯也“毛”,水也“毛”,鹽也“毛”——“毛”,黃州方言,沒有)回報。

③注意層次:首句寫三人的相對位置;第2至5句寫蘇、黃;第6至7句寫佛印(“總一分”式寫法)。

(“峨冠多髯”是蘇武的外形特徵;佛印是和尚,一望而知;餘下一人可誰知是蘇軾的好友黃庭堅。)

(聯泛舟的背景來看這個細節,是足以表現人物的閒適生活和曠達胸襟,這正是雕刻品的主題。〕

③也是“總一分”式寫法:前兩句總寫,以輯定位,故先出拇。後兩句分寫,先出居有者,後出居左者——

2、討論:舟子只能算陪襯人物,為什麼把他們的表情動作刻得如此細緻?

(雕刻品是靜止的,但“泛舟”的主題卻要求給人以動的感覺。從揖“橫卧”和兩個舟子的自在神態可以看出,這時候的船正為《後赤賦》上説的是“放乎中流,聽其所止而體焉”,這就有了動的感覺了。再加上居揖右那個舟子的“嘯呼狀”,還可以想像出此時江上有風,風助船行,“泛舟”的意味更濃。)——

1、齊讀一遍後,先解釋“題名”加“篆章”是我國書、畫、雕刻作品的慣例,有防假冒的作用;然後就內容提出一些小問題(如有哪些字,什麼顏色,清晰度如何)讓學生作答,以加深印象。

2、讀《前赤壁賦》開頭:“王戌之秋,七月既望,蘇子與客泛舟,遊於赤壁之下。”再讓學生對照“題名”,看看有何異同。

(雕刻家刻此作品也是在“壬戌”之秋,這也許是一種巧合,但無論如何也可從中看出雕刻家對蘇軾當年的遭遇是感慨很深的——由此自然過渡到下一步。)

1、原材料桃核“修長”,宜刻成舟形。關鍵是“泛舟”的主題要求將遊覽的全過程集中到“核舟”上。

2、蘇軾是主要遊覽者,但必有同遊者,由此而想到蘇軾在黃州時過從較密的黃庭堅和佛印;再將蘇軾當時的閒適和曠達心情集中到與黃“共閲一手卷”上來,使主題思想變得極其鮮明。

3、借蘇軾前後《赤壁賦》中的名句點出遊覽地點和舟四圍的景色,使“核舟”的藝術空間顯得極其寬闊。

4、通過“一楫橫卧”點明船在隨水飄流,靜中有動。

5、舟子“嘯呼”,使人感到江上有清風徐來;佛印“矯首昂視”,使人感到四周景色在不斷變化,也是靜中有動。

讓學生合上書本,想想:假定自己看過這樣一件藝術品,最後還想説些什麼。

?説明〕這是一道開放性的討論題,鼓勵學生自由發言,不拘一格,如能涉及被刪節的原文內容,應予表揚。

討論後可歸納如下:①統計數字承第2至5段,極言細節之多;②‘借不盈寸”承第1段“徑寸之木”,又承第2段“八分有奇”,極言原材料之小;③自然導出讚語“技亦靈怪矣哉”,點明全文中心。

(1)正面是藝術品的主體,反面是附文,所以先寫正面後寫背面;

(2)舟長是整體,前、後、中是部分,所以先寫整體後寫部分;

(3)中間帶有背景性質,船頭是主題所在,船尾是陪襯,所以先寫背景,次寫主題,最後寫陪襯。

課堂教學是一個系統工程,它需要執教者從各個方面進行精心準備。其中,如何選好角度分析課文,是語文老師上好一堂課的關鍵。

在這次自錄課的過程中,我認真準備了《核舟記》這一課書。《核舟記》是一篇文言説明文,作者通過對核舟的整體和各部分人、物雕像的描述,包括註明方位、數目、大小等,使讀者弄清了局部和整體的比例關係,細筆勾畫,形象具體可觸。讀完之後,不僅使人“奇巧人王叔遠”的高超的技藝感到欽佩,同時也對作者能夠通過簡潔的文章讓讀者感到寸核中的幾多情態、幾多奇趣,不禁令人稱奇道絕,歎為觀止。

①從總到分,從分到總,按照事物各部分的空間位置和人、物的主次,突出重點,做具體細緻的描述説明的寫作方法。

②瞭解我國古代工藝美術的成就,認識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及卓越技藝。

要想達到上述的學習目的,就要清楚這篇文章的結構和説明順序。先概括介紹王叔遠技藝的精湛;然後以空間為序具體加以説明;(先言船艙,再依次言船頭,船尾,船背。)最後概括總結。第三段是重點段落,應抓住人物的神情,隱藏在衣褶中的相比的兩膝,歷歷可數的念珠等細節,來體會雕刻品的精細及雕刻家的高超技藝。進而領會本文的準確、簡明的語言。這課書的教學我覺得成功之處有以下幾點:

這節課是本課書的第三節課,前兩節主要是讀熟課文、疏通文意;這節課主要任務是理解,我設計了四個環節:

學習文言文熟讀課文是基本功。因為學習文言文必須掌握一定數量的語言感性材料,這些語言感性材料只有通過誦讀,逐步積累文言字、詞、句、段、篇等語言材料,培養文言語感,才能很好的落實。朗讀文言文,應讀準音,生字字音要通過書上的註釋,查閲工具書讀準。讀多音字,應先弄清讀什麼音時是什麼意思,確定了詞義,才能讀準字音;也可以結合句意,確定讀音。如“舟首尾長約八分有奇”和“有奇字素無備者”中的“奇”字,在前一句中“有奇”的意思是“有零”,所以讀音應是“jī”;在後一句中“奇字”的意思是“生僻的字”,所以讀音是“qí”。通假字的讀音要念借字字音,例如“為字共三十有四”中的“有”是通假字,它通“又”,所以讀作“yòu”。要暢通朗讀課文,還應讀好停頓,特別是句中的停頓,它是用來顯示句子的層次的,單從字面上是不易掌握的,必須理解句子的意思,才能讀好句中的停頓。一上課,科代表就帶領同學們讀這篇課文,使學生一下子進入到了語文的學習氛圍中,這種學習氛圍也是長期以來形成的一種習慣。同時。學生們在反覆誦讀的過程中,達到了熟悉課文的目的,為理解課文打下基礎。

學生讀完課文之後,我提出了一個問題“這篇課文寫了什麼內容?都是怎樣突出‘奇巧’之意的?”這個問題看起來很簡單,但是要回答出來需要學生把整個文章都看遍之後才能分析出來,我認為,給學生提的問題不要過小、過碎,不然學生會摸不着頭腦,聽得糊塗,自然回答的也糊塗。所以我開始就提了一個問題。問題提出之後,我就把學生分組,一組看一段,前後桌的同學可以交流。學生們是先自己看書,然後再交流,這樣使學生既認真看書了、思考了,有不至於很盲目。這期間老師就可以及時與學生交流,聽聽學生們的看法,

十分鐘之後,我讓學生每組派一位代表上黑板寫出自己組的答案。學生們在這個環節中顯現得非常積極踴躍,爭先恐後地上黑板寫自己組的看法。學生能夠積極地參與,調動了學生

由於是學生自己總結出來的內容,寫的時候顯得有些羅嗦,且重點不突出,如:寫第一段的內容時,學生只寫出了對人物的介紹,但對於核舟的主題就給落掉了,就是學生對“蓋大蘇泛赤壁雲”一句沒有看到,或沒有理解。對於“奇巧”的突出,學生也只把原文寫上去,並沒有總結、提煉,顯得有些羅嗦。我在點撥的時候,首先問問學生這樣寫的理由,儘量讓學生自己能夠隨時改造。我就順着學生的新想法在黑板上把能保留的重點圈點出來,讓學生一眼就看明白了。很直接,方便。學生自己討論出現的問題能夠及時被發現問題、及時被解決問題。一段説完之後,其它段落的問題解決就快多了,學生也明白多了。讓學生到黑板上展示自己的想法,我認為是一種既快、又明朗的解決問題的方法。

(一)由於課文本身的限制和教學環節的設置,多媒體的運用上稍顯欠缺。畢竟語文的教學隨機性還是很大的,並且文言文的閲讀教學有的地方可以使用多媒體,有的環節就不必了。

(二)由於學生是自己寫的板書,佔的地方很大,使得後來我的總結在黑板上顯現的有些隨意,不是很工整,地方顯得小。

這次的備課與反思,使我在新學期的教學有了新的方向,下學期我會更加努力,搞好新課標下的語文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