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教師文案

歷史教案八年級下冊6篇

欄目: 教師文案 / 發佈於: / 人氣:2.04W

教案在書寫的過程中,我們務必要注意邏輯思路清晰,制定教案是我們開展教學工作前的首要任務。本站小編今天就為您帶來了歷史教案八年級下冊6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歷史教案八年級下冊6篇

歷史教案八年級下冊1

一、學習目標

1、識記同盟會成立後,革命志士發動的武裝起義的名稱、領導人及影響。

2、掌握武昌起義的背景、過程,分析歸納其歷史意義。

3、感受革命黨人為國為民、敢於犧牲的奉獻精神。

二、自主預習

1、1906年冬,同盟會會員劉道一、蔡紹南在江西湖南交界的發動武裝起義。是同盟會成立後領導的第一次武裝起義。

2、1907年,孫中山親赴越南河內,與黃興共同籌劃領導,襲取鎮南關。

3、1911年,湖北革命組織與,在同盟會的推動下,積極謀劃起義。

4、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動統治,宣告了中國兩千多年的終結。

三、合作探究

1、閲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革命把自古以來神聖不可侵犯的天子扳倒了,人們的思想發生了很大變化。人們之間不許稱“大老爺”“老爺”“大人”,而改稱為“先生”“君”“同志”等,不許府署官員坐轎。有的從前頹廢的青年向親人表示:“中國革命成功了,我要做一個新中國的新人。”

(1)材料單元出人們的思想觀念發生了什麼變化?變化的原因是什麼?

(2)你認為材料中“中國革命成功了”的觀點對嗎?請説明理由。

四、隨堂演練

1、在同盟會影響下爆發的第一次大規模的武裝起義是( )

A、萍瀏醴起義B、浙皖起義C、鎮南關起義D、黃花崗起義

2、武昌起義前,同盟會領導的規模最大的`起義是( )

A、萍瀏澧起義B、浙皖起義C、黃花崗起義D、鎮南關起義

3、辛亥革命爆發前,同盟會所領導的一系列武裝起義所起的共同作用是( )

A、基本推翻了清王朝的統治

B、挫傷了資產階級革命派的積極性

C、動搖清朝的統治基礎,加速革命發展的進程

D、擴大了革命派的羣眾基礎

4、20世紀初,導致同盟會發動的一系列武裝起義失敗的根本原因是( )

A、革命黨人未發動和依靠羣眾B、發動武裝起義的條件不成熟

C、革命黨人未提出明確的綱領D、武裝起義的計劃不周密

5、下列説法符合辛亥革命爆發前武漢的史實有:

①民族資本主義有了較快的發展;②出現了資產階級知識分子羣;③反帝鬥爭不斷高漲;④孫中山等革命黨人進行了較長的起義準備

A、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③④

6、武昌起義依靠的主要力量是( )

A、資產階級B、無產階級C、湖北新軍D、農民階級

7、武昌起義的客觀有利時機是( )

A、20世紀初開展的收回利權的鬥爭

B、湖北文學社和共進會的宣傳、組織工作

C、四川保路運動發展成反清的武裝起義

D、同盟會成立後革命黨人發動的武裝起義

8、下列武昌起義成功的原因中,最主要的是( )

A、清朝湖北當局無力頑抗B、革命黨人籌劃周密、完善

C、起義新軍的革命主動精神D、立憲派改變策略乘機附和

五、課後反思

【答案】

二、自主預習

1、萍鄉、瀏陽、澧陵萍瀏醴起義

2、廣西起義

3、文學社共進會

4、君主專制制度

三、合作探究

(1)變化:民主、平等意識增強。原因:辛亥革命。

(2)觀點:不對;理由:辛亥革命沒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務,沒有改變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杜會的性質(或:對;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統治。結束了兩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的觀念深人人心)。

四、隨堂演練

1、A2、C3、C4、A5、D6、C7、C8、C

歷史教案八年級下冊2

教學目標

通過本課內容的教學,使學生了解和掌握:義和團的成員、組織形式和活動地區。平原大捷。“扶清滅洋”的鬥爭口號。義和團勢力在京津地區的發展。八國聯軍發動侵華戰爭。義和團抗擊八國聯軍的鬥爭。中外反動勢力對義和團運動的鎮壓。《辛丑條約》的簽訂及其對中國社會造成的嚴重危害。

通過義和團“扶清滅洋”口號的教學,使學生認識:當時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是民族矛盾,因此口號的核心是“滅洋”,是義和團反帝愛國性質的具體表現。“扶清’説明義和團對清政府的反動本質認識不清,反映了農民階級的階級侷限性。培養學生透過現象看本質的能力。通過學習、分析《辛丑條約》的主要內容及其對中國社會造成的嚴重危害,以培養學生綜合、分析能力。

通過義和團反帝愛國運動的教學,讓學生認識到義和團運動是波瀾壯闊的農民反帝愛國運動。它沉重地打擊了帝國主義和封建勢力,表現出中國人民不屈不撓的鬥爭精神。中國人民前仆後繼、不屈不撓的反抗鬥爭是使中國免於淪為完全殖民地的主要原因。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

教學建議

地位分析

19世紀末爆發的義和團運動,是帝國主義侵略加劇、民族矛盾空前激化的產物。它沉重地打擊了八國聯軍的侵華活動,粉碎了帝國主義瓜分中國的迷夢。是甲午戰爭後,中國人民反侵略、反壓迫鬥爭的英勇表現,表現出中國人民不屈不撓的鬥爭精神。義和團運動在中外反動勢力聯合絞殺下失敗,清政府同帝國主義國家簽訂《辛丑條約》,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重點分析:

義和團反對八國聯軍的鬥爭是本課重點之一。這是認識義和團運動性質的重要依據,義和團運動始終把鬥爭矛頭指向帝國主義,反對八國聯軍的鬥爭是義和團反帝鬥爭的具體表現,顯示了中國人民不畏強暴,英勇鬥爭的精神。《辛丑條約》的內容和對中國社會的影響是另一重點內容。《辛丑條約》的簽訂,標誌着清政府完全成為帝國主義統治中國的工具,中國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完全形成了。

難點分析

“扶清滅洋”口號的提出,是本課難點之一。它涉及到鴉片戰爭以後中國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以及19世紀末民族矛盾和階級矛盾的關係,學生理解起來有困難;“扶清滅洋”口號的含義學生也不易理解。這一口號的提出,正是當時帝國主義和中華民族矛盾尖鋭的集中反映,具有樸素的愛國意識,能夠吸引和動員廣大羣眾參與到反對帝國主義的鬥爭中來。但這個口號帶有籠統的排外性質,也導致義和團對清政府放鬆警惕。

清政府同義和團的關係是另一個難點問題。清政府對待義和團的政策,從“鎮壓”到“招撫”再到“鎮壓”,其目的是一樣的,就是控制、利用,最終消滅義和團,只不過是手段不同而已。而義和團由於受時代和階級的侷限性,對清政府的反動本質認識不清,一開始就提出了“扶清滅洋”的口號,對清政府放鬆了警惕。

重點、難點突破方案

1.導入新課:可以聯繫所學知識提問。讓學生回憶:19世紀末,帝國主義加緊侵略中國,中國的民族危機空前嚴重,為了挽救民族危機,民族資產階級發動了維新變法運動。然後教師指出,緊接着農民階級又發動了轟轟烈烈的反帝愛國的義和團運動。

2.義和團的興起:

①義和團運動在山東興起:結合課本內容和多媒體課件,講清義和團的活動地區、組織形式和主要成員,指出平原大捷是義和團從興起到壯大的轉折點。

②“扶清滅洋”口號的提出:這是本課的難點之一,首先教師要講清“扶清滅洋”的含義,然後引導學生認識鴉片戰爭後中國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特別是19世紀末,帝國主義侵略加深,外國資本主義同中華民族的矛盾是當時社會的最主要矛盾。而“扶清滅洋”口號的提出正反映出中外民族矛盾異常尖鋭,這一口號的核心是“滅洋”。最後以課堂討論的形式引導學生認識這一口號的進步性和侷限性。

3.反對八國聯軍的鬥爭:這是本課重點之一,要充分利用教材和多媒體資料,講清以下幾個問題:

①帝國主義為什麼要侵略中國?其目的是什麼?與以前的侵華戰爭相比有何不同?

②義和團在天津、北京地區的英勇鬥爭。

③義和團運動的失敗:引導學生了解清政府對待義和團策略上的變化,認識到:不管採取何種策略,清政府的目的是要控制、利用直至消滅義和團,充分暴露出清政府的反動本質。

④八國聯軍的暴行:通過教學,是學生認識到:帝國主義是中國人民最兇惡的敵人。激發學生的愛國意識。

4.《辛丑條約》:這是本課另一重點。通過師生共同參與探討的方式進行教學。首先,教師幫助學生從經濟、政治、軍事等幾個方面掌握條約的主要內容;然後引導學生逐條分析條約的危害性;最後得出結論:清政府完全成為帝國主義統治中國的工具,中國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深淵。

教法建議

本課學習完以後,學生完整地學習和認識了中國是如何一步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這時,可以讓學生自己動手把這個過程用一種方式簡單的展現出來,可以以列表、圖示、問答、列舉等各種方式。內容應該包括歷次侵華戰爭、不平等條約、對中國的影響等。主要想通過這個活動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和對歷史問題的概括能力;培養學生進行單元小結的意識。

教學設計示例

重點:義和團反對八國聯軍的鬥爭;《辛丑條約》的內容和影響

難點:"扶清滅洋"口號及清政府與義和團的關係。

教學思想:

本課內容較多,而且在中國近代佔有非常突出的地位,有些內容學生理解起來有困難,在教學上要遵循"學生為主體"的原則,採用多媒體教學手段,通過師生、生生互動的方式,讓學生在體驗和感悟中學習歷史。這一課是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以及培養學生概括、分析歷史問題能力的好素材。

教學手段:多媒體輔助教學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9世紀末,帝國主義加緊侵略中國,為了挽救民族危機,中國人進行了哪些鬥爭?(學生回答略)在民族危亡的關鍵時刻,民族資產階級發動了維新變法運動。緊接着農民階級又發動了轟轟烈烈的反帝愛國的義和團運動。

二、義和團運動的興起

1.義和團在山東興起(屏幕顯示《義和團運動的形勢》示意圖)

①從義和拳到義和團:根據教材講明義和團的名稱、組織形式和主要成員;然後,請學生看書,進行師生問答:

師:19世紀末,義和團為何把鬥爭矛頭從反清轉向了反帝?

生:帝國主義對中國的侵略加深了。

生:帝國主義是中國人最直接、最主要的敵人。

師:很好,那麼義和團運動為什麼首先在山東爆發呢?

生(思考後):山東受侵略最嚴重。

師:都有哪些國家侵略過山東?

生(思考、議論):日本、德國、英國。

②"扶清滅洋"口號的提出:解釋這一口號的含義,然後進行師生問答。

師:我們都知道清政府是反動的,義和團為什麼還要"扶清"呢?這説明了什麼問題?

生:義和團不想同清政府以及洋人同時作戰。中國人不打中國人。

歷史教案八年級下冊3

教學目標

知識能力

1、掌握火車和輪船、有線電視、照相和電影、新聞報紙和出版事業等在中國的出現及辛亥革命後中國社會習俗的變化。

2、通過小組合作學習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小組合作意識、創新和探究能力。

3、通過“舊聞播報”、學習成果彙報、“設身處地”等環節,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和與聽從溝通的能力。

4、通過近代社會生活同古代現代社會生活的比較培養學生的歷史比較能力和思維能力。古縣學生樹立正確的歷史發展觀。

情感、態度、價值觀

5、認識火車輪船的傳入對中國社會的影響:認識西方工業文明的傳入使中國社會生活變得豐富多彩,但這是以中華民族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為代價的。

6、認識工業文明的傳入改造中國社會的物質文明的同時,促進中國社會的文化生活和社會習俗的變化。以培養學生的社會進步觀。

7、認識辛亥革命對中國社會的封建習俗觀念的改造作用,它是歷史的進步。

8、認識物質文明的變化是最根本的變化,引起精神領域的變化。

9、認識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科技革新對於一個民族的重要性。

教學重點

瞭解並體會近代西方工業社會文明促使中國社會在各領域所發生的變化:近代交通通迅的出現、文化生活的變遷、社會習俗的變化等。

教學難點

1、分析變化現象背後的原因及影響。

2、物質文明的變化是最根本的變化,是精神文明的基礎。潛移默化中滲透物質決定意識的初步的唯物史觀。

3、理解近代社會生活變化的進步意義和侷限性之間的關係。

教學過程: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我的想法

一、導入:“舊聞播報”

出示兩則新聞太空旅遊和烹飪機器人“那麼,100年前的中國社會生活是個什麼樣子呢?”引出課題

二、視頻欣賞:“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中國社會”

那時的中國社會生活給你留下了哪些印象?

三、小組合作學習

1、分組

課文從哪幾個方面介紹了近代社會生活的變化?

強調社會生活是包羅萬象的,除了書本介紹的內容,它還包括了其他方方面面。

分成四組。並提出各組學習過程中要解決的主要問題:a、變化體現在哪裏?b、為什麼會發生這些變化?c、變化帶來的影響是什麼?

給每個組發相應的補充資料。

2、小組合作學習(十分鐘)學生學習過程中,老師着眼於三個方面給於指導:

A、調動成員間的交流、合作。

B、指導學生整合信息(書本、老師發下的補充資料、個人的知識經驗),從材料中的有效信息中得出結論。

C、指導學生如何採取新穎、生動、有效的方式進行學習成果彙報。

3、學習成果彙報

老師給予點評和總結。

四、情景糾錯:

五、設身處地:

六、有話大家説:

“博客留言版”

學生以新聞播音員的身份主動的“説”新聞

學生欣賞描述

歸納:(交通通迅、文化生活、社會習俗)

學生討論、合作

各組派代表上台

參與遊戲

培養學生的現場語言組織能力和表達能力,使學生自然生成認識;科學技術使社會進步、生活變化。

形成感官上的初步認識。為課堂深入做好鋪墊。

提出問題提供資料,讓學生的自主學習有的放矢,有椐可依。

引導學生掌握“史論結合,論從史出”的歷史學習方法;培養學生方案策劃能力、合作意識和思維創新能力。

表達和配合

知識的反饋和鞏固

通過具體情境角色扮演,更深刻體會近代社會生活帶來的變化及其侷限性。

隨意談體會,提出問題。課堂並不侷限於45分鐘,將課堂內容向課堂之外延伸。

歷史教案八年級下冊4

一、學生分析

1、八年級年段是課改的年段,學生的知識面較廣,個性普遍突出。因此,在課堂上,應當順應學生的特點,激發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主動學習。對學生的積極思維給予充分肯定,巧妙引導,從而激發學生敢想、敢説、愛説的慾望,增強學生學習的自信心。

2、剛進入八年級的學生對自主學習還不大習慣,缺乏相應的主動性;另外從學生的心理角度出發,他們對新鮮的、有趣的事物有強烈的好奇心。因此本課要提供大量的學生感興趣的材料,從而激發學生的積極性,並養成自主學習的習慣。

二、教材分析

1、教材地位

甲午戰爭是中華民族歷一次深重的民族災難,它給中國人民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恥辱,大大加深了中國社會的半殖民地化。它上承兩次鴉片戰爭,但損失之慘重超過了鴉片戰爭以來歷次外禍之總和;下啟帝國主義瓜分中國的狂潮,在這以後中國更為全方位地被迫開放,並且相繼受到大規模的軍事侵略,是民族危機最嚴重的時期。清王朝腐朽不堪、積貧積弱現象徹底暴露,亡國之禍迫在眉睫。也正是這場戰爭,促成了自鴉片戰爭以來前所未有的民族覺醒,危機也是轉機。因此本課在教材中的地位舉足輕重,讓國中生深入認識甲午戰爭這一重大歷史事件並從中吸取教訓是非常必要的。

2、教材重難點

重點:

黃海海戰中鄧世昌的主要事蹟及《馬關條約》的主要內容和影響。

難點:

為什麼説《馬關條約》的簽訂使中華民族危機空前加深。

三、教學目標

根據課程標準和教材內容及永和中學的校情和學情,圍繞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教學緯度,本課的目標如下:

1、基礎知識:甲午中日戰爭的起因和經過;鄧世昌與黃海海戰;《馬關條約》的主要內容及影響;帝國主義侵略的加劇和瓜分狂潮。

2、能力培養:

(1)引導學生分析甲午戰爭清軍戰敗的原因,培養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

(2)培養學生運用資料分析歷史問題、評價歷史人物的能力。

(3)通過深入探討甲午戰爭的影響,鍛鍊學生的思維能力。

3、情感體驗:

(1)鄧世昌等民族英雄不畏強暴、英勇作戰不怕犧牲的精神值得我們敬仰和學習。

(2)清王朝的腐敗無能是中國一次次被動挨打的主要原因。

四、教學方法:

1、托爾斯泰説過:“成功的教學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激發學生的目的出發,啟發誘導學生思考、討論,使學生參加到教學活動中來,真正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對學生的想法、意見給予充分肯定,從而激發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

2、建構主義理論認為在歷史學習中應提供主動建構的時間和空間,教學不是簡單的知識傳遞,而是學生主動建構的過程。根據這一理論在課堂上要提供平台給學生展示和討論,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展示地圖、聲音、影像、動畫、文字資料,同時,讓學生參與多媒體操作,豐富教學資源,在有限的時間裏達到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明確概念、啟發思維的目的。力圖創造良好的教學情境,圓滿完成教學目標。

五、教學構思:

1、本課教材共分為黃海海戰、《馬關條約》、和瓜分中國的狂潮三個子目。為使學生對甲午中日戰爭的前因後果有一個完整深刻的印象,在本課的教學設計上做了變動,教學線索安排如下:

戰爭起因經過結果影響啟示

2、根據以上線索,重新組織教材並適當加工,利用真實、形象、有説服力的感性材料加以佐證,使學生的理性認識得到昇華和提高。

3、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引導學生積極思維,從多角度探討問題。

六、教學設計:

1、導入新課。展示一副富有趣味的對聯進入新課。上聯是:“內無相,外無將,不得已玉帛相將”,下聯是:“天難度,地難量,這才是帝王度量”。提出問題:“玉帛相將”是什麼意思?學生回答後,教師設問:為什麼甲午戰爭中,清政府落得如此殘敗,具有“帝王度量”的慷慨大方?

2、戰爭起因。提問:對日本發動這場戰爭的原因,你有什麼認識?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進一步明確戰爭的性質。接着用簡短的語言講清中日兩國政府對戰爭的態度,為下面的學習做好鋪墊。

3、戰爭的經過。戰爭經過包括:平壤戰役、黃海海戰、旅順大屠殺、威海衞戰役。利用多媒體演示,把靜態的教學內容轉化成動態形式,在有限的時間裏展示每個戰役的特點。再現戰爭場面,讓學生明確概念,掌握要點,啟動思維,深化知識。講完經過後,提出問題:清軍為什麼戰敗?讓學生去思考探討,得出教全面的結論,然後展示一副對聯:“普天同慶,萬壽無疆;三軍戰敗,割地求和”。

4、戰爭結果。簽訂中日《馬關條約》。內容可濃縮為八個字:割地、賠款、開埠、設廠。這是本課的重點。可讓學生分組討論,然後每組由一名代表闡述條約內容給中國造成的危害。

5、戰爭影響。教師引導:甲午戰爭的慘敗,除了暴露清政府的腐朽無能以外,這場戰爭對中國、對日本、對世界其他帝國主義國家還會造成什麼影響?這樣,學生以問題為導向,積極思考,開拓思路,多角度深層次地認識這一問題,有助於提高學生的歷史思維能力。

教訓與啟示。從戰爭的失敗中得到什麼教訓?對今天有什麼借鑑意義?這兩個問題有助於幫助學生從理論上升華認識,得出“落後就要捱打”的認識。從歷史中汲取教訓,這是本教學設計的初衷。

歷史教案八年級下冊5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使學生掌握公車上書、百日維新、戊戌變法和戊戌六君子等有關知識。

2、能力目標:

(1)引導學生思考分析和理解維新變法運動興起的背景,歸納和總結康、樑維新變法的主要活動;

(2)通過討論“變法失敗的原因”,培養學生運用歷史知識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目標:

(1)通過本節課,使學生認識到戊戌變法是以康有為為代表的資產階級維新派的民族危機空前嚴重的情況下,發動的一場救亡圖存的政治活動,是符合歷史發展潮流和中華民族利益的,具有愛國和進步的意義,從而對戊戌變法有一個正確的認識。康、樑為代表的中國近代資產階級知識分子在民族危難之際,以挽救民族危亡為己任,奔走呼號,宣傳變法,投身改革,要求維新變法。應該學習他們“國家興亡,匹夫有責”的愛國主義精神,學習他們與時俱進,敢為人先的創新精神,培養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教學重點與難點:

(1)重點:公車上書和“百日維新”的主要內容。

處理方法:運用多媒體投影、圖片等直觀手段,從康、樑的活動入手,講清公車上書的情況。通過分析、理解、歸納等方法掌握“百日維新”的內容。

法的內容:哪些觸及頑固派利益,哪些有利於資本主義發展,進一步分析支持維新變法的人有哪些,搞清維新變法運動的社會基礎,引導學生從力量對比、策略得失等方面分析變法失敗的原因,理解變法的作用。

教學方法:

分組學導,多媒體輔助教學。

教學滲透點:

(1)用不同形式總結本課,提高學生綜合素質。

(2)訓練學生根據史實,掌握論從史出的分析方法。

教學設備:

(1)多媒體教學設備。

(2)衞星接收的教學資源,中央電教資源庫資源。

(3)光盤。

教學過程:

一、課前導學:

(1)小組內學生分工收集,處理有關資料。

(2)學生預習本課,做小報、結構圖,分角色表演來總結本課。

(3)結合本課內容進行自我教育。

二、新課講授:

出示圖片《黃海激戰》,出示視頻《馬關條約》。(甲午中日戰爭後,列強掀起瓜分中國的狂潮,《馬關條約》的簽訂,使全國人民感到恥辱,義憤填膺,中國的民族危機日益深重,資產階級維新派呼籲變法圖強,挽救民族危亡,實現國家富強。)

假設:我們都生活在19世紀末這個動盪年代,我們都是熱愛祖國、關心中國前途命運的知識分子、愛國青年,你如何看待當前的時局?如何拯救中華民族於水深火熱中?談談自己的看法和想法。

總結:和同學們一樣,當時中國的各界人士為挽救民族危亡進行了艱苦的探索,今天我們就學習當時最著名的資產階級改良運動

歷史教案八年級下冊6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知道輪船、火車、電報、照相和電影等在中國出現的情況;以《申報》、商務印書館等為例,瞭解大眾傳媒對近代社會生活的影響;簡述民國以來剪髮辮、易服飾等社會習俗方面的變化;分析近代社會生活變化的特點及原因。

過程與方法:

採用情景創設,激發學生興趣和學習歷史的積極性;通過中國近代社會生活與古代社會生活的比較,使學生學會運用發展的觀點和歷史縱向比較的方法,培養學生的歷史思維能力;通過合作探究,培養學生合作意識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

通過本課學習,使學生認識到,西方社會工業文明的傳入使中國的社會生活變得豐富多彩,這些變化客觀上順應了人類社會發展的歷史潮流,是一種歷史的進步,同時這些變化是以我們中華民族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災難深淵為代價的,進一步培養學生樹立正確的歷史發展觀和社會進步觀。

教學重點

新式交通和通訊工具的出現,文化生活的變遷,社會習俗的變化。

教學難點

近代社會生活發生變化的原因。

教學過程

導入:

最近央視拍了一部歷史劇《社會生活的變化》,該劇一經播出,觀眾反響熱烈,收視率一路飆升,這部電視劇主要講述了近代中國社會的在交通通訊、文化生活、社會習俗三個方面的變化,劇情是圍繞着祖孫三代人的經歷展開的,瞭解劇中人物。

人物介紹:

張人駿(1847—1927),1868年考中進士,歷任漕運總督、山西巡撫、兩江總督等。

張制夷(1866—1940),張人駿之子,商人,從事玉石買賣。

張啟燊(1892—1967),張人駿之孫,畢業於兩江師範大學(現南京大學),後留校做老師。

新授:

(一)尋找變化、初步認知

在瞭解了人物之後,我們一起熟悉當時的社會背景,學生看書,找找當時社會上出現了的新事物、新變化,用筆把關鍵詞圈出來。

學生自學教材,對課本做一個整體感知,找出近代中國出現的十二個新事物,新變化,並用筆圈出。

(二)感受變化、記錄變化

1、交通通訊

(1)1868年秋,張人駿要去京城趕考,千里迢迢,他該如何前去呢?馬車、轎子、木船、騎驢等。

(2)到了京城,他要告知蘇州的家人平安到達,又該怎麼辦呢?寫信、信鴿。

(3)1908年,張制夷從上海到昆明去收集玉石。他有沒有比他爸爸更好的選擇呢?火車、輪船。

看視頻:找找視頻當中説到的中國的兩條奇怪的鐵路,找找鐵路的名稱、奇怪之處。

看劇照:找出四種新式交通工具、一種傳統交通工具。

(4)到了昆明,又有哪些新的方式,跟家人報平安呢?電報、電話。

小結一:記錄變化:近代交通工具——火車,輪船;近代通訊工具——電報、電話。

2、文化生活

(5)1905年,張制夷前往京城做生意。想起父親當年的遺憾:未能把京城風景帶回,與家人一起欣賞。他會有什麼好方法呢?照相。

(6)在北京,制夷偶遇到了一件新鮮事——活動照相,看京劇大師在畫上表演。你知道這是怎麼回事嗎?《定軍山》。

(7)1912年1月2日,70多歲的他辭官在家,依然關心國家大事,他想了解昨天的大總統上任的事,他該怎麼辦?報紙。

(8)看完報紙,他隨手又拿起了一本書,這是近代中國歷史最長、規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機構出版的書籍,這個機構是什麼?商務印書館。

小結二:記錄變化:文化生活——照片、電影、報紙、出版機構

3、社會習俗

(9)那天,老爺子以前官場上的朋友,現南京市長來拜訪他。在交談之際,老爺子那激進的孫子張啟燊回來了,老爺子一見他,氣就不打一處來。這個孫子是怎麼惹惱了老爺子?

看視頻,結合時代背景,猜猜孫子會做什麼事情惹惱了老爺子。剪髮、易服。

(10)老爺子氣的不僅是小孫子的打扮,更氣的是孫子帶回的女朋友與他心目中的人選相去甚遠,這是為什麼呢?服裝:剪髮、易服、不裹小腳。沒有禮貌:稱市長為先生、行握手或者鞠躬禮。

小結三:記錄變化:剪髮辮、易服、廢纏足、改禮節。

(三)探究變化、分析原因

(11)歷經這麼多的變化老爺子感歎道:這輩子經歷的種種變化其實挺好。你知道問“好”在哪裏麼?

交通通訊方便快捷;生活豐富多彩,人民民主平等。

(12)電視劇的最後老爺子陷入了沉思:為什麼這一時期社會生活為什麼會出現如此巨大的變化呢?

①伴隨列強入侵,西方工業文明的傳入;

②洋務運動、維新變法、辛亥革命、新文化運動的推動。

(13)那一年,老爺子帶着兒孫回安徽老家祭祖。遇到了很多困難,他遇到了哪些困難呢?這又説明了什麼呢? 農村沒有新式交通工具、習俗未改變等。城鄉差別大。

(四)暢談變化、延伸拓展

從交通通訊、文化生活、社會習俗三方面談談現在跟近代又有何不同。通過討論學生感受到變化是順應歷史發展的趨勢,是歷史的進步,也學會懂得珍惜現在的生活。

(五)遊戲:大家來找茬

通過歷史情景劇,找錯誤,讓學生把學到的知識熟練運用。

情景:清末民初

一天,小明接到的外公的電報,説要從昆明做直達火車到上海來看探親。於是小明一家去火車站接外公,隨後用數碼相機照了張全家福,留下了紀念性的一刻。下午,全家一起去電影院看了《定軍山》,媽媽對男主角雄渾的聲音大加讚賞。晚飯過後,小明拿了份上海最著名的報紙《揚子晚報》與外公一起閲讀,但報紙上很多字小明不識,外公讓小明查藝文印書館出的字典。這時隔壁鄰居王阿姨家吵得很厲害,開門一看,原來是王阿姨要給女兒纏足,女兒不肯,王阿姨還威脅她,如果不纏足,以後就嫁不出去了。